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68666A - 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68666A CN110568666A CN201910865194.4A CN201910865194A CN110568666A CN 110568666 A CN110568666 A CN 110568666A CN 201910865194 A CN201910865194 A CN 201910865194A CN 110568666 A CN110568666 A CN 1105686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ens
- light emitting
- emitting diode
- backlight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包括灯条;灯条上的发光组件包括环形曲面的反光罩以及位于反光罩内的发光二极管和透镜。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中心的出射光线会向大角度方向偏折,使得各角度出射的光线相对均匀。经过透镜后的小角度光线可以直接通过反光罩的开口向出光侧出射,经过透镜后的大角度光线会入射到反光罩上,经反光罩的反射将光线反射到开口向出光侧出射。由此,通过透镜和反光罩的配合,可以充分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并且最大限度地收集光线,提高光能利用率;通过调整透镜和反光罩的曲率可以调整光线出射角度,从而使出光侧表面的照射光斑的能量相对均匀,提高背光模组出光均匀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作为目前主流的显示屏,具有耗电量低、体积小、辐射低等优势。而液晶显示面板为非自发光面板,需要配合背光模组使用。
背光模组分为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直下式背光模组,侧入式背光模组虽然有厚度上的优势,但是随着大尺寸显示屏在电视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侧入式背光模组在导光板远端能量较弱,即使加密散射微结构仍然难以改变其光学能量分布。在面临更大尺寸面板显示器时,双侧布灯的方法也难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价格较高。因此,直下式背光模组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
但是,目前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出光效率较低,光源的出射光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出光的均匀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用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改善背光出光均匀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灯条;
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组件;
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出光侧的透镜,以及环形曲面的反光罩;所述反光罩与所述电路板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发光二极管以及所述透镜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透镜,用于接收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并增大光线的出射角度;
所述反光罩,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反射至所述反光罩的开口出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环形曲面满足球面、椭圆面、抛物面、双曲面、三次曲面或自由曲面中的一种曲面对应的曲面函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反光罩的开口为圆形或多边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个所述灯条,所述灯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各所述灯条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灯条上的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组件的间距为第一间距;相邻两个所述灯条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灯条的所述第一间距相等,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间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相邻两个所述灯条上的所述发光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错位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灯条上的所述发光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错开所述第一间距的一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位于所述背光模组边角处的所述发光组件中,所述反光罩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发光二极管背离所在边角一侧的所述反光罩的部分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在靠近所述电路板一侧的部分曲面的斜率大于所述第一区域在远离所述电路板一侧的部分曲面的斜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区域在靠近所述电路板一侧的部分曲面垂直于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灯条出光侧且与所述灯条之间相距设定距离的扩散板,以及位于所述扩散板背离所述灯条一侧的光学膜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扩散板之间的距离为10-20mm;同一所述灯条上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组件之间的间距为50-100mm。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条;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组件;
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出光侧的透镜,以及环形曲面的反光罩;所述反光罩与所述电路板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发光二极管以及所述透镜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透镜,用于接收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并增大光线的出射角度;
