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0065A -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40065A CN110540065A CN201810869990.0A CN201810869990A CN110540065A CN 110540065 A CN110540065 A CN 110540065A CN 201810869990 A CN201810869990 A CN 201810869990A CN 110540065 A CN110540065 A CN 1105400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sorption
- glass
- driving
- linear
- sucke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9/00—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49/05—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 B65G49/06—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for fragile sheets, e.g. glass
- B65G49/061—Lifting, gripping, or carrying means, for one or more sheets forming independent means of transport, e.g. suction cups, transport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9/00—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49/05—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 B65G49/06—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for fragile sheets, e.g. glass
- B65G49/063—Transporting devices for sheet glass
- B65G49/064—Transporting devices for sheet glass in a horizontal position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转运装置,包括取料装置、移位装置、下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取料装置吸取擦片机上待清洗的玻璃,传递至移位装置,由移位装置运输至下料装置,再由下料装置将待清洗的玻璃输送至出料装置,出料装置输送玻璃至平板清洗机进行清洗。玻璃自擦片机转移至平板清洗机的过程不需要人工搬运,而是通过取料装置、移位装置、下料装置和出料装置等机械装置的配合,从而有效降低了玻璃转移的人工劳动强度。玻璃由待清洗位置向平板清洗机的转移通过取料装置、移位装置、下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对应的吸附装置吸附完成,不会对玻璃造成二次划伤,从而提高了玻璃的良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由一个工艺装置转移到另外一个工艺装置,转移过程会涉及玻璃的转移和搬运等操作,比如脏污玻璃的处理需要先经过擦片机,通过擦片机将玻璃表面的油污或者污垢等擦干净,再通过平板清洗机进行高洁净的表面清洗烘干,玻璃由擦片机向平板清洗机的转移和搬运一般是通过人工搬运完成,即玻璃从擦片机出来后由人工将玻璃收到烤架,然后将烤架和玻璃的整体搬运到平板清洗机,再由人工将玻璃从烤架里面取出放入平板清洗机进行表面清洗工艺,此过程大量浪费了人力物力,还容易对玻璃进行二次划伤,降低良率。
因此,如何降低玻璃转移的人工劳动强度,同时降低对玻璃造成二次划伤的可能性,以提高玻璃的良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转运装置,以降低玻璃转移的人工劳动强度,同时降低对玻璃造成二次划伤的可能性,以提高玻璃的良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包括取料装置、移位装置、下料装置和出料装置;
所述取料装置包括第一吸附装置、驱动第一吸附装置上下运动的第一升降装置和驱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一线性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吸附装置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垂直;
所述移位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吸附装置配合的第二吸附装置和与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垂直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吸附装置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二线性驱动装置;
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配合的第三吸附装置、驱动所述第三吸附装置上下运动的第二升降装置和驱动所述第二升降装置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三线性驱动装置,所述第三吸附装置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第三线性驱动装置垂直,所述第三线性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平行;
所述出料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三吸附装置配合的传送装置和与所述传送装置连接的驱动装置。
优选的,在上述玻璃转运装置中,还包括暂存装置,所述暂存装置包括用于吸附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玻璃且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平行布置的第四吸附装置和与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平行的第四线性驱动装置。
