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2749A - 指纹识别处理装置、方法和智能卡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处理装置、方法和智能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32749A CN110532749A CN201910814733.1A CN201910814733A CN110532749A CN 110532749 A CN110532749 A CN 110532749A CN 201910814733 A CN201910814733 A CN 201910814733A CN 110532749 A CN110532749 A CN 1105327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ngerprint
- finger print
- print information
- information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处理装置、方法和智能卡。该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包括:安全模块SE、控制模块、第一指纹识别模块、第二指纹识别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在指纹识别处理装置进行业务操作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并将获取到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返回SE,SE根据预先存储在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对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若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与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匹配,则SE执行业务操作,从而提高了业务操作和智能卡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处理装置、方法和智能卡。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简称IC卡),也叫智能卡、智慧卡、微电路卡等,是一种信息的载体,具有安全认证、电子钱包、数据储存等功能,常见的具有电子钱包功能的智能卡有银行卡、公交卡、地铁卡、医疗卡等,具有安全认证功能的智能卡有身份证卡、门禁卡等,因此,智能卡的安全问题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现有技术中,一些情况下通过设置密码的方式来保证智能卡的安全,如银行卡,但大多数情况下智能卡都是没有安全保护措施的,例如公交卡、门禁卡等,系统只对卡片进行验证,而不对持卡人的身份进行验证,因此,现有技术中智能卡的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处理装置、方法和智能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卡的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包括:
安全模块(Secure Element,简称SE)、控制模块、第一指纹识别模块、第二指纹识别模块、电源管理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SE、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提供电能;
在所述指纹识别处理装置进行业务操作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属于第一待识别用户,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属于第二待识别用户;
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传输到所述SE中;
所述SE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指纹信息、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和预先存储在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对所述第一待识别用户和所述第二待识别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若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与所述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匹配,则所述SE执行业务操作;所述安全指纹信息库中至少包括两个安全指纹信息。
可选地,所述安全指纹信息库包括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分别用于存储不同类别的安全指纹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纹识别处理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SE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不同类型的业务操作;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接触式触点单元和/或非接线圈单元。
可选地,所述指纹识别处理装置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指示灯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一待识别用户和所述第二待识别用户身份的验证结果。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为微控制单元MCU。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应用于指纹识别处理装置,所述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包括:安全模块SE、控制模块、第一指纹识别模块、第二指纹识别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SE、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提供电能;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SE获取到业务操作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指纹获取指令;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指纹获取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属于第一待识别用户,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属于第二待识别用户;
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返回所述SE;
所述SE根据安全指纹信息库中存储的安全指纹信息,对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若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与所述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匹配,则所述SE执行业务操作;所述安全指纹信息库中至少包括两个安全指纹信息。
可选地,所述安全指纹信息库包括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分别用于存储不同类别的安全指纹信息;
所述SE根据安全指纹信息库中存储的安全指纹信息,对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内存储的安全指纹信息,对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进行验证;
若所述第一指纹信息验证通过,则确定所述第一安全指纹信息的来源,并根据不包括所述第一安全指纹信息的另一个存储单元,对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所述第一安全指纹信息为安全指纹信息库中与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匹配的安全指纹信息。
可选地,若所述第一指纹信息验证不通过,则不对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返回所述SE,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存储的密钥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第一指纹信息和加密后的第二指纹信息发送至所述SE;
所述SE接收到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指纹信息,根据存储的密钥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指纹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第一指纹信息和解密后的第二指纹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存储的密钥和所述SE存储的密钥为一组。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指纹获取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SE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一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存储的密钥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并将所述密文发送给所述SE;
