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6562B - 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与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66562B CN110466562B CN201910748037.5A CN201910748037A CN110466562B CN 110466562 B CN110466562 B CN 110466562B CN 201910748037 A CN201910748037 A CN 201910748037A CN 110466562 B CN110466562 B CN 1104665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tected
- level crossing
- space
- infrared laser
- railway lev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3331 infrared ima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MMTVHLPXGYWNOJ-UHFFFAOYSA-N 2h-pyran-2-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NC(=O)C1OC=CC=C1 MMTVHLPXGYWNO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4569 Blind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3/00—Control, warning or like safety means along the route or between vehicles or trains
- B61L23/007—Safety arrangements on railway cross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9/00—Safety means for rail/road crossing traffic
- B61L29/08—Operation of gates; Combined operation of gates and signa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9/00—Safety means for rail/road crossing traffic
- B61L29/24—Means for warning road traffic that a gate is closed or closing, or that rail traffic is approaching, e.g. for visible or audible warning
- B61L29/28—Means for warning road traffic that a gate is closed or closing, or that rail traffic is approaching, e.g. for visible or audible warning electrically operated
- B61L29/30—Supervision, e.g. monitor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铁路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与方法,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同时布置微波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采用互补的方式对平交道口的列车、道路车辆、行人等目标进行全天候、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全方位检测,防止铁路列车与道路车辆及行人发生冲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铁路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与方法,属于铁路道路交通安全技术。
背景技术
无人看守的平交道口是铁路运输系统中的安全薄弱环节,每年铁路的平交道口都会发生大量的路外伤亡事故。导致平交道口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主要原因是行人的安全意识淡薄,他们不注意铁路车辆的接近或通过,强行徒步穿越平交道口,和列车抢道,而列车在接近平交道口时的车速非常快,不能够及时避让抢道的行人;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环境,由于地形限制容易造成铁路曲线距离平交道口太近,使得列车司机瞭望受阻不提前掌握平交道口情况,进而不能及时调整列车速度,再加上雾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更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智能道口控制系统来预防平交道口事故,其通过电子和机械手段对道口闸杆/栅栏和相交公路信号灯进行自动控制,结合声光预警系统以减少平交道口事故的发生。如图1所示,这种智能道口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分别为道口目标探测器、道口智能控制设备和栏杆控制/声光报警设备,通过道口目标探测器探测道口列车/车辆/行人存在信息,并将存在信息通过网络发送给道口智能控制设备,道口智能控制设备根据存在信息产生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通过网络发送给栏杆控制/声光报警设备,栏杆控制/声光报警设备根据控制指令动作实施改善方案。
目前道口目标探测器仅使用电磁线圈来感应列车和汽车在铁轨上的行驶情况,其工作模式单一,不能够实现平交道口的综合防护,并且只能探测列车在该段铁路上的运行情况,若该段区域内有人存在的话无法是无法探测到的,造成了探测盲点;若是电磁线圈发生故障,由于缺少备用探测设备,更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智能道口信号、栏杆控制系统对前端检测系统的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铁路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与方法,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同时布置微波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采用互补的方式对平交道口的列车、道路车辆、行人等目标进行全天候、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全方位检测,防止铁路列车与道路车辆及行人发生冲撞。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铁路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包括两组以上道口目标探测器,每组道口目标探测器均包括一个微波雷达和一个红外激光雷达,对应每个微波雷达配置一个角锥;所述角锥的入射波区域覆盖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所述微波雷达用于识别角锥的反射波,所述红外激光雷达对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进行红外成像;其中两组道口目标探测器设置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的一对斜对角区域。角锥作为微波雷达的探测参考物,因此角锥设置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中匹配对应微波雷达的对角位置。
