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82405A - 一种吊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82405A CN110482405A CN201910752670.1A CN201910752670A CN110482405A CN 110482405 A CN110482405 A CN 110482405A CN 201910752670 A CN201910752670 A CN 201910752670A CN 110482405 A CN110482405 A CN 1104824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ging device
- lifting part
- auxiliary
- main
- han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12—Slings comprising chains, wires, ropes, or bands; N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04—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 B66C13/06—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for minimising or preventing longitudinal or transverse swinging of loa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04—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 B66C13/08—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for depositing loads in desired attitudes or pos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吊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主吊装设备与辅吊装设备;所述主吊装设备将待吊装件的第一端吊起,所述辅吊装设备将所述待吊装件的第二端吊起,直至达到设定高度;所述辅吊装设备停止起吊,所述主吊装设备带动所述待吊装件转动,直至所述待吊装件呈竖直状态。本发明中的吊装方法在吊装时通过主吊装设备与辅吊装设备的配合实现待吊装件的起吊与空中翻转,在吊装超长杆件时能够防止其产生较大的摆动,提高了吊装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且操作过程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吊柱等杆件吊装至高空,以进行高空安装固定,并且某些杆件需要呈竖直状态进行安装。杆件放置于地面时通常是呈水平状态的,因此,在吊装过程中需要将其翻转为竖直状态,以便于后续的安装固定。在对杆件进行吊装时,通常是使用一台吊装设备将杆件的一端固定进行起吊,在高度不断升高的过程中,杆件会逐渐从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状态。但当杆件长度较长时,起吊时杆件的自由端容易发生较大幅度的摆动,从而对周边设备或人员造成碰撞,施工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吊装方法,在吊装时通过主吊装设备与辅吊装设备的配合实现待吊装件的起吊与空中翻转,在吊装超长杆件时能够防止其产生较大的摆动,提高了吊装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且操作过程简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吊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设置主吊装设备与辅吊装设备;
S20所述主吊装设备将待吊装件的第一端吊起,所述辅吊装设备将所述待吊装件的第二端吊起,直至达到设定高度;
S30所述辅吊装设备停止起吊,所述主吊装设备带动所述待吊装件转动,直至所述待吊装件呈竖直状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S20前还包括步骤S11:将所述待吊装件拼装完成,并在所述待吊装件的第一端设置第一吊点,在所述待吊装件的第二端设置第二吊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0后还包括步骤S40:使所述待吊装件与所述辅吊装设备脱离,并将所述待吊装件转移吊挂至固定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将所述待吊装件转移吊挂至所述固定架上的方法为:在所述第一端设置第三吊点,将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的挂绳与所述第三吊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吊装设备将所述第一端吊起的速度与所述辅吊装设备将所述第二端吊起的速度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吊装设备带动所述待吊装件转动时,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吊装设备朝所述辅吊装设备移动,或者所述主吊装设备的吊臂朝所述辅吊装设备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吊装设备带动所述待吊装件转动时,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端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吊装设备朝所述主吊装设备移动,或者所述辅吊装设备的吊臂朝所述主吊装设备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吊装设备带动所述待吊装件转动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同时相对于所述待吊装件的中心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吊装方法在吊装时通过主吊装设备与辅吊装设备的配合实现待吊装件的起吊与空中翻转,在吊装超长杆件时能够防止其产生较大的摆动,提高了吊装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且操作过程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吊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待吊装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待吊装件完成拼装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待吊装件被起吊至某一高度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待吊装件翻转至某一角度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待吊装件翻转至竖直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待吊装件即将换钩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从而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当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7,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吊装方法进行如下说明。
第一步:设置主吊装设备与辅吊装设备。
