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0926B - 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20926B CN110620926B CN201810638200.8A CN201810638200A CN110620926B CN 110620926 B CN110620926 B CN 110620926B CN 201810638200 A CN201810638200 A CN 201810638200A CN 110620926 B CN110620926 B CN 11062092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tterns
- group
- modes
- prediction
- prediction mod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3—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57—Assigned coding mode, i.e. the coding mode being predefined or preselected to be further used for selection of another element or parameter
- H04N19/159—Prediction type, e.g. intra-frame, inter-frame or bidirectional frame predi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2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video object coding
- H04N19/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video object coding with binary alpha-plane coding for video objects, e.g. context-based arithmetic encoding [CA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解码方法及装置,包括:从码流中解析指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是属于第一组预测模式还是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信息;如果解析表明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是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进一步从码流中解析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位于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利用解析的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和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共同导出当前解码单元的帧内预测模式。所述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的构建包括,根据第一组所包含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的情况,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大组,最后根据大组之间交替的顺序构建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频编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视频编解码技术中,主要是利用空间域和时间域的预测来尽可能去除空间和时间上的冗余,分别称为帧内预测和帧间预测。帧内预测具体是使用当前图像已编码的像素预测当前预测单元的像素,以达到去除视频空域冗余的目的。因为帧内预测不依赖于其他帧,所以帧内预测是视频编码领域不可缺少的关键性技术之一。
目前主流的视频编码标准,如H.265/HEVC、AVS2等,都采取若干不同的帧内预测模式来预测不同特性的纹理,这些帧内预测模式都由角度模式和非角度模式构成。非角度模式包括典型的平面模式和直流模式,其中平面模式适用于预测像素平缓变化的纹理,而直流模式适用于预测大面积平坦区域的纹理。角度模式按照模式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从左下角指向右上角的方向旋转至右上角指向左下角的方向,当前预测单元的每个像素都被其沿着角度模式方向指向的参考像素(或者参考像素插值)预测,适用于预测具有明显角度特性的纹理。下面以HEVC为例来说明帧内预测角度模式的相邻性和连续性,HEVC有33种不同的角度预测模式,模式号为2~34,如图2所示,模式号相邻的角度模式具有最相近的角度纹理特性,角度模式的连续性即为角度模式号的连续性,并且2号与34号模式具有一致的纹理特性,因此角度预测的连续性具有周期性,即2号与3号角度模式相邻,3号与4号角度模式相邻,……,33号与34号角度模式相邻,34号与2号角度模式相邻,如图5所示,因此,角度模式号的递增方向定义为图5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角度A的模式号大于角度B的模式号(即A>B)的含义为在一个周期内角度模式B可以旋转到达A,A-B则表示B按照顺指针方向到A的路径长度。
在这个基础上,定义⊕为循环加法,具体为:
if x+y<T
then x⊕y=x+y
else x⊕y=x+y-T+Q
if x-y<T-Q
其中,T为帧内预测模式总数,Q为非角度模式总数。
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定义ceil(x)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floor(x)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
为了节省码率,这些主流的视频编码标准在对帧内预测模式进行编码时均采取了most probable mode(简称MPM)方法,对于每个帧内预测单元都会构建一个MPM列表,因为MPM列表的构建基于当前预测单元左侧相邻预测单元的模式以及上侧相邻预测单元的模式,见图1,所以其中的每个帧内预测模式元素都有很大的概率被选中为当前预测单元的最佳模式,MPM列表对应于第一组预测模式。在码流中首先会编码一个标志位用于表示当前预测单元的最佳预测模式是否被MPM列表包含,如果当前预测单元的最佳预测模式在MPM列表中,那么码流中接着要编码该最佳模式在MPM列表中的序号;如果当前预测单元的最佳预测模式不在MPM列表中,那么码流中接着要编码这个预测模式在剩余预测模式列表中的序号,剩余预测模式列表即为除去MPM列表中的预测模式之外的其他预测模式按照模式号从小到大的顺序紧凑排列的列表,剩余预测模式列表对应于第二组预测模式。在解码过程中,首先会从视频码流中解析当前预测模式是否属于MPM列表的标志位,然后解析当前预测模式在所在列表中的序号,最后根据标志位与序号导出当前预测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创新思路是:在most probable mode方法的基础上,根据MPM列表内的角度模式信息来排列剩余预测模式列表内的模式顺序,如果当前预测模式属于剩余预测模式列表,则将当前预测模式位于排序后的剩余预测模式列表的序号编码进视频码流,并且,该序号使用变长码进行编码和解码。
为此,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方法,包括:
从码流中解析指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是属于第一组预测模式还是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信息;
如果解析表明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进一步从码流中解析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位于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
利用解析的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和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共同导出当前解码单元的帧内预测模式;所述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的构建包括:
第一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1,第二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2,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一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g1,g2,……,g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G1和G2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则G1和G2中的预测模式为
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两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1={g11,g12,……,g1n},和g2={g21,g22,……,g2m},其中n与m满足n+m=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4个大组G1、G2、G3和G4,G1、G2、G3和G4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并且g1n<g21,则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为
作为优选,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两个大组G1、G2,按照到g1与gN1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
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在G2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
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或者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相反。
作为优选,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其他任意排列组合顺序排列。
本发明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方法,包括:
将指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是属于第一组预测模式还是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信息编码进码流;
如果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进一步将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位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中的序号编码进码流,所述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的构建包括:
第一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1,第二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2,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一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g1,g2,……,g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G1和G2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则G1和G2中的预测模式为
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两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1={g11,g12,……,g1n},和g2={g21,g22,……,g2m},其中n与m满足n+m=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4个大组G1、G2、G3和G4,G1、G2、G3和G4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并且g1n<g21,则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为
作为优选,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两个大组G1、G2,按照到g1与gN1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
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在G2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
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或者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相反。
作为优选,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其他任意排列组合顺序排列。