本发明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同时布置微波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采用互补的方式对平交道口的列车、道路车辆、行人等目标进行全天候、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全方位检测,防止道路车辆或行人等影响列车通过;同时还能够检测到列车是否通行完毕。
具体的,所述红外激光雷达采用固态设计和面阵投影方式对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进行三维立体成像,包括异物高度,不论是列车、道路车辆、走动的行人或蹲坐/跌倒的行人,能够清晰检测到,能够覆盖低小慢异物的检测,且检测精度高。相对来说,微波雷达对运动的异物能够有很高的检测精度,且环境适应度较高,在低反射截面的异物检测上可以与红外激光雷达形成良好的互补。
具体的,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无异物时,微波雷达能够识别到对应角锥的稳定的反射波;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有异物时,微波雷达能够识别到对应角锥的抖动/闪烁的反射波。
优选的,还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和主控单元;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对微波雷达识别到的角锥的反射波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信息发送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根据角锥反射波的能量值是否抖动/闪烁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内是否有异物存在,若存在异物则生成防护指令;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对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信息发送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根据红外成像与背景图像的差别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内是否有异物存在,若存在异物则生成防护指令;所述背景图像为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无异物时,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
具体的,所述防护指令包括声光报警指令、智能交通信号灯警示指令、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两侧栏杆的动作提示指令、列车减速指令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具体的,在没有列车通行情况,且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无异物情况时,安装角锥并使用红外激光雷达对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进行检测:调节角锥的位置至微波雷达能够识别到对应角锥的稳定的反射波;基于红外激光雷达的检测结果,主控单元通过学习获取背景图像。
具体的,在列车通行时,主控单元通过对微波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的检测结果进行学习,获取到列车驶入和驶出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信号。
具体的,所述红外激光雷达对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进行红外成像的结果为点云数据,基于距离-多普勒成像技术将点云数据转换成图像数据。
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铁路平交道口存在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学习阶段:
(1)对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配置上述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铁路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道口目标探测器的探测区域均覆盖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其中两个角锥分别设置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的一对斜对角位置;
(2)在没有列车通行,且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无异物情况下,开启微波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进行检测:基于微波雷达的检测结果调整角锥的位置,使得微波雷达能够识别到对应角锥的稳定的反射波;基于红外激光雷达的检测结果,主控单元通过学习获取背景图像;
(3)在列车通行时,主控单元通过对微波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的检测结果进行学习,获取到列车驶入和驶出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信号;
检测阶段:
(4)在铁路平交道口未接收到列车通行预警信息时,微波雷达复位,红外激光雷达复位,声光报警装置复位,智能交通信号灯常规工作,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两侧栏杆完全打开;
(5)在铁路平交道口接收到列车通行预警信息时,智能交通信号灯转换为红灯,开始关闭一侧栏杆,延时设定时间后开始关闭另一侧栏杆,在开始关闭另一侧栏杆的同时或之前启动微波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
(6)在另一侧栏杆完全关闭前:
①若微波雷达检测到的角锥反射波的能量值维持稳定,且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与背景图像维持无差别,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无异物;
②若微波雷达检测到的角锥反射波的能量值发生抖动/闪烁,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有异物,则生成防护指令,启动声光报警装置报警,减缓另一侧栏杆关闭速度;
③若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与背景图像存在差别,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有异物,则生成防护指令,启动声光报警装置报警,减缓另一侧栏杆关闭速度;
(7)在另一侧栏杆完全关闭后、列车到达前:
①若微波雷达检测到的角锥反射波的能量值维持稳定,且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与背景图像维持无差别,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无异物;
②若微波雷达检测到的角锥反射波的能量值发生抖动/闪烁,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有异物,则生成防护指令,向人工台发送报警指令和列车减速指令,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和手动操作;
