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7080B - 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67080B CN110467080B CN201910678300.8A CN201910678300A CN110467080B CN 110467080 B CN110467080 B CN 110467080B CN 201910678300 A CN201910678300 A CN 201910678300A CN 110467080 B CN110467080 B CN 1104670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 elastic plate
- ring
- state
- lock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室内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包括:弹性板,弹性板中段与轿厢的顶部相连;提升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弹性板两端的换向滑轮、卷盘、卷绕在卷盘上的缆绳,缆绳由换向滑轮处换向后向上延伸,且缆绳由换向滑轮向弹性板的端部施加向上的力,以使得弹性板弯曲变形,弹性板的两端向上移动;两个锁止件,分别设置于弹性板的两端处,锁止件具有止动轿厢移动的第一状态、放行的第二状态;其中,弹性板的端部向下移动超出设定阈值时,弹性板触动锁止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本发明的锁止机构能够在缆绳断开时,通过弹性板弹性变形触发锁止件,对轿厢进行制动锁止,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室内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
背景技术
家用室内电梯作为一种家庭用小型室内电梯,在2-3层的别墅群中应用尤为广泛。考虑到家用室内电梯占用空间不能太大的原因,所以家用室内电梯一般在楼层之间设置一种无井道式的立式导轨,室内电梯的驱动装置随着室内电梯的轿厢一起运动。具体是利用一个电机带动一个卷筒收放绕在两个滑轮上的两根缆绳实现家用室内电梯的升降。现有的家用室内电梯中,在缆绳断开时不能对轿厢实现有效的制动,不仅具有轿厢醉落的危险,还会损坏室内电梯的部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能够在缆绳断开时,通过弹性板弹性变形触发锁止件,对轿厢进行制动锁止,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包括: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中段与轿厢的顶部相连;提升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弹性板两端的换向滑轮、卷盘、卷绕在所述卷盘上的缆绳,缆绳由换向滑轮处换向后向上延伸,且所述缆绳由所述换向滑轮向所述弹性板的端部施加向上的力,以使得所述弹性板弯曲变形,所述弹性板的两端向上移动;两个锁止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弹性板的两端处,所述锁止件具有止动轿厢移动的第一状态、放行的第二状态;其中,所述弹性板的端部向下移动超出设定阈值时,所述弹性板触动所述锁止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弹性板两端的锁止杆,所述锁止杆竖向延伸;所述锁止件包括套设在所述锁止杆上的锁止环,所述锁止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锁止环的内壁与所述锁止杆抵接;所述锁止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锁止环的轴线与所述锁止杆的轴线大致同轴,以使得所述锁止环的内壁与所述锁止杆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环与所述弹性板为分体结构,所述锁止环有部分延伸至所述弹性板的下侧并形成限位部;所述锁止件还包括与所述轿厢连接的连接部、套设在所述锁止杆的承托环、弹簧;其中,所述弹簧和所述弹性板抵接在所述限位部的上下两侧,以使得所述锁止环大致水平的设置于所述承托环的顶部,所述锁止件处于第二状态;在所述弹性板的端部向下移动超出设定阈值时,所述弹性板压缩弹簧,所述锁止环倾斜至所述锁止环的内壁与所述锁止杆抵接摩擦,所述锁止件处于第一状态。
进一步的,在所述弹性板与所述限位部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沿所述弹性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抵接部,两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弹簧和所述承托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两个限位柱,两所述限位柱夹持所述限位部,以限制所述限位部水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环包括具有安装孔的外环体、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的内环体,所述内环体的硬度小于所述外环体的硬度。