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0821A - 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40821A CN110440821A CN201910707735.0A CN201910707735A CN110440821A CN 110440821 A CN110440821 A CN 110440821A CN 201910707735 A CN201910707735 A CN 201910707735A CN 110440821 A CN110440821 A CN 1104408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rget
- time
- preset
- predicted
- position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28—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with correlation of data from several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 G01C21/30—Map- or contour-match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07—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C21/3415—Dynamic re-routing, e.g. recalculating the route when the user deviates from calculated route or after detecting real-time traffic data or accid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及装置,包括:当接收到针对目标的第一预警指令时,确认是否存在处于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第二预警指令;若存在所述第二预警指令,则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目标移动速度;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目标预测移动范围;根据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所述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以指示根据所述目标抓捕路线抓捕所述目标。采用该手段,根据目标的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获取目标抓捕路线,十分智能方便,避免延误抓捕时机,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定位技术在交通,测绘,军事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时地图导航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现有技术中警务人员在进行目标布控时,虽然摄像头获取到目标的位置信息时会将对应位置信息发送给警务人员,然而由于目标位置在不断移动,因此对于警务人员来说,仅仅获取到目标的位置信息还远远不够,警务人员无法获取到对应的抓捕路线,对于抓捕显得十分被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及装置,能够方便快捷的为用户提供最优路线,便于抓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针对目标的第一预警指令时,确认是否存在处于预设时间间隔内的所述目标的第二预警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警指令携带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一时间,所述第二预警指令携带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二时间;
若存在所述第二预警指令,则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目标移动速度;
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根据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所述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以指示根据所述目标抓捕路线抓捕所述目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一位置;
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二位置;
在所述预设地图上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以得到初始目标移动轨迹;
在所述初始目标移动轨迹上设置从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标识,以得到所述目标移动轨迹。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目标预测移动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以及所述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初始预测移动范围;
根据移动速度与交通工具之间的映射关系,确认所述目标移动速度对应的目标交通工具;
从所述预设地图获取所述初始预测移动范围对应的交通路况信息;
根据预设的交通路况信息与交通拥堵评分之间的映射关系,确认所述交通路况信息对应的交通拥堵评分;
若所述交通拥堵评分小于预设拥堵评分阈值,则将所述初始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记为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t时间的第一目标预测移动范围,其中,所述t时间为当前时间经过预设时间间隔后对应的时间;
获取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并确认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t时间的参考预测移动范围;
获取所述第一目标预测移动范围与所述参考预测移动范围之间的重叠区域的面积大小;
确认所述重叠区域的面积大小是否超出预设阈值;
若超出,则将所述t时间记为所述第三时间,将所述第一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记为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所述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包括:
从所述预设地图上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到达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的第三位置的N条路线,其中,N为正整数;
分别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对应所述N条路线中每条路线的预计到达时间;
分别获取所述N条路线当前的交通路况信息,并按照所述预设的交通路况信息与交通拥堵评分之间的映射关系,确认所述N条路线的交通路况信息分别对应的交通拥堵评分;