所述反光罩,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反射至所述反光罩的开口出射。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模组以及位于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包括:灯条;灯条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位于发光二极管出光侧的透镜,以及环形曲面的反光罩;反光罩与电路板形成容置空间,发光二极管以及透镜位于容置空间内;透镜,用于接收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并增大光线的出射角度;反光罩,用于将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反射至反光罩的开口出射。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线经过该透镜后中心的出射光线会向大角度方向偏折,使得各角度出射的光线相对均匀。环形曲面的反光罩包围着发光二极管和透镜,经过透镜后的小角度光线可以直接通过反光罩的开口向出光侧出射,经过透镜后的大角度光线会入射到反光罩上,经反光罩的反射将光线反射到开口向出光侧出射。由此,通过透镜和反光罩的配合,可以充分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并且最大限度地收集光线,提高光能利用率;通过调整透镜和反光罩的曲率可以调整光线出射角度,从而使出光侧表面的照射光斑的能量相对均匀,提高背光模组出光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灯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组件的光路原理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灯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灯条的排列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灯条的排列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组件的光路原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100以及位于背光模组100出光侧的显示面板20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可为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等显示设备,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相册等移动终端,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的背光模组100可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制造成本比侧入式背光模组更低,且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亮度高、对比度好、画质清晰、色域好、能量利用率高、模组均匀性好、结构简单,而且具有区域控制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背光模组中的光源可采用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出光光型为朗伯型,大部分光线处在发光二极管出光侧的正上方周围,大角度的出射光线较少,这样会使相邻的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混光盲区较大,从而增大背光混光的厚度值。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如图2所示,包括:灯条10,直下式背光模组通常可以包括多个灯条10,且灯条10沿设定方向排列。图3为图2所示灯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灯条10包括:电路板101以及设置在电路板101上的多个发光组件102;发光组件102包括:发光二极管1021,位于发光二极管1021出光侧的透镜1022,以及环形曲面的反光罩1023;反光罩1023与电路板101形成容置空间,发光二极管1021以及透镜1022位于该容置空间内。其中,透镜1022,用于接收发光二极管1021的出射光线并增大光线的出射角度;反光罩1023,用于将发光二极管1021的出射光线反射至反光罩的开口出射。
在实际应用中,位于发光二极管1021出光侧的透镜1022可为自由曲面透镜,发光二极管1021出射的光线经过该透镜1022的作用,中心的出射光线会向大角度方向偏折,使得各角度出射的光线相对均匀。环形曲面的反光罩1023包围着发光二极管1021和透镜1022,经过透镜1022后的小角度光线可以直接通过反光罩1023的开口向出光侧出射,经过透镜1022后的大角度光线会入射到反光罩1023上,经反光罩1023的反射将光线反射到开口向出光侧出射。由此,通过透镜和反光罩的配合,可以充分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并且最大限度地收集光线,提高光能利用率;通过调整透镜和反光罩的曲率可以调整光线出射角度,从而使出光侧表面的照射光斑的能量相对均匀,提高背光模组出光均匀性。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4所示,背光模组100还包括:位于灯条10出光侧且与灯条之间相距设定距离的扩散板20,以及位于扩散板20背离灯条10一侧的光学膜片30。扩散板20可以对发光组件102出射的光线进一步匀化,再将匀化后的光线向光学膜片30出射。光学膜片30可以包括:增亮复合片(棱镜片)和微透镜-棱镜复合膜(Micro-lens on Prism,简称MOP),光学膜片30可以调整光线出射角度,增加背光模组正面出光亮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如图5所示的光路原理图,发光二极管1021出射的光线的光型为朗伯体型,照度不均匀,通过在发光二极管1021的出光侧设置透镜1022可以实现出射光照度均匀,而大角度的光线无法向背光模组正前方出射,为了避免发光二极管1021发射的或经过透射后出射的大角度光线的遗失,在发光二极管1021和透镜1022的四周设置环形曲面的反光罩1023,反光罩1023将发光二极管1021和透镜1022包括,可以将大角度光线反射至反光罩1023的开口处,从而使发光二极管1021出射的光线均能够向背光模组的前方出射,最大程度上减少光线遗失,增强目标方向的出光亮度。如图5所示,发光二极管1021出射的光线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情况:a、b、c均为光线;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可以详细的描绘出光线的走向及分布,反射率的公式为θ1=θ2,其中,θ1为反射角,θ2为入射角,根据反射定律光线在界面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定律的公式为n1sinθ3=n2sinθ4,其中,n1为入射光线所处介质折射率,n2为折射光线所处介质折射率,θ3为入射角,θ4为折射率。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可以确定每一条光线的传播方向。光线a由发光二极管1021出射,经透镜1022折射到反光罩1023上,再由反光罩1023反射到扩散板20;光线b是由发光二极管1021出射,经透镜1022直接折射到扩散板20;光线c由发光二极管1021出射,不经过透镜,经过反光罩1023反射到扩散板20。小角度出射的光线直接向扩散板20出射,大角度出射的光线经过反光罩1023的反射向扩散板20出射,经过扩散板20扩散,再次照射到增亮复合膜和微透镜-棱镜复合膜(光学膜片30),最后向目标区域(例如显示面板)照射,作为显示面板的背光。
