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5980B - 车辆油箱 - Google Patents
车辆油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85980B CN110385980B CN201810366233.1A CN201810366233A CN110385980B CN 110385980 B CN110385980 B CN 110385980B CN 201810366233 A CN201810366233 A CN 201810366233A CN 110385980 B CN110385980 B CN 1103859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partition plate
- cavity
- tank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2015/0321—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sensors, the mounting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2015/03328—Arrangements or special measures related to fuel tanks or fuel handling
- B60K2015/0344—Arrangements or special measures related to fuel tanks or fuel handling comprising baff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油箱,包括中空箱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具有吸油端的油量感应器、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设置于中空箱体内部并沿中空箱体长度方向将中空箱体分隔为油箱前腔、油箱中腔及油箱后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均设有连通孔;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位于油箱中腔内并沿中空箱体长度方向将油箱中腔分隔为前过渡腔、吸油腔和后过渡腔;油量感应器的吸油端位于吸油腔内;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的底部均设有至少一个下通油孔和至少一个限流孔,该限流孔处设置有单向限流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油箱,可以大大改善车辆上下陡坡时吸不到油的情况,提高了车辆在复杂道路上行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燃油供给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油箱。
背景技术
军用越野汽车具有装载质量大,续驶里程大,行驶道路条件差异大的特点。因此军用越野汽车的燃油箱一般容积都比较大,至少在3~4百升,甚至5~6百升或更大。而且军用越野汽车对越野性能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油箱的离地间隙比较大,这就使得油箱的长度一般都比较长。当汽车在上陡坡或下坡时,油箱发生倾斜时,燃油会流向油箱的一端,即使油箱中还有1/3~1/2油时也可能吸不到油,造成发动机熄火,这样对于车辆是非常危险的。军用越野车辆要适应各种道路行驶,现有的燃油箱存在一定的缺陷。不仅对于军用越野汽车,其他油箱较长的车辆也都存在这一问题。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油箱,可以大大改善车辆上下陡坡时吸不到油的情况,提高了车辆在复杂道路上行驶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辆油箱,包括中空箱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具有吸油端的油量感应器、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中空箱体内部并沿所述中空箱体长度方向将所述中空箱体分隔为油箱前腔、油箱中腔及油箱后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均设有连通孔;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位于所述油箱中腔内并沿所述中空箱体长度方向将所述油箱中腔分隔为前过渡腔、吸油腔和后过渡腔;所述油量感应器的吸油端位于所述吸油腔内;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的底部均设有至少一个下通油孔和至少一个限流孔,该限流孔处设置有单向限流装置,所述单向限流装置仅允许油液通过限流孔向吸油腔单向流动。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辆油箱,在车辆上下坡时,吸油腔的油量都会增加,由此,保证了油量感应器能够吸到油,进而更大程度地避免了车辆熄火造成的危险状况。
另外,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辆油箱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辆油箱,所述单向限流装置为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包括固定片和挡板,所述固定片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圆周边缘向外凸起,所述挡板覆盖所述通孔且所述挡板上方与所述固定片铰接;所述固定片固定于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面向吸油腔的侧壁且所述通孔与所述限流孔相连通。
由此,在车辆上下坡时,油箱产生倾斜,当油液从油箱前腔流向油箱后腔,或者油液从油箱后腔流向油箱前腔时,油液首先经过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的连通孔进入前过渡腔或后过渡腔,此时如果油箱内的油量较少,油液可从流经第三隔板或第四隔板底部的限流孔处的单向阀和下通油孔流入吸油腔,而由于单向阀的作用,油液只能从第四隔板或第三隔板的下通油孔流出吸油腔,显而易见的流入吸油腔的瞬时流量大于流出吸油腔的瞬时流量,所以吸油腔内的液面会升高,保证了油量传感器能够吸到油,从而使发动机正常工作,避免发动机熄火造成危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及第四隔板的平面外轮廓及面积与所述中空箱体宽度方向截面内腔轮廓和面积相同。