根据所述N条路线中每条路线的预计到达时间、每条路线的交通拥堵评分,以及预计到达时间与交通拥堵评分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值,确认所述N条路线中每条路线的综合得分;
将所述综合得分最高的路线作为目标抓捕路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目标的第一预警指令时,确认是否存在处于预设时间间隔内的所述目标的第二预警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警指令携带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一时间,所述第二预警指令携带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二时间;
第一确认模块,用于若存在所述第二预警指令,则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目标移动速度;
第二确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所述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以指示根据所述目标抓捕路线抓捕所述目标。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认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一位置;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二位置;在所述预设地图上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以得到初始目标移动轨迹;在所述初始目标移动轨迹上设置从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标识,以得到所述目标移动轨迹。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认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以及所述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初始预测移动范围;根据移动速度与交通工具之间的映射关系,确认所述目标移动速度对应的目标交通工具;从所述预设地图获取所述初始预测移动范围对应的交通路况信息;根据预设的交通路况信息与交通拥堵评分之间的映射关系,确认所述交通路况信息对应的交通拥堵评分;若所述交通拥堵评分小于预设拥堵评分阈值,则将所述初始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记为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认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t时间的第一目标预测移动范围,其中,所述t时间为当前时间经过预设时间间隔后对应的时间;
获取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并确认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t时间的参考预测移动范围;
获取所述第一目标预测移动范围与所述参考预测移动范围之间的重叠区域的面积大小;
确认所述重叠区域的面积大小是否超出预设阈值;
若超出,则将所述t时间记为所述第三时间,将所述第一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记为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从所述预设地图上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到达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的第三位置的N条路线,其中,N为正整数;
分别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对应所述N条路线中每条路线的预计到达时间;
分别获取所述N条路线当前的交通路况信息,并按照所述预设的交通路况信息与交通拥堵评分之间的映射关系,确认所述N条路线的交通路况信息分别对应的交通拥堵评分;
根据所述N条路线中每条路线的预计到达时间、每条路线的交通拥堵评分,以及预计到达时间与交通拥堵评分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值,确认所述N条路线中每条路线的综合得分;
将所述综合得分最高的路线作为目标抓捕路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所述的方法。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不同预警指令,根据目标出现的不同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目标出现的对应时间,确定目标移动速度,根据上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目标预测移动范围,根据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以抓捕目标。采用该手段,根据目标的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获取目标抓捕路线,十分智能方便,避免延误抓捕时机,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可包括电子设备101和摄像头102,具体如下:当接收到第一摄像头102发送的针对目标的第一预警指令时,电子设备101确认是否存在处于预设时间间隔内第二摄像头102发送的所述目标的第二预警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警指令携带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一时间,所述第二预警指令携带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二时间。若存在所述第二预警指令,则电子设备101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目标移动速度。电子设备101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目标预测移动范围。电子设备101根据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所述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以指示根据所述目标抓捕路线抓捕所述目标。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不同摄像头发送的预警指令,根据不同摄像头的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发送预警指令的时间,进而确定目标移动速度,根据上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目标预测移动范围,根据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以抓捕目标。采用该手段,根据目标的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获取目标抓捕路线,十分智能方便,避免延误抓捕时机,提高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可包括步骤201-204,具体如下:
201、当接收到针对目标的第一预警指令时,确认是否存在处于预设时间间隔内的所述目标的第二预警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警指令携带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一时间,所述第二预警指令携带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二时间;
其中,在摄像头采集到目标时则触发向电子设备发送预警指令,该电子设备可以是预先设定好的,与上述摄像头的位置信息匹配的电子设备。如上述位置信息对应xx小区,则获取与该xx小区对应的电子设备,并向其发送预警指令。上述位置信息匹配可以是对应上述电子设备的预警范围,以便警务人员及时赶到。
上述预设时间间隔可以是1分钟,5分钟或者30分钟等等均可,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上述第一预警指令可以先于第二预警指令发出,即第一时间早于第二时间。如当电子设备接收到针对目标的第一预警指令时,确认是否在第一时间之后的5分钟内接收到针对所述目标的第二预警指令。
或者,上述第一预警指令也可以晚于第二预警指令发出,即第二时间早于第一时间。如当电子设备接收到针对目标的第一预警指令时,确认是否在第一时间之前的5分钟内接收到了针对所述目标的第二预警指令。
其中,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预警指令之后,确认是否存在处于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第二预警指令之前,电子设备可根据上述第一位置信息初步确定目标出现范围,进而提醒警务人员知晓同时进行出警准备等。
202、若存在所述第二预警指令,则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目标移动速度;
其中,步骤202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一位置;
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二位置;
在所述预设地图上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以得到初始目标移动轨迹;
在所述初始目标移动轨迹上设置从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标识,以得到所述目标移动轨迹。
上述第一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一位置,可以是物理空间的一致对应,也可以是进行相应变换后的位置对应,如:
所述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一位置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间距;如可以是两者经纬度信息确认得到的位置间距。
确认所述间距是否大于预设间距阈值;
若大于,则获取第一映射表,根据所述第一映射表分别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二位置。
若小于,则获取第二映射表,根据所述第二映射表分别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二位置。
上述第一映射表可对应为将不同位置信息之间的间距进行比例缩减以展示至预设地图;上述第二映射表可对应为将不同位置信息之间的间距进行比例扩大以展示至预设地图。
或者上述映射表可以将第一位置信息对应转变为第一目标位置,将第二位置信息对应转变为第二目标位置,具体地,包括:
获取以第一位置信息为中心,以所述间距的一半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确认所述圆形区域内是否包含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位于预设区域;
若包含,则将所述目标位置确认为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一位置。
基于上述则同样可以得到第二位置。其中,上述预设区域如可以是比较宽敞的道路等。
电子设备若确认存在所述第二预警指令,则自动触发打开预设地图,并在预设地图上对应显示上述各位置信息,通过依次将不同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进行连接获取到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对应时间,进而确定目标的移动速度;其中,对于多个位置信息时,则目标移动速度可以为目标对应的平均速度。
其中,上述初始目标移动轨迹可以为标明目标移动方向的轨迹,如带有移动箭头等。
在所述初始目标移动轨迹上设置从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标识,以得到所述目标移动轨迹。
203、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上述第三时间,可以为预设任意时间,优选的,步骤203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t时间的第一目标预测移动范围,其中,t大于0;
获取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并确认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t时间的参考预测移动范围;
获取所述第一目标预测移动范围与所述参考预测移动范围之间的重叠区域的面积大小;
确认所述重叠区域的面积大小是否超出预设阈值;
若超出,则将所述t时间记为所述第三时间,将所述第一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记为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上述超出,可以是超出预设百分比大小,或者达到预设面积大小均可。
其中,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以及所述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初始预测移动范围;
根据移动速度与交通工具之间的映射关系,确认所述目标移动速度对应的目标交通工具;
从所述预设地图获取所述初始预测移动范围对应的交通路况信息;
根据预设的交通路况信息与交通拥堵评分之间的映射关系,确认所述交通路况信息对应的交通拥堵评分;
若所述交通拥堵评分小于预设拥堵评分阈值,则将所述初始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记为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204、根据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所述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以指示根据所述目标抓捕路线抓捕所述目标。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不同预警指令,根据目标出现的不同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目标出现的对应时间,确定目标移动速度,根据上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目标预测移动范围,根据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以抓捕目标。采用该手段,根据目标的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获取目标抓捕路线,十分智能方便,避免延误抓捕时机,提高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可包括步骤301-310,具体如下:
301、接收第一摄像头发送的预警指令,所述第一摄像头发送的预警指令携带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位置信息以及第一时间;
