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4563A - 一种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弹性电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弹性电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04563A CN110504563A CN201910799039.7A CN201910799039A CN110504563A CN 110504563 A CN110504563 A CN 110504563A CN 201910799039 A CN201910799039 A CN 201910799039A CN 110504563 A CN110504563 A CN 1105045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cal device
- coil
- elastic
- circuit board
- implantable med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03—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 H01R11/05—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direct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8—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terminals for insertion into ho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54—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wire spr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12—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medicine and surgery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弹性电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其中,弹性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位于一端,为直段,适于与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中的硬线路板电连接;弹性变形段,位于另一端,具有通过弯折构成的弧形结构和卡位结构,所述弧形结构适于与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中的线圈电连接;本发明的弹性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段与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中的硬线路板,可使硬线路板与弹性连接件进行刚性连接,由于刚性连接的焊接后,相比于以往柔性连接的表贴连接,具有更加便于拆卸和拆卸后不易损坏的优点,因此能够实现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多次拆装,便于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维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入式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弹性电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人体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Active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AIMD)是一种安装于用户身体内部的医疗器械,这种设备内部具有电池,硬线路板(设有传感器、芯片等元件),AIMD依靠设定的程序和运行参数来实现相应的疗法,这些运行参数可以按照用户的病症情况采用不同的设置。因为用户病因、病情不相同,因此不同的用户体内安装的有源植入式医疗设备,一般具有不同的运行状态,这些运行状态体现在有源植入医疗仪器的电池电压、运行时间、功率、电流的大小、频率等很多方面。为了确保植入部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长期可靠性,通常需要对植入部进行全面测试,尤其是需要对植入部的硬线路板进行全面检测。
现有技术的有源植入装置,由于追求植入装置体积最小化,硬线路板和线圈常用的采用软连接板连接,有两种组装方式,一是先将线圈与软连接板连为一体,硬线路板进行单独测试,硬线路板测试完成后,再将软连接板与硬线路板连接;二是先将硬线路板与软连接板连接,硬线路板与软连接板一同进行测试,然后再将软连接板与线圈连接。
上述无论采用哪种连接工艺,都无可避免的要用到软连接板,而由于将软连接板与线圈或硬线路板焊接连接后,再经过涂胶固定,软连接板不便于拆卸,检测不合格拆卸后容易造成整个装置的损坏。另外,软连接板进行焊接后,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对存储时间和保存条件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使有源植入式装置能够便于进行多次拆装,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有源植入式的装置中替代软连接板连接的弹性连接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中,用于连接上述弹性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有源植入医疗装置的弹性连接件,包括:
第一连接段,位于一端,为直段,适于与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中的硬线路板电连接;
弹性变形段,位于另一端,具有通过弯折构成的弧形结构和卡位结构,所述弧形结构适于与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中的线圈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弧形结构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弧形结构朝向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中的线圈方向延伸。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卡位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平行的穿孔段,还具有与所述弧形结构平行的卡位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卡位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弧形结构相同。