本发明第三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装置,包括:
解析模块:从码流中解析指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是属于第一组预测模式还是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信息;如果解析表明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进一步从码流中解析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位于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该模块的输入是码流,输出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位于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
当前预测模式导出模块:利用解析模块输出的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和第二组导出模块输出的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共同导出当前解码单元的帧内预测模式;该模块的输入为解析模块的输出、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以及第一组预测模式,输出为当前预测模式;
第二组导出模块:使用装置输入的第一组预测模式导出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该模块的输入为第一组预测模式,输出为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模块的功能具体为:第一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1,第二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2,第一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一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g1,g2,……,gN1},将第二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G1和G2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则G1和G2中的预测模式为
第一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两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1={g11,g12,……,g1n},和g2={g21,g22,……,g2m},其中n与m满足n+m=N1,将第二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4个大组G1、G2、G3和G4,G1、G2、G3和G4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并且g1n<g21,则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为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与第二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划分的大组的数目相关,具体为: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两个大组G1、G2,按照到g1与gN1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
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在G2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
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或者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与第二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划分的大组的数目相关,具体为: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其他任意排列组合顺序排列。
本发明第四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装置,包括:
信息编码模块:将指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是属于第一组预测模式还是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信息编码进码流;如果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进一步将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位于第二组导出模块输出的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中的序号编码进码流;该模块的输入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第一组预测模式以及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输出为码流。
第二组导出模块:利用第一组预测模式导出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该模块的输入为第一组预测模式,输出为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该模块的功能具体为:第一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1,第二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2,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一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g1,g2,……,g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G1和G2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则G1和G2中的预测模式为
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两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1={g11,g12,……,g1n},和g2={g21,g22,……,g2m},其中n与m满足n+m=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4个大组G1、G2、G3和G4,G1、G2、G3和G4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并且g1n<g21,则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为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与第二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划分的大组的数目相关,具体为: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两个大组G1、G2,按照到g1与gN1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
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在G2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
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或者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与第二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划分的大组的数目相关,具体为: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其他任意排列组合顺序排列。
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距离MPM列表内各角度模式相近的模式置于剩余预测模式列表的前部,将距离MPM列表内各角度模式不相近的模式置于剩余预测模式列表的后部,由于与MPM列表内各角度模式相近的模式的选中概率高于与MPM内各角度模式不相近的模式,所以在所述的剩余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中,各模式序号被选中的概率在不同的纹理上分布会更加平稳,该更平稳的概率分布更便于设计提高编码性能的编码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当前帧内预测单元及其相邻预测单元示意图;
图2为HEVC帧内预测模式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3(b)为本发明解码装置的模块连接图;
图4(a)为本发明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4(b)为本发明编码装置的模块连接图;
图5为HEVC帧内预测角度模式递增方向指示图;
图6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组的全部角度模式分组示意图;
图7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组的全部角度模式分组示意图;
图8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组的全部角度模式分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视频编码中,视频数据可以被划分为不同大小的帧内预测像素块,当前待解码的帧内预测像素块被称为当前解码单元,当前解码单元的帧内预测模式被称为当前预测模式。
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目前国际主流标准H.265/HEVC为例进行说明。HEVC共有35种帧内预测模式,模式号为0~34的整数,其中0号模式为平面模式,1号模式为直流模式,0号模式和1号模式统称为非角度模式;模式号从2到34的33个模式为角度模式,分别用来预测拥有不同角度特性的纹理,帧内预测模式中的角度模式的相邻位置关系属于一个循环关系,具体如图5所示,2号角度模式与34号角度模式处于相邻位置关系,本发明中所述的A模式大于B模式是指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可以由B模式顺时针旋转得到A模式,A-B表示的是B到达A的路径长度。HEVC采用了most probable mode技术进行帧内预测模式的编码,3个具有最高选中概率的帧内预测模式会构成MPM列表,在本发明中对应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其余32个模式构成剩余模式列表,该列表中的每个模式在本发明中对应第二预测模式,在HEVC中,32个剩余模式在剩余模式列表中的排序按照模式号由低到高排列。HEVC首先会编码一个标志位表示当前预测模式是属于MPM列表还是属于剩余模式列表,如果当前预测模式属于剩余模式列表,则当前预测模式在剩余模式列表中的序号被写进码流,采用定长码进行二值化,然后将二值化后的二元符号进行算术编码。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3(a),具体包括:
从码流中解析指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是属于第一组预测模式还是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信息;
如果解析表明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进一步从码流中解析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位于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
利用解析的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和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共同导出当前解码单元的帧内预测模式;所述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的构建包括:
第一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1,第二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2,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一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g1,g2,……,g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G1和G2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则G1和G2中的预测模式为