发光二极管1021的中心出射的光线较集中,通过设计透镜1022合理的曲面,可以使光线经过透镜1022后向大角度方向偏振,而原本就发大角度出射的光线经过透镜发散角度会更大。为了避免这部分光线的遗失,通过环形曲面的反光罩1023包括发光二极管1021和透镜1022,通过合理设计反光罩1023的曲面斜率,可以将大角度出射的光线反射到开口位置,这样可以使发光二极管1021出射的光线都能向上方的扩散板20出射,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减少光线遗失。并且照射到扩散板20上的光斑在各位置的能量分布相对均匀,光线再经过扩散板20进一步匀化,然后经增亮复合膜和微透镜-棱镜复合膜后出射,可以提供均匀明亮的背光。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中,发光组件出射的光线相对均匀且亮度较大,再经过扩散板的匀化后即可满足背光要求,因此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省略上所述增亮复合膜的设置,从而减少生产成本。
在具体实施时,上述环形曲面的反光罩1023可为沿环形曲面的中心轴呈现旋转对称的结构,环形曲面可以满足球面、椭圆面、抛物面、双曲面、三次曲面或自由曲面中的一种曲面对应的曲面函数。至于反光罩1023面型的确定,可以通过几何光学来计算得出,以抛物面的反光罩为例:抛物线的一般方程为y=A×x2,考虑到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若设定发光二极管1021到扩散板20的混光距离OD为15mm,发光组件102照射到扩散板20的光斑半径为30~50mm,则可以计算得到抛物线方程的系数A的取值范围是0.006~0.017,由此可以确定反光罩1023的面型。在实际应用中,该系数A的取值范围可根据OD值和光斑半径的改变而改变。其他面型的反光罩也可类似的求解出来,在此不做赘述。
在具体实施时,反光罩1023背离电路板101一侧的开口可为如图3所示的圆形,或者也可为如图6所示的多边形。圆形开口的反光罩1023可为上述旋转对称曲面,通过确定曲线线型,再沿中心轴旋转形成环状曲面。采用多边形开口的反光罩1023时,可以使相邻发光组件102的反光罩1023沿直边紧密排列,由此可以减小发光组件102的排列间距,可以增加单个灯条上的发光组件数量;同时,紧密排列的发光组件102可以产生更好的混光效果,由此可以减小混光距离,使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减小。通常情况下,反光罩1023背离电路板101一侧的开口可选用方形,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图形,在此不做限定。
在直下式背光模组中,如图7所示,通常包括多个灯条10,灯条10可沿和第一方向d1延伸,各灯条沿第二方向d2排列,其中,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相交。在图所示的排列结构中,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相互垂直。灯条10上的相邻两个发光组件102的间距为第一间距x;相邻两个灯条10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y;灯条上的各第一间距x相等,第一间距x小于或等于第二间距y。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中灯条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发光组件102,且发光组件102的间距(即第一间距x)可以相等,每个灯条上发光组件10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要求来控制。相邻两个灯条10之间的第二距离y与同一个灯条上相邻两个发光组件102之间的第一间距x之间成一定的数量关系,使相邻的两个灯条10的出射光在到达扩散板20时进行局部混光,使得灯条边缘亮度低的部分进行加强,从而使边缘的亮度与中间的亮度相当。为了保护充分的混光效果,可以设置相邻两个灯条之间的第二间距y与同一灯条上相邻两个发光组件102的第一间距x相等;而扩散板20还可以对光线进一步匀化,也可以适当增大相邻两个灯条之间的第二间距y,从而使相邻两个灯条之间的第二间距y大于同一灯条上相邻两个发光组件102的第一间距x。
在具体实施时,背光模组中的多个灯条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的方式排列,每个灯条的结构相同,且多个灯条对齐排列,以使发光组件102呈现阵列分布。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如图8所示的排列方式,相邻两个灯条上的发光组件沿第一方向d1错位排列;相邻两个灯条上的发光组件沿第一方向d1错开第一间距x的一半。这样,在上述第一间距x与第二间距y相等时,相邻两个灯条10上的相邻三个发光组件102可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在上述第一间距x小于第二间距y时,相邻两个灯条10上的相邻三个发光组件102可以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发光组件102的反光罩1023背离电路板101一侧的开口可以设置为圆形开口,将相邻两个灯条上的发光组件102沿第一方向d1错位排列,可以使在两个灯条上相邻的发光组件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使得两个发光组件的混光程度变化,适应背光模组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采用上述任意一种方式排列灯条,在此不做限定。
背光模组在边角处可以设置成斜面,这就使得在边角位置处无法设置太多的发光组件102,也就造成背光模组边角处的发光亮度小于中间位置的发光亮度,产生暗角现象。为了消除上述现象,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在位于背光模组边角处的发光组件中,反光罩1023包括第一区域s,第一区域s为发光二极管1021背离所在边角一侧的反光罩的部分区域;第一区域s在靠近电路板一侧的部分曲面s1的斜率大于第一区域在远离电路板一侧的部分曲面s2的斜率。该斜率是指曲面的切线相对于电路板101所在平面的倾斜程度,曲面的切线与电路板101所在平面的夹角越大,则说明曲面的斜率越大;反之,曲面的切线与电路板101所在平面的夹角越小,则说明曲面的斜率越小。
