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7847B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57847B CN110557847B CN201810542736.XA CN201810542736A CN110557847B CN 110557847 B CN110557847 B CN 110557847B CN 201810542736 A CN201810542736 A CN 201810542736A CN 110557847 B CN110557847 B CN 1105578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device
- terminal device
- information
- network
- requ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7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CSRZQMIRAZTJOY-UHFFFAOYSA-N trimethylsilyl iodide Substances C[Si](C)(C)I CSRZQMIRAZTJ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该通信方法包括新主网络设备向原主网络设备发送请求,用以请求终端设备在原主网络设备和原辅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并接收来自该原主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在该原主网络设备和原辅网络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本申请可有效简化终端设备恢复多连接方式的实现步骤,减小信令流程,缩小延迟,从而网络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单个网络设备的带宽资源和覆盖范围是有限的,因此,集中多个小区或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可满足用户的容量需求和覆盖需求。这种方式便可称为多连接方式,例如双连接方式。在多连接方式下,终端设备可同时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该多个网络设备中包括一个主网络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辅网络设备。若处于多连接方式下的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数据传输,则主网络设备会向终端设备发起挂起请求,以控制该终端设备由连接态切换进入去激活态(inactive state),使得终端设备断开与各网络设备的连接。
对于去激活态的终端设备,若有数据传输,则需向当前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发起恢复请求,由该当前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作为新的主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并为终端设备分配辅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可通过与新的辅网络设备建立会话连接得到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并将其发送至该新的主网络设备。该新的主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后,便可控制终端设备实现多连接方式的恢复。
由上可见,终端设备恢复多连接方式的实现步骤较繁琐,信令流程较多,延迟大,从而使得网络传输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简化终端设备恢复多连接方式的实现步骤,减少信令流程,缩短延迟,提高网络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主网络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该方法中,该第一网络设备,也就是该终端设备的新主网络设备,可获取该终端设备在原主网络设备和原辅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用以恢复该终端设备的多连接方式,有效简化终端设备恢复多连接方式的实现步骤,减小信令流程,缩小延迟,从而网络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包括:
请求指示信息,所述请求指示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或者,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包括测量指示信息,所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第四网络设备为新辅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指示信息包括: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指示信息包括: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索引或指示至少一个小区是否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索引。
或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至少一个小区是否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对应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指示信息还包括:所述上报门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用于指示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
用于指示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可以为该上报门限的值,还以为该上报门限的索引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所述第三请求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三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四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恢复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不同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第四请求,所述第四请求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的建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响应,所述响应包括:新辅小区的信息;所述新辅小区为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下的小区;所述新辅小区的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辅小区的增加、激活或修改。
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主网络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包括:
请求指示信息,所述请求指示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或者,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索引;
或者,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指示至少一个小区是否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
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测量指示信息,所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所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的新辅小区的确定;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响应,所述响应包括:新辅小区的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包括的所述新辅小区的信息进行新辅小区的增加、修改或激活中的一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指示信息包括: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指示信息包括: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索引或指示至少一个小区是否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指示信息还包括:所述上报门限。
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主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三网络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包括:请求指示信息;
所述请求指示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包括测量指示信息,所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测量指示信息,从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中选择第四网络设备作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新辅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指示信息包括: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指示信息包括: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索引或指示至少一个小区是否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索引;
或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至少一个小区是否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对应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指示信息还包括:所述上报门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用于指示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第四请求,所述第四请求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用于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的建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响应,所述响应包括:新辅小区的信息;所述新辅小区为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下的信息。
所述新辅小区的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新辅小区的增加、激活或者修改。
第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主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三网络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包括:
请求指示信息,所述请求指示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索引;
或者,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指示至少一个小区是否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
第六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寻呼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主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所述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寻呼到所述终端设备,即,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的寻呼响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三网络设备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待传输数据;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
该方法中,可第三网络设备可通过该终端设备的当前驻留小区的网络设备即该第一网络设备寻呼该终端设备,继而将该待传输数据传输至该第一网络设备,实现去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在原辅网络设备具有待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其待传输数据的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间不存在连接接口,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待传输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传输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和,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拒绝指示信息,所述拒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不被提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拒绝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不存在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间的连接;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间存在接口,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待传输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在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建立连接后所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所述第三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间的连接;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在第七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寻呼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主网络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响应,所述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寻呼到所述终端设备,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的寻呼响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和拒绝指示信息;所述拒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不被提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拒绝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不存在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三请求,所述第三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在第八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确定第三网络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主网络设备,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作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新辅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新辅网络设备。
上述用于确定第三网络设备的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三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该第三网络设备下的小区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位于同一消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响应,所述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寻呼到所述终端设备,即,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的寻呼响应。
在第九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第十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第十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第十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第十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第十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第十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第十六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通信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相应的功能。例如,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支持所述装置与其他设备通信,实现接收和/或发送功能。例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
