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443434A - 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3434A
CN110443434A CN201910762836.8A CN201910762836A CN110443434A CN 110443434 A CN110443434 A CN 110443434A CN 201910762836 A CN201910762836 A CN 201910762836A CN 110443434 A CN110443434 A CN 110443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 refuse
information
compost
fermentating groove
composting fermen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28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立力
夏寒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7628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434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43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34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9/00Fertilisers from household or town refuse
    • C05F9/02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9/00Fertilisers from household or town refuse
    • C05F9/04Biological compos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06Q10/043Optimisation of two dimensional placement, e.g. cutting of clothes or woo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的系统及方法,包括:湿垃圾收集装置、垃圾运输车、湿垃圾处置站点和信息监控平台;湿垃圾收集装置布置于城市区域,湿垃圾处置站点设置于所述城市区域周边的农村区域,湿垃圾处置站点设置有堆肥发酵槽,通过垃圾运输车收集和装运湿垃圾并将所装运湿垃圾的量上传至信息监控平台,由信息监控平台为每台垃圾运输车匹配合适的堆肥发酵槽。本发明的系统及方法对湿垃圾就地、就近减量处置,堆肥场地化整为零、分散布局,信息监控平台统一分配管理的特点,具有占地空间小、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乡垃圾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我们日常生活垃圾中50%以上是湿垃圾,其产生臭气、滋生蚊蝇、传播疾病、产生污水(渗滤液)等,对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我国城市对湿垃圾集中处置,采用大型厌氧产沼工艺(主流工艺占90%)和好氧堆肥工艺(传统工艺占10%),需要将城区产生的湿垃圾统一运输至处理地,进行集中式处置。两种工艺的缺陷包括:1)占地大。集中式处置需要一块大面积的处理场地,城市是垃圾主要产生场所,但是我国城市地区很难提供的一块大面积的处置场地;2)投资高。一块大面积的处理场地的获批以及大型厂区的基础设置建设需要的前期投资很大;3)环保压力大。垃圾集中产生的污水和废气排放的问题突出,尤其是气味污染对周边区域影响大,产生“邻避效应”,环评难以通过;4)运行费用高。将城市地区的垃圾运输至集中处理场地的路程远,每天收运湿垃圾的车辆不仅对城市交通产生压力,也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湿垃圾集中式处置项目常常因“邻避效应”,其设施往往难以落地。以上海市宝山区的大型湿垃圾处置项目为例,项目日处理湿垃圾500吨,项目投资4.2亿元,占地30亩(已是当下占地最小的湿垃圾处置用地,通常此规模占地约100亩)。虽然项目已经通过环评并准备正式上马,但是,由于距项目选址地点500米外的社区居民抵制该项目,导致项目被紧急叫停,宝山区的湿垃圾处理问题解决前途未卜。
针对目前的垃圾处理工艺的占地大、投资多、环评难通过、项目难落地的难题,本领域需要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系统,其具有分散式处理、占地空间小、运输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的系统,包括:湿垃圾收集装置、垃圾运输车、湿垃圾处置站点和信息监控平台;
所述湿垃圾收集装置布置于城市区域,用于收集城市区域产生的湿垃圾;所述城市区域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单元,每个区域单元内布置多个湿垃圾收集装置和至少一台垃圾运输车;
所述垃圾运输车负责收集和装运其所在区域单元内的湿垃圾收集装置所存放的湿垃圾;当所在区域单元内的各湿垃圾收集装置所存放的湿垃圾收集完毕后,每台垃圾运输车将其所收集湿垃圾的量上传至所述信息监控平台;
所述湿垃圾处置站点设置于所述城市区域周边的农村区域,用于将收集的城市区域产生的湿垃圾进行覆膜堆肥;所述湿垃圾处置站点与所述城市区域的距离在10公里以内;所述城市区域周边设置多个湿垃圾处置站点,每个湿垃圾处置站点设有多个进行覆膜堆肥的堆肥发酵槽,每个堆肥发酵槽具有唯一的编号信息;每个堆肥发酵槽占地0.3~0.7亩,湿垃圾容量为400~500吨,堆肥发酵槽的三面挡墙高1.5米,且地面铺设曝气管道;