位于背光模组四个边角的发光组件的反光罩与位于非边角位置的发光组件不同。位于边角的发光组件的反光罩在除第一区域s以外的其它区域均仍满足球面、椭圆面、抛物面、三次曲面,或其它自由曲面中的一种曲面的曲面函数,而第一区域s内的曲面通过斜率的改变,可以使发光二极管1021出射的部分光线反射至发光组件所在的边角位置,为边角位置补光,改善暗角情况。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如图9所示,可以将第一区域s在靠近电路板101一侧的部分曲面s1设置为垂直于电路板101所在平面(此时曲面s1的斜率为无穷大)。具体的光路如图9所示,图9只示出了背光模组边角C处的一个发光组件,将其它部件省略,其中,d、e、f、g均表示光线。光线d是由发光二极管1021出射的光经透镜1022折射到反光罩1023上,再由反光罩1023反射到目标区域;光线e是由发光二极管1021出射的光经透镜1022直接折射到目标区域;光线f为由发光二极管1021出射的光不经过透镜1022,经过反光罩1023反射到目标区域;光线g为发光二极管1021出射的光经反光罩1023第一区域s内的竖直表面s1反射到边角位置C,解决暗角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发光组件,即可以解决暗角问题,又可以配合相邻发光组件的混光。在实际应用中,竖直表面s1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接收发光二极管1021出射角度170°~180°的光线为准直来设置竖直表面的高度,以使竖直表面s1可以接收发光二极管1021出射的170°~180°的光线,并将这部分光线向发光组件所在边角位置C处反射,增加边角区域的亮度。除此之外,上述第一区域s内的曲面s1的斜率应该根据实际的入射光线的角度以及所需要的反射光线的角度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以竖直表面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该曲面的斜率应该满足光线的出射需求,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中,考虑到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可将发光二极管1021与扩散板20之间的混光距离设置在10-20mm;相应地,经过光学设计同一灯条10上相邻两个发光组件102之间的间距(第一间距d1)可设置为50-100mm。发光组件102中的透镜1022可为自由曲面透镜,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制作;发光组件102中的反光罩1023可采用塑料(如PMMA或PC)、金属或玻璃材料进行制作,在此不做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如图4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灯条10;灯条10包括:电路板101以及设置在电路板101上的多个发光组件102;发光组件102包括:发光二极管1021,位于发光二极管1021出光侧的透镜1022,以及环形曲面的反光罩1023;反光罩1023与电路板101形成容置空间,发光二极管1021以及透镜1022位于容置空间内;其中,透镜1022,用于接收发光二极管1021的出射光线并增大光线的出射角度;反光罩1023,用于将发光二极管1021的出射光线反射至反光罩1023的开口出射。
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线经过该透镜后中心的出射光线会向大角度方向偏折,使得各角度出射的光线相对均匀。环形曲面的反光罩包围着发光二极管和透镜,经过透镜后的小角度光线可以直接通过反光罩的开口向出光侧出射,经过透镜后的大角度光线会入射到反光罩上,经反光罩的反射将光线反射到开口向出光侧出射。由此,通过透镜和反光罩的配合,可以充分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并且最大限度地收集光线,提高光能利用率;通过调整透镜和反光罩的曲率可以调整光线出射角度,从而使出光侧表面的照射光斑的能量相对均匀,提高背光模组出光均匀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显示装置相似,因此该背光模组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装置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模组以及位于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包括:灯条;灯条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位于发光二极管出光侧的透镜,以及环形曲面的反光罩;反光罩与电路板形成容置空间,发光二极管以及透镜位于容置空间内;透镜,用于接收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并增大光线的出射角度;反光罩,用于将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反射至反光罩的开口出射。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线经过该透镜后中心的出射光线会向大角度方向偏折,使得各角度出射的光线相对均匀。环形曲面的反光罩包围着发光二极管和透镜,经过透镜后的小角度光线可以直接通过反光罩的开口向出光侧出射,经过透镜后的大角度光线会入射到反光罩上,经反光罩的反射将光线反射到开口向出光侧出射。由此,通过透镜和反光罩的配合,可以充分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并且最大限度地收集光线,提高光能利用率;通过调整透镜和反光罩的曲率可以调整光线出射角度,从而使出光侧表面的照射光斑的能量相对均匀,提高背光模组出光均匀性。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灯条;
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组件;
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出光侧的透镜,以及环形曲面的反光罩;所述反光罩与所述电路板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发光二极管以及所述透镜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透镜,用于接收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并增大光线的出射角度;
所述反光罩,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反射至所述反光罩的开口出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曲面满足球面、椭圆面、抛物面、双曲面、三次曲面或自由曲面中的一种曲面对应的曲面函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的开口为圆形或多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个所述灯条,所述灯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各所述灯条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灯条上的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组件的间距为第一间距;相邻两个所述灯条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灯条的所述第一间距相等,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间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灯条上的所述发光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错位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灯条上的所述发光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错开所述第一间距的一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背光模组边角处的所述发光组件中,所述反光罩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发光二极管背离所在边角一侧的所述反光罩的部分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在靠近所述电路板一侧的部分曲面的斜率大于所述第一区域在远离所述电路板一侧的部分曲面的斜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在靠近所述电路板一侧的部分曲面垂直于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灯条出光侧且与所述灯条之间相距设定距离的扩散板,以及位于所述扩散板背离所述灯条一侧的光学膜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扩散板之间的距离为10-20mm;同一所述灯条上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组件之间的间距为50-100mm。
