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1909A -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91909A CN110391909A CN201810362582.6A CN201810362582A CN110391909A CN 110391909 A CN110391909 A CN 110391909A CN 201810362582 A CN201810362582 A CN 201810362582A CN 110391909 A CN110391909 A CN 1103919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rified
- biological
- algorithm
- user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18—Block ciphers, i.e. encrypting groups of characters of a plain text message using fixed encryption transformation
- H04L9/0625—Block ciphers, i.e. encrypting groups of characters of a plain text message using fixed encryption transformation with splitting of the data block into left and right halves, e.g. Feistel based algorithms, DES, FEAL, IDEA or KASUM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43—Hash functions, e.g. MD5, SHA, HMAC or f9 MA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2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a predetermined code, e.g. password, passphrase or PIN
- H04L9/3231—Biological data, e.g. fingerprint, voice or retin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及系统,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在用户注册时,采集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生物特征集合;根据生物特征集合与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生成识别数据;当待验证用户进行终端解锁时,采集待验证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根据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与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生成待验证数据;将识别数据与待验证数据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终端解锁,反之则返回锁屏界面。本发明在注册时以及解锁时,均不存储生物特征信息,避免了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的泄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生物标识方法,在注册环节中,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如指纹、人脸、虹膜、指静脉等,并利用特定的算法提取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的特征序列,作为生物模板特征序列,存储在系统中,用于用户身份认证。
在终端设备解锁认证环节中,同样也需要采集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如指纹、人脸、虹膜、指静脉等,并利用与注册时同样的处理办法,将样本特征序列与系统中的模板特征序列进行比对,获得身份认证的结果,若通过认证,则进行后续解锁步骤;
由于存储了用户的生物模板特征序列,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可能被窃取,并且被非法使用,从而造成隐私泄露、财产损失、安全威胁等不可估量的后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及系统,在注册时以及解锁时,均不存储生物特征信息,避免了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的泄露。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包括步骤:
S1:在用户注册时,采集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生物特征集合;
S2:根据所述生物特征集合与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生成识别数据;
S3:当待验证用户进行终端解锁时,采集待验证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
S4:根据所述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与所述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生成待验证数据;
S5:将所述识别数据与所述待验证数据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终端解锁,反之则返回锁屏界面。
本发明在注册时,采集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生物特征集合,并且结合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是用于表示终端设备身份信息的数据,将生物特征集合转化为识别数据,能够很好的避免用户在注册过程中,直接使用或存储生物特征信息所带来的风险;
而在进行解锁认证的过程中,待验证用户为正在申请解锁的用户,采集待验证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并且同样结合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将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转化为待验证数据,能够有效对待验证用户的个人隐私进行保密,避免其生物特征信息的泄漏,将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与终端设备识别信息进行绑定生成待验证数据,能够使得待验证数据与终端设备形成对应关系,提高识别的精准度;
本发明在注册时以及解锁时,均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处理,在注册时以及解锁时,均不存储生物特征信息,避免了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的泄漏,有效的保证了用户的个人隐私以及终端设备的信息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2的具体步骤包括:
S201:根据所述生物特征集合通过第一预设算法获得生物标识数据;
S202:根据所述生物标识数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利用第二预设算法获得所述识别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4的具体步骤包括:
S401:根据所述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通过第一预设算法获得待验证生物标识数据;
S402:根据所述待验证生物标识数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利用第二预设算法获得所述待验证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预设算法可以为模糊提取算法、模糊承诺算法或模糊保险柜算法;
所述第二预设算法是单向散列算法,可以是MD5、SHA-1、SHA-224、SHA-256、SHA-384、SHA-512、MAC或SM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预设算法还可以是对称密码算法,可以是3DES、DES、RC4、RC5、IDEA或SM1。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可以为人脸、虹膜、指纹、巩膜、指静脉或掌静脉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系统,该系统包括:
注册模块,其用于在用户注册时,采集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生物特征集合,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集合与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生成识别数据;