其中,服务器可以是通过预设数据库获取与对应摄像头管辖区域范围相应的移动终端;或者距离所述区域范围较近的终端等,可通过预先在警务数据库中进行相应终端的管辖位置的确认。
302、当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第二摄像头发送的预警指令,所述第二摄像头发送的预警指令携带所述第二摄像头的位置信息以及第二时间,则依次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摄像头的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二位置;
此处并不限制摄像头的个数,其可以是预设时间内的多个摄像头。
303、在所述预设地图上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以得到初始目标移动轨迹;
304、在所述初始目标移动轨迹上设置从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标识,以得到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目标移动速度;
其中,在获取目标人脸信息的相邻时间的两个摄像头之间的连线上设置箭头,所述箭头的指向为从时间在先的摄像头指向时间在后的摄像头,以得到目标人脸信息的移动轨迹;
可选的,本方案中的位置可以是GPS位置信息;相邻摄像头之间的距离D可表示为:
D=sin(Lat A)*sin(Lat B)*cos(Lon A-Lon B)+cos(Lat A)*cos(Lat B),
其中,Lon A,Lat A分别为第一摄像头的经度及纬度,Lon B,Lat B分别为第二摄像头的经度及纬度,进而根据时间间隔进而可求得目标移动速度。
305、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以及所述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初始预测移动范围;
其中,上述第三时间可以采用以下手段进行获取:
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t时间的第一目标预测移动范围,其中,所述t时间为当前时间经过预设时间间隔后对应的时间;
其中,上述预设时间间隔可以是5分钟,10分钟等,例如:当前时间为当天9点10分,则t时间可以是当天9点20分,此处不做限定。
获取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并确认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t时间的参考预测移动范围;
获取所述第一目标预测移动范围与所述参考预测移动范围之间的重叠区域的面积大小;
确认所述重叠区域的面积大小是否超出预设阈值;
若超出,则将所述t时间记为所述第三时间,将所述第一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记为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306、根据移动速度与交通工具之间的映射关系,确认所述目标移动速度对应的目标交通工具;
其中,交通工具可以是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公交车或者步行等。
307、从所述预设地图获取所述初始预测移动范围对应的交通路况信息;
交通路况信息可包括道路信息,房屋信息等,通过获取交通路况信息进而更加精准的确认目标抓捕路线。
308、根据预设的交通路况信息与交通拥堵评分之间的映射关系,确认所述交通路况信息对应的交通拥堵评分;
309、若所述交通拥堵评分小于预设拥堵评分阈值,则将所述初始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记为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310、根据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所述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以指示根据所述目标抓捕路线进行抓捕。
其中,目标抓捕路线可以是:
从所述预设地图上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到达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的第三位置的N条路线,其中,N为正整数;
上述第三位置可以是任意位置,如可以是电子设备到达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最边缘处,即最先到达目标预测移动范围的地方,或者其他任意位置均可。
分别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对应所述N条路线中每条路线的预计到达时间;
分别获取所述N条路线当前的交通路况信息,并按照所述预设的交通路况信息与交通拥堵评分之间的映射关系,确认所述N条路线的交通路况信息分别对应的交通拥堵评分;
根据所述N条路线中每条路线的预计到达时间、每条路线的交通拥堵评分,以及预计到达时间与交通拥堵评分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值,确认所述N条路线中每条路线的综合得分;
将所述综合得分最高的路线作为目标抓捕路线。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不同摄像头发送的预警指令,根据不同摄像头的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发送预警指令的时间,进而确定目标移动速度,根据上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通过确认移动目标与电子设备的移动范围,进而确认目标预测移动范围,根据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以抓捕目标。采用该手段,根据目标的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获取目标抓捕路线,十分智能方便,避免延误抓捕时机,提高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可包括步骤401-408,具体如下:
401、电子设备依次接收M个摄像头分别发送的预警指令,其中,所述预警指令分别携带不同摄像头的位置信息以及对应获取目标人脸信息的时间信息,所述M个摄像头均获取到目标人脸信息,所述电子设备的预设移动范围包括所述M个摄像头的位置所处的区域范围,M为正整数;
402、电子设备在预设地图上依次标注所述M个摄像头的位置,并按照所述获取目标人脸信息的时间先后顺序将标注的所述M个摄像头的位置进行连线,以得到所述目标人脸信息的移动轨迹;
403、电子设备按照预设算法获取所述目标人脸信息的移动速度;
可参照上述计算移动速度的方法,此处不做赘述。
404、电子设备确认所述目标人脸信息的移动速度是否不大于第一预设移动速度;
如当目标人脸信息的移动速度大于第一预设移动速度小于第二预设速度,则确认目标是骑摩托车;当大于第二预设速度时,则确认其乘车等;
405、若满足,则电子设备确认所述目标人脸信息所对应的第一交通工具;
当小于第一预设移动速度,则确认其骑自行车或者步行等;
406、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人脸信息的移动轨迹,确认所述目标人脸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预测移动范围;
如目标移动速度较快,可能乘坐汽车,则推测可能出现在预测范围内的交通路口;如移动速度较慢,可能是步行,则推测可能出现在预测范围的周边公共场所或者居住区域等;
407、电子设备确认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是否能到达所述预测移动范围;