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环的内壁的横截面呈外凸的弧形,在所述锁止环的内壁的中段环绕设有分隔槽。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环为尼龙承托环。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的中部与所述轿厢转动连接,且所述弹性板的中段与所述固定梁相连,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限位卡钩,所述限位卡钩设置于所述换向滑轮朝向所述弹性板中心的一侧,且所述限位卡钩与弹性板的上表面抵接,以限制与所述限位卡钩抵接位置处的弹性板向上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能够在缆绳断开时,通过弹性板弹性变形触发锁止件,对轿厢进行制动锁止,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弹性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锁止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锁止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弹性板;2、轿厢;3、换向滑轮;4、卷盘;5、缆绳;6、锁止杆;7、锁止环;701、外环体;702、内环体;8、限位部;9、连接部;10、承托环;11、弹簧;12、限位柱;13、分隔槽;14、固定梁;15、限位卡钩;16、凸起;17、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发明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度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中,如图1-5中所示,提供了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包括:弹性板1,所述弹性板1的中段与轿厢2的顶部相连;提升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弹性板1两端的换向滑轮3、卷盘4、卷绕在所述卷盘4上的缆绳5,缆绳5由换向滑轮3处换向后向上延伸,且所述缆绳5由所述换向滑轮3向所述弹性板1的端部施加向上的力,以使得所述弹性板1弯曲变形,所述弹性板1的两端向上移动;两个锁止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弹性板1的两端处,所述锁止件具有止动轿厢2移动的第一状态、放行的第二状态;其中,所述弹性板1的端部向下移动超出设定阈值时,所述弹性板1触动所述锁止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
本发明的室内电梯在使用时,换向滑轮3设置于弹性板1的两端处,在整个室内电梯正常使用时,缆绳5在弹性板1的两端施加向上的拉力,弹性板1弯曲变形,以使得弹性板1的两端部向上移动,此时,锁止件处于第二状态,锁止件对于轿厢2不具备锁止作用,轿厢2可自由的移动。在缆绳5出现断开时,断开处的弹性板1的端部失去向上的拉力,由此使得该处的弹性板1的端部向下移动,在弹性板1的端部向下移动超出设定阈值时,弹性板1触动锁止件,使得锁止件切换至第一状态,可以止动轿厢2,进而防止轿厢2坠落,实现对于室内电梯的安全防护。
由此不难看出,在缆绳5断开的一瞬间,失去拉力的弹性板1的端部即可做出响应,向下移动,可以快速的触动锁止件,减少了反应时间,进一步的提高了安全性。
而且,本发明通过弹性板1自身的弹性变形能力触发锁止件,弹性板1的结构简单、稳定,不易失灵,可保证整个锁止机构的稳定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对于锁止件锁止轿厢2的结构,可如图1和图3设置,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弹性板1两端的锁止杆6,所述锁止杆6竖向延伸;所述锁止件包括套设在所述锁止杆6上的锁止环7,所述锁止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锁止环7的内壁与所述锁止杆6抵接;所述锁止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锁止环7的轴线与所述锁止杆6的轴线大致同轴,以使得所述锁止环7的内壁与所述锁止杆6之间具有间隙。
在室内电梯正常运转时,锁止环7活动套设在锁止杆6外侧,此时,轿厢2可自由的上下移动,锁止环7的内壁与锁止杆6之间不具有抵接力。在缆绳5断开时,对应位置处的弹性板1的端部触发对应位置处的锁止件,使得锁止环7的内壁与锁止杆6之间抵接摩擦,对轿厢2进行止动。
通过采用了单独设置的锁止杆6、锁止环7,锁止杆6不参与室内电梯正常运行中其他的作业,由此可以保证锁止杆6的结构稳定性,以在缆绳5断开时,锁止件能够稳定的提供锁止力。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所说的锁止环7的轴线与锁止杆6的轴线大致的同轴,其所指为,锁止环7的环孔孔径大于锁止杆6的外径,在锁止环7与锁止杆6同轴时,可保证锁止环7的内壁与锁止杆6之间具有间隙,锁止件处于第二状态,在锁止环7的轴线相较于锁止杆6的轴线在一定角度内倾斜、或者一定距离内偏移时,此时,锁止环7的内壁与锁止杆6尚未抵接,仍具有间隙,锁止件同样处于第二状态。