所述装置可以为基站,gNB或TRP等,所述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收发电路。可选的,所述收发器也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所述装置还可以为通信芯片。所述通信单元可以为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该装置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至第八方面、或者上述各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完成的通信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通信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相应的功能。例如,确定第二参数。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支持所述装置与其他设备通信,实现接收和/或发送功能。例如,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
所述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如智能终端或者可穿戴设备等,所述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收发电路。可选的,所述收发器也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所述装置还可以为通信芯片。所述通信单元可以为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该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该装置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完成的通信方法。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二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二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二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二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二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二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二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二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三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三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六方面及第六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三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三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八方面及第八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可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第一请求,以请求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或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并接收来自该第二网络设备的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或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其中,该第二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主网络设备,该第三网络设备可以为该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该方法中,该第一网络设备,也就是该终端设备的新主网络设备,可获取该终端设备在原主网络设备和原辅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用以恢复该终端设备的多连接方式,有效简化终端设备恢复多连接方式的实现步骤,减小信令流程,缩小延迟,从而网络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四;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五;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六;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如新一代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及未来的通信系统,如6G系统等。
本申请将围绕可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来呈现各个方面、实施例或特征。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个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并且/或者可以并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的”一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information)”,“信号(signal)”,“消息(message)”,“信道(channel)”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时候下标如W1可能会笔误为非下标的形式如W1,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既可以应用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的场景,也可以适用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的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既可以应用在传统的典型网络中,也可以应用在未来的以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为中心(UE-centric)的网络中。UE-centric网络引入无小区(Non-cell)的网络架构,即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部署大量小站,构成一个超级小区(Hypercell),每个小站为Hyper cell的一个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Transmissionand Reception Point,TRP),并与一个集中控制器(controller)相连。当UE在Hyper cell内移动时,网络设备时时为UE选择新的子簇(sub-cluster)为其服务,从而避免真正的小区切换,实现UE业务的连续性。其中,网络设备包括无线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网络设备可以为具有不同的标识的网络设备,也可以为具有相同的标识的被部署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设备。由于在网络设备被部署前,网络设备并不会知道其是否会涉及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场景,因而,网络设备,如基站或基带芯片,都应在部署前就支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以理解的是,以基站为例,具有不同标识的基站可以为基站标识,也可以为小区标识或者而其他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部分场景以无线通信网络中NR网络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应当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网络中,相应的名称也可以用其他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对应功能的名称进行替代。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图1为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包括网络设备102和终端设备106,网络设备102可配置有多个天线,终端设备也可配置有多个天线。可选地,该通信系统还可包括网络设备104,网络设备104也可配置有多个天线。
应理解,网络设备102或网络设备104还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或解复用器等)。
其中,网络设备102或网络设备104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该网络设备102和网络设备104可以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网元,也称RAN网络设备,其可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home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P或者TP),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射频单元(Radio Unit,R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或PHCP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R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CU节点、或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接入网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N中的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终端设备106也可以称为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本申请中将前述终端设备及可设置于前述终端设备的芯片统称为终端设备。
在该通信系统100中,网络设备102和网络设备104均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例如图中示出的终端设备106)通信。网络设备102和网络设备104可以与类似于终端设备106的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通信。但应理解,与网络设备102通信的终端设备和与网络设备104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图1中示出的终端设备106可同时与网络设备102和网络设备104通信,但这仅示出了一种可能的场景,在某些场景中,终端设备106可能仅与网络设备102或网络设备104通信,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为实现终端设备106与网络设备102或网络设备104间的数据传输,网络设备102和网络设备104还可以分别与核心网设备(未示出)连接。核心网设备还可称为核心网网元。终端设备106同时与网络设备102和网络设备104连接的模式,便可称为DC模式。
应理解,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或者还可以包括其他终端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如下,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技术背景进行阐述。
去激活态,作为终端设备的一种RRC状态,又称“RRC去活动态”、“RRC去激活态”或“去活动态”。与空闲态(idle state)类似,在该去激活态下,终端设备也需与网络设备断开RRC连接,无连续的数据传输。然而,不同的是,在去激活态下,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存储有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且,网络设备还为了进入去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分配了无线接入网通知(RAN Notification Area)区域。其中,配置该终端设备进入去激活态,且存储有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的信息的网络设备为源网络设备,或称,锚点(anchor)网络设备。
当去激活态的终端设备需重新接入网络时,会向当前服务的网络设备发送请求,以使得当前服务的网络设备获取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用以快速配置该终端设备由去激活态进入连接态。
对于多连接模式下的终端设备,比如DC模式,与其连接的主网络设备可维护和核心网设备之间的控制面连接,该主网络设备所包含的至少一个小区为主小区组(MasterCell Group,MCG)。与DC模式下的终端设备所连接的另一个网络设备可称为辅网络设备,其包含的至少一个小区可以为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该主网络设备可独立传输用户面数据,辅网络设备也可独立传输用户面数据,主网络设备也可以与辅网络设备分担传输用户面数据。需要说明的是,辅网络设备和核心网设备之间可以不存在控制面连接。
多连接模式下的终端设备可在不具有数据传输的情况下,由连接态进入去激活态。若其再次具有数据需传输,便需从去激活态恢复至连接态。为使得去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尽快恢复至多连接方式的连接态,提高网络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下述多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下面采用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通信方法和装置进行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一;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201、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
该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或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context)信息。
其中,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可以为该终端设备的多连接的主上下文信息,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可以为该终端设备的多连接的辅上下文信息。下文中相同描述的解释,参见此,本申请不再赘述。
该第二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主网络设备,该第三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主网络设备可以为该终端设备在进入去激活态之前,所连接的主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可以为该终端设备在进入去激活态之前,所连接的辅网络设备。
该第一请求例如可以为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的恢复请求,例如恢复用户设备的上下文请求(Retrieve UE Context Request)。
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网络设备,即该终端设备的新主网络设备。
当终端设备驻留在该第一网络设备下的小区,终端设备可以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起接入请求。比如,终端设备有主动或被动业务需求时,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起接入请求。在此情况下,如果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需从去激活态恢复至多连接模式的连接态,比如DC模式,该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以获取该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用以根据该些上下文信息恢复多连接的连接态。可以理解地,该第一网络设备自身可具有该终端设备的部分上下文信息,只需从第二网络设备获取该终端设备的部分上下文信息即可。比如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三网络设备,此时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储有该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此时第一网络设备仅需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该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可选地,若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三网络设备,此时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储有该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此时第一网络设备仅需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该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可选地,若第一网络设备不同于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时,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恢复终端设备为多连接模式的连接态,比如DC模式,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比如,此时可以默认第一网络设备总是请求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因此可以仅指示是否请求第三网络设备上的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比如第一网络设备确定配置终端设备为多连接模式,但是第一网络设备无法确定终端设备和/是否保存了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比如,终端设备并不向第一网络设备指示该终端设备是否存储了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指示信息并不指示该终端设备存储了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第二网络设备收到该请求后,如果确定在指示终端设备进入去激活态前终端设备工作在多连接模式,则可以确定存储了该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或从第三网络设备获取了该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这种情况下,第二网络设备还可以给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发送的上下文信息的指示信息,以告知第一网络设备所发送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以便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在进入去激活态前工作在多连接模式。这样,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存储了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后续可以不用向终端设备配置原上下文信息。
