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2246B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72246B CN110572246B CN201910731128.8A CN201910731128A CN110572246B CN 110572246 B CN110572246 B CN 110572246B CN 201910731128 A CN201910731128 A CN 201910731128A CN 110572246 B CN110572246 B CN 1105722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s
- data packet
- harq
- rat
- differ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的至少一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小区采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一个HARQ单元,或者,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单元,所述HARQ单元为HARQ实体和/或HARQ进程;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网络节点。通过上述方案,利用共享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从而有效的减少端到端的时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多无线网络制式协作,又称为多无线接入技术协作(multi-radio accesstechnology coordination,Multi-RAT coordination)技术的主要功能就是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网络之间的无线资源联合管理(joint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后文中,多无线网络制式协作与Multi-RAT coordination等同。能够应用于这种技术的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可以包括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GSM),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以及下一代网络(如,5G)等。
现有的Multi-RAT coordination技术中,不同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接入设备的协议栈完整且独立,即,不同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接入设备均拥有各自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以及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网络中的锚点(anchor)基于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数据包进行数据分流,即,数据分流在PDCP层之上的应用层进行,然后各个制式的网络设备分别对分流到本制式的数据包进行PDCP层、RLC层MAC层、以及物理层的处理。其中,锚点又可称为中心控制节点。本文中的制式即RAT。
然而,现有的Multi-RAT coordination技术中,对于数据包的处理时延很长,无法满足业务,尤其对于一些对时延要求比较高的业务,的时延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以降低数据包的处理时延。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节点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小区采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一个HARQ单元,或者,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单元,所述HARQ单元为HARQ实体和/或HARQ进程;以及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网络节点。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DCP实体和/或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对应用层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之前,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所述MAC实体对应用层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包。该可选实施例中,由于MAC层直接对IP数据包进行处理,不需要PDCP层和RLC层的分层处理,从而处理更紧凑,时延会更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包括:
所述MAC实体根据业务的服务质量参数,所述不同RAT的无线信道状况,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的平均包丢失率,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的平均信道利用率,以及所述不同RAT的特性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
其中,MAC实体根据不同RAT的特性分配数据包能够使得选择的RAT的无线特性能够和需要服务的业务的特性更匹配。而且,在分配数据包时考虑业务的QoS参数,如容忍速率,时延,优先级等,不同制式的物理层对应的无线信道的状况,以及不同RAT的平均的包丢失率和平均信道利用率情况,从而能够保证较佳的包的分配比率和最小化接收端的时延。
可选的,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报的所述不同RAT各自对应的无线信道的状况,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所选择的RAT的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所选择的RAT对应的小区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所选择的RAT对应的载波的信息;
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包括:
所述MAC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中的信息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所述至少一个HARQ单元。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速率控制参数,所述上行速率控制参数是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RAT的特性和优先级设置的;
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包括:
所述MAC实体根据所述上行速率控制参数,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
可选的,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直接地或间接地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BSR,所述BSR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所选择的RAT的信息或所述不同RAT对应的小区或载波或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信息;和/或
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直接地或间接地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调度请求SR,所述SR包括所述至少两个RAT的信息或所述至少两个RAT对应的小区或载波或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直接地或间接地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BSR之后,和/或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直接地或间接地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调度请求SR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信息,所述资源调度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资源;
其中,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包括:
所述MAC实体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资源,将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所述至少一个HARQ单元。
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单元,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一个为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为终端设备;
所述MAC实体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RAT网络的HARQ进程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对应的小区的HARQ往返时间RTT定时时间和/或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对应的小区的非连续接收DRX的配置信息。
通过上述配置,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的RAT的TTI值和/或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可以是不同的,因此,不同RAT的小区对应的HARQ实体和/或HARQ进程的HARQ定时可以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可以执行HARQ操作。
可选的,MAC实体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HARQ单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MAC实体执行不同的RAT的不同的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l)和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的映射。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节点通过至少两个小区接收数据包,所述至少两个小区采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以及
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在MAC实体将从所述至少两个小区接收的所述数据包进行统一处理,然后将统一处理后的数据传递到MAC层的上层协议栈。
作为数据包的接收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利用不同RAT的天线接收数据包,并在对应的物理层进行HARQ进程和基带处理单元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包送至共享的MAC层进行解复用等操作,其中,共享的MAC层进行解复用后得到的数据包则是聚合后的数据包。MAC层将处理后的数据送至RLC层和PDCP层进行处理,最后送至应用层即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节点,包括:
处理器,用于在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小区采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一个HARQ单元,或者,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单元,所述HARQ单元为HARQ实体和/或HARQ进程;以及
发送器,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将所述处理器分配的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网络节点。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在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之前,还用于:
在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DCP层和/或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对应用层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包;或者
在所述MAC层对应用层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案如下方式在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
所述MAC层根据业务的服务质量参数,所述不同RAT的无线信道状况,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的平均包丢失率,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的平均信道利用率,以及所述不同RAT的特性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在所述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之前,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报的所述不同RAT各自对应的无线信道的状况,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所选择的RAT的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所选择的RAT对应的小区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所选择的RAT对应的载波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在所述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所述MAC层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中的信息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所述至少一个HARQ单元。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速率控制参数,所述上行速率控制参数是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RAT的特性和优先级设置的;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在所述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根据所述上行速率控制参数,在所述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
可选的,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在所述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之前,直接地或间接地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BSR,所述BSR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所选择的RAT的信息或所述不同RAT对应的小区或载波或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信息;和/或直接地或间接地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调度请求SR,所述SR包括所述至少两个RAT的信息或所述至少两个RAT对应的小区或载波或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信息,所述资源调度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资源;
