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480581A - 冲击工具 - Google Patents

冲击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80581A
CN110480581A CN201910267907.7A CN201910267907A CN110480581A CN 110480581 A CN110480581 A CN 110480581A CN 201910267907 A CN201910267907 A CN 201910267907A CN 110480581 A CN110480581 A CN 110480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member
locked
trigger switch
operating member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79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多田祥朗
渡边庆
金子哲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790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8680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80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05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4Handles; Handle moun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1/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11/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25D11/12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comprising a crank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121Housing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255Switches
    • B25D2250/261Means for locking an operative switch 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255Switches
    • B25D2250/265Trigger mechanism in hand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电锤(1)构成为仅进行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驱动轴(A1)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91)的动作。电锤(1)具有开关(17)、触发开关(16)、锁定部件(18)和板簧。触发开关构成为能够在使开关为断开状态的断开位置和使开关为接通状态的接通位置之间移动。锁定部件构成为能够将触发开关锁定在接通位置。锁定部件还构成为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锁定位置为能够将触发开关锁定在断开位置的位置,解锁位置为不能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所述断开位置的位置。板簧构成为将锁定部件分别保持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根据本发明,有助于提高构成为仅进行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的动作的冲击工具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冲击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为仅进行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的动作的冲击工具。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冲击工具(例如电锤(刮刀:scraping device),其通过只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来进行刨削作业或去污作业(涂装前处理)。这种冲击工具具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将顶端工具驱动用的开关的操作部件锁定在使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119755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根据上述这种具有锁定机构的冲击工具,在刨削作业或去污作业中,使用者不需要持续进行操作部件的按压操作,因此,提高了便利性。另一方面,期望进一步提高这种冲击工具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构成为仅进行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的动作的冲击工具的便利性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冲击工具,其构成为仅进行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驱动轴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的动作。该冲击工具具有开关、操作部件、第一锁定部件、第二锁定部件和保持机构。开关是顶端工具驱动用的开关。操作部件构成为能够在使开关为断开状态的断开位置和使开关为接通状态的接通位置之间移动。第一锁定部件构成为能够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接通位置。第二锁定部件构成为响应于使用者的外部操作而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锁定位置为能够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断开位置的位置,解锁位置为不能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断开位置的位置。保持机构构成为将第二锁定部件分别保持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