优选的,在上述玻璃转运装置中,还包括翻面装置,所述翻面装置包括用于吸附所述第二吸附装置的玻璃的第五吸附装置、驱动所述第五吸附装置180°旋转的旋转装置、驱动所述旋转装置上下运动的第三升降装置和驱动所述第三升降装置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五线性驱动装置;
所述第三吸附装置能够吸附所述第五吸附装置的玻璃。
优选的,在上述玻璃转运装置中,所述翻面装置与所述下料装置平行布置。
优选的,在上述玻璃转运装置中,
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所述第三线性驱动装置、所述第四线性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五线性驱动装置均包括同步带轮、与所述同步带轮配合的同步带和安装于所述同步带的直线导轨,所述同步带轮与伺服电机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玻璃转运装置中,
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为伸缩缸;
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为丝杠;
所述第三升降装置为无杆气缸。
优选的,在上述玻璃转运装置中,所述旋转装置为旋转气缸。
优选的,在上述玻璃转运装置中,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为吸盘,所述吸盘个数为5个;
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为吸板,所述吸板的个数为4个;
所述第三吸附装置为吸盘,所述吸盘的个数为4个;
所述第四吸附装置为吸板,所述吸板的个数为4个;
所述翻面装置包括两个所述吸附装置,所述第五吸附装置为吸盘,所述吸盘的个数为4个;
或者,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为吸盘,所述吸盘个数为5个;
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为吸板,所述吸板的个数为5个;
所述第三吸附装置为吸盘,所述吸盘的个数为5个;
所述第四吸附装置为吸板,所述吸板的个数为4个;
所述翻面装置包括两个所述吸附装置,所述第五吸附装置为吸盘,所述吸盘的个数为5个。
优选的,在上述玻璃转运装置中,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框架、安装于所述框架的滚轮轴和套设于所述滚轮轴的多个滚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滚轮轴一端且位于所述框架外的第一锥齿轮、齿轮轴、套设于所述齿轮轴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配合的第二锥齿轮和驱动所述齿轮轴转动的电机。
优选的,在上述玻璃转运装置中,所述出料装置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取料装置、所述移位装置和所述暂存装置。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玻璃转运装置,包括取料装置、移位装置、下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取料装置吸取擦片机上待清洗的玻璃,传递至移位装置,由移位装置运输至下料装置,再由下料装置将待清洗的玻璃输送至出料装置,出料装置输送玻璃至平板清洗机进行清洗。玻璃自擦片机转移至平板清洗机的过程不需要人工搬运,而是通过取料装置、移位装置、下料装置和出料装置等机械装置的配合,从而有效降低了玻璃转移的人工劳动强度。玻璃由待清洗位置向平板清洗机的转移通过取料装置、移位装置、下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对应的吸附装置吸附完成,不会对玻璃造成二次划伤,从而提高了玻璃的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转运装置的整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转运装置的整体图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转运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料装置的左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位装置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位装置的主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位装置的左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暂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暂存装置的主视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暂存装置的俯视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翻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翻面装置的主视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翻面装置的左视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翻面装置的俯视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料装置的俯视图。