上述实施例中,均采用了单独设置的锁止杆6,通过锁止环7内壁与锁止杆6之间抵接摩擦进行锁止,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锁止杆6,如图1所示,现有的室内电梯多设有导轨,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锁止件可设置为与导轨具有间隙的锁止块,在弹性板1的端部向下移动超过设定阈值时,推动锁止块,使得锁止块与导轨抵接,实现轿厢2的锁止。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所述锁止环7与所述弹性板1为分体结构,所述锁止环7有部分延伸至所述弹性板1的下侧并形成限位部8;所述锁止件还包括与所述轿厢2连接的连接部9、套设在所述锁止杆的承托环10、弹簧11;其中,所述弹簧11和所述弹性板1抵接在所述限位部8的上下两侧,以使得所述锁止环7大致水平的设置于所述承托环10的顶部,所述锁止件处于第二状态;在所述弹性板1的端部向下移动超出设定阈值时,所述弹性板1压缩弹簧11,所述锁止环7倾斜至所述锁止环7的内壁与所述锁止杆6抵接摩擦,所述锁止件处于第一状态。
在锁止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如图4所示,承托环10承托在锁止环7的下侧,同时弹簧11承载限位部8,使得限位部8能够与弹性板1保持抵接的状态,进而可以形成弹簧11与弹性板1夹持限位部8,可保持锁止环7大致水平的放置在承托环10上,防止锁止环7随意移动。在弹性板1的端部向下移动时,向下推动限位部8并压缩弹簧11,此时,锁止环7倾斜,弹性板1向下移动超出设定阈值时,如图5所示,锁止环7倾斜至其内壁与锁止杆6抵接摩擦,此时,锁止环7与锁止杆6之间产生竖向的摩擦力,弹性板1压在限位部8上,限位部8向弹性板1提供向上的支撑力,进而可以止动轿厢2。
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部9呈低于锁止环7的板状结构,弹性板1下压限位部8时,限位部8和锁止环7整体的绕承托环10的边缘为轴转动,使得锁止环7倾斜。
需要说明的是,在轿厢2的自重的影响下,弹性板1已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使得弹性板1的端部已经向上移动,在后续使用者进出轿厢2时,弹性板1继续向上移动的幅度较小,在此时,由于弹性板1向上移动所导致的弹簧11向上推动限位部8,所导致的锁止环7倾斜,尚未达到锁止环7的内壁与锁止杆6抵接。
进一步的优化之处在于,在所述弹性板1与所述限位部8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沿所述弹性板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抵接部,两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弹簧11和所述承托环10之间。
通过在弹性板1与限位部8之间设置抵接部,可使得限位部8与弹性板1之间为间隔抵接,相较于弹性板1直接与限位部8抵接的方式,可降低弹性板1弯曲变化对限位部8的晃动,还可通过调整各抵接部的高度,调整限位部8的初始角度。
如图4所示,其中,限位部8靠近锁止环7的一端的顶部设有凸起16,形成一个抵接部,在弹性板1上旋合设有螺钉17,形成另一个支撑部,以此在正常使用时,可在限位部8的下侧有两个支撑点,在限位部8的上侧有至少两个支撑点,可保证对于限位部8夹持固定的稳定性,防止限位部8转动。
当然,抵接部也可具有其他的设置方式,例如,采用与限位部8旋合的螺钉17,可便于调整抵接部的高度。
进一步的优化之处在于,所述连接部9上形成有两个限位柱12,两所述限位柱12夹持所述限位部8,以限制所述限位部8水平移动。
上述实施例中,弹性板1对于触发锁止环7,采用了使锁止环7倾斜的方式,使得锁止环7进入第一状态。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弹性板1在水平方向上推动锁止环7,是的锁止环7进入第一状态的方式,具体的可如此设置,锁止件包括承托锁止环7的承托板,锁止环7的顶部凸出形成有推力筋板,锁止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弹性板1的端部位于推力筋板的上侧,锁止环7的内壁与锁止杆6之间具有间隙,在弹性板1的端部向下移动的同时,弹性板1的端部在水平方向上向外移动,进而推动推力筋板,使得锁止环7水平移动,锁止环7的内壁与锁止杆6抵接,此时,弹性板1搭放在锁止环7上,锁止环7向弹性板1提供向上的推力,在弹性板1由于推力再次弯曲时,锁止环7在弹性板1的单侧压力的影响下倾斜,与锁止杆6抵接摩擦。
进一步的优化之处在于,所述锁止环7包括具有安装孔的外环体701、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的内环体702,所述内环体702的硬度小于所述外环体701的硬度。以此通过硬度较小的内环体702与锁止杆6抵接,可使得内环体702与锁止杆6抵接摩擦时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提高摩擦力。
