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5359A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75359A CN110475359A CN201910115008.5A CN201910115008A CN110475359A CN 110475359 A CN110475359 A CN 110475359A CN 201910115008 A CN201910115008 A CN 201910115008A CN 110475359 A CN110475359 A CN 1104753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rq
- ack
- pdsch
- codebook
- bw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4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PENWAFASUFITRC-UHFFFAOYSA-N 2-(4-chlorophenyl)imidazo[2,1-a]isoquinoline Chemical group C1=CC(Cl)=CC=C1C1=CN(C=CC=2C3=CC=CC=2)C3=N1 PENWAFASUFITR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633942 Da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OROGSEYTTFOCAN-DNJOTXNNSA-N codeine Chemical compound C([C@H]1[C@H](N(CC[C@@]112)C)C3)=C[C@H](O)[C@@H]1OC1=C2C3=CC=C1OC OROGSEYTTFOCAN-DNJOTXNN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OROGSEYTTFOCAN-UHFFFAOYSA-N hydrocodone Natural products C1C(N(CCC234)C)C2C=CC(O)C3OC2=C4C1=CC=C2OC OROGSEYTTFOCA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包括:UE检测PDCCH并接收所述PDCCH调度的PDSCH;UE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需要反馈的HARQ‑ACK信息和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下行BWP和上行BWP的时隙长度、HARQ‑ACK码本信息和UE的处理能力的要求;UE在所述PUCCH资源上传输所述HARQ‑ACK信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支持多个PUCCH资源以及多种时隙长度时的确定HARQ‑ACK码本的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来自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或简称为IoT)的增长需求,给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通信产业界和学术界已经展开了面向2020年的广泛的第五代(5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根据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的工作计划,对5G的第一阶段的工作已在进行中。
下行传输是指从基站发送信号到用户设备UE。下行信号包括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和参考信号(导频)。这里,基站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传输下行数据,或者在下行控制信道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上行传输是指从用户设备发送信号到基站。上行信号也包括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和参考信号。这里,UE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传输上行数据,或者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种发送上行控制信息。基站可以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来动态调度UE的PDSCH传输和PUSCH传输。PUCCH上承载的上行控制信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信息(HARQ-ACK)、信道状态指示信息(CSI)和调度请求(SR)等。
在5G系统中,一个时隙可以划分为最多三个部分,DL部分,Unkown部分和UL部分,以下称为时隙图样。DL部分可以包括ND个OFDM符号,ND大于等于0,用于下行传输;UL部分可以包括NU个OFDM符号,NU大于等于0,用于上行传输;Unkown部分可以包括NK个OFDM符号,NK大于等于0,它代表未知的部分,即不确定Unkown部分是否进行了上下行传输。为了确定一个时隙图样,可以采用以下四个层次的指示方法的一个或者多个。
第一层次:半静态配置的时隙图样,可以是小区公共或者一组UE公共的图样。例如,以Np个时隙为周期配置一个周期内每一个时隙的图样。
第二层次:半静态配置的时隙图样,可以是对每个UE分别配置的图样。例如,例如,以Np个时隙为周期配置一个周期内每一个时隙的图样。
第三层次:动态指示的时隙图样,可以是小区公共或者一组UE公共的图样,例如采用公共PDCCH。例如,以Np个时隙为周期配置一个周期内每一个时隙的图样;或者,在一个周期内,可以是仅配置Np个时隙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隙的图样,未动态配置的时隙可以按照其他信息,例如半静态配置的时隙图样来确定。
第四层次:动态指示的时隙图样,可以是根据调度UE的上下行传输的PDCCH来确定图样。例如,动态调度了下行传输的OFDM符号是属于DL部分,动态调度了上行传输的OFDM符号是属于UL部分。
当以上四个层次的指示方法指示的时隙图样存在不一致时,可以是定义重载的优先级。例如,一个简单方法是,一个层次指示为DL部分的OFDM符号不能再其他层次指示为UL部分;一个层次指示为UL部分的OFDM符号不能再其他层次指示为DL部分;一个层次指示为Unkown部分的OFDM符号可以用更高层次(例如,第二层次高于第一层次)进一步指示为属于DL部分,Unkown部分或者UL部分。
在基于HARQ传输下行数据时,根据UE的处理能力,从PDS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到PUCCH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处理时间的要求可以是不同的。依赖于PDSCH的类型,例如DMRS的位置,上述处理时间也可以是不同的。类似地,在基于HARQ传输上行数据时,根据UE的处理能力,从调度PUSCH的PDC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到PUSCH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处理时间的要求可以是不同的。依赖于PUSCH的类型,例如DMRS的位置,上述处理时间也可以是不同的。另外,对仅发送PUCCH、PUSCH或者复用传输PUCCH和PUSCH等不同情况,上述处理时间也可以是不同的。
在5G系统中,对下行数据传输,PDCCH和其调度的PDSCH之间的时延为K0,K0大于等于0。PDSCH和其对应的HARQ-ACK传输之间的时延为K1,K1大于等于0。例如,上述时延K0和K1的单位可以是时隙。在5G系统中个,PDSCH所在的DL BWP的时隙长度和PUCCH所在的UL BWP的时隙长度可以是不同的。在调度PDSCH的PDCCH中,可以是以PUCCH所在的UL BWP的时隙长度为单位设置K1。
在一个时隙内,基站调度UE的PDSCH的起始OFDM符号和符号个数可以存在一种或者多种变化。如图1所示,可以配置8种可能的PDSCH资源101~108,这些PDS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和/或OFDM符号个数可以不同。另外,基站还支持在N个时隙内分配一个PDSCH。例如,上述PDSCH在连续N个时隙内的时频资源可以是相同的。上述参数K0,起始OFDM符号,符号个数或参数K1可以是分别配置和指示的,也可以是联合配置和指示的。例如,基站可以是配置G组参数(K0,起始OFDM符号,符号个数),G小于等于16,并配置多个可能的K1的值。上述参数组(K0,起始OFDM符号,符号个数)和参数K1可以是分别占用PDCCH中的不同的域来指示。在一个时隙内,基站有可能发送了多个PDSCH,从而都需要反馈HARQ-ACK信息。此外,为了灵活地利用各个频谱资源,5G依然支持载波聚合。即,基站可以为一个UE(用户设备或User Equipment)配置多个载波,相应地需要反馈多个载波的HARQ-ACK信息。此外,为了提高HARQ-ACK的传输效率,可以引入HARQ-ACK的重传机制。如何有效支持HARQ-ACK传输,亟待一种新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以提高HARQ-ACK的传输效率,包括支持一个时隙内的多个PUCCH的传输以降低HARQ-ACK反馈的时延,HARQ-ACK的重传以提高正确接收的概率,以及多种时隙长度时的HARQ-ACK传输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UE检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并接收所述PDCCH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UE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需要反馈的混合自适应重传确认HARQ-ACK信息和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PUCCH资源:下行带宽部分BWP和上行BWP的时隙长度、HARQ-ACK码本信息、反馈UCI的PUCCH资源的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和UE的处理能力的要求;
UE在所述PUCCH资源上传输所述HARQ-ACK信息。
较佳地,所述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当UE至少收到一个PDCCH,所述PDCCH的结束时间不晚于UE开始准备在A1上反馈HARQ-ACK的时间,所述PDCCH的PRI域指示A2,则UE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为A2;
当在UE开始准备在A1上反馈HARQ-ACK的时间之前,UE没有收到指示A2的PDCCH,则UE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为A1;
其中,A1和A2为同一个时隙内的两块PUCCH资源,A1的起始OFDM符号早于A2的起始OFDM符号。
较佳地,所述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包括:当A2的起始OFDM符号不晚于A1的起始OFDM符号时,UE在A2上反馈HARQ-ACK信息,其中,A1和A2为同一个时隙内的两块PUCCH资源,UE先收到指示A1的PDCCH,后收到指示A2的PDCCH。
较佳地,所述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包括:
对所有结束OFDM符号到最早PUC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的间隔不小于门限T的PDSCH,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为第一PUCCH资源;
对于结束OFDM符号到最早PUC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门限T的PDSCH,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为第二PUCCH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PUCCH资源和所述第二PUCCH资源为同一个时隙内的两个PUCCH资源。
较佳地,所述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包括:对于所有满足在起始OFDM符号S1的PUCCH上反馈HARQ-ACK的处理时延的PDSCH,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为第一PUCCH资源,对于不满足在起始OFDM符号S1的PUCCH上反馈HARQ-ACK的处理时延的PDSCH,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为第二PUCCH资源,其中,最早PUC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为S1,所述第一PUCCH资源和所述第二PUCCH资源为同一个时隙内的两块PUCCH资源。
较佳地,所述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包括:假设一个PDSCH属于一个HARQ-ACK码本,根据包含这个PDSCH在内的属于这个HARQ-ACK码本的所有HARQ-ACK的比特数确定一组PUCCH资源,并根据这个PDSCH的PDCCH的PRI指示这一组PUCCH资源的一个PUCCH资源;如果这个PDS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到这个PUCCH资源的第一个OFDM符号之间的间隔不小于门限T2,则这个PDSCH属于这个HARQ-ACK码本;否则,这个PDSCH属于另一个HARQ-ACK码本。
较佳地,所述确定需要反馈的HARQ-ACK信息,包括:根据PDSCH所在的DL BWP的时隙长度μDL和PUCCH所在的UL BWP的时隙长度μUL分配HARQ-ACK位置,所述一个HARQ-ACK位置承载一个PDSCH的HARQ-ACK信息。
较佳地,所述根据PDSCH所在的DL BWP的时隙长度μDL和PUCCH所在的UL BWP的时隙长度μUL分配HARQ-ACK位置,包括:
假设μUL≥μDL,对PUCCH所在时隙n,对PDCCH到调度的PDSCH的时延值K1,对DL BWP的M个时隙M·(n-K1)+m,m=0,1,...M-1的PDSCH分配HARQ-ACK位置,其中,M=μUL/μDL。
较佳地,还包括:
对DL BWP的每一个时隙M·(n-K1)+m,m=0,1,...M-1分别确定HARQ-ACK位置并级联,作为对应UL BWP的时隙n和所述K1值的HARQ-ACK位置;或者,
对DL BWP的每一个时隙M·(n-K1)+m,m=0,1,...M-1分别确定HARQ-ACK位置,并根据上述M个时隙的HARQ-ACK位置数的最大值得到对应UL BWP的时隙n和所述K1值的HARQ-ACK位置;或者,
仅对DL BWP的时隙M·(n-K1)+q,q=0确定HARQ-ACK位置,作为对应UL BWP的时隙n和所述K1值的HARQ-ACK位置。
较佳地,所述根据PDSCH所在的DL BWP的时隙长度μDL和PUCCH所在的UL BWP的时隙长度μUL分配HARQ-ACK位置,包括:
假设μUL<μDL,仅当n-K1-M+1被M整除时,DL BWP上的需要分配HARQ-ACK位置的时隙集合KL包括时隙(n-K1-M+1)/M,K1∈K,K是K1的集合,并对集合KL的每个时隙分别确定HARQ-ACK位置。