本发明提供的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弹性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孔,设置在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框架上,具有并排设置的两个,其中一个用于穿过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段;另一个所述连接孔用于对所述弹性连接件进行卡接定位。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弹性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段与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中的硬线路板,可使硬线路板与弹性连接件进行刚性连接,由于刚性连接的焊接后,相比于以往柔性连接的表贴连接,具有更加便于拆卸和拆卸后不易损坏的优点,因此能够实现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多次拆装,便于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维修。
2.本发明提供的弹性连接件,位于上端的弹性变形段,能够通过弹性变形插入到框架的连接孔内,然后通过弹性复原,使弹性连接件与框架形成卡接固定,通过将弹性连接件与框架设置为一个整体,从而便于弹性连接件与框架的整体安装。
3.本发明提供的弹性连接件,位于上端的弧形结构,用于与线圈进行刚性连接,从而便于多次拆装,不易损毁线圈。
4.本发明提供的弹性连接件,弧形结构朝向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中的线圈方向延伸,可以便于与线圈的连接,同时从上方对弹性连接件进行卡接定位。
5.本发明提供的弹性连接件,卡位结构的卡位段朝向与所述弧形结构的方向延伸,可以使其与弧形结构配合,从而形成更好的卡接固定。
6.本发明提供的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弹性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具有两个并列设置的连接孔,将弹性连接件插设在连接孔内后,配合弹性连接件的结构可以将其进行临时卡接固定;然后,通过点胶、热熔或者超声等方式进行最终固定,可以将弹性连接件与框架组成一整体;在进行最终固定前,通过临时卡接固定,可以便于对弹性连接件与连接孔之间进行点胶、热熔或者超声。或者,在临时固定状态,可进行实验测试,合格后再进行最终固定,从而减少其拆装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图1爆炸图组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框架分别与线圈和刚性连接件连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框架仰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刚性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的框架仰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9为壳体组件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10为一实施例的刚性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的刚性连接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的刚性连接件与框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14为另一实施例的刚性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15为图14的刚性连接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所示的刚性连接件与框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C区域的放大图。
图18为一实施例中刚性连接件与框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仰视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容纳槽;2、第二容纳槽;3、硬线路板;4、线圈;5、刚性连接件;6、插入孔;7、第一连接段;8、弯折段;9、第二连接段;10、上盖;11、框架;12、下盖;13、连接孔;14、定位块;15、外套;16、内衬;17、卡扣;18、第一卡孔;19、第二卡孔;20、电池容纳孔;21、电池;22、隔板;23、定位柱;24、第一定位凸缘;25、第二定位凸缘;26、通孔柱;27、弹性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9所示,为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线圈托架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框架11、上盖10和下盖12,其中所述下盖12包括可拆卸地的外套15和内衬16,所述外套15和内衬16通过胶粘接固定连接。
所述上盖10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框架11的凹槽,并与所述框架11的外壁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所述下盖12与所述上盖10扣合对接,并与所述框架11通过卡接固定连接,其中,下盖12的外套15与所述上盖10扣合对接,下盖12的内衬16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套15内,用于卡接所述框架11。上盖设置在框架的位于用于容纳线圈的第二容纳孔侧,通过上盖和框架能够将线圈封闭在第二容纳孔内,从而保证线路板不外露。下盖设置在框架的位于用于容纳刚性连接件的第一容纳孔侧,通过下盖和框架能够将硬线路板封闭在第一容纳孔内,从而保证线路板不外露,并且,上盖和下盖扣合对接后,其整体外形为扁平的半圆形,由于具有弧度,因此能够更加便利的植入体内。下盖通过外套和内衬组合构成,外套用于与上盖扣合对接,内衬用于与框架卡接连接,从而即保证了线圈托架组件的外形为圆弧形,又能减小整体制造下盖的制造难度。
