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56220B - 故障指示器及其装载、卸载方法以及安装工具 - Google Patents
故障指示器及其装载、卸载方法以及安装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56220B CN110456220B CN201910740753.9A CN201910740753A CN110456220B CN 110456220 B CN110456220 B CN 110456220B CN 201910740753 A CN201910740753 A CN 201910740753A CN 110456220 B CN110456220 B CN 11045622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ult indicator
- installation tool
- wire clamp
- power
- lo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01R31/081—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 G01R31/083—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in cables, e.g. undergroun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ating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故障指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故障指示器及其装载、卸载方法以及安装工具。该故障指示器包括外壳和非储能夹线机构,非储能夹线机构包括线夹和锁死机构,线夹能够在安装工具的驱动下夹紧电力线,锁死机构具有锁止部和触发部,锁止部用于在线夹夹紧电力线锁定线夹,触发部能够在安装工具的触发下解除锁止部对线夹的锁定。通过安装工具驱动线夹夹紧电力线,以及锁死机构锁定线夹,使得故障指示器能够可靠地夹紧固定在电力线上。同时在安装故障指示器时,只需解除锁死机构对线夹的锁定即可打开线夹,安装更加简单省力,操作更加友好。而在拆卸故障指示器时,只需通过安装工具触发锁死机构解除对线夹的锁定即可,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故障指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故障指示器及其装载、卸载方法以及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故障指示器适用于配电线路,用于采集每相负荷电流、对地电压,可进行短路、接地故障检测、带电指示、就地故障指示。目前市场上的故障指示器为满足夹线稳定性要求,在故障指示器上设置弹力较大的储能夹线机构,从而实现将故障指示器与电力线夹紧。安装故障指示器时,操作人员需要将故障指示器的储能夹线机构打开并固定在安装工具上,安装操作困难,操作性不友好。且在从架空线上拆卸故障指示器时,操作人员需要将安装工具准确对准故障指示器的储能夹线机构的解锁方向,操作不友好。故障指示器的安装及拆卸过程在高压线缆较高的情况下,需要多人操作,过程繁琐,操作困难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故障指示器安装和拆卸困难,操作性不友好的问题,提供一种故障指示器及其装载、卸载方法以及安装工具。
一种故障指示器,包括:
外壳;以及
非储能夹线机构,设置在外壳上,非储能夹线机构包括线夹和锁死机构,线夹可转动地连接在外壳上,线夹能够在安装工具的驱动下夹紧电力线,锁死机构设置在外壳和线夹之间,锁死机构具有锁止部和触发部,锁止部用于在线夹夹紧电力线时相对于外壳锁定线夹,触发部能够与安装工具配合,以在安装工具的触发下解除锁止部对线夹的锁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锁死机构为棘轮锁死机构,锁死机构包括棘爪和棘轮,棘爪设置在外壳和线夹的其中一者上,棘轮对应棘爪设置在外壳和线夹的另一者上,锁止部和触发部均设置在棘爪上,锁止部和棘轮配合以在线夹夹紧电力线时锁定线夹,触发部能够在安装工具的触发下解除锁止部对线夹的锁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锁止部和触发部分别设置在棘爪的相对的两端,棘爪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外壳上,触发部和锁止部绕棘爪的中部互为反向运动;
棘轮可相对固定地连接在线夹上,锁止部用于与棘轮配合,以锁止棘轮或者释放棘轮,当触发部朝远离外壳的一侧的运动到预设位置时,锁止部锁止棘轮,当触发部受到安装工具施加的朝向外壳一侧的外力时,锁止部释放棘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锁死机构还包括锁止压簧,设置在外壳和触发部之间,锁止压簧用于向触发部提供远离外壳的复位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故障指示器还包括取电机构,设置在外壳上,取电机构包括第一取电组件和第二取电组件,第一取电组件可固定地连接在外壳上,第二取电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取电组件上,第二取电组件具有相对于第一取电组件打开的第一位置和闭合的第二位置,当第二取电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取电组件和第二取电组件之间形成用于通过电力线的开口,当第二取电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取电组件和第二取电组件闭合形成环绕电力线的取电闭环通路,线夹与第二取电组件配合并能够带动第二取电组件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夹设有避让第二取电组件的中空部分,线夹与第二取电组件之间设有限位部,线夹发生转动时,线夹通过限位部带动第二取电组件朝第一位置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故障指示器还包括弹性复位件,设置在第一取电组件和第二取电组件之间,弹性复位件用于向第二取电组件提供朝第二位置运动的复位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包括扭簧,套设在第一取电组件和第二取电组件相连接的铰接轴上,扭簧的其中一侧扭臂相对固定地抵接在第一取电组件上,扭簧的另一侧扭臂抵接在第二取电组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故障指示器还包括故障显示机构,设置在外壳上,故障显示机构与取电机构连接,用于指示电力线的线路的故障与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夹还设有配合部,配合部用于与安装工具的驱动卡爪接触配合,以使得线夹能够在安装工具的驱动卡爪的带动下夹紧电力线。
一种故障指示器的安装工具,用于装载及卸载如上任一方案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包括:
壳体,具有用于收容故障指示器的收容腔;
支架,设置在壳体上,且位于收容腔的开口的一侧;
驱动卡爪,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驱动卡爪具有远离收容腔的开口的打开位置和靠近收容腔的开口的闭合位置;以及