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在所述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所述MAC层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资源,将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所述至少一个HARQ单元。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单元,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一个为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为终端设备;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在所述MAC层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RAT网络的HARQ进程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对应的小区的HARQ往返时间RTT定时时间和/或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对应的小区的非连续接收DRX的配置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二网络节点,包括:接收器和处理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通过至少两个小区接收数据包,所述至少两个小区采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以及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MAC层将从所述至少两个小区接收的所述数据包进行统一处理,然后将统一处理后的数据传递到MAC层的上层协议栈。
可选的,所述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不同的数据包,或者
所述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相同的数据包,或者
所述数据包是不同业务的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第一小区,所述第二数据包分别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第二小区,且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不同的数据包,或者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是不同业务的数据包;
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一个HARQ实体,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分别对应不同的HARQ进程,所述不同的HARQ进程由所述一个HARQ实体维护;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实体,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第一HARQ实体,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第二HARQ实体,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第一HARQ进程并且所述第一HARQ进程由所述第一HARQ实体维护,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第二HARQ进程并且所述第二HARQ进程由所述第二HARQ实体维护。
可选的,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且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相同的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第一小区,所述第二数据包分别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第二小区;
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一个HARQ实体,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一个HARQ进程,所述一个HARQ进程由所述一个HARQ实体维护;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实体,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第一HARQ实体,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第二HARQ实体,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第一HARQ进程并且所述第一HARQ进程由所述第一HARQ实体维护,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第二HARQ进程并且所述第二HARQ进程由所述第二HARQ实体维护。
可选的,RAT的特性包括所述发送时间间隔TTI,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TF,以及编码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编码参数包括错误纠错码的长度,编码类型和编码速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不同RAT的特性包括所述不同RAT各自的发送时间间隔TTI,所述不同RAT各自的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TF,以及所述不同RAT各自的编码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编码参数包括错误纠错码的长度,编码类型和编码速率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DRX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需要监听的物理信道的种类和/或所述DRX的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的HARQ RTT定时时间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节点可以为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的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一种RAT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本文将服务小区简称小区。其中,一个服务小区可以是一个载波,也可以是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共享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单元,从而可以在MAC层对不同制式无线网络的业务数据进行分配,而分配给不同RAT小区对应数据包不会在PDCP层和RLC层产生长时延,从而有效的减少端到端的时延。而由于数据包的处理时延降低,从而使得平均驻留的服务时间和缓存中的等待时间也相应的减少了。这样,由于不同RAT的数据包只有HARQ处理时延,因此时延低,可以忽略不计,从效果上来说,相当于是利用不同制式的频段对数据包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多无线网络制式协作技术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无线网络制式协作技术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和数据接收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协议栈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协议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之间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UMTS和LTE进行Multi-RAT coordination为例,现有的两个制式(UMTS和LTE)的网络设备的协议栈都是完整的且是独立的,例如,锚点基于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数据包进行分流。其中,锚点用于对至少两个制式的无线资源进行联合无线资源管理。锚点可以是独立的网元,也可以作为一种逻辑功能节点设置在基站或RNC等网元的内部。在这种联合无线资源管理模式下,每个制式(RAT)的网络设备仍然需要在该网络设备中的各个协议层,包括PDCP层,RLC层,以及MAC层,依次对数据进行处理。
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该网络架构中,LTE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MME)或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将数据包1、2和3发送给中心控制节点,UMTS网络中的服务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其中,GPRS即通用分组无线系统(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将数据包4、5、6、7发送给中心控制节点。图1中,该中心控制节点可以集成在LTE网络的演进节点B(evolved Node B,eNB)中。该中心控制节点将数据包1、2、5和7分流到LTE网络的eNB,将数据包3和4分流到UMTS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和/或节点B(NodeB,NB)。以NB为例说明,eNB和NB对分流到其上的数据包分别进行PDCP层、RLC层、以及MAC层的处理。
本文将这种需要各个协议层都需要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方式称为松耦合。这些高层(包括PDCP层、RLC层以及MAC层)协议栈的处理时延能够达到几百毫秒(ms)。然而,联合处理需要在数据聚合时,把不同网络设备的时延考虑进去。因此,目前的Multi-RATCoordination技术的处理时延依然会很长。这种长时延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通信业务对于时延的需求,尤其是LTE网络和下一代5G网络的融合的低时延以及高可靠性的需求。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的可以实现多制式无线网络之间进行紧耦合协作的技术,来确保不同网络部署的平滑的融合。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制式的无线接入网络共用PDCP层(或称为PDCP实体),RLC层(或称为RLC实体)和MAC层(或称为MAC实体)。可选地,不同制式的无线接入网络可以共用MAC层,而PDCP层和RLC层的功能则由MAC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在MAC层对不同制式无线网络的数据包进行分流。而分流之后,各个制式的网络设备只需要在HARQ实体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对数据包进行处理,或者各个制式的网络设备只需要在物理层对数据包进行处理,而无需在PDCP层、RLC层以及MAC层依次对数据包进行处理,从而将数据包在MAC层映射到不同制式的无线网络。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每个RAT的网络设备仍然需要在该网络设备中的PDCP层、RLC层以及MAC层依次对数据包进行处理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RAT的PDCP层、RLC层以及MAC层都是统一处理的,由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为至少两个RAT小区维护的HARQ进程和/或HARQ实体。本文将这种方式称为紧耦合。由于MAC层的HARQ处理时延仅几毫秒(ms),而本发明实施例不同制式的PDCP层、RLC层以及MAC层是统一处理的,并可以根据物理层上报的无线链路状况进行分配数据包,而不同制式的数据包不会在PDCP层和RLC层产生长时延,从而有效的减少端到端的时延。而由于数据包的处理时延降低,从而使得平均驻留的服务时间和缓存中的等待时间也相应的减少了。这样,由于不同RAT的数据包只有HARQ处理时延,因此时延低,可以忽略不计,从效果上来说,相当于是利用不同制式的频段对数据包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中包含至少两个RAT网络的网元,并且还包括一个中心控制节点。该中心控制节点对IP数据包(应用层数据包)分别进行PDCP层、RLC层以及MAC层的处理后得到MAC数据包,并将MAC数据包分流到各个RAT网络。其中,该中心控制节点还可以称为锚点等,可以是单独的网元,也可以是集成在某一个RAT网络的网元中。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架构的协议栈与现有技术中的网络架构的协议栈结构不同,现有技术的中心控制节点在PDCP层对数据包进行分流,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心控制节点则是在MAC层对数据包进行分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心控制节点的协议栈结构与现有技术并不相同。
例如,如图2所示,仍以UMTS和LTE为例。可以看到,该网络架构中,LTE网络中的MME或S-GW将数据包1、2和3发送给中心控制节点,UMTS网络中的SGSN将数据包4、5、6、7发送给中心控制节点。图2中,该中心控制节点可以集成在LTE网络的eNB中,也可以集成到其他网元中。该中心控制节点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依次在PDCP层、RLC层以及MAC层进行处理,由MAC实体将数据包1、2、5和7调度到LTE网络的eNB,将数据包3和4调度到UMTS网络RNC和/或NB,以NB为例进行说明,eNB和NB对分流到其上的数据包在物理层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至少两个RAT网络的网元可以是集成在一个设备中实现,这样,虽然是在一个设备中,实际上是通过不同RAT实现。如,图2所示的eNB和NB还可以集成在同一个设备中,由同一个设备实现。
上文中均是以下行业务为例进行说明。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改进,上行业务同样可以应用到Multi-RAT coordination技术中。对于上行业务,该中心控制节点例如可以是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在PDCP层、RLC层以及MAC层进行处理后,由该终端设备的MAC实体将数据包1、2、5和7分配到LTE网络的eNB,将数据包3和4分配到UMTS网络。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数据包的分配情况,分别从eNB和NB中请求相应的上行资源,并通过获取的上行资源将数据包发送给eNB和NB。eNB和NB将各自的数据包发送给具有中心控制节点功能的网元。由该网元将eNB和NB发送来的数据包聚合。其中,该具有中心控制节点功能的网元可以是eNB和NB中的一个或网络中的其他网元。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RAT也可以称为是制式。如,不同的RAT也可以称为是不同制式。本发明实施例对这两种定义不做区分。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MAC层也可以称为MAC实体,本发明实施例对这两种定义也不做区分。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架构中,也可以应用于UMTS,GSM,CDMA,WLAN,Wifi,LTE和下一代网络(如,5G)中的至少两种网络的协作,和/或5G的不同RAT之间的协作。其中,下一代网络的不同RAT,可以具有不同的波形,帧结构,编码技术(如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以及极化(Polar)码等),解调技术,和采用其他新的技术,比如:新的波形技术(如过滤的OFDM),新的多接入技术(如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新的信道编码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心控制节点可以集成在多种网络设备中,如,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的其他设备,或核心网设备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如LTE或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e-NodeB),UMTS中的NodeB或RNC,也可以是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如,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或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等,也可以是其他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的设备,如,小站(Small Cell),中继站,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