在本技术方案的冲击工具中,在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期间,顶端工具被驱动,来完成刨削作业、去污作业。使用者通过由第一锁定部件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接通位置,而能够消除在刨削作业、去污作业中继续操作部件的按压操作的麻烦。并且,例如在停止作业一段时间的情况下等,通过将第二锁定部件配置在锁定位置,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断开位置,能够防止在不打算作业时顶端工具被驱动,因此,便利性进一步提高。另外,第二锁定部件在移动到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中的一方之后,被保持机构保持在该位置,因此,即使使用者对第二锁定部件的外部操作被解除,第二锁定部件也不会返回到另一方的位置。即,操作部件在被锁定在断开位置的状态和被允许从断开位置向接通位置移动的状态的任何一种状态下均能够被可靠地维持。因此,例如,使用者能够不需要在将第二锁定部件保持在解锁位置的状态下使操作部件向接通位置移动这样的繁杂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冲击工具还可以具有把持部,该把持部沿与驱动轴正交的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可以是:操作部件设置于把持部,第二锁定部件配置于把持部的上侧。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二锁定部件设置于与配置有操作部件的部位不同但比较靠近操作部件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用于锁定操作部件的结构变得较为紧凑。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第二锁定部件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沿与操作部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在该情况下,使用者通过使第二锁定部件沿与操作部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能够容易地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断开位置,或者解除锁定。另外,由于操作部件和第二锁定部件的操作方向不同,因此,能够防止在操作任一方的部件时误操作另一方的部件。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保持机构可以包括施力部件,并构成为用施力部件的施加力将第二锁定部件分别保持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在该情况下,使用者仅通过使被保持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中的一方的第二锁定部件抵抗施力部件的施加力而移动,就能够容易地切换第二锁定部件的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第二锁定部件的移动方向上的两端部可以配置为能够被使用者外部操作,且具有彼此不同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使用者能够在使第二锁定部件移动到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时,容易地识别操作哪侧的端部为好。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可以由一个锁定部件兼作为第一锁定部件和第二锁定部件。即,一个锁定部件可以兼具有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接通位置的功能和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断开位置的功能。在该情况下,与第一锁定部件和第二锁定部件被设置为不同的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更紧凑且简单的结构来实现两种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操作部件和锁定部件可以分别具有第一干涉部和第二干涉部。并且,锁定部件可以构成为在第二干涉部配置于第一干涉部的移动路径上时,第二干涉部与第一干涉部干涉,从而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接通位置或断开位置。并且,第二干涉部的外表面可以包括以与操作部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式相向配置的两个表面,通过两个表面中的、在移动方向上配置于接通位置侧的第一表面抵接于第一干涉部,来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接通位置,通过两个表面中的、在移动方向上配置于断开位置侧的第二表面抵接于第一干涉部,来将所述操作部件锁定在所述断开位置。此外,更详细而言,“移动方向上接通位置侧”和“移动方向上断开位置侧”可以换言之为“移动方向上操作部件从断开位置朝向接通位置的一侧”和“移动方向上操作部件从接通位置朝向断开位置的一侧”。
在该情况下,锁定部件能够在相同位置(在第一干涉部的移动路径上配置有第二干涉部的位置)根据第二干涉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哪一个与第一干涉部抵接来发挥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接通位置的功能或者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断开位置的功能。据此,能够通过紧凑、简单且容易操作的结构来实现能够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断开位置和接通位置的锁定部件。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冲击工具还可以具有电池安装部,该电池安装部构成为能够拆装充电式的电池。在这种冲击工具中,有时能够在安装着作为电源的电池的状态下搬运或保管冲击工具。据此,在搬运时或者保管时,也能够通过由第二锁定部件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断开位置,防止顶端工具由于某些原因而不经意地驱动,尤其是提高了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电锤的右视图。
图2是电锤的剖视图。
图3是从右侧观察锁定部件和位于最前方位置的触发开关的图。
图4是从右侧观察锁定部件和位于最后方位置的触发开关的图。
图5是在锁定部件位于解锁位置时的图1的V-V的剖视图。