第一弹性件,设置在驱动卡爪和支架之间,用于向驱动卡爪提供朝闭合位置运动的弹性恢复力,当驱动卡爪处于打开位置时,驱动卡爪避让出收容腔的开口,当故障指示器安装至收容腔且驱动卡爪脱离打开位置时,驱动卡爪能够在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作用下向闭合位置运动,以带动线夹夹紧电力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故障指示器的安装工具还包括触动卡扣,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架上,触动卡扣用于在故障指示器安装至收容腔时扣住线夹,以使线夹保持打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故障指示器的安装工具还包括第二弹性件,安装在收容腔内,第二弹性件用于在故障指示器安装至收容腔时,向故障指示器提供脱出收容腔的弹性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故障指示器的安装工具还包括限位结构,设置在驱动卡爪和支架之间,限位结构用于在驱动卡爪处于打开位置时,使驱动卡爪相对于支架位置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
限位座,设置在支架上;
限位旋钮,可转动地贯穿设置在限位座上,且限位旋钮的一端能够自限位座内向外伸出,或者缩回到限位座内;以及
限位槽,对应限位旋钮设置在驱动卡爪上,当驱动卡爪处于打开位置时,限位旋钮的一端自限位座内向外伸出并卡设在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故障指示器的安装工具还包括拆卸锁舌,设置在壳体上,且位于收容腔的开口处,拆卸锁舌具有弹性伸出状态和回缩状态,当拆卸锁舌处于回缩状态时,拆卸锁舌避让出收容腔的开口,当拆卸锁舌处于弹性伸出状态时,拆卸锁舌能够与故障指示器的表面抵接,以将故障指示器锁定在收容腔内。
一种故障指示器的装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故障指示器安装至安装工具的收容腔内,并使故障指示器的取电机构保持在打开位置;
判断电力线是否进入故障指示器的取电机构的开口;
当判定电力线进入到故障指示器的取电机构的开口内时,控制安装工具朝电力线一侧运动,以使得电力线压动故障指示器,从而使得故障指示器的线夹脱离安装工具的触动卡扣的限定并在安装工具的驱动卡爪的作用下夹紧电力线,同时故障指示器的取电机构运动至闭合位置;
判断故障指示器的线夹是否与电力线夹紧;
当判定故障指示器的线夹与电力线夹紧时,控制安装工具朝远离电力线的一侧运动,以使安装工具脱离故障指示器。
一种故障指示器的卸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安装工具保持在打开状态,控制安装工具靠近故障指示器;
判断故障指示器是否与安装工具的收容腔的开口对准;
当判定故障指示器与安装工具的收容腔的开口对准时,控制安装工具朝故障指示器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故障指示器进入收容腔内;
判断故障指示器的锁死机构是否解除对故障指示器的线夹的锁定;
当判定故障指示器的锁死机构已解除对故障指示器的线夹的锁定时,判断安装工具的拆卸锁舌是否弹出并抵接在故障指示器的表面;
当判定安装工具的拆卸锁舌弹出并抵接在故障指示器的表面时,控制安装工具朝远离电力线的方向运动,以使故障指示器随着安装工具一起脱离电力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通过安装工具驱动线夹夹紧电力线,并利用锁死机构来锁定线夹的位置,使得故障指示器能够可靠地夹紧固定在电力线上,实现取电时故障指示器和电力线的可靠连接。从而提高了故障指示器的夹线稳定性,保证了故障指示器的可靠工作。同时在安装故障指示器时,只需施加较小的力在触发部以解除锁死机构对线夹的锁定即可打开线夹,而无需像传统的那样要克服较大的弹性力去打开储能夹线机构。以及当需要从高空的电力线上拆下故障指示器时,只需要通过安装工具配合触发部,以解除锁死机构对线夹的锁定即可。这样,本发明的故障指示器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操作更加简单省力,操作更加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故障指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故障指示器的安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结构安装到图3所示的结构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故障指示器装载至电力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结构的安装工具与故障指示器脱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的结构收容图1所示的结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状态下,故障指示器与电力线脱离的示意图;
图10为图3所示的结构携带图1所示的结构从电力线卸载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图3所示结构中拆卸锁舌的结构分解图;
图12为图3所示结构中拆卸锁舌处于弹性伸出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图13为图3所示结构中拆卸锁舌处于回缩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故障指示器;20-安装工具;30-电力线;
100-外壳;
200-取电机构;
210-第一取电组件;211-第一取电线圈;212-第一检测线圈;
220-第二取电组件;
221-第二取电线圈;222-第二检测线圈;223-限位部;
230-弹性复位件;
300-非储能夹线机构;
310-线夹;311-配合部;
320-锁死机构;
321-棘爪;3211-锁止部;3212-触发部;
322-棘轮;323-锁止压簧;
400-故障显示机构;
410-透明指示外壳;420-指示结构;
500-壳体;
510-收容腔;511-第二弹性件;
520-支架;521-触动卡扣;
600-驱动卡爪;700-第一弹性件;
800-限位结构;
810-限位座;
820-限位旋钮;
821-主体轴;822-限位柱;823-限位片;824-弹簧;
830-限位槽;
900-拆卸锁舌;
910-锁舌;920-锁舌支架;921-回缩槽;922-弹出槽;
930-锁舌弹簧;940-旋钮主轴;941-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故障指示器及其装载、卸载方法以及安装工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指示器10,包括外壳100和非储能夹线机构300。非储能夹线机构300设置在外壳100上,非储能夹线机构300包括线夹310和锁死机构320。线夹310可转动地连接在外壳100上,线夹310能够在安装工具20的驱动下夹紧电力线30。锁死机构320设置在外壳100和线夹310之间,锁死机构320具有锁止部3211和触发部3212,锁止部3211用于在线夹310夹紧电力线30时相对于外壳锁定线夹310。触发部3212能够与安装工具20配合,以在安装工具20的触发下解除锁止部3211对线夹310的锁定。
值得说明的是,故障指示器10通常且尤其在高空作业中,是通过安装工具20装载到电力线30上,或者通过安装工具20从电力线30上卸载下来的。参见图5至图7,操作人员先在地面上手动将故障指示器10安装到安装工具20上,再通过安装工具20携带故障指示器10装载到高空的电力线30上。参见图10,在该故障指示器10工作完毕后,再通过安装工具20将故障指示器10从电力线30上卸载下来。
其中,非储能夹线机构300是相对于传统的储能夹线机构而言的,非储能夹线机构300指的是不利用弹性件等储能结构来实现故障指示器10夹紧在电力线30的夹线机构。本实施例中,在将故障指示器10安装到安装工具20上时,只需施加较小的力在触发部以解除锁死机构320对线夹310的锁定即可打开线夹310并将线夹310固定在安装工具20上,而无需像传统的故障指示器那样要克服较大的弹性力才能打开储能夹线机构。因此故障指示器10的安装更加方便,操作更加简单省力,操作更加友好。而在卸载故障指示器10时,也只需通过安装工具20配合触发部,解除锁死机构320对线夹310的锁定即可使得故障指示器10与电力线30脱离,卸载过程也更加简单方便,操作更加友好。