核心网设备可以是任何RAT中的核心网设备,如MME,S-GW,2G或3G的服务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具有中心控制节点功能的网元称为第一网络节点,即,将实现分流功能的网元称为第一网络节点。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一个单独的网元,也可以是集成在现有的网元中。该现有的网元可以是上述多种网络设备中任一种。也可以是未来能够实现相同功能的其他网络设备。将数据接收端称为第二网络节点,即将从各个RAT接收到数据后进行聚合的网元称为第二网络节点。
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行业务来说,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是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是某一接入网中的网元,也可以是某一RAT的核心网网元,还可以是网络中的一个独立的网元,该第二网络节点具有数据聚合功能。该终端设备具有共享MAC实体的网络设备,其中,终端设备对数据包在MAC层的处理后,分流到不同的RAT小区,由不同RAT小区的网络设备在物理层进行处理。
对于下行业务来说,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是具有共享MAC实体的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是某一接入网中的网元,也可以是某一RAT的核心网网元,或者还可以是网络中的一个独立的网元。该第一网络节点对下行数据包在MAC层进行处理后,分流到各个RAT小区,由不同RAT小区的网络设备在物理层进行处理后发送给终端设备。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应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机器对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以及车对车(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等其他多种类似的通信方式中。在这些通信方式中,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为参与D2D、M2M或V2V等通信的两个节点。其中,第一网络节点具有共享MAC实体。该第一网络节点在MAC层将数据包分配到不同的制式,并通过不同的制式将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网络节点。
其中,共享指分流到各个RAT的数据包的MAC层均由该MAC实体进行处理,而不需要各个RAT的网络实体分别在MAC层进行处理。
为了达到上文中所述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多种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和数据接收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10,第一网络节点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小区采用不同RAT,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一个HARQ单元,或者,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单元,所述HARQ单元为HARQ实体和/或HARQ进程;
步骤320,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网络节点。
步骤330,所述第二网络节点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小区接收所述数据包。
步骤340,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在MAC层将从所述至少两个小区接收的所述数据包进行统一处理,然后将统一处理后的数据传递到MAC层的上层协议栈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虽然包括了至少两个小区,且所述至少两个小区采用的是不同的RAT。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排除还可以包括其他小区,且其他小区采用的RAT可以和所述至少两个小区采用的RAT相同。而对于相同RAT的小区,可以按照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至少两个小区中的任一个进行处理。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一种RAT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本文将服务小区简称小区。其中,一个服务小区可以是一个载波,也可以是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可以是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为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维护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也可以称为是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一个HARQ单元可以是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一个HARQ单元,即该一个HARQ单元为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享的。或者,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对应一个HARQ单元,即小区和HARQ单元是一一对应的。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包可以是同一个业务的不同的数据包,或者可以是同一个业务的相同的数据包,或者可以是不同业务的数据包。对于同一业务的不同数据包和不同业务的数据包,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能够提高数据包传输效率,提高将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的速度。对于同一业务的同一数据包,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能够提高该数据包的传输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上文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HARQ单元可以是HARQ实体,也可以是HARQ进程,还可以是HARQ实体和HARQ进程。该MAC实体维护至少一个HARQ单元,当所述MAC实体维护的是一个HARQ单元时,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一个HARQ单元。当所述MAC实体维护的是至少两个HARQ单元时,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分别对应一个HARQ单元。
例如,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不同的数据包,或者是不同业务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MAC实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第一小区,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第二小区。这样,在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一个HARQ实体的情况下,则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分别对应不同的HARQ进程,所述不同的HARQ进程由所述一个HARQ实体维护;在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实体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第一HARQ实体,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第二HARQ实体,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第一HARQ进程并且所述第一HARQ进程由所述第一HARQ实体维护,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第二HARQ进程并且所述第二HARQ进程由所述第二HARQ实体维护。
又例如,又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相同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且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相同的数据包,即,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为同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第一小区,所述第二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第二小区。在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一个HARQ实体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一个HARQ进程,所述一个HARQ进程由所述一个HARQ实体维护,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认为是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也可以共用一个HARQ进程;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实体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第一HARQ实体,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第二HARQ实体,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第一HARQ进程并且所述第一HARQ进程由所述第一HARQ实体维护,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第二HARQ进程并且所述第二HARQ进程由所述第二HARQ实体维护。
在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一个HARQ实体的情况下,不论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网络设备是独立的网元还是集成在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中,该HARQ实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中,并由该第一网络节点进行HARQ控制,包括数据包的重传等。
而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实体的情况下,如果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网络设备是独立的网元,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实体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中,并由该第一网络节点进行HARQ控制,包括数据包的重传等,或者,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实体可以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相应的网络设备中,并由该网络设备对分配到该网络设备控制的小区的数据包进行相应的HARQ控制。
例如,如果第一网络节点为LTE网络中的eNB,所述两个小区对应的不同RAT包括LTE和UMTS,且UMTS网元为NB。则eNB将数据包分配的LTE的eNB和UMTS的NB。对于上述第一种情况,即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一个HARQ实体的情况下,所述HARQ实体设置在eNB中,由eNB统一进行HARQ控制。对于上述第二种情况,LTE和UMTS的小区对应的HARQ实体分别设置在eNB和NB中,eNB对分配到LTE的数据包进行HARQ控制,并且NB对分配到UMTS的数据包进行HARQ控制。或者,LTE和UMTS的小区对应的HARQ实体都设置在eNB中,由eNB对分配到LTE和UMTS的数据包进行HARQ控制。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并不排除还包括其他小区,且该其他小区可以和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一个HARQ单元,即,本发明实施例包括的小区中,可以是部分小区共用一个HARQ单元,剩下的部分小区对应不同的HARQ单元。当然,该其他小区可以对应一个HARQ单元,即,本发明实施例包括的小区中,可以是每一个小区对应一个HARQ单元。
因此,第一网络节点的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可以包括: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的HARQ实体,或者,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分别对应的不同HARQ实体,或者,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的HARQ实体的不同HARQ进程或不同HARQ实体的不同HARQ进程,或者,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的HARQ实体的同一HARQ进程。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310之前,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PDCP实体和/或RLC实体对应用层数据包进行相应的PDCP层和/或RLC层的处理,并可以进行MAC层的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包。即,第一网节点除了包括共享的MAC实体之外,还包括共享的PDCP实体和/或RLC实体。其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是只有PDCP实体和MAC实体为共享的实体,而RLC实体的功能可以由MAC实体或PDCP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是只有RLC实体和MAC实体为共享的实体,PDCP实体的功能可以由RLC实体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是PDCP实体,RLC实体和MAC实体均为共享的实体,各层的功能分别由相应的实体实现。该实施例中,能够MAC层对数据包进行分流,而由共享的PDCP实体,RLC实体和MAC实体对分流到不同RAT的数据包进行统一处理,从而降低了不同RAT在PDCP实体,RLC实体和MAC实体处理的时延。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310之前,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所述MAC实体可以直接对应用层的数据包进行处理,即所述MAC实体将同时实现PDCP实体和RLC实体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不仅能够达到上述实施例的效果,而且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不需要PDCP层和RLC层的分层处理,从而处理更紧凑,时延会更小。