所述SE根据存储的密钥对所述密文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明文,并验证所述明文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一致;
若所述明文与所述第一信息一致,则所述SE与所述控制模块认证成功。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指纹获取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指纹获取指令分别转发至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根据所述指纹获取指令分别采集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指纹,得到对应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返回所述控制模块。
可选地,指纹识别处理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SE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检测模块检测业务操作,并将所述业务操作发送给所述SE。
可选地,指纹识别处理装置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均与所述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匹配,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指示灯指示指纹验证成功;
若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与所述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不匹配,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指示灯指示指纹验证失败。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卡,包括:卡体以及如上述所述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处理装置、方法和智能卡。该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包括:安全模块SE、控制模块、第一指纹识别模块、第二指纹识别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在指纹识别处理装置进行业务操作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其中,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分别属于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通过控制模块将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传输到SE中,SE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纹信息、第二指纹信息和预先存储在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对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若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与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匹配,则SE执行业务操作,通过双指纹识别功能进行业务操作的解锁,提高了业务操作和智能卡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的智能卡无法满足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的使用需要,例如高安全区门禁卡、夫妻银行卡等,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处理装置,通过双指纹模式解锁智能卡的业务操作功能,提高了业务操作和智能卡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智能卡,如身份识别、安全认证、支付钱包、信息存储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中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应用于智能卡,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包括:
SE11、控制模块12、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电源管理模块15。
控制模块12分别与SE11、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连接;电源管理模块15分别与控制模块12、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连接。
在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进行业务操作时,控制模块12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通过控制模块12将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传输到SE11中,SE11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纹信息、第二指纹信息和预先存储在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对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若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与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匹配,则SE11执行业务操作。
其中,电源管理模块15用于为控制模块12、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提供电能。电源管理模块15也可以用于为其他模块提供电能。
第一指纹信息属于第一待识别用户,第二指纹信息属于第二待识别用户,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为不同的待识别用户。
SE11与控制模块12之间通过数据协议,如SPI协议、I2C协议等进行通信连接。控制模块12与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之间以及控制模块12与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之间通过数据总线进行连接。
SE11承载智能卡的业务操作,如金融功能、安全认证功能、信息存储功能等,其内部存储有智能卡执行业务操作所需的全部操作系统。SE11内还存储有两个或者多个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指纹信息等,通过初始化过程完成用户个人信息的存储,初始化过程中存入的信息为安全信息,例如初始化过程中存入的指纹信息为安全指纹信息。此外,初始化过程中也存储一组密钥分别在SE11和控制模块12中,密钥可以以硬件的形式嵌入在SE11和控制模块12,也可以以软件的形式存储在对应模块的代码中。
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均用于采集待识别用户的指纹信息,因此,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中的第一指纹采集单元和第二指纹采集单元需要设计成外漏的,即嵌于卡面上。为了便于进行业务操作,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中的指纹采集单元可以设计在与芯片相对的卡面的对侧,例如,若芯片设置在卡面的左侧,则第一指纹采集单元和第二指纹采集单元设置在卡面的右侧。此外,第一指纹采集单元和第二指纹采集单元可以设置在芯片所在卡面的对侧,也可以设计在芯片所在卡面的背面的对侧,以方便使用为目的,例如,对于银行卡可以采用第一种设计,公交卡或者门禁卡则可以采用第二种设计,具体可根据使用场景进行设计,发明人对此不作限制。
此外,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分别用于采集不同待识别用户的指纹信息,由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进行指纹采集的待识别用户为第一待识别用户,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获取到的第一待识别用户的指纹信息为第一指纹信息;由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进行指纹采集的待识别用户为第二待识别用户,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获取到的第二待识别用户的指纹信息为第二指纹信息。在实际使用时,在一次业务操作中,一个待识别用户只能选取其中的一个指纹识别模块进行指纹信息的验证,但在进行多次业务操作时,同一待识别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指纹识别模块进行指纹信息的验证。
控制模块12受控于SE11,同时,控制模块12用于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或者其他功能模块执行相应的操作。
可选地,控制模块12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例如ROM、RAM、I/O、EPROM等。