将用于卡接连接框架和下盖的卡扣设置在框架上,将卡扣通过插入设置在下盖的内衬上的第一卡孔内,完成卡扣与第一卡孔的结合,此时,下盖的外套与上盖扣合对接完成,从而使线圈托架组件的外形构成便于植入的弧形结构。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框架11包括:第一容纳槽1、第二容纳槽2和连接孔13,所述第一容纳槽1位于框架11的一面,用于容纳硬线路板3;所述第二容纳槽2位于框架11的相对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的另一面,用于容纳线圈4;所述连接孔13贯穿所述框架11,用于穿过刚性连接件5,使所述刚性连接件5分别与所述硬线路板3和所述线圈4电连接。通过框架的正反两面分别固定硬线路板和线圈,并在框架上设有连接孔,用于穿过刚性连接件、对刚性连接件进行固定,使刚性连接件的两端能够便于分别与硬线路板和线圈电连接,从而避免了以往采用柔性连接件将硬线路板和线圈进行电连接的弊端,使连接后的硬线路板和线圈能够便于多次拆装,拆装时,成本较高的硬线路板3、线圈4和电池不容易损坏,而成本较低的框架11可整体更换,从而使拆装的成本降低。
所述框架11还包括电池容纳孔20,电池容纳孔20设置在所述框架11的中部,用于穿过有源植入医疗装置的电池21。所述电池21穿过电池容纳孔后,安放在硬线路板3上,从而更好的容纳在线圈托架组件内,减小了电池的占用空间,从而使线圈托架组件更加小巧。
如图3所示,所述框架11的第二容纳槽2通过隔板22分隔成两圈,分别用于容纳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互相不连接,通过共同固定在第二容纳槽内,可以减小线圈托架组件的体积。
如图5所示,所述框架11的第一容纳槽1内设有定位柱23,所述定位柱23用于穿过硬线路板3对其进行定位。所述框架11的第一容纳槽1侧还设有朝向下盖12延伸的卡扣17,所述下盖12的内衬16上具有用于与所述卡扣17卡接配合的第一卡孔18。框架通过定位柱可以穿过硬线路板,对硬线路板进行定位,保证硬线路板的安装位置准确。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框架11上在位于所述连接孔13的靠近所述第一容纳槽1的一侧设置有刚性连接件5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通过间隙配合对所述刚性连接件5的方向进行固定。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两个定位块14,两个定位块14均为四分之一圆柱结构,分立在所述连接孔13外围相邻两象限内,两个所述定位块14之间具有用于容纳刚性连接件5的间隙。在框架上的定位结构,用于对刚性连接件进行固定,避免刚性连接件随意窜动,保证刚性连接件的连接位置准确,并通过两个定位块之间的间隙对刚性连接件进行间隙配合,从而限制刚性连接件的随意转动,保证刚性连接件的方向统一。
工作原理
将线圈4固定在框架11的上方的第二容纳槽2内,然后可拆卸地将框架11嵌入上盖10内固定,将下盖12的内衬16可拆卸地嵌入到外套15内,然后通过上盖10边缘的向内凹陷的台阶插入到下盖12的外套15内,完成上盖10与下盖12的扣合对接;进行硬线路板3的安装时,将下盖12拆下,将刚性连接件5插入到框架11的连接孔13内,并将刚性连接件5的上端通过焊接与线圈4电连接,然后,将硬线路板3套设在上盖10的定位柱23内,使刚性连接件5的下端穿过硬线路板3的插入孔6,然后,将刚性连接件5与硬线路板3通过焊接电连接,最后将下盖12扣合对接在上盖10上,通过上盖10上的台阶完成上盖10与下盖12的卡接。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为有源植入医疗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线圈托架组件、硬线路板3、线圈4、刚性连接件5和电池21。其中,所述线圈托架组件用于容纳所述硬线路板3、线圈4、刚性连接件5和电池21。
所述线圈托架组件,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线圈托架组件,具有可拆卸的两层,其中第一层内具有用于容纳硬线路板3的第一容纳槽1,第二层内具有用于容纳线圈4的第二容纳槽2。具体的,如图9所示,所述线圈托架组件包括:上盖10、框架11和下盖12。所述上盖10具有用于容纳框架11的凹槽,并与所述框架11的外壁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1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盖10和下盖12之间;所述下盖12与所述上盖10扣合对接,并与所述框架11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所述下盖12包括:外套15和内衬16,所述外套15与所述上盖10扣合对接,所述内衬16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套15内,用于卡接所述框架11。所述框架11的第一容纳槽1侧设有朝向下盖12延伸的卡扣17,所述下盖12的内衬16上具有用于与所述卡扣17卡接配合的第一卡孔18;所述硬线路板3的边缘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孔18配合、使所述框架11的卡扣17能够卡入所述第一卡孔18的第二卡孔19,所述第一卡孔18与所述第二卡孔19构成卡槽结构。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框架11上位于所述连接孔13的靠近所述第一容纳槽1的一侧设置有刚性连接件5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通过间隙配合对所述刚性连接件5的方向进行固定,包括两个定位块14,两个定位块14均为四分之一圆柱结构,分立在所述连接孔13外围相邻两象限内,两个所述定位块14之间具有用于容纳刚性连接件5的间隙
如图2所示,所述线圈托架组件扣合后为扁平的半圆形结构,各边处均设置出圆角,以便于植入到体内。
所述硬线路板3固定在所述线圈托架组件的第一容纳槽1内,在硬线路板3上连接有所述电池21,所述电池21穿过线圈托架组件的框架11的电池容纳孔20内。所述硬线路板3上具有用于插入所述刚性连接件5的插入孔6。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线圈4固定在所述线圈托架组件的第二容纳槽2内,所述线圈4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通过第二容纳槽2内的隔板22分隔开。
所述刚性连接件5固定在所述线圈托架组件的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两端分别与所述线圈4和所述硬线路板3电连接。