图6是在锁定部件位于锁定位置时的图1的VI-VI的剖视图。
图7是从斜后方观察位于解锁位置的锁定部件和位于最前方位置的触发开关的图。
图8是从斜前方观察位于解锁位置的锁定部件和位于最后方位置的触发开关的图。
图9是从斜后方观察由位于锁定位置的锁定部件锁定在断开位置的触发开关的图。
图10是从斜前方观察由位于锁定位置的锁定部件锁定在接通位置的触发开关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锤;10:主体壳体;11:驱动机构收装部;13:马达收装部;15:把手;151:把持部;153:连结部;154:通孔;155:通孔;156:连结部;157:板簧;159:电池安装部;16:触发开关;161:突起;162:前表面;163:后表面;17:开关;170:主体部;171:柱塞;18:锁定部件;181:左端部;182:右端部;184:突起;185:前表面;186:后表面;188:第一凹部;189:第二凹部;2:马达;21:转子;23:马达轴;27:控制器;3:运动转换机构;31:曲轴;33:连接杆;35:活塞;37:气缸;39:工具保持部件;4:冲击机构;41:撞锤;43:冲击栓;91:顶端工具;93:电池;A1: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例示电锤(电动刮刀)1。电锤1是构成为仅进行沿规定的驱动轴A1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91的动作的冲击工具的一例,其被用于刨削作业、去污作业。
首先,对电锤1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电锤1的轮廓以主体壳体10和把手15为主体而形成。
主体壳体10为大致L字状,包括驱动机构收装部11和马达收装部13。驱动机构收装部11是沿驱动轴A1延伸的部分,且在其驱动轴A1方向上的一端部具有工具保持部件39,顶端工具91相对于工具保持部件39拆装。马达收装部13是与驱动机构收装部11中与设置有工具保持部件39的部分相反侧的部分连接且沿与驱动轴A1交叉的方向(详细而言,为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部分。在驱动机构收装部11中收装有后述的运动转换机构3和冲击机构4,另一方面,在马达收装部13中收装有马达2。
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电锤1的驱动轴A1的延伸方向(下面也称为驱动轴A1方向)规定为电锤1的前后方向,将设置有工具保持部件39的一端部侧规定为电锤1的前侧(也称为顶端区域侧),将该一端部侧的相反侧规定为后侧。另外,将与驱动轴A1正交的方向、即与马达收装部13的延伸方向对应的方向规定为电锤1的上下方向,将马达收装部13从驱动机构收装部11突出的方向规定为下方,将与该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规定为上方,另外,将与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
把手15为大致C字状,包括把持部151和连结部153、156。把持部151是由使用者把持的长形部分,且配置为在主体壳体10的后方沿上下方向延伸。在把持部151的前部设置有使用者能够用手指按压操作(扣动操作)的触发开关16。连结部153、156分别从把持部15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向前方突出,连结于主体壳体10的后端部。在下侧的连结部156的下部设置有能够拆装充电式的电池93的电池安装部159。此外,由于电池安装部159的结构为公知结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下面,对电锤1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对主体壳体1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主体壳体10中的、马达收装部13的中央部收装有马达2。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直流无刷马达作为马达2。马达2被配置为与转子21一起旋转的马达轴23与驱动轴A1正交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在马达收装部13的下端部收装有用于控制马达2的驱动的控制器27。
另外,在驱动机构收装部11的后部收装有运动转换机构3,在驱动机构收装部11的前部收装有冲击机构4。运动转换机构3构成为将马达轴23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给冲击机构4。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包括曲轴31、连接杆33、活塞35和气缸37的曲柄机构作为运动转换机构3。冲击机构4构成为对顶端工具91施加驱动轴A1方向的冲击力。在本实施方式中,冲击机构4包括撞锤41和冲击栓43。此外,由于运动转换机构(曲柄机构)3和冲击机构4的结构是公知的结构,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当马达2被驱动而使活塞35在气缸37内朝前方移动时,形成于活塞35和撞锤41之间的空气室的空气被压缩而使内压上升。撞锤41在空气弹簧的作用下被高速地向前方推出,撞击冲击栓43,将运动能量传递给顶端工具91。据此,顶端工具91沿驱动轴A1被直线状地驱动,冲击被加工件。另一方面,当活塞35向后方移动时,空气室的空气膨胀而使内压下降,撞锤41被向后方拉动。通过反复进行运动转换机构3和冲击机构4的这种动作,来完成刨削作业、去污作业。
下面,对把手15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把手15中的把持部151的前部设置有触发开关16。在本实施方式中,触发开关16构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形的操作柄。另外,触发开关16以能够大致沿前后方向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把持部151。更详细而言,触发开关16能够以其下端部为支点在图3所示的最前方位置和图4所示的最后方位置之间转动。从触发开关16的上端部向上方突出有突起16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突起161左右分开配置(参照图5)。各突起161形成为矩形块状,且具有前表面162和后表面163。前表面162和后表面163是与触发开关16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表面,两者在移动方向上相向。突起161构成为能够与后述的锁定部件18(详细而言,为突起184)卡合,后面会详细叙述。