示例性地,参见图6和图7,在通过安装工具20使得故障指示器10装载到电力线30上时,利用安装工具20上设置的弹性储能机构带动线夹310夹紧电力线30。参见图3,示例性地,安装工具20可包括壳体500,壳体500具有收容故障指示器10的收容腔510。安装工具20还包括触动卡扣521,可用于固定线夹310。安装工具20还包括驱动卡爪600和第一弹性件700,驱动卡爪600和第一弹性件700构成上述弹性储能机构,用于在线夹310脱离触动卡扣521的固定时,带动线夹310夹紧电力线30。而在线夹310夹紧电力线30的同时,故障指示器10的取电机构200形成环绕电力线30的取电闭环通路,从而可进行取电检测操作。参见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线夹310还设有配合部311,配合部311用于与安装工具20的驱动卡爪600接触配合,以使得线夹310能够在安装工具20的驱动卡爪600的带动下夹紧电力线30。配合部311可以是设置在线夹310周向外侧的凸耳,凸耳使得线夹310能够在转动路径上与驱动卡爪600形成干涉,从而驱动卡爪600能够带动线夹310夹紧电力线30。
参见图8至图10,在通过安装工具20卸载故障指示器10时,可通过壳体500的收容腔510的侧壁对锁死机构320的触发部3212施加作用力,从而解除锁止部3211对线夹310的锁定,使得故障指示器10与电力线30顺利脱离。具体的安装工具20的结构,以及对故障指示器10的装载、卸载过程将在后文中具体阐述。
锁死机构320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锁死机构320为棘轮锁死机构。锁死机构320包括棘爪321和棘轮322。棘爪321设置在外壳100和线夹310的其中一者上,棘轮322对应棘爪321设置在外壳100和线夹310的另一者上,锁止部3211和触发部3212均设置在棘爪321上,锁止部3211和棘轮322配合以在线夹310夹紧电力线30时锁定线夹310。触发部3212能够在安装工具20的触发下解除锁止部3211对线夹310的锁定。在其他实施例中,锁死机构320也可以是其他具有锁止部和触发部的结构,只要实现通过锁止部与线夹配合锁定线夹,并通过触发部解除锁止部对线夹的锁定的结构均可。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锁止部3211和触发部3212分别设置在棘爪321的相对的两端,棘爪321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外壳100上,触发部3212和锁止部3211绕棘爪321的中部互为反向运动。棘轮322可相对固定地连接在线夹310上,锁止部3211用于与棘轮322配合,以锁止棘轮322或者释放棘轮322。当触发部3212朝远离外壳100的一侧的运动到预设位置时,锁止部3211锁止棘轮322。当触发部3212受到安装工具20施加的朝向外壳100一侧的外力时,锁止部3211释放棘轮322。进一步地,锁死机构320还包括锁止压簧323,设置在外壳100和触发部3212之间。锁止压簧323用于向触发部3212提供远离外壳100的复位力。锁止压簧323可以是压缩弹簧,也可以是V形弹片等弹性结构。
本实施例中,棘爪321的锁止部3211用于与棘轮322配合,以锁止和释放棘轮322。锁止部3211与棘轮322配合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凹凸齿相互卡合的方式,即棘轮322外周设有齿,锁止部3211与棘轮322相对的表面也设有相应的齿。或者锁止部3211与棘轮322配合的方式,也可以是通过摩擦作用来实现锁止,即棘轮322外周设为摩擦表面,锁止部3211与棘轮322相对的表面也为摩擦表面。正常状态下,棘爪321的触发部3212在锁止压簧323的作用下处于较为远离外壳100的预设位置,此时锁止部3211与棘轮322接触,线夹310相对于外壳100的位置固定。当需要打开线夹310时,只需要对触发部3212施加一定的外力,使得触发部3212朝外壳100一侧运动一定距离,此时锁止部3211与棘轮322脱离接触,从而可随意转动线夹310。当需要线夹310夹紧电力线30时,仅需移除作用在触发部3212上的外力,则触发部3212在锁止压簧323的作用下朝远离外壳100的一侧的运动到预设位置时,锁止部3211与棘轮322接触并锁止棘轮322,从而锁定线夹310相对于外壳100的位置,实现线夹310夹紧电力线30。可以理解,棘轮机构是一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本实施例中的锁止部3211锁止棘轮322具体是沿着线夹310朝向夹紧电力线30的方向锁止棘轮322,从而使得线夹310在夹紧电力线30时无法自行打开。
本实施例中,棘轮322可相对固定连接地在线夹310上,指的是棘轮322连接到线夹310上后,棘轮322与线夹310之间是不能够相对移动和转动的。而棘轮322可以是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到线夹310上设定的位置。当然,棘轮322也可以是直接通过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连接到线夹310上设定的位置。棘爪321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外壳100上,具体地可以是棘爪321的中部设有轴孔,外壳100设设置轴孔座,利用连接轴将棘爪321的中部与轴孔座连接在一起。当然,棘爪321也可以通过其他可转动的连接方式连接到外壳100上。
参见图8和图9,当触发部3212受到安装工具20施加的朝向外壳100一侧的外力时,锁止部3211释放棘轮322。其中,安装工具20施加外力的位置,具体可以是的安装工具20的收容腔510的内侧壁。在故障指示器10工作完毕后,需要从电力线30上拆卸故障指示器10时,只需要将安装工具20的收容腔510对准故障指示器10以将故障指示器10收容。同时在收容的过程中,收容腔510的内侧壁会挤压触发部3212,使得锁止部3211脱离棘轮322,从而解除了锁死机构320对线夹310的锁定,进而可通过安装工具20顺利拆下故障指示器10。这样,本实施例的故障指示器10拆卸操作方便,使用更加快捷,无需像传统的那样严格对准夹线结构解锁方向。参见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工具20的壳体500的收容腔510的侧壁,靠近壳体500边沿的部分大致呈喇叭状。这样,安装工具20在收容故障指示器10时,操作过程会更加顺畅。
参见图2,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故障指示器10包括取电机构200。取电机构200设置在外壳100上,取电机构200包括第一取电组件210和第二取电组件220,第一取电组件210可固定地连接在外壳100上,第二取电组件220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取电组件210上,第二取电组件220具有相对于第一取电组件210打开的第一位置和闭合的第二位置。当第二取电组件22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取电组件210和第二取电组件220之间形成用于通过电力线30的开口,当第二取电组件22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取电组件210和第二取电组件220闭合形成环绕电力线30的取电闭环通路。线夹310与第二取电组件220配合并能够带动第二取电组件220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
如图5所示,先通过触动卡扣210固定线夹310以使得第二取电组件220固定处于第一位置,从而可在第一取电组件210和第二取电组件220之间形成开口。如图6和图7所示,当电力线30进入到第一取电组件210和第二取电组件220之间的位置时,电力线30对故障指示器10施加压力使得线夹310脱离触动卡扣521的限定,并在驱动卡爪600的带动下夹紧电力线30,同时第二取电组件220可运动到第二位置,此时第一取电组件210、第二取电组件220和两者之间的电力线30形成取电回路。并可通过锁死机构320锁定线夹310的位置,从而使得故障指示器10可靠地夹紧在电力线30上,实现取电时故障指示器10和电力线30的可靠连接。从而提高了故障指示器10的夹线稳定性,保证了故障指示器10的可靠工作。