如图6所示,所述刚性连接件5包括:第一连接段7、弯折段8和第二连接段9,所述第一连接段7位于一端,为直段,通过插入所述线圈托架组件的第一层中的硬线路板3的所述插入孔6进行固定,并与所述硬线路板3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9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段7的另一端,为直段,通过插入所述线圈托架组件进行固定,并穿过所述线圈托架组件伸入至所述线圈托架组件的第二层,用于与所述线圈4电连接;所述弯折段8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7和所述第二连接段9之间,为弯折结构。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源植入医疗装置的刚性连接件,用于电连接有源植入医疗装置中的硬线路板和线圈,如图10、图11所示,包括:第一连接段7和第二连接段9。
所述第一连接段7位于下端,为直段,通过插入有源植入医疗装置中的硬线路板3的插入孔6进行固定,并与所述硬线路板3电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段9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段7的另一端:上端,为直段,如图12、图13所示,第二连接段9通过插入有源植入医疗装置中的线圈托架组件进行固定,并穿过所述线圈托架组件伸入至所述线圈托架组件的第二层,用于与容纳在第二层内的线圈4电连接;两端为直段,能够便于分别与硬线路板和线圈电连接,从而避免了以往将硬线路板和线圈电连接必须采用柔性连接件的弊端,使连接后的硬线路板和线圈能够便于多次拆装,而不易造成整个装置的损坏
所述刚性连接件在所述第一连接段7和所述第二连接段9之间设有定位凸缘,通过定位凸缘的端部能够使其轴向方向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定位凸缘的外径与孔的间隙配合能够使其在径向方向进行准确定位。具体的定位凸缘包括:第一定位凸缘24和第二定位凸缘25;所述第一定位凸缘2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7和所述第二连接段9之间,外径大于所述线圈托架组件的连接孔13,并具有用于与所述线圈托架组件的连接孔13配合的端部,所述端部为平面,定位凸缘的用于轴向定位的端部和用于径向定位的外径分设在两个结构件上,这样在对其中一个结构件进行加工时,便可仅考虑一个尺寸的限制,便于刚性连接件的加工生产。另外,作为一种可替换实施方式,所述端部还可以为斜面或弧形面。
所述第二定位凸缘25,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7和所述第二连接段9之间,并靠近所述第一定位凸缘24的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段9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凸缘25的外径与所述线圈托架组件的连接孔13间隙配合,通过间隙配合限制刚性连接件的径向移动。
上述刚性连接件,在有源植入医疗装置的刚性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如图12、图13所示,包括:定位结构和通孔柱26,通过两个结构的共同配合,对刚性连接件进行连接,从而能够保证刚性连接件的连接位置的准确性。
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线圈托架组件的连接孔13上的通孔柱26内,通过所述通孔柱26的内径的大小与刚性连接件5的外径进行间隙配合,对所述刚性连接件5进行固定。
所述通孔柱26同心套设在所述连接孔13的朝向硬线路板3的一侧,用于穿过所述刚性连接件5的所述第二连接段9,具有用于与所述定位凸缘的用于与所述线圈托架组件的连接孔13配合的端部相配合的配合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第二种有源植入医疗装置的刚性连接件,用于电连接有源植入医疗装置中的硬线路板和线圈,如图14、图15所示,包括:第一连接段7和第二连接段9,所述第一连接段7和第二连接段9的结构和位置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7和所述第二连接段9之间的定位凸缘。
所述定位凸缘包括:第一定位凸缘24和第二定位凸缘25;所述第一定位凸缘2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7和所述第二连接段9之间,外径大于所述线圈托架组件的连接孔13,并具有用于与所述连接孔13的端部通过接触配合的端面;所述第二定位凸缘25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7和所述第二连接段9之间,并靠近所述第一定位凸缘24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段7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凸缘25的外径与所述硬线路板3的插入孔6间隙配合。
上述刚性连接件,在有源植入医疗装置的刚性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如图16、图17所示,包括:定位结构和通孔柱26。
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硬线路板3的插入孔6上,通过孔径的大小与刚性连接件5的外径进行间隙配合,对所述刚性连接件5进行固定;
所述通孔柱26同心套设在连接孔13的朝向硬线路板3的一侧,用于穿过所述刚性连接件5的所述第二连接段9,具有用于与所述定位凸缘的用于与所述线圈托架组件的连接孔13配合的端面相配合的配合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源植入医疗装置的刚性连接件,用于电连接有源植入医疗装置中的硬线路板和线圈,如图6所示,包括:第一连接段7和第二连接段9,所述第一连接段7和第二连接段9的结构和位置与实施例3和实施例4均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7和所述第二连接段9之间的弯折段8,在刚性连接件的中段为弯折段,能够缓冲两端的焊点应力,提高电连接的牢稳性。
所述弯折段8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7和所述第二连接段9之间,为弯折结构,具体的为半环形结构,弯折段为半环形,在缓冲应力时,能够均匀受力,并且半环形的外壁还可以进行刚性连接件的轴向和径向的定位。另外,作为一种可替换实施方式,所述弯折段8还可以为除半环形以外的其他弧形结构。
上述刚性连接件,在有源植入医疗装置的刚性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如图7、图8所示,包括:定位结构、通孔柱26和定位块14,通过以上三个结构的共同配合,对刚性连接件进行连接,从而能够保证刚性连接件的连接位置的准确性和方向的正确性
所述定位结构可以设置在线圈托架组件的连接孔13或硬线路板3的插入孔6上,通过孔径的大小与刚性连接件5的外径进行间隙配合,对所述刚性连接件5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为设置在通孔柱26内,所述通孔柱26的内径通过间隙配合对所述刚性连接件5进行固定。
所述通孔柱26同心套设在所述连接孔13的朝向硬线路板3的一侧,用于穿过所述刚性连接件5的所述第二连接段9,具有用于与刚性连接件的折弯段的外壁相配合的配合端。
