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7379B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之间进行数据发送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之间进行数据发送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37379B CN110537379B CN201880026204.9A CN201880026204A CN110537379B CN 110537379 B CN110537379 B CN 110537379B CN 201880026204 A CN201880026204 A CN 201880026204A CN 110537379 B CN110537379 B CN 1105373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identification number
- missing packets
- packets
- mi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1 othe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77—Buffer management for semi-reliable protocols, e.g. for less sensitive applications like streaming video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总体目的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之间重发数据,并且基站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另一基站接收关于未接收的分组的信息;以及基于所接收的信息,向所述另一基站重发所述未接收到的分组中的至少一个未接收到的分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未接收到的分组是基于所述未接收到的分组的标识号与发送到所述另一基站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值来确定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之间的数据发送,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确定是否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之间重发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已经开发了移动通信系统以在确保用户的移动性的同时提供通信服务。由于快速的技术进步,这种移动通信系统已经达到不仅提供语音通信服务而且提供高速数据通信服务的阶段。
在作为源自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长期演进(LTE)系统中,已经进行了用于覆盖比现有宏小区基站小得多的区域的小小区基站的标准化。
根据要覆盖区域的大小,基站可以被分类为宏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等。宏基站是可用于覆盖比微微基站和毫微微基站更宽的区域的基站,并且微微基站或毫微微基站也被3GPP称为小小区基站。3GPP定义了双连接(DC)以便在宏小区基站和小小区基站的共存状态下有效地使用网络。
双连接是指使终端能够同时使用由两个或更多个基站(例如,宏基站和小基站)提供的无线资源从而提高发送效率的发送方法。例如,双连接是连接到宏基站的终端另外连接到小基站的情况,这类似于在载波聚合中添加无线电资源。然而,与载波聚合不同,由于两个基站之间的非理想回程,双连接允许一定程度的发送延迟时间。此外,在双连接中,当基站经由非理想回程交换数据时,可能由于数据丢失而需要执行数据重发。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鉴于以上讨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是否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之间重发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此外,本公开提供了用于确定是否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双连接(DC)的基站之间重发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此外,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是否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双连接的基站之间请求重发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另外,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由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双连接的基站之间的非理想回程而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下确定是否重发数据或者是否请求重发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此外,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基于分组标识号和重排序窗口值来确定是否重发数据或者是否请求在提供双连接的基站之间重发数据以防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加密参数去同步的设备和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操作方法包括:从不同的基站接收关于丢失分组的信息;以及基于所接收的信息,向所述不同的基站重发所述丢失分组中的至少一个丢失分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丢失分组是基于所述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与发送到不同的基站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值来确定的。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操作方法包括:基于从不同的基站接收的分组来确定丢失分组;以及向所述不同的基站发送重发所述丢失分组中的至少一个丢失分组的请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丢失分组是基于所述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与不同的基站接收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值来确定的。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设备包括:收发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从不同的基站接收关于丢失分组的信息,并基于所接收的信息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不同的基站重发所述丢失分组中的至少一个丢失分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丢失分组是基于所述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与发送到不同的基站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值来确定的。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设备包括:收发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从不同的基站接收的分组来确定丢失分组,并且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不同的基站发送重发所述丢失分组中的至少一个丢失分组的请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丢失分组是基于所述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与从不同的基站接收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值来确定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设备和方法可以确定在双连接情况下倘若由于基站之间的非理想回程而导致数据丢失是否重发数据或者是否请求重发数据,从而防止终端中的加密参数去同步化。因此,能够防止通信质量的恶化并防止整体系统吞吐量的降低。
可以通过本公开获得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主基站的配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辅基站的配置;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流控制过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加密和解密的参数的结构;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重发用户数据的操作方法;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将用户数据发送到不同基站的操作方法;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双连接情况下基站确定是否在基站之间重发用户数据的操作方法;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双连接情况下在基站之间重发用户数据的示例;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请求重发用户数据的操作方法;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从不同的基站接收用户数据的操作方法;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双连接情况下基站确定是否请求在基站之间重发用户数据的操作方法;以及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双连接情况下请求在基站之间重发用户数据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单数表达可以包括复数表达,除非它们在上下文中明确定义为不同。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中明确定义,否则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可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中的上下文含义相等的含义,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具有理想或过度正式的含义。在一些情况下,甚至本公开中定义的术语也不应被解释为排除本公开的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基于硬件的方法来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然而,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包括使用硬件和软件两者的技术,因此,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不排除软件的观点。