电源管理模块15具有电能转换功能,将交流电转换成适于控制模块12、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或者其他功能模块使用的直流电,电源管理模块15可以进行电压转换、电流转换,也可以进行功率转换,具体根据使用情况设计,电源管理模块15还具有电能的平衡与控制功能,使到达控制模块12、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或者其他功能模块的电能是恒定的。
安全指纹信息库为SE11中的一个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初始化过程中录入的安全指纹信息,安全指纹信息根据使用需求,可以录入两个,也可以录入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全指纹信息库包括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分别用于存储不同类别的安全指纹信息。
示例性地,以用于高安全区门禁系统中的门禁卡为例,其中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普通员工的安全指纹信息,如存储有甲的安全指纹信息,该智能卡由甲持有,或者存储有A部门所有员工的安全指纹信息,该智能卡由A部门持有,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具有高安全区使用权限的员工的安全指纹信息,如存储有乙、丙、丁的安全指纹信息。
控制模块12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是指,控制模块12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获取第一指纹信息,且控制模块12控制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获取第二指纹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12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包括:
控制模块12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在同一时刻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12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包括:
控制模块12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获取第一指纹信息与控制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获取第二指纹信息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值。
若同一时刻未同时获取到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或者获取第一指纹信息与获取第二指纹信息的时间间隔不小于预设值,则此次指纹获取失败。
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与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匹配,是指安全指纹信息库中存在与第一指纹信息完全相同或者相似度达到预设值的安全指纹信息,同时,安全指纹信息库中也存在与第二指纹信息完全相同或者相似度达到预设值的安全指纹信息,预设值的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进行设定。
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与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不匹配,包括以下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1)安全指纹信息库中只存在与第一指纹信息匹配的安全指纹信息;
(2)安全指纹信息库中只存在与第二指纹信息匹配的安全指纹信息;
(3)安全指纹信息库既不存在与第一指纹信息匹配的安全指纹信息,也不存在与第二指纹信息匹配的安全指纹信息;
(4)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存在异常;
(5)指纹获取失败。
若安全指纹信息库中同时存在与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匹配的安全指纹信息,则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身份验证成功,说明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组合满足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进行业务操作的条件,对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身份验证成功,SE11执行对应的业务操作。若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与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不匹配,说明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组合不满足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进行业务操作的条件或者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本身存在异常或者指纹获取失败,对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身份验证失败,SE11不执行相应的业务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通过在其上设置SE11、控制模块12、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和电源管理模块15,当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进行业务操作时,控制模块12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其中,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分别属于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通过控制模块12将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传输到SE11中,SE11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纹信息、第二指纹信息和预先存储在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对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若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与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匹配,则SE执行业务操作。在每次进行业务操作时,都需要对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组合进行验证,验证成功,指纹识别处理装置才执行相应的业务操作,从而提高了业务操作和智能卡的安全性。
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分别用于存储不同类别的安全指纹信息,当安全指纹信息库中存储有多个安全指纹信息时,保证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对待识别用户的组合的验证的有效性,进行一步提高了智能卡及其进行业务操作的安全性,并且拓宽了指纹识别处理装置的应用场景。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还包括:
检测模块16。
检测模块16包括:接触式触点单元和/或非接线圈单元(图中未示出)。
检测模块16与SE11连接,检测模块16用于检测不同类型的业务操作。
其中,业务操作的类型包括接触式业务操作与非接触式业务操作,接触式业务操作是指需要将智能卡插入接触式读卡机(如自动取款机)的卡槽内或者贴于接触式交读卡机(如接触式销售点机)的刷卡区域进行业务操作方式,非接触式业务操作是指智能卡与非接触式读卡机(如非接触销售点机)的感应区域离开一定的距离(如1厘米),通过非接触式的方式进行业务操作。
接触式触点单元上集成有触盘,通过与接触式读卡机接触,从接触式读卡机上获取电能,为SE11供电,触发SE11进行工作。
非接线圈单元能够与非接触式读卡机的感应区域产生电磁感应,产生电能,为SE11供电,触发SE11进行工作。
检测模块16中可以只包括接触式触点单元,包括该种指纹识别处理装置的智能卡只能进行接触式业务操作;检测模块16中也可以只包括非接线圈单元,包括该种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的智能卡只能进行非接触式业务操作;检测模块16中也可以同时包括接触式触点单元和非接线圈单元,包括该种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的智能卡既能进行接触式业务操作,也能进行非接触式业务操作,当接触式触点单元上的触盘与相应的触盘发生接触时,智能卡进行接触式业务操作,当非接线圈单元有感应时,智能卡进行非接触式业务操作。
检测模块16可以主动上报检测到的业务操作的类型,也可以由SE11来获取检测模块16检测到的业务操作类型,发明人对此不作限定。