线夹310带动第二取电组件220运动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参见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线夹310设有避让第二取电组件220的中空部分,线夹310与第二取电组件220之间设有限位部223,线夹310可通过限位部223带动第二取电组件220朝第一位置运动。示例性地,限位部223设置在第二取电组件220上,限位部223能够与线夹310的靠近第二取电组件220的表面发生抵接干涉。在线夹310朝远离第一取电组件210的方向转动时,线夹310先与限位部223相抵接,之后带动第二取电组件220朝远离第一取电组件210的方向运动,即使得第二取电组件220运动到相对于第一取电组件210打开的第一位置。当需要取电时,安装工具20的驱动卡爪600会带动线夹310夹紧电力线30,此时线夹310不会干涉到限位部223,则第二取电组件220可在外力作用力下运动到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故障指示器10还包括弹性复位件230,设置在第一取电组件210和第二取电组件220之间。弹性复位件230用于向第二取电组件220提供朝第二位置运动的复位力。示例性地,弹性复位件230包括扭簧,套设在第一取电组件210和第二取电组件220相连接的铰接轴上。扭簧的其中一侧扭臂相对固定地抵接在第一取电组件210上,扭簧的另一侧扭臂抵接在第二取电组件220上。本实施例中,在线夹310不会与限位部223发生干涉时,第二取电组件220能够在弹性复位件230的复位力作用下自动回到第二位置,以自动与第一取电组件210形成稳定的取电闭环通路,提高故障指示器10的取电稳定性。
参见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取电组件210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取电线圈211和第一检测线圈212,第二取电组件220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二取电线圈221和第二检测线圈222,当第二取电组件22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取电线圈221与第一取电线圈211闭合成环状,第二检测线圈222与第一检测线圈212闭合成环状。本实施例中,取电机构200为双线圈结构,其第一取电组件210包括半环形的第一取电线圈211和第一检测线圈212,其第二取电组件220包括半环形的第二取电线圈221和第二检测线圈222。当第二取电组件22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取电线圈211与第二取电线圈221闭合形成的环状的取电线圈,第一检测线圈212和第二检测线圈222闭合形成环状的检测线圈。其中,取电线圈和检测线圈可均设计为CT线圈。或者也可将取电线圈设计为CT线圈,将检测线圈设计为罗氏线圈。
参见图2,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故障指示器10还包括故障显示机构400,设置在外壳100上。故障显示机构400与取电机构200连接,用于指示电力线30的线路的故障与否。示例性地,故障显示机构400包括透明指示外壳410及位于透明指示外壳410内部的指示结构420。关于指示结构420的具体形式,以及故障显示机构400如何指示电力线30的线路故障与否的具体方式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参见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故障指示器的安装工具20,用于装载及卸载如上任一方案所述的故障指示器10。安装工具20包括壳体500、支架520、驱动卡爪600和第一弹性件700。壳体500具有用于收容故障指示器10的收容腔510。支架520设置在壳体500上,且位于收容腔510的开口的一侧。驱动卡爪600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520上,驱动卡爪600具有远离收容腔510的开口的打开位置和靠近收容腔510的开口的闭合位置。第一弹性件700设置在驱动卡爪600和支架520之间,用于向驱动卡爪600提供朝闭合位置运动的弹性恢复力。当驱动卡爪600处于打开位置时,驱动卡爪600避让出收容腔510的开口,此时安装工具20可收容故障指示器10。当故障指示器10安装至收容腔510且驱动卡爪600脱离打开位置时,驱动卡爪600能够在第一弹性件700的恢复力作用下向闭合位置运动,以带动线夹310夹紧电力线30。第一弹性件700可以是扭簧。进一步地,故障指示器10的安装工具20还包括触动卡扣521,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架520上。触动卡扣521用于在故障指示器10安装至收容腔510时扣住线夹310,以使线夹310保持在打开状态。可以理解,线夹310在打开状态时,对应使得第二取电组件220处于第一位置。
本实施例的安装工具20,用于装载和卸载前述的故障指示器10。如图5所示,将故障指示器10安装到安装工具20前,使驱动卡爪600处于打开位置,以使得故障指示器10能够通过收容腔510的开口安装到收容腔510中。当故障指示器10安装至收容腔510后,利用触动卡扣521扣住线夹310,使得第二取电组件220保持在第一位置。值得说明的是,故障指示器10安装到收容腔510内时,可使得故障指示器10在收容腔510内具有一定的弹性浮动。这样在安装工具20携带故障指示器10靠近电力线30时,电力线30会挤压故障指示器10,从而使得触动卡扣521与线夹310脱钩。进而驱动卡爪600可在第一弹性件700的作用下向闭合位置运动,以带动线夹310夹紧电力线30,同时使得第二取电组件220运动到第二位置,实现取电检测操作。
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故障指示器10的安装工具2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511,安装在收容腔510内,第二弹性件511用于在故障指示器10安装至收容腔510时,向故障指示器10提供脱出收容腔510的弹性力。第二弹性件511可以是螺旋弹簧。或者第二弹性件511也可以是弹片,蝶形弹簧等结构。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511,可使得故障指示器10收容在收容腔510内时,故障指示器10能够相对于安装工具20有一定的弹性浮动,以用于故障指示器10装载到电力线30上时使触动卡扣521与线夹310脱钩。
参见图4,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故障指示器10的安装工具20还包括限位结构800,设置在驱动卡爪600和支架520之间。限位结构800用于在驱动卡爪600处于打开位置时,使驱动卡爪600相对于支架520位置固定。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800主要是在将故障指示器10安装入安装工具20的时候,固定驱动卡爪600的位置,避免驱动卡爪600阻碍到故障指示器10通过开口收容到收容腔510中。当通过安装工具20将故障指示器10装载到电力线30上时,需解除限位结构800对驱动卡爪600的限位,使得驱动卡爪600在第一弹性件700的作用下脱离打开位置,并具有向闭合位置运动的趋势。