1、取料装置,11、第一吸附装置,12、第一升降装置,13、第一线性驱动装置,2、移位装置,21、第二吸附装置,22、第二线性驱动装置,3、下料装置,31、第三吸附装置,32、第二升降装置,33、第三线性驱动装置,4、暂存装置,41、第四吸附装置,42、第四线性驱动装置,5、翻面装置,51、第五吸附装置,52、旋转装置,53、第三升降装置,54、第五线性驱动装置,6、出料装置,61、滚轮轴,62、滚轮,63、第一锥齿轮,64、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转运装置,以降低玻璃转移的人工劳动强度,同时降低对玻璃造成二次划伤的可能性,以提高玻璃的良率。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转运装置的整体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转运装置的整体图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转运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料装置的主视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料装置的俯视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料装置的左视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位装置的主视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位装置的俯视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位装置的主视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位装置的左视图;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位装置的俯视图;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暂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暂存装置的主视图;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暂存装置的俯视图;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翻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翻面装置的主视图;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翻面装置的左视图;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翻面装置的俯视图;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料装置的俯视图。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转运装置,包括取料装置1、移位装置2、下料装置3和出料装置6。
取料装置1吸取擦片机上待清洗的玻璃,传递至移位装置2,由移位装置2运输至下料装置3,再由下料装置3将待清洗的玻璃输送至出料装置6,出料装置6输送玻璃至平板清洗机进行清洗。玻璃自擦片机转移至平板清洗机的过程不需要人工搬运,而是通过取料装置1、移位装置2、下料装置3和出料装置6等机械装置的配合,从而有效降低了玻璃转移的人工劳动强度。玻璃由待清洗位置向平板清洗机的转移通过取料装置1、移位装置2、下料装置3和出料装置6对应的吸附装置吸附完成,不会对玻璃造成二次划伤,从而提高了玻璃的良率。
取料装置1包括第一吸附装置11、第一升降装置12和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第一吸附装置11用于吸取擦片机的待清洗的玻璃;第一升降装置12驱动第一吸附装置11升降,实现玻璃的提起和降落;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带动第一吸附装置11和第一升降装置12做水平往复运动。具体为,第一吸附装置11吸取待清洗的玻璃,第一升降装置12驱动吸附有待清洗的玻璃的第一吸附装置11上升至预设高度,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带动第一吸附装置11和第一升降装置12运动至下一工位即移位装置2,第一升降装置12驱动吸附有待清洗的玻璃的第一吸附装置11下降至预设高度。
其中,第一吸附装置11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垂直。
第一吸附装置11实现了玻璃在擦片机与取料装置1之间的转移,不需要人工搬运,从而降低了玻璃转移的人工劳动强度,玻璃在擦片机与取料装置1之间的转移过程通过第一吸附装置11进行有效吸附,吸附性能可靠,能够有效避免对玻璃造成二次划伤,从而提高了玻璃的良率。
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实现了玻璃在取料装置1与移位装置2之间的转移,不需要人工搬运,从而降低了玻璃转移的人工劳动强度,玻璃在取料装置1与移位装置2之间的转移过程通过第一吸附装置11进行有效吸附,吸附性能可靠,能够有效避免对玻璃造成二次划伤,从而提高了玻璃的良率。
移位装置2包括第二吸附装置21和第二线性驱动装置22。第二吸附装置21用于吸取第一吸附装置11的玻璃;第二线性驱动装置22带动第二吸附装置21做水平往复运动。具体为,第二吸附装置21吸取第一吸附装置11上待清洗的玻璃,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吸附有待清洗的玻璃的第二吸附装置21运动至下一工位即下料装置3。
第二线性驱动装置22实现玻璃在移位装置2与下料装置3之间的转移,不需要人工搬运,从而降低了玻璃转移的人工劳动强度,玻璃在移位装置2与下料装置3之间的转移过程通过第二吸附装置21进行有效吸附,吸附性能可靠,能够有效避免对玻璃造成二次划伤,从而提高了玻璃的良率。
下料装置3包括第三吸附装置31、第二升降装置32和第三线性驱动装置33。第三吸附装置31用于吸取第二吸附装置21的玻璃;第二升降装置32驱动第三吸附装置31升降,实现玻璃的提起和降落;第三线性驱动装置33带动第三吸附装置31和第二升降装置32做水平往复运动。具体为,第三吸附装置31吸取第二吸附装置21上待清洗的玻璃,第二升降装置32驱动吸附有待清洗的玻璃的第三吸附装置31上升至预设高度,第三驱动装置带动第三吸附装置31和第二升降装置32运动至下一工位即出料装置6,第二升降装置32驱动吸附有待清洗的玻璃的第三吸附装置31下降至预设高度。
其中,第三吸附装置31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第三线性驱动装置33垂直,且第三线性驱动装置33与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平行。