后文通过具体示例进一步说明至少两个小区共用PDCP实体,RLC实体和MAC实体的实现方式,以及至少两个小区共用MAC实体而不需要PDCP层和RLC层的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后文的内容只是对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的进一步描述,其中的特种都可以应用到上述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结合。
针对上述第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节点的共享PDCP层、RLC层和MAC层,对不同制式无线网络的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处理,由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MAC层将业务数据映射到不同制式无线网络的小区,因此,可以将该MAC层称为共享的MAC层。下面结合图4和图5详细描述该实施例。
图4中的RAT-1,RAT-2-a,RAT-2-b,以及RAT-3,可以是UMTS,GSM,CDMA,WLAN,WiFi,LTE、下一代网络(如:5G),以及下一代网络的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等中的至少两种RAT。例如,RAT-3为WiFi。
本实施例中,不同制式的无线接入网络共用PDCP、RLC和MAC实体。如果是分流到WiFi,PDCP和RLC层对WiFi可以是透明的,即不进行PDCP和RLC层的处理。具有分流功能的第一网络节点对待发送的IP数据包(即应用层数据包)在PDCP、RLC和MAC层进行统一处理,由MAC层的调度功能实体(如图4中的调度器)将数据包分流到不同RAT的小区,通过所述不同RAT的小区将分流的数据包分别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将分流到不同RAT的小区的数据发送到不同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由各网络设备进行物理层的处理,如进行HARQ进程的处理,然后由不同RAT的网络设备将各自物理层处理后的数据包发送给UE。
其中,分流可以是以业务为粒度,即,将不同的业务调度到不同RAT对应的HARQ进程。或者,分流是以数据包为粒度,即将一个业务的不同的数据包调度到不同RAT对应的HARQ进程,当然,还可以是以业务和数据包为粒度。详见上文中所述的方式。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数据发送的可靠性,MAC层可以将部分或全部的相同业务的数据包分配到不同RAT的小区对应的HARQ进程,或将部分或全部的相同数据包分配到不同RAT的小区对应的HARQ进程。详见上文中的描述。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0,第一网络节点的PDCP、RLC和MAC实体对数据包进行统一处理,由MAC实体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HARQ进程和/或HARQ实体,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小区采用不同RAT。
步骤520,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将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数据包发送给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网络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20是可选的步骤。本发明中的所有实施例中提到的RAT网络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独立的网元;也可以是功能实体,如,和其他的RAT网络的网络设备集成在一个网元里,或者和第一网络节点集成在一个网元里,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是不需要将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数据包发送给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网络设备,而是直接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将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这样,步骤530和步骤540也是不需要执行的。
步骤530,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网络设备接收相应的数据包,并对所述相应的数据包进行HARQ进程处理。
步骤540,所述至少两个RAT网络的网络设备将处理后的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网络节点。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网络设备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是集成在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中的。
步骤510中,可以是由MAC实体的数据调度实体(或称为调度器)来分配数据包。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应用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此时,该第一网络节点也可以是D2D通信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通过不同制式将数据包发送给另一个终端设备。这种情况下,不存在第一网络节点将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数据包发送给对应的RAT网络的网络设备的步骤,而是由第一网络节点将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网络节点。
为了描述方便,下述实施例中,下行业务的第一网络节点将以eNB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网络节点为终端设备。上行业务的第一网络节点为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节点为eNB。
进一步地,如上文所述,上述数据包可以是同一个业务的不同数据包,同一个业务的同一个数据包,或者不同业务的数据包。系统中存在LTE网络和UMTS网络两种RAT,第一网络节点集成在eNB中。
例如,有两个不同的业务,包括业务A和业务B。上述eNB可以将核心网设备发送来的业务A的数据包调度到LTE网络,将核心网设备发送来的业务B的数据包调度到UMTS网络。由eNB将业务A的数据包发送到终端设备,NB将业务B的数据包发送到终端设备。
又如,有一个业务,该业务有多个待发送的数据包,数据包A、数据包B、数据包C和数据包D。eNB可以将数据包A和B调度到LTE网络,将数据包C和D调度到UMTS网络。由eNB将业务A的数据包发送到终端设备,NB将业务B的数据包发送到终端设备。
当然,还可以是将上述两种不同的方案结合。如有三个不同的业务,包括业务A、业务B和业务C。eNB可以将业务A的数据包调度到LTE网络,将业务B的数据包调度到UMTS网络,并将业务C的数据包A和B调度到LTE网络,将业务C的数据包C和D调度到UMTS网络。
此外,eNB还可以将同一数据包调度到LTE网络和UMTS网络,这样,由于是通过不同的网络发送相同的数据包,就该数据包而言相当于发送了两遍,因此提高了该数据包传输的可靠性。
PDCP、RLC和MAC实体接收到应用层的数据包后,可以对该数据包进行处理,其中,各实体的处理包括现有技术中的相应处理。例如,如图4所示,对于PDCP实体,包括PDCP层的鲁棒性头压缩(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ROHC)处理和/或关于安全的处理;对于RLC实体而言,包括RLC层的分割和/或级联处理,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处理等,对于MAC实体而言,包括MAC层的优先级处理,队列调度,以及差错纠正等。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这些处理均为对分流之前的数据包进行统一的处理,而不是不同RAT分别处理。
上述步骤510进一步可以包括:
步骤5101,所述MAC实体的针对业务和/或数据包执行分配判决;
步骤5102,所述MAC实体将业务和/或数据包分配到不同RAT的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进程和/或至少一个HARQ实体对应的发送缓存(transmit buffer)里。
所述MAC实体在执行分配判决时,可以根据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参数执行分配判决,其中,QoS参数如可以包括容忍速率,时延,优先级等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些参数可以是由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配置到MAC层的。
所述MAC实体在执行分配判决时,也可以根据不同RAT的物理层对应的无线信道的状况执行分配判决。
因此,上述实施例步骤310或510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上报的所述不同RAT各自对应的无线信道的状况,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所选择的RAT的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所选择的RAT对应的小区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所选择的RAT对应的载波的信息;
步骤310或510中,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包括:
所述MAC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中的信息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HARQ单元。
其中,第一消息可以是由第二网络节点直接发送给第一网络节点,也可以是由第二网络节点间接发送给第一网络节点,如,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给各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并由各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网络节点。
具体的,对于下行业务:
终端设备执行信道测量并将各个小区的信道测量结果上报给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或者终端设备将信道测量结果分别上报给不同RAT的网络设备,由不同RAT的网络设备将各个小区的信道测量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网络节点。
其中,所述信道测量结果可以包括秩指示(rank indication,R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on,PMI)、以及信号干扰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plus noise ratio,SINR)等中的至少一种。这样,所述MAC实体可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各自对应的所述信道测量结果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HARQ单元。
由于所述MAC实体在分配数据包时考虑了不同RAT的信道状况,这样,所述MAC实体能够将更多的数据包分配给信道状况较好的RAT,或者将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分配给信道状况较好的RAT,从而能够有效的执行RAT的选择,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将不同RAT的信道测量结果分别发送给所述发送设备或者不同RAT对应的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一条公共消息将所述信道测量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可选的,发送信道测量结果的消息可以是物理层信令,或者可以是MAC控制元素(MAC control element,MAC CE)。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或MAC CE向所述发送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设备选择的至少一种RAT。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将所述终端设备所选择的RAT相应的数据包分配比例发送给所述发送设备,所述数据包分配比例可以是单独发送,也可以携带在该物理层信令或MAC CE中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的至少一种RAT一起发送给所述第一网络节点。
对于上行业务:
终端设备根据测得的不同小区的信道测量结果选择所述至少两个小区。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时,BSR中还携带RAT的信息或RAT对应的小区或载波或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信息。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时,SR还携带RAT的信息或RAT对应的小区或载波的信息。
可选的,第二网络节点在配置或修改终端设备的上行速率控制的参数时,如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的优先级(priority)和优先级比特率(prioritised bit rate,PBR),考虑RAT的特性和优先级进行设置。即,第二网络节点根据RAT的特性和优先级设置终端设备的上行速率控制参数。
进一步,上述实施例中,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和/或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将不同RAT的小区各自的平均包丢失率和/或各自的平均信道利用率发送给所述MAC实体。这样,上述实施例中,所述MAC实体在分配数据包时,可以根据所述不同RAT各自的平均包丢失率(average packet loss rate)和/或各自的平均信道利用率(average channel utilization)执行分配判决。
当然,所述MAC实体可以根据上述参数中一种或各种组合方式分配数据包。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分配数据包时考虑了业务的QoS参数,如容忍速率,时延,优先级等,不同制式的物理层对应的无线信道的状况,以及不同RAT的平均的包丢失率和平均信道利用率情况,从而能够保证较佳的包的分配比率和最小化接收端的时延。
进一步地,所述MAC实体在分配数据包时,还可以根据不同RAT的特性选择RAT,从而选择最合适的RAT。其中,RAT的特性可以包括发送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TTI),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transport format,TF)以及编码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编码参数可以包括错误纠错码的长度(the size error correcting codes),编码类型和编码速率(coding rates)中的至少一种。这样,MAC实体根据不同RAT的特性分配数据包能够使得选择的RAT的无线特性能够和需要服务的业务的特性更匹配。如编码速率,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和TTI的特性和业务的速率和网络处理时延有关;而错误纠错码的长度和编码类型和业务能容忍的误码率有关,因此,在执行分配判决时,考虑编码速率,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和TTI的特性和业务的速率等能够降低网络处理时延。而,在执行分配判决时,考虑错误纠错码的长度和编码类型和业务能容忍的误码率等能够降低误码率。
进一步地,MAC实体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HARQ实体和/或HARQ进程之后,MAC实体可以根据分配的结果,执行不同的RAT的不同的传输信道(transportchannel)和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的映射。