10.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条;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组件;
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出光侧的透镜,以及环形曲面的反光罩;所述反光罩与所述电路板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发光二极管以及所述透镜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透镜,用于接收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并增大光线的出射角度;
所述反光罩,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反射至所述反光罩的开口出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65194.4A CN110568666A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65194.4A CN110568666A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68666A true CN110568666A (zh) | 2019-12-13 |
Family
ID=68779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65194.4A Pending CN110568666A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568666A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67891A (zh) * | 2019-12-23 | 2020-04-07 | 新辉开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主动反射型显示模组 |
CN112944278A (zh) * | 2021-04-02 | 2021-06-11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光学器件、发光装置及车辆 |
CN113031341A (zh) * | 2021-03-12 | 2021-06-25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光源组件及其反射结构、显示结构 |
CN113296315A (zh) * | 2021-06-02 | 2021-08-24 | 睿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超薄直下式背光设备 |
CN113296309A (zh) * | 2020-02-24 | 2021-08-24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13820885A (zh) * | 2020-06-18 | 2021-12-2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5356876A (zh) * | 2022-08-29 | 2022-11-18 |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前置光源及显示装置 |
CN115903302A (zh) * | 2021-09-30 | 2023-04-04 | 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抬头显示装置以及交通工具 |
CN116794879A (zh) * | 2022-03-18 | 2023-09-22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6841085A (zh) * | 2023-07-28 | 2023-10-0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灯板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WO2023231505A1 (zh) * | 2022-06-02 | 2023-12-07 |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WO2024045287A1 (zh) * | 2022-08-29 | 2024-03-07 |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扩大外围反射面积的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21651A (zh) * | 2007-02-25 | 2007-08-22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具聚光效果的光源装置以及使用此光源装置的背光模块 |
CN101067663A (zh) * | 2007-06-15 | 2007-11-07 | 清华大学 | 一种用于led光源的透镜 |
CN101430072A (zh) * | 2006-01-19 | 2009-05-13 | 清华大学 | 一种拼装而成的均匀面光源 |
CN101430064A (zh) * | 2008-12-08 | 2009-05-13 | 厦门光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Led背光源结构 |
CN101617167A (zh) * | 2007-02-20 | 2009-12-30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具备热阴极荧光灯的背光源 |
CN101788120A (zh) * | 2005-05-26 | 2010-07-28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这种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 |
CN102829439A (zh) * | 2011-06-16 | 2012-12-19 | 刘木清 | 采用自由曲面透镜及反射器的led配光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
CN102844609A (zh) * | 2010-12-16 | 2012-12-2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以及透镜 |
CN103548160A (zh) * | 2011-03-25 | 2014-01-29 | 夏普株式会社 |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