将待吊装件1吊起时,需要由主吊装设备2与辅吊装设备3配合完成。主吊装设备2可选用塔吊或履带吊,辅吊装设备3可选用汽车吊或履带吊等。可根据待吊装件的安装位置以及吊装高度等因素选择吊装设备。
第二步:将待吊装件起吊至设定高度。
当待吊装件1的长度较大时,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较为不便,因此,一般是先将若干段长度较短的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将这些构件放置于胎架4上,对其进行焊接以形成满足长度要求的一整根待吊装件1。在焊接结束后需要进行焊缝探伤,以保证质量。焊缝探伤合格后,在焊缝位置处补涂油漆。
如图2所示,在待吊装件1的第一端设置第一吊点11,第二端设置第二吊点12。在第一端设置第三吊点13,且第三吊点13与第一吊点11位置错开。优选的,第三吊点13位于第一吊点11的对侧。其中,第一吊点11与第二吊点12共同配合以实现待吊装件1的起吊与位置翻转,第一吊点11与第三吊点13共同配合以实现空中换钩。上述各吊点距离待吊装件1的端部距离约10m。
如图3所示,当待吊装件1在胎架4上完成拼装后,将主吊装设备2的吊臂21上连接的钢丝绳22绑扎在第一吊点11处。将辅吊装设备3的吊臂31上连接的钢丝绳32绑扎在第二吊点12处。
主吊装设备2与辅吊装设备3起吊,使待吊装件1与胎架4脱离,直至达到设定高度。只需满足该设定高度下待吊装件1在翻转时其底端不会碰到地面即可。待吊装件1被主吊装设备2与辅吊装设备3同时吊起,可以限制其产生大幅度摆动,从而提高起吊过程的安全性。此时,主吊装设备2与辅吊装设备3若要移动位置,需保持同步,以免相互之间形成拉扯。
如图4所示,优选的,主吊装设备2将第一吊点11吊起的速度与辅吊装设备3将第二吊点12吊起的速度相同。即待吊装件1在上升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使待吊装件1在起吊时仅有竖直向上的运动,能进一步提高起吊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第三步:辅吊装设备停止工作,主吊装设备带动所述待吊装件转动。
如图5与图6所示,将待吊装件1起吊至设定高度后,辅吊装设备3即停止起吊,主吊装设备2带动待吊装件1转动,待吊装件1将会逐渐由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
在上述翻转过程中,主吊装设备2的吊臂21需要逐渐朝辅吊装设备3转动,以使得待吊装件1上的第一端(与主吊装设备2连接的一端)相对于第二端(与辅吊装设备3连接的一端)顺时针转动。在此过程中,需要保持匀速转动,以提高稳定性与安全性。当转过一定角度后,待吊装件1将呈竖直状态,即完成翻转。
之后,使待吊装件1与辅吊装设备3脱离,由主吊装设备2继续将待吊装件1吊至待安装位置附近。在待安装位置处设置有操作架,操作人员进入操作架进行换钩操作。如图7所示,将连接于固定架5上的挂绳6绑扎在待吊装件1的第三吊点13处。然后,主吊装设备2的钢丝绳22开始下降,使得待吊装件1重量逐渐转移至固定架5上。当待吊装件1的重量完全转移至固定架5上,主吊装设备2的钢丝绳22不受力之后,将主吊装设备2上的钢丝绳22松开,使待吊装件1与主吊装设备2完全脱离。
用挂绳6对待吊装件1的位置进行调整后,将其固定于待安装处。为了防止其进行摆动,可在其底部实用缆风绳等部件将其固定,以便于后续部件的安装。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替代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使待吊装件1上的第一端相对于第二端转动时,可以使主吊装设备2朝辅吊装设备3移动,逐渐缩小主吊装设备2与辅吊装设备3之间的距离。主吊装设备2需保持匀速前进,以提高稳定性与安全性。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替代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使待吊装件1上的第一端相对于第二端转动时,可以使主吊装设备2的吊臂21逐渐朝辅吊装设备3转动,同时,使主吊装设备2朝辅吊装设备3移动。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替代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使辅吊装设备3的吊臂31逐渐朝主吊装设备2转动,以使得待吊装件1上的第二端(与辅吊装设备3连接的一端)相对于第一端(与主吊装设备2连接的一端)顺时针转动。在此过程中,需要保持匀速转动,以提高稳定性与安全性。
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四实施例的替代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使得待吊装件1上的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转动时,可以使辅吊装设备3朝主吊装设备2移动,逐渐缩小主吊装设备2与辅吊装设备3之间的距离。辅吊装设备3需保持匀速前进,以提高稳定性与安全性。
第六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四实施例的替代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使待吊装件1上的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转动时,可以使得辅吊装设备3的吊臂31朝主吊装设备2转动,同时,使辅吊装设备3朝主吊装设备2移动。
第七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替代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使待吊装件1翻转时,可以使主吊装设备2的吊臂21逐渐朝辅吊装设备3转动,并使主吊装设备2朝辅吊装设备3移动,同时,使辅吊装设备3的吊臂朝主吊装设备2转动,并使辅吊装设备3朝主吊装设备2移动,从而使待吊装件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同时相对于待吊装件1的中心转动。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的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 10设置主吊装设备与辅吊装设备;
S20所述主吊装设备将待吊装件的第一端吊起,所述辅吊装设备将所述待吊装件的第二端吊起,直至达到设定高度;
S30所述辅吊装设备停止起吊,所述主吊装设备带动所述待吊装件转动,直至所述待吊装件呈竖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前还包括步骤S11:将所述待吊装件拼装完成,并在所述待吊装件的第一端设置第一吊点,在所述待吊装件的第二端设置第二吊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后还包括步骤S40:使所述待吊装件与所述辅吊装设备脱离,并将所述待吊装件转移吊挂至固定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待吊装件转移吊挂至所述固定架上的方法为:在所述第一端设置第三吊点,将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的挂绳与所述第三吊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吊装设备将所述第一端吊起的速度与所述辅吊装设备将所述第二端吊起的速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吊装设备带动所述待吊装件转动时,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吊装设备朝所述辅吊装设备移动,或者所述主吊装设备的吊臂朝所述辅吊装设备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吊装设备带动所述待吊装件转动时,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端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吊装设备朝所述主吊装设备移动,或者所述辅吊装设备的吊臂朝所述主吊装设备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吊装设备带动所述待吊装件转动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同时相对于所述待吊装件的中心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52670.1A CN110482405A (zh) | 2019-08-15 | 2019-08-15 | 一种吊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52670.1A CN110482405A (zh) | 2019-08-15 | 2019-08-15 | 一种吊装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82405A true CN110482405A (zh) | 2019-11-22 |