可以理解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恢复终端设备为多连接模式的连接态可以基于终端设备存储了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这样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基于该信息更合理地确定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的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可选地,若第一网络设备不同于第二网络设备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是否存储该终端设备的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的指示信息。例如,该终端设备确认自身存储了该终端设备的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该终端设备便可确定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上也存储了该终端设备的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相应地,当第一网络设备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该终端设备存储了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的指示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上也存储了该终端设备的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当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恢复终端设备的多连接模式时,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可选地,终端设备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用以指示该终端设备是否存储该终端设备的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是1比特。比如,当该1比特为特定值如1时,指示该终端设备存储了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为另一特定值如0时,指示该终端设备未存储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可选的,该指示信息还可以是测量指示信息,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比如如果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指示信息,第一网络设备便可基于该测量指示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存储了该终端设备的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并可进一步确定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也存储了终端设备的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当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指示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未存储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时,可以基于现有技术进行后续的操作,比如第一网络设备基于网络状况确定与该终端设备建立多连接,则配置终端设备为多连接模式,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辅网络设备后,和辅网络设备建立新的连接后,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新的辅小区的配置信息给终端设备,配置终端设备进入多连接模式。
可选地,若第一网络设备不同于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时,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仅恢复终端设备的非多连接模式,比如非DC模式,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仅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可选地,若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上具有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在此情况下,如果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需从去激活态恢复至单连接模式的连接态,该第一网络设备基于该第一网络设备上的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恢复其与该终端设备的连接,即该第一网络设备指示该终端设备仅需要恢复和该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如果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需从去激活态恢复至多连接模式的连接态,而新辅网络设备为除第三网络设备之外的其它网络设备,则该第一网络设备还需获取该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可基于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网络设备和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配置该终端设备恢复多连接模式的连接态。可以理解地,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其自身已存储有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可无需从该第三网络设备获取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可选的,该第一请求包括请求指示信息,该请求指示信息可用于请求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或者,请求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或者请求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或者,请求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该请求指示信息包括两个比特位。不同的取值用于指示请求终端设备的不同上下文信息。作为一种示例性的方式,00用于指示仅请求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01用于指示仅请求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10用于指示请求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可选的,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请求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请求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请求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也就是说,该第一请求所携带请求指示信息可用于请求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例如,该请求指示信息对应的指示位包括:两个比特位。其中,一个比特位,可用于指示是否请求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该另一个比特位可用于指示是否请求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请求指示信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请求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比如,当该第一网络设备不同于该第二网络设备,对于该第一网络设备来说,其必然不具有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为恢复该终端设备的多连接方式,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便是必须的。因此,针对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可默认请求,而无需额外的指示。在此情况下,该请求指示信息可用于仅请求该终端设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该通信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可通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中所携带的请求指示信息,指示是否需请求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可减小不必要的信令开销。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请求指示信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请求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或者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配置终端设备为多连接模式。比如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恢复终端设备的多连接模式,但是第一网络设备无法确定终端设备是否保存了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第二网络设备收到该请求后,如果确定存储了该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或从第三网络设备获取了该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和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该通信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不向第一网络设备指示其是否存储了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可以节省空口的信令开销。
对应的,该方法还可包括:
S202、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该第一请求。
该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请求后,根据第一请求中的请求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网络设备所请求的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比如,若根据第一请求中的请求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网络设备请求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第二网络设备可确定其是否具有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若该第二网络设备不具有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或者,若该第二网络设备不具有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全部上下文信息,向该第三网络设备发送请求,用于请求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其中,该第二网络设备不具有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全部上下文信息,可指的是,该第二网络设备上具有的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不完整。例如,该第二网络设备可向该第三网络设备发送包括有该终端设备的标识的请求,用于请求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比如发送恢复用户设备的上下文请求。该第二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三网络设备所发送的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S203、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或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该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请求中的请求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网络设备所请求的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在实现过程中,该第二网络设备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响应,该第一响应中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或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该第一响应可以为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的恢复响应,例如恢复用户设备的上下文响应(Retrieve UEContext Response)。
对应的,该方法还可包括:
S204、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或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该第一网络设备在获取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的情况下,便可基于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和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控制该终端设备恢复多连接模式时。可以理解地,该第一网络设备获取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的方式,包括基于该第一网络设备上已有的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和请求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比如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三网络设备,此时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储有该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此时第一网络设备仅需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该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示例地,该第一网络设备可根据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建立该第一网络设备与该终端设备间的连接;该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为该终端设备配置辅网络设备,如第四网络设备。
可选地,该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来自该第二网络设备的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后,还可发送确认消息给第二网络设备。
可以理解的,终端设备和/或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可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第一请求,以请求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或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并接收来自该第二网络设备的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或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其中,该第二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主网络设备,该第三网络设备可以为该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该方法中,该第一网络设备,也就是该终端设备的新主网络设备,可获取该终端设备在原主网络设备和原辅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用以恢复该终端设备的多连接方式,有效简化终端设备恢复多连接方式的实现步骤,减小信令流程,缩小延迟,从而网络传输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二。可以理解的,图3可以是单独的实施例,也可以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进行结合。如图3所示,该通信方法,还可包括:
S301、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
该第二请求包括测量指示信息,该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该测量指示信息用于与该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的新辅小区的确定。
可选地,该第二请求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上是否存储了终端设备的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的指示信息。第二请求指示终端设备存储了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的情况下,该第一网络设备可基于该指示信息确定该终端设备存储了终端设备的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并可进一步确定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存储了该终端设备的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该指示信息的具体描述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在该第二请求指示终端设备未存储多连接的上下文信息的情况下,则该第一网络设备便可确定该终端设备未配置多连接模式,则不恢复该终端设备的多连接模式。
对应的,该方法还可包括:
S302、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请求。
该第二请求可以为连接恢复请求,如无线资源控制恢复请求(RRC resumerequest),或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恢复请求(RRC Connection resume request)。