进行不同类型的业务操作时,电源控制模块15也发挥不同的作用,具体地,在进行接触式业务操作时,电源管理模块15用于,将接触式读卡机(如取款机)中的电能进行转换(电压转换或者功率转换等)以满足控制模块12、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或者其他功能模块的使用需求;在进行非接触式业务操作时,电源管理模块15用于,将智能卡与非接触式读卡机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的电能进行转换和控制,从而为控制模块12、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提供稳定的电能,以保证控制模块12、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或者其他功能模块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通过设置检测模块16,检测模块16与SE11连接,检测模块16包括:接触式触点单元和/或非接线圈单元,当检测模块16中的接触式触点单元或者非接线圈单起作用时,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可以分别进行接触式业务操作和非接触式业务操作,从而能够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以实施例二为基础示出),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还包括:指示灯17。
指示灯17与控制模块12连接,指示灯17用于指示对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身份的验证结果。
验证结果包括验证成功和验证失败两种情况,若验证成功,说明当前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组合满足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进行业务操作的条件,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可以进行业务操作;若验证失败,说明当前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组合不满足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进行业务操作的条件或者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本身存在异常或者指纹获取失败,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无法执行业务操作。
控制模块12根据SE11对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控制指示灯17进行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灯17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其中,第一指示灯发红光,第二指示灯发绿光;
若验证成功,则控制模块12控制第二指示灯发光;
若验证失败,则控制模块12控制第一指示灯发光。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同一指示灯17可以发不同颜色的光,如红光和绿光;
若验证成功,则控制模块12控制指示灯17发绿光;
若验证失败,则控制模块12控制指示灯17发红光。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模块12控制指示灯17的发光时长和频率指示对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身份的验证结果;
若验证成功,则控制模块12控制指示灯17持续亮预设时长,例如2秒;
若验证失败,则控制模块12控制指示灯17以一定的频率闪烁多次或者闪烁预设时长。
本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10,通过设置指示灯17,并通过指示灯17指示对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身份的验证结果,可以对待识别用户起到提示作用,并且方便待识别用户在进行业务操作时,了解到智能卡的状态信息或者指纹信息的采集情况,及时发现智能卡是否存在的异常或者进行指纹信息的重新采集。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当SE获取到业务操作时,
S401、SE向控制模块发送指纹获取指令。
本步骤中,SE通过数据协议如SPI协议向控制模块发送指纹获取指令。
其中,指纹获取指令用于通知控制模块SE需要获取指纹数据。
S402、控制模块根据指纹获取指令,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本步骤中,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指纹获取指令,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
其中,第一指纹信息属于第一待识别用户,第二指纹信息属于第二待识别用户,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为不同的待识别用户。
可选地,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数据总线将接收到的指纹获取指令分别转发给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以使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分别采集第一待识别用户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第二指纹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根据指纹获取指令,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包括:
控制模块将指纹获取指令分别转发至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
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根据指纹获取指令分别采集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指纹,得到对应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并将得到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返回控制模块。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12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在同一时刻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或者控制模块12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获取第一指纹信息与控制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获取第二指纹信息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值。
若同一时刻未同时获取到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或者获取第一指纹信息与获取第二指纹信息的时间间隔不小于预设值,则此次指纹获取失败。
通过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在同一时刻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或者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13获取第一指纹信息与控制第二指纹识别模块14获取第二指纹信息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值,从时域上保证了进行双指纹验证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智能卡及其进行业务操作的安全性。
S403、控制模块将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返回SE。
本步骤中,控制模块可以先从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中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再将获取到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返回给SE,该种情况下,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获取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对应存储在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中;也可以直接将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获取到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返回给SE,此种情况下,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获取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均存储在控制模块中。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取决于指纹识别模块是否具有信息存储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将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返回SE,包括:
控制模块根据存储的密钥将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第一指纹信息和加密后的第二指纹信息发送至SE;
SE接收到加密后的第一指纹信息和加密后的第二指纹信息,根据存储的密钥对加密后的第一指纹信息和加密后的第二指纹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第一指纹信息和解密后的第二指纹信息;
