[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620963B - 一种适配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配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0963B
CN110620963B CN201910931335.8A CN201910931335A CN110620963B CN 110620963 B CN110620963 B CN 110620963B CN 201910931335 A CN201910931335 A CN 201910931335A CN 110620963 B CN110620963 B CN 1106209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blocking capacitor
impedance
network
match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13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20963A (zh
Inventor
郑宏涛
张亮
朱余浩
魏洪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ngji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ngj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ngji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ngj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313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209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20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0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209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09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028Subscriber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03Power distribution arrangements
    • H04Q1/032Power distribution arrangements power failur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1Protection against environment
    • H04Q1/116Protection against environment lightning or EMI protection, e.g. shielding or grou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配连接器,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该适配连接器包括:网络接口、同轴线接口以及匹配电路。所述匹配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所述隔离变压器的第一线圈的两端均与所述网络接口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的第二线圈的一端与所述同轴线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接模拟地,第一线圈侧的阻抗与所述网线阻抗匹配,第二线圈侧的阻抗与所述同轴线阻抗匹配。所述匹配电路,用于将所述网络接口输入的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输出至所述同轴线接口,或者将所述同轴线接口输入的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输出至所述网络接口。该适配连接器能实现同轴线网络与网线网络这两种异种网络的信号转换。

Description

一种适配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配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同轴线网络(指基于同轴线传输的网络)以及网线网络(指基于网线传输的网络)等网络已经十分常见,被普遍部署在家庭、商场等环境中。但这两种网络分别属于不同网络系统,有不同的布线要求,使得无法直接互通。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适配连接器,以改善现有异种网络不能直接连通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配连接器,包括:网络接口、同轴线接口以及匹配电路;网络接口,用于连接网线;同轴线接口,用于连接同轴线;所述匹配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所述隔离变压器的第一线圈的两端均与所述网络接口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的第二线圈的一端与所述同轴线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接模拟地,第一线圈侧的阻抗与所述网线阻抗匹配,第二线圈侧的阻抗与所述同轴线阻抗匹配;所述匹配电路,用于将所述网络接口输入的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输出至所述同轴线接口,或者将所述同轴线接口输入的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输出至所述网络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适配连接器通过隔离变压器将网络接口与同轴线接口连接起来,且使第一线圈侧的阻抗与网络接口连接的网线的阻抗匹配,第二线圈侧的阻抗与轴线接口连接的同轴线阻抗匹配,以此来实现同轴线网络与网线网络这两种异种网络的信号转换,进而使得其中的一种网络由于布线困难等原因无法方便应用合适网络时,可以采用异种网络形式来信号转换,或者,在某些特殊场合(例如原线路的线不足)下,可以利用异种线来延长原线路。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第一隔直电容,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同轴线接口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线圈侧的线路上设置隔直电容,以此来消除线路上直流分量的影响。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静电保护元件,所述静电保护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静电保护元件的另一端接所述模拟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线圈侧的线路上设置静电保护元件,以此来保护敏感的电子电路不受静电放电事件的破坏。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第一放电管,所述第一放电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电管的另一端接屏蔽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线圈侧的线路上设置放电管,以此保护敏感的电子电路不受雷击的破坏,以及拉低共模电压。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第一隔直电容和静电保护元件,所述静电保护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静电保护元件的另一端接所述模拟地,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一端与所述静电保护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同轴线接口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第一放电管,所述第一放电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电管的另一端接屏蔽地。