所述湿垃圾处置站点设置有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所述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监控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以及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并将各堆肥发酵槽的编号信息和位置信息、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上传至所述信息监控平台;
所述信息监控平台接收上传的每台垃圾运输车所收集湿垃圾的量、各堆肥发酵槽的编号信息、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所述信息监控平台根据每台垃圾运输车所收集湿垃圾的量和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存放量信息为每台垃圾运输车匹配一个堆肥发酵槽,匹配关系满足: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的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与所匹配的每台垃圾运输车所收集湿垃圾的量的之和为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的垃圾最大处理量的80%~100%;所述信息监控平台将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的编号信息发送至所匹配的垃圾运输车,所匹配的垃圾运输车将装运的湿垃圾运送至对应编号信息的堆肥发酵槽;所述信息监控平台在匹配堆肥发酵槽与垃圾运输车时,优先选择堆肥发酵槽与垃圾运输车距离较近的匹配方案。
具体的,该系统中,所述湿垃圾收集装置布置于城市区域的以下场所中的至少之一:农贸市场、居民小区、学校食堂、医院食堂、企业食堂、商场餐饮点。
优选的,所述湿垃圾收集装置全面覆盖布置于城市区域的农贸市场、居民小区、学校食堂、医院食堂、企业食堂和商场餐饮点。
具体的,该系统中,所述湿垃圾收集装置具有抽滤或压滤方式的固液分离系统,能将湿垃圾中的固态物与水/油分离,对湿垃圾做减量处理。分离出的湿垃圾中的固态物储存于所述湿垃圾收集装置的收集桶。所述垃圾运输车负责收集和装运其所在区域单元内的所述收集桶中固态物。
具体的,该系统中,所述湿垃圾处置站点设置于所述农村区域的农业废弃物场地和/或非耕种荒地。
优选的,该系统中,所述湿垃圾处置站点分散设置于所述城市区域的周围。
具体的,该系统中,所述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监控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当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达到42天时,所述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发送堆肥成熟信号至信息监控平台,提醒对有机肥出库处理。当有机肥从堆肥发酵槽出库运走后,所述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监控该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存放量信息变为0。已经开始堆肥发酵的堆肥发酵槽的湿垃圾的存放量信息为100%,堆肥时长信息按实际开始堆肥发酵天数计算。
具体的,该系统中,所述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还通过传感器监控湿垃圾堆肥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数据。根据温度和湿度数据,可以做出堆肥发酵异变的技术指标修正,达到有机肥生产标准合格。
具体的,该系统中,所述湿垃圾处置站点还设置有有机肥包装车间,所述有机肥包装车间负责接收从堆肥发酵槽出库运来的堆肥成熟的有机肥,并对有机肥进行筛分、包装。
具体的,该系统中,所述湿垃圾处置站点的占地面积为一亩至五亩。
具体的,该系统中,所述每个湿垃圾处置站点中设置堆肥发酵槽2条至10条。
具体的,该系统中,各湿垃圾处置站点的堆肥发酵槽总数为至少42条。槽的数目与堆肥时长相吻合,每天堆满一条堆肥发酵槽或更多,达到高效完美的生产运营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分散布置于城市区域的湿垃圾收集装置收集城市区域产生的湿垃圾;所述城市区域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单元,每个区域单元内布置多个湿垃圾收集装置和至少一台垃圾运输车;
通过垃圾运输车装运其所在区域单元内的湿垃圾收集装置所存放的湿垃圾,装运完毕后,每台垃圾运输车将其所装运湿垃圾的装运量上传至信息监控平台;
在所述城市区域周边的农村区域设置多个湿垃圾处置站点,每个湿垃圾处置站点设有多个进行覆膜堆肥的堆肥发酵槽,每个堆肥发酵槽具有唯一的编号信息;每个堆肥发酵槽占地0.3~0.7亩,湿垃圾容量为400~500吨,堆肥发酵槽的三面挡墙高1.5米,且地面铺设曝气管道,对堆肥发酵增氧曝气;当湿垃圾堆满一个堆肥发酵槽时,用膜覆盖封闭发酵槽,经42天静态发酵后有机肥制作完成;通过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监控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以及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并将各堆肥发酵槽的编号信息、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上传至所述信息监控平台;
通过信息监控平台为每台垃圾运输车匹配一个堆肥发酵槽,匹配关系满足: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的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与所匹配的每台垃圾运输车所收集湿垃圾的量的之和为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的垃圾最大处理量的80%~100%;通过信息监控平台将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的编号信息发送至所匹配的垃圾运输车,所匹配的垃圾运输车将装运的湿垃圾运送至对应编号信息的堆肥发酵槽;所述信息监控平台在匹配堆肥发酵槽与垃圾运输车时,优先选择堆肥发酵槽与垃圾运输车距离较近的匹配方案;