其中,控制模块存储的密钥和SE存储的密钥为一组。
控制模块和SE中存储的一对密钥,可以为对称密钥,也可以为非对称密钥。若为对称密钥,则控制模块和SE存储的密钥相同;若为非对称密钥,则控制模块和SE中各自存储一对非对称密钥的公钥或私钥。
密钥可以以软件代码的形式存储在控制模块和SE中,也可以以硬件的形式嵌在控制模块和SE中,发明人对此不作限制。
通过控制模块对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进行加密,并通过SE对加密后的第一指纹信息和加密后的第二指纹信息进行解密,保证了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在从控制模块传输到SE的过程中不被篡改,从而能够在SE中真实还原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进而保证了智能卡及智能卡进行业务操作的安全性。
S404、SE根据安全指纹信息库中存储的安全指纹信息,对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若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与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匹配,则SE执行业务操作。
本步骤中,SE根据安全指纹信息库中存储的安全指纹信息,对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若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均与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匹配,则执行业务操作,若第一指纹信息和/或第二指纹信息与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匹配,则不执行业务操作。
其中,安全指纹信息库中至少包括两个安全指纹信息,安全指纹信息为初始过程中录入的指纹信息。
对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的验证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按照先后顺序进行,例如先对第一指纹信息进行验证,再对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发明人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E根据安全指纹信息库中存储的安全指纹信息,对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根据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内存储的安全指纹信息,对第一指纹信息进行验证;
若第一指纹信息验证通过,则确定第一安全指纹信息的来源,并根据不包括第一安全指纹信息的另一个存储单元,对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
其中,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分别用于存储不同类别的安全指纹信息。
验证通过是指安全指纹信息为库中存在与待识别用户的指纹匹配的安全指纹信息,验证不通过是指安全指纹信息为库中不存在与待识别用户的指纹匹配的安全指纹信息。
第一安全指纹信息为与第一指纹信息匹配的安全指纹信息。第一安全指纹信息的来源是指第一安全指纹信息所存储的位置,第一安全指纹信息的来源为第一存储单元或者第二存储单元中的一个。若第一安全指纹信息来源于第一存储单元,则根据第二存储单元,对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若第一安全指纹信息来源于第二存储单元,则根据第一存储单元,对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
示例性地,仍以高安全区门禁系统中的门禁卡为例,该门禁卡由甲持有,甲不具有单独进入该高安全区的权限,但由乙、丙或者丁三人中的任一位陪同时,甲可以进入该高安全区。经初始化过程,该门禁卡内部SE中的第一存储单元存储有甲的安全指纹信息,第二存储单元存储有乙、丙、丁的安全指纹信息。当甲使用该门禁卡进入该高安全区时,指纹识别处理装置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并对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只有当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的组合,与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甲,乙)、(甲,丙)或者(甲、丁)的安全指纹信息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组匹配时,该门禁卡才启动开启安全门的功能,甲才能进入该高安全区。
可选地,若第一指纹信息验证不通过,则不对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
若第一指纹信息验证不通过,即第一指纹信息与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不匹配,此时,不需要再对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与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不匹配,则SE不执行业务操作。
通过设置使安全指纹信息库中包含两个或者多个安全指纹信息,并通过对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的组合进行验证,实现对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组合的身份进行验证,从而拓宽了智能卡的应用场景,用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通过向控制模块发送指纹获取指令,控制模块根据指纹获取指令,控制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指纹识别模块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其中,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分别属于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控制模块将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返回SE,SE根据安全指纹信息库中存储的安全指纹信息,对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若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与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匹配,则SE执行业务操作。在每次进行业务操作时,都需要先对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组合进行指纹验证,验证成功,指纹识别处理装置才执行业务操作,从而提高了智能卡和智能卡进行业务操作的安全性。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至图3所示任一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方法,在S401之前,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S501、SE向控制模块发送第一信息。
本步骤中,SE通过数据协议向控制模块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为用于SE与控制模块之间进行认证的信息,第一信息可以为随机码,也可以为确定的字符串,发明人对此不作限制。
第一信息的长度可以为任意长度,第一信息的长度影响交易卡的安全性以及交易速度,第一信息越长,交易卡安全性越高,但交易速度也越慢,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和使用场景进行设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为8字节的随机数。
S502、控制模块根据存储的密钥对第一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并将密文发送给SE。
本步骤中,控制模块接收到第一信息后,根据其内部存储的密钥对第一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并将密文发送给SE。
S503、SE根据存储的密钥对密文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明文,并验证明文与第一信息是否一致。
本步骤中,SE接收到密文后,SE根据其内部存储的密钥对密文进行解密,得到与密文对应的明文,并验证得到的明文与S501中发送的第一信息是否一致。
验证明文与第一信息是否一致是指验证解密后的明文与发送出去的第一信息是否完全一样。
S504、若明文与第一信息一致,则SE与控制模块认证成功。
本步骤中,若SE与控制模块认证成功,则SE执行后续操作流程,若SE与控制模块认证失败,说明智能卡异常,不能工作。
本实施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在执行S401之前,SE向控制模块发送第一信息,控制模块根据存储的密钥对第一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并将密文发送给SE,SE根据存储的密钥对密文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明文,并验证明文与第一信息是否一致,若明文与第一信息一致,则SE与控制模块认证成功,只有在SE与控制模块认证成功情况下,才执行后续的业务操作操作,进一步提高了智能卡或业务操作的安全性,并且节约了用户时间。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或者图3所示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在上述图4或者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在图5的基础上示出),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S601、检测模块检测业务操作,并将业务操作发送给SE。