较佳地,所述根据PDSCH所在的DL BWP的时隙长度μDL和PUCCH所在的UL BWP的时隙长度μUL分配HARQ-ACK位置,包括:
假设μUL<μDL,根据K1的集合K,确定DL BWP上的需要分配HARQ-ACK位置的时隙集合为KD={floor((n-K1)/M)},K1∈K,并对集合KD的每一个时隙kd确定HARQ-ACK位置,其中,M=μDL/μUL。
较佳地,还包括:
对集合KD的每一个时隙kd分配HARQ-ACK位置,按照UL BWP的时隙划分,对最后一个OFDM符号位于时隙M·kd+q之内的PDSCH,0≤q<M,即使集合K中不存在K1使得M·kd+q+K1=n,仍然为这个PDSCH分配HARQ-ACK位置;或者,
对集合KD的每一个时隙kd分配HARQ-ACK位置,按照UL BWP的时隙划分,对最后一个OFDM符号位于时隙M·kd+q之内的PDSCH,0≤q<M,仅当集合K中存在K1使得M·kd+q+K1=n时,为这个PDSCH分配HARQ-ACK位置。
较佳地,所述确定需要反馈的HARQ-ACK信息,包括:根据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确定HARQ-ACK码本:
HARQ-ACK码本编号;
待反馈的HARQ-ACK码本集合;
根据待反馈的HARQ-ACK码本集合确定的下行分配指示总数T-DAI和/或下行分配指示计数C-DAI;
根据最近的一个待反馈的HARQ-ACK码本确定的T-DAI和/或C-DAI,并且根据预定义或高层配置的数值确定待反馈的HARQ-ACK码本集合中的其他码本的尺寸。
较佳地,所述确定HARQ-ACK码本,包括:对于同一个HARQ进程的一个PDSCH,如果未曾发送过所述PDSCH的HARQ-ACK,则可以在最近的一次HARQ-ACK反馈中根据所述PDSCH的译码结果确定HARQ-ACK取值;如果已发送过所述HARQ-ACK,且定时器超时,所述PDSCH的HARQ-ACK的取值为预定义的值,否则,根据所述PDSCH的译码结果确定HARQ-ACK取值。
较佳地,所述确定HARQ-ACK码本,包括:
对于HARQ-ACK码本编号相同的多个PDCCH,所述PDCCH中指示的待一起发送码本的集合相同。
较佳地,所述确定HARQ-ACK码本,包括:
对于HARQ-ACK码本编号相同的多个PDCCH,其中任意一个PDCCH调度的PDSCH的HARQ-ACK定时信息可通过其他PDCCH指示的HARQ-ACK定时信息确定。
一种用户设备,包括PDCCH和PDSCH接收模块、HARQ-ACK信息生成和PUCCH资源确定模块、和HARQ-ACK传输模块,其中:
PDCCH和PDSCH接收模块,用于检测PDCCH并接收所述PDCCH调度的PDSCH;
HARQ-ACK信息生成和PUCCH资源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下行BWP和上行BWP的时隙长度、HARQ-ACK码本信息、反馈UCI的PUC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和/或UE的处理能力的要求,确定需要反馈的HARQ-ACK信息和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
HARQ-ACK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PUCCH资源上传输所述HARQ-ACK。
另外,一种用户设备,包括PDCCH和PDSCH接收模块、HARQ-ACK信息生成和PUCCH资源确定模块、和HARQ-ACK传输模块,其中:
PDCCH和PDSCH接收模块,用于检测PDCCH并接收所述PDCCH调度的PDSCH;
HARQ-ACK信息生成和PUCCH资源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需要反馈的混合自适应重传确认HARQ-ACK信息和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PUCCH资源:下行带宽部分BWP和上行BWP的时隙长度、HARQ-ACK码本信息、反馈UCI的PUCCH资源的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和UE的处理能力的要求;
HARQ-ACK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PUCCH资源上传输所述HARQ-ACK。
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UE执行上述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其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方法。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根据UE的处理能力确定反馈的HARQ-ACK信息和PUCCH资源,避免UE反馈上行控制信息的复杂度,并提供了生成支持多种时隙长度时的确定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PDSCH时间资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确定承载HARQ-ACK的PUCCH资源的示意图一;
图4为确定承载HARQ-ACK的PUCCH资源的示意图二;
图5为确定承载HARQ-ACK的PUCCH资源的示意图三;
图6为确定两个PUCCH承载的HARQ-ACK的示意图;
图7~图14为确定一个或者多个HARQ-ACK码本的示意图;
图15为PUCCH的时隙较长时生成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示意图;
图16为PUCCH的时隙较短时生成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对下行数据传输,为了反馈HARQ-ACK等上行控制信息,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步骤201:UE检测PDCCH并接收所述PDCCH调度的PDSCH。
步骤202:UE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需要反馈的HARQ-ACK信息和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下行BWP和上行BWP的时隙长度、HARQ-ACK码本信息、反馈UCI的PUC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和UE的处理能力的要求。
UE可以根据反馈UCI的PUC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确定哪些PDSCH的HARQ-ACK信息可以在同一个PUCCH资源上传输。
UE可以根据反馈UCI的PUC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和UE的处理能力的要求,确定哪些PDSCH的HARQ-ACK信息可以在同一个PUCCH资源上传输。
UE可以根据下行BWP和上行BWP的时隙长度,确定在DL BWP上的PDSCH需要分配的HARQ-ACK位置。每个HARQ-ACK位置可以承载一个PDSCH的HARQ-ACK信息。对应一个HARQ-ACK位置,UE可以是收到了PDSCH,从而承载这个PDSCH的HARQ-ACK信息;或者,对应一个HARQ-ACK位置,UE也可能没有收到任何PDSCH,这时UE可以填充一些HARQ-ACK比特,例如NACK。
UE可以根据HARQ-ACK码本信息,确定哪些PDSCH的HARQ-ACK在同一个码本或同一个PUCCH/PUSCH中传输。
步骤203:UE在所述PUCCH资源上传输所述HARQ-ACK信息。
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实施例一
在分配PUCCH资源时,可以是高层信令配置N组PUCCH资源。根据UCI比特数选择一组PUCCH资源,并用PRI指示选择的组内的一个PUCCH资源。假设第一组PUCCH资源仅用于承载1或者2个HARQ-ACK比特,例如NR系统的PUCCH格式0和/或PUCCH格式1。第k组PUCCH资源承载的UCI比特数范围是(Nk-1,Nk],k=2,3,…,N,N1等于2,Nk随k单调增加。Nk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例如,对第k组PUCCH资源,可以是NR系统的PUCCH格式2、PUCCH格式3和/或PUCCH格式4。
对基于HARQ的下行数据传输,一个PUCCH资源可以承载一个或者多个PDSCH的HARQ-ACK信息。对在同一个PUCCH资源反馈HARQ-ACK的多个PDSCH,其对应的PDCCH的PRI指示的PUCCH资源是可以变化的。例如,根据到当前时刻为止所有已调度的PDSCH需要反馈的HARQ-ACK比特数确定一组PUCCH资源,并用PRI指示这一组PUCCH资源中的一个PUCCH资源,从而PUCCH资源与HARQ-ACK比特数和PRI有关系。特别地,上述PUC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可以是不同的。
如图3所示,UE调度PDSCH D1,调度D1的PDCCH C1的PRI指示PUCCH资源A1。UE调度PDSCH D2,调度D2的PDCCH C2的PRI指示PUCCH资源A2。UE先收到D1,然后收到D2。A1的起始OFDM符号早于A2的起始OFDM符号。这里,基站实际上是指示UE在A2上传输HARQ-ACK。在UE侧,假设UE收到C2的时间晚于UE开始准备在A1上反馈HARQ-ACK的时间,则UE在开始准备在A1上反馈HARQ-ACK时,UE还没有收到C2,从而也就不知道实际上基站还调度了D2并且指示UE在A2上同时反馈D1和D2的HARQ-ACK。为了在A2上反馈HARQ-ACK,UE不得不放弃对A1的准备并重新开始在准备在A2上传输HARQ-ACK,但是这造成额外的UE实现复杂度。
一般地说,对UE收到的两个最近的用于反馈HARQ-ACK的PUCCH资源,记为A1和A2,A1的起始OFDM符号早于A2的起始OFDM符号。当UE至少收到一个PDCCH,所述PDCCH的结束时间比A1的开始时间至少提前门限T,并且所述PDCCH的PRI域指示A2,则UE在A2上反馈所有的HARQ-ACK信息,门限T可以等于UE准备在A1上反馈HARQ-ACK的时间。当UE没有收到任何一个指示A2的PDCCH,所述PDCCH的结束时间比A1的开始时间至少提前时间段T,记指示A2的PDCCH调度的PDSCH的HARQ-ACK信息的集合为H,则UE在A1上反馈除集合H以外的其他HARQ-ACK信息。
如图4所示,至少存在一个PDCCH C2,其调度D2并指示A2,并且C2的结束时间与A1的开始时间之间的间隔大于等于门限T,则UE在A2上反馈HARQ-ACK信息。或者,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至少存在一个PDSCH D2,调度D2的PDCCH指示A2,并且D2的结束时间与A1的开始时间之间的间隔大于等于门限T,则UE在A2上反馈HARQ-ACK信息。或者,当至少存在一个PDCCHC2,其调度PDSCH D2并指示A2,C2的结束时间与A1的开始时间之间的间隔大于等于T,并且D2的结束时间与A1的开始时间之间的间隔大于等于T时,UE在A2上反馈HARQ-ACK信息。上述门限T可以是根据PDSCH处理时间N1确定,即从PDS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到承载HARQ-ACK的PUCCH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时延。例如,3GPP标准38.214的表5.3-1定义的PDSCH处理时间。上述门限T可以等于N1+d1,d1是处理时延的偏移量,d1可以和PDSCH的类型、DMRS位置等因素有关,d1还与承载HARQ-ACK的是PUCCH还是PUSCH有关。或者,上述门限T可以是根据PUSCH准备时间N2确定,即从调度PUSCH的PDC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到PUSCH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时延。例如,3GPP标准38.214的表6.4-1定义的PUSCH准备时间。上述门限T可以等于N2+d2,d2是准备时间的偏移量,d2可以和PUSCH的DMRS位置等因素有关。
采用上面的方法,UE可以提前知道需要在A2上传输HARQ-ACK信息,从而避免准备A1的HARQ-ACK传输。在基站侧,为了避免UE丢掉一个或者多个PDCCH及其调度的PDSCH的情况,基站可以是在传输X个PDCCH及其调度PDSCH,所述X个PDCCH比A1的开始时间至少提前时间段T,从而即使UE丢失了X-1个PDCCH,UE仍然能够知道在A2上反馈HARQ-ACK信息。上述参数X可以是预定的,高层配置的参数,或者也可以由基站实现确定的。
另外,对UE收到的两个用于反馈HARQ-ACK的PUCCH资源,记为A1和A2,UE先收到指示A1的PDCCH,然后收到指示A2的PDCCH,可以是限制A2的起始OFDM符号不晚于A1的起始OFDM符号,则UE在A2上反馈HARQ-ACK信息。采用这个方法,根据HARQ-ACK比特数的变化,即使基站改变了用于承载HARQ-ACK的PUCCH资源,但是这个改变之后的PUC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不变或者更早,从而不会发生UE按照前一个PUCCH来准备HARQ-ACK传输。采用这个方法,所有可以在当前PUCCH上反馈HARQ-ACK的PDSCH都是可调度的。
实施例二
在一个时隙内,可以是用TDM的方法传输多个PUCCH,并且这多个PUCCH都可以承载HARQ-ACK。一个典型的场景是,一个PUCCH是用于反馈增强型移动宽带业务(eMBB)的HARQ-ACK,其承载的HARQ-ACK可以是来源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窗口内的调度在这个PUCCH上反馈HARQ-ACK的PDSCH;另一个PUCCH用于反馈高可靠性低时延业务(URLLC)的HARQ-ACK。对用于URLLC的PUCCH,因为低时延的要求,其反馈HARQ-ACK一般仅来源于在一个较短的时间窗口内的调度在这个PUCCH上反馈HARQ-ACK的PDSCH。特别地,这个较短的时间窗口内可以是仅调度一个在这个PUCCH上反馈HARQ-ACK的PDSCH。另一个典型的场景是,一个上行时隙中发送了多个PUCCH,为了保证低时延或者低码率,URLLC业务的多个PDSCH的HARQ-ACK依次在各个PUCCH上发送。
为了区分在一个时隙内的多个反馈HARQ-ACK的PUCCH,可以是用调度一个PDSCH的PDCCH指示用于反馈这个PDSCH的HARQ-ACK所在的HARQ-ACK码本,从而可以确定对应的PUCCH。例如,可以是在DCI格式中增加X比特信息,指示2X个HARQ-ACK码本,例如,1比特信息,从而可以区分2个HARQ-ACK码本,上述1比特信息相同的所有DCI所调度的PDSCH在同一个HARQ-ACK码本中反馈HARQ-ACK。如果在一个上行时隙中最多可以有两个PUCCH,则2个HARQ-ACK码本分别对应2个PUCCH。或者,也可以是利用DCI格式中的现有信息域,定义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现有信息域的特殊取值用于区分HARQ-ACK码本,从而确定PUCCH。例如,采用DCI中的时域资源分配域(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可以把所有值分为两组,每组值对应的PDSCH调度采用相同的PUCCH。例如,一组值是指示比较小的K0和PDSCH类型B,从而主要针对URLLC的需求;另一组值主要用于eMBB。又例如,一组值是指示PDSCH在一个时隙内的起点符号和/或结束符号索引比较小的,另一组值是指示PDSCH在一个时隙内的起点符号和/或结束符号索引比较大的。或者,也可以是为UE配置两个C-RNTI,同一个C-RNTI调度的PDSCH在同一个PUCCH中反馈HARQ-ACK。或者,采用DCI中的PPRI域,可以把PRI的所有值分为两组,每组值对应的PDSCH调度采用相同的PUCCH。