该测量指示信息可以为终端设备根据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或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或预设的测量配置信息,对该测量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进行测量得到的。
终端设备根据测量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的测量结果,确定该测量指示信息。
该测量配置信息可包括:上报门限。当该测量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的测量结果中,一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该上报门限,该终端设备便可确定该一个小区满足该上报门限。
可选的,该测量配置信息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小区的信息。其中,该至少一个小区即为该测量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小区的信息可包括: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或频点信息。其中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如下信息的至少一种:小区的小区全局标识(Cell GlobalIdentifier,CGI)、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或,小区标识(cellidentifier)。
若该测量配置信息为该第一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则该第一网络设备可将该测量配置信息携带在RRC信令和/或MAC消息等系统信息中发送至该终端设备,实现该测量配置信息的传输。若测量配置信息为该第一网络设备所发送的,那么该上报门限对于该第一网络设备来说是已知的。
若该测量配置信息为该第二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则该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在释放终端设备进入去激活态时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测量配置信息。可以理解的,该测量配置信息为该第二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因此该上报门限对于该第一网络设备来说是未知的。该上报门限可以在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指示信息中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发送上报门限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理解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进一步根据该上报门限判断是否需要恢复终端设备为多连接模式。
终端设备在得到该测量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的测量结果后,基于该上报门限确定每个小区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上报门限,并从中确定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继而基于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确定该测量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该测量指示信息可包括: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或频点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可将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或频点信息发送至该第一网络设备,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该测量指示信息后,便可及时准确的获知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或频点信息,确定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网络设备。进一步地,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从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中确定第四网络设备。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测量指示信息可包括: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索引。
在该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上报的小区的索引和终端设备接收的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小区的信息一一对应,因此根据小区的索引和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小区的信息,可以确定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的信息,如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或频点信息。
若该测量配置信息为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则该第一网络设备在从该终端设备获取该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索引后,该方法还可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索引;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网络设备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索引。
该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小区的索引和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小区的信息,可以确定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的信息,如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或频点信息。该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的信息,如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或频点信息,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可准确识别出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可选地,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网络设备。进一步地,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从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中确定第四网络设备。
例如,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小区的信息为小区列表(celllist)。小区列表中的每个小区的信息包括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或频点信息。可选地,在该小区列表中,每个小区具有对应的小区的索引,该索引可用于指示对应的小区。或者,根据小区在小区列表中的顺序,确定小区的索引。那么,终端设备在上报测量指示信息时,便可上报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索引即可,而无需上报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的信息。那么当终端设备上报的小区的索引由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给该第二网络设备时,该第二网络设备便可基于小区的索引和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小区列表,确定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的信息。由于只需传输小区索引,因此可有效减少信息指示位。可选的,该第二网络设备还可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小区的信息,如小区列表。若该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小区的信息,则当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终端设备上报的小区的索引后,便可直接基于该小区的索引和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小区列表,确定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的信息。
在又一种可实现方式中,该测量指示信息可包括:指示该至少一个小区是否满足该上报门限的指示信息。比如,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比特位图的形式,通过比特位图指示对应的小区是否满足该上报门限。
在该实现方式中,该测量指示信息中,该指示信息可与上述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小区的信息一一对应,用于指示测量配置信息中的每个小区是否满足上报门限。
示例地,若上述测量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的信息为主小区组{cell1,cell2}和辅小区组{cell3,cell4},该测量指示信息中例如可包括四个比特位分别对应一个小区。例如,第一个比特位可对应主小区组的cell1,第二个比特位可以对应主小区组中的cell2,第三个比特位可对应辅小区组的cell3,第四个比特位可对应辅小区组中的cell4。若该测量指示信息的四个比特位的值可以为{0011},其中0可用于指示所在比特位对应的小区的测量结果不满足该上报门限,1用于指示所在比特位对应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满足该上报门限。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是1用于指示所在比特位对应的小区的测量结果不满足该上报门限,0用于指示所在比特位对应的小区的测量结果满足该上报门限。在该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小区对应的比特位和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小区的信息,可以确定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或频点信息。具体的方式可以参考本申请实施例中关于小区的索引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若该测量配置信息为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则该第一网络设备在从该终端设备获取该指示至少一个小区是否满足该上报门限的指示信息后,该方法还可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指示至少一个小区是否满足该上报门限的指示信息;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网络设备的该指示至少一个小区是否满足该上报门限的指示信息。
该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该指示至少一个小区是否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指示信息,和测量配置信息中的小区的信息,可以确定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或频点信息。该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的信息,如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或频点信息,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可准确识别出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可选地,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网络设备。进一步地,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从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中确定第四网络设备。
可选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示的方法的基础上,该测量指示信息中还可包括:用于指示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对应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测量结果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信噪比(Signal NoiseRatio,S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参考信号强度指示(reference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或其它信号质量中的至少一种。下行信号质量可以是小区级的,波束级的,空口技术(numerology)级的,切片(slicing)级的,或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级中的至少一种。测量结果可以通过测量下行同步信道、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State Information(CSI)referencesignal,CSI-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小区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信号、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block,SS/PBCH Block)或者其它下行信号中的至少一种获得的。
为使得第一网络设备清楚了解对终端设备所上报的测量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的质量,继而选择新的辅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还可将用于指示测量结果的信息携带在该测量指示信息中发送至该第一网络设备。
可选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示的方法的基础上,该测量指示信息中还可包括:该上报门限。对应地,上报门限可以包括RSRP门限,RSRQ门限,SNR门限,SINR门限,RSSI门限或其它质量门限中的至少一种。
为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所上报的测量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的质量有一定的了解,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确定该上报门限后,基于该上报门限和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进一步确定是否配置多连接模式给终端设备,可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配置的辅网络设备更符合该终端设备的需求,保障传输质量。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该终端设备可将该上报门限携带在该测量指示信息中发送至该第一网络设备。比如,终端设备重选到其它小区,可在确定当前驻留小区和配置终端设备进入去激活的小区不同,终端设备可将该上报门限发送至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理解地,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其它信息发送该上报门限至第一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通过测量指示信息发送该上报门限。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该第二网络设备还可将该上报门限发送至该第一网络设备。比如当该上报门限包含在终端设备接收的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的测量配置信息,该第二网络设备将该上报门限发送至该第一网络设备。这种情况下,可以由协议预定义终端设备不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上报门限。此外,第二网络设备还可以基于第一网络设备的请求发送该上报门限。比如,当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该上报门限时,该第二网络设备可将该上报门限发送至该第一网络设备。其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可在通过单独的消息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该上报门限,也可在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索引的同时,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该上报门限。
因此,若测量配置信息是由第二网络设备所配置的,该方法还可包括: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上报门限的信息;
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上报门限的信息;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用于指示该上报门限的信息。
其中,该用于指示该上报门限的信息可以为该上报门限的值或该上报门限的索引值。该第二网络设备可在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其它消息中携带该用于指示该上报门限的信息。
可选的,在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执行上述S302获取到包括该测量指示信息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可包括:
S303、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响应;该响应用于指示是否恢复终端设备的多连接模式。
对应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网络设备的该响应。