本步骤中,检测模块检测业务操作,包括是否存在业务操作,若存在业务操作,则进一步检测业务操作的类型(接触式或非接触式),并将检测到的业务操作以及业务操作的类型发送给SE,以使SE进行相应的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通过检测模块检测业务操作,并将业务操作发送给SE,以触发SE进行相应的操作,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该指纹识别处理方法还包括:
若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均与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匹配,控制模块控制指示灯指示指纹验证成功;
若第一指纹信息和/或第二指纹信息与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不匹配,控制模块模块控制指示灯指示指纹验证失败。
通过指示灯指示对待识别用户身份的验证结果,可以对待识别用户起到交易提示作用,并且方便待识别用户在进行业务操作时,了解到智能卡的状态信息,及时发现指纹识别处理装置是否存在的异常或者及时进行指纹信息的重新采集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卡,该智能卡包括卡体和如上述任一装置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全模块SE、控制模块、第一指纹识别模块、第二指纹识别模块、电源管理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SE、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提供电能;
在所述指纹识别处理装置进行业务操作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属于第一待识别用户,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属于第二待识别用户;
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传输到所述SE中;
所述SE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指纹信息、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和预先存储在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对所述第一待识别用户和所述第二待识别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若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与所述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匹配,则所述SE执行业务操作;所述安全指纹信息库中至少包括两个安全指纹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指纹信息库包括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分别用于存储不同类别的安全指纹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处理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SE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不同类型的业务操作;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接触式触点单元和/或非接线圈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处理装置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指示灯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一待识别用户和所述第二待识别用户身份的验证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微控制单元MCU。
6.一种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指纹识别处理装置,所述指纹识别处理装置包括:安全模块SE、控制模块、第一指纹识别模块、第二指纹识别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SE、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提供电能;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SE获取到业务操作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指纹获取指令;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指纹获取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属于第一待识别用户,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属于第二待识别用户;
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返回所述SE;
所述SE根据安全指纹信息库中存储的安全指纹信息,对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若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与所述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匹配,则所述SE执行业务操作;所述安全指纹信息库中至少包括两个安全指纹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指纹信息库包括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分别用于存储不同类别的安全指纹信息;
所述SE根据安全指纹信息库中存储的安全指纹信息,对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内存储的安全指纹信息,对所述第一指纹信息进行验证;
若所述第一指纹信息验证通过,则确定所述第一安全指纹信息的来源,并根据不包括所述第一安全指纹信息的另一个存储单元,对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所述第一安全指纹信息为安全指纹信息库中与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匹配的安全指纹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指纹信息验证不通过,则不对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进行验证。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返回所述SE,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存储的密钥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第一指纹信息和加密后的第二指纹信息发送至所述SE;
所述SE接收到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指纹信息,根据存储的密钥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指纹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第一指纹信息和解密后的第二指纹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存储的密钥和所述SE存储的密钥为一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指纹获取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SE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一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存储的密钥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并将所述密文发送给所述SE;
所述SE根据存储的密钥对所述密文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明文,并验证所述明文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一致;
若所述明文与所述第一信息一致,则所述SE与所述控制模块认证成功。
11.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指纹获取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指纹获取指令分别转发至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
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块根据所述指纹获取指令分别采集第一待识别用户和第二待识别用户的指纹,得到对应的第一指纹信息和第二指纹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返回所述控制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指纹识别处理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SE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检测模块检测业务操作,并将所述业务操作发送给所述SE。