本公开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在基站之间的数据重发的设备和方法。具体地,本公开示出了用于确定丢失数据中不被重发的数据,从而在由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之间的非理想回程而发生数据丢失时防止加密参数去同步化的技术。
如本文所使用的,为了便于描述,使用涉及网络实体(例如,主eNodeB(MeNB)、辅助eNodeB(SeNB)等)的术语、涉及控制信息的术语(例如,超帧号(HFN)、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序列号(SN)等)、涉及设备的组件的术语、涉及通信协议的术语(例如,X2-用户平面(UP)等)和涉及通信技术的术语等。然而,本公开不受下面术语的限制,并且可以使用具有等同技术含义的其他术语。
此外,尽管本公开示出了使用长期演进(LTE)系统和高级LTE(LTE-A)系统的各种实施例,但是提供这些系统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容易地修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并将其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参考图1,该系统包括第一基站110、第二基站120、服务网关(S-GW)130和终端140。
第一基站110和第二基站120为终端140提供无线接入。第一基站110和第二基站120中的每一个是形成接入网络的实体之一,并且覆盖特定地理范围。第一基站110和第二基站120中的每一个可以被称为接入点(AP)、eNodeB(eNB)、第五代(5G)节点、无线点、发送/接收点(TRP)、或除基站之外的具有同等技术含义的其他术语。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基站110可以是具有更宽覆盖范围的宏小区基站,
第二基站120可以是用于覆盖比宏小区基站更小的区域的小小区基站。即,第二基站120可以是覆盖比宏小区基站更小的区域的微微小区或毫微微小区基站。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基站110和第二基站120可以通过双连接(DC)同时向终端140提供无线资源。即,第一基站110和第二基站120可以向终端140提供双连接。在双连接中,终端140可以以分离承载模式从第一基站110和第二基站120接收数据。
S-GW 130是用于将终端140连接到外部网络(例如,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网络实体,并且可以与第一基站110互通或者可以与第一基站中的每一个互通。例如,S-GW 130可以经由S1协议与第一基站110互通,并且第二基站120可以经由X2-UP协议通过第一基站110接收从S-GW 130接收的数据。
终端140是用户设备,并且通过无线信道与第一基站110和第二基站120通信。终端140可以从第一基站110和第二基站120接收数据分组和向第一基站110和第二基站120发送数据分组。例如,在双连接中,终端140可以从第一基站110和第二基站接收数据分组。在各种实施例中,终端140可以是便携式电子设备,并且可以是智能手机、便携式终端、移动电话、移动平板、媒体播放器、平板计算机、手持式计算机或个人数字助理(PDA)中的一种。在其他实施例中,终端140可以是固定设备。此外,终端140可以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上述设备组合的功能的设备。
如上所述,第一基站110和第二基站120可以向终端140提供双连接。为此,第一基站110可以充当主基站,第二基站120可以充当辅基站。在此情况下,第一基站110的协议栈可以包括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112、无线链路控制(RLC)114、媒体接入控制(MAC)116和物理层(PHY)118。第二基站120的协议栈可以包括RLC 124、MAC 126和PHY 128。即,第二基站120的协议栈不包括PDCP层,针对终端140的PDCP层的处理可以由作为主基站的第一基站110执行。主基站可以被称为MeNB,辅基站可以被称为SeNB。
PDCP 112处理从S-GW 130提供的因特网协议(IP)分组,即PDCP服务数据单元(SDU),从而生成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这里,PDCP 112可以压缩IP分组的报头部分,可以加密IP分组,并且可以将包括PDCP序列号(SN)的PDCP报头插入到IP分组中。
RLC 114可以为从PDCP 112提供的信息提供SDU发送服务,或者可以划分SDU。RLC124可以为通过X2用户平面(X2-U)接口从PDCP 112提供的信息提供SDU发送服务,或者可以划分SDU。MAC 116和MAC 126可以对分别从RLC 114和RLC 124提供的信息执行逻辑信道复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重发管理、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调度等。PHY 118和PHY 128可以被划分为基带(BB)层和射频(RF)层。PHY 118和PHY 128中的每一个可以执行要发送的信号的基带处理和要发送的信号的上变频,以便通过无线资源发送分别从MAC 116和MAC 126提供的信息。另外,PHY 118和PHY 128可以通过无线资源将从终端140接收的信号降频,并且可以执行接收信号的基带处理。
在双连接期间,第一基站110处理针对终端140的控制信息的信令。为此,第一基站110可以针对通过S1接口从S-GW 130接收的控制信息配置信令无线承载(SRB)。第一基站110可以通过配置的SRB将控制信息提供给终端。第一基站110可以通过配置的SRB将从终端140接收的控制信息提供给S-GW 130。
在双连接期间,第一基站110可以通过PDCP 112经由X2-U接口将经由S1接口从S-GW 130接收的数据提供给第二基站120。经由S1接口从S-GW 130接收的一些数据可以由PDCP 112经由X2-U接口提供给第二基站120,其余数据可以通过无线承载经由PDCP 112、RLC 114、MAC 116和PHY 118发送到终端140。这里,第二基站120的RLC 124接收从PDCP 112发送的数据,并通过无线承载经由MAC 126和PHY 128将所接收的数据发送到终端140。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基站110的配置。这里使用的术语“单元”、“-件/-器”等表示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其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如图2中所示,第一基站110包括无线通信单元210、回程通信单元220、存储单元230和控制器240。
无线通信单元210执行用于通过无线信道发送或接收信号的功能。例如,无线通信单元210根据系统的物理层规范执行在基带信号和比特流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在数据发送中,无线通信单元210对发送的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以生成复杂符号。此外,在数据接收中,无线通信单元210对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以重建所接收的比特流。无线通信单元210将基带信号升频为RF频带信号,并且可以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无线通信单元210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降频为基带信号。
为此,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模数转换器(ADC)等。此外,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多个发送/接收路径。另外,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阵列,该至少一个天线阵列包括多个天线元件。从硬件方面,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数字单元和模拟单元,并且取决于运行功率、运行频率等模拟单元可以包括多个子单元。
如上所述,无线通信单元210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被称为发射器、接收器或收发器。在下面描述中,通过无线信道执行的发送和接收将被理解为包括如上所述的由无线通信单元210执行的过程。
回程通信单元220提供用于执行与网络中的其他节点通信的接口。即,回程通信单元220将从第一基站110发送到另一节点(例如,另一接入节点、另一基站、更高节点、核心网络等)的比特流转换为物理信号,并将从另一节点接收的物理信号转换为比特流。例如,回程通信单元220可以将从第一基站110发送到第二基站120的比特流转换为物理信号,并且将从第二基站120接收的物理信号转换为比特流。在另一示例中,回程通信单元220可以将根据S1协议从第一基站110发送到S-GW 130的比特流转换为物理信号,并且可以将根据S1协议从S-GW 130接收的物理信号转换为比特流。
存储单元230存储了供第一基站110运行的数据,如默认程序、应用和设置信息。存储单元230可以被配置为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单元230响应于来自控制器240的请求提供所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240控制基站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240通过无线通信单元210或回程通信单元220发送和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240将数据记录在存储单元230中和从存储单元230中读取数据。为此,控制器240可以至少包括一个处理器。例如,控制器240可以控制第一基站110执行根据下面将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操作。具体地,根据下面将说明的各种实施例,在重发由第一基站110向第二基站120发送的数据中的丢失数据时,控制器240可以确定在特定条件下是否执行重发。为此,控制器240可以包括重发确定单元242。例如,重发确定单元242可以包括PDCP处理块和X2-U协议处理块。X2-U协议处理块可以确定要重发的PDCPPDU,并且可以向PDCP处理块传送请求重发的PDCP SN。这里,重发确定单元242是存储在存储单元230中的指令集或代码,并且可以是至少临时驻留在控制器240中的指令/代码、存储指令/代码的存储空间、或者形成控制器240的电路的一部分。例如,控制器240控制第一基站110执行根据下面将说明的各种实施例的过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二基站120的配置。这里使用的术语“单元”、“-件/-器”等表示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其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如图3中所示,第二基站120包括无线通信单元310、回程通信单元320、存储单元330和控制器340。
无线通信单元310执行用于通过无线信道发送或接收信号的功能。例如,无线通信单元310根据系统的物理层规范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流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在数据发送中,无线通信单元310对发送的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以生成复杂符号。此外,在数据接收中,无线通信单元310对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以重建所接收的比特流。无线通信单元310将基带信号升频为RF频带信号,并且可以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无线通信单元310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降频为基带信号。