所述定位块14具有两个,为四分之一圆柱结构,分立在所述连接孔13外围相邻两象限内,两个所述定位块14之间具有用于容纳刚性连接件5的间隙,通过两个定位块之间的间隙对刚性连接件进行转动限制,从而限制刚性连接件的随意转动,保证刚性连接件的方向统一。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实施例2中所述的有源植入医疗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完成测试的硬线路板3固定在线圈托架组件的第一层的第一容纳槽1内;
将刚性连接件5插入线圈托架组件的插入孔6内,使所述刚性连接件5的两端分别插入线圈托架组件的第一层和第二层;
将线圈托架组件的第二层内的线圈4与刚性连接件5的一端通过焊接连接;
将刚性连接件5的另一端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线圈托架组件的第一层内的硬线路板3。
上述组装方法,在将硬线路板与线圈电连接之前,首先对硬线路板进行测试,从而避免了测试工作对线圈或刚性连接件的影响,并便于排除不合格的硬线路板;刚性连接件通过插入线圈托架组件的插入孔内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刚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硬线路板和线圈电连接,从而避免了必须采用柔性连接件进行电连接的弊端。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源植入医疗装置的弹性连接件,采用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如图18所示,该弹性连接件27与框架11上并列的两个连接孔13定位连接。
所述弹性连接件27的上方,具有弹性变形段,所述弹性变形段具有通过弯折形成有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用于与线圈连接。
所述弹性变形段在形成弧形结构后,又通过弯折形成有卡位结构,所述卡位结构用于伸入到连接孔13下方卡接在框架11的底面。
所述弹性连接件27的下方,具有向下伸直的第一连接段,为竖直结构,用于插入硬线路板上连接。
如图19所示,所述弹性连接件首先通过弹性变形,使两端分别能够从连接孔13的上方向下穿过各自对应的孔位,当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均穿过连接孔后,弹性连接件进行弹性复原,其中向下伸出框架的弹性连接件中较短的一端,在框架下方发生弯折,从而将弹性连接件卡接固定在连接孔上。
关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连接件27的连接结构,即设置在框架11上并列的两个连接孔13。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有源植入医疗装置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段,位于一端,为直段,适于与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中的硬线路板(3)电连接;
弹性变形段,位于另一端,具有通过弯折构成的弧形结构和卡位结构,所述弧形结构适于与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中的线圈(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结构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结构朝向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中的线圈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平行的穿孔段,还具有与所述弧形结构平行的卡位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弧形结构相同。
6.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弹性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孔(13),设置在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框架(11)上,具有并排设置的两个,其中一个用于穿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段;另一个所述连接孔用于对所述弹性连接件进行卡接定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99039.7A CN110504563B (zh) | 2019-08-27 | 2019-08-27 | 一种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弹性电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99039.7A CN110504563B (zh) | 2019-08-27 | 2019-08-27 | 一种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弹性电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04563A true CN110504563A (zh) | 2019-11-26 |
CN110504563B CN110504563B (zh) | 2025-06-13 |
Family
ID=68590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99039.7A Active CN110504563B (zh) | 2019-08-27 | 2019-08-27 | 一种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弹性电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504563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50775A (ja) * | 2000-08-02 | 2002-02-15 | Rohm Co Ltd | 受光モジュール |
CN103845803A (zh) * | 2012-11-30 | 2014-06-11 | 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植入式医疗设备及系统 |
CN104511091A (zh) * | 2013-09-26 | 2015-04-15 | 奥迪康医疗有限公司 | 可植入在皮肤下面的装置 |
CN105517628A (zh) * | 2013-09-05 | 2016-04-20 | 波士顿科学神经调制公司 | 用于利用内部支撑结构的可植入医疗设备的构造 |
CN105705196A (zh) * | 2013-11-08 | 2016-06-22 | 波士顿科学神经调制公司 | 用于植入式医疗设备的电路板、及其制造和测试方法 |