③若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与背景图像存在差别,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有异物,则生成防护指令,向人工台发送报警指令和列车减速指令,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和手动操作;
(8)在列车通行期间,通过道口目标探测器对列车通行速度进行监测;
(9)在列车通行结束后,微波雷达复位,红外激光雷达复位,声光报警装置复位,智能交通信号灯常规工作,栏杆打开。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铁路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与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1、同时采用红外激光雷达和微波雷达进行检测:微波雷达的环境适应性好,但对低小慢目标的检测精度低,无法精准检测到人;虽然激光雷达的环境适应性差一些,在恶劣环境会影响检测精度,但是对低小慢目标检测存在优势;两者形成互补,能够提高系统的鲁棒性;采用微波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双重检测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智能化、全天候的道口监控及报警设备能够弥补人为疏忽、提升道口安全、保障道口正常通行;
2、两组道口目标探测器分别设置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的一对斜对角位置,当有异物遮挡时可以同时补盲,形成互补;当其中一个道口目标探测器出现故障时,另个可以作为备份之选;
3、微波雷达是接收角锥的反射波变化来判定当前区域的目标存在情况,整个装置均采用非接触式安装,无需破坏铁路平交道口现有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道口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中包括:1-道口目标探测器;2-角锥;3-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4-栏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为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铁路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包括两组道口目标探测器、信号处理单元和主控单元,所有设备均通过电源供电。
每组道口目标探测器均包括一个微波雷达和一个红外激光雷达,对应每个微波雷达配置一个角锥;所述角锥的入射波区域覆盖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所述微波雷达用于识别角锥的反射波,所述红外激光雷达对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进行红外成像;两组道口目标探测器设置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的一对斜对角区域,对应的两个角锥设置也设置在相同的斜对角区域。
所述角锥主要是用于微波雷达来探测异物状态的变化情况,当检测区域存在异物时,微波雷达接收到的角锥的反射波的能量值将会抖动闪烁,以此来判定检测区域进入目标。所述红外激光雷达采用固态设计和面阵投影方式对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进行三维立体成像,红外激光雷达采用距离-多普勒成像技术可以得到运动目标的高分辨率的清晰图像,实时探测地面异物的点云数据,主要用于探测地面的低小慢目标。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对微波雷达识别到的角锥的反射波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信息发送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根据角锥反射波的能量值是否抖动/闪烁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内是否有异物存在,若存在异物则生成防护指令;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对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信息发送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根据红外成像与背景图像的差别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内是否有异物存在,若存在异物则生成防护指令;所述背景图像为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无异物时,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
所述防护指令包括声光报警指令、智能交通信号灯警示指令、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两侧栏杆的动作提示指令、列车减速指令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基于上述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分为学习阶段和检测阶段两部分。
学习阶段:道口目标探测器对检测区域内没有任何异物的情况进行环境背景学习,便于激光雷达和红外微波雷达计算无异物时的检测区域的三维空间情况,同时确保微波雷达用于自检是否被遮蔽、中间是否有异物,便于能稳定识别到对应的角锥。
(1)对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配置上述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铁路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道口目标探测器的探测区域均覆盖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其中两个角锥分别设置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的一对斜对角位置;
(2)在没有列车通行,且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无异物情况下,开启微波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进行检测:基于微波雷达的检测结果调整角锥的位置,使得微波雷达能够识别到对应角锥的稳定的反射波;基于红外激光雷达的检测结果,主控单元通过学习获取背景图像;
(3)在列车通行时,主控单元通过对微波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的检测结果进行学习,获取到列车驶入和驶出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信号;
检测阶段:道口目标探测器对检测区域进行成像/扫描,根据回波信号分析当前检测区域的异物存在情况。
(4)在铁路平交道口未接收到列车通行预警信息时,微波雷达复位,红外激光雷达复位,声光报警装置复位,智能交通信号灯常规工作,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两侧栏杆完全打开;
(5)在铁路平交道口接收到列车通行预警信息时,智能交通信号灯转换为红灯,开始关闭一侧栏杆,以阻止新的道路车辆和行人进入,关闭期间,栏杆关闭速度原则上不减速;延时设定时间后开始关闭另一侧栏杆,在开始关闭另一侧栏杆的同时或之前启动微波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