如图2所示,在把持部151内收装有马达2通电用(即,顶端工具91驱动用)的开关17。触发开关16始终(在非按压状态下)被从开关17的主体部170突出的柱塞(plunger)171向前方施力,而保持在其转动范围内的最前方位置(图3所示的位置)。在最前方位置,突起161的前表面162抵接于连结部153的下壁部的后端。此时,开关17为断开状态。另一方面,当触发开关16被按压操作而向后方转动至转动范围内的特定位置(也称为切换位置)时,柱塞171被按入主体部170,使得开关17为接通状态。当开关17为接通状态时,马达2被通电,驱动顶端工具9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触发开关16的转动范围内的最后方位置(图4所示的位置)被设定为比切换位置稍微靠后方。据此,在触发开关16在转动范围内位于最前方位置和所述切换位置之间(不包含切换位置)时,开关17为断开状态,在触发开关16在转动范围内位于切换位置和最后方位置之间(包含切换位置)时,开关17为接通状态。下面,将使开关17为断开状态的触发开关16的位置(即,最前方位置和切换位置之间的位置)称为断开位置,将使开关17为接通状态的触发开关16的位置(即,切换位置和最后方位置之间的位置)称为接通位置。
如图2所示,在把手15中的上侧的连结部153设置有锁定部件18。本实施方式的锁定部件18是兼具有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断开位置的功能(也称为触发开关锁定功能)和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接通位置的功能(也称为接通锁定功能)的部件。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断开位置的功能也可以换言之为限制触发开关16向接通位置移动的功能。此外,限制向接通位置的移动不仅包括完全禁止从断开位置移动的情况,还包括允许从断开位置稍微移动但禁止到达接通位置的情况。同样,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接通位置的功能也可以换言之为限制触发开关16向断开位置移动的功能。此外,限制向断开位置的移动不仅包括完全禁止从接通位置移动的情况,还包括允许从接通位置稍微移动但禁止到达断开位置的情况。
下面,对锁定部件18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部件18形成为截面呈大致椭圆形状的棒状部件。锁定部件18在触发开关16的上侧以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连结部153。更详细而言,如图5和图6所示,在连结部153的左壁部和右壁部分别形成有通孔154和通孔155。锁定部件18的左端部181和右端部182分别贯插于通孔154和通孔155,以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被支承。此外,锁定部件18的右端部182具有与左端部181不同的结构。具体而言,右端部182构成为直径比左端部181大一圈的大径部。与此相对应,通孔155形成为比通孔154大一圈。左端部181和右端部182的至少一部分分别从通孔154和通孔155露出到连结部153的外侧,作为被使用者向右方和左方按压操作的操作部发挥功能。
从锁定部件18的下端部向下方突出有突起184。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分别能够与触发开关16的两个突起161卡合的两个突起184。两个突起184在左右方向上分开配置,两者的间隔被设定为比触发开关16的各突起161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另一方面,触发开关16的两个突起161的左右方向上的间隔也被设定为比锁定部件18的各突起184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此外,各突起184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被设定为与各突起161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等。另外,各突起184形成为矩形块状,如图3所示,具有前表面185和后表面186。前表面185和后表面186是与触发开关16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表面,两者在移动方向上相向。
并且,如图5和图6所示,在锁定部件18的上端中央部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在该突出部设置有向下方凹进的两个凹部。两个凹部在左右方向上排列设置。下面,将左侧的凹部称为第一凹部188,将右侧的凹部称为第二凹部189。另一方面,在连结部153的内部,在从上侧与锁定部件18相向的位置配置有板簧157。板簧157的大致中央部被设为向下方突出的凸部。板簧157通过经由该凸部与第一凹部188或第二凹部189按扣式卡合,能够限制锁定部件18相对于连结部153沿左右方向滑动,从而将其保持在规定位置(凸部与第一凹部188或第二凹部189卡合的位置)。即,即使使用者在移动操作锁定部件18之后松手,锁定部件18也不会自动地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使用者通过将左端部181和右端部182中的一方向右方或者左方按入,能够抵抗板簧157的施加力而使锁定部件18从规定位置向右方或左方移动。
下面,对锁定部件18的触发开关锁定功能和接通锁定功能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右端部(大径部)182被向左方按入,使锁定部件18配置在板簧157与右侧的第二凹部189卡合的位置的情况下,成为左端部181向连结部153的左方突出的状态。此时,锁定部件18的两个突起184配置在从触发开关16在最前方位置(参照图3)和最后方位置(参照图4)之间移动时的两个突起161的移动路径向左侧偏离的位置。即,锁定部件18在触发开关16在最前方位置和最后方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配置在突起161和突起184彼此不相干涉的位置。据此,使用者通过扣动操作如图7所示那样配置于最前方位置的触发开关16,能够使触发开关16如图8所示那样向后方移动至最后方位置。另外,当使用者解除扣动操作时,触发开关16被柱塞171向前方施力,返回到图7所示的最前方位置。
如此,在板簧157的凸部配置在与第二凹部189卡合的位置的情况下,锁定部件18允许触发开关16在最前方位置和最后方位置之间移动,而无法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接通位置或断开位置。由此,将板簧157的凸部与第二凹部189卡合的锁定部件18的位置也称为解锁位置。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左端部181被向左方按入,使锁定部件18配置在板簧157与左侧的第一凹部188卡合的位置的情况下,成为右端部182向连结部153的右方突出的状态。此时,锁定部件18的两个突起184配置在触发开关16的两个突起161的移动路径上。即,锁定部件18在触发开关16在最前方位置和最后方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配置在突起161和突起184彼此相干涉的位置。