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第一隔直电容和第一放电管,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同轴线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放电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电管的另一端接屏蔽地。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隔离电容,所述模拟地经所述隔离电容接屏蔽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模拟地以及屏蔽地之间设置隔离电容,以消除线路上直流分量对模拟地一侧的影响。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第二放电管,所述第二放电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放电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线圈侧的线路上设置放电管,以此保护敏感的电子电路不受雷击的破坏,以及拉低差模电压。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第二隔直电容,所述第二隔直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直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网络接口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线圈侧的线路上设置隔直电容,以此来消除线路上直流分量的影响。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申请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匹配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匹配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标:10-适配连接器;11-网络接口;12-同轴线接口;13-匹配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鉴于同轴线网络与网线网络无法直接互通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配连接器,以实现同轴线网络与网线网络这两个异种网络系统线路的信号互连,进而使得其中的一种网络由于布线困难等原因无法方便应用合适网络时,可以采用异种网络形式来信号转换,或者,在某些特殊场合(例如原线路的线不足)下,可以利用异种线来延长原线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适配连接器10,如图1所示。该适配连接器10包括:网络接口11、同轴线接口12以及匹配电路13。该适配连接器10采用无源器件进行网络匹配,通过PCB阻抗设计以及元器件(如电容、二极管等)参数调整,实现异种网络的阻抗匹配。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无源的适配连接器10进行异种网络匹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避免有源转换的额外实施限制条件(如需要电源),同时可避免了有源+协议转换的高成本问题。
其中,网络接口11,用于连接网线。该网络接口11的种类有多种,例如,可以是常见的RJ45接口(以太网接口),或者是RJ11接口(电话线接口)。
同轴线接口12,用于连接同轴线,该同轴线接口12的种类有多种,例如可以是Coax接口、RG系列接口等。
匹配电路13分别与网络接口11和同轴线接口12连接,用于将网络接口11输入的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输出至同轴线接口12,或者将同轴线接口12输入的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输出至网络接口1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匹配电路13包括:隔离变压器T1。隔离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的两端均与网络接口11连接,隔离变压器T1的第二线圈的一端与同轴线接口12连接,第二线圈的另一端接模拟地。匹配电路13采用隔离变压器T1来分别适配不同网络的阻抗特征,采用线圈耦合的方式来降低信号在异种网络中的彼此干扰,提高传输效率。
其中,第一线圈侧的阻抗与网线阻抗匹配,第二线圈侧的阻抗与同轴线阻抗匹配,例如,以网络接口11为RJ11接口,同轴线接口12为Coax接口为例,此时RJ11接口连接的是电话线,Coax接口连接的是Coax线缆(同轴线),由于电话线的特征阻抗是600欧姆,因此需要使第一线圈侧的阻抗为600欧姆,以便与电话线的阻抗相适配;而Coax线缆的特征阻抗是75欧姆,因此需要使第二线圈侧的阻抗为75欧姆,以便与同轴线的阻抗相适配。又例如,当网络接口11为RJ45接口,此时RJ45接口连接的是标准网络线,阻抗为120欧姆,因此需要使第一线圈侧的阻抗为120欧姆,以便与网络线的阻抗相适配。从该示例可以看出,该匹配电路13的阻抗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根据适配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通过改变匹配电路13的阻抗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网络。
其中,在第一线圈侧的连接线上没有设置电子元器件时,此时,第一线圈侧的阻抗包括:第一线圈的阻抗与用于将第一线圈与网络接口11连通的连接线的阻抗,即,第一线圈侧的阻抗为第一线圈的阻抗与用于将第一线圈与网络接口11连通的连接线的阻抗之和。当该连接线上还设置有电子元器件时,此时该第一线圈侧的阻抗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线圈侧的连接线上的电子元器件的阻抗,即第一线圈侧的阻抗为第一线圈的阻抗、用于将第一线圈与网络接口11连通的连接线的阻抗以及设置于第一线圈侧的连接线上的电子元器件的阻抗这三者之和。其中,第二线圈侧的阻抗的情况与第一线圈侧的阻抗的情况类似,为了避免累赘,不再叙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均可以作为原边线圈以及副边线圈。当信号从同轴线接口12输入时,此时第二线圈为原边线圈,相应地,第一线圈为原边线圈;当信号从网络接口11输入时,此时第一线圈为原边线圈,相应地,第二线圈为副边线圈。
为了降低信号在异种网络中传输时的衰减,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匹配电路13还包括:第一隔直电容C1,第一隔直电容C1的一端与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隔直电容C1的另一端与同轴线接口12连接。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种实施方式下,该匹配电路13可以只包括隔离变压器T1和第一隔直电容C1,可以不包括图中的标号C2、C0、D1、D2、E1。
为了保护敏感的电子电路不受静电放电事件的破坏,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匹配电路13还包括:静电保护元件E1,静电保护元件E1的一端与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静电保护元件E1的另一端接模拟地。该静电保护元件E1可以是瞬变二极管(TransientVoltage Suppressor,TVS),或者ESD防静电二极管。在该种实施方式下,该匹配电路13可以只包括隔离变压器T1和静电保护元件E1,可以不包括图中的标号C1、C2、C0、D1、D2。
为了保护敏感的电子电路不受雷击的破坏,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匹配电路13还包括:第一放电管D1,第一放电管D1的一端与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放电管D1的另一端接屏蔽地(壳体)。该第一放电管D1还可以将共模电压拉低。该第一放电管D1可以是目前常使用的放电管,例如气体放电管、陶瓷放电管等。在该种实施方式下,该匹配电路13可以只包括隔离变压器T1和第一放电管D1,可以不包括图中的标号C1、C2、C0、D2、E1。