为了区分在一个时隙内的两个反馈HARQ-ACK的PUCCH,可以是为用于反馈UCI的每一个PUCCH资源设置属性。上述属性可以是一比特信息,指示属性相同的PUCCH的PDCCH调度的PDSCH的HARQ-ACK信息在同一个PUCCH反馈。上述属性可以是其他信息,例如,一个PUCCH资源的空间特征,例如QCL信息,指示空间特征相同的PUCCH的PDCCH调度的PDSCH的HARQ-ACK信息在同一个PUCCH反馈。上述属性信息可以是用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
实施例三
实施例二的方法的本质是显式指示用于反馈HARQ-ACK的PUCCH,为了降低信令开销,对一个PDSCH,还可以是根据UE的处理时间要求隐含的确定反馈HARQ-ACK的PUCCH。记配置UE的所有用于反馈HARQ-ACK的PUCCH资源的集合为KA,记配置UE的所有用于反馈CSI的PUCCH资源的集合为KC,并记配置UE的所有用于反馈SR的PUCCH资源的集合为KS。下面描述本发明划分两个PUCCH上反馈的HARQ-ACK的方法。
第一种划分两个PUCCH上反馈的HARQ-ACK的方法,对在一个时隙反馈HARQ-ACK的PDSCH,对所有结束OFDM符号到集合K的最早PUC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的间隔不小于门限T的PDSCH,其HARQ-ACK占用同一个PUCCH资源传输;其他PDSCH在另一个PUCCH上反馈HARQ-ACK。如图6所示,根据门限T可以确定参考OFDM符号E,所有结束OFDM符号不晚于参考OFDM符号E的PDSCH(D1、D2、D3)在同一个PUCCH(C1)资源上传输HARQ-ACK。其他PDSCH(D4、D5)在同一个PUCCH(C2)资源上传输HARQ-ACK。记集合K的最早PUC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为S1,参考OFDM符号E与OFDM符号S1的间隔等于门限T。上述门限T可以是根据PDSCH处理时间N1确定,即从PDS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到承载HARQ-ACK的PUCCH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时延。例如,3GPP标准38.214的表5.3-1定义的PDSCH处理时间。上述门限T可以等于N1+d1,d1是处理时延的偏移量,d1可以和PDSCH的类型、DMRS位置等因素有关,d1还与承载HARQ-ACK的是PUCCH还是PUSCH有关。或者,上述门限T可以是根据PUSCH准备时间N2确定,即从调度PUSCH的PDC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到PUSCH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时延。例如,3GPP标准38.214的表6.4-1定义的PUSCH准备时间。上述门限T可以等于N2+d2,d2是准备时间的偏移量,d2可以和PUSCH的DMRS位置等因素有关。上述集合K可以等于KA;或者,上述集合K可以等于KA和KS的并集;或者,上述集合K可以等于KA、KS和KC的并集。
第二种划分两个PUCCH上反馈的HARQ-ACK的方法,对在一个时隙反馈HARQ-ACK的PDSCH,对一个PUCCH资源的集合K,记上述集合K的最早PUC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为S1,所有可以在起始OFDM符号S1的PUCCH上反馈HARQ-ACK的PDSCH占用同一个PUCCH反馈HARQ-ACK。其他PDSCH在另一个PUCCH上反馈HARQ-ACK。对一个PDSCH,假设这个PDS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到OFDM符号S1的间隔大于等于UE的处理时间要求T1,则这个PDSCH可以在起始OFDM符号S1的PUCCH上反馈HARQ-ACK。上述集合K可以等于KA;或者,上述集合K可以等于KA和KS的并集;或者,上述集合K可以等于KA、KS和KC的并集。上述门限T1可以是根据PDSCH处理时间N1确定,即从PDS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到承载HARQ-ACK的PUCCH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时延。例如,3GPP标准38.214的表5.3-1定义的PDSCH处理时间。上述门限T1可以等于N1+d1,d1是处理时延的偏移量,d1可以和PDSCH的类型、DMRS位置等因素有关,d1还与承载HARQ-ACK的是PUCCH还是PUSCH有关。或者,上述门限T1可以是根据PUSCH准备时间N2确定,即从调度PUSCH的PDC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到PUSCH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时延。例如,3GPP标准38.214的表6.4-1定义的PUSCH准备时间。上述门限T1可以等于N2+d2,d2是准备时间的偏移量,d2可以和PUSCH的DMRS位置等因素有关。
第三种划分两个PUCCH上反馈的HARQ-ACK的方法,根据PUC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和UE的处理时间要求划分一个或者两个HARQ-ACK码本。对在一个时隙反馈HARQ-ACK的PDSCH,假设这个PDSCH属于一个HARQ-ACK码本,根据包含这个PDSCH在内的属于这个HARQ-ACK码本的所有HARQ-ACK的比特数确定一组PUCCH资源,并根据这个PDSCH的PDCCH的PRI指示这一组PUCCH资源的一个PUCCH资源。如果这个PDS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E到这个PUCCH资源的第一个OFDM符号S1之间的间隔不小于门限T2,则这个PDSCH属于这个HARQ-ACK码本。否则,这个PDSCH属于另一个HARQ-ACK码本,根据包含这个PDSCH在内的属于另一个HARQ-ACK码本的所有HARQ-ACK的比特数确定一组PUCCH资源,并根据这个PDSCH的PDCCH的PRI指示这一组PUCCH资源的一个PUCCH资源。上述门限T2可以是根据PDSCH处理时间N1确定,即从PDS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到承载HARQ-ACK的PUCCH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时延。例如,3GPP标准38.214的表5.3-1定义的PDSCH处理时间。上述门限T2可以等于N1+d1,d1是处理时延的偏移量,d1可以和PDSCH的类型、DMRS位置等因素有关,d1还与承载HARQ-ACK的是PUCCH还是PUSCH有关。或者,上述门限T2可以是根据PUSCH准备时间N2确定,即从调度PUSCH的PDC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到PUSCH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时延。例如,3GPP标准38.214的表6.4-1定义的PUSCH准备时间。上述门限T2可以等于N2+d2,d2是准备时间的偏移量,d2可以和PUSCH的DMRS位置等因素有关。
实施例四
为了提高UCI的接收性能,可以通过UCI重传的方式,为基站接收UCI提供多次机会。如果UCI重传所在的上行时隙还有其他新的UCI需要发送,可以将重传的与新的UCI一起发送。这种情况下,要避免其中一种UCI的错误导致另一种UCI也无法正确接收。
以UCI包含HARQ-ACK信息为例,记待重传的HARQ-ACK为UCIa,对应的HARQ-ACK码本为CBa,待新传的HARQ-ACK为UCIb,对应的HARQ-ACK码本为CBb。将UCIa与UCIb放在同一个PUCCH或者PUSCH中发送,生成新的码本CBn。
对于动态码本,新的码本CBn可能是CBa与CBb的级联;对于半静态码本,新的码本可能是CBa与CBb的并集。基站可以通过高层信令配置UE工作在哪一种码本状态,或者动态的在两种码本之间切换,例如,通过DCI指示哪一种码本,一种典型的场景是第一尝试传输HARQ-ACK时为动态码本,重传时为半静态码本,或者调度PDSCH的DCI,调度PUSCH的DCI,和/或专用的触发HARQ-ACK传输的DCI,对应的码本方式是不同的,或者不同的DCI格式对应的码本方式是不同的,例如正常模式的DCI与回退模式的DCI对应的码本方式不同。
在一些情况下,对于码本CBa和/或CBb,基站与UE对这个码本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至少存在以下几种错误情况:
错误情况1:基站发送给UE的PDCCH调度的PDSCH与UE实际收到的PDSCH不一致。
如果存在多个PDSCH的HARQ-ACK一起发送,即对应同一个HARQ-ACK码本,如果在调度这些PDSCH的PDCCH中包含下行调度指示(DL assignment indicator,DAI),例如T-DAI(总共的DAI,表示从第一个PDSCH到当前PDCCH检测时间位置的所有PDSCH的总数)和C-DAI(计数的DAI,表示从第一个PDSCH到当前PDCCH检测时间位置,以及到当前载波的所有PDSCH的总数),那么,当在时间上最靠后的一个PDCCH检测时间位置内的所有PDCCH都未被UE检测到时,UE无法获知这些PDCCH/PDSCH的漏检,从而导致UE产生的HARQ-ACK码本的尺寸和基站预期接收的尺寸不同,记为错误情况1.1。如果这种错误发生在CBa中,当基站触发UE重传CBa并且一起发送CBb时,可能会导致新的码本CBn的错误。
另一种极端情况,UE未检测到需要在同一个HARQ-ACK码本中发送的任何一个PDCCH/PDSCH,UE同样也无法获知这些PDCCH/PDSCH的漏检。因此,当基站触发UE重传这些PDSCH的HARQ-ACK时,UE可能会把上一次检测到的PDSCH的HARQ-ACK上报上去,而不是基站预期的PDSCH的HARQ-ACK上报上去,记为错误情况1.2。如果这种错误发生在CBa中,当基站触发UE重传CBa并且一起发送CBb时,可能会导致新的码本CBn的错误。
错误情况2:UE发送给基站的UCI与基站实际接收的UCI不一致。
例如,由于基站接收HARQ-ACK时,受到其他干扰源的干扰,导致基站未能检测到HARQ-ACK。在一些情况下,基站可能无法确定未检测到的HARQ-ACK是因为UE未发送,还是UE发送了但基站未收到。例如,在一些非授权频段上,UE在发送HARQ-ACK之前,需要进行信道监测(CCA),当信道监测结果空闲时,才能发送,即UE在发送HARQ-ACK之前需进行LBT。因此,UE未发送HARQ-ACK,可能是因为LBT失败,也可能是因为UE未接收到PDCCH调度的PDSCH。在非授权频段上,由于隐藏终端的存在,可能导致UE发送了HARQ-ACK,但基站未收到。不难看出,基站可能无法区分以上几种情况。如果这种错误发生在CBa中,当基站触发UE重传CBa并且一起发送CBb时,可能会导致新的码本CBn的错误。
如果存在不止一个HARQ-ACK码本需一起发送,例如,基站触发UE重传CBa,CBb,并且和CBc一起发送时,以上描述的错误会更加严重和频繁。为描述简便,除特殊说明外,均以一次最多传送2个HARQ-ACK码本为例进行分析,但本实施例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多于2个码本的传输。
如图7所示,HARQ-ACK码本为动态码本,基站在下行传输突发1中发送了2个PDCCH调度PDSCH,(C-DAI,T-DAI)分别为(1,1)和(2,2)。UE漏检第二个PDCCH(2,2),UE未意识到这个漏检,CBa仅包含1比特HARQ-ACK,对应于第一个PDCCH/PDSCH,错误情况1.1发生。UE在预期发送CBa时由于LBT失败,UE未发送CBa。虽然,基站在下行传输突发2中发送了2个PDCCH调度了另外两个PDSCH,(C-DAI,T-DAI)分别为(1,1)和(2,2),这两个PDSCH的HARQ-ACK的码本为CBb。基站在这2个PDCCH中也同时触发了前一个HARQ-ACK码本的重传。UE接收到了这两个PDCCH,产生2比特HARQ-ACK。UE判断前一个HARQ-ACK码本为CBa,UE将CBa和CBb级联起来,生成新的码本CBn为3比特HARQ-ACK,其中第1比特来自于CBa,对应于PDSCH1,后2比特来自于CBb,对应于PDSCH3/4。不难看出,基站预期收到4个HARQ-ACK,但UE发送了3比特。基站无法判断收到的3比特分别对应哪个PDSCH。
如图8所示,HARQ-ACK码本为动态码本,基站在下行传输突发1中发送了2个PDCCH调度PDSCH,(C-DAI,T-DAI)分别为(1,1)和(2,2)。UE检侧到这两个PDCCH,生成CBa包含2比特HARQ-ACK。UE在预期发送CBa的上行时隙成功发送CBa,并且基站检测到了CBa。基站在下行传输突发2发送了1个PDCCH调度1个PDSCH,(C-DAI,T-DAI)分别为(1,1),这个PDSCH的HARQ-ACK的码本为CBb。基站在这个PDCCH中未触发CBa的重传,因为基站正确接收了CBa。但是UE漏检了这个PDCCH/PDSCH,即错误情况1.2发生。相应的,UE也不会发送CBb,基站也未检测到CBb,即错误情况2发生。基站在下行传输突发3中发送了2个PDCCH调度PDSCH,(C-DAI,T-DAI)分别为(1,1)和(2,2),对应码本CBc,并且基站触发了上一个HARQ-ACK码本的重传。基站预期触发的HARQ-ACK码本是CBb,但是由于UE未接收到PDSCH3,因此误认为基站触发的是CBa。虽然UE清楚自己已经发送了CBa,但是UE无法判断基站是否接收到CBa,因此UE认为基站触发重传CBa可能是因为基站未收到CBa。UE将CBa和CBc级联起来,生成新的码本CBn为4比特HARQ-ACK,其中第1,2比特来自于CBa,对应于PDSCH1/2,后2比特来自于CBc,对应于PDSCH4/5。不难看出,基站预期收到的码本CBn是CBb和CBc的级联,共3个HARQ-ACK,分别对应于PDSCH3/4/5,但UE发送了CBa和CBc的级联。
图9(a)和图9(b)给出了两个半静态HARQ-ACK码本的示例。每次发送HARQ-ACK码本均包含所有HARQ进程的HARQ-ACK。假设共4个HARQ进程,标号为#1~#4。如果在反馈HARQ-ACK时,基站并未调度过这个HARQ进程,则反馈NACK占位。此外,有两种确定已经反馈过HARQ-ACK的HARQ进程的HARQ-ACK值的方法,(a)对于同一个HARQ进程的同一个PDSCH,如果UE已经反馈过HARQ-ACK,那么UE将这个HARQ进程的HARQ-ACK设为预定义的值,NACK。(b)对于同一个HARQ进程的同一个PDSCH,如果UE已经反馈过HARQ-ACK,UE下一次反馈的HARQ-ACK和上一次相同。下面针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如图9(a)所示,基站在下行传输突发1中发送了2个PDCCH调度PDSCH,分别为HARQ进程#1,#2,UE均接收到。UE发送码本CBa包含4个HARQ进程的HARQ-ACK,其中前2比特对应于HARQ进程#1,2的PDSCH的译码结果,后2比特为NACK。假设基站未接收到CBa,错误情况2发生。基站在下行突发2中调度了HARQ进程#3,#4,UE均接收到。UE生成码本CBb包含4个HARQ进程的HARQ-ACK,根据方法(a),因为UE已经发送过HARQ进程#1,#2的HAQR-ACK,那么这两个进程的HARQ-ACK为预定义的值NACK,并且UE根据进程#3,#4的译码结果生成码本的后2比特HARQ-ACK。不难看出,由于错误情况2,基站始终无法获得HARQ进程#1,2的HARQ-ACK。