由此,使隔板可紧密的连接于油箱内部,使各腔体内的油液只能通过隔板上的孔相流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上的连通孔和所述第二隔板上的连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上的上半部分均设有上通油孔,所述上通油孔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上半部分的所述连通孔相对应。
由此,当油箱内油量较充足时,油液可顺畅的在各个腔体内流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的每一个上的所述下通油孔为一个、所述限流孔为四个。
由此,第三隔板或第四隔板的底部通过四个限流孔和一个下通油孔的设置,可较佳的保证吸油腔保持较高的液位,进而确保吸油效果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前腔、所述油箱中腔及所述油箱后腔沿中空箱体长度方向依次顺序排列。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过渡腔、所述吸油腔和所述后过渡腔沿中空箱体长度方向依次顺序排列,且前过渡腔邻近油箱前腔,后过渡腔邻近油箱后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相对于油量感应器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相对于油量感应器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油量感应器位于所述中空箱体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由此,可使油箱内的油箱前腔和油箱后腔的大小相同,前过渡腔和后过渡腔的大小相同;从而在车辆上坡或下坡时,都能保证有足够的油液流入吸油腔。
进一步地,所述吸油腔的容积小于所述油箱前腔及所述油箱后腔的任一容积。
可以理解的,吸油腔容积较小,可以较短时间增加其内液面高度,利于吸油过程。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油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单向阀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空箱体 2、油箱前腔
3、第一隔板 31、连通孔
4、前过渡腔 5、第三隔板
51、下通油孔 52、单向阀
521、固定片 522、挡板
523、销轴 524、通孔
53、上通油孔 6、油量感应器
7、吸油腔 8、第四隔板
9、后过渡腔 10、第二隔板
11、油箱后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图1为展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油箱的整体结构。
如图1、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的油箱包括中空箱体1、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10、具有吸油端的油量感应器6、第三隔板5和第四隔板8,所述第一隔板3和所述第二隔板10设置于所述中空箱体1内部并沿所述中空箱体长度方向将所述中空箱体分隔为油箱前腔2、油箱中腔及油箱后腔11;所述第一隔板3和所述第二隔板10上均设有连通孔。
所述油箱前腔、所述油箱中腔及所述油箱后腔沿中空箱体长度方向依次顺序排列。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隔板3上的连通孔31的直径不相同,优选的所述连通孔31按照其直径大小分为大连通孔、中连通孔和小连通孔。一个大连通孔设于所述第一隔板3中心位置;九个小连通孔设在第一隔板3的周边且分别相对于第一隔板3横向中心线和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四个中连通孔围绕大连通孔设置,且位于大连通孔和小连通孔之间,其中两个中连通孔分别位于大连通孔的上方和下方且该两个中连通孔的圆心位于第一隔板3的纵向中心线上,另外两个中连通孔分别位于大连通孔的两侧且该两个中连通孔的圆心位于第一隔板3的横向中心线上;
优选的,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10的形状结构完全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在车辆上坡时,油箱也会随之倾斜,此时油箱前腔2高于油箱后腔11,油箱前腔2中的油液依次经过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10的连通孔流向油箱后腔11;在车辆下坡时,油箱后腔11高于油箱前腔2,油箱后腔11中的油液依次经过第二隔板10和第一隔板3的连通孔流向油箱前腔2。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三隔板5和所述第四隔板8位于所述油箱中腔内并沿所述中空箱体长度方向将所述油箱中腔分隔为前过渡腔4、吸油腔7和后过渡腔9;所述油量感应器6的吸油端位于所述吸油腔7内;所述第三隔板5和所述第四隔板8的底部均设有下通油孔51和限流孔,限流孔处设有单向阀52,所述单向阀52仅允许油液通过限流孔向吸油腔7单向流动。
所述前过渡腔、所述吸油腔和所述后过渡腔沿中空箱体长度方向依次顺序排列,且前过渡腔邻近油箱前腔,后过渡腔邻近油箱后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10、第三隔板5及第四隔板8的平面外轮廓及面积与所述中空箱体宽度方向截面内腔轮廓和面积相同。
由此,使隔板可紧密的连接于油箱内部,使各腔体内的油液只能通过隔板上的孔相流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三隔板5上设有上通油孔53,所述上通油孔53的圆心设置于所述第三隔板5的横向中心线上及上方,且上通油孔53的数量、位置、孔径与第一隔板3上的连通孔31相对应。所述第三隔板的最低位置的上通油孔53下方设有一个下通油孔51和四个限流孔,且下通油孔51设在中间,限流孔以下通油孔51为中心两两对称地设于下通油孔51左右两侧。
由此,当油箱内油量较充足时,油液可顺畅的在各个腔体内流通。
优选的,下通油孔51和限流孔设置于第三隔板5的底部。第三隔板5和第四隔板8的形状结构完全相同。
单向阀布置在比较低的位置既可以使腔内的油容易流动,同时可使单向阀浸泡在油中以缓冲车辆震动时的冲击和减少发出的声音。