其中,第一预设时间可以是在无障碍的情况下预测电子设备可到达所述预测移动范围的时间,或者任意设定均可;或者,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所述交通路口,或者居民区域等位置,则更加精准;
其中,电子设备可发出确认信息,以便用户进行确认。
若不能,则确认所述目标人脸信息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预测移动范围,其中,第二预设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并确认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能到达预测移动范围。
408、若能,则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人脸信息的预测移动范围,在预设地图展示最优路线,以便抓捕所述目标人脸信息所对应的目标。
若电子设备可以达到,则对所述电子设备的路线进行规划,并显示在预设地图上,以便为电子设备用户导航。
其中,在预设地图展示最优路线,包括:
获取从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到达所述预测移动范围的N条路线,其中,N为正整数;
分别获取所述N条路线的预计到达时间;
如可以是不考虑拥堵情况的预计时间,可以只与距离有关;
分别获取所述N条路线当前的交通拥堵状况,并按照预设的交通拥堵状况与交通评分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获取所述N条路线的交通评分;
根据所述N条路线的交通评分、所述预计到达时间,以及所述交通评分和预计到达时间分别的权重值,确认所述N条路线中每条路线的综合得分;
将所述综合得分最高所对应的路线作为最优路线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或者在预设地图中展示。
如,第一条路线预计到达时间是30分钟,第二条路线预计到达时间是50分钟,第一条路线拥堵,则对应交通评分为40,第二条路线畅通对应交通评分为70,则分别根据预计到达时间和交通评分的权重值,获取第一条路线的综合得分=30*x1+40*x2;第二条路线的综合得分=50*x1+70*x2;如x1为0.4,x2为0.6,则第一条路线的综合得分为36,第二条路线的综合得分为62;则推荐第二条路线,当然此处并不限定具体数值,也不仅限于预计到达时间和交通评分。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再次获取电子设备的位置以及所述目标人脸信息的预测移动范围,并对最优路线进行更新。
即,根据电子设备的实时移动,以及目标的实时移动,不断实时获取位置以及预测移动范围,进而不断更新最优路线。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摄像头位置在预设地图中进行标注,直观获取目标人脸信息的移动轨迹,以及采用预设算法获取目标人脸信息的移动速度,进而确认目标人脸信息的预测移动范围,进一步确认目标的交通工具等,进而缩小预测范围;然后向电子设备发送最优路线,其中综合考虑路程以及交通情况,进行智能推荐,以便电子设备用户及时抓捕目标。采用该手段,十分智能方便,避免延误时机,提高了用户体验。
与上述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包括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当接收到针对目标的第一预警指令时,确认是否存在处于预设时间间隔内的所述目标的第二预警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警指令携带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一时间,所述第二预警指令携带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二时间;
若存在所述第二预警指令,则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目标移动速度;
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根据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所述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以指示根据所述目标抓捕路线抓捕所述目标。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不同预警指令,根据目标出现的不同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目标出现的对应时间,确定目标移动速度,根据上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目标预测移动范围,根据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以抓捕目标。采用该手段,根据目标的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获取目标抓捕路线,十分智能方便,避免延误抓捕时机,提高了用户体验。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与上述一致的,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接收模块601、第一确认模块602、第二确认模块603、获取模块604,具体如下:
接收模块601,用于当接收到针对目标的第一预警指令时,确认是否存在处于预设时间间隔内的所述目标的第二预警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警指令携带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一时间,所述第二预警指令携带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二时间;
第一确认模块602,用于若存在所述第二预警指令,则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目标移动速度;
第二确认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获取模块604,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所述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以指示根据所述目标抓捕路线抓捕所述目标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不同预警指令,根据目标出现的不同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目标出现的对应时间,确定目标移动速度,根据上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目标预测移动范围,根据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以抓捕目标。采用该手段,根据目标的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获取目标抓捕路线,十分智能方便,避免延误抓捕时机,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申请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针对目标的第一预警指令时,确认是否存在处于预设时间间隔内的所述目标的第二预警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警指令携带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一时间,所述第二预警指令携带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二时间;