可选的,不同的RAT可以都复用LTE目前定义的传输信道和逻辑信道的映射方式,尤其是5G网络,可以按照目前LTE网络的方式执行传输信道和逻辑信道的映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MAC实体还进行相应的MAC操作,包括HARQ操作(HARQ operation)。此外,所述MAC操作还可以包括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reception,DRX)操作和/或半静态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操作。
对于HARQ操作(HARQ operation),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MAC实体对于每个服务小区都维护至少一个HARQ实体,每个HARQ实体可以维持多个HARQ进程。其中,一个服务小区可以是一个载波,也可以是小区。一种RAT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MAC实体维护的HARQ实体对应至少两个RAT,而不同的RAT的TTI值和/或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可以是不同的,因此,不同RAT的小区对应的HARQ实体和/或HARQ进程的HARQ定时可以是不同的。具体的,不同RAT的小区对应的HARQ实体定时可以是不同的,但每个HARQ实体内的HARQ进程的定时是相同的;或者,不同RAT的小区对应的HARQ实体下的每个HARQ进程的定时也可以是不同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不同HARQ定时的HARQ操作,需要为不同的RAT的服务小区配置不同的HARQ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RTT)定时时间。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将不同RAT的小区各自对应的HARQ RTT定时时间发送给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为变量HARQ RTT Timer赋值来实现为不同的RAT的小区配置不同的HARQ RTT定时时间或HARQ RTT定时时间列表。具体地,可以通过RRC重配置消息中的MAC-MainConfigSCell-rxy信元来为HARQ RTT Timer赋值,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
本实施例中,HARQ RTT Timer的值可以采用相应RAT中关于HARQ信息的定义。
而现有技术中的MAC实体不会维护不同RAT的HARQ实体,因此,各个HARQ实体的HARQ定时都是相同的,且现有技术中HARQ RTT Timer的取值是固定的,FDD为8个子帧,TDD为k+4个子帧,所以,现有技术中的RRC信令中不会携带HARQ RTT定时时间或HARQ RTT定时时间列表。
对于DRX操作(DRX operation),终端设备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射频单元来接收不同的RAT的数据包。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针对不同的RAT,使用不同的DRX配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将不同的DRX配置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根据DRX配置执行DRX。
其中,DRX配置可以包括现有技术中的DRX配置,如:
1)持续时间定时器(onDurationTimer),DRX静止定时器(drx-InactivityTimer),DRX重传定时器(drx-RetransmissionTimer),以及竞争解决定时器(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中的至少一种,四种定时器运行期间将会开启接收天线监视PDCCH。
2)DRX的周期和起始偏移(offset)。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DRX配置是针对不同RAT的。
可选的,DRX配置可以指示终端设备需要监听的物理信道的种类例如:PDCCH forLTE,PxCCH for 4.5G,PyCCH for 5G等。
现有技术中,如果终端设备被配置了DRX功能,该终端设备则使用DRX的操作规范,不连续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否则,终端设备将连续监听PDCCH。当终端设备配置了DRX的功能,就会在激活期监听PDCCH。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会根据DRX配置确定需要监听的物理信道的种类。
另外,现有技术中,DRX的应用中还需要应用HARQ RTT Timer,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基站发送的重传数据最早在多少个子帧后会可能出现。由于现有技术中HARQ RTT Timer的取值是固定的,FDD为8个子帧,TDD为k+4个子帧,所以,没有在RRC信令中携带HARQ RTTTimer的取值。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不同RAT的小区对应的HARQ实体和/或进程的HARQ定时可以是不同的,所以,在DRX配置中也可以对不同RAT的小区对应HARQ实体和/或进程的HARQ RTT Timer进行赋值。
其中,DRX配置可以由接入网设备通过RRC重配置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具体的,DRX配置可以在MAC-MainConfigSCell-rxy信元中通过参数DRX-Config配置。
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对于SPS操作(SPS operation),现有技术中,一个终端设备只有一套SPS配置参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到不同的RAT对应的小区之间的无线特性不同,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一个终端的不同RAT对应的小区分别定义独立的SPS配置。
其中,SPS配置可以如现有技术中的SPS配置参数。如,用于PDCCH加扰的半静态调度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cell 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SPS-C-RNTI(SPS调度的C-RNTI,用于PDCCH加扰)(16Bit);半静态调度的周期(最小为10个子帧,最大为640个子帧,其中还包括32,64,128等非10的倍数的半静态调度周期);对于下行的半静态调度,还配置了HARQ进程的总数;上行的半静态调度间隔(Up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semiPersistSchedIntervalUL);下行的半静态调度间隔(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tervalsemiPersistSchedIntervalDL);隐式去激活的空帧数目;SPS HARQ进程数(numberOfConfSPS-Processes);用于SPS的子帧偏移值的Subframe_Offset值计算情况的参数等中的至少一个。
上述步骤530和540中,所述至少两个RAT网络的网络设备接收到分流给本RAT的相应的数据包后,使用RAT网络对应的小区的至少一个HARQ进程和基带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包通过天线发送给终端设备。其中,如上文所描述的,使用RAT网络对应的小区的至少一个HARQ进程进行处理是可选的。
作为数据包的接收端,第二网络节点利用不同RAT的天线接收数据包,并在对应的物理层进行HARQ进程和基带处理单元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包送至共享的MAC层进行解复用等操作,其中,共享的MAC层进行解复用后得到的数据包则是聚合后的数据包。MAC层将处理后的数据送至RLC层和PDCP层进行处理,最后送至应用层即可。
以上行业务为例进行说明,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网络设备分别接收数据包,并分别在物理层进行HARQ进程和基带处理单元处理,然后所述至少两个RAT网络的网络设备将处理后的数据包发送到具有共享MAC实体的网络设备,由所述共享MAC实体对从所述至少两个RAT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解复用等操作,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包分别送自RLC和PDCP层进行处理,最后送至应用层即可。
对于下行业务,终端设备的处理与此类似,本文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510中,所述由MAC实体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RAT网络共享的HARQ实体。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至少一个HARQ实体,该HARQ实体维护不同的HARQ进程。本实施例的处理方式可以参照上文的描述,相同的内容不在赘述。
所述由MAC实体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至少一个HARQ实体,数据包经过HARQ实体维护的HARQ进程的处理。
例如,当所述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相同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且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相同的数据包,即,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为同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第一小区,所述第二数据包分别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第二小区;在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一个HARQ实体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一个HARQ进程,所述一个HARQ进程由所述一个HARQ实体维护,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认为是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也可以共用一个HARQ进程。
同理,对于第二网络节点,只需要利用不同RAT的天线接收数据,并在对应的物理层进行处理,然后送自联合的MAC层进行解复用,并将解复用的数据送自RLC,PDCP层进行处理,最后送至高层(应用层)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共享MAC层来进行多制式无线网络之间协作的技术,利用一种新型的可以实现多制式无线网络之间进行紧耦合协作的技术。具有共享MAC层的发送设备可以在MAC层对不同制式无线网络的业务数据进行聚合并且有效的将业务数据映射到不同制式无线网络,从而确保平滑的不同网络部署的融合。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基于无线链路状况的有效的业务分流,减少端到端的时域,平均驻留的服务时间和缓存中的等待时间,从而可以进一步实现不同的制式的无线网络之间的协作达到LTE中的载波聚合(CA)的效果。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协议栈可以如图6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取消了PDCP和RLC实体,将PDCP和RLC实体对应的功能或功能子集或增强的功能都合入一个MAC实体,即由MAC实体来实现PDCP和RLC实体的功能,从而MAC实体能够对应用层的IP数据包进行统一处理和调度。例如,MAC实体进行ROHC、安全、级联/分段、ARQ等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
而MAC实体的分流和其他功能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这样,MAC实体则是对IP数据包直接进行处理,而不是对PDCP层和/或RLC层处理后的数据包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不仅能够达到上述实施例的效果,而且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不需要PDCP层和RLC层的分层处理,从而处理更紧凑,时延会更小。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需要说明的是,该网络设备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因此,其具体细节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为了节约篇幅,后文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MAC实体单元710和发送单元720。其中,该网络设备称为第一网络设备,所述MAC实体单元710用于,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小区采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一个HARQ单元,或者,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单元,所述HARQ单元为HARQ实体和/或HARQ进程;以及所述发送单元720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网络节点。
可选的,所述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不同的数据包,或者所述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相同的数据包,或者所述数据包是不同业务的数据包。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第一小区,所述第二数据包分别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第二小区,且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不同的数据包,或者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是不同业务的数据包;
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一个HARQ实体,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分别对应不同的HARQ进程,所述不同的HARQ进程由所述一个HARQ实体维护;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实体,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第一HARQ实体,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第二HARQ实体,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第一HARQ进程并且所述第一HARQ进程由所述第一HARQ实体维护,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第二HARQ进程并且所述第二HARQ进程由所述第二HARQ实体维护。
或者,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且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相同的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第一小区,所述第二数据包分别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第二小区;
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用一个HARQ实体,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一个HARQ进程,所述一个HARQ进程由所述一个HARQ实体维护;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实体,所述第一小区对应第一HARQ实体,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第二HARQ实体,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第一HARQ进程并且所述第一HARQ进程由所述第一HARQ实体维护,所述第二数据包对应第二HARQ进程并且所述第二HARQ进程由所述第二HARQ实体维护。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PDCP实体单元和/或RLC实体单元730,其中,