可选地,该响应可以为恢复响应。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测量指示信息,从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中确定第四网络设备作为该终端设备的新辅网络设备,并发送该响应,指示恢复终端设备的多连接模式;或者,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测量指示信息和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小区的信息,或,根据该测量指示信息和上报门限,从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中确定第四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的新辅网络设备,并发送该响应,指示恢复终端设备的多连接模式。当然,该第一网络设备还可根据其它的选择规则,从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中选择该第四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测量指示信息确定第四网络设备的具体描述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满足的上报门限的小区中可包括至少一个小区或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下的至少一个小区,则该第一网络设备可将满足该上报门限的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确定为该第四网络设备即可。
可选的,在上述任一所述的方法的基础上,该第一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所配置的新辅网络设备,也就是第四网络设备,可以为该第二网络设备或该第三网络设备,也可以不同于该第二网络设备也不同于该第三网络设备。
在一种方式中,若该第四网络设备为该第三网络设备,则该方法还可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请求,该第三请求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该第三请求用于请求该第四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三网络设备即该第四网络设备,上的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恢复与该终端设备的连接;第四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三请求,并根据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恢复与该终端设备的连接。该第三请求可以为恢复终端上下文请求。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UE恢复标识、该终端设备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该终端设备的系统架构演进临时移动用户识别(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Temporary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S-TMSI)。
由于在该实施方式中,该第四网络设备即为该第三网络设备,因此,该第一网络设备无需在该第三请求中携带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该第四网络设备可在接收到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三请求的情况下,激活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该第四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三请求的情况下,还可向该第一网络设备返回响应,如恢复终端上下文响应,用以告知该第一网络设备,该第四网络设备已激活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在另一种方式中,若该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新辅网络设备,也就是第四网络设备,不同于该第三网络设备,则该第四网络设备可能为第二网络设备,也可能不同于该第二网络设备也不同于该第三网络设备。则该方法还可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第四请求,该第四请求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和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该第四请求用于请求该第四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该第四网络设备接收第四请求,并根据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建立与终端设备间的连接。该第四请求可以为建立终端上下文请求,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为上述第三请求中包括的标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在该实施方式中,该第四网络设备不同于该第二网络设备,也不同于第三网络设备,则第四网络设备上不具有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因此,该第一网络设备需将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携带在该第四请求中,发送该第四网络设备。该第四网络设备可在接收到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四请求的情况下,激活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该第四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该第四请求的情况下,还可向该第一网络设备返回响应,如建立终端上下文请求响应,用以告知该第一网络设备,该第四网络设备已激活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在如上任一所述的方法的基础上,该方法还可包括:
上述S303中的该响应可以包括:新辅小区的信息;该新辅小区的信息用于该终端设备的新辅小区的增加、激活或修改。
该终端设备接收到该响应后,可根据该响应包括的该新辅小区的信息进行新辅小区的增加,修改,或激活中的一项。
该响应例如可以为恢复响应,如RRC恢复(RRC resume)消息,RRC建立(RRC setup)消息,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中的任一种。该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新辅小区的信息后,可将该新辅小区确定为该终端设备的新辅小区,并将该新辅小区所属的第四网络设备作为辅网络设备建立与其之间的连接,从而恢复终端设备的多连接模式,如DC模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新辅小区的信息可以包括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或频率信息。该新辅小区为第四网络设备下的小区。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的新辅小区的信息还可以是小区的索引,或者其它指示信息。例如,以新辅小区的信息为比特位图形式的其它指示信息为例,若终端设备所上报的测量指示信息为{0011},或者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指示信息为{cell1,cell2,cell3,cell4},该第一网络设备可通过比特位图指示对应的新辅小区的信息,比如{0011}或{0001}或{0010},比特值1所在比特位对应的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指示信息中的小区为该终端设备的辅小区。终端设备根据小区的索引或其它指示信息确定小区的信息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考本申请实施例中关于小区的索引或其它指示信息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第一网络设备没有发送新辅小区的信息,终端设备默认不恢复多连接模式,而认为仅激活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删除存储的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在上述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S303中的该响应还可包括:激活指示,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是否激活该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或者,该激活指示还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是否恢复多连接模式;或者,该激活指示还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是否仅激活在该第二网络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可以理解的,终端设备和/或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通过请求指示信息,仅指示需要的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信令开销;该终端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还可将该上报门限传输至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使得第一网络设备进一步确定是否配置多连接模式给终端设备,使得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辅网络设备的质量更佳,更好地满足终端设备的传输需求,保证传输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三。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以为上述图2和/或图3所示的通信的方法的一种可能的示例,该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与上述图2和/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相互参考引用。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包括:
S401、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该测量配置信息可包括上报门限,和至少一个小区的信息。
该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该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主网络设备。
该第二网络设备可在释放终端设备进入去激活态时,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发送该测量配置信息。
S402、终端设备确定测量指示信息。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测量配置信息对该测量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并根据该测量结果确定测量指示信息。
该测量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即为该至少一个小区。
S403、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连接恢复请求。
该连接恢复请求可包括:测量指示信息,该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该测量指示信息的具体描述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连接恢复请求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上是否存储了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的具体描述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该第一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网络设备,即该终端设备的新主网络设备。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不同于第二网络设备,也不同于第三网络设备。
S404、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测量指示信息确定第四网络设备,作为该终端设备的新的辅网络设备。
该第四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三网络设备,该第三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
以该测量指示信息包括该上报门限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或频点信息为例。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或频点信息,可以确定新辅小区,从而进一步根据新辅小区的信息确定第四网络设备。第四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的新的辅网络设备。
S405、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的恢复请求,该上下文的恢复请求用于请求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S406、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的恢复响应。
该恢复响应可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S407、第一网络设备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恢复终端上下文请求。
该第四网络设备为第三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恢复终端上下文请求,该恢复终端上下文请求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
S408、第四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恢复终端上下文响应。
该恢复终端上下文响应用于指示该第四网络设备激活该终端设备在该第四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S409、该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恢复响应。
该恢复响应包括新辅小区的信息。该新辅小区为该第四网络设备下的小区。该新辅小区的信息用于该终端设备的新辅小区的增加、激活或修改。该新辅小区的信息的具体描述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终端设备和/或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例如,该第一网络设备可先确定第四网络设备为新辅网络设备,再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也可先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继而再确定第四网络设备为该新辅网络设备。示例地,该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测量指示信息后,可能没办法直接确定小区信息,需要第二网络设备协助确定小区信息,因而第一网络设备可将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和该第二网络设备协助确定的小区信息,携带在同一消息中,如此,该第一网络设备便没办法在获得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之前便确定该新辅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通信方法,可提供新辅网络设备为原辅网络设备的一种示例,恢复终端设备的多连接模式,其具体的实现和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四。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以为上述图2和/或图3所示的通信的方法的另一种可能的示例,该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与上述图2和/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相互参考引用。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包括:
S501、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S502、终端设备确定测量指示信息。
S503、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连接恢复请求。
S504、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测量指示信息确定第四网络设备,作为该终端设备的新的辅网络设备。
本实施例中,该第四网络设备不同于第二网络设备,也不同于第三网络设备。
步骤S501~504可以参考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S401~404。
S505、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的恢复请求。
该第四网络设备不同于第二网络设备,也不同于第三网络设备,则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的恢复请求。该上下文的恢复请求用于请求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或者,该上下文的恢复请求用于请求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或者,该上下文的恢复请求用于请求终端设备的全部上下文信息。
第三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
可选地,若第二网络设备不具有该终端设备在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信息,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步骤:
可选地,S506、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获取终端设备的上下文请求。
该获取终端设备的上下文请求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
可选地,S507、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获取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响应。
该获取终端设备的上下文请求响应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S508、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的恢复响应。
该上下文的恢复响应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可选地,该上下文的恢复响应还可以包括上报门限。
S509、第一网络设备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建立终端上下文请求。
该建立终端上下文请求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和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用于该第四网络设备与该终端设备的连接的建立。
S510、第四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建立终端上下文响应。
该建立终端上下文响应用于指示该第四网络设备与该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S511、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恢复响应。