第三线性驱动装置33实现玻璃在下料装置3与出料装置6之间的转移,不需要人工搬运,从而降低了玻璃转移的人工劳动强度,玻璃在下料装置3与出料装置6之间的转移过程通过第三吸附装置31进行有效吸附,吸附性能可靠,能够有效避免对玻璃造成二次划伤,从而提高了玻璃的良率。
出料装置6包括与第三吸附装置31配合的传送装置和与传送装置连接的驱动装置。下料装置3的第三吸附装置31将玻璃送至出料装置6的传送装置,由传送装置传输至平板清洗机,其中驱动装置为传送装置提供动力。
出料装置6直接将待清洗的玻璃运输至平板清洗机,不需要人工搬运,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玻璃转移的人工劳动强度。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方案提供的玻璃转运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玻璃转移的人工劳动度,且能够避免对玻璃造成二次划伤,从而有效提高了玻璃的良率。
目前擦片机并排出料5PCS(pieces,片),玻璃间距95mm,而平板清洗机要求上料并排4PCS或者5PCS,玻璃间距95mm,当平板清洗机的上料要求为4PCS时,则需要对玻璃进行数量变换,此时需要设置暂存装置4,当平板清洗机的上料要求为5PCS时,则不需要对玻璃进行数量变换,此时不需要设置暂存装置4。
本方案提供的暂存装置4包括第四吸附装置41和第四线性驱动装置42。第四吸附装置41用于吸附第一吸附装置11上的玻璃。优选的,第四吸附装置41与第二吸附装置21平行布置,相应的,第四线性驱动装置42也就与第二线性驱动装置22平行,第四线性驱动装置42带动第四吸附装置41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且运动后第四吸附装置41的待吸附玻璃的工位与第一吸附装置11的需要放置的玻璃的工位对应;当第二次来料时,再将取料装置1多余的1PCS放入暂存装置4的工位,当暂存装置4的第四吸附装置41的工位均吸附有玻璃时,取料装置1将暂存装置4上的玻璃全部取走运至移位装置2,依次类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暂存装置4的第四吸附装置41的工位数量与取料装置1的第一吸附装置11的工位数量相等。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暂存装置4与移位装置2并排布置。
取料装置1取料5PCS,将其中的1PCS放在暂存装置4的第四吸附装置41的相应工位上,然后将剩余的4PCS放在移位装置2的第二吸附装置21上,移位装置2动作,将4PCS料运送至下料装置3。
在对玻璃的清洗过程中,部分时候需要对玻璃进行翻面操作,为了进一步降低玻璃清洗的人工劳动强度,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玻璃转运装置还包括翻面装置5。
翻面装置5包括用于吸附第二吸附装置21的玻璃的第五吸附装置51、驱动第五吸附装置51进行180°旋转的旋转装置52、驱动旋转装置52上下运动的第三升降装置53和驱动第三升降装置53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五线性驱动装置54。待清洗的玻璃运至移位装置2,翻面装置5的第五吸附装置51对玻璃进行吸取,第三升降装置53驱动第五吸附装置51上升预设高度,为玻璃旋转提供空间,旋转装置52工作,对玻璃进行180°翻转,第五线性驱动装置54驱动第五吸附装置51、旋转装置52和第三升降装置53运动至下料装置3,第三升降装置53下降至预设高度,下料装置3的第三吸附装置31对第五吸附装置51的玻璃进行吸取。
当玻璃同时需要数量变换与翻面时,则玻璃转运装置需要同时设置暂存装置4与翻面装置5。具体为,取料装置1取料5PCS,将其中的1PCS放在暂存装置4的第四吸附装置41的相应工位上,然后将剩余的4PCS放在移位装置2的第二吸附装置21上,然后由翻面装置5的第五吸附装置51对第二吸附装置21的玻璃进行吸取,第三升降装置53驱动第五吸附装置51上升预设高度,旋转装置52工作,对玻璃进行180°翻转,第五线性驱动装置54驱动第五吸附装置51、旋转装置52和第三升降装置53运动至下料装置3,第三升降装置53下降至预设高度,下料装置3的第三吸附装置31对第五吸附装置51的玻璃进行吸取;当第二次来料时,再将取料装置1多余的1PCS放入暂存装置4的工位,当暂存装置4的第四吸附装置41的工位均吸附有玻璃时,取料装置1将暂存装置4上的料全部取走运至移位装置2,依次类推。
优选的,翻面装置5与下料装置3平行布置。
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包括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一同步带轮配合的第一同步带和安装于第一同步带的第一直线导轨,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
第二线性驱动装置22包括第二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配合的第二同步带和安装于第二同步带的第二直线导轨,第二同步带轮与第二伺服电机连接。
第三线性驱动装置33包括第三同步带轮、与第三同步带轮配合的第三同步带和安装于第三同步带的第三直线导轨,第三同步带轮与第三伺服电机连接。
第四线性驱动装置42包括第四同步带轮、与第四同步带轮配合的第四同步带和安装于第四同步带的第四直线导轨,第四同步带轮与第四伺服电机连接。
第五线性驱动装置54包括第五同步带轮、与第五同步带轮配合的第五同步带和安装于第五同步带的第五直线导轨,第五同步带轮与第五伺服电机连接。
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第二线性驱动装置22、第三线性驱动装置33、第四线性驱动装置42和第五线性驱动装置54的结构相同,工作原理也相同。下面以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为例:
第一伺服电机提供驱动动力,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同步带轮转动,进而第一同步带轮带动第一同步带转动,最终第一同步带带动第一直线导轨运动。
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第二线性驱动装置22、第三线性驱动装置33、第四线性驱动装置42和第五线性驱动装置54也可以为其他实现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第二线性驱动装置22、第三线性驱动装置33、第四线性驱动装置42和第五线性驱动装置54的结构也可以不同。
第一升降装置12为伸缩缸,第一升降装置12可以为气缸,也可以为油缸。
第二升降装置32为丝杠,丝杠调节精度高。
第三升降装置53为无杆气缸。