若存在所述第二预警指令,则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目标移动速度;
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根据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所述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以指示根据所述目标抓捕路线抓捕所述目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一位置;
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二位置;
在所述预设地图上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以得到初始目标移动轨迹;
在所述初始目标移动轨迹上设置从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标识,以得到所述目标移动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目标预测移动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以及所述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初始预测移动范围;
根据移动速度与交通工具之间的映射关系,确认所述目标移动速度对应的目标交通工具;
从所述预设地图获取所述初始预测移动范围对应的交通路况信息;
根据预设的交通路况信息与交通拥堵评分之间的映射关系,确认所述交通路况信息对应的交通拥堵评分;
若所述交通拥堵评分小于预设拥堵评分阈值,则将所述初始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记为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t时间的第一目标预测移动范围,其中,所述t时间为当前时间经过预设时间间隔后对应的时间;
获取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并确认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t时间的参考预测移动范围;
获取所述第一目标预测移动范围与所述参考预测移动范围之间的重叠区域的面积大小;
确认所述重叠区域的面积大小是否超出预设阈值;
若超出,则将所述t时间记为所述第三时间,将所述第一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记为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所述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包括:
从所述预设地图上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到达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的第三位置的N条路线,其中,N为正整数;
分别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对应所述N条路线中每条路线的预计到达时间;
分别获取所述N条路线当前的交通路况信息,并按照所述预设的交通路况信息与交通拥堵评分之间的映射关系,确认所述N条路线的交通路况信息分别对应的交通拥堵评分;
根据所述N条路线中每条路线的预计到达时间、每条路线的交通拥堵评分,以及预计到达时间与交通拥堵评分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值,确认所述N条路线中每条路线的综合得分;
将所述综合得分最高的路线作为目标抓捕路线。
6.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目标的第一预警指令时,确认是否存在处于预设时间间隔内的所述目标的第二预警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警指令携带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一时间,所述第二预警指令携带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二时间;
第一确认模块,用于若存在所述第二预警指令,则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在预设地图上确定目标移动轨迹,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目标移动速度;
第二确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和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获取所述预设地图上的目标抓捕路线以指示根据所述目标抓捕路线抓捕所述目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认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一位置;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在所述预设地图上对应的第二位置;在所述预设地图上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以得到初始目标移动轨迹;在所述初始目标移动轨迹上设置从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标识,以得到所述目标移动轨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认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移动轨迹以及所述目标移动速度,确认第三时间的初始预测移动范围;根据移动速度与交通工具之间的映射关系,确认所述目标移动速度对应的目标交通工具;从所述预设地图获取所述初始预测移动范围对应的交通路况信息;根据预设的交通路况信息与交通拥堵评分之间的映射关系,确认所述交通路况信息对应的交通拥堵评分;若所述交通拥堵评分小于预设拥堵评分阈值,则将所述初始目标预测移动范围记为所述目标预测移动范围。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07735.0A CN110440821A (zh) | 2019-08-01 | 2019-08-01 | 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07735.0A CN110440821A (zh) | 2019-08-01 | 2019-08-01 | 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40821A true CN110440821A (zh) | 2019-11-12 |
Family
ID=68432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07735.0A Pending CN110440821A (zh) | 2019-08-01 | 2019-08-01 | 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4082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21190A (zh) * | 2020-04-16 | 2020-08-11 | 常青藤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全景地图的寻人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21484A (zh) * | 2003-02-12 | 2004-08-1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适用于指引导航系统中另一方位置的装置和方法 |