该恢复响应包括新辅小区的信息。该新辅小区为该第四网络设备下的小区。该新小区的信息用于该终端设备的新辅小区的增加、激活或修改。该新辅小区的信息的具体描述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终端设备和/或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通信方法,可提供新辅网络设备为不同于原主网络设备和原辅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示例,恢复终端设备的多连接模式,其具体的实现和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五。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通信方法可包括:
S601、第二网络设备向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发送请求,该请求用于寻呼终端设备。
该第二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主网络设备。
在该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该请求为寻呼请求如无线接入网寻呼请求(RANPaging request)。
该第二网络设备可在确定第三网络设备具有待传输至该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情况下,向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该请求,用以请求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寻呼该终端设备。
当第三网络设备上具有该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数据时,该第三网络设备知道该终端设备处于去激活态,无法直接将该待传输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设备。因此,为实现该待传输数据的发送,该第三网络设备需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以触发该第二网络设备向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发送请求用以寻呼该终端设备。
S602、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请求。
S603、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响应。
该响应用于指示该第一网络设备寻呼到该终端设备,该响应中包括用于确定该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例如该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该第一网络设备下的小区的信息。
该第三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
若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请求,寻呼到该终端设备,即收到该终端设备的寻呼响应,比如,寻呼响应可以为RRC恢复请求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响应。该响应例如可以为获取终端设备上下文请求,或者用于通知第二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在第一网络设备的其它响应。
S604、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该响应。
S605、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用于确定该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
该用于确定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例如可以为该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该第一网络设备下的小区的信息。
该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该响应后,便可确定该终端设备寻呼成功,且该终端设备位于该第一网络设备下的小区,因此,可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的信息,用以使得该第三网络设备知道该终端设备位于该第一网络设备下的小区。
S606、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待传输数据。
该第三网络设备可在确定该终端设备位于该第一网络设备下的小区的情况下,直接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待传输数据,也可先将该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第二网络设备并由该第二网络设备将该待传输数据传输至该第一网络设备。
S607、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三网络设备的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待传输数据。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待传输数据后,还可将该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终端设备。可选的,该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该待传输数据后,可先与该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继而将该待传输数据传输至该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通过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请求,并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响应,继而接收来自该第三网络设备的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待传输数据,其中,该第一请求用于寻呼终端设备,该第二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主网络设备,该响应用于触发该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该第三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该方法中,可第三网络设备可通过该终端设备的当前驻留小区的网络设备即该第一网络设备寻呼该终端设备,继而将该待传输数据传输至该第一网络设备,实现去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在原辅网络设备具有待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其待传输数据的传输。
可选的,在上述图6所示的通信方法的基础上,上述S603中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用于确定该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可包括:
该第三网络设备根据用于确定该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确定该第三网络设备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是否具有网络设备间的接口连接,比如Xn口连接。
该第三网络设备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可能存在网络设备间的接口连接,比如Xn口连接,也可能不存在网络设备间的接口连接。
若该第三网络设备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存在网络设备间的接口连接,该第三网络设备可通过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将该待传输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网络设备。
若该第三网络设备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不存在网络设备间的接口连接,该第三网络设备可以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网络设备间的接口连接后,通过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再把该待传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网络设备。如果该第三网络设备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无法建立网络设备间的接口连接,则无法直接将该待传输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网络设备,因而可通过其他设备将该待传输数据传输至该第一网络设备。
在一种示例中,若该第一网络设备与该第三网络设备间不存在网络设备间的接口连接,上述S607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三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待传输数据,可包括:
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待传输数据;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三网络设备的待传输数据;
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待传输数据;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二网络设备的该待传输数据。
也就是说,若该第一网络设备与该第三网络设备间不存在网络设备间的连接接口,且无法建立网络设备间的接口连接,该第三网络设备可先将该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并由该第二网络设备将该待传输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网络设备,实现该待传输数据在第三网络设备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
在一种示例中,若该第一网络设备与该第三网络设备间不存在网络设备间的接口连接,该通信方法还可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用以请求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二网络设备的该终端设备的第二网络上的上下文信息,和,来自该第二网络设备的拒绝指示信息。该拒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不被提供。
可选的,该拒绝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该第三网络设备与该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不存在接口。
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建立与该终端设备间的连接,该第一网络设备可在连接建立后,将从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的该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终端设备。其中,该第二网络设备可从该第三网络设备接收该待传输数据。也就是说,该第三网络设备可在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不存在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接口的情况下,便将该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由该第二网络设备转发至第一网络设备,继而传输至该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六。图7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以为上述图6所示的通信的方法的一种可能的示例,该图7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与上述图6所示的通信方法相互参考引用。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包括:
S701、若第三网络设备具有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数据,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指示,该指示用于使得第二网络设备触发该终端设备的无线接入网寻呼。
S702、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网寻呼请求。
S703、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无线接入网寻呼。
S704、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恢复请求。
S705、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的恢复请求。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S705后可继续执行下述S706a-S709a。
S706a、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用于确定该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
S707a、若该第三网络设备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无法建立网络设备间的接口连接,则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数据。
可选地,第三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三网络设备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不存在基站间的接口连接的信息。
S708a、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的恢复响应,以及该待传输数据。
其中,该上下文的恢复响应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S709a、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待传输数据。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S705后可继续执行下述S706b-S711b。
S706b、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用于确定该第一网络设备的信息。
S707b、若该第三网络设备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建立网络设备间的接口连接,则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三网络设备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接口连接的信息,或者用于指示不转发待传输数据的指示。
第三网络设备可通过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将该待传输数据发送至该第一网络设备。
S708b、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的恢复响应,以及用于指示该第三网络设备的信息。
其中,该上下文的恢复响应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S709b、第三网络设备在与第一网络设备建立网络设备间的连接后,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数据。
S710b、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待传输数据。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S705后可继续执行下述S706c-S707c。
S706c、第一网络设备控制第三网络设备作为该终端设备的新辅网络设备,使得该第三网络设备恢复与该终端设备间的连接。
S707c、第三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待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通信方法,可通过上述提供的三种实现方式,在原辅网络设备具有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实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其具体的实现和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图6对应方法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图2至图7中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结合使用。在此不予限定。