优选的,旋转装置52为旋转气缸,旋转气缸的使用简化了玻璃转运装置的结构,便于装置的安装和维修。
在本方案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吸附装置11为吸盘,吸盘个数为5个,第二吸附装置21为吸板,吸板的个数为4个,第三吸附装置31为吸盘,吸盘的个数为4个,第四吸附装置41为吸板,吸板的个数为4个,翻面装置5包括两个吸附装置,第五吸附装置51为吸盘,吸盘的个数为4个。
在本方案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吸附装置11为吸盘,吸盘个数为5个,第二吸附装置21为吸板,吸板的个数为5个,第三吸附装置31为吸盘,吸盘的个数为5个,第四吸附装置41为吸板,吸板的个数为4个,翻面装置5包括两个吸附装置,第五吸附装置51为吸盘,吸盘的个数为5个。
优选的,翻面装置5的吸盘在没有工作时朝下,翻转机后,翻面装置5的吸盘朝上,从而便于与下料装置3配合。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传送装置包括框架、安装于框架的滚轮轴61和套设于滚轮轴61的多个滚轮62。滚轮轴61的个数为多个,并排安装于框架上,滚轮轴61上设置有多个滚轮62,相邻滚轮轴61之间的距离小于两倍的滚轮62直径。滚轮62与玻璃滚动配合,降低了传送装置与玻璃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对玻璃造成二次划伤,进一步提高了玻璃的良率。优选的,每个玻璃的下方均设置有多个滚轮62,且在传送过程中玻璃的各处均能够被滚轮62稳定支撑。
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滚轮轴61一端且位于框架外的第一锥齿轮63、齿轮轴、套设于齿轮轴与第一锥齿轮63配合的第二锥齿轮64和驱动齿轮轴转动的电机。第一锥齿轮63、齿轮轴、第二锥齿轮64和电机均设置于框架外。
电机驱动齿轮轴转动,齿轮轴带动第二锥齿轮64与第一锥齿轮63啮合,进而第一锥齿轮63带动滚轮轴61转动,滚轮轴61带动滚轮62转动,滚轮62转动实现对玻璃的传动。
优选的,传送装置和驱动装置具有两组,两组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相同。
在本方案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传送装置还可以为传动带,相应的驱动装置为传送带、带轮和驱动带轮转动的电机。
出料装置6的两侧均设置有取料装置1、移位装置2和暂存装置4,仅具有一个出料装置6、一个翻面装置5和一个出料装置6。本方案提供的玻璃转运装置为双通道来料,合成单通道出料,也就是说,玻璃转运装置对接两台擦片机,一台平板清洗机。
优选的,出料装置6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玻璃是否离开传送装置的检测传感器。
第一种实施例,玻璃翻面,平板清洗机入料4PCS:
取料装置1同时取料5PCS,取料装置1将其中的1PCS放在暂存装置4的相应工位上,剩余的4PCS放在移位装置2的工位上;
移位装置2动作,运输4PCS玻璃至预设位置;
翻面装置5吸取玻璃,进行翻面操作;
下料装置3取走翻面装置5的玻璃,放入出料装置6,出料装置6将玻璃送入平板清洗机。
第二种实施例,玻璃翻面,平板清洗机入料5PCS:
取料装置1同时取料5PCS,取料装置1将5PCS放在移位装置2的工位上;
移位装置2动作,将5PCS料运送到预设位置;
翻面装置5吸取玻璃,进行翻面动作;
下料装置3取走翻面装置5的玻璃,放入出料装置6上,出料装置6将玻璃送入平板清洗机。
第三种实施例,玻璃不翻面,平板清洗机入料4PCS:
玻璃不翻面时,翻面装置5无杆气缸动作,将翻面装置5的第五吸附装置51移动到预设位置,该预设位置能够避开下料装置3的取料位置;
取料装置1同时取料5PCS,取料装置1将其中的1PCS放在暂存装置4的相应工位上,取料装置1将剩余的4PCS放在移位装置2的工位上;
移位装置2动作,将4PCS料运送到预设位置;
下料装置3取走移位装置2的4PCS料,放入出料装置6,出料装置6将玻璃送入平板清洗机。
第四种实施例,玻璃不翻面,平板清洗机入料5PCS:
玻璃不翻面时,翻面装置5无杆气缸动作,将翻面装置5的第五吸附装置51移动到预设位置,该预设位置能够避开下料装置3的取料位置;
取料装置1同时取料5PCS,取料装置1将5PCS放在移位装置2的工位上;
移位装置2动作,将5PCS料运送到预设位置;
下料装置3取走移位装置2的5PCS料,放入出料装置6,出料装置6将玻璃送入平板清洗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料装置(1)、移位装置(2)、下料装置(3)和出料装置(6);
所述取料装置(1)包括第一吸附装置(11)、驱动第一吸附装置(11)上下运动的第一升降装置(12)和驱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2)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所述第一吸附装置(11)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垂直;
所述移位装置(2)包括与所述第一吸附装置(11)配合的第二吸附装置(21)和与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垂直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吸附装置(21)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二线性驱动装置(22);
所述下料装置(3)包括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21)配合的第三吸附装置(31)、驱动所述第三吸附装置(31)上下运动的第二升降装置(32)和驱动所述第二升降装置(32)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三线性驱动装置(33),所述第三吸附装置(31)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第三线性驱动装置(33)垂直,所述第三线性驱动装置(33)与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平行;