作为又一种实施方式,该匹配电路13在第二线圈侧,可以同时包括第一隔直电容C1、静电保护元件E1、第一放电管D1中的至少两种元器件。例如,第二线圈侧仅包括:第一隔直电容C1和静电保护元件E1时,此时,其连接方式可以是静电保护元件E1的一端与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静电保护元件E1的另一端接模拟地,第一隔直电容C1的一端与静电保护元件E1的一端连接,第一隔直电容C1的另一端与同轴线接口12连接;也可以是第一隔直电容C1的一端与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隔直电容C1的另一端与同轴线接口12连接,静电保护元件E1的一端与第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静电保护元件E1的另一端接模拟地。同理,第二线圈侧仅包括:第一放电管D1和静电保护元件E1或者,第一隔直电容C1和第一放电管D1时,这两种元件的位置关系是可以互换的,即其中的一个元件可以是位于另一个元件的左边,也可以是位于右边。例如,第一隔直电容C1的一端与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隔直电容C1的另一端与同轴线接口12连接,第一放电管D1的一端与第一隔直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放电管D1的另一端接屏蔽地。同理,当该第二线圈侧同时包括上述的三个元件时,第一隔直电容C1可以是位于这三者的最左边,也可以是位于中间,也可以是位于最右边,例如,可以是静电保护元件E1的一端与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静电保护元件E1的另一端接模拟地,第一隔直电容C1的一端与静电保护元件E1的一端连接,第一隔直电容C1的另一端与同轴线接口12连接,第一放电管D1的一端与第一隔直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放电管D1的另一端接屏蔽地。
为了使模拟地和屏蔽地隔离,可选地,匹配电路13还包括:隔离电容C0,模拟地经隔离电容C0接屏蔽地,以将模拟地和屏蔽地隔离,以消除线路上直流分量对模拟地一侧的影响。
为了降低信号在异种网络中传输时的衰减,除了在第二线圈侧设置第一隔直电容C1外,还可以是将该隔直电容设置在第一线圈侧,为了便于区分,将设置在第一线圈侧的隔直电容称为第二隔直电容C2,此时,第二隔直电容C2的一端与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二隔直电容C2的另一端与网络接口11连接。在该种实施方式下,该匹配电路13可以只包括隔离变压器T1和第二隔直电容C2,可以不包括图中的标号C1、C0、D1、D2、E1。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隔直电容C2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2个,当为1个时,其可以是设置在图3中的TIP这条线路上,也可以是设置在RING这条线路上。
为了保护敏感的电子电路不受雷击的破坏,除了在第二线圈侧设置第一放电管D1外,还可以是将该放电管设置在第一线圈侧,为了便于区分,将设置在第一线圈侧的放电管称为第二放电管D2,此时,第二放电管D2的一端与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二放电管D2的另一端与第一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在该种实施方式下,该匹配电路13可以只包括隔离变压器T1和第二放电管D2,可以不包括图中的标号C1、C2、C0、D1、E1。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该匹配电路13在第一线圈侧,可以同时包括第二隔直电容C2、第二放电管D2两种元器件。例如,这两种元件的位置关系是可以互换的,即其中的一个元件可以是位于另一个元件的左边,也可以是位于右边。例如,第二隔直电容C2的一端与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二隔直电容C2的另一端与网络接口11连接,第二放电管D2的一端与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二放电管D2的另一端与第一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该匹配电路13在第二线圈侧可以不包括任何元器件,此时只包括连接线,也可以是包括第一隔直电容C1、静电保护元件E1以及第一放电管D1中的至少一种元器件;同理,该匹配电路13在第一线圈侧可以不包括任何元器件,此时只包括连接线,也可以是包括第二隔直电容C2、以及第二放电管D2中的至少一种元器件。这样可以组合成多种实施方式,因此不能将上述示出的示意图理解成是对本申请的限制。
其中,图2、图3中的J1表示网络接口11、J2表示同轴线接口12,图中示出的是6个引脚的RJ11类型的网络接口11。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异种线延长线路的方法,包括:利用一对上述的适配连接器10来延长目标线,两个适配连接器10之间通过特定线连接,一个适配连接器10的输入端与目标线连接,另一个适配连接器10的输出端与待连接设备连接。其中,当目标线为网线时,特定线为同轴线,当目标线为同轴线时,特定线为网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适配连接器10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方法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适配连接器10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适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接口,用于连接网线;
同轴线接口,用于连接同轴线;
以及匹配电路,所述匹配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所述隔离变压器的第一线圈的两端均与所述网络接口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的第二线圈的一端与所述同轴线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接模拟地,第一线圈侧的阻抗与所述网线阻抗匹配,第二线圈侧的阻抗与所述同轴线阻抗匹配;
所述匹配电路,用于将所述网络接口输入的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输出至所述同轴线接口,或者将所述同轴线接口输入的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输出至所述网络接口,
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第二隔直电容、第二放电管;
所述第二隔直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直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网络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放电管的一端通过一所述第二隔直电容与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放电管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所述第二隔直电容与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第一隔直电容,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同轴线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静电保护元件,所述静电保护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静电保护元件的另一端接所述模拟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第一放电管,所述第一放电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电管的另一端接屏蔽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第一隔直电容和静电保护元件,所述静电保护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静电保护元件的另一端接所述模拟地,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一端与所述静电保护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同轴线接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第一放电管,所述第一放电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电管的另一端接屏蔽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第一隔直电容和第一放电管,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同轴线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放电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电管的另一端接屏蔽地。