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待湿垃圾卸完后开始覆膜堆肥,并由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监控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以及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
具体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达到42天时,所述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发送堆肥成熟信号至信息监控平台,提醒对有机肥出库处理。
具体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堆肥成熟的有机肥直接用于当地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和城市园林绿化。
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和方法是城乡一体化解决湿垃圾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为城市消除“邻避效应”,为农村提供充足的有机肥生产资源,改变大工业粗暴处理方式,采用循环生态农业处理方式,提升环境质量,降低运行成本,推进生态文明。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城市湿垃圾就地、就近处置。城市湿垃圾就地、就近减量处置,将大型集中设施处置布局优化为分散小型设施处置布局,将湿垃圾处置站点分散设置于城市区域周边的农村区域,而不再是将湿垃圾运输至距离城市区域较远的集中处置场地,节省了运输成本。
(2)覆膜堆肥技术生产有机肥。湿垃圾减量后,收运至农村地区的堆肥发酵槽,处置采用覆膜堆肥发酵技术,用堆肥菌加上膜在密闭环境中,在露天进行,无需建筑,不产生臭味和渗滤液,不污染土壤。农村集中大规模堆肥所需的大片场地很难解决,但是我们把现有农业废弃物场地和/或非耕种荒地利用起来作堆肥场地,化整为零,分散布局,有序堆肥,节省了城市空间,利用了有效土地,降低了场地成本,生产的有机肥能获得经济效益。
(3)建立城乡湿垃圾分散处置和覆膜堆肥生产运营信息技术监控平台。基于信息监控平台,对湿垃圾的运送和分配进行统一管理,对湿垃圾处置站点的各堆肥发酵槽的有机肥生产进行统一有序的管理,使各堆肥发酵槽依次进行高效率的堆肥发酵。
(4)有机肥在农村区域就地分销。湿垃圾处置站点生产的有机肥,可在农村区域就地分销,直接应用于当地农场的生产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通,形成生态循环,发展有机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系统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方法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附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1、湿垃圾收集装置;
2、垃圾运输车;
3、湿垃圾处置站点;
4、信息监控平台;
5、城市区域;
51、区域单元;
6、农村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湿垃圾收集装置1、垃圾运输车2、湿垃圾处置站点3和信息监控平台4。
其中,湿垃圾收集装置1是布置于城市区域5,该城市区域5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单元51,每个区域单元51内布置多个湿垃圾收集装置1和至少一台垃圾运输车2。城市区域5是指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具有人口较稠密和每天产生日常生活垃圾多的特征。湿垃圾收集装置1用于收集城市区域产生的湿垃圾。每台垃圾运输车2将其所收集湿垃圾的装运量上传至信息监控平台4。
其中,湿垃圾处置站点3设置于该城市区域5周边的农村区域6。湿垃圾处置站点3主要用途是将收集的城市区域5产生的湿垃圾进行覆膜堆肥,以生产有机肥。在城市区域5周边设置有多个湿垃圾处置站点3,每个湿垃圾处置站点3设有多个进行覆膜堆肥的堆肥发酵槽31,每个堆肥发酵槽31具有唯一的编号信息,并且由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32进行监控。每个堆肥发酵槽31占地约半亩,三面挡墙1.5米高,地面铺设曝气管道,对堆肥发酵增氧曝气,堆满一个发酵槽湿垃圾约为450吨,用膜覆盖封闭发酵槽,经42天静态发酵后有机肥制作完成,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含氧率等均由传感器检测。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32监控各堆肥发酵槽31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以及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并将各堆肥发酵槽的编号信息、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上传至信息监控平台4。