(6)在另一侧栏杆完全关闭前:
①若微波雷达检测到的角锥反射波的能量值维持稳定,且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与背景图像维持无差别,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无异物,正常关闭另一侧栏杆;
②若微波雷达检测到的角锥反射波的能量值发生抖动/闪烁,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有异物,则通过主控单元生成防护指令,启动声光报警装置报警,减缓另一侧栏杆关闭速度;
③若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与背景图像存在差别,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有异物,则通过主控单元生成防护指令,启动声光报警装置报警,减缓另一侧栏杆关闭速度;
(7)在另一侧栏杆完全关闭后、列车到达前:
①若微波雷达检测到的角锥反射波的能量值维持稳定,且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与背景图像维持无差别,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无异物;
②若微波雷达检测到的角锥反射波的能量值发生抖动/闪烁,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有异物,则通过主控单元生成防护指令,向人工台发送报警指令和列车减速指令,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和手动操作;主控单元可以根据列车的运行速度计算出碰撞时间,通知列车及时减速;
③若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与背景图像存在差别,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有异物,则通过主控单元生成防护指令,向人工台发送报警指令和列车减速指令,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和手动操作;主控单元可以根据列车的运行速度计算出碰撞时间,通知列车及时减速;
(8)在列车通行期间,通过道口目标探测器对列车通行速度进行监测;
(9)在列车通行结束后,微波雷达复位,红外激光雷达复位,声光报警装置复位,智能交通信号灯常规工作,栏杆打开。
现有技术方向主要在于检测到列车是否顺利通过,而发生的事故因素中大多的情况是行人的不规范通过导致的安全隐患,而本案更多的是考虑到如何全方位探测到在列车即将通过、栏杆即将完全关闭期间,防护区域内是否有行人。红外激光雷达可以点云成像,不受天气影响,精准探测到路面跌倒的行人以及其他低小慢目标。微波雷达可快速探测到列车的通过和防护区域内汽车的存在情况。本案采用非接触式安装,在道口增设本案装置后,即使机动车辆不断增多,也能够有效防止意外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铁路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以上道口目标探测器,每组道口目标探测器均包括一个微波雷达和一个红外激光雷达,对应每个微波雷达配置一个角锥;所述角锥的入射波区域覆盖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所述微波雷达用于识别角锥的反射波,所述红外激光雷达对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进行红外成像;其中两组道口目标探测器设置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的一对斜对角区域;
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无异物时,微波雷达能够识别到对应角锥的稳定的反射波;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有异物时,微波雷达能够识别到对应角锥的抖动/闪烁的反射波;
还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和主控单元;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对微波雷达识别到的角锥的反射波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信息发送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根据角锥反射波的能量值是否抖动/闪烁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内是否有异物存在,若存在异物则生成防护指令;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对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信息发送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根据红外成像与背景图像的差别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内是否有异物存在,若存在异物则生成防护指令;所述背景图像为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无异物时,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
所述防护指令包括声光报警指令、智能交通信号灯警示指令、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两侧栏杆的动作提示指令、列车减速指令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铁路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激光雷达采用固态设计和面阵投影方式对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进行三维立体成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铁路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没有列车通行情况,且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无异物情况时,安装角锥并使用红外激光雷达对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进行检测:调节角锥的位置至微波雷达能够识别到对应角锥的稳定的反射波;基于红外激光雷达的检测结果,主控单元通过学习获取背景图像;
在列车通行时,主控单元通过对微波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的检测结果进行学习,获取到列车驶入和驶出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铁路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激光雷达对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进行红外成像的结果为点云数据,基于距离-多普勒成像技术将点云数据转换成图像数据。
5.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铁路平交道口存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学习阶段:
(1)对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配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铁路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道口目标探测器的探测区域均覆盖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其中两个角锥分别设置在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的一对斜对角位置;
(2)在没有列车通行,且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无异物情况下,开启微波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进行检测:基于微波雷达的检测结果调整角锥的位置,使得微波雷达能够识别到对应角锥的稳定的反射波;基于红外激光雷达的检测结果,主控单元通过学习获取背景图像;
(3)在列车通行时,主控单元通过对微波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的检测结果进行学习,获取到列车驶入和驶出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信号;
检测阶段:
(4)在铁路平交道口未接收到列车通行预警信息时,微波雷达复位,红外激光雷达复位,声光报警装置复位,智能交通信号灯常规工作,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两侧栏杆完全打开;
(5)在铁路平交道口接收到列车通行预警信息时,智能交通信号灯转换为红灯,开始关闭一侧栏杆,延时设定时间后开始关闭另一侧栏杆,在开始关闭另一侧栏杆的同时或之前启动微波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
(6)在另一侧栏杆完全关闭前:
①若微波雷达检测到的角锥反射波的能量值维持稳定,且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与背景图像维持无差别,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无异物;
②若微波雷达检测到的角锥反射波的能量值发生抖动/闪烁,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有异物,则生成防护指令,启动声光报警装置报警,减缓另一侧栏杆关闭速度;
③若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与背景图像存在差别,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有异物,则生成防护指令,启动声光报警装置报警,减缓另一侧栏杆关闭速度;
(7)在另一侧栏杆完全关闭后、列车到达前:
①若微波雷达检测到的角锥反射波的能量值维持稳定,且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与背景图像维持无差别,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无异物;
②若微波雷达检测到的角锥反射波的能量值发生抖动/闪烁,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有异物,则生成防护指令,向人工台发送报警指令和列车减速指令,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和手动操作;
③若红外激光雷达的红外成像与背景图像存在差别,则判断铁路平交道口待检测空间有异物,则生成防护指令,向人工台发送报警指令和列车减速指令,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和手动操作;
(8)在列车通行期间,通过道口目标探测器对列车通行速度进行监测;
(9)在列车通行结束后,微波雷达复位,红外激光雷达复位,声光报警装置复位,智能交通信号灯常规工作,栏杆打开。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48037.5A CN110466562B (zh) | 2019-08-14 | 2019-08-14 | 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与方法 |
PCT/CN2019/113971 WO2021027075A1 (zh) | 2019-08-14 | 2019-10-29 | 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与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48037.5A CN110466562B (zh) | 2019-08-14 | 2019-08-14 | 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与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66562A CN110466562A (zh) | 2019-11-19 |
CN110466562B true CN110466562B (zh) | 2020-12-08 |
Family
ID=68510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48037.5A Active CN110466562B (zh) | 2019-08-14 | 2019-08-14 | 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与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66562B (zh) |
WO (1) | WO202102707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07470B (zh) * | 2019-12-26 | 2024-03-22 | 成都纳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交通测速雷达的自检方法及交通测速雷达 |
CN113296086B (zh) * | 2020-02-21 | 2024-08-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目标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11959565A (zh) * | 2020-07-21 | 2020-11-20 | 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港区铁路平交道口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3514848B (zh) * | 2021-04-01 | 2024-05-31 | 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铁路道口机车检测系统 |
CN113335351B (zh) * | 2021-06-07 | 2023-05-12 | 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段内公铁平交道口报警系统和方法 |
CN114170790B (zh) * | 2021-10-29 | 2022-11-29 | 诠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消防功能的智能防冲撞道路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958A (zh) * | 1994-07-18 | 1997-06-25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确定位于监视范围内物体的装置 |
CN101393013A (zh) * | 2002-09-30 | 2009-03-25 |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 | 物体的计测装置 |
EP2394882B1 (de) * | 2010-06-09 | 2014-01-22 | Scheidt & Bachmann GmbH | Funktionsgesicherter Scanner |