PDCP实体单元和/或RLC实体单元用于,对应用层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这里PDCP实体单元和/或RLC实体单元可以是指只有PDCP实体单元,或者,只有RLC实体单元,或者PDCP实体单元和RLC实体单元都有。具体的,如果只有PDCP实体单元,该PDCP实体单元用于对应用层数据包进行PDCP层的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包,RLC层的功能可以由该PDCP实体单元来实现,也可以由所述MAC实体单元MAC实体单元来实现。如果只有RLC实体单元,该RLC实体单元用于对应用层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包,这种情况下,该RLC实体单元还可以能够对所述应用层数据包进行PDCP层的相应处理。如果所述网络设备包括PDCP实体单元和RLC实体单元,则所述PDCP实体单元用于对应用层数据包进行PDCP层的处理得到PDCP数据包,RLC实体单元用于对所述PDCP数据包进行RLC层的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包。然后由所述MAC实体单元710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
可选的,所述MAC实体单元710还用于,对应用层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包。
进一步地,所述MAC实体单元710用于按如下方式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
根据业务的服务质量参数,所述不同RAT的无线信道状况,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的平均包丢失率,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的平均信道利用率,以及所述不同RAT的特性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其中,所述不同RAT的特性可以参照上文中的描述。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740。
所述接收单元740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不同RAT各自对应的无线信道的状况,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所选择的RAT的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所选择的RAT对应的小区的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所选择的RAT对应的载波的信息;
所述MAC实体单元710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中的信息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所述至少一个HARQ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单元740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速率控制参数,所述上行速率控制参数是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RAT的特性和优先级设置的;
所述MAC实体单元710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根据所述上行速率控制参数,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单元720还用于,直接地或间接地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BSR,所述BSR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所选择的RAT的信息或所述不同RAT对应的小区或载波或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信息;和/或直接地或间接地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调度请求SR,所述SR包括所述至少两个RAT的信息或所述至少两个RAT对应的小区或载波或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单元740还可以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720直接地或间接地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BSR之后,和/或直接地或间接地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调度请求SR之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信息,所述资源调度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资源;
所述MAC实体单元710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至少一个HARQ单元:所述MAC实体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资源,将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所述至少一个HARQ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单元,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一个为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为终端设备;
所述发送单元720还用于,在所述MAC实体单元710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RAT网络的HARQ进程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对应的小区的HARQ往返时间RTT定时时间和/或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对应的小区的非连续接收DRX的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各个参数的定义以及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上文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络设备的各模块执行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而且,本用户设备的实施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网络设备的实施例中,各功能模块的划分仅是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例如相应硬件的配置要求或者软件的实现的便利考虑,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所述用户设备和基站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而且,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的相应的功能模块可以是由相应的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相应的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完成,例如,前述的发送单元720,可以是具有执行前述发送模块功能的硬件,例如发射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处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设备;再如前述的MAC实体单元710、PDCP实体单元和/或RLC实体单元730,可以是具有执行处理模块的功能的硬件,例如处理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其他硬件设备;又如,前述的接收单元,可以是具有执行前述接收模块功能的硬件,例如接收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处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设备。
因此,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810,接收器820,以及发送器830,其中,所述处理器810与接收器820和发送器830通信连接。该处理器810能够实现上述图7对应的实施例中的MAC实体单元710、PDCP实体单元和/或RLC实体单元730的功能。该接收器820能够实现上述图7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接收单元740的功能。该发送器能够实现上述图7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发送单元720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图7和图8所示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络设备,还可以是核心网设备,可以参照上文中对于第一网络节点的描述。
此外,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进一步的,该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小区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用户设备和基站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31)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中每个RAT对应的小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往返时间RTT定时时间和/或不同RAT中每个RAT对应的小区的非连续接收DRX的配置信息,所述不同RAT为具有不同帧结构的无线接入技术;
所述接入网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小区采用所述不同RAT,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享所述MAC实体,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单元,所述HARQ单元为HARQ实体;以及
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终端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请求SR,所述SR包括所述至少两个RAT对应的小区或载波或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请求SR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资源调度信息,所述资源调度信息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的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资源;
其中,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包括:
所述MAC实体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资源,将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HARQ单元。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RAT的发送时间间隔TTI和/或循环前缀CP不同。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RX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需要监听的物理信道的种类和/或所述DRX的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的HARQ RTT定时时间信息。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不同的数据包,或者
所述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相同的数据包,或者
所述数据包是不同业务的数据包。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网设备的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DCP实体和/或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对应用层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包;或者
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MAC实体对应用层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包。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网设备的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包括:
所述MAC实体根据业务的服务质量参数,所述不同RAT的无线信道状况,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的平均包丢失率,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的平均信道利用率,以及所述不同RAT的特性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所述不同RAT各自对应的无线信道的状况,所述终端设备所选择的RAT的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所选择的RAT对应的小区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选择的RAT对应的载波的信息;
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包括:
所述MAC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中的信息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HARQ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速率控制参数,所述上行速率控制参数是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RAT的特性和优先级设置的;
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包括:
所述MAC实体根据所述上行速率控制参数,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
11.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器,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中每个RAT对应的小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往返时间RTT定时时间和/或不同RAT中每个RAT对应的小区的非连续接收DRX的配置信息,所述不同RAT为具有不同帧结构的无线接入技术;以及
处理器,用于在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小区采用不同RAT,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享所述MAC实体,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单元,所述HARQ单元为HARQ实体;以及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将所述处理器分配的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终端设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请求SR,所述SR包括所述至少两个RAT对应的小区或载波或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信息,所述资源调度信息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的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资源;