如图9(b)所示,基站在下行传输突发1中发送了2个PDCCH调度PDSCH,分别为HARQ进程#1,#2,UE均接收到。UE发送码本CBa包含4个HARQ进程的HARQ-ACK,其中前2比特对应于HARQ进程#1,2的PDSCH的译码结果,后2比特为NACK。基站正确接收到CBa。基站在下行突发2中又调度了HARQ进程#1,对应于一个新包,由PDSCH3承载。UE漏检了这个PDSCH,错误情况1.2发生,UE也未反馈码本CBb。基站在下行突发3中又调度了HARQ进程#3,#4,UE均接收到。UE生成码本CBc包含4个HARQ进程的HARQ-ACK,根据方法(b),虽然UE已经发送过HARQ进程#1,#2的HARQ-ACK,但并未接收到这两个HARQ进程的新的调度,因此,UE将之前反馈过的HARQ-ACK值再次反馈上去。不难看出,由于错误情况1.2,基站获得的HARQ进程#1的HARQ-ACK是PDSCH1的,而不是PDSCH3的,导致基站无法发现UE并未接收到PDSCH3。
为了解决以上错误情况,基站可以指示出UE需要发送的码本是哪一个或者哪几个码本的级联。如果是动态码本,基站还可以指示出重传的码本的尺寸。这些信息统称为HARQ-ACK码本信息。
为了指示出UE需要发送的码本是哪一个或者哪几个码本的级联,基站可以在调度PDSCH的PDCCH中包含一个比特域,用于指示这个PDSCH属于哪一个码本。如实施例二中的描述,可以在DCI中增加X比特信息,指示2X个HARQ-ACK码本,例如,1比特信息,从而可以区分2个HARQ-ACK码本,上述1比特信息相同的所有PDCCH所调度的PDSCH在同一个HARQ-ACK码本中反馈HARQ-ACK。如果是1比特信息,可以用固定的取值,0/1来区分码本编号,也可以用翻转/不翻转的方式来区分。
调度PDSCH的PDCCH中指示的HARQ-ACK定时K1,可以是一个精确的时隙信息,也可以表示HARQ-ACK定时为HARQ-ACK定时需另外一个PDCCH联合确定。如果HARQ-ACK定时K1是精确的时隙信息,则通过K1确定的上行时隙相同的PDCCH可以指示相同的HARQ-ACK码本编号。如果在一个时隙中可以发送多个PUCCH,可以按照实施例二的方法,对于相同PUCCH组的PDCCH可以指示相同的HARQ-ACK码本编号。如果HARQ-ACK定时为HARQ-ACK定时需另外一个PDCCH联合确定,例如,在调度PDSCH-X的PDCCH-X中的HARQ-ACK定时K1的取值是一个特定值,随后还有一个PDCCH-Y来触发PDSCH-X的HARQ-ACK传输,如果这个PDCCH-Y还调度了一个PDSCH-Y,并且基站预期PDSCH-X和PDSCH-Y的HARQ-ACK一起发送,则PDCCH-X和PDCCH-Y中的HARQ-ACK码本编号相同。或者,如果PDSCH-X属于某一个PUCCH对应的PDSCH集合中,如果PDSCH-X到这个PUCCH的时间差不小于HARQ-ACK最小处理时延,那么PDSCH-X的有效的HARQ-ACK值在这个PUCCH中上报,如果PDSCH-X到这个PUCCH的时间差小于HARQ-ACK最小处理时延,则在这个PUCCH中上报PDSCH-X的NACK值。如果PDSCH-X不属于某一个PUCCH对应的PDSCH集合,则不上报HARQ-ACK。例如,半静态码本由HARQ-ACK定时K1={0,1,2,3,4,5,6,7}和/或时间偏移K_offset=4确定。假设PDSCH-X在时隙n-10中,如果基站指示UE在时隙n中发送PUCCH,并且指示码本基于K1以及K_offset确定,那么PUCCH所对应的PDSCH集合为时隙n~时隙n-11中的PDSCH。UE在PUCCH中上报这12个时隙中的PDSCH的HARQ-ACK,其中包含时隙n-10中的PDSCH-X的HARQ-ACK。如果在属于某一个PUCCH对应的PDSCH集合中,UE仅接收到PDSCH-X,则UE不反馈HARQ-ACK。
如图10(a)所示,基站在下行突发1中的PDCCH1/PDCCH2中指示了K1分别为2和1,码本编号#0,这两个PDSCH的HARQ-ACK在同一个HARQ-ACK码本CBa中发送。在下行突发1中的PDCCH3中指示了K1为一特殊取值X,例如,标准可以预定义将“111”表示为需要其他PDCCH确定HARQ-ACK定时,并且在PDCCH3中指示码本编号#1,表示需要在另一个HARQ-ACK码本CBb中反馈。在下行突发2中的PDCCH4中,指示了K1为2,码本编号#1。那么,UE可以假设,PDSCH3的HARQ-ACK与PDSCH4的HARQ-ACK属于同一个码本CBb,发送这个码本的上行时隙根据PDCCH4中的K1确定。
基站在调度的时候,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指示HARQ-ACK码本编号,例如,0,1,0,1轮流指示。那么,当UE连续检测到2个相同的码本编号时,或者检测到不连续的码本编号时(对于X比特大于1的情况),UE能够确定漏检了相应的PDCCH/PDSCH。如图9(b)所示,PDCCH1/2中的码本编号应该为#0,PDCCH3中的码本编号应该为#1,PDCCH4/5中的码本编码应该为#0。UE接收到PDCCH1/2/4/5的码本编号均为#0,但PDCCH中指示的HARQ-ACK反馈时间K1所指向的PUCCH却是两个不同时隙或时间单元的PUCCH,因此,UE可以判断,在PDCCH1/2和PDCCH4/5之间漏检了至少一个PDCCH。通常可以认为,在确定X比特数时,基于的假设是,UE不会连续漏检2X个HARQ-ACK码本对应的下行传输,因此如果UE接收到的码本编号是连续的,UE可以认为没有漏检掉一个码本对应的PDSCH。DAI的比特数Y的确定同理,认为UE不会连续漏检2Y个PDSCH。
对于半静态码本,例如基于所有HARQ进程的HARQ-ACK反馈,码本的尺寸是固定的,并且码本里的每个比特对应的HARQ进程是固定的。码本编号主要是用来确定哪些PDSCH的有效的HARQ-ACK是在同一个PUCCH或者PUSCH中发送的。有效的HARQ-ACK是根据PDSCH的译码结果产生的HARQ-ACK比特,而其他的HARQ-ACK比特是占位比特。此外,码本编号如果和其他比特指示相结合,也能使得不同的码本编号的PDSCH的有效HARQ-ACK一起发送。例如,可以将不同的码本编号的PDCCH的HARQ-ACK定时K1设定成指向同一个PUCCH或PUSCH。在半静态码本中,虽然码本尺寸固定,但码本中各个HARQ进程的HARQ-ACK取值是可能由于以上错误情况出现取值混淆的问题。为了避免取值混淆问题,可以规定,对于同一个HARQ进程的同一个PDSCH,如果UE已经反馈过HARQ-ACK,并且UE并未发现异常的码本编号指示(即不连续或紧挨着重复的码本编号指示),则UE可以根据这个PDSCH的译码结果,再次反馈HARQ-ACK,否则,UE将这个HARQ进程的HARQ-ACK设为预定义的值NACK。如果UE之前并未发送过这个HARQ-ACK,则UE可以根据这个PDSCH的译码结果再次反馈HARQ-ACK。
如图10(b)所示,基站在下行突发1中指示了码本编号#0,在下行突发的PDCCH3中指示了码本编号#1,在下行突发2中的PDCH4/5中指示了码本编号#0,但是PDCCH3/4/5的HARQ-ACK定时K1指向同一个上行时隙,例如K1分别等于3,2,1。因此,虽然PDCCH指示的码本编号不同,但是同一个PUCCH。UE连续接收到的码本编号是#0,因此UE判断丢失了一个码本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PDSCH。由于UE无法判断丢失的PDSCH对应的是哪一个HARQ进程,因此,UE只能将曾经反馈过HARQ-ACK的HARQ进程按照NACK反馈,也就是HARQ进程#1,2为NACK,而HARQ进程#3、4因为尚未反馈过,因此可以按照译码结果反馈。
如图10(c)所示,基站在下行突发1中指示了码本编号#0,在下行突发2中指示了码本编码#1。UE收到的码本编号是连续的,#0和#1,那么UE在发送码本CBb时,可以根据PDSCH1/2/3/4的译码结果分别反馈HARQ-ACK,而无需将PDSCH1/2的HARQ-ACK设为NACK。
如图10(d)所示,基站在下行突发1中指示了码本编号#0,在下行突发2中指示了码本编码#1,在下行突发3中指示了码本编码#0。UE连续接收到的码本编号是#0,因此UE判断丢失了一个码本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PDSCH。由于UE无法判断丢失的PDSCH对应的是哪一个HARQ进程,因此,UE只能将曾经反馈过HARQ-ACK的HARQ进程按照NACK反馈,也就是HARQ进程#1,2为NACK,而HARQ进程#3、4因为尚未反馈过,因此可以按照译码结果反馈。
如图10(e)所示,基站在下行突发1中指示了码本编号#0,在下行突发2中指示了码本编码#1,在下行突发3中指示了码本编码#0。UE连续接收到的码本编号是#0,#1,#0,因此UE判断没有丢失码本。UE在发送码本CBb时由于LBT失败而未能发送。因此,UE根据PDSCH3/4/5的译码结果生成HARQ-ACK,HARQ进程#2的HARQ-ACK根据PDSCH2的译码结果上报。另一种避免半静态码本HARQ-ACK取值混淆的方法是,定义一个定时器,这个定时器的起点为UE根据PDCCH中的HARQ-ACK定时所确定的上行时隙或者上行时间单元中成功发送这个HARQ-ACK的上行时隙或时间单元。对于同一个HARQ进程的同一个PDSCH,如果UE已经反馈过HARQ-ACK,UE在这个定时器尚未超时的情况下,UE可以根据这个PDSCH的译码结果,再次反馈HARQ-ACK,否则,UE将这个HARQ进程的HARQ-ACK设为预定义的值NACK。如果UE之前并未发送过这个HARQ-ACK,则UE可以根据这个PDSCH的译码结果再次反馈HARQ-ACK。这个定时器,可以认为是每个HARQ process单独计数的。这个定时器的取值可以是标准预定义的,或者是基站配置的。一种特殊情况,这个定时器的取值为0时,即表示如果UE已经反馈过HARQ-ACK,则UE将这个HARQ进程的HARQ-ACK设为预定义的值NACK。
如图10(f)所示,假设UE接收到下行传输突发1中的PDSCH1/2,并且发送了码本CBa,前2比特为PDSCH1/2的HARQ-ACK,后2比特为NACK。但是基站未检测到CBa。UE接收到PDCCH3/4,根据PDCCH3/4中指示的HARQ-ACK定时K1,确定了发送码本CBb的时间位置。因为对于HARQ进程#1和#2,发送码本CBb的上行时隙与发送码本CBa的上行时隙的时间差<定时器长度T,那么UE可以按照PDSCH1/2/3/4的译码结果反馈HARQ-ACK。
基于码本编号指示,对于动态码本,可以规定,如果UE并未发现异常的码本编号指示(即不连续或紧挨着重复的码本编号指示),并且UE被触发重传上一个码本HARQ-ACK,则UE可以根据这个码本对应的PDSCH的译码结果,再次反馈HARQ-ACK,否则,UE将这些PDSCH的HARQ-ACK设为NACK。
为了保证动态码书中前一个码本的尺寸错误(如错误情况1.1)不会导致新码本的错误,如果基站触发了前一个码本的重传,则在当前码本对应的PDSCH的PDCCH中的T-DAI和/或C-DAI计数时,需要考虑前一个码本的尺寸。例如,如果T-DAI和C-DAI均考虑前一个码本的尺寸,假设前一个码本的尺寸为3,则当前码本的第一个HARQ-ACK对应的PDCCH中的(C-DAI,T-DAI)应该是(4,4),或者(4,M),如果在同一个PDCCH监测区域中还有其他PDCCH,M表示前一个码本的尺寸和这个PDCCH监测区域中的PDCCH之和。又或者,C-DAI仅在一个码本内计数,T-DAI则需将前一个码本的尺寸计算在内。又或者,T-DAI仅在一个码本内计数,C-DAI则需将前一个码本的尺寸计算在内。
此外,为了减少前一个码本的尺寸错误(如错误情况1.1)对新码本的影响,可以在设置T-DAI的时候,进行预测,即T-DAI可以指示同一个HARQ-ACK码本内预期发送的PDSCH或者HARQ-ACK的总比特数,而不限于到当前时隙的HARQ-ACK总比特数。
此外,为了减少前一个码本的尺寸错误(如错误情况1.1)对新码本的影响,在触发了当前码本和之前的码本一起发送时,T-DAI和C-DAI可以仅在当前码本中计数,并且采用额外的比特域指示之前的码本的T-DAI。
如图11(a)所示,假设如果基站触发了上一个码本的HARQ-ACK重传,基站会在PDCCH中的(C-DAI,T-DAI)对当前码本以及上一个码本的PDSCH进行联合计数。因此,在下行突发3中的PDCCH5、6中分别指示(3,3),(4,4),表示上一个码本有2比特HARQ-ACK。假设UE未检测到PDCCH3/4,因此未检测到码本编号#1,UE在生成码本CBc时,将对应于前一个码本的HARQ-ACK设为NACK,CBc的后2比特根据PDSCH5/6的译码结果产生HARQ-ACK。
如图11(b)所示,假设如果基站触发了上一个码本的HARQ-ACK重传,基站会在PDCCH中的T-DAI对当前码本以及上一个码本的PDSCH进行联合计数,而C-DAI仅对当前的一个码本的PDSCH进行计数。假设UE未检测到PDCCH3/4,因此未检测到码本编号#1,也没发送码本CBb。基站在调度PDCCH5/6时,触发重传上一个码本,并且PDCCH5/6中的(C-DAI,T-DAI)分别指示(1,3),(2,4)。UE在生成码本CBc时,CBc的前2比特根据PDSCH5/6的译码结果产生HARQ-ACK,将CBc的后2比特设为NACK,对应于前一个码本的HARQ-ACK。
进一步的,调度PDSCH的PDCCH,和/或调度可能包含HARQ-ACK反馈信息的PUSCH的PDCCH中包含一个比特域,用于指示在PUCCH或者这个PUSCH中反馈的HARQ-ACK码本集合。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支持多于一个HARQ-ACK码本的重传,或者支持非连续的HARQ-ACK码本的重传。如果所述比特域的比特数为1比特,则只能支持当前和紧邻的前一个码本的重传。如果所述比特数Z>1,那么,可以支持当前和紧邻的最多前2Z-1个码本的重传,例如Z=2,那么“00”表示仅传当前码本,“01”表示传当前和前一个码本,“10”表示当前和前两个码本,“11”表示传当前和前3个码本。或者,“00”表示仅传当前码本CBi,“01”表示传当前CBi和之前的码本CBi-1,“10”表示当前CBi和之前的码本CBi-2,“11”表示传当前CBi和之前的码本CBi-3。或者可以通过高层信令配置出2Z个码本的集合,“00”~“11”分别和这些集合一一对应。后者更适用于在调度PUSCH的DCI中指示,或者专用的触发HARQ-ACK传输的DCI中指示,因为可能UE无法判断当前码本是哪一个码本。码本集合的配置,对于调度PDSCH的DCI,PUSCH的DCI和/或专用的DCI,可以分别配置,或者,一套配置适用于所有这些DCI。如果在调度PUSCH的DCI中,或者专用的触发HARQ-ACK传输的DCI中也包括码本编号,则UE也可以判断当前码本。例如,在调度PUSCH的DCI中包括码本编号以及需一起反馈的码本集合指示比特,如果码本编号指示为“11”,需一起反馈的码本集合指示为“10”,则表示基站触发的是当前CB3和CB1。
如图12(a)所示,码本编号指示为2比特,需一起反馈的码本集合指示为2比特,分别表示反馈当前~当前以及前3个码本的HARQ-ACK。假设UE未检测到PDCCH3/4,UE仅检测到码本编号#0,#2,未检测到码本编号#1。基站未检测到CBa,因此在PDCCH3/4中指示当前码本和前一个码本一起发送,但UE漏检了这两个PDCCH,也未发送CBb。随后,基站在PDCCH5/6中指示UE发送当前码本和重传前2个码本,UE在生成码本CBc时,将对应于码本#1的HARQ-ACK设为NACK,码本#0和码本#2的HARQ-ACK根据PDSCH1/2/5/6的译码结果产生HARQ-ACK。
如图13所示,码本编号指示为2比特,需一起反馈的码本集合指示为2比特。假设UE未检测到PDCCH5。基站未检测到CBb,因此在PDCCH5/6中指示码本#1和码本#2一起发送。PDCCH6为调度PUSCH的DCI,指示码本#1和码本#2一起发送,且总的尺寸为3。不难看出,如果PDCCH6指示的是当前和前一个码本,由于UE未收到基站发送的当前码本#2,UE会把码本#1当做当前码本,从而出错。如果PDCCH6中明确指示了需反馈HARQ-ACK的码本编号,则没有问题。UE在生成码本CBc时,将对应于码本#2的HARQ-ACK设为NACK,码本#1的HARQ-ACK根据PDSCH3/4的译码结果产生HARQ-ACK。
在调度PUSCH的PDCCH中,可以仅包含指示当前码本的尺寸的比特域,或者包含所有需要一起发送的码本的总的尺寸,或者包含需要一起发送的各个码本的尺寸。
当需要一起发送的HARQ-ACK码本集合包含不止一个码本时,可以将当前码本,或者接收时间最靠后的码本放在最前面,然后级联其他需要一起重传的码本。或者,将当前码本或者接收时间最靠后的码本放在最后面,把前面的码本放在当前码本的前面。或者,根据接收到触发发送码本的信令的时间顺序,依次级联。如果在同一个码本对应的PDCCH之间,接收到触发重传另一个码本的信令,则按照接收到信令的先后顺序,将重传的码本置于这个码本的PDSCH的HARQ-ACK之间。