其中,信息监控平台4负责接收上传的每台垃圾运输车2所收集湿垃圾的量、各堆肥发酵槽31的编号信息、各堆肥发酵槽31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各堆肥发酵槽31中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信息监控平台4根据每台垃圾运输车2所收集湿垃圾的量和各堆肥发酵槽31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为每台垃圾运输车2匹配一个堆肥发酵槽31,并将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31的编号信息发送至所匹配的垃圾运输车2,所匹配的垃圾运输车2将其装运的湿垃圾运送并卸载于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31;其中,匹配关系应满足: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的湿垃圾31的已存放量和与之匹配的每台垃圾运输车2所收集湿垃圾的量的之和应为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31的垃圾最大处理量的80%~100%,且匹配时优先选择堆肥发酵槽31与垃圾运输车2距离较近的匹配方案。
本发明的系统,将湿垃圾进行就地收集、就近运输、就近堆肥处置。将各堆肥发酵槽分散布置于农村区域,相比集中堆肥方式,本发明中各个湿垃圾处置站点的占地面积小、湿垃圾堆肥量小,环境污染且易于净化,环评容易通过,为城市消除“邻避效应”。
本发明的系统,将各堆肥发酵槽分散布置于农村区域,可以为当地农村区域提供充足的有机肥生产资源,有机肥就地销售和施用,销售渠道好、运输成本低,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系统可以在农村利用现有的农业废弃物场地和非耕种荒地作湿垃圾堆肥场地,进一步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系统中湿垃圾收集装置具有抽滤或压滤方式的固液分离系统,能将湿垃圾中的固态物与水/油分离,对湿垃圾进行就地减量处理,提高运输效率。分离出的湿垃圾中的固态物储存于所述湿垃圾收集装置的收集桶。垃圾运输车收集和装运收集桶中固态物。
本发明的系统可以采用覆膜堆肥发酵技术将湿垃圾制成有机肥。减量后的湿垃圾进行覆膜堆肥发酵,堆体核心温度超过70℃,堆体外表温度也有60℃,良好的温度与湿度控制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使得有机物分解与腐熟得以充分进行,经42天覆膜发酵有机肥制作完成。场地设置不小于一亩,一亩可设定两条发酵槽,根据场地大小设定对应的发酵槽数量,场地大小和数量依据城乡每日产生湿垃圾量来确定,因地制宜。
本发明的系统,根据每台垃圾运输车所收集湿垃圾的量和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为每台垃圾运输匹配一个堆肥发酵槽,使湿垃圾每天要堆满一条发酵槽或更多条槽,使当天膜覆封闭完成。
本发明的系统,通过传感器随时获取湿垃圾发酵过程中的数据,控制湿垃圾温度、湿度和其他微生物等,使有机肥生产达标合格。
本发明的系统设置各湿垃圾处置站点的堆肥发酵槽总数为至少42条。有机肥料生产节奏与其工艺周期相吻合,将会达到高效完美的生产运营状态。
本发明的系统可以设置有机肥包装车间。将发酵完成的有机肥运至车间,进行大小颗粒筛分、包装、入库及出厂。
本发明的系统通过信息监控平台,对城市和农村各湿垃圾减量点和各堆肥发酵场地进行动态全过程管理。信息监控平台与湿垃圾收集装置、垃圾运输车、湿垃圾处置站点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连接。垃圾分类后,湿垃圾就地、就近减量处置。湿垃圾减量后,收运至堆肥场地进行覆膜发酵,通过传感器获取湿垃圾堆肥发酵过程中的数据,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做出堆肥发酵异变的技术指标修正,达到有机肥生产标准合格。以每个堆肥场地为单元,将发酵槽进行编码储存到数据库中,每批次下线有机肥质量控制均可追诉。发酵完成的有机肥运达车间进行分筛、包装、入库和出厂,车间每天生产情况通过互联网传输到信息监控平台。
本发明的系统的基本运行方法如图2所示。首先,通过分散布置于城市区域的湿垃圾收集装置收集城市区域产生的湿垃圾;通过垃圾运输车装运其所在区域单元内的湿垃圾收集装置所存放的湿垃圾,将其所装运湿垃圾的装运量上传至信息监控平台;在所述城市区域周边的农村区域设置多个湿垃圾处置站点,每个湿垃圾处置站点设有多个进行覆膜堆肥的堆肥发酵槽,每个堆肥发酵槽具有唯一的编号信息;通过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监控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以及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并将各堆肥发酵槽的编号信息、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上传至所述信息监控平台;通过信息监控平台为每台垃圾运输车匹配一个堆肥发酵槽,匹配关系满足: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的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与所匹配的每台垃圾运输车所收集湿垃圾的量的之和为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的垃圾最大处理量的80%~100%;通过信息监控平台将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的编号信息发送至所匹配的垃圾运输车,所匹配的垃圾运输车将装运的湿垃圾运送至对应编号信息的堆肥发酵槽;所述信息监控平台在匹配堆肥发酵槽与垃圾运输车时,优先选择堆肥发酵槽与垃圾运输车距离较近的匹配方案;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待湿垃圾卸完后开始覆膜堆肥,并由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监控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以及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当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达到42天时,所述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发送堆肥成熟信号至信息监控平台,提醒对有机肥出库处理。可以将堆肥成熟的有机肥直接用于当地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和城市园林绿化。