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在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
在MAC层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资源,将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HARQ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RAT的发送时间间隔TTI和/或循环前缀CP不同。
15.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DRX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需要监听的物理信道的种类和/或所述DRX的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的HARQ RTT定时时间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不同的数据包,或者
所述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相同的数据包,或者
所述数据包是不同业务的数据包。
17.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DCP实体和/或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对应用层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包;或者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MAC层对应用层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包。
18.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在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
MAC实体根据业务的服务质量参数,所述不同RAT的无线信道状况,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的平均包丢失率,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的平均信道利用率,以及所述不同RAT的特性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
19.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所述不同RAT各自对应的无线信道的状况,所述终端设备所选择的RAT的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所选择的RAT对应的小区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选择的RAT对应的载波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在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
MAC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中的信息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HARQ单元。
20.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速率控制参数,所述上行速率控制参数是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RAT的特性和优先级设置的;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按如下方式在MAC层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
MAC实体根据所述上行速率控制参数,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
21.一种接入网设备中的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的部件,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中每个RAT对应的小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往返时间RTT定时时间和/或不同RAT中每个RAT对应的小区的非连续接收DRX的配置信息,所述不同RAT为具有不同帧结构的无线接入技术;以及
用于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的部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小区采用所述不同RAT,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共享所述MAC实体,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对应一个HARQ单元,所述HARQ单元为HARQ实体;以及
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终端设备部件。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请求SR的部件,所述SR包括所述至少两个RAT对应的小区或载波或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资源调度信息,所述资源调度信息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的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资源;
其中,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包括:
所述MAC实体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小区的资源,将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HARQ单元。
24.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RAT的发送时间间隔TTI和/或循环前缀CP不同。
25.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RX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需要监听的物理信道的种类和/或所述DRX的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的HARQ RTT定时时间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不同的数据包,或者
所述数据包是同一个业务的相同的数据包,或者
所述数据包是不同业务的数据包。
27.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通过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DCP实体和/或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对应用层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包的部件;或者
用于通过所述MAC实体对应用层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包的部件。
28.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包括:
所述MAC实体根据业务的服务质量参数,所述不同RAT的无线信道状况,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的平均包丢失率,所述不同RAT中每个RAT的平均信道利用率,以及所述不同RAT的特性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
29.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接收第一消息的部件,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所述不同RAT各自对应的无线信道的状况,所述终端设备所选择的RAT的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所选择的RAT对应的小区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选择的RAT对应的载波的信息;
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包括:
所述MAC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中的信息将所述数据包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HARQ单元。
30.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速率控制参数的部件,所述上行速率控制参数是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RAT的特性和优先级设置的;
所述MAC实体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包括:
所述MAC实体根据所述上行速率控制参数,将数据包分配给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一个HARQ单元。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接入网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接入网设备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31128.8A CN110572246B (zh) | 2016-01-20 | 2016-01-20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38569.6A CN106992846B (zh) | 2016-01-20 | 2016-01-20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
CN201910731128.8A CN110572246B (zh) | 2016-01-20 | 2016-01-20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38569.6A Division CN106992846B (zh) | 2016-01-20 | 2016-01-20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72246A CN110572246A (zh) | 2019-12-13 |
CN110572246B true CN110572246B (zh) | 2020-10-16 |
Family
ID=5936144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33084.5A Pending CN113938947A (zh) | 2016-01-20 | 2016-01-20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
CN201610038569.6A Active CN106992846B (zh) | 2016-01-20 | 2016-01-20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
CN201910731128.8A Active CN110572246B (zh) | 2016-01-20 | 2016-01-20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33084.5A Pending CN113938947A (zh) | 2016-01-20 | 2016-01-20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
CN201610038569.6A Active CN106992846B (zh) | 2016-01-20 | 2016-01-20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778375B2 (zh) |
EP (1) | EP3399684B1 (zh) |
JP (2) | JP6705004B2 (zh) |
CN (3) | CN113938947A (zh) |
WO (1) | WO201712494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91377B (zh) | 2017-08-11 | 2020-11-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
CN118802073A (zh) | 2017-09-18 | 2024-10-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极性码的编解码方法和编解码装置 |
CN110881223B (zh) * | 2017-09-29 | 2022-04-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09586842B (zh) * | 2017-09-29 | 2022-10-11 |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Pdcch的配置方法及装置、译码方法及装置、介质、设备 |
EP3691156B1 (en) * | 2017-10-23 | 2022-07-2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Waveform sel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
CN109729596B (zh) * | 2017-10-27 | 2021-0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
CN109729602B (zh) * | 2017-10-31 | 2021-03-1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链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JP7251935B2 (ja) * | 2018-08-07 | 2023-04-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EP3920447A4 (en) * | 2019-01-31 | 2022-09-07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TARGET DOWNLINK SIGNAL, AND DEVICE AND SYSTEM |
WO2020187997A1 (en) * | 2019-03-20 | 2020-09-24 | Ipcom Gmbh & Co. Kg | Coordination of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es |
DK3837789T3 (da) | 2019-03-25 | 2022-06-07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Afsendelse og modtagelse af energisparekommando |
US11044618B2 (en) * | 2019-04-18 | 2021-06-22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Facilitating automatic latency discovery and dynamic network selection using data analytics in advanced networks |
CN112054880B (zh) | 2019-06-06 | 2022-09-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EP3840498B1 (en) * | 2019-12-20 | 2023-02-15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Gateway device for coordinating between two or more wireless networks |