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结构800包括限位座810、限位旋钮820和限位槽830。限位座810设置在支架520上。限位旋钮820可转动地贯穿设置在限位座810上,且限位旋钮820的一端能够自限位座810内向外伸出,或者缩回到限位座810内。限位槽830对应限位旋钮820设置在驱动卡爪600上,当驱动卡爪600处于打开位置时,限位旋钮820的一端自限位座810内向外伸出并卡设在限位槽830内。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限位座810为中空结构,其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通孔。限位座810的一侧分别设有深槽和浅槽,深槽和浅槽是相对于而言的,深槽指的是相对于浅槽的深度较深的槽,浅槽指的是相对于深槽的深度较浅的槽。限位旋钮820包括主体轴821,主体轴821上设有限位柱822,限位柱822用于分别卡设在深槽或者浅槽中。主体轴821上还设有弹簧824和两个限位片823,其中一个限位片823固定连接在主体轴821上,另一个限位片823可移动地套设在主体轴821上,弹簧824位于两个限位片823之间。当限位旋钮820安装到限位座810上时,两个限位片823分别与限位座810的设有通孔的两个侧壁的内侧抵接,限位柱822卡设在深槽或者浅槽中。当旋转旋钮使限位柱822卡设在深槽时,限位旋钮820的端部从限位座810内向外伸出。当旋转旋钮使限位柱822卡设在浅槽时,限位旋钮820的端部缩回到限位座810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座810也可以是实心结构。限位旋钮820可以是与限位座810螺纹连接。具体地。限位旋钮820的外壁设有外螺纹,限位座810开设有螺纹孔,通过正反向旋转限位旋钮820可实现限位旋钮820相对于限位座810的伸出和缩回。
参见图4,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故障指示器10的安装工具20还包括拆卸锁舌900,设置在壳体500上,且位于收容腔510的开口处。拆卸锁舌900具有弹性伸出状态和回缩状态,当拆卸锁舌900处于回缩状态时,拆卸锁舌900避让出收容腔510的开口。当拆卸锁舌900处于弹性伸出状态时,拆卸锁舌900能够与故障指示器10的表面抵接,以将故障指示器10锁定在收容腔510内。本实施例中,拆卸锁舌900主要是在卸载故障指示器10的时候,将故障指示器10与安装工具20可靠固定,以实现通过安装工具20顺利将故障指示器10从电力线30上卸载下来。
参见图11至图13,在一个实施例中,拆卸锁舌900包括锁舌910、锁舌支架920和锁舌弹簧930,以及旋钮主轴940。锁舌支架920用于固定在壳体500的收容腔510的开口处,旋钮主轴940安装在锁舌支架920上。锁舌910与旋钮主轴940的一端连接,且旋钮主轴940能够相对于锁舌910转动,但两者在沿旋钮主轴940的轴向上不可相对移动。锁舌支架920设置回缩槽921和弹出槽922,旋钮主轴940上固定设有限位销941,限位销941用于卡设在回缩槽921或者弹出槽922中。锁舌弹簧930套设在旋钮主轴940上,且位于锁舌910和限位销941之间。当限位销941卡设于锁舌支架920的回缩槽921中时,锁舌910处于回缩状态,此时锁舌910可避让出收容腔510的开口,从而便于将故障指示器10与安装工具20安装。当限位销941卡设于锁舌支架920的弹出槽922时,锁舌910处于弹性伸出状态,即拆卸锁舌900处于弹性伸出状态。这样,在需要从电力线30上卸载故障指示器10时,使拆卸锁舌900处于弹性伸出状态。当故障指示器10开始进入收容腔510时,故障指示器10的周向侧壁会挤压锁舌910,锁舌910弹性地收缩在锁舌支架920中。当故障指示器10进入到收容腔510一定程度时,锁舌910可在锁舌弹簧930的作用下向收容腔510的内部伸出,从而锁舌910能够与故障指示器10的上表面抵接,实现将故障指示器10锁定在收容腔510内。这样,安装工具20能够可靠将故障指示器10从电力线30上卸载下来。
参见图5至图7,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故障指示器的装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将故障指示器10安装至安装工具20的收容腔510内,并使故障指示器10的取电机构200保持在打开位置。可以理解,取电机构200的打开位置对应的是第二取电组件220的第一位置。使取电机构200保持在打开位置,具体操作过程可包括将故障指示器10放置于安装工具20的收容腔510中,打开故障指示器10的线夹310,并使安装工具20的触动卡扣521勾住线夹310,从而线夹310使得第二取电组件220保持在第一位置。更具体地说,在将故障指示器10放置于安装工具20的收容腔510中的步骤之前,先打开安装工具20的驱动卡爪600,将限位旋钮820扭转至伸出状态,使得限位旋钮820的端部卡设在驱动卡爪600的限位槽830中,从而驱动卡爪600保持在打开位置。同时将拆卸锁舌900扭转至回缩状态。然后,如图5所示,将故障指示器10放置于安装工具20的收容腔510中,打开故障指示器10的线夹310,使触动卡扣521勾住线夹310,保持第二取电组件220在第一位置。之后再旋转限位旋钮242,使得限位旋钮242的端部缩回到限位座241内。
S200:判断电力线30是否进入故障指示器10的取电机构200的开口。
S300:当判定电力线30进入到故障指示器10的取电机构200的开口内时,控制安装工具20朝电力线30一侧运动,以使得电力线30压动故障指示器10,从而使得故障指示器10的线夹310脱离安装工具20的触动卡扣521的限定并在安装工具20的驱动卡爪600的作用下夹紧电力线30,同时故障指示器10的取电机构200运动至闭合位置。可以理解,取电机构200的闭合位置对应的是第二取电组件220的第二位置。
S400:判断故障指示器10的线夹310是否与电力线30夹紧。该步骤中,判断故障指示器10的线夹310是否与电力线600夹紧,可以是判断棘爪321的锁止部3211是否与棘轮322接触锁止。当锁止部3211与棘轮322接触锁止时,可判定线夹310与电力线30夹紧。
S500:当判定故障指示器10的线夹310与电力线30夹紧时,控制安装工具20朝远离电力线30的一侧运动,以使安装工具20脱离故障指示器10。
上述故障指示器的装载方法,通过安装工具配合故障指示器,使得故障指示器能够可靠地安装在电力线上以进行电力数据的采集,操作方便。当故障指示器可靠安装在电力线上时,安装工具能够脱离故障指示器。从而安装工具能够操作下一个故障指示器的安装,极大了节约了电力采集的成本。
参见图8至图10,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故障指示器的卸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使安装工具20保持在打开状态,控制安装工具20靠近故障指示器10。在一个实施例中,使安装工具20保持在打开状态的步骤可包括,打开安装工具20的驱动卡爪600,并利用安装工具20的限位结构800使得驱动卡爪600保持在打开位置。此外,将拆卸锁舌900扭转至弹性伸出状态。其中,通过限位结构800使得驱动卡爪600保持在打开位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将限位旋钮820扭转至伸出状态,使得限位旋钮820的端部卡设在驱动卡爪600的限位槽830中,从而使得驱动卡爪600保持在打开位置。
S200:判断故障指示器10是否与安装工具20的收容腔510的开口对准。
S300:当判定故障指示器10与安装工具20的收容腔510的开口对准时,控制安装工具20朝故障指示器10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故障指示器10进入收容腔510内。
S400:判断故障指示器10的锁死机构320是否解除对故障指示器10的线夹310的锁定。该步骤中,判断故障指示器10的锁死机构320是否解除对故障指示器10的线夹310的锁定,可以是判断棘爪321的锁止部3211是否脱离与棘轮322的接触。当锁止部3211脱离与棘轮322的接触时,判定锁死机构320已解除对线夹310的锁定。
S500:当判定故障指示器10的锁死机构320已解除对故障指示器10的线夹310的锁定时,判断安装工具20的拆卸锁舌900是否弹出并抵接在故障指示器10的表面。
S600:当判定安装工具20的拆卸锁舌900弹出并抵接在故障指示器10的表面时,控制安装工具20朝远离电力线30的方向运动,以使故障指示器10随着安装工具20一起脱离电力线30。
上述故障指示器的拆卸方法,利用安装工具配合故障指示器,使得故障指示器能够顺利从电力线上拆卸下来,操作方便,利于故障指示器的安全回收。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故障指示器10的装载和卸载过程。