为了简化,对于HARQ-ACK码本编号相同的多个PDCCH,基站需避免这些PDCCH中指示的需要一起发送码本的集合发生变化。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发送码本集合的变化导致UE无法辨别不连续的C-DAI和/或T-DAI是由哪一个码本所对应的PDCCH的漏检所造成的问题。以下给出基站如何保证码本编号相同的多个PDCCH指示的一起发送码本的集合不变的示例:下行传输突发1的PDSCH对应HARQ-ACK码本#0,并且指示HARQ-ACK码本#0的发送时间是在下行传输突发2之前。如果基站未检测到HARQ-ACK码本#0,基站在发送下行传输突发2的PDCCH时,可以指示码本编号#1,待发送的码本集合为#0和#1,C-DAI/T-DAI均考虑了HARQ-ACK码本#0的尺寸。那么,UE在生成新的码本时,将HARQ-ACK码本#0放在前面,然后排放HARQ-ACK码本#1。如果基站指示的HARQ-ACK码本#0的发送时间是在对应于HARQ-ACK码本#1的下行传输中间,如果基站未检测到HARQ-ACK码本#0,则基站可以选择在HARQ-ACK码本#2对应的PDCCH中触发HARQ-ACK码本#0的重传,即HARQ-ACK码本#1对应的PDCCH中均不触发HARQ-ACK码本#0的重传。图12(b)给出一个示例。或者,基站在指示对应于HARQ-ACK码本#1的所有PDCCH中均指示HARQ-ACK码本#0和码本#1一起发送。如图12(c)给出一个示例。
如果在系统设计中,为了支持更加灵活的调度,可以允许对于HARQ-ACK码本编号相同的多个PDCCH,基站可以在这些PDCCH中指示的需要一起发送码本的集合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重传码本对当前码本的影响,可以限定对于HARQ-ACK码本编号的多个PDCCH中,HARQ-ACK定时(K1)定时指向同一个PUCCH的多个PDCCH中指示的需要一起发送码本的集合不能发生变化,HARQ-ACK定时指向不同的PUCCH的多个PDCCH中指示的需要一起发送码本的集合可以发生变化。也可以限定至少对于待发送的码本集合为一个码本时,基站发送的T-DAI指示的是这个码本对应的所有PDSCH的数目,即前面描述的可预测的T-DAI,对于待发送的码本集合为多个码本时,T-DAI指示的是这多个码本对应的PDSCH的数目之和。如图12(d)所示,UE正确接收下行突发1中的PDCCH1/2,并且成功发送码本CBa。在下行传输突发2,UE仅检测到PDCCH3未检测检测到PDCCH4,但是UE通过PDCCH3中T-DAI已经可以确定码本CBb的尺寸为2比特HARQ-ACK。随后,UE接收到下行突发3的PDCCH5,此时早于基站指示的发送码本CBb的时间,因此,基站在PDCCH5仅指示发送当前码本。随后,UE在基站指示的码本CBb的上行时隙尝试发送码本CBb,但由于LBT失败,未发送。基站未检测到码本CBb,因此基站在PDCCH6中指示UE发送当前和前一个码本,即码本CBb和码本CBc,并且指示T-DAI为4,即这两个码本的总尺寸为4比特,C-DAI为2,即这个PDCCH是当前码本中的第二个。根据预定义的码本排放顺序,例如,按照接收到发送码本指示的时间顺序,UE可以依次产生4比特HARQ-ACK,分别为PDSCH5,PDSCH3,PDSCH4,PDSCH6的HARQ-ACK,其中UE未接收到PDSCH4,则产生NACK占位比特。或者,按照先排放当前码本,再排放重传码本的原则,UE依次产生PDSCH5,6,3,4的HARQ-ACK。
对于半静态码书,如果基站在PDCCH中指示了码本编号以及需要一起发送码本的集合,UE对于发送码本集合中接收到的HARQ进程的HARQ-ACK根据译码结果产生HARQ-ACK,而对于为接收到的HARQ进程的HARQ-ACK设为NACK。
如果将半静态码本和动态码本结合,例如,对于当前待发送的HARQ-ACK码本采用传统的动态码本,C-DAI/T-DAI都在当前码本中计数,基站可以指示码本编号和一起发送的码本集合,对于重传的码本,则码本的尺寸根据预定义的尺寸或者基站配置的尺寸而确定。
如图14所示,基站配置对于重传码本的尺寸为4比特HARQ-ACK。那么,当UE接收到PDCCH3/4中基站指示当前码本和前一个码本一起发送时,UE为前一个码本产生4比特,前2比特根据接收到的PDSCH1/2的译码结果确定HARQ-ACK,后2比特为NACK,并且UE为当前码本产生2比特HARQ-ACK,根据PDSCH3/4的译码结果产生HARQ-ACK。
又例如,对于重传码本,按照半静态码本的方式产生,即根据HARQ-ACK定时K1,上下行配置,以及每个时隙中的PDSCH资源配置来确定码本。如果UE未接收到这个重传码本的任何一个PDCCH,则按照预定义的大小产生码本,例如,预定义的大小为0,或者基站配置。
又例如,对于重传码本,码本的尺寸为R的整数倍。如果UE实际接收到的PDSCH的数目不是R的整数倍,则按照最接近且不小于这个数目的R的整数倍确定码本尺寸。
当UE被配置为既有基于编码块组(Code block group,CBG)的HARQ-ACK反馈,又有基于传输块(TB)的HARQ-ACK反馈时,PDCCH中的DAI,是分别对CBG和TB计数的。如果包含了多个HARQ-ACK码本,则先将每个码本的TB的HARQ-ACK级联起来,组成一个子码本,然后将每个码本的CBG的HARQ-ACK级联起来,组合另一个子码本。然后这两个子码本再级联起来。另一种实现方式,对每个码本,级联TB和CBG的HARQ-ACK,再将这些码本级联起来。较优的,将当前码本的HARQ-ACK放在所有这些码本的HARQ-ACK的前面。
通常情况下,回退模式的DCI和普通模式的DCI中用于确定HARQ-ACK码本的指示信息是不同的。例如,在调度下行传输的普通模式的DCI中包含HARQ-ACK码本指示,HARQ-ACK重传指示,T/C-DAI,而调度下行传输的回退模式的DCI中可能仅包含部分指示信息。例如,回退模式的DCI中仅包含C-DAI。显然,如果UE仅接收到所述回退模式的DCI,UE仅能根据C-DAI确定码本。当UE既接收到普通模式的DCI,又接收到回退模式的DCI时,UE可以根据DCI中的HARQ-ACK定时K1以及PUCCH资源指示,确定哪些DCI中调度的PDSCH的HARQ-ACK由同一个PUCCH发送,从而确定这些PDSCH的HARQ-ACK属于同一个码本。为了HARQ-ACK反馈的鲁棒性,可以限定基站如果通过回退模式的DCI为一个UE调度PDSCH传输,那么基站不能调度UE在所述PDSCH的HARQ-ACK所在的PUCCH上发送重传的HARQ-ACK码本。例如,基站在下行传输突发1中调度PDSCH 1~4,并指示PDSCH 1~4的HARQ-ACK码本为CB#0,在上行时隙n1发送。UE在上行时隙n1未成功发送CB#0。基站在下行传输突发2中调度PDSCH 5/6,其中调度PDSCH5的DCI为回退模式DCI 1_0,调度PDSCH6的DCI为普通模式DCI 1_1。基站指示PDSCH 5/6的HARQ-ACK码本为CB#1,在上行时隙n2发送。在调度PDSCH 5的DCI 1_0中,指示C-DAI=1,在调度PDSCH 6的DCI 1_1中,基站不能指示CB#1与CB#0一起传输,仅能指示CB#1发送,并且(C-DAI,T-DAI)=(2,2)。那么,UE在上行时隙n2中仅发送CB#1,包含2比特HARQ-ACK。不难看出,当UE接收到对应于一个PUCCH的第一个DCI 1_0时,UE认为所述DCI中的C-DAI取值x满足0<x≤Nd,其中Nd=2^n,其中n为DAI的比特数。在这个例子中,DCI 1_0的C-DAI取值是1。
类似的,对于调度上行发送的DCI,回退模式的DCI和普通模式的DCI中用于确定HARQ-ACK码本的指示信息是不同的。对于半静态码本,在调度上行传输的普通模式的DCI中,可以包含指示是否需在PUSCH中发送HARQ-ACK码本的信息,以及发送的码本的尺寸信息,例如是按照HARQ-ACK定时K1确定码本尺寸还是根据K1以及扩展的HARQ-ACK定时K_offset确定码本尺寸。UE可以根据相应的指示信息产生码本,并在PUSCH中发送。而在回退模式的DCI中,可能不包含任何HARQ-ACK码本信息,或者回退模式的DCI中仅包含1比特码本指示信息,指示是否在PUSCH中发送HARQ-ACK码本。如果指示为需要发送码本,则按照HARQ-ACK定时K1确定码本尺寸,或者如果指示为需要发送码本,则基于所有的HARQ进程确定码本尺寸。
实施例五
记PUCCH所在UL BWP的时隙长度为μUL,PDSCH所在DL BWP的时隙长度为μDL。例如,在NR系统中,时隙长度为1ms、0.5ms、0.25ms和0.125ms,分别对应SCS为15kHz、30kHz、60kHz和120kHz。对基于HARQ的PDSCH传输,在调度PDSCH的PDCCH中,可以是以PUCCH所在的UL BWP的时隙长度μUL为单位设置从PDCCH到调度的PDSCH的时延(K1)。UE可以根据μDL和μUL分配DLBWP的PDSCH传输的HARQ-ACK位置。
UE反馈HARQ-ACK信息的HARQ-ACK码本可以是半静态确定的。对一个载波,根据配置K1的集合K、半静态时隙图样、配置的PDCCH检测位置和/或配置的集合T,确定这个载波的所有HARQ-ACK位置。通过级联多个载波的HARQ-ACK位置可以得到CA情况下的所有HARQ-ACK位置。上述集合T是PDSCH时间资源的集合,上述集合T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指示了一种可能的PDSCH的起始OFDM符号和符号个数。上述集合T的每一个元素还可以指示调度时延K0。上述集合T的每一个元素还可以指示PDSCH类型。例如,集合T可以是根据当前激活的BWP的可能的PDSCH时间资源确定。上述集合T是DCI的时域资源分配域(Time domain resourceassignment)可以指示的时间资源的集合。
情况一:μUL≥μDL,并记M=μUL/μDL
因为μUL≥μDL,UL BWP的一个时隙的长度等于DL BWP的M个时隙的长度。对一个K1值,对DL BWP的M个时隙M·(n-K1)+m,m=0,1,...M-1的PDSCH,调度这些PDSCH的PDCCH通过设置所述K1值指示UL BWP的时隙n的PUCCH资源。基于上面的分析,对半静态HARQ-ACK码本,对一个载波,根据配置K1的集合K的一个K1,可能需要为DL BWP的最多M个时隙的PDSCH传输分配HARQ-ACK位置。如图15所示,‘D’代表下行OFDM符号,‘X’代表方向灵活的OFDM符号,‘U’代表上行OFDM符号,按照PUCCH所在UL BWP的时隙划分,假设在时隙n(1501)的PUCCH资源(1500)传输HARQ-ACK。对应集合K的一个K1,在时隙n-K1(1502)内传输的PDSCH是在时隙n反馈HARQ-ACK。对DL BWP 1,其时隙长度与UL BWP时隙长度相同,所以DL BWP 1的时隙n-K1(1511)内的PDSCH的HARQ-ACK映射到PUCCH资源1500。对DL BWP 2,其时隙长度与UL BWP时隙长度的一半,所以DL BWP 2的两个时隙2n-2K1和2n-2K1+1(1521、1522)内的PDSCH的HARQ-ACK映射到PUCCH资源1500。
第一种处理方法是,对一个K1值,对DL BWP的每一个时隙M·(n-K1)+m,m=0,1,...M-1分别确定HARQ-ACK位置并级联,从而得到对应UL BWP的时隙n和所述K1值的所有的HARQ-ACK位置。
第二种处理方法是,对一个K1值,对DL BWP的每一个时隙M·(n-K1)+m,m=0,1,...M-1分别确定HARQ-ACK位置,并根据上述M个时隙的HARQ-ACK位置数的最大值得到对应UL BWP的时隙n和所述K1值的HARQ-ACK位置。
第三种处理方法是,对一个K1值,仅对DL BWP的时隙M·(n-K1)+q,q=0确定HARQ-ACK位置,作为对应UL BWP的时隙n和所述K1值的HARQ-ACK位置。
通过级联集合K的各个K1的HARQ-ACK位置得到这个载波的HARQ-ACK位置。通过级联多个在载波的HARQ-ACK位置得到CA情况下的所有HARQ-ACK位置。
在上述三种处理方法中,对DL BWP的一个时隙k=M·(n-K1)+m,按照半静态时隙图样、配置的PDCCH检测位置和/或配置的集合T,确定这个时隙内的各种可能的PDSCH时间资源需要映射的HARQ-ACK位置的总数MC,并且对集合T的每一个PDSCH时间资源分别确定其映射到上述MC个HARQ-ACK位置中的一个。
下面描述分配DL BWP的时隙k的HARQ-ACK位置的方法。对DL BWP的一个时隙k,根据半静态配置的时隙图样等信息,可以是只有集合T中一部分元素的PDSCH资源是可调度的。可以根据集合T的可调度的元素来确定需要的HARQ-ACK位置的个数,以及,确定一个可调度的元素占用的一个HARQ-ACK位置。可以调度的元素满足下面的条件的一种或者多种:
第一条件:所述可调度元素的PDSCH资源的任何一个OFDM符号在半静态时隙图样中不能指示为上行OFDM符号。
第二条件:根据所述可调度元素的参数K0,时隙k-K0可以按照参数K0传输PDCCH调度所述可调度元素的PDSCH资源,例如,按照配置的PDCCH检测位置在时隙k-K0上存在备选的PDCCH调度所述可调度元素的PDSCH。或者,第二条件:根据所述可调度元素的参数K0,时隙k-K0可以传输PDCCH调度所述可调度元素的PDSCH资源,例如,按照配置的PDCCH检测位置在时隙k-K0上存在备选的PDCCH并调度所述可调度元素的PDSCH。
如果集合T的可调度的两个元素的PDSCH资源可以是完全重叠或者部分重叠的,假设UE不需要同时反馈这样的两个PDSCH的HARQ-ACK信息,可以利用这个性质减少需要分配的HARQ-ACK位置个数。这里,可以是基站不能同时调度这两个元素的PDSCH资源,或者,也可以是,虽然基站同时调度这两个元素的PDSCH资源。但是UE按照一定的优先策略仅反馈一个PDSCH的HARQ-ACK信息。对集合T中所有可调度元素确定需要映射的HARQ-ACK位置的总数MC,并且对每一个可调度元素分别确定其映射到上述MC个HARQ-ACK位置中的一个。采用这个方法,MC等于集合T的所有可调度元素的PDSCH资源中的不重叠PDSCH资源的最大数目。
首先,去掉集合T中实际不能调度的元素。判断集合T的一个元素是否可调度的条件是:同时满足所述可调度元素的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时,才认为这一个元素是可调度的。或者,判断集合T的一个元素是否可调度的条件是:满足所述可调度元素第一条件时,认为这一个元素是可调度的。或者,判断集合T的一个元素是否可调度的条件是:满足所述可调度元素的第二条件时,认为这一个元素是可调度的。或者,作为简化,也可以是不需要去掉集合T的任何一个元素,即相当于认为所有元素可调度。
然后,对集合T中所有可调度元素映射HARQ-ACK位置。如果集合T为空集,MC等于0;否则,按照如下步骤确定需要映射的HARQ-ACK位置的总数MC,并且对每一元素分别确定其映射到上述MC个HARQ-ACK位置中的一个:
1)初始化HARQ-ACK位置计数h为0;
2)对当前集合T,确定各元素代表的PDSCH的结束OFDM符号的最小索引值,记为E;
3)对当前集合T的一个元素,记其代表的PDSCH的起始OFDM符号位置为S,并且S≤E,则这一元素代表的PDSCH映射到HARQ-ACK位置h;去除当前集合T的这一元素;重复执行3)直到处理了所有满足S≤E的元素;
4)h=h+1。如果当前集合T不为空,转到2);否则,MC=h,过程结束。
情况二:μUL<μDL,并记M=μDL/μUL
因为μUL<μDL,DL BWP的一个时隙的长度等于UL BWP的M个时隙的长度。一种定义HARQ-ACK反馈定时的方法,对DL BWP的时隙p的一个PDSCH,UL BWP的时隙M·p+M-1的结束OFDM符号与DL BWP的时隙p的结束OFDM符号对齐,使得UL BWP的时隙M·p+M-1对应K1等于0。根据这种定义反馈定时的方法,对UL BWP的一个时隙n,对一个K1,仅当时隙n-K1的结束OFDM符号与DL BWP的一个时隙的结束OFDM符号对齐,即n-K1-M+1可以被M整除时,DL BWP的这一个时隙的PDSCH的HARQ-ACK按照上述K1在UL BWP的时隙n内传输。
基于上面的分析,对半静态HARQ-ACK码本,对一个载波,仅当n-K1-M+1可以被M整除时,DL BWP上的需要分配HARQ-ACK位置的时隙集合KL包括时隙(n-K1-M+1)/M,K1∈K,K是K1的集合。对DL BWP的集合KL的每个时隙分别确定HARQ-ACK位置并级联。对集合KL的一个时隙kL,可以采用上述情况一(μUL≥μDL)的分配DL BWP的时隙k的HARQ-ACK位置的方法,即假设k=kL,分配时隙kL的HARQ-ACK位置。