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两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1={g11,g12,……,g1n},和g2={g21,g22,……,g2m},其中n与m满足n+m=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4个大组G1、G2、G3和G4,G1、G2、G3和G4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并且g1n<g21,则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0,1,26},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6},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6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7,25,28,24,29,23,30,22,31,21,32,20,33,19,34,18,2,17,3,16,4,15,5,14,6,13,7,12,8,11,9,10},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在G2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
实施例2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3(a),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0,1,26},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6},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6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25,27,24,28,23,29,22,30,21,31,20,32,19,33,18,34,17,2,16,3,15,4,14,5,13,6,12,7,11,8,10,9},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
实施例3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3(a),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25,26,0},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5,26},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7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7,24,28,23,29,22,30,21,31,20,32,19,33,18,34,17,2,16,3,15,4,14,5,13,6,12,7,11,8,10,9,1}。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在G2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
实施例4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3(a),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25,26,0},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5,26},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7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4,27,23,28,22,29,21,30,20,31,19,32,18,33,17,34,16,2,15,3,14,4,13,5,12,6,11,7,10,8,9,1}。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
实施例5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3(a),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25,26,0},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5,26},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7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第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在第二个周期内先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每个周期与上个周期的顺序相反,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4,27,28,23,22,29,30,21,20,31,32,19,18,33,34,17,16,2,3,15,14,4,5,13,12,6,7,11,10,8,9,1}。此实施例对应“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相反”。
实施例6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3(a),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21,30,0},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两个小组g1={21},g2={30},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模式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如图8所示,其中
G1={22,23,24,25},
G2={29,28,27,26},
G3={20,19,18,17,16,15,14,13,12,11,10,9},
G4={31,32,33,34,2,3,4,5,6,7,8},按照G1、G2内升序、G1、G2、G3、G4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G3、G4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按照{G1,G2,G4,G3}的顺序进行,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2,29,31,20,23,28,32,19,24,27,33,18,25,26,34,17,2,16,3,15,3,14,5,13,6,12,7,11,8,10,9,1}。此实施例对应“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7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3(a),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21,30,0},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两个小组g1={21},g2={30},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模式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如图8所示,其中
G1={22,23,24,25},
G2={29,28,27,26},
G3={20,19,18,17,16,15,14,13,12,11,10,9},
G4={31,32,33,34,2,3,4,5,6,7,8},
按照G1、G2内升序、G1、G2、G3、G4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G3、G4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按照{G2,G1,G3,G4}的顺序进行,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9,22,20,31,28,23,19,32,27,24,18,33,26,25,17,34,16,2,15,3,14,4,13,5,12,6,11,7,10,8,9,1}。此实施例对应“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8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3(a),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21,30,0},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两个小组g1={21},g2={30},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模式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如图8所示,其中
G1={22,23,24,25},
G2={29,28,27,26},
G3={20,19,18,17,16,15,14,13,12,11,10,9},
G4={31,32,33,34,2,3,4,5,6,7,8},
按照G1、G2内升序、G1、G2、G3、G4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G3、G4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按照{G3,G4,G2,G1}的顺序进行,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0,31,29,22,19,32,28,23,18,33,27,24,17,34,27,25,16,2,15,3,14,4,13,5,12,6,11,7,10,8,9,1}。此实施例对应“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9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3(a),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21,30,0},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两个小组g1={21},g2={30},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模式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如图8所示,其中
G1={22,23,24,25},
G2={29,28,27,26},
G3={20,19,18,17,16,15,14,13,12,11,10,9},
G4={31,32,33,34,2,3,4,5,6,7,8},按照G1、G2内升序、G1、G2、G3、G4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G3、G4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按照{G4,G3,G1,G2}的顺序进行,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31,20,22,29,32,19,23,28,33,18,24,27,34,17,25,26,2,16,3,15,4,14,5,13,6,12,7,11,8,10,9,1}。此实施例对应“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10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4(a),具体包括:
将指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是属于第一组预测模式还是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信息编码进码流;
如果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进一步将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位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中的序号编码进码流,所述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的构建包括:
第一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1,第二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2,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一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g1,g2,……,g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G1和G2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则G1和G2中的预测模式为
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两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1={g11,g12,……,g1n},和g2={g21,g22,……,g2m},其中n与m满足n+m=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4个大组G1、G2、G3和G4,G1、G2、G3和G4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并且g1n<g21,则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0,1,26},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6},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6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7,25,28,24,29,23,30,22,31,21,32,20,33,19,34,18,2,17,3,16,4,15,5,14,6,13,7,12,8,11,9,10}。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在G2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