为此,无线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ADC等。此外,无线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多个发送/接收路径。另外,无线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阵列,该至少一个天线阵列包括多个天线元件。从硬件方面,无线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数字单元和模拟单元,并且取决于运行功率、运行频率等模拟单元可以包括多个子单元。
如上所述,无线通信单元310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无线通信单元310可以被称为发射器、接收器或收发器。在下面描述中,通过无线信道执行的发送和接收将被理解为包括如上所述的由无线通信单元310执行的过程。
回程通信单元320提供用于执行与网络中的其他节点通信的接口。即,回程通信单元320将从第二基站120发送到另一节点(例如,另一接入节点、另一基站、更高节点、核心网络等)的比特流转换为物理信号,并将从另一节点接收的物理信号转换为比特流。例如,回程通信单元320可以将从第二基站120发送到第一基站110的比特流转换为物理信号,并且可以将从第一基站110接收的物理信号转换为比特流。
存储单元330存储了供第二基站120运行的数据,如默认程序、应用和设置信息。存储单元330可以被配置为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单元330响应于来自控制器340的请求提供所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340控制基站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340通过无线通信单元310或回程通信单元320发送和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340将数据记录在存储单元330中和从存储单元330中读取数据。为此,控制器340可以至少包括一个处理器。例如,控制器340可以控制第二基站120执行根据下面将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操作。具体地,根据下面将说明的各种实施例,在重发从第二基站120向第一基站110发送的数据中的丢失数据时,控制器340可以确定在特定条件下是否执行重发。为此,控制器340可以包括重发请求确定单元342。例如,重发请求确定单元342可以包括X2-U协议处理块。X2-U协议处理块可以确定请求重发的PDCPPDU。这里,重发请求确定单元342是存储在存储单元330中的指令集或代码,并且可以是至少临时驻留在控制器340中的指令/代码、存储指令/代码的存储空间、或者形成控制器340的电路的一部分。例如,控制器340控制第二基站120执行根据下面将说明的各种实施例的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一基站110和第二基站120之间的回程连接来发送和接收数据。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双连接中,第一基站110充当主基站,可以将要发送到终端140的数据以分开的方式(a divided manner)发送到第二基站120。这里,需要流控制算法以防止第二基站120中的数据上溢或下溢。在下文中,本公开参考图4和图5示出了用于防止在双连接中的辅基站中的上溢或下溢和其问题的流控制算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用于防止辅基站中的上溢或下溢的流控制算法可以如下执行。
根据实施例,第一基站110可以充当主基站,第二基站120可以充当辅基站。在此情况下,为了防止第二基站120中的数据的上溢或下溢,第一基站110可以以请求转发的方式发送用户数据。在双连接中,数据是通过第一基站110与第二基站120之间的非理想回程来传输的,因此可能发生数据丢失。因此,LTE标准(例如,TS 36.425)定义了关于丢失用户数据的反馈。
例如,如图4中所示,第二基站120可以向第一基站110发送DL数据传送状态消息410。DL数据传送状态消息410可以包括关于丢失用户数据的反馈。例如,DL数据传送状态消息410可以包括表1中列出的细节。
表1
第一基站110可以基于从第二基站120接收的DL数据传送状态消息410的反馈的细节来重发第二基站120未接收到的用户数据。即,如图4所示,第一基站110可以通过DL用户数据消息420发送丢失的用户数据。根据其他实施例,可以在首次发送DL用户数据之后接收DL数据传送状态消息410。这里,通过DL用户数据消息420从第一基站110发送到第二基站120的用户数据可以包括PDCP分组,并且可以基于至少一个参数对PDCP分组进行加密和解密。PDCP分组可以包括PDCP PDU。如图5所示,可以定义用于对PDCP分组进行加密/解密的参数中的一个。
参考图5,计数值可以被定义为用于PDCP加密和解密的参数中的一个。计数值包括HFN 510和PDCP SN 520的组合。根据一个实施例,计数值可以有32位。例如,PDCP SN的值可以被包括在PDCP分组的报头中,并且可以对于每个PDU增加1。HFN可以由基站和终端中的每一个来计算。具体地,根据溢出计数器机制,当PDCP SN达到最大值时,下一个PDCP SN可以是0,并且HFN可以增加1。
参照图4,当从第一基站110向第二基站120发送的DL用户数据消息的全部或部分丢失时,第二基站120可以向第一基站110发送包括数据丢失信息的DL数据传送状态消息410。在接收到DL数据传送状态消息410时,第一基站110可以利用DL用户数据消息420重发相应的PDU。这里,当重发的PDU的PDCP SN与通过终端已经接收的PDCP SN之间的差值等于或大于重排序窗口值时,根据溢出计数器机制,终端中的HFN增加1,这可能导致HFN去同步化。即,由于不可能区分重发的PDU,所以终端将HFN增加1,而基站保持先前的HFN。因此,终端的HFN值与基站的HFN值之间可能存在去同步化。这里,重排序窗口值可以是分配给PDCPSN的大小的一半(=PDCP SN空间/2)。
当终端的HFN值与基站的HFN值之间存在去同步化时,终端和基站使用的计数值也不同。即,由于作为由基站使用来进行加密的参数的计数值和作为由终端使用来进行解密的参数的计数值不同,所以终端无法解密。因此,重新建立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无线承载以解决加密参数的去同步化,并且加密参数的去同步化可能对用户体验的通信质量和运营商关键性能指标(KPI)产生不利影响。
如上所述,在基于双连接的分离承载情况下,当第一基站110向第二基站120发送要向终端140发送的数据时,由于非理想回程环境可能发生数据丢失。因此,可能执行数据重发并且可能导致上述HFN去同步化,从而导致通信质量恶化。因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用于在需要从第一基站110重发到第二基站120的PDCP PDU中排除可能导致终端中的HFN去同步化的PDCP PDU的技术。即,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在无协议更改的情况下防止HFN去同步化并支持与其他供应商的互操作的可用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如图6至图9所示的执行其中主基站重发数据以便在由于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非理想回程而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下防止加密参数去同步化的过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重发用户数据的操作方法。例如,图6示出了第一基站110的操作方法。
参考图6,在操作601中,基站从不同的基站(例如,第二基站120)接收关于丢失分组的信息。即,基站接收关于被发送到该不同的基站的分组中的未被该不同的基站接收的丢失分组的信息。例如,基站从该不同的基站接收关于该不同的基站未接收的丢失分组的信息。在此情况下,关于丢失分组的信息可以包括丢失分组的标识号。
在操作603中,基站基于接收的信息向该不同的基站重发丢失分组中的至少一个丢失分组。例如,基站基于从另一基站接收的关于丢失分组的信息来确定重发丢失分组中的至少一个丢失分组,并且向该另一基站发送所确定的至少一个丢失分组。在此情况下,可以基于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与发送到该另一基站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值来确定至少一个丢失分组。根据其他实施例,基站可以确定丢失分组中不重发的丢失分组,并且可以通过从重发中排除所确定的丢失分组来重发至少一个丢失分组。这里,基站可以基于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与发送到另一基站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值,从重发中排除不被重发的丢失分组。根据其他实施例,基站可以通过将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与发送到另一基站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值与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不重发的丢失分组。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向另一基站发送用户数据的操作方法。例如,图7示出了充当主基站的第一基站110的操作方法。第一基站110可以是宏小区基站。
参考图7,在操作701中,基站从另一基站(例如,第二基站120)接收关于丢失分组列表的反馈。基站可以在接收到关于丢失分组列表的反馈之前向另一基站发送用户数据。例如,基站从另一基站接收关于丢失分组列表的反馈。关于丢失分组列表的反馈可以包括关于由基站向另一基站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丢失分组标识号信息。
在操作703中,基站删除满足预设条件的丢失分组并更新重发列表。即,为了防止加密参数去同步化,基站根据预设条件从重发列表中删除至少一个丢失分组。具体地,当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与发送到另一基站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超过阈值时,基站可以从重发列表中删除丢失分组。这里,阈值可以基于导致加密参数(例如,HFN)增大的识别号之间的差值来确定。例如,可以基于重排序窗口大小来确定阈值。
在操作705中,基站重发在更新后的重发列表中包括的分组。即,基站在操作703中根据通过删除丢失分组而更新的重发列表,向另一基站重发对应的分组。即,基站根据基于丢失分组的标识号和发送到另一基站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而确定的重发列表,向另一基站重发包括在重发列表中的分组。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双连接情况下基站确定是否在基站之间重发用户数据的操作方法。即,图8示出了其中主基站确定是否删除从重发列表反馈的丢失分组列表的每个标识号的过程。图8示出了在双连接情况下作为主基站操作的第一基站110的操作方法。第一基站110可以是宏小区基站。
参考图8,在操作801中,基站通过输入反馈的丢失分组列表的每个标识号来确定是否针对每个标识号执行重发。即,基站使用从另一基站(例如,第二基站120)反馈的丢失分组的标识号来开始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过程。
例如,基站使用从另一基站输入的反馈信息生成如表2所示的表。即,基站可以从另一基站接收丢失X2-U SN的反馈,并且可以基于与X2-U SN相对应的PDCP SN信息生成表2中所示的表。X2-U SN可以是与PDCP SN一一对应的值,并且是用作X2-UP协议中的分组的标识号的信息。由于X2-U SN可以与PDCP SN一一对应,因此本公开的算法可以在防止加密参数去同步化的方法中使用X2-U SN信息而不是PDCP SN。基站通过输入一对X2-U SN和PDCPSN(Xi,Pi)来开始用于确定是否从其中i=1(X1,P1)重发每个标识号的算法。
表2
丢失X2-U SN | PDCP SN |
X1 | P1 |
X2 | P2 |
… | … |
Xn | Pn |