验证模块,其用于当待验证用户进行终端解锁时,采集待验证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根据所述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与所述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生成待验证数据,将所述识别数据与所述待验证数据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设备解锁,反之返回锁屏界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注册模块包括:
特征基准获取单元,其用于在用户注册时,采集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生物特征集合;
识别数据获取单元,其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集合通过第一预设算法获得生物标识数据,并根据所述生物标识数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利用第二预设算法获得所述识别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验证模块包括:
待验证特征获取单元,其用于当待验证用户进行终端解锁时,采集待验证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
待验证数据获取单元,其用于根据所述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通过第一预设算法获得待验证生物标识数据,并根据所述待验证生物标识数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利用第二预设算法获得所述待验证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预设算法可以为模糊提取算法、模糊承诺算法或模糊保险柜算法;
所述第二预设算法是单向散列算法,可以是MD5、SHA-1、SHA-224、SHA-256、SHA-384、SHA-512、MAC或SM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预设算法还可以是对称密码算法,可以是3DES、DES、RC4、RC5、IDEA或SM1。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可以为人脸、虹膜、指纹、巩膜、指静脉或掌静脉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及系统,在注册时以及解锁时,均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处理,均不存储生物特征信息,避免了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的泄露,有效的保证了用户的个人隐私以及终端设备的信息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及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包括注册流程和认证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用户注册时,采集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生物特征集合;
S2:根据生物特征集合与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生成识别数据;
S3:当待验证用户进行终端解锁时,采集待验证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
S4:根据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与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生成待验证数据;
S5:将识别数据与待验证数据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终端解锁,反之则返回锁屏界面。
本发明在注册时,采集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生物特征集合,并且结合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是用于表示终端设备身份信息的数据,将生物特征集合转化为识别数据,能够很好的避免用户在注册过程中,造成生物特征信息的泄露,同时,由于添加了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将用户的生物特征以及终端设备进行绑定,进一步提升了后续解锁的安全性;
而在进行解锁认证的过程中,待验证用户为正在申请解锁的用户,采集待验证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并且同样结合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将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转化为待验证数据,能够有效对待验证用户的个人隐私进行保密,避免其生物特征信息的泄漏,将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与终端设备识别信息进行绑定生成待验证数据,能够使得待验证数据与终端设备形成对应关系,提高识别的精准度;本发明在注册以及解锁时,均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处理,在注册时以及解锁时,均不存储生物特征信息,避免了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的泄露,有效的保证了用户的个人隐私以及终端设备的信息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可以是特定明文,即不限长度的非空字符串,在本发明中,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具体可以是设备ID、IMEI或其他能够表示终端设备身份信息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的具体步骤包括:
S201:根据生物特征集合通过第一预设算法获得生物标识数据;
S202:根据生物标识数据以及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利用第二预设算法获得识别数据;
并且,上述步骤S4的具体步骤包括:
S401:根据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通过第一预设算法获得待验证生物标识数据;
S402:根据待验证生物标识数据以及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利用第二预设算法获得待验证数据;
其中,第一预设算法可以为模糊提取算法、模糊承诺算法或模糊保险柜算法;
第二预设算法是单向散列算法,可以是MD5、SHA-1、SHA-224、SHA-256、SHA-384、SHA-512、MAC或SM3;
生物标识数据生物标识数据上述算法均为目前正在使用的通用算法,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求进行适当选择;
其中,模糊提取算法,该技术能从生物特征中提取出重构用户生物特征所需要的冗余信息而不用存储生物特征模板本身,模糊提取算法、模糊承诺算法或模糊保险柜算法均为通用算法,故而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二预设算法是对称密码算法,可以是3DES、DES、RC4、RC5、IDEA或SM1,在实施时,具体情况如下:
将步骤S202中,将获得的生物标识数据作为密钥,采用对称密码算法对终端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加密,得到识别数据;
在步骤S402中,将获得的待验证生物标识数据作为密钥,采用对称密码算法对终端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待验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生物标识数据以及待验证生物标识数据均由第一预设算法计算获得,两者均为高熵数据。
本实施例中,生物特征信息可以为人脸、虹膜、指纹、巩膜、指静脉或掌静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求选择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组建生物特征集合,以能够保证准确代表用户身份即可,可根据采集生物特征信息的设备的种类进行调整。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系统,该系统包括:
注册模块,其用于在用户注册时,采集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生物特征集合,并根据生物特征集合与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生成识别数据;
验证模块,其用于当待验证用户进行终端解锁时,采集待验证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根据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与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生成待验证数据,将识别数据与待验证数据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终端解锁,反之则返回锁屏界面;