实施例11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4(a),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0,1,26},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6},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6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5,27,24,28,23,29,22,30,21,31,20,32,19,33,18,34,17,2,16,3,15,4,14,5,13,6,12,7,11,8,10,9},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
实施例12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4(a),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25,26,0},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一个小组g={25,26},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7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7,24,28,23,29,22,30,21,31,20,32,19,33,18,34,17,2,16,3,15,4,14,5,13,6,12,7,11,8,10,9,1},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在G2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
实施例13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4(a),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25,26,0},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一个小组g={25,26},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7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4,27,23,28,22,29,21,30,20,31,19,32,18,33,17,34,16,2,15,3,14,4,13,5,12,6,11,7,10,8,9,1},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
实施例14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4(a),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25,26,0},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5,26},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7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第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在第二个周期内先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每个周期与上个周期的顺序相反,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4,27,28,23,22,29,30,21,20,31,32,19,18,33,34,17,16,2,3,15,14,4,5,13,12,6,7,11,10,8,9,1}。此实施例对应“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或者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相反”。
实施例15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4(a),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21,30,0},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两个小组g1={21},g2={30},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模式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如图8所示,其中
G1={22,23,24,25},
G2={29,28,27,26},
G3={20,19,18,17,16,15,14,13,12,11,10,9},
G4={31,32,33,34,2,3,4,5,6,7,8},按照G1、G2内升序、G1、G2、G3、G4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G3、G4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按照{G1,G2,G4,G3}的顺序进行,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2,29,31,20,23,28,32,19,24,27,33,18,25,26,34,17,2,16,3,15,3,14,5,13,6,12,7,11,8,10,9,1}。此实施例对应“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16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4(a),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21,30,0},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两个小组g1={21},g2={30},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模式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如图8所示,其中
G1={22,23,24,25},
G2={29,28,27,26},
G3={20,19,18,17,16,15,14,13,12,11,10,9},
G4={31,32,33,34,2,3,4,5,6,7,8},
按照G1、G2内升序、G1、G2、G3、G4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G3、G4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按照{G2,G1,G3,G4}的顺序进行,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9,22,20,31,28,23,19,32,27,24,18,33,26,25,17,34,16,2,15,3,14,4,13,5,12,6,11,7,10,8,9,1}。此实施例对应“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17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4(a),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21,30,0},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两个小组g1={21},g2={30},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模式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如图8所示,其中
G1={22,23,24,25},
G2={29,28,27,26},
G3={20,19,18,17,16,15,14,13,12,11,10,9},
G4={31,32,33,34,2,3,4,5,6,7,8},
按照G1、G2内升序、G1、G2、G3、G4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G3、G4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按照{G3,G4,G2,G1}的顺序进行,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0,31,29,22,19,32,28,23,18,33,27,24,17,34,27,25,16,2,15,3,14,4,13,5,12,6,11,7,10,8,9,1}。此实施例对应“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18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方法,主要步骤见图4(a),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的帧内预测模式为{21,30,0},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两个小组g1={21},g2={30},因此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模式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如图8所示,其中
G1={22,23,24,25},
G2={29,28,27,26},
G3={20,19,18,17,16,15,14,13,12,11,10,9},
G4={31,32,33,34,2,3,4,5,6,7,8},
按照G1、G2内升序、G1、G2、G3、G4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G3、G4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按照{G4,G3,G1,G2}的顺序进行,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31,20,22,29,32,19,23,28,33,18,24,27,34,17,25,26,2,16,3,15,4,14,5,13,6,12,7,11,8,10,9,1}。此实施例对应“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19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装置,结合图3(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解析模块:从码流中解析指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是属于第一组预测模式还是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信息;如果解析表明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进一步从码流中解析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位于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该模块的输入是码流,输出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位于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
当前预测模式导出模块:利用解析模块输出的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和第二组导出模块输出的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共同导出当前解码单元的帧内预测模式;该模块的输入为解析模块的输出、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以及第一组预测模式,输出为当前预测模式。
第二组导出模块:使用装置输入的第一组预测模式导出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该模块的输入为第一组预测模式,输出为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模块的功能具体为:第一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1,第二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2,第一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一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g1,g2,……,gN1},将第二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G1和G2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则G1和G2中的预测模式为