在操作803中,基站确定输入的标识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即,基站确定输入对(Xi,Pi)的标识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基站基于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与发送到另一基站的最后一个初始发送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值来确定丢失分组的标识号是否满足条件。
具体地,基站确定输入的(Xi,Pi)是否满足式1。
[式1]
(XL-Xi≥RW)或{(XL-Xi<0)且(65536+XL-Xi≥RW)}
在式1中,XL可以被定义为从基站发送到另一基站的最后一个初次发送的DL用户数据的X2-U SN。由于重发的DL USER数据未被更新为最后发送的DL用户数据,因此XL可以被定义为最后一个初次发送的DL用户数据的X2-U SN。Xi表示第i个丢失分组的标识号。即,Xi可以被定义为丢失X2-U SN表中的第i个X2-U SN。另外,RW表示PDCP重排序窗口值,并且可以被定义为例如PDCP SN大小的一半(PDCP SN空间/2)。
在式1中,当XL(其是最后一个初次发送的DL用户数据的X2-U SN)与Xi之间的差值等于或大于重排序窗口值RW时,一旦接收到与Xi相对应的PDCP SN值,则终端根据溢出计数器机制将HFN增加1。在此情况下,由于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发生了HFN去同步化,因此需要从重发列表中排除(Xi,Pi)以避免去同步化。在式1中,当XL与Xi之间的差值小于0并且XL与Xi之间的差值加上65536等于或大于重排序窗口值时,一旦接收到与Xi相对应的PDCP SN值,则终端也根据溢出计数器机制将HFN增加1。在此情况下,由于在终端与基站之间也发生了HFN去同步化,因此需要从重发列表中排除(Xi,Pi)以避免去同步化。XL与Xi之间的差值小于0表示最后发送的XL小于Xi,因为最后发送的XL超过X2-U SN的最大值,因此再次从0开始编号。根据一个实施例,当X2-U SN是16位时,XL与Xi之间的差值加上65536等于或大于重排序窗口值表示也可能发生HFN去同步化。
当(Xi,Pi)满足式1的条件时,基站执行操作805。当(Xi,Pi)不满足式1的条件时,基站执行操作807。
在操作805中,基站从重发表中删除输入(Xi,Pi)。即,当确定(Xi,Pi)满足式1的条件时,基站从重发列表中删除(Xi,Pi)。换句话说,当确定(Xi,Pi)满足式1的条件时,基站从重发列表中删除(Xi,Pi)以防止终端中的HFN去同步化并且避免重发该标识号的分组。
在操作807中,基站将索引i增加1并确定i的增大后的值是否大于n。即,基站将索引i增加1并确定i是否大于n,n是丢失分组列表的最后索引。为了确定丢失分组列表的所有标识号是否满足式1的条件,基站将已经确定了重发的索引i增加1,并且识别是否确定了直到最后索引n的重发。当增加1后的i小于或等于n时,基站返回操作803并确定i被增加的(Xi,Pi)是否满足式1。当i大于n时,基站终止算法。当算法终止时,基站可以使用更新后的重发列表来执行数据重发。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双连接情况下在基站之间重发用户数据的示例。图9示出了根据上面在图6至图8中所示的实施例的重发。图9示出了在双连接情况下充当主基站的第一基站110和充当辅基站的第二基站120的内部块的操作方法。第一基站110可以是宏小区基站,第二基站120可以是小小区基站。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基站110可以包括PDCP处理块910和X2-UP协议处理块920。根据其他实施例,重发确定单元242可以充当包括PDCP处理块910和X2-UP协议处理块920的功能的一个块。第二基站120可以包括X2-UP协议处理块950。
参考图9,在操作901中,基站从另一基站接收关于丢失数据的反馈。即,第一基站110从第二基站120接收关于丢失数据的标识号的反馈。例如,X2-UP协议处理块920从X2-UP协议处理块950接收X2-UP协议的DL数据传送状态消息,DL数据传送状态消息可以包括表1中所示的信息。
根据一个实施例,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生成如表2所示的丢失X2-U SN表。X2-U SN可以是包括在X2-UP协议中的分组的报头中的标识号信息。
表3
丢失X2-U SN |
X1 |
X2 |
… |
Xn |
例如,X2-UP协议处理块950基于X2-U SN关于未从第一基站110接收的数据来更新丢失X2-U SN表960。即,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确定关于从第一基站110接收的X2-UP分组是否存在丢失X2-U SN,并且可以考虑要被删除的丢失X2-U SN来更新丢失X2-U SN表960。X2-UP协议处理块950向X2-UP协议处理块920发送包括丢失X2-U SN信息的DL数据递送状态消息901。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每当第一基站110从第二基站120接收到DL数据传送状态消息时,第一基站110可以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并且可以更新丢失数据表。在从X2-UP协议处理块950接收到关于丢失X2-U SN信息的反馈时,X2-UP协议处理块920可以生成如表2所示的丢失数据表,或者可以更新已经生成的表。例如,X2-UP协议处理块920可以根据从X2-UP协议处理块950接收的DL数据传送状态消息中包括的“报告的丢失X2-U序列号范围的号”、“丢失X2-U序列号范围的开始”和“丢失X2-U序列号范围的结束”字段更新丢失X2-U SN表。X2-UP协议处理块920可以基于丢失X2-U SN信息生成包括丢失X2-U SN和相应的PDCPSN信息的表930。X2-UP协议处理块920可以执行上述操作801至807,以便生成包括从X2-UP协议处理块950反馈的一对X2-U SN和PDCP SN的丢失数据表930。
根据一个实施例,X2-UP协议处理块920可以确定满足式1的(Xi,Pi)对。这里,在式1中,XL可以被定义为从第一基站110向第二基站120发送的最后一个初次发送的DL用户数据的X2-U SN。由于重发的DL用户数据未更新为最后发送的DL用户数据,所以XL可以被定义为最后一个初次发送的DL用户数据的X2-U SN。另外,RW表示PDCP重排序窗口值,并且可以定义为例如PDCP SN大小的一半(PDCP SN空间/2)。
在式1中,当XL(其是最后一个初次发送的DL用户数据的X2-U SN)与Xi之间的差值等于或大于重排序窗口值RW时,一旦接收到与Xi相对应的PDCP SN值,则终端根据溢出计数器机制将HFN增加1,因此可能发生HFN去同步化。因此,X2-UP协议处理块920从重发列表中删除(Xi,Pi)以防止该去同步化。在式1中,当XL与Xi之间的差值小于0并且XL与Xi之间的差值加上65536等于或大于重排序窗口值时,一旦接收到与Xi相对应的PDCP SN值,则终端也根据溢出计数器机制将HFN增加1,因此可能发生HFN去同步化。在此情况下,X2-UP协议处理块920还从重发列表中删除(Xi,Pi)。即,X2-UP协议处理块920可以确定不重发可能导致HFN去同步化的丢失分组,从而预先防止HFN去同步化。
换句话说,如上面结合操作801至807所述,X2-UP协议处理块920通过将i从1增加到n来确定(Xi,Pi)对是否满足式1。X2-UP协议处理块920从重发列表中删除满足式1的条件的(Xi,Pi)。因此,X2-UP协议处理块920可以最终获得包括一对丢失X2-U SN和PDCP SN的表930。
具体地,参考图9中的表930,示出了XL为40040,RW为2048,n为4的情况。在此情况下,X2-UP协议处理块920确定从X2-UP协议处理块950接收的丢失X2-U SN表中的所有值是否满足式1。X2-UP协议处理块920可以执行操作801到807以确定要从重发中排除的X2-USN。
在操作801中,X2-UP协议处理块920通过输入其中i=1的(X1,P1)=(34000,1600)来启动算法。在操作803中,X2-UP协议处理块920确定(X1,P1)=(34000,1600)是否满足式1的条件。因为XL-X1等于6040并且大于RW 2048,所以X2-UP协议处理块920确定满足了条件。在操作805中,X2-UP协议处理块920从表930中删除(X1,P1)=(34000,1600)。在操作807中,X2-UP协议处理块920将i增加1并且在确定i=2小于n=4时返回到操作803。
在操作803中,X2-UP协议处理块920确定(X2,P2)=(36000,3600)是否满足式1的条件。因为XL-X2等于4040并且大于RW 2048,所以X2-UP协议处理块920确定满足条件。在操作805中,X2-UP协议处理块920从表930中删除(X2,P2)=(36000,3600)。在操作807中,X2-UP协议处理块920将i增加1,并且在确定i=3小于n=4时返回到操作803。
在操作803中,X2-UP协议处理块920确定(X3,P3)=(38000,1504)是否满足式1的条件。因为XL-X3等于2040并且小于RW 2048,所以X2-UP协议处理块920确定不满足条件。X2-UP协议处理块920立即进行到操作807。在操作807中,X2-UP协议处理块920将i增加1,并在确定i=4等于n=4时,返回操作803。
在操作803中,X2-UP协议处理块920确定(X4,P4)=(40000,3504)是否满足式1的条件。因为XL-X4等于40并且小于RW 2048,所以X2-UP协议处理块920确定不满足条件。X2-UP协议处理块920立即进行到操作807。在操作807中,X2-UP协议处理块920将i增加1,并在确定i=5大于n=4时,终止算法。
因此,在终止用于根据操作801至807确定重发的算法之后,X2-UP协议处理块920删除满足式1的条件的(Xi,Pi)对(34000,1600)和(36000,3600),从而更新表930。
随后,在操作903中,X2-UP协议处理块920基于更新后的表930请求PDCP处理块910重发PDCP PDU。即,X2-UP协议处理块920可以将重发表940发送到PDCP处理块910,该重发表940包括在更新后的表930中请求重发的PDCP SN信息。X2-UP协议处理块920通过PDCP PDU重发请求将请求重发的PDCP SN信息发送到PDCP处理块910。
在操作905中,PDCP处理块910基于从X2-UP协议处理块920接收的重发表940将所请求的PDCP PDU重发到X2-UP协议处理块920。即,PDCP处理块910将与重发表940中包括的PDCP SN相对应的PDCP PDU发送到X2-UP协议处理块920。
在操作907中,X2-UP协议处理块920将所接收的PDCP PDU包括在DL用户数据消息中,并向第二基站120的X2-UP协议处理块950发送DL用户数据消息。
根据其他实施例,PDCP处理块910和X2-UP协议处理块920可以形成一个块。例如,当重发确定单元242包括PDCP处理块910和X2-UP协议处理块920的功能时,重发确定单元242可以省略操作903和905。即,重发确定单元242可以通过操作801到807来更新表930,并且可以根据更新后的表930中的PDCP SN向第二基站120重发PDCP PDU。即,重发确定单元242可以向第二基站120重发包括要重发的PDCP PDU的DL用户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执行如图10至图13所示的过程,在该过程中,辅基站请求重发数据,以防止在由于主基站与辅基站之间的非理想回程而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下加密参数去同步化。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请求重发用户数据的操作方法。例如,图10示出了第二基站120的操作方法。
参考图10,在操作1001中,基站基于从另一基站(例如,第一基站110)接收的分组来确定丢失分组。即,基站从另一基站接收分组,并基于关于所接收的分组的信息确定丢失分组。例如,基站通过比较从另一基站接收的分组的标识号来确定丢失分组。
在操作1003中,基站向另一基站发送重发丢失分组中的至少一个丢失分组的请求。例如,基站可以确定请求重发丢失分组中的至少一个丢失分组,并且可以向另一基站发送重传所确定的至少一个丢失分组的请求。这里,基站可以基于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与从另一基站接收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值来确定请求重发的至少一个丢失分组。根据其他实施例,基站可以确定丢失分组中的未被请求重发的丢失分组,并且可以从重发请求中排除所确定的丢失分组,从而请求重发至少一个丢失分组。这里,基站可以基于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与从另一基站接收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值,从重发请求中排除未被请求重发的丢失分组。根据其他实施例,基站可以通过将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与从另一基站接收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值与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未被请求重发的丢失分组。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从另一基站接收用户数据的操作方法。例如,图11示出了作为辅基站的第二基站120的操作方法。第二基站120可以是小小区基站。
