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467522B - 一种青黛中具有抗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青黛中具有抗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7522B
CN110467522B CN201910821809.3A CN201910821809A CN110467522B CN 110467522 B CN110467522 B CN 110467522B CN 201910821809 A CN201910821809 A CN 201910821809A CN 110467522 B CN110467522 B CN 1104675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itis
compound
indigo naturalis
ethyl acetate
extra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18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7522A (zh
Inventor
冯金红
方磊
魏云波
薛安琪
吕翠
余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nalysis and Tes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nalysis and Tes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nalysis and Test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nalysis and Tes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9108218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75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7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7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7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7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4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ulcers, gastritis or reflux esophagitis, e.g. antacids, inhibitors of acid secretion, mucosal protec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3/00Ethers;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3/02Ethers
    • C07C43/20Ethers having an ether-oxygen atom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43/23Ethers having an ether-oxygen atom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黛中具有抗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发现了一种新的二苯乙烯类多酚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结肠炎活性。通过实验证明了DP‑I对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并提供了DP‑I治疗的给药剂量,为结肠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Description

一种青黛中具有抗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苯乙烯类多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黛中抗结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炎症性肠病(IBD)为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本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疾病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为非连续性全层炎症,最常累及部位为末端回肠、结肠和肛周。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在IB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认为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因素。目前的临床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炎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制剂及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等。溃疡性结肠炎往往会反复发作,因此需要长期维持治疗。近年来虽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新疗法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是仍然存在难以彻底治愈,没有针对性药物等缺陷。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患者免疫失调有很强的调节作用,并且具有多环节、多方位、多靶点的特点,同时中药溃疡性结肠炎的副作用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容易被患者接受。特别是近年来发现青黛及其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具体作用成分尚未研究清楚。
青黛是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cusisBremek.)、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tinctorium L.)、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具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等作用。目前所知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靛蓝、靛玉红、靛红、色胺酮、青黛酮、N-苯基-2-萘胺、β-谷甾醇和虫漆蜡醇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青黛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保肝等生物活性,其中靛玉红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实体瘤和白血病。近年来青黛在治疗肠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疗效,目前已有研究的表明青黛中的主要成分靛蓝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对于青黛中的其他活性成分仍然了解甚少,可以进一步挖掘。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是以二苯乙烯为基本母核,苯环不同位置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形成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经常被羟基取代的位置为2、3、5、2'、4'位。该类化合物因结构中具有乙烯骨架,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生顺反异构,因此多不稳定。该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多种天然产物之中,如蓼科植物、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豆科锦鸡儿属植物等。近年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癌、心血管保护、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尚未有人从青黛中分离提取到二苯乙烯多酚类化合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黛中具有抗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通过对青黛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二苯乙烯类多酚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结肠炎活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青黛中抗结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5-(2,4-dimethoxyphenethyl)benzene-1,2,3-triol,简称DP-I,具有如下结构式:
Figure GDA000340827703000002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从青黛中提取上述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
将青黛醇提、收集提取液浓缩,得粗提物;
将粗提物分散在水中,依次采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收集乙酸乙酯相和水相;
将水相用吸附树脂色谱柱吸附、用乙醇-水体系梯度洗脱,将各洗脱部分浓缩至干;
将85%乙醇-水洗脱部分,过硅胶柱色谱吸附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进行梯度洗脱,浓缩得各馏分;
将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5:1的洗脱部分过RP-C18中压柱色谱后,采用甲醇-水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将70%甲醇-水洗脱部位用MeOH/H2O进行制备,即得。
上述方法有效地将5-(2,4-dimethoxyphenethyl)benzene-1,2,3-triol从青黛中分离富集,提取效率高,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本申请研究发现:对于DP-I采用醇提的效率高,但不同的乙醇浓度会对提取物的组成有较大影响。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醇提采用95%乙醇冷浸,提高了DP-I的提取率。
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进行梯度洗脱的洗脱梯度为15:1~1:1,每1000ml作为一个单位接收,浓缩得各馏分,可以将DP-I有效地分离出来。
本申请研究发现: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对步骤5)组分3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eOH(甲醇)/H2O的体积比为55:45,以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提高DP-I的纯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青黛中抗结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了DP-I对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并提供了DP-I治疗的给药剂量,为结肠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肠炎为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因此,上述发现可以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和方法,有效地消除或缓解病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青黛中抗结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在制备保护结肠粘膜上皮药物或消除结肠粘膜水肿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结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上述述的青黛中抗结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辅药。本申请的DP-I既可以作为治疗结肠炎主要药物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的治疗药物配合使用,达到治疗结肠炎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口服药物制剂、直肠栓剂或灌肠颗粒剂。本申请的DP-I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制成相应的制剂,便于生产和使用,市场前景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分离提取首次发现了青黛中的全新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DP-I,DP-I属于新发现的天然化合物。
(2)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了DP-I对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并提供了DP-I治疗的给药剂量,为结肠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3)现有技术中有采用青黛及其制剂作为治疗结肠炎的记载,本发明证实了DP-I能够切实发挥对结肠炎的治疗作用,采用DP-I作为治疗药物相比采用混合物进行治疗,使用更为方便,成本更为经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进步。
(4)本申请的提取方法简单、得率高、实用性强,易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DP-I的1H NMR图谱;
图2为DP-I的13C NMR图谱;
图3为DP-I的HMQC图谱;
图4为DP-I的HMBC图谱;
图5为实施例1中造模小鼠给药期间体重变化图;
图6为实施例1中不同实验组造模小鼠结肠长度与重量变化图;
图7为实施例1中造模小鼠结肠组织图及HE染色图;
图8为实施例1中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青黛中抗结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5-(2,4-dimethoxyphenethyl)benzene-1,2,3-triol,以下简称DP-I,具有如下结构式:
Figure GDA0003408277030000051
上述青黛中二苯乙烯类多酚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青黛(10Kg)粉碎,利用95%乙醇(25L×3次)冷浸、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粗提物(950g);
2)将步骤1)中得到的青黛粗提物分散在水中,并依次用石油醚(5L×3次)和乙酸乙酯(5L×3次)萃取,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420g);
3)将步骤2)中得到的乙酸乙酯萃取物通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除杂吸附,依次用30%乙醇(10L)和85%(15L)乙醇洗脱,收集8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80%乙醇洗脱物浸膏(195g);
4)将步骤3)将85%乙醇洗脱浸膏,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5:1(6个柱体积)、10:1(6个柱体积)、5:1(6个柱体积)、2:1(6个柱体积)和1:1(6个柱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5个组分(从15:1~1:1依次为组分1-5);
5)将步骤4)中组分3(52g)用RP-C18中压柱色谱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30%甲醇(2L)、50%甲醇(2L)、70%(2.5L)、90%甲醇(2.5L)洗脱得到4个组分(从30%~90%依次为组分1-4);
6)将步骤5)组分3(12g),利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进行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5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5-9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纯的化合物(Ⅰ)(52m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对青黛中的微量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二苯烯类多酚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肠炎活性。