或者,对μUL<μDL,另一种定义HARQ-ACK反馈定时的方法,按照UL BWP的时隙划分,对一个K1值,对UL BWP的时隙n的PUCCH资源,仅当DL BWP上调度的PDS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位于时隙n-K1之内时,调度这个PDSCH的PDCCH通过设置K1指示UL BWP的时隙n的PUCCH资源。对DL BWP的一个时隙p,在UL BWP上对应时隙M·p+m,m=0,1,...M-1,相应地,需要M个不同的K1值从而在PDCCH中指示UL BWP的时隙n的PUCCH资源。基于上面的分析,对半静态HARQ-ACK码本,对一个载波,根据K1的集合K,DL BWP上的需要分配HARQ-ACK位置的时隙集合为KD={floor((n-K1)/M)},K1∈K。这里,不同的K1值可以是对应相同的DL BWP上的时隙。
UE对集合KD的每一个时隙kd确定HARQ-ACK位置。如图16所示,‘D’代表下行OFDM符号,‘X’代表方向灵活的OFDM符号,‘U’代表上行OFDM符号,按照PUCCH所在UL BWP的时隙划分,假设在时隙n(1601)的PUCCH资源(1600)传输HARQ-ACK。对DL BWP,其时隙长度是UL BWP时隙长度的两倍,所以DL BW的一个时隙kd(1611)对应了按照UL BWP的时隙长度划分的两个时隙n-K1和n-K1+1(1602、1603)。DL BWP的时隙kd的前一部分(1612),即对应时隙n-K1(1602)的时间段内的PDSCH的HARQ-ACK按照反馈时延K1映射到PUCCH资源1600。DL BWP的时隙kd的后一部分(1613),即对应时隙n-K1+1(1603)的时间段内的PDSCH的HARQ-ACK按照反馈时延K1-1映射到PUCCH资源1600。通过级联集合KD的各个时隙的HARQ-ACK位置得到这个载波的HARQ-ACK位置。通过级联多个在载波的HARQ-ACK位置得到CA情况下的所有HARQ-ACK位置。
第一种处理方法是,对DL BWP的集合KD的每个时隙分别确定HARQ-ACK位置并级联。对集合KD的一个时隙kd,可以采用处理上述情况一的DL BWP的时隙k的HARQ-ACK位置的方法,即假设k=kd,分配时隙kd的HARQ-ACK位置。采用这个方法,按照UL BWP的时隙划分,对最后一个OFDM符号位于时隙M·kd+q之内的PDSCH,0≤q<M,即使集合K中不存在K1使得M·kd+q+K1=n,仍然为这个PDSCH分配了HARQ-ACK位置,从而可能导致分配了较多的HARQ-ACK位置。
第二种处理方法是,对DL BWP的集合KD的一个时隙kd,其对应UL BWP的时隙M·kd+m,m=0,1,...M-1,按照UL BWP的时隙划分,对最后一个OFDM符号位于时隙M·kd+q之内的PDSCH,0≤q<M,仅当集合K中存在K1使得M·kd+q+K1=n时,需要为这个PDSCH分配HARQ-ACK位置。采用这个方法,有利于减少可以调度的PDSCH资源的个数,从而降低需要分配的HARQ-ACK位置个数,降低反馈开销。进一步地,可以按照半静态时隙图样、配置的PDCCH检测位置和/或配置的集合T,确定时隙kd的各种可能的PDSCH时间资源需要映射的HARQ-ACK位置的总数MC,并且对集合T的每一个PDSCH时间资源分别确定其映射到上述MC个HARQ-ACK位置中的一个。
对DL BWP的集合KD的一个时隙kd,可以是只有集合T的一部分元素的PDSCH资源是可调度的。可以根据集合T的可调度的元素来确定需要的HARQ-ACK位置的个数,以及,确定一个可调度的元素占用的一个HARQ-ACK位置。可以调度的元素满足下面的条件的一种或者多种:
第一条件:所述可调度元素的PDSCH资源的任何一个OFDM符号在半静态时隙图样中不能指示为上行OFDM符号。
第二条件:根据所述可调度元素的参数K0,时隙kd-K0可以按照参数K0传输PDCCH调度所述可调度元素的PDSCH资源,例如,按照配置的PDCCH检测位置在时隙kd-K0上存在备选的PDCCH调度所述可调度元素的PDSCH。或者,第二条件:根据所述可调度元素的参数K0,时隙kd-K0可以传输PDCCH调度所述可调度元素的PDSCH资源,例如,按照配置的PDCCH检测位置在时隙kd-K0上存在备选的PDCCH并调度所述可调度元素的PDSCH。
第三条件:所述可调度元素的PDS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按照UL BWP的时隙划分,位于时隙M·kd+q之内,0≤q<M,并且根据K1的集合K,存在K1使得M·kd+q+K1=n。
如果集合T的可调度的两个元素的PDSCH资源可以是完全重叠或者部分重叠的,假设UE不需要同时反馈这样的两个PDSCH的HARQ-ACK信息,可以利用这个性质减少需要分配的HARQ-ACK位置个数。这里,可以是基站不能同时调度这两个元素的PDSCH资源,或者,也可以是,虽然基站同时调度这两个元素的PDSCH资源。但是UE按照一定的优先策略仅反馈一个PDSCH的HARQ-ACK信息。对集合T中所有可调度元素确定需要映射的HARQ-ACK位置的总数MC,并且对每一个可调度元素分别确定其映射到上述MC个HARQ-ACK位置中的一个。采用这个方法,MC等于集合T的所有可调度元素的PDSCH资源中的不重叠PDSCH资源的最大数目。
首先,去掉集合T中实际不能调度的元素。判断集合T的一个元素是否可调度的条件是:同时满足所述可调度元素的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时,才认为这一个元素是可调度的。或者,判断集合T的一个元素是否可调度的条件是:满足所述可调度元素第一条件和第三条件时,认为这一个元素是可调度的。或者,判断集合T的一个元素是否可调度的条件是:满足所述可调度元素的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时,认为这一个元素是可调度的。或者,判断集合T的一个元素是否可调度的条件是:满足所述可调度元素的第三条件时,认为这一个元素是可调度的。
然后,对集合T中所有可调度元素映射HARQ-ACK位置。如果集合T为空集,MC等于0;否则,按照如下步骤确定需要映射的HARQ-ACK位置的总数MC,并且对每一元素分别确定其映射到上述MC个HARQ-ACK位置中的一个:
1)初始化HARQ-ACK位置计数h为0;
2)对当前集合T,确定各元素代表的PDSCH的结束OFDM符号的最小索引值,记为E;
3)对当前集合T的一个元素,记其代表的PDSCH的起始OFDM符号位置为S,并且S≤E,则这一元素代表的PDSCH映射到HARQ-ACK位置h;去除当前集合T的这一元素;重复执行3)直到处理了所有满足S≤E的元素;
4)h=h+1。如果当前集合T不为空,转到2);否则,MC=h,过程结束。
对应于上述方法,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如图17所示,该设备包括PDCCH和PDSCH接收模块1701、HARQ-ACK信息生成和PUCCH资源确定模块1702和HARQ-ACK传输模块1703,其中:
PDCCH和PDSCH接收模块1701,用于检测PDCCH并接收所述PDCCH调度的PDSCH;
HARQ-ACK信息生成和PUCCH资源确定模块1702,用于根据下行BWP和上行BWP的时隙长度、HARQ-ACK码本信息、反馈UCI的PUC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和/或UE的处理能力的要求,确定需要反馈的HARQ-ACK信息和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
HARQ-ACK传输模块1703,用于在所述PUCCH资源上传输所述HARQ-ACK。
另外,一种用户设备,包括PDCCH和PDSCH接收模块1701、HARQ-ACK信息生成和PUCCH资源确定模块1702和HARQ-ACK传输模块1703,其中:
PDCCH和PDSCH接收模块1701,用于检测PDCCH并接收所述PDCCH调度的PDSCH;
HARQ-ACK信息生成和PUCCH资源确定模块1702,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需要反馈的混合自适应重传确认HARQ-ACK信息和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PUCCH资源:下行带宽部分BWP和上行BWP的时隙长度、HARQ-ACK码本信息、反馈UCI的PUCCH资源的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和UE的处理能力的要求;
HARQ-ACK传输模块1703,用于在所述PUCCH资源上传输所述HARQ-ACK。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UE检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并接收所述PDCCH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UE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需要反馈的混合自适应重传确认HARQ-ACK信息和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PUCCH资源:下行带宽部分BWP和上行BWP的时隙长度、HARQ-ACK码本信息、反馈UCI的PUCCH资源的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和UE的处理能力的要求;
UE在所述PUCCH资源上传输所述HARQ-ACK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当UE至少收到一个PDCCH,所述PDCCH的结束时间不晚于UE开始准备在A1上反馈HARQ-ACK的时间,所述PDCCH的PRI域指示A2,则UE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为A2;
当在UE开始准备在A1上反馈HARQ-ACK的时间之前,UE没有收到指示A2的PDCCH,则UE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为A1;
其中,A1和A2为同一个时隙内的两块PUCCH资源,A1的起始OFDM符号早于A2的起始OFDM符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包括:
当A2的起始OFDM符号不晚于A1的起始OFDM符号时,UE在A2上反馈HARQ-ACK信息,其中,A1和A2为同一个时隙内的两块PUCCH资源,UE先收到指示A1的PDCCH,后收到指示A2的PDCC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包括:
对所有结束OFDM符号到最早PUC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的间隔不小于门限T的PDSCH,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为第一PUCCH资源;
对于结束OFDM符号到最早PUCCH资源的起始OFDM符号的间隔小于门限T的PDSCH,确定用于传输UCI的PUCCH资源为第二PUCCH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PUCCH资源和所述第二PUCCH资源为同一个时隙内的两个PUCCH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需要反馈的HARQ-ACK信息,包括:
根据PDSCH所在的DL BWP的时隙长度μDL和PUCCH所在的UL BWP的时隙长度μUL分配HARQ-ACK位置,所述一个HARQ-ACK位置承载一个PDSCH的HARQ-ACK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PDSCH所在的DL BWP的时隙长度μDL和PUCCH所在的UL BWP的时隙长度μUL分配HARQ-ACK位置,包括:
假设μUL≥μDL,对PUCCH所在时隙n,对PDCCH到调度的PDSCH的时延值K1,对DL BWP的M个时隙M·(n-K1)+m,m=0,1,...M-1的PDSCH分配HARQ-ACK位置,其中,M=μUL/μD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DL BWP的每一个时隙M·(n-K1)+m,m=0,1,...M-1分别确定HARQ-ACK位置并级联,作为对应UL BWP的时隙n和所述K1值的HARQ-ACK位置;或者,
对DL BWP的每一个时隙M·(n-K1)+m,m=0,1,...M-1分别确定HARQ-ACK位置,并根据上述M个时隙的HARQ-ACK位置数的最大值得到对应UL BWP的时隙n和所述K1值的HARQ-ACK位置;或者,
仅对DL BWP的时隙M·(n-K1)+q,q=0确定HARQ-ACK位置,作为对应UL BWP的时隙n和所述K1值的HARQ-ACK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PDSCH所在的DL BWP的时隙长度μDL和PUCCH所在的UL BWP的时隙长度μUL分配HARQ-ACK位置,包括:
假设μUL<μDL,仅当n-K1-M+1被M整除时,DL BWP上的需要分配HARQ-ACK位置的时隙集合KL包括时隙(n-K1-M+1)/M,K1∈K,K是K1的集合,并对集合KL的每个时隙分别确定HARQ-ACK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PDSCH所在的DL BWP的时隙长度μDL和PUCCH所在的UL BWP的时隙长度μUL分配HARQ-ACK位置,包括:
假设μUL<μDL,根据K1的集合K,确定DL BWP上的需要分配HARQ-ACK位置的时隙集合为KD={floor((n-K1)/M)},K1∈K,并对集合KD的每一个时隙kd确定HARQ-ACK位置,其中,M=μDL/μU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集合KD的每一个时隙kd分配HARQ-ACK位置,按照UL BWP的时隙划分,对最后一个OFDM符号位于时隙M·kd+q之内的PDSCH,0≤q<M,即使集合K中不存在K1使得M·kd+q+K1=n,仍然为这个PDSCH分配HARQ-ACK位置;或者,
对集合KD的每一个时隙kd分配HARQ-ACK位置,按照UL BWP的时隙划分,对最后一个OFDM符号位于时隙M·kd+q之内的PDSCH,0≤q<M,仅当集合K中存在K1使得M·kd+q+K1=n时,为这个PDSCH分配HARQ-ACK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需要反馈的HARQ-ACK信息,包括:根据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确定HARQ-ACK码本:
HARQ-ACK码本编号;
待反馈的HARQ-ACK码本集合;
根据待反馈的HARQ-ACK码本集合确定的下行分配指示总数T-DAI和/或下行分配指示计数C-DAI;
根据最近的一个待反馈的HARQ-ACK码本确定的T-DAI和/或C-DAI,并且根据预定义或高层配置的数值确定待反馈的HARQ-ACK码本集合中的其他码本的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HARQ-ACK码本,包括:
对于同一个HARQ进程的一个PDSCH,如果未曾发送过所述PDSCH的HARQ-ACK,则可以在最近的一次HARQ-ACK反馈中根据所述PDSCH的译码结果确定HARQ-ACK取值;如果已发送过所述HARQ-ACK,且定时器超时,所述PDSCH的HARQ-ACK的取值为预定义的值,否则,根据所述PDSCH的译码结果确定HARQ-ACK取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HARQ-ACK码本,包括:
对于HARQ-ACK码本编号相同的多个PDCCH,所述PDCCH中指示的待一起发送码本的集合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HARQ-ACK码本,包括:
对于HARQ-ACK码本编号相同的多个PDCCH,其中任意一个PDCCH调度的PDSCH的HARQ-ACK定时信息可通过其他PDCCH指示的HARQ-ACK定时信息确定。