就以上海市宝山区的集中湿垃圾处置项目为例,规模日处理500吨厌氧产沼工艺,投资4.2亿元,占地30亩,每吨处理费用354元,日产沼发电25000度电约17500元或直接燃烧排放,日产残渣25吨(需填埋或焚烧,每吨处置费用200元)约5000元;采用本发明的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的系统及方法,同样规模日处理500吨湿垃圾,投资8000万元,占地为分散用地之和约20亩,每块分散用地不小于一亩,每吨处理费用100元,日产有机肥200吨(每吨有机肥450元)约90000元。相比而言,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除了可以有效避免“邻避效应”、降低环境污染之外,还能极大的节省项目成本和政府财政支出,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垃圾收集装置、垃圾运输车、湿垃圾处置站点和信息监控平台;
所述湿垃圾收集装置布置于城市区域,用于收集城市区域产生的湿垃圾;所述城市区域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单元,每个区域单元内布置多个湿垃圾收集装置和至少一台垃圾运输车;
所述垃圾运输车负责收集和装运其所在区域单元内的湿垃圾收集装置所存放的湿垃圾;当所在区域单元内的各湿垃圾收集装置所存放的湿垃圾收集完毕后,每台垃圾运输车将其所收集湿垃圾的量上传至所述信息监控平台;
所述湿垃圾处置站点设置于距离所述城市区域周边的农村区域且距离所述城市区域10公里以内,用于将收集的城市区域产生的湿垃圾进行覆膜堆肥;所述城市区域周边设置多个湿垃圾处置站点,每个湿垃圾处置站点设有多个进行覆膜堆肥的堆肥发酵槽,每个堆肥发酵槽具有唯一的编号信息;每个堆肥发酵槽占地0.3~0.7亩,湿垃圾容量为400~500吨,堆肥发酵槽的三面挡墙高1.5米,且地面铺设曝气管道;
所述湿垃圾处置站点设置有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所述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监控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以及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并将各堆肥发酵槽的编号信息和位置信息、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上传至所述信息监控平台;
所述信息监控平台接收上传的每台垃圾运输车所收集湿垃圾的量、各堆肥发酵槽的编号信息、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所述信息监控平台根据每台垃圾运输车所收集湿垃圾的量和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存放量信息为每台垃圾运输车匹配一个堆肥发酵槽,匹配关系满足: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的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与所匹配的每台垃圾运输车所收集湿垃圾的量的之和为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的垃圾最大处理量的80%~100%;所述信息监控平台将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的编号信息发送至所匹配的垃圾运输车,所匹配的垃圾运输车将装运的湿垃圾运送至对应编号信息的堆肥发酵槽;所述信息监控平台在匹配堆肥发酵槽与垃圾运输车时,优先选择堆肥发酵槽与垃圾运输车距离较近的匹配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垃圾收集装置布置于城市区域的以下场所中的至少之一:农贸市场、居民小区、学校食堂、医院食堂、企业食堂、商场餐饮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垃圾收集装置全面布置于城市区域的农贸市场、居民小区、学校食堂、医院食堂、企业食堂和商场餐饮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中,所述湿垃圾收集装置具有抽滤或压滤方式的固液分离系统,能将湿垃圾中的固态物与水/油分离,对湿垃圾做减量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垃圾处置站点设置于所述农村区域的农业废弃物场地和/或非耕种荒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监控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当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达到42天时,所述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发送堆肥成熟信号至信息监控平台,提醒对有机肥出库处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中,所述湿垃圾处置站点还设置有有机肥包装车间,所述有机肥包装车间负责接收从堆肥发酵槽出库运来的堆肥成熟的有机肥,并对有机肥进行筛分、包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垃圾处置站点的占地面积为一亩至五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湿垃圾处置站点中设置堆肥发酵槽2条至10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湿垃圾处置站点的堆肥发酵槽总数为至少42条。