如图3所示,在触发开关16位于最前方位置时,锁定部件18配置在该位置的情况下,突起184配置在比触发开关16的突起161稍靠后方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当使用者扣动操作触发开关16时,如图9所示,触发开关16的突起161的后表面163(参照图3)抵接于锁定部件18的突起184的前表面185(参照图3),禁止触发开关16继续向后方移动。此时,触发开关16位于断开位置。即,锁定部件18经由突起184和突起161的卡合(抵接),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断开位置(发挥触发开关锁定功能)。因此,使用者只要不使锁定部件18移动到上述的解锁位置(参照图5),就无法进行触发开关16的扣动操作。即,无法使顶端工具91驱动。
另一方面,在锁定部件18配置在解锁位置(参照图5)之后,如图4所示,在触发开关16被扣动操作而配置在最后方位置的状态下,锁定部件18配置在板簧157与第一凹部188卡合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突起184配置在比突起161稍靠前方的位置。当使用者解除触发开关16的扣动操作时,触发开关16被柱塞171向前方施力。然而,如图10所示,突起161的前表面162(参照图3)抵接于突起184的后表面186(参照图3),禁止触发开关16继续向前方移动。此时,触发开关16位于接通位置。即,锁定部件18经由突起184和突起161的卡合(抵接),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接通位置(发挥接通锁定功能)。因此,即使使用者解除触发开关16的扣动操作,开关17仍被维持在接通状态,使顶端工具91继续驱动。使用者只要不使锁定部件18移动到上述的解锁位置(参照图5),就无法使触发开关16返回到断开位置,而使顶端工具91的驱动停止。
如此,在板簧157的凸部配置在与第一凹部188卡合的位置的情况下,锁定部件18能够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接通位置或断开位置。由此,将板簧157的凸部配置在与第一凹部188卡合的位置时的锁定部件18的位置也称为锁定位置。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锤1具有锁定部件18,该锁定部件18兼具有接通锁定功能和触发开关锁定功能。据此,使用者在想要使顶端工具91继续驱动一段时间的情况下,通过锁定部件18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接通位置,由此能够消除继续进行触发开关16的按压操作的麻烦。另外,例如在停止作业一段时间的情况下,使用者通过锁定部件18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断开位置,由此能够防止在不打算作业时顶端工具91被驱动。尤其是,本实施方式的电锤1有时能够在安装着作为电源的电池93的状态下被搬运或保管。因此,在搬运时或者保管时,也能够通过由锁定部件18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断开位置,防止顶端工具由于某些原因而不经意地被驱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板簧157,该板簧157构成为将锁定部件18分别保持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据此,锁定部件18即使配置在解锁位置之后使用者的外部操作被解除,仍被板簧157保持在解锁位置,而不会自动地返回到锁定位置。同样,锁定部件18即使配置在锁定位置之后使用者的外部操作被解除,也不会自动地返回到解锁位置。并且,与触发开关16的操作无关,触发开关16的锁定的解除仅通过锁定部件18向解锁位置的移动来实现。
因此,例如在使用者使被锁定在断开位置的触发开关16向接通位置移动的情况下,能够不需要在将锁定部件18保持在解锁位置的情况下使触发开关16向接通位置移动这样繁杂的两种操作。即,使用者只要使锁定部件18暂时移动到解锁位置,就能够通过一种操作(仅触发开关16的扣动操作)使顶端工具91驱动。在刨削作业或去污作业中,使用者有时稍微移动加工位置来进行使顶端工具91驱动的操作。在该情况下,使用者需要以较短的间隔来反复进行触发开关16的扣动操作及其解除操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锁定部件18,此时,不需要在每次扣动操作时进行两种操作,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和便利性。
另外,由于锁定部件18仅通过使用板簧157的施加力而被保持在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因此,使用者仅使锁定部件18抵抗板簧157的施加力而移动,就能够容易地切换锁定部件18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驱动轴A1正交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把持部151设置有触发开关16,锁定部件18配置在把持部151的上侧。即,锁定部件18设置在与配置有触发开关16的部位不同但比较靠近触发开关16的位置。据此,能够通过利用突起161和突起184的卡合的较紧凑的结构实现用于锁定触发开关16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部件18响应于使用者的外部操作而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沿与触发开关16的移动方向(大致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左右方向)移动,其中,锁定位置是能够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断开位置的位置,解锁位置是不能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断开位置的位置。此外,触发开关16和锁定部件18的移动方向与各自的操作方向对应。据此,使用者通过使锁定部件18移动,能够容易地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断开位置或者解除锁定。另外,由于触发开关16和锁定部件18的操作方向不同,因此,能够防止在操作任一方时而误操作另一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部件18的移动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配置为能够被使用者外部操作,且具有彼此不同的结构。具体而言,在解除锁定时被按压操作的右端部182的直径大于在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接通位置或断开位置时被按压操作的左端部181的直径。