本发明采用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探究DP-I的抗炎活性,小鼠造模后,DP-I组给予50mg/kg剂量灌胃给药,模型组给予相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0天。通过观察小鼠体重、结肠的长度和重量、结肠的病理学形态,以及血清中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DP-I组的炎症指标显著优于模型组,给予50mg/kg剂量DP-I能显著改善小鼠的急性肠炎状态。
优选的,上述应用中所提到的结肠炎为溃疡性结肠炎。
优选的,上述应用中,DP-I的给药剂量为50mg/kg。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结肠炎的的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为上述药物组合物及常规药物辅料制备而成。
优选的,上述药物制剂为口服药物制剂或直肠栓剂或灌肠颗粒剂。进一步优选的,为口服药物制剂。
本发明的动物造模实验中,采用C57BL/6J小鼠作为动物模型,通过灌胃给药,结果证明DP-I对DSS诱导的结肠炎有切实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结肠炎的保健品,该保健品成分为上述药物组合物及常规辅料制备而成。
本发明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DP-I在制备保护结肠粘膜上皮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之五在于提供一种DP-I在制备消除结肠粘膜水肿药物中的应用。
动物造模实验结果表明,DP-I能够显著修复损伤的结肠组织,组织层次结构分明,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杯状细胞数量增多,黏膜肌层未见组织水肿和充血,组织形态得到明显恢复。因此,DP-I可以应用于制备保护结肠粘膜上皮的药物及消除结肠粘膜水肿的药物。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没有针对性良好的药物、难以彻底治愈等技术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DP-I在制备治疗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DP-I在制备治疗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结肠炎为溃疡性结肠炎。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DP-I的给药剂量为50mg/kg。
本申请的又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于结肠炎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为DP-I,或靛蓝及DP-I。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药物组合物中DP-I的给药剂量为50mg/kg。
本申请的又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于结肠炎的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是由上述药物组合物与常规药物辅料制备而成。
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药物制剂为口服制剂或直肠栓剂或灌肠颗粒剂,其中,口服制剂的效果较好。
本申请的又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于结肠炎的保健品,该保健品的成分为上述药物组合物与常规辅料制备而成。
本申请的又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DP-I在制备保护结肠上皮药物中的应用。
本申请的又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DP-I在制备消除结肠粘膜水肿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与对比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中的实验动物:C57BL/6J小鼠,雌性,8周龄,体重18-22g,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京2012-001)),饲养室温度为22±1℃。
实验试剂: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ulfatesodiumsalt,DSS),分子量为:36000-40000,购自美国MP公司。ELISA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TDZ5-WS多管架自动平衡离心机购自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DKZ系列电热恒温振荡水槽购自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Enspire多功能酶标仪购自PE公司,核磁(Avance DRX600),HPLC(Agilent 1260)。
实施例1:
5-(2,4-dimethoxyphenethyl)benzene-1,2,3-triol(DP-I)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青黛(10Kg)粉碎,利用95%乙醇(25L×3次)冷浸、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粗提物(950g);
2)将步骤1)中得到的青黛粗提物分散在水中,并依次用石油醚(5L×3次)和乙酸乙酯(5L×3次)萃取,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420g);
3)将步骤2)中得到的乙酸乙酯萃取物通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除杂吸附,依次用30%乙醇(10L)和85%(15L)乙醇洗脱,收集8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80%乙醇洗脱物浸膏(195g);
4)将步骤3)将85%乙醇洗脱浸膏,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5:1(6个柱体积)、10:1(6个柱体积)、5:1(6个柱体积)、2:1(6个柱体积)和1:1(6个柱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5个组分(从15:1~1:1依次为组分1-5);
5)将步骤4)中组分3(52g)用RP-C18中压柱色谱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30%甲醇(2L)、50%甲醇(2L)、70%(2.5L)、90%甲醇(2.5L)洗脱得到4个组分(从30%~90%依次为组分1-4);
6)将步骤5)组分3(12g),利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进行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5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5-9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纯的化合物(Ⅰ)(52mg)。
结构鉴定:对分离得到的单体成分应用Agilent 5973N质谱仪和BrukerAvanceDRX600核磁共振波谱仪分别进行MS,NMR谱的测定(具体见附图1-4),所得核磁数据见表1,鉴定该新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结构。
DP-I:白色粉末,FeCl3反应呈阳性,表示该化合物为二苯乙烯类化合物。1H-NMR与13C-NMR结合质谱数据确定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16H18O57