参考图11,在操作1101中,基站从另一基站(例如,第一基站110)接收数据分组。即,基站从另一基站接收用户数据。
在操作1103中,基站删除满足预设条件的丢失分组,从而更新重发请求列表。即,基站根据预设条件从重发请求列表中删除丢失分组,以防止加密参数去同步化。具体地,当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与从另一基站接收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值超过阈值时,基站可以从重发请求列表中删除丢失分组。这里,可以基于导致加密参数(例如,HFN)增大的标识号之间的差值来确定阈值。例如,可以基于重排序窗口大小来确定阈值。
在操作1105中,基站将更新后的重发列表反馈给另一基站。即,基站将通过在操作1103中删除丢失分组而更新的重发请求列表发送给另一基站。换句话说,基站将基于从另一基站接收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与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值而确定的重发请求列表发送给另一基站。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双连接情况下基站确定是否请求在基站之间重发用户数据的操作方法。即,图12示出了其中辅基站确定是否从重发请求列表中删除丢失分组列表的每个标识号的过程。图12示出了在双连接情况下第二基站120充当辅基站的操作方法。第二基站120可以是小小区基站。
参考图12,在操作1201中,基站通过输入丢失分组列表的每个标识号来确定是否针对每个标识号请求重发。即,基站基于从另一基站(例如,第一基站110)接收的分组的标识号来生成丢失分组列表,并且启动利用丢失分组标识号来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过程。基站可以在开始操作1201之前从另一基站接收用户数据,并且可以基于所接收的分组的标识号生成丢失分组列表。根据一个实施例,基站可以从另一基站接收X2-UP协议的DL用户数据消息,并且可以基于X2-U SN将丢失X2-U SN添加到丢失分组列表中。
例如,基站生成如表3所示的丢失X2-U SN表。即,每当从另一基站接收到DL用户数据时,基站就可以针对基于X2-U SN未接收的数据来更新表3中所示的丢失X2-U SN表。X2-USN可以是与PDCP SN一一对应的值,并且是用作X2-UP协议中的分组的标识号的信息。由于X2-U SN可以与PDCP SN一一对应,因此本公开的算法可以在防止加密参数去同步化的方法中使用X2-U SN信息而不是PDCP SN。基站通过输入定义为X2-U SN的Xj,启动从X1(其中j=1)开始确定是否请求重发每个标识号的算法。
在操作1203中,基站确定输入的标识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即,基站确定输入标识号Xj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基站基于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与从另一基站接收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之间的差值来确定丢失分组的标识号是否满足条件。
具体地,基站确定输入的Xj是否满足式2。
[式2]
(XR-Xj≥RW)或{(XR-Xj<0)且(65536+XR-Xj≥RW)}
在式2中,XR可以被定义为由基站从另一基站接收的DL用户数据的最后X2-U SN。Xj表示第j个丢失分组的标识号。即,Xj可以被定义为丢失X2-U SN表中的第j个X2-U SN。另外,RW表示PDCP重排序窗口值,并且可以定义为例如PDCP SN大小的一半(PDCP SN空间/2)。
在式2中,当XR(其是最后接收的X2-U SN)与Xj之间的差值等于或大于重排序窗口值RW时,如果接收到与Xj相对应的PDCP SN值,则终端根据溢出计数器机制将HFN增加1。在此情况下,由于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发生了HFN去同步化,因此需要从重发请求列表中排除Xj以避免去同步化。在式2中,当XR与Xj之间的差值小于0并且XR与Xj之间的差值加上65536等于或大于重排序窗口值时,如果接收到与Xj相对应的PDCP SN值,则终端也根据溢出计数器机制将HFN增加1。在此情况下,由于在终端与基站之间也发生了HFN去同步化,因此需要从重发列表中排除Xj以避免去同步化。XR和Xj之间的差值小于0表示最后发送的XR小于Xj,因为最后发送的XR超过X2-U SN的最大值,因此再次从0开始编号。根据一个实施例,当X2-USN是16位时,XR与Xj之间的差值加上65536等于或大于重排序窗口值表示也可能发生HFN去同步化。
当Xj满足式2的条件时,基站执行操作1205。当Xj不满足式2的条件时,基站执行操作1207。
在操作1205中,基站从重发请求表中删除输入值Xj。即,当确定Xj满足式2的条件时,基站从重发请求列表中删除Xj。换句话说,当确定Xj满足式2的条件时,基站从重发请求列表中删除Xj,以防止终端中的HFN去同步化并且避免请求重发与该标识号相对应的分组。
在操作1207中,基站将索引j增加1并确定j的增大后的值是否大于n。即,基站将索引j增加1并确定j是否大于n,n是丢失分组列表的最后索引。为了确定丢失分组列表的所有标识号是否满足式2的条件,基站将已经确定重发的索引j增加1,并且识别是否重发直到确定最后索引n。当被增加1的j小于或等于n时,基站返回操作1203并确定j被增大的Xj是否满足式2。当i大于n时,基站终止算法。当算法终止时,基站可以根据预定周期或条件将更新的重发请求列表信息发送到另一基站。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双连接情况下请求在基站之间重发用户数据的示例。图13示出了根据上面图10至图12中所示的实施例的重发请求。图13示出了在双连接情况下充当辅基站的第二基站120的内部块的操作方法。第二基站120可以是例如小小区基站。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基站120可以包括X2-UP协议处理块950。重发请求确定单元342可以包括X2-UP协议处理块950的功能。
参考图13,在操作1301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从第一基站110接收DL用户数据消息。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从第一基站110的X2-UP协议处理块920接收DL用户数据消息。
根据一个实施例,每当接收到DL用户数据时,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更新丢失X2-U SN表。即,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通过执行操作1201至1207将丢失X2-U SN表1310更新为丢失X2-U SN表1320。例如,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在操作1301之前从第一基站110接收DL用户数据消息,并且可以比较DL用户数据消息中包括的X2-U SN,从而基于丢失X2-U SN信息来生成丢失X2-U SN表1310。
根据一个实施例,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确定满足式2的Xj以将丢失X2-U SN表1310更新为丢失X2-U SN表1320。这里,式2中的XR可以被定义为由第二基站120从第一基站110接收的最后PDU的X2-U SN。另外,RW表示PDCP重排序窗口值,并且可以定义为例如PDCPSN大小的一半(PDCP SN空间/2)。
在式2中,当XR(其是最后接收的DL用户数据的X2-U SN)与Xj之间的差值等于或大于重排序窗口值RW时,如果接收到与Xj相对应的PDCP SN值,则终端根据溢出计数器机制将HFN增加1,因此可能发生HFN去同步化。因此,X2-UP协议处理块950从重发列表中删除Xj,以防止该去同步化。在式2中,当XR与Xj之间的差值小于0并且XR与Xj之间的差值加上65536等于或大于重排序窗口值时,如果接收到与Xj相对应的PDCP SN值,则终端也根据溢出计数器机制将HFN增加1,因此可能发生HFN去同步化。在此情况下,X2-UP协议处理块950也从重发请求列表中删除Xj。即,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确定不请求重发可能导致HFN去同步化的丢失分组,从而预先防止HFN去同步化。
换句话说,如上面在操作1201至1207中所述,X2-UP协议处理块950通过将j从1增加到n来确定Xj是否满足式2。X2-UP协议处理块950从重发列表中删除满足式2的条件的Xj。因此,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最终获得丢失X2-U SN表1320。
具体地,图13的操作1301示出了XR是37000,RW是2048并且n是4的情况。在此情况下,X2-UP协议处理块950确定丢失X2-U SN表1310中的所有值是否满足式2。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执行操作1201至1207,以便确定要从重发请求中排除的X2-U SN。
在操作1201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通过输入其中j=1的X1=34000来启动算法。在操作1203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确定X1=34000是否满足式2的条件。因为XR-X1等于3000并且大于RW 2408,所以X2-UP协议处理块950确定满足条件。在操作1205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从丢失X2-U SN表1310中删除X1=34000。在操作1207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将j增加1,并在确定j=2小于n=4时返回操作1203。
在操作1203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确定X2=34001是否满足式2的条件。因为XR-X2等于2999并且大于RW 2408,所以X2-UP协议处理块950确定满足条件。在操作1205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从丢失X2-U SN表1310中删除X2=34001。在操作1207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将j增加1,并且在确定j=3小于n=4时,返回到操作1203。
在操作1203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确定X3=35000是否满足式2的条件。因为XR-X3等于2000并且小于RW 2048,所以X2-UP协议处理块950确定不满足条件。X2-UP协议处理块950立即进行到操作1207。在操作1207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将j增加1,并且在确定j=4等于n=4时,返回到操作1203。
在操作1203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确定X4=36000是否满足式2的条件。因为XR-X4等于1000并且小于RW 2048,所以X2-UP协议处理块950确定不满足条件。X2-UP协议处理块950立即进行到操作1207。在操作1207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将j增加1,并且在确定j=5大于n=4时,终止算法。