15.一种用户设备,包括PDCCH和PDSCH接收模块、HARQ-ACK信息生成和PUCCH资源确定模块、和HARQ-ACK传输模块,其中:
PDCCH和PDSCH接收模块,用于检测PDCCH并接收所述PDCCH调度的PDSCH;
HARQ-ACK信息生成和PUCCH资源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需要反馈的混合自适应重传确认HARQ-ACK信息和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PUCCH资源:下行带宽部分BWP和上行BWP的时隙长度、HARQ-ACK码本信息、反馈UCI的PUCCH资源的起始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和UE的处理能力的要求;
HARQ-ACK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PUCCH资源上传输所述HARQ-ACK。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36409.5A CN113194544B (zh) | 2018-05-10 | 2019-02-14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
EP19800572.0A EP3777003A4 (en) | 2018-05-10 | 2019-05-07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KR1020207032475A KR20200142050A (ko) | 2018-05-10 | 2019-05-07 | 업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US17/053,545 US11646834B2 (en) | 2018-05-10 | 2019-05-07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PCT/KR2019/005425 WO2019216620A1 (en) | 2018-05-10 | 2019-05-07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45224 | 2018-05-10 | ||
CN2018104452241 | 2018-05-10 | ||
CN2018107264757 | 2018-07-04 | ||
CN201810726475 | 2018-07-04 | ||
CN201910017209 | 2019-01-08 | ||
CN2019100172091 | 2019-01-08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36409.5A Division CN113194544B (zh) | 2018-05-10 | 2019-02-14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75359A true CN110475359A (zh) | 2019-11-19 |
Family
ID=68506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15008.5A Pending CN110475359A (zh) | 2018-05-10 | 2019-02-14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646834B2 (zh) |
KR (1) | KR20200142050A (zh) |
CN (1) | CN110475359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39379A (zh) * | 2019-11-22 | 2021-05-25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
WO2021197270A1 (zh) * | 2020-03-31 | 2021-10-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3497680A (zh) * | 2020-04-01 | 2021-10-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反馈方法、终端及网络节点 |
CN113517958A (zh) * | 2020-04-10 | 2021-10-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13572585A (zh) * | 2020-04-29 | 2021-10-2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码本、反馈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WO2021227981A1 (zh) * | 2020-05-15 | 2021-11-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
CN114071570A (zh) * | 2020-08-06 | 2022-02-18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
CN114070505A (zh) * | 2020-07-31 | 2022-02-18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Harq码本的确定方法及装置、harq码本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
WO2022226977A1 (zh) * | 2021-04-30 | 2022-11-0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221029A1 (en) * | 2018-05-11 | 2023-08-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Harq codebook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s |
CN112425244B (zh) * | 2018-05-11 | 2024-01-1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
WO2020032759A1 (ko) * | 2018-08-10 | 2020-02-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12047988B2 (en) * | 2018-09-07 | 2024-07-23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response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12703695B (zh) * | 2018-09-07 | 2024-08-13 | 苹果公司 | 多个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复用 |
CN110913478A (zh) * | 2018-09-15 | 2020-03-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18201042A (zh) * | 2019-01-11 | 2024-06-14 | 汉尼拔Ip有限责任公司 | 下一代无线网络中用于省电状态下的用户设备的调度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11756493B (zh) * | 2019-03-28 | 2023-07-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资源的确定、接收方法及装置 |
EP3965332A4 (en) * | 2019-04-30 | 2022-04-2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FEEDBACK METHOD FOR SEMI-STATIC TRANSMISS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CN113796032B (zh) * | 2019-05-03 | 2023-07-1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用于半静态harq-ack码本确定的方法及设备 |
JP7554188B2 (ja) * | 2019-05-16 | 2024-09-19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
CN114270758B (zh) * | 2019-08-23 | 2024-02-2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用于确定harq-ack码本的方法及设备 |
BR112022006069A2 (pt) * | 2019-10-03 | 2022-07-12 | Ntt Docomo Inc | Terminal e método de radiocomunicação |
CN118555045A (zh) * | 2019-10-11 | 2024-08-27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网络中已配置的和动态的下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12787764B (zh) * | 2019-11-08 | 2022-07-0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码本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
US20220416951A1 (en) * | 2019-11-22 | 2022-12-29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Harq-ac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11848781B2 (en) * | 2020-01-06 | 2023-12-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codebook determination with different downlink assignment indicator bitwidth |
CN111901886B (zh) * | 2020-02-11 | 2025-0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生成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US11671995B2 (en) * | 2020-04-17 | 2023-06-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based HARQ-ACK feedback generation |
EP4140215A4 (en) * | 2020-04-22 | 2023-05-31 | NE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
US11871410B2 (en) * | 2020-05-12 | 2024-01-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Joint shared channel timing allocation i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WO2022023457A1 (en) * | 2020-07-31 | 2022-02-03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Method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
EP4195848A4 (en) * | 2020-08-06 | 2024-02-14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11950238B2 (en) * | 2020-09-10 | 2024-04-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a delay-imposed HARQ-ACK/NACK reporting |
US12035307B2 (en) * | 2021-08-05 | 2024-07-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lexing multi-bit feedback and single-bit feedback on an uplink shared channel |
KR102655486B1 (ko) * | 2021-10-01 | 2024-04-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Harq-ack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사용자기기, 프로세싱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그리고 harq-ack 정보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기지국 |
JP2024523972A (ja) * | 2021-10-01 | 2024-07-05 | インテ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Dciトリガによるharq-ackコードブック再送信 |
US20240348380A1 (en) * | 2023-04-04 | 2024-10-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for multiple sets of cells |
US20240364457A1 (en) * | 2023-04-28 | 2024-10-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lot-based feedback codebook type switch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3501B (zh) | 2010-01-08 | 2014-02-0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Ack/nak资源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
CN102769507A (zh) | 2011-05-03 | 2012-11-07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确认或否认信息的方法 |
CN102223215B (zh) | 2011-06-23 | 2016-09-2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Ack/nack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