本发明在注册时,采集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生物特征集合,并且结合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是用于表示终端设备身份信息的数据,将生物特征集合转化为识别数据,能够很好的避免用户在注册过程中,造成生物特征信息的泄露,同时,由于添加了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将用户的生物特征以及终端设备进行绑定,进一步提升了后续解锁的安全性;
而在进行解锁认证的过程中,待验证用户为正在申请解锁的用户,采集待验证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并且同样结合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将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转化为待验证数据,能够有效对待验证用户的个人隐私进行保密,避免其生物特征信息的泄漏,将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与终端设备识别信息进行绑定生成待验证数据,能够使得待验证数据与终端设备形成对应关系,提高识别的精准度;本发明在注册时以及解锁时,均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处理,在注册时以及解锁时,均不存储生物特征信息,避免了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的泄露,有效的保证了用户的个人隐私以及终端设备的信息安全。
本实施例中,注册模块包括:
特征基准获取单元,其用于在用户注册时,采集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生物特征集合;
识别数据获取单元,其用于根据生物特征集合通过第一预设算法获得生物标识数据,并根据生物标识数据以及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利用第二预设算法获得识别数据。
验证模块包括:
待验证特征获取单元,其用于当待验证用户进行终端解锁时,采集待验证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
待验证数据获取单元,其用于根据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通过第一预设算法获得待验证生物标识数据,并根据待验证生物标识数据以及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利用第二预设算法获得待验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算法可以为模糊提取算法、模糊承诺算法或模糊保险柜算法,第二预设算法是单向散列算法,可以是MD5、SHA-1、SHA-224、SHA-256、SHA-384、SHA-512、MAC或SM3,上述算法均为目前正在使用的通用算法,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求进行适当选择。
本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二预设算法是对称密码算法,可以是3DES、DES、RC4、RC5、IDEA或SM1,在实施时,具体情况如下:
将步骤S202中,将获得的生物标识数据作为密钥,采用对称密码算法对终端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加密,得到识别数据;
在步骤S402中,将获得的待验证生物标识数据作为密钥,采用对称密码算法对终端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待验证数据。
本实施例中,生物特征信息可以为人脸、虹膜、指纹、巩膜、指静脉或掌静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求选择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组建生物特征集合,以能够保证准确代表用户身份即可,可根据采集生物特征信息的设备的种类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在进行身份认证操作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在用户注册时,采集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生物特征集合;
S2:根据所述生物特征集合与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生成识别数据;
S3:当待验证用户进行终端解锁时,采集待验证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
S4:根据所述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与所述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生成待验证数据;
S5:将所述识别数据与所述待验证数据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终端解锁,反之则返回锁屏界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2的具体步骤包括:
S201:根据所述生物特征集合通过第一预设算法获得生物标识数据;
S202:根据所述生物标识数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利用第二预设算法获得所述识别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4的具体步骤包括:
S401:根据所述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通过第一预设算法获得待验证生物标识数据;
S402:根据所述待验证生物标识数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利用第二预设算法获得所述待验证数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算法可以为模糊提取算法、模糊承诺算法或模糊保险柜算法;
所述第二预设算法是单向散列算法,可以是MD5、SHA-1、SHA-224、SHA-256、SHA-384、SHA-512、MAC或SM3。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算法可以为模糊提取算法、模糊承诺算法或模糊保险柜算法;
所述第二预设算法是对称密码算法,可以是3DES、DES、RC4、RC5、IDEA或SM1。
6.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注册模块,其用于在用户注册时,采集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生物特征集合,并根据所述生物特征集合与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生成识别数据;
验证模块,其用于当待验证用户进行终端解锁时,采集待验证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根据所述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与所述终端设备识别信息生成待验证数据,将所述识别数据与所述待验证数据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终端解锁,反之返回锁屏界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模块包括:
特征基准获取单元,其用于在用户注册时,采集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生物特征集合;
识别数据获取单元,其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集合通过第一预设算法获得生物标识数据,并根据所述生物标识数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利用第二预设算法获得所述识别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包括:
待验证特征获取单元,其用于当待验证用户进行终端解锁时,采集待验证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信息,形成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
待验证数据获取单元,其用于根据所述待验证生物特征集合通过第一预设算法获得待验证生物标识数据,并根据所述待验证生物标识数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识别信息,利用第二预设算法获得所述待验证数据。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算法可以为模糊提取算法、模糊承诺算法或模糊保险柜算法;
所述第二预设算法是单向散列算法,可以是MD5、SHA-1、SHA-224、SHA-256、SHA-384、SHA-512、MAC或SM3。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算法可以为模糊提取算法、模糊承诺算法或模糊保险柜算法;