8.根据权利要求1、3或5所述的适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隔离电容,所述模拟地经所述隔离电容接屏蔽地。
CN201910931335.8A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适配连接器 Active CN1106209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1335.8A CN110620963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适配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1335.8A CN110620963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适配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0963A CN110620963A (zh) 2019-12-27
CN110620963B true CN110620963B (zh) 2022-04-15

Family

ID=68924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1335.8A Active CN110620963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适配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209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81107A (zh) * 2023-07-26 2023-09-19 裕太微(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车载千兆以太网芯片适配同轴线缆传输的阻抗变换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78169U (zh) * 2010-11-29 2011-06-22 寿哲男 用于双绞线信号与同轴信号之间转换的交换机
CN102457417A (zh) * 2010-10-27 2012-05-16 上海澳润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百兆以太网同轴网络变压装置
CN103730800A (zh) * 2012-10-16 2014-04-16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转换连接器
CN106374306A (zh) * 2016-08-26 2017-02-0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同轴网络转换器及以太网供电系统
CN208986322U (zh) * 2018-09-26 2019-06-14 昆山捷尔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不同特性阻抗的同轴电缆eoc网络适配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73077A1 (en) * 2006-01-24 2007-07-26 Hwa Yao Technologies Co., Ltd.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network adapter connectable to external antenna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7417A (zh) * 2010-10-27 2012-05-16 上海澳润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百兆以太网同轴网络变压装置
CN201878169U (zh) * 2010-11-29 2011-06-22 寿哲男 用于双绞线信号与同轴信号之间转换的交换机
CN103730800A (zh) * 2012-10-16 2014-04-16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转换连接器
CN106374306A (zh) * 2016-08-26 2017-02-0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同轴网络转换器及以太网供电系统
CN208986322U (zh) * 2018-09-26 2019-06-14 昆山捷尔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不同特性阻抗的同轴电缆eoc网络适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0963A (zh) 2019-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0683B (zh) 一种接口电路以及一种通信设备
US6385030B1 (en) Reduced signal loss surge protection circuit
US6541878B1 (en) Integrated RJ-45 magnetics with phantom power provision
EP2672656B1 (en) Power over ethernet port protection circuit and ethernet power supply equipment
US6492880B1 (en) Common mode termination
EP3526903B1 (en) Coaxial data communication with reduced emi
CN105959063A (zh) 电口模块
CN110620963B (zh) 一种适配连接器
EP3985923B1 (en) Reduction of power-over-data-lines (podl) filter parasitics for multi-gigabit ethernet
CN213244036U (zh) 隔离通信电路及装置
CN107332675B (zh) 无网络变压器的PoE设备
CN107579832B (zh) 无网络变压器的以太网口通信电路
CN208739307U (zh) 视频信号传输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
CN210324194U (zh) 一种通信接口磁耦合隔离防护电路
CN110752945B (zh) 一种工业网关485通信接口的参数智能配置及实现方法
US9570904B2 (en) Transmission bandwidth extender/category 6 surge protector
US9548608B2 (en) Gas tube impulse protection
CN218103148U (zh) 一种防雷击网络电路及终端设备
CN221561342U (zh) 机器人通信系统和机器人
CN217087918U (zh) 网络变压器和网络耦合电路
CN217607826U (zh) 一种以太网接口电路
CN207869102U (zh) 一种lvds差分收发器的隔离传输电路
CN103119801B (zh) 模块化接口系统及方法
CN215817524U (zh) 一种网口保护电路
CN203135887U (zh) 电源不接地的ont上有线电视rf输出端接地电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