1H-NMR谱在高场区显示有2个甲氧基信号:δH 3.79(3H,s,OMe-2'),3.81(3H,s,OMe-4');2个亚甲基信号:δH 2.73(2H,m,H-1”),2.79(2H,m,H-1”)。在芳香区有2个独立的芳香质子信号:δH6.47(2H,s,H-2,6);3个呈ABX偶合的质子信号:δH 6.97(1H,d,J=8.2Hz,H-6'),6.45(1H,d,J=2.4Hz,H-3'),6.39(1H,dd,J=8.2,2.4Hz,H-5')。13C-NMR和DEPT谱显示该化合物共有16个碳信号,12个为芳香区碳信号,4个为高场碳信号。12个芳香碳中有7个季碳分别为:δC159.5(C-4'),158.4(C-2'),151.6(C-3,5),143.6(C-1,4),122.3(C-1');5个次甲基碳分别为:δC1301.1(C-6'),108.5(C-2,6),103.9(C-5'),98.6(C-3')。4个高场碳分别为:δC55.5(OMe-4'),55.4(OMe-2'),36.3(C-1”),31.6(C-2”)。分析以上数据,确定该化合物为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与Stilbostemin Q[Lin LG,et al.2008.Antibacterialstilbenoids from the roots of Stemonatuberosa.Phytochemistry 69(2008)457–463]结构相似。比较两者的1H和13C-NMR数据,主要的区别在于化合物DP-I比Stilbostemin Q少了一个芳香区质子,进一步结合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可以确定缺少的芳香区质子被一个羟基取代。综上所述,该化合物的结构确定为3,4,5-trihydroxy-2',4'-dimethoxylbibenzyl.,命名为DP-I。
表1 DP-I的1H NMR(600MHz,CD3OD)和13C NMR数据(150MHz,CD3OD)
Figure GDA0003408277030000081
Figure GDA0003408277030000091
1.动物造模实验
1.1 C57BL/6J小鼠结肠炎模型的建立
将DSS溶于蒸馏水中配成3.5%DSS(W/V)溶液,替代饮用水让实验C57BL/6J小鼠自由饮用7天,并每天更换。饲料以SPF级实验繁殖小鼠鼠粮(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让其自由摄取。
1.2动物给药
C57BL/6J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小鼠正常组、模型组、DP-I组,每组8只小鼠,雌性。模型组和DP-I组给予3.5%DSS,连续自由饮用七天,然后换为灭菌水,至第10天,正常组小鼠一直给予灭菌水。DP-I用0.5%CMC-Na溶液配成终浓度为5mg/ml的均相溶液,用前用超声波振荡混匀。从第一天起,每天每只小鼠灌胃剂量为0.2ml,连续灌胃10天。
1.3动物模型指标
1.3.1小鼠体重变化
每天称量小鼠体重,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情况。
1.3.2小鼠结肠的长度和重量
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剖腹,取肛门至回盲部的结肠并测量结肠长度,称取整段结肠重量。每只小鼠解剖时详细记录结肠长度,研究表明DSS结肠炎模型以结肠的水肿,缩短为特征,结肠长度的缩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反映炎症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1.3.3HE染色观察结肠形态学改变
剪取结肠中段约0.5cm,用生理盐水清洗后迅速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石蜡包埋,HE染色,在显微镜下拍照观察。
1.3.4细胞因子表达的测定
小鼠脱颈处死前,眼眶放血,室温静置30min,3000rpm,离心20min,吸取上清,即为血清。根据Elisa试剂盒中的说明书,按步骤检测血清中IL-1β、IL-10、IL-6、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
2.实验结果
2.1小鼠体重变化
如附图5所示,DSS造模后,从第3天开始出现体重下降,至造模结束,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DP-I组的小鼠体重明显减轻,说明造模成功。在结束DSS饮水之后,与模型组相比,DP-I组的小鼠的平均体重显著增加,在实验第8,、9、10天体重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小鼠结肠与重量变化
如附图6所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DP-I组的小鼠结肠的长度和重量明显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DP-I组的结肠的长度和重量显著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2.3HE染色结果
如附图7所示,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损伤严重,黏膜层基本结构遭到破坏,杯状细胞大量缺失,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明显,黏膜肌层可见组织水肿和充血;DP-I组小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组织结构层次较为分明,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杯状细胞数量相对增多,黏膜肌层未见组织水肿和充血,组织形态已得到明显恢复。
2.4 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如附图8所示,DP-I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结肠组织的促炎因子如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显著下降(IL-1β,p<0.01;IL-6,p<0.01;TNF-α,p<0.05),同时抑制炎症的细胞因子如IL-10,显著升高(p<0.05),说明DP-I处理后对小鼠的结肠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抑炎因子的表达来减轻肠道炎症。
3.结论
采用DS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对DP-I的抗炎活性进行研究。取C57BL/6J小鼠3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DP-I组),每组8只。小鼠造模后,DP-I组灌胃给予DP-I 50mg/kg,模型组给予相同溶剂、正常组始终给予灭菌水。连续给药10天,给药结束后观察小鼠的体重、结肠的长度和重量、结肠形态学变化和细胞因子表达。结果显示造模的各组小鼠体重明显减轻,而50mg/kg剂量的DP-I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加;给予DP-I后结肠的长度和重量与模型组相比也明显增加;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损伤相比,DP-I组损伤程度更低,结肠组织的形态明显恢复,说明DP-I能够显著修复损伤的结肠组织。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结肠组织的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降低,而抑炎因子IL-10含量有所升高。综上所述,DP-I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9)

1.一种青黛中抗结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学名称为:5-(2,4-dimethoxyphenethyl)benzene-1,2,3-triol,简称DP-I,具有如下结构式:
Figure FDA0003408277020000011
2.一种从青黛中提取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青黛醇提、收集提取液浓缩,得粗提物;
将粗提物分散在水中,依次采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收集乙酸乙酯相和水相;
将水相用吸附树脂色谱柱吸附、用乙醇-水体系梯度洗脱,将各洗脱部分浓缩至干;
将85~86%乙醇-水洗脱部分,过硅胶柱色谱吸附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进行梯度洗脱,浓缩得各馏分;
将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5~6:1的洗脱部分过RP-C18中压柱色谱后,采用甲醇-水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将70~71%甲醇-水洗脱部位用MeOH/H2O进行制备,即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青黛中提取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提采用95~96%乙醇冷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青黛中提取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进行梯度洗脱的洗脱梯度为15:1~1:1,每1000~1100ml作为一个单位接收,浓缩得各馏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青黛中提取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eOH/H2O的体积比为55~56:44~45。