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两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1={g11,g12,……,g1n},和g2={g21,g22,……,g2m},其中n与m满足n+m=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4个大组G1、G2、G3和G4,G1、G2、G3和G4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并且g1n<g21,则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0,1,26},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6},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6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最终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为:
{27,25,28,24,29,23,30,22,31,21,32,20,33,19,34,18,2,17,3,16,4,15,5,14,6,13,7,12,8,11,9,10},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在G2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
实施例20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装置,结合图3(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0,1,26},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6},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6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最终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为:
{25,27,24,28,23,29,22,30,21,31,20,32,19,33,18,34,17,2,16,3,15,4,14,5,13,6,12,7,11,8,10,9},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
实施例21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装置,结合图3(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25,26,0},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5,26},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7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最终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为:
{27,24,28,23,29,22,30,21,31,20,32,19,33,18,34,17,2,16,3,15,4,14,5,13,6,12,7,11,8,10,9,1},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在G2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
实施例22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装置,结合图3(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25,26,0},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5,26},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7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最终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为:
{27,24,28,23,29,22,30,21,31,20,32,19,33,18,34,17,2,16,3,15,4,14,5,13,6,12,7,11,8,10,9,1},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
实施例23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装置,结合图3(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25,26,0},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5,26},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7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第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在第二个周期内先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每个周期与上个周期的顺序相反,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4,27,28,23,22,29,30,21,20,31,32,19,18,33,34,17,16,2,3,15,14,4,5,13,12,6,7,11,10,8,9,1},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相反”。
实施例24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装置,结合图3(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21,30,0},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两个小组g1={21}以及g2={30},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如图8所示,其中
G1={22,23,24,25},
G2={29,28,27,26},
G3={20,19,18,17,16,15,14,13,12,11,10,9},
G4={31,32,33,34,2,3,4,5,6,7,8},
按照G1、G2内升序、G1、G2、G3、G4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G3、G4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按照{G1,G2,G4,G3}的顺序进行,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22,29,31,20,23,28,32,19,24,27,33,18,25,26,34,17,2,16,3,15,3,14,5,13,6,12,7,11,8,10,9,1}。此实施例对应“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25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装置,结合图3(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21,30,0},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两个小组g1={21}以及g2={30},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如图8所示,其中
G1={22,23,24,25},
G2={29,28,27,26},
G3={20,19,18,17,16,15,14,13,12,11,10,9},
G4={31,32,33,34,2,3,4,5,6,7,8},
按照G1、G2内升序、G1、G2、G3、G4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G3、G4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按照{G2,G1,G3,G4}的顺序进行,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29,22,20,31,28,23,19,32,27,24,18,33,26,25,17,34,16,2,15,3,14,4,13,5,12,6,11,7,10,8,9,1}。此实施例对应“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26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装置,结合图3(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21,30,0},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两个小组g1={21}以及g2={30},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如图8所示,其中
G1={22,23,24,25},
G2={29,28,27,26},
G3={20,19,18,17,16,15,14,13,12,11,10,9},
G4={31,32,33,34,2,3,4,5,6,7,8},
按照G1、G2内升序、G1、G2、G3、G4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G3、G4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按照{G3,G4,G2,G1}的顺序进行,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20,31,29,22,19,32,28,23,18,33,27,24,17,34,27,25,16,2,15,3,14,4,13,5,12,6,11,7,10,8,9,1}。此实施例对应“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27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装置,结合图3(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21,30,0},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两个小组g1={21}以及g2={30},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如图8所示,其中
G1={22,23,24,25},
G2={29,28,27,26},
G3={20,19,18,17,16,15,14,13,12,11,10,9},
G4={31,32,33,34,2,3,4,5,6,7,8},
按照G1、G2内升序、G1、G2、G3、G4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G3、G4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按照{G4,G3,G1,G2}的顺序进行,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31,20,22,29,32,19,23,28,33,18,24,27,34,17,25,26,2,16,3,15,4,14,5,13,6,12,7,11,8,10,9,1}。此实施例对应“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28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装置,结合图4(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信息编码模块:将指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是属于第一组预测模式还是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信息编码进码流;如果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进一步将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位于第二组导出模块输出的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中的序号编码进码流;该模块的输入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第一组预测模式以及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输出为码流。
第二组导出模块:利用第一组预测模式导出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该模块的输入为第一组预测模式,输出为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该模块的功能具体为:第一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1,第二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2,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一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g1,g2,……,g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G1和G2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则G1和G2中的预测模式为