US20050075119A1 (en) * | 2002-04-10 | 2005-04-07 | Sheha Michael A.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estimation and predictive route generation |
CN101086449A (zh) * | 2007-07-09 | 2007-12-12 | 江苏新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导航装置的动态目标的追踪方法 |
CN101561287A (zh) * | 2009-05-13 | 2009-10-21 | 上海迈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网格定位出警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
CN103108390A (zh) * | 2013-01-16 | 2013-05-1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预测移动终端地理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254783A (zh) * | 2016-09-29 | 2016-12-2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运动物体拍摄方法及装置 |
CN108288113A (zh) * | 2018-01-31 | 2018-07-17 | 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空港地面交通智能推荐方法 |
-
2019
- 2019-08-01 CN CN201910707735.0A patent/CN11044082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75119A1 (en) * | 2002-04-10 | 2005-04-07 | Sheha Michael A.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estimation and predictive route generation |
CN1521484A (zh) * | 2003-02-12 | 2004-08-1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适用于指引导航系统中另一方位置的装置和方法 |
CN101086449A (zh) * | 2007-07-09 | 2007-12-12 | 江苏新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导航装置的动态目标的追踪方法 |
CN101561287A (zh) * | 2009-05-13 | 2009-10-21 | 上海迈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网格定位出警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
CN103108390A (zh) * | 2013-01-16 | 2013-05-1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预测移动终端地理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254783A (zh) * | 2016-09-29 | 2016-12-2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运动物体拍摄方法及装置 |
CN108288113A (zh) * | 2018-01-31 | 2018-07-17 | 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空港地面交通智能推荐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21190A (zh) * | 2020-04-16 | 2020-08-11 | 常青藤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全景地图的寻人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61227B (zh) | 到站提醒方法及装置 | |
CN103718062B (zh) | 用于确保个人导航设备的服务的持续性的方法及其设备 | |
JP2021043205A (ja) | 復路遅延に基づいたユーザへの交通警告の提供 | |
CN105136160B (zh)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近距离最优公交站点导航方法 | |
CN105849790A (zh) | 一种路况信息获取方法 | |
KR101580416B1 (ko) | 도난차량 추적 시스템 | |
WO2017128895A1 (zh) | 一种基于场景共享的导航协助方法及终端 | |
CN105030491B (zh) | 一种导盲方法及导盲系统 | |
CN105973255A (zh) | 路线推荐方法及终端 | |
CN107945509A (zh) | 一种道路路况图像导航方法及系统 | |
CN106023620A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信号灯提示系统 | |
CN110686694A (zh) | 导航方法、装置、可穿戴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2967864A (zh) | 一种报警导航方法及系统 | |
CN109068282B (zh) | 一种用于识别用户出行场景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
CN113830098A (zh) | 车辆驾驶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 |
CN109830114A (zh) | 交通信号灯提醒方法和装置 | |
CN110133687A (zh) | 一种新型班车定位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8020230A (zh) | 行车导航装置及行车导航方法 | |
CN104639755A (zh) | 一种用于公交报站的手机及公交报站方法 | |
CN105448085B (zh) | 过马路提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US20140222320A1 (en) | Operating method of road guide system and road guide method of portable device | |
CN106981192A (zh) | 基于行车记录仪的电子地图路况识别方法及系统 | |
CN109150960A (zh) |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旅游景区智能导航系统 | |
CN110440821A (zh) | 基于地图导航的目标抓捕方法及装置 | |
RU2706606C1 (ru) | Способ, систем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мечания событий разворота и маршрутизаци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