US9198199B2 (en) | 2012-03-19 | 2015-11-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using HARQ-ACK codebooks for multi-flow communications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and radio network nodes |
CN110336654B (zh) | 2013-03-28 | 2024-0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105993145A (zh) | 2013-09-27 | 2016-10-05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用于eIMTA的HARQ-ACK资源分配和使用 |
ES2755548T3 (es) | 2014-12-31 | 2020-04-22 | Lg Electronics Inc |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transmitir acuse de recibo positivo (ACK)/acuse de recibo negativo (NACK)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o |
CN107113096B (zh) | 2014-12-31 | 2020-03-31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ack/nack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
CN106301720B (zh) | 2015-05-14 | 2020-08-2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CN111800232B (zh) | 2015-08-10 | 2024-1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
WO2017030489A1 (en) | 2015-08-14 | 2017-02-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harq-ack codebook size for a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CN107231218B (zh) | 2016-03-25 | 2021-07-3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ack/nack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
EP3579612B1 (en) * | 2017-02-03 | 2023-03-0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for |
EP3471309B1 (en) * | 2017-06-15 | 2023-02-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cknowledgment information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s for supporting same |
WO2018228487A1 (en) * | 2017-06-15 | 2018-12-2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s for multiple transmit receive point cooperation for reliable communication |
JP7099734B2 (ja) * | 2017-06-15 | 2022-07-1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ユーザ機器によって行われる方法、及び基地局によって行われる方法 |
CN111096018B (zh) * | 2017-08-02 | 2023-10-27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实现新无线电(nr)网络中的前向兼容性的预留资源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EP4492716A2 (en) * | 2017-09-11 | 2025-01-15 |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downlink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9639398B (zh) * | 2017-10-09 | 2021-12-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Harq-ack反馈码本的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
WO2019099670A1 (en) * | 2017-11-15 | 2019-05-23 | Idac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q-ack codebook size determination and resource selection in nr |
US10985877B2 (en) * | 2017-11-16 | 2021-04-20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debook determination of HARQ-ACK multiplexing with fallback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and code block group (CBG) configurations |
JP7006796B2 (ja) * | 2018-01-05 | 2022-01-2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信号の伝送及び受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
US11412461B2 (en) * | 2018-03-05 | 2022-08-0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same |
CN111971925B (zh) * | 2018-04-06 | 2024-04-26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配置带宽部分 |
US11330569B2 (en) * | 2018-04-06 | 2022-05-10 | Apple Inc. | Multiplexing of multiple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ypes on an uplink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in new radio |
US11177909B2 (en) * | 2018-05-04 | 2021-11-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ACK/NACK feedback with multi-TRP transmissions |
WO2019213957A1 (en) * | 2018-05-11 | 2019-11-14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q-ack feedback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
-
2019
- 2019-02-14 CN CN201910115008.5A patent/CN110475359A/zh active Pending
- 2019-05-07 US US17/053,545 patent/US11646834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5-07 KR KR1020207032475A patent/KR20200142050A/ko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39379A (zh) * | 2019-11-22 | 2021-05-25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
CN112839379B (zh) * | 2019-11-22 | 2024-11-1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
WO2021197270A1 (zh) * | 2020-03-31 | 2021-10-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3497680A (zh) * | 2020-04-01 | 2021-10-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反馈方法、终端及网络节点 |
CN113517958A (zh) * | 2020-04-10 | 2021-10-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13572585A (zh) * | 2020-04-29 | 2021-10-2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码本、反馈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WO2021227981A1 (zh) * | 2020-05-15 | 2021-11-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
CN114070505A (zh) * | 2020-07-31 | 2022-02-18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Harq码本的确定方法及装置、harq码本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
CN114070505B (zh) * | 2020-07-31 | 2023-04-07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Harq码本的确定方法及装置、harq码本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
CN114071570A (zh) * | 2020-08-06 | 2022-02-18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
WO2022226977A1 (zh) * | 2021-04-30 | 2022-11-0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00142050A (ko) | 2020-12-21 |
US20210234643A1 (en) | 2021-07-29 |
US11646834B2 (en) | 2023-05-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94544B (zh)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0475359A (zh)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 |
US12219553B2 (en) |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 and ACK/NACK for multiple HARQ grant-free transmission | |
US11658788B2 (en) | HARQ signaling for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s | |
TWI836126B (zh) | 目標參數的確定方法、通訊節點和儲存介質 | |
CN111937316B (zh) | 利用回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码块组配置的harq-ack复用的码本确定 | |
CN106559187B (zh) | Harq-ack信息的反馈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 |
CN109586877B (zh) | 上行传输方法和相应设备 | |
US10735146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ing back and receiving HARQ-ACK information | |
EP3430838B1 (en) | Harq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s | |
CN108270539B (zh) |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1431674B (zh) |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
US10581577B2 (en) | Data scheduling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EP322663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 transmission using a configured resour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3841348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2042141A (zh) | 用于无线电接入网的harq码本 | |
US20170026940A1 (en) | Control Messag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CN105790897B (zh)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047744A (zh) |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台以及无线基站 | |
CN107294665A (zh) | Harq-ack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设备 | |
KR102717215B1 (ko) | 상향링크 제어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PH1201700011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sses | |
US20230012010A1 (en) | Dynamic resource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CN114337943A (zh) | Harq-ack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