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两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1={g11,g12,……,g1n},和g2={g21,g22,……,g2m},其中n与m满足n+m=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4个大组G1、G2、G3和G4,G1、G2、G3和G4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并且g1n<g21,则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0,1,26},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6},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6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最终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为:
{27,25,28,24,29,23,30,22,31,21,32,20,33,19,34,18,2,17,3,16,4,15,5,14,6,13,7,12,8,11,9,10},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在G2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
实施例29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装置,结合图4(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0,1,26},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6},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6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最终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为:
{25,27,24,28,23,29,22,30,21,31,20,32,19,33,18,34,17,2,16,3,15,4,14,5,13,6,12,7,11,8,10,9},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
实施例30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装置,结合图4(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25,26,0},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5,26},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7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最终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为:
{27,24,28,23,29,22,30,21,31,20,32,19,33,18,34,17,2,16,3,15,4,14,5,13,6,12,7,11,8,10,9,1},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在G2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
实施例31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装置,结合图4(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25,26,0},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5,26},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7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按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最终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为:
{24,27,23,28,22,29,21,30,20,31,19,32,18,33,17,34,16,2,15,3,14,4,13,5,12,6,11,7,10,8,9,1},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
实施例32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装置,结合图4(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25,26,0},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只存在一个小组g={25,26},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如图7所示,其中
G1={27,28,29,30,31,32,33,34,2,3,4,5,6,7,8,9},
G2={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
照G1、G2内升序、G1、G2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的交替顺序为在第一个交替周期内,先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在第二个周期内先选择G1大组内的模式,再选择G2大组内的模式,每个周期与上个周期的顺序相反,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4,27,23,28,22,29,21,30,20,31,19,32,18,33,17,34,16,2,15,3,14,4,13,5,12,6,11,7,10,8,9,1},此实施例对应“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以及“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相反”。
实施例33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装置,结合图4(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21,30,0},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两个小组g1={21}以及g2={30},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如图8所示,其中
G1={22,23,24,25},
G2={29,28,27,26},
G3={20,19,18,17,16,15,14,13,12,11,10,9},
G4={31,32,33,34,2,3,4,5,6,7,8};
按照G1、G2内升序、G1、G2、G3、G4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G3、G4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按照{G1,G2,G4,G3}的顺序进行,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2,29,31,20,23,28,32,19,24,27,33,18,25,26,34,17,2,16,3,15,3,14,5,13,6,12,7,11,8,10,9,1}。此实施例对应“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34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装置,结合图4(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21,30,0},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两个小组g1={21}以及g2={30},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如图8所示,其中
G1={22,23,24,25},
G2={29,28,27,26},
G3={20,19,18,17,16,15,14,13,12,11,10,9},
G4={31,32,33,34,2,3,4,5,6,7,8},
按照G1、G2内升序、G1、G2、G3、G4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G3、G4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按照{G2,G1,G3,G4}的顺序进行,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9,22,20,31,28,23,19,32,27,24,18,33,26,25,17,34,16,2,15,3,14,4,13,5,12,6,11,7,10,8,9,1}。此实施例对应“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35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装置,结合图4(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21,30,0},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两个小组g1={21}以及g2={30},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如图8所示,其中G1={22,23,24,25},
G2={29,28,27,26},
G3={20,19,18,17,16,15,14,13,12,11,10,9},
G4={31,32,33,34,2,3,4,5,6,7,8},
按照G1、G2内升序、G1、G2、G3、G4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G3、G4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按照{G3,G4,G2,G1}的顺序进行,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
{20,31,29,22,19,32,28,23,18,33,27,24,17,34,27,25,16,2,15,3,14,4,13,5,12,6,11,7,10,8,9,1}。此实施例对应“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36
本实例提供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装置,结合图4(b)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入为第一组帧内预测模式{21,30,0},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将第一组预测模式的全部角度模式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第一组预测模式中连续的预测模式应划分到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而第一组预测模式中不连续的预测模式则应分至不同的连续预测模式小组,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按升序排列;此时,由于第一组的角度模式存在两个小组g1={21}以及g2={30},因此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组所有的角度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如图8所示,其中
G1={22,23,24,25},
G2={29,28,27,26},
G3={20,19,18,17,16,15,14,13,12,11,10,9},
G4={31,32,33,34,2,3,4,5,6,7,8},
按照G1、G2内升序、G1、G2、G3、G4间交替的原则选择模式构成第二组,其中G1、G2、G3、G4的交替顺序为在一个交替周期内按照{G4,G3,G1,G2}的顺序进行,由于非角度模式1也属于第二组,将模式1置于第二组最后,最终第二组的模式排列顺序为{31,20,22,29,32,19,23,28,33,18,24,27,34,17,25,26,2,16,3,15,4,14,5,13,6,12,7,11,8,10,9,1}。此实施例对应“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按照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
Claims (12)
1.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方法,包括:
从码流中解析指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是属于第一组预测模式还是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信息;
如果解析表明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进一步从码流中解析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位于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
利用解析的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和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共同导出当前解码单元的帧内预测模式;所述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的构建包括:
第一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1,第二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2,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一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g1,g2,……,g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G1和G2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号按升序排列,则G1和G2中的预测模式为
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两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1={g11,g12,……,g1n},和g2={g21,g22,……,g2m},其中n与m满足n+m=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4个大组G1、G2、G3和G4,G1、G2、G3和G4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号按升序排列,并且g1n<g21,则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为
if x+y<T
if x-y<T-Q
其中,T为帧内预测模式总数,Q为非角度模式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只分成两个大组G1、G2,计算G1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1的距离,计算G2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N1的距离,按照所有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
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在G2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
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或者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相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计算G1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11的距离,计算G2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1n的距离,计算G3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21的距离,计算G4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2m的距离,按照所有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其他任意排列组合顺序排列。
4.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方法,包括:
将指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是属于第一组预测模式还是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信息编码进码流;
如果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进一步将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位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中的序号编码进码流,所述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的构建包括:
第一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1,第二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2,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一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g1,g2,……,g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G1和G2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号按升序排列,则G1和G2中的预测模式为
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两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1={g11,g12,……,g1n},和g2={g21,g22,……,g2m},其中n与m满足n+m=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4个大组G1、G2、G3和G4,G1、G2、G3和G4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号按升序排列,并且g1n<g21,则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为
if x+y<T
if x-y<T-Q
其中,T为帧内预测模式总数,Q为非角度模式总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两个大组G1、G2,计算G1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1的距离,计算G2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N1的距离,按照所有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
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在G2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
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或者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相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计算G1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11的距离,计算G2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1n的距离,计算G3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21的距离,计算G4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2m的距离,按照所有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其他任意排列组合顺序排列。
7.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装置,其特征包括:
解析模块:从码流中解析指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是属于第一组预测模式还是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信息;如果解析表明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进一步从码流中解析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位于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该模块的输入是码流,输出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位于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
当前预测模式导出模块:利用解析模块输出的第二组预测模式中的序号和第二组导出模块输出的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共同导出当前解码单元的帧内预测模式;该模块的输入为解析模块的输出、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以及第一组预测模式,输出为当前预测模式;
第二组导出模块:使用装置输入的第一组预测模式导出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该模块的输入为第一组预测模式,输出为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 模块的功能具体为:第一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1,第二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2,第一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一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g1,g2,……,gN1},将第二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G1和G2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号按升序排列,则G1和G2中的预测模式为
第一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两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1={g11,g12,……,g1n},和g2={g21,g22,……,g2m},其中n与m满足n+m=N1,将第二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4个大组G1、G2、G3和G4,G1、G2、G3和G4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号按升序排列,并且g1n<g21,则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为
if x+y<T
if x-y<T-Q
其中,T为帧内预测模式总数,Q为非角度模式总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与第二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划分的大组的数目相关,具体为: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两个大组G1、G2,计算G1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1的距离,计算G2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N1的距离,按照所有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
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在G2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
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或者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相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帧内预测模式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与第二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划分的大组的数目相关,具体为: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计算G1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11的距离,计算G2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1n的距离,计算G3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21的距离,计算G4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2m的距离,按照所有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其他任意排列组合顺序排列。
10.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装置,其特征包括:
信息编码模块:将指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是属于第一组预测模式还是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的信息编码进码流;如果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属于第二组预测模式,进一步将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位于第二组导出模块输出的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中的序号编码进码流;该模块的输入为当前预测块的预测模式、第一组预测模式以及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输出为码流;