因此,在根据操作1201至1207终止用于确定重发请求的算法之后,X2-UP协议处理块950删除满足式2的条件的Xj的34000和34001,从而获得更新后的表1320。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基站120根据预设条件和周期将关于丢失分组的反馈发送到第一基站110。例如,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将包括在更新表1320中的包括X2-U SN信息的DL数据传送状态消息发送到第一基站110。即,每当更新丢失X2-U SN表时,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将相应的信息反馈给第一基站110。
在操作1303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从第一基站110接收不同的DL用户数据消息。根据一个实施例,在接收到DL用户数据时,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更新丢失X2-U SN表。当接收到DL用户数据时,最后接收的X2-U SN被改变,因此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将丢失X2-U SN表1320更新为丢失X2-U SN表1330。尽管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在操作1301与1303之间接收DL用户数据,但是由于XR-Rj的值小于RW,因此丢失X2-U SN表1320可以不改变。
具体地,图13的操作1303示出了XR是37048,RW是2048并且n是2的情况。在此情况下,X2-UP协议处理块950确定丢失X2-U SN表1320中的所有值是否满足式2。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执行操作1201至1207,以便确定要从重发请求中排除的X2-U SN。
在操作1201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通过输入其中j=1的X1=35000来启动算法。在操作1203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确定X1=35000是否满足式2的条件。因为XR-X1等于2048并且等于RW 2048,所以X2-UP协议处理块950确定满足条件。在操作1205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从丢失X2-U SN表1320中删除X1=35000。在操作1207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将j增加1,并且在确定j=2等于n=2时,返回到操作1203。
在操作1203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确定X2=36000是否满足式2的条件。因为XR-X2等于1048并且小于RW 2048,所以X2-UP协议处理块950确定不满足条件。X2-UP协议处理块950立即进行到操作1207。在操作1207中,X2-UP协议处理块950将j增加1,并且在确定j=3大于n=2时,终止算法。
因此,在终止根据操作1201至1207确定重发请求的算法之后,X2-UP协议处理块950删除35000,其是满足式2的条件的Xj,从而获得更新后的表1330。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基站120根据预设条件和周期将关于丢失分组的反馈发送到第一基站110。例如,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将包括在更新后的表1330中的包括X2-USN信息的DL数据传送状态消息发送到第一基站110。即,每当更新丢失X2-U SN表时,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将相应的信息反馈给第一基站110。
例如,经由DL从第二基站120发送到第一基站110的DL数据传送状态消息可以包括如表1中所示的“报告的丢失X2-U序列号范围的号”、“丢失X2-U序列号范围的开始”和“丢失X2-U序列号范围的结束”字段。
根据另一实施例,每当反馈DL数据传送状态之后的下一个DL数据传送状态被反馈的周期期间接收到DL用户数据时,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根据式2来更新丢失X2-U SN表。即,X2-UP协议处理块950可以根据反馈周期将更新后的表1330反馈给第一基站110,而不将在操作1301中更新的表1320反馈给第一基站110。
根据在本公开的权利要求和/或说明书中陈述的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用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当通过软件实现方法时,可以提供用于存储一个或更多个程序(软件模块)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程序可以被配置为由电子设备内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该至少一个程序可以包括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根据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和/或在此公开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的指令。
程序(软件模块或软件)可以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和闪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性光盘存储设备、光盘-ROM(CD-ROM)、数字通用光盘(DVD)或其他类型的光学存储设备、或磁带盒。替代地,一些或所有上述器件的任意组合可以形成存储程序的存储器。此外,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多个这样的存储器。
此外,程序可以存储在可附接的存储设备中,该可附接的存储设备可以通过通信网络(诸如因特网、内联网、局域网(LAN)、宽LAN(WLAN)和存储区域网络(SAN)或其组合)来访问电子设备。这种存储设备可以通过外部端口访问电子设备。此外,通信网络上的单独存储设备可以访问便携式电子设备。
在本公开的上述详细实施例中,本公开中包括的组件根据所呈现的详细实施例以单数或复数表示。然而,选择单数形式或复数形式是为了适于所呈现的情况的方便描述,并且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不限于单个元件或多个元件。此外,描述中表达的多个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单个元件,或者描述中的单个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多个元件。
虽然已经参考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被限定为限于实施例,而是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基站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二基站发送一个或更多个分组;
从所述第二基站接收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分组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丢失分组,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丢失分组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和一个或更多个第二丢失分组;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信息,基于接收到的信息生成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丢失分组的列表;
基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丢失分组中识别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
通过排除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丢失分组中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而不是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丢失分组来更新所述列表;
基于更新后的列表向所述第二基站重发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丢失分组,
其中,所述标识号满足以下条件:发送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减去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等于或大于重排序窗口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和所述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与X2用户平面X2-U序列号SN相关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排序窗口值是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 SN大小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标识号满足发送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减去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低于零的情况下,所述标识号满足以下条件:65536加上发送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减去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等于或大于所述重排序窗口值。
5.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二基站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基站接收一个或更多个分组;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分组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丢失分组,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丢失分组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和一个或更多个第二丢失分组;以及
从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丢失分组,
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满足以下条件:从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减去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等于或大于重排序窗口值。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和所述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与X2用户平面X2-U序列号SN相关联,并且