11.一种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分散布置于城市区域的湿垃圾收集装置收集城市区域产生的湿垃圾;所述城市区域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单元,每个区域单元内布置多个湿垃圾收集装置和至少一台垃圾运输车;
通过垃圾运输车装运其所在区域单元内的湿垃圾收集装置所存放的湿垃圾,装运完毕后,每台垃圾运输车将其所装运湿垃圾的装运量上传至信息监控平台;
在所述城市区域周边的农村区域设置多个湿垃圾处置站点,每个湿垃圾处置站点设有多个进行覆膜堆肥的堆肥发酵槽,每个堆肥发酵槽具有唯一的编号信息;每个堆肥发酵槽占地0.3~0.7亩,湿垃圾容量为400~500吨,堆肥发酵槽的三面挡墙高1.5米,且地面铺设曝气管道,对堆肥发酵增氧曝气;当湿垃圾堆满一个堆肥发酵槽时,用膜覆盖封闭发酵槽,经42天静态发酵后有机肥制作完成;通过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监控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以及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并将各堆肥发酵槽的编号信息、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上传至所述信息监控平台;
通过信息监控平台为每台垃圾运输车匹配一个堆肥发酵槽,匹配关系满足: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的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与所匹配的每台垃圾运输车所收集湿垃圾的量的之和为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的垃圾最大处理量的80%~100%;通过信息监控平台将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的编号信息发送至所匹配的垃圾运输车,所匹配的垃圾运输车将装运的湿垃圾运送至对应编号信息的堆肥发酵槽;所述信息监控平台在匹配堆肥发酵槽与垃圾运输车时,优先选择堆肥发酵槽与垃圾运输车距离较近的匹配方案;
所匹配的堆肥发酵槽待湿垃圾卸完后开始覆膜堆肥,并由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监控各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已存放量信息以及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堆肥发酵槽中湿垃圾的堆肥时长信息达到42天时,所述堆肥发酵槽监控单元发送堆肥成熟信号至信息监控平台,提醒对有机肥出库处理。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堆肥成熟的有机肥直接用于当地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和城市园林绿化。
CN201910762836.8A 2019-08-19 2019-08-19 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的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04434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2836.8A CN110443434A (zh) 2019-08-19 2019-08-19 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的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2836.8A CN110443434A (zh) 2019-08-19 2019-08-19 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的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3434A true CN110443434A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36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2836.8A Pending CN110443434A (zh) 2019-08-19 2019-08-19 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4343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5330A (zh) * 2021-05-08 2021-07-30 南开大学 一种网格化管理的分散式厨余垃圾好氧发酵技术
CN114226395A (zh) * 2021-11-30 2022-03-25 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乡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21090A (ja) * 2000-10-06 2002-04-23 Natl Fedelation Of Agricult Coop Assoc 堆肥生成システム
JP2003053306A (ja) * 2001-08-21 2003-02-25 Ishikawa Kikai:Kk 廃棄物処理装置及び廃棄物処理システム
CN102416397A (zh) * 2011-08-26 2012-04-18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06187344A (zh) * 2016-07-19 2016-12-07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厨余有机物好氧堆肥方法
CN106292600A (zh) * 2016-08-30 2017-01-04 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远程垃圾坑数据采集、记录系统