如图4所示,单向阀52包括固定片521和挡板522,所述固定片上开有通孔524,所述通孔524圆周边缘向外凸起,所述挡板522覆盖所述通孔524且所述挡板522上方与所述固定片521铰接;所述固定片521固定于所述第三隔板5和所述第四隔板8面向吸油腔7的侧壁且所述通孔524与所述限流孔相连通,所述挡板522与所述固定片521通过销轴523铰接,所述固定片521密封所述限流孔周边。
由此,在车辆上下坡时,油箱产生倾斜,当油液从油箱前腔2流向油箱后腔11,或者油液从油箱后腔11流向油箱前腔2时,油液首先经过第一隔板3或第二隔板10的连通孔31进入前过渡腔4或后过渡腔9,此时如果油箱内的油量较少,油液可从流经第三隔板5或第四隔板8底部的限流孔处的单向阀52和下通油孔51流入吸油腔,而由于单向阀52的作用,(油液流入吸油腔7时,油液通过限流孔和单向阀52的通孔524将挡板522推开,而当油液流出吸油腔7时,挡板522被固定片521上的通孔524圆周边缘的凸起挡住,使得油液无法通过所述通孔524进而无法通过限流孔流出吸油腔7),油液只能从第四隔板5或第三隔板8的下通油孔51流出吸油腔7,显而易见的流入吸油腔7的瞬时流量大于流出吸油腔7的瞬时流量,所以吸油腔7内的液面会升高,保证了油量传感器6能够吸到油,从而使发动机正常工作,避免发动机熄火造成危险。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的每一个上的所述下通油孔51为一个、所述限流孔为四个。
由此,第三隔板或第四隔板的底部通过四个限流孔和一个下通油孔51的设置,可使油液在流入吸油腔时有五个孔供油液通过,在油液流出吸油腔时仅有一个孔供油液流出,较佳的保证吸油腔保持较高的液位,进而确保吸油效果的稳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3和所述第二隔板10相对于油量感应器6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三隔板5和所述第四隔板8相对于油量感应器6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油量感应器6位于所述中空箱体1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由此,可使油箱内的油箱前腔和油箱后腔的大小相同,前过渡腔和后过渡腔的大小相同;从而在车辆上坡或下坡时,都能保证有足够的油液流入吸油腔。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吸油腔的容积小于所述油箱前腔及所述油箱后腔的任一容积。
可以理解的,吸油腔容积较小,可以较短时间增加其内液面高度,利于吸油过程。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中空箱体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1400mm,所述第三隔板5和所述第四隔板8间的距离为200mm,所述第一隔板3和所述第二隔板10间的距离为560mm。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中各部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7)
1.一种车辆油箱,包括:
中空箱体;
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中空箱体内部并沿所述中空箱体长度方向将所述中空箱体分隔为油箱前腔、油箱中腔及油箱后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均设有连通孔;
具有吸油端的油量感应器;
其特征在于,该油箱还包括:
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位于所述油箱中腔内并沿所述中空箱体长度方向将所述油箱中腔分隔为前过渡腔、吸油腔和后过渡腔;所述油量感应器的吸油端位于所述吸油腔内;
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的底部均设有一个下通油孔和四个限流孔,该限流孔处设置有单向限流装置,所述单向限流装置仅允许油液通过限流孔向吸油腔单向流动;
所述单向限流装置为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固定片和挡板,所述固定片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圆周边缘向外凸起,所述挡板覆盖所述通孔且所述挡板上方与所述固定片铰接;所述固定片固定于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面向吸油腔的侧壁且所述通孔与所述限流孔相连通;固定片密封所述限流孔周边;油箱倾斜,油液流入吸油腔时,油液通过限流孔和单向阀的通孔将挡板推开,油液可从第三隔板或第四隔板底部的限流孔处的单向阀和下通油孔流入吸油腔,而当油液流出吸油腔时,只能从第四隔板或第三隔板的下通油孔流出吸油腔,流入吸油腔的瞬时流量大于流出吸油腔的瞬时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及第四隔板的平面外轮廓及面积与所述中空箱体宽度方向截面内腔轮廓和面积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连通孔和所述第二隔板上的连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上的上半部分均设有上通油孔,所述上通油孔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上半部分的所述连通孔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前腔、所述油箱中腔及所述油箱后腔沿中空箱体长度方向依次顺序排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辆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过渡腔、所述吸油腔和所述后过渡腔沿中空箱体长度方向依次顺序排列,且前过渡腔邻近油箱前腔,后过渡腔邻近油箱后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相对于油量感应器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相对于油量感应器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油量感应器位于所述中空箱体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腔的容积小于所述油箱前腔及所述油箱后腔的任一容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66233.1A CN110385980B (zh) | 2018-04-23 | 2018-04-23 | 车辆油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66233.1A CN110385980B (zh) | 2018-04-23 | 2018-04-23 | 车辆油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85980A CN110385980A (zh) | 2019-10-29 |