在需要将故障指示器10装载到电力线30时,第一步,打开安装工具20。如图5所示,首先打开安装工具20的驱动卡爪600,将限位旋钮820扭转至伸出状态,使得限位旋钮820的端部卡设在驱动卡爪600的限位槽830中,从而驱动卡爪600保持在打开位置。同时将拆卸锁舌900扭转至回缩状态。
第二步,将故障指示器10安装到安装工具20。如图5所示,将故障指示器10放置于安装工具20的收容腔510中,打开故障指示器10的线夹310,同时线夹310会带动第二取电组件220朝第一位置运动。使安装工具20的触动卡扣521勾住线夹310,保持线夹310和第二取电组件220均为打开状态。之后旋转限位旋钮820,使得限位旋钮820的端部缩回到限位座810内。此时,故障指示器10受安装工具20的第二弹性件511的弹力作用有向上运动的趋势,驱动卡爪600受第一弹性件700的弹性恢复力作用有推动线夹310朝第一取电组件210一侧运动的趋势,同时触动卡扣521勾住线夹310,使得线夹310不能朝第一取电组件210一侧运动。最终,故障指示器10能够在安装工具20的收容腔510中固定,且第二取电组件220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
第三步,将故障指示器10装载到电力线30上。如图6所示,将故障指示器10及安装工具20对准电力线30,具体地是将第一取电组件210和第二取电组件220之间的开口对准电力线30。电力线30进入第一取电组件210和第二取电组件220之间的位置之后,上举安装工具20,使得电力线30挤压故障指示器10,此时收容腔510内的第二弹性件511压缩,然后故障指示器10会整体下移,之后线夹310脱离安装工具20的触动卡扣521。紧接着驱动卡爪600在第一弹性件700的作用下带动线夹310朝第一取电组件210一侧运动,同时第二取电组件220在弹性复位件230的作用下朝第二位置运动,使得电力线30与第一取电组件210和第二取电组件220形成取电闭环回路。同时,在锁止压簧323的作用下,棘爪321锁死棘轮322,使得线夹310的位置被锁定,从而线夹310能够可靠地夹紧电力线30。
第四步,安装工具20与故障指示器10脱离。如图7所示,故障指示器10的线夹310夹紧电力线30之后,向下拉动安装工具20,此时,驱动卡爪600在电力线30的相对作用下发生旋转。从而安装工具20能够脱离故障指示器10。而故障指示器10留在电力线30上,可开始故障检测工作。
在需要将故障指示器10从电力线30上卸载时,第一步,打开安装工具20。打开安装工具20的驱动卡爪600,将限位旋钮820扭转至伸出状态,使得限位旋钮820的端部卡设在驱动卡爪600的限位槽830中,从而驱动卡爪600保持在打开位置。同时将拆卸锁舌900扭转至弹性伸出状态。
第二步,安装工具20收容故障指示器10。如图8所示,向上举起打开状态的安装工具20,将收容腔510的开口对准故障指示器10。在收容的过程中,安装工具20的收容腔510的侧壁挤压棘爪321的触发部3212,使棘爪321的锁止部3211脱离棘轮322,从而释放线夹310,取消线夹310与电力线30的锁死状态,完成故障指示器10与电力线30之间的脱离。继续向上举起安装工具20,当拆卸锁舌900自动弹出并与故障指示器10的上表面抵接时,拆卸锁舌900成功将故障指示器10与安装工具20锁定。
第三步,故障指示器10从电力线30拆除。如图9、图10所示,安装工具20的拆卸锁舌900将故障指示器10与安装工具20连接在一起,下拉安装工具20,即可带动故障指示器10向下运动。同时在电力线30的作用下,线夹310带动第二取电组件220旋转,当线夹310与第二取电组件220张开角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故障指示器10能够顺利从电力线30上脱离。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0);以及
非储能夹线机构(300),设置在所述外壳(100)上,所述非储能夹线机构(300)包括线夹(310)和锁死机构(320),所述线夹(310)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外壳(100)上,所述线夹(310)能够脱离安装工具(20)的触动卡扣(521)的限定并在安装工具(20)的驱动卡爪(600)的作用下夹紧电力线(30),所述锁死机构(320)设置在所述外壳(100)和所述线夹(310)之间,所述锁死机构(320)具有锁止部(3211)和触发部(3212),所述锁止部(3211)用于在所述线夹(310)夹紧电力线(30)时相对于所述外壳(100)锁定所述线夹(310),所述触发部(3212)能够与安装工具(20)配合,以在安装工具(20)的触发下解除所述锁止部(3211)对所述线夹(310)的锁定;
所述锁死机构(320)为棘轮锁死机构,所述锁死机构(320)包括棘爪(321)和棘轮(322),所述棘爪(321)设置在所述外壳(100)和所述线夹(310)的其中一者上,所述棘轮(322)对应所述棘爪(321)设置在所述外壳(100)和所述线夹(310)的另一者上,所述锁止部(3211)和所述触发部(3212)均设置在所述棘爪(321)上,所述锁止部(3211)和所述棘轮(322)配合以在所述线夹(310)夹紧电力线(30)时锁定所述线夹(310),所述触发部(3212)能够在安装工具(20)的触发下解除所述锁止部(3211)对所述线夹(310)的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3211)和所述触发部(3212)分别设置在所述棘爪(321)的相对的两端,所述棘爪(321)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外壳(100)上,所述触发部(3212)和所述锁止部(3211)绕所述棘爪(321)的中部互为反向运动;
所述棘轮(322)可相对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线夹(310)上,所述锁止部(3211)用于与所述棘轮(322)配合,以锁止所述棘轮(322)或者释放所述棘轮(322),当所述触发部(3212)朝远离所述外壳(100)的一侧的运动到预设位置时,所述锁止部(3211)锁止所述棘轮(322),当所述触发部(3212)受到安装工具(20)施加的朝向所述外壳(100)一侧的外力时,所述锁止部(3211)释放所述棘轮(3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死机构(320)还包括锁止压簧(323),设置在所述外壳(100)和所述触发部(3212)之间,所述锁止压簧(323)用于向所述触发部(3212)提供远离所述外壳(100)的复位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电机构(200),设置在所述外壳(100)上,所述取电机构(200)包括第一取电组件(210)和第二取电组件(220),所述第一取电组件(210)可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外壳(100)上,所述第二取电组件(220)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取电组件(210)上,所述第二取电组件(220)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取电组件(210)打开的第一位置和闭合的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二取电组件(22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取电组件(210)和所述第二取电组件(220)之间形成用于通过电力线(30)的开口,当所述第二取电组件(220)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取电组件(210)和所述第二取电组件(220)闭合形成环绕电力线(30)的取电闭环通路,所述线夹(310)与所述第二取电组件(220)配合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取电组件(220)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310)设有避让所述第二取电组件(220)的中空部分,所述线夹(310)与所述第二取电组件(220)之间设有限位部(223),所述线夹(310)可通过所述限位部(223)带动所述第二取电组件(220)朝第一位置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复位件(230),设置在所述第一取电组件(210)和所述第二取电组件(220)之间,所述弹性复位件(230)用于向所述第二取电组件(220)提供朝第二位置运动的复位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230)包括扭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取电组件(210)和所述第二取电组件(220)相连接的铰接轴上,所述扭簧的其中一侧扭臂相对固定地抵接在所述第一取电组件(210)上,所述扭簧的另一侧扭臂抵接在所述第二取电组件(2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故障显示机构(400),设置在所述外壳(100)上,所述故障显示机构(400)与所述取电机构(200)连接,用于指示电力线(30)的线路的故障与否。