CN107472752A (zh) * 2017-09-21 2017-12-15 左勤 一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智能监督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21090A (ja) * 2000-10-06 2002-04-23 Natl Fedelation Of Agricult Coop Assoc 堆肥生成システム
JP2003053306A (ja) * 2001-08-21 2003-02-25 Ishikawa Kikai:Kk 廃棄物処理装置及び廃棄物処理システム
CN102416397A (zh) * 2011-08-26 2012-04-18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06187344A (zh) * 2016-07-19 2016-12-07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厨余有机物好氧堆肥方法
CN106292600A (zh) * 2016-08-30 2017-01-04 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远程垃圾坑数据采集、记录系统
CN107472752A (zh) * 2017-09-21 2017-12-15 左勤 一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智能监督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5330A (zh) * 2021-05-08 2021-07-30 南开大学 一种网格化管理的分散式厨余垃圾好氧发酵技术
CN114226395A (zh) * 2021-11-30 2022-03-25 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乡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系统
CN114226395B (zh) * 2021-11-30 2022-09-30 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乡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0987B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CN107282601B (zh) 地埋式生活垃圾减量资源一体化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7363073B (zh) 生活垃圾发酵装置及减量资源一体化设备和方法
CN103588515A (zh) 一种城乡废弃物处理方法
CN106031925A (zh) 一种城市垃圾减量、无害及资源化处理工艺
CN109354520A (zh) 一种利用污泥与秸秆的连续式好氧动态堆肥工艺
Unnisa Liquid Fertilizer from Food Waste-A Sustainable Approach
CN203451391U (zh) 养殖废弃物和农林废弃物密闭好氧制生物有机肥系统
CN206925140U (zh) 一种地埋式生活垃圾减量资源一体化装置
CN110443434A (zh) 城乡湿垃圾网格化处置及堆肥生产运营的系统及方法
CN105110831A (zh) 一种利用厨余垃圾废液制造多功能复合液体肥料的方法
KR102436884B1 (ko) 축산계의 탄소중립 이행을 지원할 수 있는 경축 순환 방법
CN104788135B (zh)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生产有机土工艺系统
CN205821317U (zh) 集装箱式餐厨厌氧处理系统
Rafiq et al. Harnessing Untapped Resource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Production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 Recourse Challenged Economies: A Case Study of Rajshahi City Corporation, Bangladesh
CN105000924A (zh) 利用农村垃圾沤制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Maturi et al. Composting techniques: utilization of organic wastes in urban areas of Indian cities
Sari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ste Generation Reduction into Compost with Windrow System in The Talang Gulo Final Processing, Jambi City
CN105016888A (zh) 基于秸秆废弃物的微生物及其肥料发酵制备方法
Dhar Evaluation of food waste diversion potential and economics of using food waste dehydrators
Zabara et al. Biomass waste in Yemen: Management and challenges
CN107377580B (zh) 生活垃圾减量资源化方法及地埋式一体化装置
CN207086545U (zh) 一种生活垃圾减量资源化地埋式一体化装置
CN110538857A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利用系统
CN102153386A (zh) 设施农业垃圾厌氧发酵成肥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