以上结合图2-图7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以下结合图8至图10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适用于图1所示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8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8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作,如,确定测量指示信息并发送包括有测量指示信息的第二请求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例如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测量配置信息、该终端设备的原主网络设备的信息,该终端设备的原辅网络设备的信息、该终端设备的新主网络设备的信息、该终端设备的新辅网络设备的信息、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等。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控制电路和天线一起也可以叫做收发器,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8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一个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8中的处理器可以集成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80的收发单元801,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如图2-图7中部分所述的接收功能和发送功能。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80的处理单元802。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80包括收发单元801和处理单元80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8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8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8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输入口、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处理器802可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单元801接收信号和/或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收发单元801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可以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基站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基站9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9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902。所述RRU901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9011和射频单元9012。所述RRU 9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述实施例中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有新辅小区的信息的响应等至少一个消息。所述BBU 9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901与BBU 9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 902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处理单元)902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BBU 9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指示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BBU 902还包括存储器9021和处理器9022,所述存储器9021用于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9021存储上述实施例中的测量配置信息、该终端设备的原主网络设备的信息,该终端设备的原辅网络设备的信息、该终端设备的新主网络设备的信息、该终端设备的新辅网络设备的信息、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等至少一种。所述处理器90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9021和处理器9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10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所述通信装置1000可以是芯片,网络设备(如基站),终端设备或者其他网络设备等。
所述通信装置10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1。所述处理器10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如,基站、终端、或芯片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用以实现信号的输入(接收)和输出(发送)。例如,通信装置可以为芯片,所述收发单元可以是芯片的输入和/或输出电路,或者通信接口。所述芯片可以用于终端或基站或其他网络设备。又如,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或基站或其他网络设备,所述收发单元可以为收发器,射频芯片等。
所述通信装置1000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1001,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1可实现图2-图7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1000包括用于发送用于请求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请求的部件(means),以及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或第三网络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部件(means)。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实现该用于请求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请求的发送的means及接收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或第三网络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means的功能。例如可以通过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或芯片的接口发送该第一请求以及接收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或第三网络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一指请求以及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或第三网络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1000包括用于接收第一请求的部件(means),以及发送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部件(means)。所述第一请求以及如何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例如可以通过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或芯片的接口接收第一请求和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通信装置1000所包括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1001,还可实现图2-图7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1000包括用于发送包括有测量指示信息的请求的部件(means),以及接收包括新辅小区的信息的响应的部件(means)。所述包括有测量指示信息的请求以及如何包括新辅小区的信息的响应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例如可以通过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或芯片的接口实现该包括有测量指示信息的请求的发送,和包括新辅小区的信息的响应的接收。
可选的,处理器1001除了实现图2-图7所示的任一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
可选的,一种设计中,处理器1001也可以包括指令1003,所述指令可以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000也可以包括电路,所述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10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002,其上存有指令1004,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存储器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的处理器中也可以存储指令和/或数据。例如,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002可以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测量配置信息、该终端设备的原主网络设备的信息,该终端设备的原辅网络设备的信息、该终端设备的新主网络设备的信息、该终端设备的新辅网络设备的信息、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等至少一种。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005以及天线1006。所述处理器10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通信装置(终端或者基站)进行控制。所述收发单元1005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用于通过天线1006实现通信装置的收发功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和,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如电路)、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应理解,图8所示的终端设备800能够实现图2-图7中方法实施例中任一涉及终端设备的各个过程。终端设备8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图7中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应理解,图9所示的网络设备900能够实现图2-图7中方法实施例中任一涉及网络设备的各个过程。网络设备9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图7中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810或处理器910的可以通过处理单元或芯片实现,可选地,收发器820或收发器920可以由发射器获接收器构成,或由收发单元构成,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例如,图8中的处理器810或图9中的处理器91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例如,图8中的存储器830或图9中的存储器930)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
应理解,上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改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所述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以用硬件实现,或固件实现,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如本申请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主网络设备;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多连接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包括:
请求指示信息,所述请求指示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或者,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或者,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在同一个消息中携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来自该第二网络设备的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网络设备和该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包括测量指示信息,所述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
根据所述测量指示信息确定第四网络设备为新辅网络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指示信息包括: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指示信息包括: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索引或指示至少一个小区是否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索引;
或者,
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至少一个小区是否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对应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5-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指示信息还包括:所述上报门限。
12.根据权利要求5-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用于指示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5-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所述第三请求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三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四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恢复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5-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第六请求,所述第六请求用于请求第四网络设备恢复终端上下文,所述第六请求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5-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第四网络设备的恢复终端上下文响应,该恢复终端上下文响应用于指示该第四网络设备激活该终端设备在该第四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5-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不同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四网络设备发送第四请求,所述第四请求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5-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响应,所述响应包括:新辅小区的信息;所述新辅小区为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下的小区;所述新辅小区的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新辅小区的增加、激活或修改。
1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主网络设备;
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在连接态时的原辅网络设备;所述上下文信息用于使得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恢复所述终端设备的多连接模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包括:
请求指示信息,所述请求指示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或者,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或者,请求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第五请求,所述第五请求用于请求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上的上下文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满足上报门限的小区的索引;
或者,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指示至少一个小区是否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满足所述上报门限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上报门限的信息。
2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如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011230.1A CN118019152A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201810542736.XA CN110557847B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EP19811304.5A EP3800964B1 (en) | 2018-05-30 | 2019-05-30 | Communication methods,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
PCT/CN2019/089312 WO2019228459A1 (zh) | 2018-05-30 | 2019-05-30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US17/104,633 US11690116B2 (en) | 2018-05-30 | 2020-11-25 |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US18/323,540 US12213197B2 (en) | 2018-05-30 | 2023-05-25 |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42736.XA CN110557847B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011230.1A Division CN118019152A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57847A CN110557847A (zh) | 2019-12-10 |
CN110557847B true CN110557847B (zh) | 2024-01-05 |
Family
ID=686987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42736.XA Active CN110557847B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202410011230.1A Pending CN118019152A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011230.1A Pending CN118019152A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690116B2 (zh) |
EP (1) | EP3800964B1 (zh) |
CN (2) | CN110557847B (zh) |