CN204116765U (zh) * | 2014-10-20 | 2015-01-21 |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使用双折斜面反射片的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
CN104515043A (zh) * | 2014-12-31 | 2015-04-1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US20150192270A1 (en) * | 2014-01-03 | 2015-07-09 | Vivotek Inc. |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photograph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CN106019702A (zh) * | 2016-06-06 | 2016-10-12 |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显示器 |
CN106200117A (zh) * | 2016-06-29 | 2016-12-07 |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器 |
CN107329321A (zh) * | 2017-08-15 | 2017-11-07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TWM555484U (zh) * | 2017-09-25 | 2018-02-11 | 宸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量子點膜的光源模組 |
CN107957603A (zh) * | 2017-12-22 | 2018-04-24 | 宁波正特光学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反射透镜及其超薄型背光模组 |
CN207571436U (zh) * | 2017-12-11 | 2018-07-03 | 深圳市康冠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直下式背光装置及其反射片 |
CN108878622A (zh) * | 2018-06-21 | 2018-11-23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led封装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
CN109459811A (zh) * | 2018-12-14 | 2019-03-12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
-
2019
- 2019-09-12 CN CN201910865194.4A patent/CN11056866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88120A (zh) * | 2005-05-26 | 2010-07-28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这种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 |
CN101430072A (zh) * | 2006-01-19 | 2009-05-13 | 清华大学 | 一种拼装而成的均匀面光源 |
CN101617167A (zh) * | 2007-02-20 | 2009-12-30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具备热阴极荧光灯的背光源 |
CN101021651A (zh) * | 2007-02-25 | 2007-08-22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具聚光效果的光源装置以及使用此光源装置的背光模块 |
CN101067663A (zh) * | 2007-06-15 | 2007-11-07 | 清华大学 | 一种用于led光源的透镜 |
CN101430064A (zh) * | 2008-12-08 | 2009-05-13 | 厦门光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Led背光源结构 |
CN102844609A (zh) * | 2010-12-16 | 2012-12-2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以及透镜 |
CN103548160A (zh) * | 2011-03-25 | 2014-01-29 | 夏普株式会社 | 发光装置、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
CN102829439A (zh) * | 2011-06-16 | 2012-12-19 | 刘木清 | 采用自由曲面透镜及反射器的led配光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
US20150192270A1 (en) * | 2014-01-03 | 2015-07-09 | Vivotek Inc. |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photograph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CN204116765U (zh) * | 2014-10-20 | 2015-01-21 |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使用双折斜面反射片的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
CN104515043A (zh) * | 2014-12-31 | 2015-04-1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6019702A (zh) * | 2016-06-06 | 2016-10-12 |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显示器 |
CN106200117A (zh) * | 2016-06-29 | 2016-12-07 |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器 |
CN107329321A (zh) * | 2017-08-15 | 2017-11-07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TWM555484U (zh) * | 2017-09-25 | 2018-02-11 | 宸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量子點膜的光源模組 |
CN207571436U (zh) * | 2017-12-11 | 2018-07-03 | 深圳市康冠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直下式背光装置及其反射片 |
CN107957603A (zh) * | 2017-12-22 | 2018-04-24 | 宁波正特光学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反射透镜及其超薄型背光模组 |
CN108878622A (zh) * | 2018-06-21 | 2018-11-23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led封装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