据此,使用者能够在使锁定部件18移动到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时,容易地识别操作左端部181和右端部182中的哪个为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锁定部件18兼具有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接通位置的接通锁定功能和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断开位置的触发开关锁定功能。据此,与使用不同的两个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更紧凑且简单的结构实现这两种功能。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锁定部件18配置在锁定位置时,突起184在触发开关16的突起161的移动路径上与突起161相干涉,来发挥接通锁定功能和触发开关锁定功能。具体而言,通过以与触发开关16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式相向配置的突起184的后表面186(接通位置侧(后侧)的表面)或前表面185(断开位置侧(前侧)的表面)与突起161抵接,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接通位置或断开位置。即,锁定部件18能够根据在相同的位置(锁定位置)突起184的后表面186和前表面185的哪一个与突起161抵接,来发挥接通锁定功能或触发开关锁定功能。如此,能够发挥两种功能的锁定部件18能够通过紧凑、简单且容易操作的结构来实现。
本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与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的对应关系如下所示。电锤1是本发明的“冲击工具”的一例。驱动轴A1是本发明的“驱动轴”的一例。开关17是本发明的“开关”的一例。触发开关16是本发明的“操作部件”的一例。锁定部件18是本发明的“第一锁定部件”、“第二锁定部件”和“一个锁定部件”各自的一例。把持部151是本发明的“把持部”的一例。板簧157、第一凹部188和第二凹部189是本发明的“保持机构”的一例。触发开关16的突起161是本发明的“第一干涉部”的一例。锁定部件18的突起184是本发明的“第二干涉部”的一例。突起184的后表面186是本发明的“第一表面”的一例,前表面185是本发明的“第二表面”的一例。电池安装部159是本发明的“电池安装部”的一例。
上述实施方式仅是例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并不限于所例示的电锤1的结构。例如,能够添加下述例示的变更。此外,这些变更可以仅通过其中的任意一个、或通过多个与实施方式所示的电锤1或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容组合来采用。
例如,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接通位置的接通锁定功能和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断开位置的触发开关锁定功能可以不通过一个锁定部件18,而是通过不同的多个锁定部件来实现。在该情况下,例如,与锁定部件18同样地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移动的锁定部件可以分别对应触发开关16的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而设置有两个。或者,也可以为,两个锁定部件能够分别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向彼此不同的方向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锁定部件18能够在同一锁定位置,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接通位置或断开位置,且在同一解锁位置,允许触发开关16从接通位置向断开位置移动、以及允许触发开关16从断开位置向接通位置移动。然而,即使在通过一个锁定部件18来实现接通锁定功能和触发开关锁定功能时,在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接通位置的情况下和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断开位置的情况下,锁定位置也可以不同。同样,在允许触发开关16从接通位置向断开位置移动的情况和允许触发开关16从断开位置向接通位置移动的情况下,解锁位置也可以不同。
并且,在如上述实施方式的切换位置和最后方位置之间(包括切换位置)的范围那样使开关17为接通状态的触发开关16的位置具有一定程度的宽度的情况下,控制器27能够进行随着触发开关16的扣动量变大而提高马达2的旋转速度的控制。在该情况下,优选锁定部件18能够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与马达2的最大旋转速度对应的接通位置。或者,也可以为,锁定部件18能够将触发开关16锁定在与多个不同的旋转速度分别对应的多个接通位置(即,在前后方向上彼此不同的接通位置)。例如,在触发开关16和锁定部件18上可以设置后表面的前后方向位置彼此不同的多个突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锁定部件18的两个突起184与触发开关16的两个突起161的卡合(抵接)来实现接通锁定功能和触发开关锁定功能。然而,突起184和突起161的数量分别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另外,锁定部件18配置在锁定位置时的与触发开关16的卡合(抵接)可以通过突起184和突起161以外的结构来实现。例如,棒状的锁定部件可以配置为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移动,其中,锁定位置是锁定部件局部配置在触发开关16的上端部的移动路径上的位置,解锁位置是锁定部件完全偏离移动路径的位置。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前后方向上将锁定部件配置在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突起184对应的位置,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一个锁定部件来实现接通锁定功能和触发开关锁定功能。另外,锁定部件可以不是直线状移动的滑动式部件,而是转动式部件。另外,锁定部件不需要配置在把持部151的上侧(连结部153),例如也可以配置在把持部151内。
用于将锁定部件18分别保持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的结构并不限于板簧157、第一凹部188和第二凹部189,可以适当地变更。例如,可以是:板簧157设置于锁定部件18,第一凹部188和第二凹部189设置于连结部153。另外,例如,可以是:具有可挠性的卡止片设置于锁定部件18和连结部153中的一方,卡止片能够卡合的槽设置于另一方。