所述第二预设算法是对称密码算法,可以是3DES、DES、RC4、RC5、IDEA或SM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62582.6A CN110391909A (zh) | 2018-04-20 | 2018-04-20 |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62582.6A CN110391909A (zh) | 2018-04-20 | 2018-04-20 |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91909A true CN110391909A (zh) | 2019-10-29 |
Family
ID=68284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62582.6A Pending CN110391909A (zh) | 2018-04-20 | 2018-04-20 |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91909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48453A (zh) * | 2021-11-15 | 2022-02-15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特征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944950A (zh) * | 2019-10-31 | 2022-08-26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实名认证方法以及装置 |
CN116758661A (zh) * | 2023-08-16 | 2023-09-15 | 鹿客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11418A (zh) * | 2011-03-02 | 2011-06-29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人脸特征密钥生成的网上身份认证方法 |
CN106506168A (zh) * | 2016-12-07 | 2017-03-15 | 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的基于生物特征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 |
US20170141920A1 (en) * | 2015-11-13 | 2017-05-18 | Charles H. Herder, III | Public/Private Key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ystem |
CN107124283A (zh) * | 2017-05-24 | 2017-09-01 | 舒翔 | 一种生物特征采集系统及生物特征采集方法 |
CN107332659A (zh) * | 2017-05-24 | 2017-11-07 | 舒翔 |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
-
2018
- 2018-04-20 CN CN201810362582.6A patent/CN11039190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11418A (zh) * | 2011-03-02 | 2011-06-29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人脸特征密钥生成的网上身份认证方法 |
US20170141920A1 (en) * | 2015-11-13 | 2017-05-18 | Charles H. Herder, III | Public/Private Key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ystem |
CN106506168A (zh) * | 2016-12-07 | 2017-03-15 | 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的基于生物特征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 |
CN107124283A (zh) * | 2017-05-24 | 2017-09-01 | 舒翔 | 一种生物特征采集系统及生物特征采集方法 |
CN107332659A (zh) * | 2017-05-24 | 2017-11-07 | 舒翔 |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无: "《信息与网络安全研究新进展: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23卷》", 30 September 2008 * |
杨得新等: "基于生物特征和口令放大的远程认证协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44950A (zh) * | 2019-10-31 | 2022-08-26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实名认证方法以及装置 |
CN114944950B (zh) * | 2019-10-31 | 2024-06-11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实名认证方法以及装置 |
CN114048453A (zh) * | 2021-11-15 | 2022-02-15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特征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6758661A (zh) * | 2023-08-16 | 2023-09-15 | 鹿客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6758661B (zh) * | 2023-08-16 | 2023-10-27 | 鹿客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901353B1 (en) |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 |
CN102722696B (zh) | 基于多生物特征的身份证与持有人的同一性认证方法 | |
Abd Razak et al. | Data anonymization using pseudonym system to preserve data privacy | |
CN105429761B (zh) | 一种密钥生成方法及装置 | |
US9122913B2 (en) | Method for logging a user in to a mobile device | |
WO2019200958A1 (zh) | 复合型身份认证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复合型身份认证系统 | |
CN104270754B (zh) | 一种用户识别卡鉴权方法和装置 | |
CN110391909A (zh) |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终端解锁方法及系统 | |
CN106936775A (zh) |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认证方法及系统 | |
US20180285539A1 (en) | Multifactor strong authentication | |
CN114996727A (zh) | 基于掌纹掌静脉识别的生物特征隐私加密方法及系统 | |
CN106340101B (zh) | 一种基于动态密码的门禁控制单元 | |
CN105208045A (zh) |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设备和系统 | |
Huixian et al. | Key binding based on biometric shielding functions | |
WO2011113326A1 (zh) | 个人身份识别系统 | |
Velciu et al. | Bio-cryptographic authentication in cloud storage sharing | |
CN109584421A (zh) | 一种基于国产安全芯片的智能门锁认证管理系统 | |
CN109522694A (zh) | 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身份识别系统 | |
KR20210020154A (ko) | 스마트 기기와 소셜 소프트웨어의 프라이버시 관리 시스템 | |
CN110321687A (zh) |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 | |
CN110391908A (zh) | 一种基于生物标识的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 |
CN104134025B (zh) | 基于sim卡的移动终端加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Gong-Guo et al. | Personal health data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matching scheme based on blockchain | |
Hong-wei et al. | A new fuzzy fingerprint vault using multivariable linear function based on lorenz chaotic system | |
CN107516360A (zh) | 一种一匙一密的智能指纹锁密码实现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