CN204750209U (zh) * | 2015-06-11 | 2015-11-11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铁路平交道口自动控制系统 |
CN105083342A (zh) * | 2014-05-07 | 2015-11-25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在铁路交叉道口处的危险空间监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17581B2 (ja) * | 1998-02-12 | 2008-07-16 | 西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 踏切の障害物検知装置 |
CN102431579A (zh) * | 2011-10-17 | 2012-05-02 | 济南三鼎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铁路道口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
CN202541584U (zh) * | 2012-05-14 | 2012-11-21 | 济南三鼎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铁路道口综合自动预警系统 |
US20140210646A1 (en) * | 2012-12-28 | 2014-07-31 | Balu Subramanya | Advanced parking and inters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
US10967894B2 (en) * | 2014-11-19 | 2021-04-06 | The Island Radar Company | Redundant, self-deterministic, failsafe senso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ilroad crossing and adjacen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vehicular traffic control preemption |
CN205573980U (zh) * | 2016-04-18 | 2016-09-14 | 贵州大学 | 一种铁路道口远程监控系统 |
CN105667549A (zh) * | 2016-04-18 | 2016-06-15 | 贵州大学 | 一种铁路道口自动控制系统 |
-
2019
- 2019-08-14 CN CN201910748037.5A patent/CN110466562B/zh active Active
- 2019-10-29 WO PCT/CN2019/113971 patent/WO202102707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958A (zh) * | 1994-07-18 | 1997-06-25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确定位于监视范围内物体的装置 |
CN101393013A (zh) * | 2002-09-30 | 2009-03-25 |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 | 物体的计测装置 |
EP2394882B1 (de) * | 2010-06-09 | 2014-01-22 | Scheidt & Bachmann GmbH | Funktionsgesicherter Scanner |
CN105083342A (zh) * | 2014-05-07 | 2015-11-25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在铁路交叉道口处的危险空间监视 |
CN204750209U (zh) * | 2015-06-11 | 2015-11-11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铁路平交道口自动控制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027075A1 (zh) | 2021-02-18 |
CN110466562A (zh) | 2019-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66562B (zh) | 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与方法 | |
CN108490447B (zh) | 站台门与列车的防夹系统和方法 | |
CN109461325B (zh) | 一种公路施工区安全联控系统及方法 | |
CN105390027B (zh) | 一种道路安全监控预警设备及方法 | |
US20120286103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 detection at island crossings | |
CN206805800U (zh) | 人车自动预警系统 | |
CN104021683B (zh) | 一种交叉口黄灯抓拍的自适应信号配时方法 | |
CN109544991A (zh) | 一种车路协同弯道会车预警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9856626A (zh) | 基于微波雷达的高铁站台端部防穿越报警系统和方法 | |
CN203681462U (zh) | 一种两轮车辆智能防撞系统 | |
CN111815949A (zh) | 一种面向主干道往来车辆的支路车辆汇入预警系统 | |
CN107697103A (zh) | 一种铁路安全防护系统 | |
AU201840522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railroad grade crossing | |
JP4117581B2 (ja) | 踏切の障害物検知装置 | |
CN109872527B (zh) | 基于重力感应的行人闯红灯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 |
CN207676504U (zh) | 一种车辆拐弯内轮差智能预警系统 | |
CN208173026U (zh) | 基于行人检测的安全过街警示装置 | |
CN207489243U (zh) | 一种隧道交通事件检测系统 | |
CN220252693U (zh) | 基于智慧灯杆的限高预警系统 | |
CN117622275A (zh) | 一种基于智能感知的铁路道口安全防护装置和方法 | |
CN100419460C (zh) | 公路气候监测与报警系统 | |
KR102600586B1 (ko) | 인공지능형 횡단보도 신호제어방법 | |
CN212270768U (zh) | 一种智能道闸系统 | |
CN213092518U (zh) | 基于视频检测的行人过街主动预警系统 | |
Li et al. | Intelligent level crossing safety control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level crossing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based on infrared laser and microwav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Nanjing Jiangning branch Pledgor: NANJING HURY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5980008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