所述出料装置(6)包括与所述第三吸附装置(31)配合的传送装置和与所述传送装置连接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暂存装置(4),所述暂存装置(4)包括用于吸附所述第一吸附装置(11)的玻璃且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21)平行布置的第四吸附装置(41)和与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22)平行的第四线性驱动装置(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面装置(5),所述翻面装置(5)包括用于吸附所述第二吸附装置(21)的玻璃的第五吸附装置(51)、驱动所述第五吸附装置(51)180°旋转的旋转装置(52)、驱动所述旋转装置(52)上下运动的第三升降装置(53)和驱动所述第三升降装置(53)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五线性驱动装置(54);
所述第三吸附装置(31)能够吸附所述第五吸附装置(51)的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面装置(5)与所述下料装置(3)平行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22)、所述第三线性驱动装置(33)、所述第四线性驱动装置(42)和所述第五线性驱动装置(54)均包括同步带轮、与所述同步带轮配合的同步带和安装于所述同步带的直线导轨,所述同步带轮与伺服电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2)为伸缩缸;
所述第二升降装置(32)为丝杠;
所述第三升降装置(53)为无杆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52)为旋转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11)为吸盘,所述吸盘个数为5个;
所述第二吸附装置(21)为吸板,所述吸板的个数为4个;
所述第三吸附装置(31)为吸盘,所述吸盘的个数为4个;
所述第四吸附装置(41)为吸板,所述吸板的个数为4个;
所述翻面装置(5)包括两个所述吸附装置,所述第五吸附装置(51)为吸盘,所述吸盘的个数为4个;
或者,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11)为吸盘,所述吸盘个数为5个;
所述第二吸附装置(21)为吸板,所述吸板的个数为5个;
所述第三吸附装置(31)为吸盘,所述吸盘的个数为5个;
所述第四吸附装置(41)为吸板,所述吸板的个数为4个;
所述翻面装置(5)包括两个所述吸附装置,所述第五吸附装置(51)为吸盘,所述吸盘的个数为5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框架、安装于所述框架的滚轮轴(61)和套设于所述滚轮轴(61)的多个滚轮(62);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滚轮轴(61)一端且位于所述框架外的第一锥齿轮(63)、齿轮轴、套设于所述齿轮轴与所述第一锥齿轮(63)配合的第二锥齿轮(64)和驱动所述齿轮轴转动的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6)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取料装置(1)、所述移位装置(2)和所述暂存装置(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69990.0A CN110540065B (zh) | 2018-08-02 | 2018-08-02 |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69990.0A CN110540065B (zh) | 2018-08-02 | 2018-08-02 |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40065A true CN110540065A (zh) | 2019-12-06 |
CN110540065B CN110540065B (zh) | 2024-07-16 |
Family
ID=68701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69990.0A Active CN110540065B (zh) | 2018-08-02 | 2018-08-02 |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540065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51045A (zh) * | 2020-02-25 | 2020-06-09 | 上海宝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箱型工件加工流转设备 |
CN114104661A (zh) * | 2021-11-02 | 2022-03-01 | 广州数控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送料装置 |
CN115893004A (zh) * | 2022-12-15 | 2023-04-04 |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5d玻璃翻面机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451366U (zh) * | 2013-07-17 | 2014-02-26 | 东莞市瑞必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上下料玻璃印刷设备 |
CN203545095U (zh) * | 2013-10-30 | 2014-04-16 | 东风汽车公司 | 一种汽车风挡玻璃安装辅助装置 |
CN103863818A (zh) * | 2014-03-25 | 2014-06-18 | 彭富国 | 一种物料往复式移送装置及其方法 |
CN204689219U (zh) * | 2015-05-29 | 2015-10-07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薄膜自动切断装置 |
CN205076094U (zh) * | 2015-10-16 | 2016-03-09 | 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贴膜机中适用的玻璃定位装置 |
CN207495042U (zh) * | 2017-09-01 | 2018-06-15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一种数控机床及其夹具 |