进一步的优化之处在于,所述锁止环7的内壁的横截面呈外凸的弧形,在所述锁止环7的内壁的中段环绕设有分隔槽13。通过如此设置,可在锁止环7倾斜、锁止环7的内壁与锁止杆6抵接时,正价锁止环7的内壁与锁止杆6之间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的优化之处在于,所述承托环10为尼龙承托环10。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固定梁14,所述固定梁14的中部与所述轿厢2转动连接,且所述弹性板1的中段与所述固定梁14相连,所述连接部9与所述固定梁14相连。通过如此的设,可在卷盘4两侧缆绳5长度出现不同的状况时,通过固定梁14自身轻微转动,以调整换向滑轮3的高度,可保证轿厢2的水平性。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部9与固定梁14相连,由于固定梁14的转动角度较小,对于承托环10承托锁止环7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限位卡钩15,所述限位卡钩15设置于所述换向滑轮3朝向所述弹性板1中心的一侧,且所述限位卡钩15与弹性板1的上表面抵接,以限制与所述限位卡钩15抵接位置处的弹性板1向上移动。通过如此的设置,可在正常使用时,通过限位卡钩15的限制作用,降低弹性板1端部上下移动的距离,提高锁止件的在第二状态的稳定性。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中段与轿厢的顶部相连;
提升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弹性板两端的换向滑轮、卷盘、卷绕在所述卷盘上的缆绳,缆绳由换向滑轮处换向后向上延伸,且所述缆绳由所述换向滑轮向所述弹性板的端部施加向上的力,以使得所述弹性板弯曲变形,所述弹性板的两端向上移动;
两个锁止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弹性板的两端处,所述锁止件具有止动轿厢移动的第一状态、放行的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弹性板的端部向下移动超出设定阈值时,所述弹性板触动所述锁止件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
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弹性板两端的锁止杆,所述锁止杆竖向延伸;
所述锁止件包括套设在所述锁止杆上的锁止环,所述锁止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锁止环的内壁与所述锁止杆抵接;所述锁止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锁止环的轴线与所述锁止杆的轴线大致同轴,以使得所述锁止环的内壁与所述锁止杆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限位卡钩,所述限位卡钩设置于所述换向滑轮朝向所述弹性板中心的一侧,且所述限位卡钩与弹性板的上表面抵接,以限制与所述限位卡钩抵接位置处的弹性板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环与所述弹性板为分体结构,所述锁止环有部分延伸至所述弹性板的下侧并形成限位部;
所述锁止件还包括与所述轿厢连接的连接部、套设在所述锁止杆的承托环、弹簧;
其中,所述弹簧和所述弹性板抵接在所述限位部的上下两侧,以使得所述锁止环大致水平的设置于所述承托环的顶部,所述锁止件处于第二状态;在所述弹性板的端部向下移动超出设定阈值时,所述弹性板压缩弹簧,所述锁止环倾斜至所述锁止环的内壁与所述锁止杆抵接摩擦,所述锁止件处于第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板与所述限位部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沿所述弹性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抵接部,两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弹簧和所述承托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两个限位柱,两所述限位柱夹持所述限位部,以限制所述限位部水平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环包括具有安装孔的外环体、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的内环体,所述内环体的硬度小于所述外环体的硬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环的内壁的横截面呈外凸的弧形,在所述锁止环的内壁的中段环绕设有分隔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环为尼龙承托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的中部与所述轿厢转动连接,且所述弹性板的中段与所述固定梁相连,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梁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78300.8A CN110467080B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78300.8A CN110467080B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67080A CN110467080A (zh) | 2019-11-19 |
CN110467080B true CN110467080B (zh) | 2025-03-07 |
Family