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310)还设有配合部(311),所述配合部(311)用于与安装工具(20)的驱动卡爪(600)接触配合,以使得所述线夹(310)能够在安装工具的驱动卡爪(600)的带动下夹紧电力线(30)。
10.一种故障指示器的安装工具,用于装载及卸载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故障指示器(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500),具有用于收容故障指示器(10)的收容腔(510);
支架(520),设置在所述壳体(500)上,且位于所述收容腔(510)的开口的一侧;
驱动卡爪(60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520)上,所述驱动卡爪(600)具有远离所述收容腔(510)的开口的打开位置和靠近所述收容腔(510)的开口的闭合位置;以及
第一弹性件(700),设置在所述驱动卡爪(600)和所述支架(520)之间,用于向所述驱动卡爪(600)提供朝闭合位置运动的弹性恢复力,当所述驱动卡爪(600)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驱动卡爪(600)避让出所述收容腔(510)的开口,当故障指示器(10)安装至所述收容腔(510)且所述驱动卡爪(600)脱离打开位置时,所述驱动卡爪(600)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700)的恢复力作用下向闭合位置运动,以带动所述线夹(310)夹紧电力线(3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故障指示器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卡扣(521)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520)上,所述触动卡扣(521)用于在故障指示器(10)安装至所述收容腔(510)时扣住所述线夹(310),以使所述线夹(310)保持打开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故障指示器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511),安装在所述收容腔(510)内,所述第二弹性件(511)用于在故障指示器(10)安装至所述收容腔(510)时,向故障指示器(10)提供脱出所述收容腔(510)的弹性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故障指示器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结构(800),设置在所述驱动卡爪(600)和所述支架(520)之间,所述限位结构(800)用于在所述驱动卡爪(600)处于打开位置时,使所述驱动卡爪(600)相对于所述支架(520)位置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故障指示器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800)包括:限位座(810),设置在所述支架(520)上;
限位旋钮(820),可转动地贯穿设置在所述限位座(810)上,且所述限位旋钮(820)的一端能够自所述限位座(810)内向外伸出,或者缩回到所述限位座(810)内;以及
限位槽(830),对应所述限位旋钮(820)设置在所述驱动卡爪(600)上,当所述驱动卡爪(600)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限位旋钮(820)的一端自所述限位座(810)内向外伸出并卡设在所述限位槽(830)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故障指示器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拆卸锁舌(900),设置在所述壳体(500)上,且位于所述收容腔(510)的开口处,所述拆卸锁舌(900)具有弹性伸出状态和回缩状态,当所述拆卸锁舌(900)处于回缩状态时,所述拆卸锁舌(900)避让出所述收容腔(510)的开口,当所述拆卸锁舌(900)处于弹性伸出状态时,所述拆卸锁舌(900)能够与故障指示器(10)的表面抵接,以将故障指示器(10)锁定在所述收容腔(510)内。
1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故障指示器的装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故障指示器(10)安装至安装工具(20)的收容腔(510)内,并使故障指示器(10)的取电机构(200)保持在打开位置;
判断电力线(30)是否进入故障指示器(10)的取电机构(200)的开口;
当判定电力线(30)进入到故障指示器(10)的取电机构(200)的开口内时,控制安装工具(20)朝电力线(30)一侧运动,以使得电力线(30)压动故障指示器(10),从而使得故障指示器(10)的线夹(310)脱离安装工具(20)的触动卡扣(521)的限定并在安装工具(20)的驱动卡爪(600)的作用下夹紧电力线(30),同时故障指示器(10)的取电机构(200)运动至闭合位置;
判断故障指示器(10)的线夹(310)是否与电力线(30)夹紧;
当判定故障指示器(10)的线夹(310)与电力线(30)夹紧时,控制安装工具(20)朝远离电力线(30)的一侧运动,以使安装工具(20)脱离故障指示器(10)。
1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故障指示器的卸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使安装工具(20)保持在打开状态,控制安装工具(20)靠近故障指示器(10);
判断故障指示器(10)是否与安装工具(20)的收容腔(510)的开口对准;
当判定故障指示器(10)与安装工具(20)的收容腔(510)的开口对准时,控制安装工具(20)朝故障指示器(10)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故障指示器(10)进入收容腔(510)内;
判断故障指示器(10)的锁死机构(320)是否解除对故障指示器(10)的线夹(310)的锁定;
当判定故障指示器(10)的锁死机构(320)已解除对故障指示器(10)的线夹(310)的锁定时,判断安装工具(20)的拆卸锁舌(900)是否弹出并抵接在故障指示器(10)的表面;