Family
ID=68551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52670.1A Pending CN110482405A (zh) | 2019-08-15 | 2019-08-15 | 一种吊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82405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27913A (zh) * | 2020-05-28 | 2020-12-04 |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杆件吊装系统 |
CN112299232A (zh) * | 2020-11-16 | 2021-02-02 | 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单主吊耳吊装大型塔类设备塔顶l型附塔管道的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1981A (zh) * | 2008-05-23 | 2008-11-12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一种吊装方法 |
CN101759101A (zh) * | 2008-12-24 | 2010-06-30 | 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 | 非对称结构空中姿态调整方法 |
CN103058054A (zh) * | 2012-12-27 | 2013-04-24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溜尾设备及溜尾吊装方法 |
CN103072893A (zh) * | 2013-01-17 | 2013-05-01 |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核电站中的立式设备翻转用工具及翻转方法 |
CN103241652A (zh) * | 2013-05-31 | 2013-08-14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重型设备的翻转工艺 |
-
2019
- 2019-08-15 CN CN201910752670.1A patent/CN1104824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1981A (zh) * | 2008-05-23 | 2008-11-12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一种吊装方法 |
CN101759101A (zh) * | 2008-12-24 | 2010-06-30 | 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 | 非对称结构空中姿态调整方法 |
CN103058054A (zh) * | 2012-12-27 | 2013-04-24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溜尾设备及溜尾吊装方法 |
CN103072893A (zh) * | 2013-01-17 | 2013-05-01 |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核电站中的立式设备翻转用工具及翻转方法 |
CN103241652A (zh) * | 2013-05-31 | 2013-08-14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重型设备的翻转工艺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27913A (zh) * | 2020-05-28 | 2020-12-04 |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杆件吊装系统 |
CN112299232A (zh) * | 2020-11-16 | 2021-02-02 | 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单主吊耳吊装大型塔类设备塔顶l型附塔管道的方法 |
CN112299232B (zh) * | 2020-11-16 | 2023-10-13 | 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单主吊耳吊装大型塔类设备塔顶l型附塔管道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31023B (zh) | 门座式起重机臂架系统的安装方法 | |
CN103848360B (zh) | 一种安装有可移动式平衡重系统的组塔塔式起重机 | |
CN104234200B (zh) | 一种弦支穹顶索杆系逐环提升安装方法 | |
CN104925672B (zh) | 全液压自爬式悬浮双面塔吊 | |
CN109335949A (zh) | 秤杆式平衡臂吊具及其吊装钢梁构件的方法 | |
CN102530736A (zh) | 一种变电工程现场起重车 | |
CN101357739A (zh) | 动臂式组塔专用塔式起重机 | |
CN102730552A (zh) | 海上风机整机安装专用抱箍工装 | |
CN103832933B (zh) | 一种带有副臂的组塔塔式起重机 | |
CN201622860U (zh) | 一种燃料操作装置 | |
CN110482405A (zh) | 一种吊装方法 | |
CN201214598Y (zh) | 动臂式组塔专用塔式起重机 | |
CN206590793U (zh) | 空中接臂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动臂塔机 | |
CN108408667A (zh) | 折线型桁架梁杆件快速翻转装置及其翻转方法 | |
CN104963521B (zh) | 一种用于钢塔整体吊装旋转的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201952153U (zh) | 便携可拆卸式吊装设备 | |
CN207330175U (zh) | 一种可拆装扒杆 | |
CN203474321U (zh) | 一种用于组立输电线路铁塔的塔式起重机 | |
CN203359781U (zh) | 一种采用卡圈吊耳吊装塔设备的吊装装置 | |
CN212712478U (zh) | 一种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和平衡臂的拆卸装置 | |
CN206088728U (zh) | 一种新型大型试车吊架 | |
CN210480628U (zh) | 一种双向自平衡旋转吊具 | |
CN106429788A (zh) | 一种用于抬吊机舱的方法 | |
CN106586822A (zh) | 吊装工装 | |
CN104805816A (zh) | 桩腿分段的合拢工装及桩腿分段的待安装支撑管安装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