CN109459811A (zh) * | 2018-12-14 | 2019-03-12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67891A (zh) * | 2019-12-23 | 2020-04-07 | 新辉开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主动反射型显示模组 |
CN110967891B (zh) * | 2019-12-23 | 2025-01-21 | 新辉开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主动反射型显示模组 |
CN113296309A (zh) * | 2020-02-24 | 2021-08-24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13820885A (zh) * | 2020-06-18 | 2021-12-2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3031341A (zh) * | 2021-03-12 | 2021-06-25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光源组件及其反射结构、显示结构 |
CN113031341B (zh) * | 2021-03-12 | 2023-01-20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光源组件及其反射结构、显示结构 |
CN112944278A (zh) * | 2021-04-02 | 2021-06-11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光学器件、发光装置及车辆 |
CN113296315A (zh) * | 2021-06-02 | 2021-08-24 | 睿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超薄直下式背光设备 |
CN115903302A (zh) * | 2021-09-30 | 2023-04-04 | 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抬头显示装置以及交通工具 |
CN116794879A (zh) * | 2022-03-18 | 2023-09-22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WO2023231505A1 (zh) * | 2022-06-02 | 2023-12-07 |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WO2024045287A1 (zh) * | 2022-08-29 | 2024-03-07 |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扩大外围反射面积的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5356876B (zh) * | 2022-08-29 | 2024-06-11 |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前置光源及显示装置 |
CN115356876A (zh) * | 2022-08-29 | 2022-11-18 |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前置光源及显示装置 |
CN116841085A (zh) * | 2023-07-28 | 2023-10-0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灯板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68666A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 |
CN108572481B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9341766B2 (en) |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 |
US8506148B2 (en) |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 |
CN100395625C (zh) | 液晶显示器 | |
US6989873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formed therefrom | |
CN114253029B (zh)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US8994896B2 (en) | Surface light sour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10914746B (zh) | 用于超薄直射式背光的光学透镜 | |
JP2006148036A (ja) | 発光光源及び発光光源アレイ | |
CN102287679A (zh) | 光源模块以及背光模块 | |
CN113514983B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KR101948141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 |
CN113885254B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US7658502B2 (en) | Back light structur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20130201426A1 (en) | Backlight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lens | |
EP3662520B1 (en) | Extremely wide distribution light-emitting diode (led) lens for thin direct-lit backlight | |
CN113359352B (zh) |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显示器 | |
US12078836B2 (en) | Light guide plate assembly,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5826293A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20070229729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211577619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01191850A (zh) | 光学板 | |
CN114740652B (zh) |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190121016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Applicant after: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Ltd.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