ID=68509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78300.8A Active CN110467080B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670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57719B (zh) * | 2020-11-09 | 2021-10-29 | 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无底坑家用电梯的安全钳触发结构 |
CN112374319B (zh) * | 2020-11-09 | 2022-02-01 | 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无底坑家用电梯的导轨制动装置 |
CN112357717B (zh) * | 2020-11-09 | 2022-02-01 | 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无底坑家用电梯的制动安全钳及工作方法 |
CN112374325B (zh) * | 2020-11-09 | 2021-12-17 | 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家用电梯免维护安全制动系统及制动方法 |
CN112357718B (zh) * | 2020-11-09 | 2021-09-21 | 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无底坑家用电梯的快速制动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1056450U (zh) * | 2019-07-25 | 2020-07-21 | 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902253B2 (ja) * | 1993-02-08 | 1999-06-07 | 株式会社東芝 |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止め装置用セフティリンク機構 |
JP4209251B2 (ja) * | 2003-05-16 | 2009-01-1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止め装置 |
CN207243202U (zh) * | 2017-09-05 | 2018-04-17 | 马鹏 | 一种电梯防坠缓冲装置 |
RU2764310C1 (ru) * | 2021-02-23 | 2022-01-17 | Алексей Геннадьевич Данилов |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лифта |
-
2019
- 2019-07-25 CN CN201910678300.8A patent/CN1104670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1056450U (zh) * | 2019-07-25 | 2020-07-21 | 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67080A (zh) | 2019-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67080B (zh) | 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 | |
CN211056450U (zh) | 一种室内电梯用安全防护锁止机构 | |
JPS61189334A (ja) | 横への振動を行うコイルばねのアンカー装置 | |
CN201666025U (zh) | 防坠落机构 | |
WO2023173491A1 (zh) | 一种减震防摆移动系统 | |
CN110510471B (zh) | 一种住宅室内电梯运行防护体系 | |
CN217652561U (zh) | 具有减震缓冲结构的阻尼滑轮机构 | |
JP4062385B2 (ja) | 自動床衝撃音発生装置 | |
CN111409711B (zh) | 备胎支架结构 | |
JP4759484B2 (ja) | 昇降装置 | |
JPH09194165A (ja) | エレベータの調速機ロープ振れ止め装置 | |
JP6070959B2 (ja) | 制振装置、および当該制振装置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 | |
US12104428B2 (en) | Emergency brake device for occurrence of acceleration of elevator door | |
CN204980709U (zh) | 一种防坠落电梯 | |
CN204457200U (zh) | 一种自动防夹门 | |
JP2000086085A (ja) | 海底ケーブル用コイラー | |
CN101823662A (zh) | 一种强制驱动电梯的跷板式绳头平衡装置 | |
CN220998821U (zh) | 一种家用电梯导轨结构 | |
KR102022057B1 (ko) | 엘리베이터 보상체인의 가이드장치 | |
JP5118365B2 (ja) | 可動障子用の落下危険防止装置 | |
CN109113553B (zh) | 一种百叶帘翻转定位装置 | |
TWI673404B (zh) | 電動曬衣架 | |
WO2016201934A1 (zh) | 一种电梯用行程开关及其井道开关组件 | |
CN217538090U (zh) | 升降架 | |
CN217369863U (zh) | 一种角钢火曲机用模具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