第二组导出模块:利用第一组预测模式导出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该模块的输入为第一组预测模式,输出为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该模块的功能具体为:第一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1,第二组预测模式所有的角度模式个数N2,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一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g1,g2,……,g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两个大组G1和G2,G1和G2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号按升序排列,则G1和G2中的预测模式为
第一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被划分成两个连续预测模式小组g1={g11,g12,……,g1n},和g2={g21,g22,……,g2m},其中n与m满足n+m=N1,将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分成4个大组G1、G2、G3和G4,G1、G2、G3和G4构成了第二组预测模式,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交替出现构成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其中,假设在同一连续预测模式小组中模式号按升序排列,并且g1n<g21,则G1、G2、G3和G4中的预测模式为
if x+y<T
if x-y<T-Q
其中,T为帧内预测模式总数,Q为非角度模式总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与第二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划分的大组的数目相关,具体为: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两个大组G1、G2,计算G1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1的距离,计算G2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N1的距离,按照所有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
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在G2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在G1内的模式之前的顺序排列;
如果之后又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与gN1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一致,或者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与上一次的G1内的模式与G2内的模式的排列顺序相反。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组导出模块的输出与第二组的所有角度模式划分的大组的数目相关,具体为:当第二组预测模式的所有角度模式只分成四个大组G1、G2、G3、G4,计算G1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11的距离,计算G2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1n的距离,计算G3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21的距离,计算G4的所有角度模式号分别到g2m的距离,按照所有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第二组预测模式的顺序列表,如果存在多个角度模式到g11与g1n与g21与g2m的距离一样,则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4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的顺序排列,或者对于这多个模式按照{G1内的模式,G2内的模式,G3内的模式,G4内的模式}的其他任意排列组合顺序排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38200.8A CN110620926B (zh) | 2018-06-20 | 2018-06-20 | 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38200.8A CN110620926B (zh) | 2018-06-20 | 2018-06-20 | 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20926A CN110620926A (zh) | 2019-12-27 |
CN110620926B true CN110620926B (zh) | 2022-01-04 |
Family
ID=68920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38200.8A Active CN110620926B (zh) | 2018-06-20 | 2018-06-20 | 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20926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5579A (zh) * | 2011-02-24 | 2012-02-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预测模式的编码或解码方法及装置 |
CN103931180A (zh) * | 2011-10-24 | 2014-07-16 | 码间私人有限公司 | 图像解码设备 |
CN104639939A (zh) * | 2015-02-04 | 2015-05-20 | 四川虹电数字家庭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帧内预测mpm机制的优化方法 |
CN105357535A (zh) * | 2015-11-05 | 2016-02-24 | 广东中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解码方法及设备 |
WO2017061671A1 (ko) * | 2015-10-08 | 2017-04-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영상 코딩 시스템에서 적응적 변환에 기반한 영상 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
CN107371023A (zh) * | 2017-08-07 | 2017-11-21 | 福建星网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帧内亮度预测模式的快速选择方法 |
EP3301916A1 (en) * | 2016-09-30 | 2018-04-04 | Thomson Licensing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mnidirectional video coding with adaptive intra most probable modes |
CN107925759A (zh) * | 2015-06-05 | 2018-04-17 | 英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编码和解码帧内预测的方法和设备 |
CN108184115A (zh) * | 2017-12-29 | 2018-06-19 | 华南理工大学 | Hevc帧内cu划分和pu预测模式选择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038917B2 (en) * | 2015-06-12 | 2018-07-31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Search strategies for intra-picture prediction modes |
-
2018
- 2018-06-20 CN CN201810638200.8A patent/CN11062092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5579A (zh) * | 2011-02-24 | 2012-02-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预测模式的编码或解码方法及装置 |
CN103931180A (zh) * | 2011-10-24 | 2014-07-16 | 码间私人有限公司 | 图像解码设备 |
CN104639939A (zh) * | 2015-02-04 | 2015-05-20 | 四川虹电数字家庭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帧内预测mpm机制的优化方法 |
CN107925759A (zh) * | 2015-06-05 | 2018-04-17 | 英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编码和解码帧内预测的方法和设备 |
WO2017061671A1 (ko) * | 2015-10-08 | 2017-04-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영상 코딩 시스템에서 적응적 변환에 기반한 영상 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
CN105357535A (zh) * | 2015-11-05 | 2016-02-24 | 广东中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解码方法及设备 |
EP3301916A1 (en) * | 2016-09-30 | 2018-04-04 | Thomson Licensing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mnidirectional video coding with adaptive intra most probable modes |
CN107371023A (zh) * | 2017-08-07 | 2017-11-21 | 福建星网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帧内亮度预测模式的快速选择方法 |
CN108184115A (zh) * | 2017-12-29 | 2018-06-19 | 华南理工大学 | Hevc帧内cu划分和pu预测模式选择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20926A (zh) | 2019-1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9758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video signal | |
JP7043616B2 (ja) | ビデオ信号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 |
JP2024045671A5 (zh) | ||
CN115604472B (zh) | 用于代码化视频数据块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891281B (zh) | 检测用于视频译码的相邻视频单元的可用性 | |
CN103621099B (zh) | 熵解码方法和使用其的解码装置 | |
JP6443869B2 (ja) | デジタル画像を処理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CN104735454B (zh) | 通过使用大变换单元对图像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1758254B (zh) | 变换系数代码化中的高效上下文模型计算设计 | |
KR20110066109A (ko) | 트리 구조를 이용한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2106364B (zh) | 使用参考样本的视频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 |
CN111279698B (zh) | 图像编码的非对称划分装置和方法 | |
CN102771126A (zh)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及数据结构 | |
CN110620926B (zh) | 一种帧内预测模式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 |
TR201908450T4 (tr) | Resim kod-çözme cihazı, metodu ve programı. | |
JP6176044B2 (ja) | ブロック構造決定回路および情報圧縮回路 | |
CN109302605B (zh) | 基于多核处理器的图像编码方法及设备 | |
CN109547781B (zh) | 基于图像预测的压缩方法及设备 | |
CN103702129A (zh) | 视频编码方法与视频编码装置 | |
JP2007150728A (ja) |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 | |
WO2021022467A1 (zh) | 图像编码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KR20130070618A (ko) | 트리 구조를 이용한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9316619A (zh) | 编解码方法和装置 | |
CN117981301A (zh) | 帧内预测的方法、编码器、解码器和编解码系统 | |
Aghito et al. | Coding Transparency in Object-Based Video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