13.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指纹识别处理装置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均与所述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匹配,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指示灯指示指纹验证成功;
若所述第一指纹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指纹信息与所述安全指纹信息库中的安全指纹信息不匹配,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指示灯指示指纹验证失败。
14.一种智能卡,其特征在于,包括:卡体以及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处理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14733.1A CN110532749A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指纹识别处理装置、方法和智能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14733.1A CN110532749A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指纹识别处理装置、方法和智能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32749A true CN110532749A (zh) | 2019-12-03 |
Family
ID=68665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14733.1A Pending CN110532749A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指纹识别处理装置、方法和智能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53274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00489A (zh) * | 2021-02-07 | 2021-05-14 |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se的高安全指纹模块软件实现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014442A1 (en) * | 2005-07-08 | 2007-01-18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xecution of processing based on user's fingerprint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CN204347841U (zh) * | 2014-12-31 | 2015-05-20 | 北京华大智宝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 |
CN105138884A (zh) * | 2015-08-17 | 2015-12-0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N107908940A (zh) * | 2017-11-06 | 2018-04-13 |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208172725U (zh) * | 2018-06-07 | 2018-11-30 | 张培良 | 一种带有指纹识别开关的计算机 |
-
2019
- 2019-08-30 CN CN201910814733.1A patent/CN11053274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014442A1 (en) * | 2005-07-08 | 2007-01-18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xecution of processing based on user's fingerprint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CN204347841U (zh) * | 2014-12-31 | 2015-05-20 | 北京华大智宝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 |
CN105138884A (zh) * | 2015-08-17 | 2015-12-0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N107908940A (zh) * | 2017-11-06 | 2018-04-13 |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208172725U (zh) * | 2018-06-07 | 2018-11-30 | 张培良 | 一种带有指纹识别开关的计算机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颜军: "《互联网概论》", 30 November 2011, 中国计量出版社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00489A (zh) * | 2021-02-07 | 2021-05-14 |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se的高安全指纹模块软件实现方法 |
CN112800489B (zh) * | 2021-02-07 | 2023-12-26 |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se的高安全指纹模块软件实现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30511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 |
US9674705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peer-to-peer mobile communications | |
US20080028230A1 (en) |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proximity card | |
WO2001042938A1 (fr) | Systeme d'authentification personnelle et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portatif a fonction d'authentification personnelle utilisant des informations physiques | |
CN101093554A (zh) | 一种具有实时生物识别系统的卡 | |
CN105447927B (zh) | 门禁电锁开启的控制方法、门禁控制器及门禁控制系统 | |
CN101692277A (zh) |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设备的生物识别加密支付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8171294A (zh) | 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846623A (zh) | 一种用于自助设备的银行卡交易处理方法及自助设备 | |
CN105550928A (zh) | 一种商业银行网络远程开户的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6709534A (zh) | 电子证件防伪验证系统 | |
CN110533428A (zh) | 支付装置、支付方法和支付卡 | |
Padmapriya et al. | Enhancing ATM security using fingerprint and GSM technology | |
US10503936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tilizing magnetic fingerprints obtained using magnetic stripe card readers to derive transaction tokens | |
CN105913109A (zh) | 一种指纹加密eid金融卡及实现方法 | |
CN208985227U (zh) | 门禁系统的读卡装置和读卡系统、门禁系统 | |
CN205015906U (zh) | 电子证件防伪验证系统 | |
CN205247428U (zh) | 一种带指纹身份认证的金融ic卡 | |
CN109313782A (zh) | 预批准金融交易提供系统及其方法 | |
CN110532749A (zh) | 指纹识别处理装置、方法和智能卡 | |
Jaiswal et al. | Enhancing ATM security using fingerprint and GSM technology | |
WO2011113326A1 (zh) | 个人身份识别系统 | |
Betab et al. | Fingerprints in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A survey | |
CN109690596A (zh) | 用于卡交易的动态安全码 | |
CN110135547A (zh) | 一种支持eID身份识别的指纹IC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