其中,所述重排序窗口值是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 SN大小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标识号满足从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减去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低于零的情况下,所述标识号满足以下条件:65536加上从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减去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等于或大于所述重排序窗口值。
8.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收发器;以及
与所述收发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向第二基站发送一个或更多个分组;
从所述第二基站接收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分组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丢失分组,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丢失分组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和一个或更多个第二丢失分组;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信息,基于接收到的信息生成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丢失分组的列表;
基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丢失分组中识别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
通过排除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丢失分组中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而不是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丢失分组来更新所述列表;
基于更新后的列表向所述第二基站重发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丢失分组,
其中,所述标识号满足以下条件:发送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减去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等于或大于重排序窗口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基站,
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和所述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与X2用户平面X2-U序列号SN相关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基站,
其中,所述重排序窗口值是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 SN大小的一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基站,
其中,在所述标识号满足发送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减去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低于零的情况下,所述标识号满足以下条件:65536加上发送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减去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等于或大于所述重排序窗口值。
12.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收发器;以及
与所述收发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从第一基站接收一个或更多个分组;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分组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丢失分组,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丢失分组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和一个或更多个第二丢失分组;以及
从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丢失分组,
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满足以下条件:从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减去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等于或大于重排序窗口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二基站,
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和所述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与X2用户平面X2-U序列号SN相关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二基站,
其中,所述重排序窗口值是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 SN大小的一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二基站,
其中,在所述标识号满足从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减去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低于零的情况下,所述标识号满足以下条件:65536加上从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号减去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丢失分组中的每个第一丢失分组的标识号等于或大于所述重排序窗口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70024897A KR20180097999A (ko) | 2017-02-24 | 2017-02-24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들 간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KR10-2017-0024897 | 2017-02-24 | ||
PCT/KR2018/002289 WO2018155966A1 (ko) | 2017-02-24 | 2018-02-23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들 간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37379A CN110537379A (zh) | 2019-12-03 |
CN110537379B true CN110537379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63253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26204.9A Active CN110537379B (zh) | 2017-02-24 | 2018-02-23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之间进行数据发送的设备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84798B2 (zh) |
EP (1) | EP3585094B1 (zh) |
KR (1) | KR20180097999A (zh) |
CN (1) | CN110537379B (zh) |
WO (1) | WO201815596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R112021008056A2 (pt) * | 2018-11-02 | 2021-08-03 | Zte Corporation | transmissão de dados e técnicas de medição |
WO2020101561A1 (en) * | 2018-11-16 | 2020-05-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deciding a configuration to be used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first network node and a second network node |
US11102835B1 (en) * | 2020-04-07 | 2021-08-24 | Sprint Spectrum L.P. | Use of MU-MIMO grouping efficiency as a basis to control configuration of dual-connectivity servic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5575A (zh) * | 1998-10-28 | 2001-12-05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在具有自动重复请求的数据网中用于丢弃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104535A (zh) * | 2009-12-18 | 2011-06-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pdcp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KR20140133345A (ko) * | 2013-05-10 | 2014-11-19 | 주식회사 팬택 | 이중 연결성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5176748A1 (en) * | 2014-05-20 | 2015-11-26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Indication of reception-window status for packet data unit |
WO2017023444A1 (en) * | 2015-08-06 | 2017-02-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reordering with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0103506D0 (sv) * | 2001-10-19 | 2001-10-19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HARQ stall avoidance |
KR101224334B1 (ko) | 2006-05-08 | 2013-01-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고속 데이터 처리를 위한 재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
US8036101B2 (en) | 2006-05-08 | 2011-10-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Re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igh-speed data processing |