6.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黛中抗结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肠炎为溃疡性结肠炎。
7.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黛中抗结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在制备保护结肠粘膜上皮药物或消除结肠粘膜水肿药物中的应用。
8.一种治疗结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黛中抗结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辅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结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口服药物制剂、直肠栓剂或灌肠颗粒剂。
CN201910821809.3A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青黛中具有抗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ctive CN1104675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1809.3A CN110467522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青黛中具有抗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1809.3A CN110467522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青黛中具有抗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7522A CN110467522A (zh) 2019-11-19
CN110467522B true CN110467522B (zh) 2022-04-19

Family

ID=68514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1809.3A Active CN110467522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青黛中具有抗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75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8587A (zh) * 2021-03-08 2021-04-09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绿色健康药物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6363A (zh) * 2014-10-31 2015-01-28 南京葆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芪类衍生物及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5030799A (zh) * 2015-07-13 2015-11-11 江苏天晟药业有限公司 二苯乙烯苷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CN109897021A (zh) * 2017-12-07 2019-06-1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葡萄藤戊素衍生物、其制法以及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26369B2 (en) * 2006-12-07 2013-04-23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lon canc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6363A (zh) * 2014-10-31 2015-01-28 南京葆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芪类衍生物及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5030799A (zh) * 2015-07-13 2015-11-11 江苏天晟药业有限公司 二苯乙烯苷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CN109897021A (zh) * 2017-12-07 2019-06-1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葡萄藤戊素衍生物、其制法以及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tibacterial stilbenoids from the roots ofStemona tuberosa;Li GenLin等;《Phytochemistry》;20070910;第69卷(第2期);第457-463页 *
青黛的化学成分;李清华;《植物学报》;19870115;第29卷(第1期);第67-7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7522A (zh)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61114B (zh) 吗啡烷类和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467522B (zh) 一种青黛中具有抗肠炎活性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3773409B (zh) 倒心盾翅藤多糖及其用途
CN111647003B (zh) 三环氧六氢色酮a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应用
CN117843602A (zh) 一种新双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CN110105210A (zh) 百里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12085B (zh) 一对从酒茱萸提取的化合物a、b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837533A (zh) 一种醋酸丙氨瑞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CN115466248B (zh) 二萜类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CN111303225A (zh) 一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09228B (zh) 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29515B (zh) 12,15-二氧-α-蛇床烯在制药中的应用
CN111848638B (zh) 酰基间苯三酚杂萜类化合物及其在制药中的用途
CN109303785B (zh) 一种党参炔苷类似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心率失常药物中的应用
CN106188179B (zh) 具有止泻作用的尖叶假龙胆提取物、化合物及药物组合物
CN102424699B (zh) 一种新灰毡毛忍冬皂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732380A (zh) 一种二苯庚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73403B (zh) 三个从酒茱萸中分离得到具有防治心衰作用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808155B (zh) 树参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在药物中的应用
CN100577176C (zh) 短瓣金莲花提取物、其抗炎有效成分和它们的用途
CN102408465B (zh) 一种灰毡毛忍冬绿原酸酯皂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655483A (zh) 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718360B (zh) 一种混源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2488675B (zh) 一种黄酮化合物预防或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用途
CN111714492B (zh) 一种杂萜类天然药物hypemonone A在制备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