CN113922930B (zh) * | 2020-07-09 | 2024-05-28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EP4266761A4 (en) * | 2020-12-28 | 2024-04-03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Drx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69399A (zh) * | 2007-03-01 | 2010-03-10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WO2014075210A1 (zh) * | 2012-11-13 | 2014-05-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3918200A (zh) * | 2012-10-28 | 2014-07-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种定时器的操作 |
WO2015137660A1 (en) * | 2014-03-11 | 2015-09-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counting a dr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timer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99249B1 (en) * | 2005-03-04 | 2007-06-2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synchronisation of the physical layers in heterogeneous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US20110002281A1 (en) * | 2008-12-30 | 2011-01-0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
KR101669966B1 (ko) * | 2009-05-11 | 2016-10-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반송파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복 데이터를 송신 및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EP2468063A1 (en) | 2009-08-21 | 2012-06-2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layer for splitting downlink-uplink over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EP2577926B1 (en) * | 2010-05-25 | 2018-07-25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Retuning gaps and scheduling gaps 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US8804616B2 (en) * | 2010-06-15 | 2014-08-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ignaling mechanism for inter-RAT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2448151B (zh) * | 2010-09-30 | 2016-05-18 | 索尼公司 | 非连续接收方法、移动台、基站和无线通信系统 |
FI3319395T3 (fi) * | 2010-12-03 | 2023-08-01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netelmä ja laite moniradioliityntätekniikan kantoaaltojen yhdistämisen suorittamiseksi |
US8867511B2 (en) * | 2010-12-09 | 2014-10-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resets during handovers in a single frequency dual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704759A (zh) | 2011-05-27 | 2016-06-22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
WO2013126859A2 (en) * | 2012-02-24 | 2013-08-29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Opportunistic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selection and aggregation |
CN103858475A (zh) * | 2012-09-27 | 2014-06-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rat网络下的无线资源协调调度方法 |
EP2723134B1 (en) | 2012-10-18 | 2014-11-26 | Fujitsu Limite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Multi-RAT System |
EP3242532B1 (en) | 2012-10-19 | 2018-09-05 | Fujitsu Limite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multi-rat system |
TWI491228B (zh) | 2012-12-26 | 2015-07-01 | Ind Tech Res Inst | 多網路上無線存取之頻寬整合方法與裝置 |
WO2014175149A1 (en) * | 2013-04-24 | 2014-10-30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use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rchitecture |
KR20150082781A (ko) * | 2014-01-08 | 2015-07-16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동적 라우팅 제어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사용자 단말 |
JP5745121B1 (ja) * | 2014-02-19 | 2015-07-08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局装置 |
US20150312889A1 (en) * | 2014-04-29 | 2015-10-2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harq rtt timer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
US10237778B2 (en) * | 2014-09-19 | 2019-03-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porting buffer status of termina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in system in which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re utilized |
US10631287B2 (en) * | 2014-09-26 | 2020-04-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
US10374776B2 (en) * | 2014-11-20 | 2019-08-06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for integrating multiple rats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methods thereof |
US9961718B2 (en) * | 2015-03-27 | 2018-05-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LTE/LTE-A networks including contention-based frequency spectrum |
CN105246106B (zh) * | 2015-09-02 | 2019-02-12 | 北京星河亮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Lte-a终端测试仪表在载波聚合下mac层数据调度方法 |
CN108293035B (zh) * | 2015-11-27 | 2022-05-10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
-
2016
- 2016-01-20 CN CN202111033084.5A patent/CN113938947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1-20 CN CN201610038569.6A patent/CN106992846B/zh active Active
- 2016-01-20 CN CN201910731128.8A patent/CN110572246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1-10 JP JP2018538124A patent/JP6705004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1-10 WO PCT/CN2017/070737 patent/WO201712494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1-10 EP EP17740972.9A patent/EP3399684B1/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7-20 US US16/041,511 patent/US10778375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5-13 JP JP2020084621A patent/JP6980836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9-11 US US17/018,819 patent/US1169551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69399A (zh) * | 2007-03-01 | 2010-03-10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CN103918200A (zh) * | 2012-10-28 | 2014-07-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种定时器的操作 |
WO2014075210A1 (zh) * | 2012-11-13 | 2014-05-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WO2015137660A1 (en) * | 2014-03-11 | 2015-09-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counting a dr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timer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0145713A (ja) | 2020-09-10 |
CN113938947A (zh) | 2022-01-14 |
BR112018014815A2 (pt) | 2019-02-12 |
US10778375B2 (en) | 2020-09-15 |
EP3399684B1 (en) | 2021-08-04 |
WO2017124941A1 (zh) | 2017-07-27 |
JP6705004B2 (ja) | 2020-06-03 |
JP2019508940A (ja) | 2019-03-28 |
CN106992846B (zh) | 2023-01-13 |
JP6980836B2 (ja) | 2021-12-15 |
EP3399684A1 (en) | 2018-11-07 |
US20200412486A1 (en) | 2020-12-31 |
US20180332479A1 (en) | 2018-11-15 |
EP3399684A4 (en) | 2018-12-26 |
CN106992846A (zh) | 2017-07-28 |
CN110572246A (zh) | 2019-12-13 |
US11695515B2 (en) | 2023-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95515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
KR102293203B1 (ko) |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7667559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不同的无线连接技术提供多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 |
US2022039470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idelink communication on basis of sidelink cg resources in nr v2x | |
KR102004272B1 (ko) | D2d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버퍼 상태 보고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장치 | |
EP3131352A1 (en) |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US10548047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US10939455B2 (en) | Method for allocating priorities to a logical channel group implicitly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US12262357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SL transmission resource in NR V2X | |
WO2014190550A1 (zh) | 一种通讯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
CN114041314A (zh) | 用户设备和调度节点 | |
CN103906251B (zh) | 一种lte网络中d2d模式下的harq‑ack反馈方法 | |
CN115968567A (zh) | 用于集成接入和回程网络中调度优先级和分组丢弃的延迟界限 | |
US20240107360A1 (en) |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mory for communications with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 |
CN114009127A (zh) | 用户设备和调度设备 | |
WO2018062371A1 (ja) | 移動通信方法 | |
CN116349259B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KR20190100042A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bwp 운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JP2024512487A (ja) | 複数スロット送信上の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多重化についてのタイムライン | |
WO2020156339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7044355A (zh) |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 |
CN118633341A (zh) | 用于mbs或sdt的复用 | |
BR112018014815B1 (pt) |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dados,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 estação de bas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