当判定安装工具(20)的拆卸锁舌(900)弹出并抵接在故障指示器(10)的表面时,控制安装工具(20)朝远离电力线(30)的方向运动,以使故障指示器(10)随着安装工具(20)一起脱离电力线(3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40753.9A CN110456220B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故障指示器及其装载、卸载方法以及安装工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40753.9A CN110456220B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故障指示器及其装载、卸载方法以及安装工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56220A CN110456220A (zh) | 2019-11-15 |
CN110456220B true CN110456220B (zh) | 2024-07-19 |
Family
ID=68485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40753.9A Active CN110456220B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故障指示器及其装载、卸载方法以及安装工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5622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03046A (zh) * | 2019-11-21 | 2020-01-17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故障指示器及其装载、卸载方法以及安装工具 |
CN112858835B (zh) * | 2020-12-31 | 2024-03-15 | 河南华能联合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识别设备及电力施工检修电缆识别方法 |
CN113782991B (zh) * | 2021-09-14 | 2023-07-14 |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快速弹性的锁线结构 |
CN116950487B (zh) * | 2023-09-21 | 2023-11-21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 | 一种横担及用于线路在线监测的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0720623U (zh) * | 2019-08-12 | 2020-06-09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故障指示器及其安装工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56763B2 (en) * | 2009-02-27 | 2011-06-07 | Johannes Mies | Faulted circuit indicator device having an improved clamping mechanism |
CN102354928A (zh) * | 2011-09-29 | 2012-02-15 | 天津赛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安装工具 |
FR3031812A1 (fr) * | 2015-01-20 | 2016-07-22 |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 Detecteur pour un conducteur d'un reseau electrique |
CN204536471U (zh) * | 2015-02-15 | 2015-08-05 | 聂九鹏 | 架空线缆环形开合式故障指示器及其拆装工具 |
CN208369073U (zh) * | 2018-03-16 | 2019-01-11 |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用于监测高压线故障指示装置的夹紧结构 |
CN208207124U (zh) * | 2018-03-23 | 2018-12-07 | 徐州华创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双电流互感器的架空故障指示器 |
CN208833862U (zh) * | 2018-09-11 | 2019-05-07 |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设有夹紧机构的架空远传型故障指示器 |
CN208953563U (zh) * | 2018-09-19 | 2019-06-07 | 映翰通嘉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电网故障指示器用安装拆卸工具 |
-
2019
- 2019-08-12 CN CN201910740753.9A patent/CN11045622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0720623U (zh) * | 2019-08-12 | 2020-06-09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故障指示器及其安装工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56220A (zh) | 2019-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56220B (zh) | 故障指示器及其装载、卸载方法以及安装工具 | |
CN110380358B (zh) | 故障指示器的安装、拆卸方法和拆装工具 | |
EP2903099B1 (en) | Power supply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unlocking power supply connector | |
US6223835B1 (en) | Battery-powered hand-guided power tool | |
JP6183009B2 (ja) | 車両用外部充電器接続構造 | |
CN106522679B (zh) | 电子锁具及电子锁具的紧急解锁方法 | |
CN204704199U (zh) | 用于连接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快速锁扣结构 | |
CN110383524B (zh) | 电池模块以及无人机 | |
CN102536976B (zh) | 锁扣装置 | |
KR20190089097A (ko) | 신속 걸림 연결장치 | |
JP2014239617A (ja) | 車両用外部充電器接続構造 | |
AU2011253954A1 (en) | Mounting bracket | |
CN210720623U (zh) | 故障指示器及其安装工具 | |
CN210111473U (zh) | 故障指示器拆装工具 | |
CN110703046A (zh) | 故障指示器及其装载、卸载方法以及安装工具 | |
CN211173483U (zh) | 电子挂锁 | |
CN213705142U (zh) | 锁止机构 | |
WO2014156132A1 (ja) | 電気接続用コネクタ | |
CN211554186U (zh) | 故障指示器及安装工具 | |
US20220074241A1 (en) | Cable modules, vehicles, and vehicle production methods | |
JP3180674U (ja) | 自動着脱式シャックル装置 | |
CN210668159U (zh) | 断路器手柄的位置锁装置 | |
CN207780682U (zh) | 存储器锁紧装置 | |
CN112006664A (zh) | 一种探测器锁止装置及医学成像设备 | |
CN109907915B (zh) | 治疗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