WO (1) | WO201922845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57847B (zh) * | 2018-05-30 | 2024-0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WO2021134763A1 (zh) * | 2020-01-02 | 2021-07-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恢复传输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1372305B (zh) * | 2020-03-12 | 2024-01-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连接模式切换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13498219B (zh) * | 2020-03-18 | 2024-10-18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多连接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49419A (zh) * | 2013-08-09 | 2015-0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多连接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5981438A (zh) * | 2014-01-29 | 2016-09-2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支持双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用户设备的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CN107666693A (zh) * | 2016-07-29 | 2018-02-0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终端路径转移、控制终端状态转换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85667B1 (en) * | 1998-12-02 | 2001-09-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Page response on existing radio signaling channel |
JP4000906B2 (ja) * | 2002-05-22 | 2007-10-3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パケット転送経路の最適化方法及びパケット転送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ATE363815T1 (de) * | 2002-05-31 | 2007-06-15 | Nokia Corp | Verfahren zur leitweglenkung und netzstruktur |
GB2420047B (en) * | 2004-08-02 | 2007-09-19 | Nec Technologi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between networks therefor |
US7624290B2 (en) * | 2005-03-22 | 2009-11-24 | Sony Corporation | Power-save control for network master device |
KR101482255B1 (ko) * | 2007-06-18 | 2015-01-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인접 셀들에 대한 메저먼트 방법 및장치 |
EP2353253A1 (en) * | 2008-11-07 | 2011-08-10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Inter-network carrier ethernet service protection |
CN101932057B (zh) * | 2009-06-22 | 2013-08-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处理方法、切换处理的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CN105101320B (zh) * | 2010-05-07 | 2019-12-3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基站间连接的方法 |
CN102348191A (zh) * | 2010-08-06 | 2012-02-0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ue上下文获取方法和设备 |
CN104106302B (zh) * | 2012-02-10 | 2019-04-09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增强连接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US9553769B2 (en) * | 2012-04-06 | 2017-01-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in ad-hoc networks |
US10560882B2 (en) * | 2012-06-08 | 2020-02-11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 transmission |
WO2015023067A1 (ko) * | 2013-08-12 | 2015-02-19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기지국 연결 기반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 링크 실패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
US20150223095A1 (en) * | 2014-01-31 | 2015-08-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Dual Connectivity User Equipment |
US20170251357A1 (en) * | 2014-09-05 | 2017-08-31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mobility management and bearer management |
US10313217B2 (en) * | 2015-03-13 | 2019-06-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on chip (SoC) capable of sharing resources with network device and devices having the SoC |
US20160353340A1 (en) * | 2015-05-29 | 2016-12-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ra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nd intra-rat measurement reporting |
US10327276B2 (en) * | 2015-06-12 | 2019-06-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evaluating a connection |
US9755958B2 (en) * | 2015-07-02 | 2017-09-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Fast convergence in VRRP with multipoint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
US20180295603A1 (en) * | 2015-08-28 | 2018-10-1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Data routing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381223A4 (en) * | 2015-11-18 | 2019-07-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DEVICE,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 THEREFORE FOR CHANGING THE MASTER NODE FOR THE WIRELESS DEVICE |
CN107277850B (zh) * | 2016-04-01 | 2022-04-1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无线局域网聚合的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
US10841847B2 (en) * | 2016-04-29 | 2020-11-17 | Lg Electronics Inc.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performed by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using same |
EP3457745B1 (en) * | 2016-05-13 | 2020-08-1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relevant device |
CN107623946A (zh) * | 2016-07-15 | 2018-01-23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对轻连接状态的终端的寻呼方法和装置 |
CN108377558A (zh) | 2016-10-21 | 2018-08-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波束的多连接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CA3057043C (en) * | 2017-03-17 | 2022-06-21 | Ofinno,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handling radio access network notification area update failure and paging |
AR111135A1 (es) * | 2017-03-20 | 2019-06-0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Reanudación de conexión segura de red |
MX2019012653A (es) * | 2017-04-28 | 2019-12-1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odo para adquirir informacion de configuracion de contexto, dispositivo terminal y dispositivo de red de acceso. |
WO2018203300A1 (en) * | 2017-05-05 | 2018-11-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plit signalling radio bearer in handover |
EP3668262B1 (en) * | 2017-08-09 | 2023-11-15 | Nec Corporation |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using simultaneously multiple cells served by different ran nodes |
EP3713369A4 (en) * | 2017-11-24 | 2020-12-02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CESS OF DUAL RECORD TERMINAL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EP3742809A4 (en) * | 2018-01-19 | 2021-01-13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PROCESS FOR CONFIGURING A SECONDARY CELL,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A |
GB2595198B (en) * | 2018-02-07 | 2023-06-14 | Ifpl Group Ltd | Apparatus for device charging |
US10575358B2 (en) * | 2018-03-23 | 2020-02-25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networking with future generation network |
CN110557847B (zh) * | 2018-05-30 | 2024-0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3170520A (zh) * | 2018-10-10 | 2021-07-23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在传输可靠性中使用的方法和设备 |
CN111757373B (zh) * | 2019-03-29 | 2022-1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2018
- 2018-05-30 CN CN201810542736.XA patent/CN110557847B/zh active Active
- 2018-05-30 CN CN202410011230.1A patent/CN118019152A/zh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5-30 WO PCT/CN2019/089312 patent/WO2019228459A1/zh unknown
- 2019-05-30 EP EP19811304.5A patent/EP3800964B1/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1-25 US US17/104,633 patent/US11690116B2/en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5-25 US US18/323,540 patent/US1221319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49419A (zh) * | 2013-08-09 | 2015-0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多连接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5981438A (zh) * | 2014-01-29 | 2016-09-2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支持双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用户设备的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CN107666693A (zh) * | 2016-07-29 | 2018-02-0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终端路径转移、控制终端状态转换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57847A (zh) | 2019-12-10 |
US20210112614A1 (en) | 2021-04-15 |
CN118019152A (zh) | 2024-05-10 |
WO2019228459A1 (zh) | 2019-12-05 |
US20230300927A1 (en) | 2023-09-21 |
EP3800964A4 (en) | 2021-08-18 |
EP3800964A1 (en) | 2021-04-07 |
US11690116B2 (en) | 2023-06-27 |
US12213197B2 (en) | 2025-01-28 |
EP3800964B1 (en) | 2025-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85805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
KR102352582B1 (ko) | 네트워크 슬라이싱을 위한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 |
EP3651404B1 (en) | Non-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20048438A1 (zh) | 一种射频参数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 |
CN109462425B (zh) | 一种波束扫描指示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1867057B (zh) |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12213197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1083738B (zh) |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设备 | |
EP3397019B1 (en) | Method and devices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s in dual connectivity | |
CN116508349A (zh) | 通信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系统 | |
CN115396927A (zh)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
CN111935779B (zh) |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3286331B (zh) | 重建立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15023913B (zh) |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
EP346121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radio bearer of wearable device | |
CN113411847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3099556A (zh) | 在蜂窝节点和核心网之间建立连接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
CN103518399A (zh) | 小区切换方法及设备 | |
JP2020500443A (ja) | 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情報の交換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 |
CN115699868B (zh) | 重选初始带宽部分bwp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0831247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2584412B (zh) | 一种波束切换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KR20200058453A (ko) | Ue 전송 포트 개수의 지시 방법, ue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 |
US20180213546A1 (en) | Method of interworking between networks and device | |
CN114071602B (zh) | 一种节点切换配置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