并且,例如,电锤1的电源也可以不是可拆下地安装的电池93,而是外部的交流电源。马达2、运动转换机构3和冲击机构4的结构也可以适当地变更。例如,可以采用有刷的交流马达作为马达2。代替曲柄机构,可以采用使用了摆动部件的公知的运动转换机构作为运动转换机构3。
并且,鉴于本发明和上述实施方式的主旨,能够构筑以下方式。以下方式可以与实施方式所示的电锤1、上述变形例或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容组合来采用。
[方式一]
可以是:所述第二锁定部件响应于使用者的外部操作而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锁定位置为能够通过在所述操作部件的移动路径上与所述操作部件局部干涉而将所述操作部件锁定在所述断开位置的位置,所述解锁位置为完全偏离所述操作部件的所述移动路径的位置。
[方式二]
可以是:所述锁定部件响应于使用者的外部操作而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锁定位置为既能够将所述操作部件锁定在所述接通位置又能够将所述操作部件锁定在所述断开位置的位置,所述解锁位置为允许所述操作部件在所述断开位置和所述接通位置之间移动。
[方式三]
可以是:在方式二中,所述锁定部件在配置于所述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在所述操作部件的移动路径上能够与所述操作部件局部干涉,另一方面,所述锁定部件在配置于所述解锁位置的情况下,配置于完全偏离所述操作部件的所述移动路径的位置。
[方式四]
可以是:所述操作部件以沿所述前后方向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把持部的前部,
所述第二锁定部件或所述锁定部件配置为能够沿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上下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移动。
[方式五]
可以是:所述第一干涉部构成为朝所述锁定部件突出的突起,
所述第二干涉部构成为朝所述操作部件突出的突起。
[方式六]
可以是:所述保持机构构成为通过按扣式卡合将所述第二锁定部件分别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
[方式七]
可以是:所述保持机构构成为与所述触发开关的外部操作无关地响应于所述锁定部件的外部操作来解除所述第二锁定部件的保持。

Claims (8)

1.一种冲击工具,其构成为仅进行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驱动轴直线状地驱动顶端工具的动作,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顶端工具的驱动用的开关、操作部件、第一锁定部件、第二锁定部件和保持机构,其中,
所述操作部件构成为能够在使所述开关为断开状态的断开位置和使所述开关为接通状态的接通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第一锁定部件构成为能够将所述操作部件锁定在所述接通位置;
所述第二锁定部件响应于使用者的外部操作而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锁定位置为能够将所述操作部件锁定在所述断开位置的位置,所述解锁位置为不能将所述操作部件锁定在所述断开位置的位置;
所述保持机构构成为将所述第二锁定部件分别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把持部,所述把持部沿与所述驱动轴正交的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操作部件设置于所述把持部,
所述第二锁定部件配置于所述把持部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锁定部件能够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沿与所述操作部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机构包括施力部件,并构成为用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加力将所述第二锁定部件分别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锁定部件的移动方向上的两端部配置为能够被使用者进行外部操作,且具有彼此不同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由一个锁定部件兼作为所述第一锁定部件和所述第二锁定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和所述锁定部件分别具有第一干涉部和第二干涉部,
所述锁定部件构成为在所述第二干涉部配置于所述第一干涉部的移动路径上时,所述第二干涉部与所述第一干涉部干涉,从而将所述操作部件锁定在所述接通位置或所述断开位置,
所述第二干涉部的外表面包括以与所述操作部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式相向配置的两个表面,
通过所述两个表面中的、在所述移动方向上配置于所述接通位置侧的第一表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干涉部,来将所述操作部件锁定在所述接通位置,
通过所述两个表面中的、在所述移动方向上配置于所述断开位置侧的第二表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干涉部,来将所述操作部件锁定在所述断开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电池安装部,所述电池安装部构成为能够拆装充电式的电池。
CN201910267907.7A 2018-05-14 2019-04-03 冲击工具 Pending CN1104805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3330 2018-05-14
JP2018093330 2018-05-14
JP2018179038A JP7086801B2 (ja) 2018-05-14 2018-09-25 打撃工具
JP2018-179038 2018-09-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0581A true CN110480581A (zh) 2019-11-22

Family

ID=68337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7907.7A Pending CN110480581A (zh) 2018-05-14 2019-04-03 冲击工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0314B2 (zh)