CN110385980B true CN110385980B (zh) | 2022-12-20 |
Family
ID=68284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66233.1A Active CN110385980B (zh) | 2018-04-23 | 2018-04-23 | 车辆油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859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74292A (zh) * | 2021-02-01 | 2021-06-01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单向过油的油箱隔板 |
CN113183752B (zh) * | 2021-05-20 | 2024-10-15 | 长安大学 | 一种赛车油箱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105725A1 (en) * | 2007-02-27 | 2008-09-04 | Scania Cv Ab | Fuel tank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
CN105034793A (zh) * | 2015-08-12 | 2015-11-11 | 陈进 | 燃油箱集油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679840B1 (fr) * | 1991-07-30 | 1997-01-03 | Peugeot | Piege a carburant perfectionne et reservoir equipe d'un tel piege. |
SE523331C2 (sv) * | 2002-07-19 | 2004-04-13 | Volvo Lastvagnar Ab | Bränsletank |
EP1892137A3 (de) * | 2006-08-21 | 2010-03-03 | Rainer Salzlechner | Ventil für einen Kraftstoffbehälter und Kraftstoffbehälter mit einem derartigen Ventil |
CN201908757U (zh) * | 2011-01-28 | 2011-07-27 | 郑州宇动新能源有限公司 | 底座式储油箱 |
EP2842785B1 (de) * | 2013-08-28 | 2016-02-03 | Magna Steyr Fuel Systems GesmbH | Nutzfahrzeugtank |
CN205273174U (zh) * | 2016-01-14 | 2016-06-01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倾斜燃油箱 |
-
2018
- 2018-04-23 CN CN201810366233.1A patent/CN1103859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105725A1 (en) * | 2007-02-27 | 2008-09-04 | Scania Cv Ab | Fuel tank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
CN105034793A (zh) * | 2015-08-12 | 2015-11-11 | 陈进 | 燃油箱集油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85980A (zh) | 2019-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14446B2 (en) | Liquid reservoir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1468598B (zh) | 车辆前部结构 | |
JP5007129B2 (ja) | 燃料タンク装置 | |
JP5249108B2 (ja) | 燃料供給装置 | |
US20110000921A1 (en) | Reservoir Baffle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Fuel Tank | |
CN110385980B (zh) | 车辆油箱 | |
EP2748454B1 (en) | Liquid fuel trap device | |
JP2018105206A (ja) | 排気管構造 | |
JP2015504497A (ja) | フィルタ機器およびフィルタ機器を備えるタンクを換気するための装置 | |
KR20160136329A (ko) | 연료 탱크용 밸브 장치 | |
US20130183558A1 (en) | Vehicular lead storage battery and vehicle equipped therewith | |
JP2011185112A (ja) | 燃料フィルタ装置 | |
CN106882036B (zh) | 用于车辆的燃料箱的翻转阀 | |
CN217170458U (zh) | 燃油箱及车辆 | |
CN211082016U (zh) | 油气分离器和发动机、车辆 | |
CN112576334B (zh) | 油气分离器和发动机、车辆 | |
JP2008221914A (ja) | 車両用燃料タンク | |
JP4847370B2 (ja) | 車両用燃料タンク | |
CN112302834A (zh) | 一种燃油蒸发系统及其油蒸汽循环方法 | |
CN214112275U (zh) | 一种耐高压燃油箱总成 | |
CN206647186U (zh) |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 |
CN216610858U (zh) | 低地板车型油箱通气结构 | |
CN217294245U (zh) | 一种具有坡度行驶供给能力的油箱及双储备油箱系统 | |
US11384664B2 (en) | Vehicle oil supply mechanism | |
JP5493805B2 (ja) | 燃料タンク及び車両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