CN207515722U (zh) * | 2017-12-08 | 2018-06-19 | 苏州逸美德科技有限公司 | 尺寸检测装置 |
CN207578400U (zh) * | 2017-11-02 | 2018-07-06 | 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 定位装置及流水线 |
CN207616323U (zh) * | 2017-11-30 | 2018-07-17 | 广东仕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研磨清洗装置 |
CN208531682U (zh) * | 2018-08-02 | 2019-02-22 | 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
-
2018
- 2018-08-02 CN CN201810869990.0A patent/CN11054006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451366U (zh) * | 2013-07-17 | 2014-02-26 | 东莞市瑞必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上下料玻璃印刷设备 |
CN203545095U (zh) * | 2013-10-30 | 2014-04-16 | 东风汽车公司 | 一种汽车风挡玻璃安装辅助装置 |
CN103863818A (zh) * | 2014-03-25 | 2014-06-18 | 彭富国 | 一种物料往复式移送装置及其方法 |
CN204689219U (zh) * | 2015-05-29 | 2015-10-07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薄膜自动切断装置 |
CN205076094U (zh) * | 2015-10-16 | 2016-03-09 | 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贴膜机中适用的玻璃定位装置 |
CN207495042U (zh) * | 2017-09-01 | 2018-06-15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一种数控机床及其夹具 |
CN207578400U (zh) * | 2017-11-02 | 2018-07-06 | 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 定位装置及流水线 |
CN207616323U (zh) * | 2017-11-30 | 2018-07-17 | 广东仕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研磨清洗装置 |
CN207515722U (zh) * | 2017-12-08 | 2018-06-19 | 苏州逸美德科技有限公司 | 尺寸检测装置 |
CN208531682U (zh) * | 2018-08-02 | 2019-02-22 | 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51045A (zh) * | 2020-02-25 | 2020-06-09 | 上海宝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箱型工件加工流转设备 |
CN114104661A (zh) * | 2021-11-02 | 2022-03-01 | 广州数控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送料装置 |
CN115893004A (zh) * | 2022-12-15 | 2023-04-04 |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5d玻璃翻面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40065B (zh) | 2024-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56276B (zh) | 一种板材运输清灰系统及板材运输清灰方法 | |
CN110937402B (zh) | 一种自动摆盘设备 | |
CN209888372U (zh) | 玻璃自动丝印机 | |
CN213230601U (zh) | 一种板材自动涂胶设备 | |
CN211894979U (zh) | 一种板材运输清灰系统 | |
CN109166789B (zh) | 多工位电池片划片装置 | |
CN108557439B (zh) | 平面物体筛选下料装置 | |
CN110540065A (zh) |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 |
CN111348432A (zh) | 一种板材建筑用板材上料设备 | |
KR101228002B1 (ko) | 박판 이송 장치, 박판 처리 이송 시스템 및 박판 이송 방법 | |
CN208531682U (zh) | 一种玻璃转运装置 | |
CN106348063B (zh) | 一种上下料一体机以及上下料方法 | |
CN110668185A (zh) | 一种玻璃磨粉修复设备 | |
CN110654019A (zh) | 超薄电子玻璃离线覆膜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 |
CN118080389B (zh) | 商品分拣装置 | |
CN118417709B (zh) | 一种全自动大幅面玻璃双头激光切割装置 | |
CN213678841U (zh) | 一种吸盘式上料结构 | |
CN211385945U (zh) | 一种瓷砖清洁装置 | |
CN218260735U (zh) | 带有工件转运装置的镜片工件自动擦拭系统 | |
CN114538095B (zh) | 玻璃下片系统、钢化玻璃生产线及下片方法 | |
CN215245748U (zh) | 一种高效三轴上下板材机 | |
CN213459774U (zh) | 一种双层电池串出料机构 | |
CN210880905U (zh) | 超薄电子玻璃离线覆膜生产线 | |
CN210501884U (zh) | 一种丝网印刷机的双面清洁上料装置 | |
CN114772278A (zh) | 板材曝光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