CN106037666A (zh) * | 2016-07-07 | 2016-10-26 | 潘秀岳 | 一种微型人体植入式医疗检测装置 |
CN211238565U (zh) * | 2019-08-27 | 2020-08-11 | 清华大学 | 一种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弹性电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
-
2019
- 2019-08-27 CN CN201910799039.7A patent/CN1105045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50775A (ja) * | 2000-08-02 | 2002-02-15 | Rohm Co Ltd | 受光モジュール |
CN103845803A (zh) * | 2012-11-30 | 2014-06-11 | 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植入式医疗设备及系统 |
CN105517628A (zh) * | 2013-09-05 | 2016-04-20 | 波士顿科学神经调制公司 | 用于利用内部支撑结构的可植入医疗设备的构造 |
CN104511091A (zh) * | 2013-09-26 | 2015-04-15 | 奥迪康医疗有限公司 | 可植入在皮肤下面的装置 |
CN105705196A (zh) * | 2013-11-08 | 2016-06-22 | 波士顿科学神经调制公司 | 用于植入式医疗设备的电路板、及其制造和测试方法 |
CN106037666A (zh) * | 2016-07-07 | 2016-10-26 | 潘秀岳 | 一种微型人体植入式医疗检测装置 |
CN211238565U (zh) * | 2019-08-27 | 2020-08-11 | 清华大学 | 一种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弹性电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04563B (zh) | 2025-06-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18394B2 (en) | Top loading battery holder | |
CN110545619A (zh) | 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7528322A (zh) | 骨传导扬声装置 | |
EP2731167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JP7403008B2 (ja) | 医療用カプセル | |
CN210742444U (zh) | 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无线充电及通讯线圈固定连接组件 | |
CN210958970U (zh) | 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 | |
CN211238565U (zh) | 一种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弹性电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 |
CN110504563A (zh) | 一种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弹性电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 |
CN110444911A (zh) | 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刚性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 |
CN110441673A (zh) | 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无线充电及通讯线圈固定连接组件 | |
CN211238562U (zh) | 一种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刚性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 |
CN210200963U (zh) | 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刚性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 |
US20070066129A1 (en) | Conductive contac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 |
JP4478356B2 (ja) | セル電圧測定端子付き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 |
CN109547889B (zh) | 磁吸接头及骨传导扬声装置 | |
CN112618949A (zh) | 用于植入式医疗设备的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6490902U (zh) | 安装支架、喇叭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 |
CN214434237U (zh) | 电极组件 | |
CN211290411U (zh) | 一种加湿设备 | |
CN221054087U (zh) | 固定结构及便携式设备 | |
JP2002340847A (ja) | センサ | |
CN208028266U (zh) | 用于储能设备的电连接系统 | |
CN215915208U (zh) | 一种暖手宝的壳体 | |
CN219959514U (zh) | 一种电缆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100084 Tsinghua Yuan,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TSINGHUA University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Pinchi Medic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Tsinghua Yuan,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TSINGHUA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PINS MEDICAL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