US8660085B2 (en) | 2006-12-04 | 2014-02-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 mobile device from a source eNB to a target eNB |
US8310920B2 (en) * | 2007-03-02 | 2012-11-13 | Saratoga Data System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lerat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between network devices |
KR101082544B1 (ko) | 2009-12-30 | 2011-11-10 |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릴레이 장치 및 이 릴레이 장치에서의 데이터 패킷의 전송 방법 |
JP5329581B2 (ja) * | 2011-02-04 | 2013-10-30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JP6001886B2 (ja) | 2012-03-13 | 2016-10-05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
US11088788B2 (en) * | 2013-03-29 | 2021-08-10 | Vid Scale, Inc. | Early packet loss detection and feedback |
KR20150009081A (ko) * | 2013-07-15 | 2015-01-26 |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 적함의 추진기 봉쇄장치 |
EP3031159B1 (en) * | 2013-08-08 | 2017-06-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etransmission control network node and related method |
KR20150090804A (ko) | 2014-01-29 | 2015-08-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0004098B2 (en) | 2014-01-29 | 2018-06-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2919519B1 (en) | 2014-03-14 | 2022-07-06 | HTC Corporation | Connection modification method applicable to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US20150280905A1 (en) | 2014-04-01 | 2015-10-0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pdcp hyper frame number (hfn) desynchronization |
US20150382395A1 (en) | 2014-06-30 | 2015-12-31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Method For Recovering From PDCP HFN De-Synchronization For VoLTE Call And Data Failure In RLC Layer |
US9628586B2 (en) * | 2014-08-29 | 2017-04-18 | Lg Electronics Inc. | PDCP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vity |
US10470090B2 (en) * | 2014-11-14 | 2019-11-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compression techniques for handover and radio link failure recovery |
US20160156564A1 (en) | 2014-12-02 | 2016-06-02 | Mediatek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
US10708810B2 (en) * | 2014-12-23 | 2020-07-0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s for WiFi integr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
WO2016186697A1 (en) * | 2015-05-21 | 2016-11-24 | Intel IP Corporation | Pdcp status reporting for multi-rat offloading |
-
2017
- 2017-02-24 KR KR1020170024897A patent/KR20180097999A/ko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2-23 US US16/488,479 patent/US11184798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2-23 WO PCT/KR2018/002289 patent/WO2018155966A1/ko unknown
- 2018-02-23 EP EP18757307.6A patent/EP3585094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2-23 CN CN201880026204.9A patent/CN11053737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5575A (zh) * | 1998-10-28 | 2001-12-05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在具有自动重复请求的数据网中用于丢弃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104535A (zh) * | 2009-12-18 | 2011-06-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pdcp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KR20140133345A (ko) * | 2013-05-10 | 2014-11-19 | 주식회사 팬택 | 이중 연결성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5176748A1 (en) * | 2014-05-20 | 2015-11-26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Indication of reception-window status for packet data unit |
WO2017023444A1 (en) * | 2015-08-06 | 2017-02-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reordering with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585094A4 (en) | 2020-03-04 |
US11184798B2 (en) | 2021-11-23 |
KR20180097999A (ko) | 2018-09-03 |
WO2018155966A1 (ko) | 2018-08-30 |
EP3585094B1 (en) | 2023-08-02 |
EP3585094A1 (en) | 2019-12-25 |
CN110537379A (zh) | 2019-12-03 |
US20190387432A1 (en) | 2019-1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219411B2 (en) |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cell change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 |
US9628586B2 (en) | PDCP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vity | |
US10524162B2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for D2D communications | |
WO2018171573A1 (en) | Group handover methods and systems | |
CN114040509A (zh) | 终端、基站及其通信方法 | |
US11064380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and base s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KR20130081672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20011091A1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JPWO2015170722A1 (ja) | 通信制御方法 | |
US20180131640A1 (en) | Technique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multiple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in new radio | |
US12191990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0537379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之间进行数据发送的设备和方法 | |
CN112449348B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JPWO2018127985A1 (ja) |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CN104429109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WO2017076454A1 (en) | Initiating measuring, reporting and/or use of secondary path delay to allocate packets or bearers among primary path and secondary path in wireless network | |
US12015912B2 (en) | Determining and ameliorating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functionalities that are impaired when using end-to-end encryption | |
KR20210116603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송수신 방법, 프로그램, 무선 통신 기지국 장치, 제어 회로 및 제어 방법 | |
CN114158040A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24067538A1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8283699A (zh)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19058495A1 (ja)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