CN (1) CN110480581A (zh)
DE (1) DE1020191124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8137A (zh) * 2020-09-23 2020-12-04 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组件及电动工具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38706B2 (en) * 2002-06-07 2005-09-06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mechanism
CN101027166A (zh) * 2004-09-22 2007-08-29 百得有限公司 用于锤钻的可锁定触发按钮
US9316352B2 (en) * 2011-08-10 2016-04-19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Grease gun including a trigger lock assembly
US20160151905A1 (en) * 2014-11-28 2016-06-02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21768B2 (ja) * 1992-03-12 1998-03-04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式スクリュードライバー
JPH0871934A (ja) * 1994-08-30 1996-03-19 Max Co Ltd ネジ締め機におけるスイッチのロック機構
JPH11347968A (ja) 1998-06-09 1999-12-21 Makita Corp 電動工具のスイッチ機構
JP2001210165A (ja) 2000-01-28 2001-08-03 Omron Corp トリガースイッチ
US20030089511A1 (en) * 2001-11-12 2003-05-15 Yukio Tsuneda Electric tool
JP5068064B2 (ja) 2006-11-08 2012-11-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EP2296848A2 (en) * 2008-05-29 2011-03-23 Hitachi Koki CO., LTD. Electric power tool
JP5405864B2 (ja) * 2009-03-23 2014-02-05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CN201493816U (zh) * 2009-07-13 2010-06-02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
EP2884515A1 (de) * 2013-12-16 2015-06-17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Geräteschalter für Elektrowerkzeuge mit Schalterarretierung
US10014128B2 (en) 2013-12-17 2018-07-03 Robert Bosch Tool Corporation Portable power tool with trigger switch, trigger release and lock-on mechanism combination
JP6502756B2 (ja) 2014-11-28 2019-04-17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38706B2 (en) * 2002-06-07 2005-09-06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mechanism
CN101027166A (zh) * 2004-09-22 2007-08-29 百得有限公司 用于锤钻的可锁定触发按钮
US9316352B2 (en) * 2011-08-10 2016-04-19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Grease gun including a trigger lock assembly
US20160151905A1 (en) * 2014-11-28 2016-06-02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20314B2 (en) 2022-08-23
US20190344416A1 (en) 2019-11-14
DE102019112468A1 (de) 2019-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15017A (en) Rotary hammer
JP5116029B2 (ja) ハンマードリル
JP4509662B2 (ja) 電動打撃工具
EP1795311B1 (en) Power impact tool
RU2258125C2 (ru) Бурильный молоток с механизмом для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самопроизвольных ударов молотка
US20160167212A1 (en) Rotary hammer
JP5068064B2 (ja) 打撃工具
US10751867B2 (en) Hammer drill
EP1640118A1 (en) Lockable trigger button for hammer drill
US10919137B2 (en) Work tool
CN111687795B (zh) 集尘系统
WO2013161909A1 (ja) 打込み工具
CN110480581A (zh) 冲击工具
EP2883660A1 (en) Rotary hammer
CA2597007A1 (en) Power tool with removable handle portion
US10328565B2 (en) Portable power tool
CN113199438B (zh) 锤钻
JP2004330379A (ja) 電動ハンマドリル
JP2005052908A (ja) 電動工具
JP6735118B2 (ja) ハンマドリル
JP2019198956A (ja) 打撃工具
CN112262020B (zh) 手持式工具机
TW201127565A (en) Device allowing single or continuous strike of nail gun
EP2883661A1 (en) Rotary hammer
US12172282B2 (en) Rotary hamm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