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385684B - 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5684B
CN110385684B CN201910565467.3A CN201910565467A CN110385684B CN 110385684 B CN110385684 B CN 110385684B CN 201910565467 A CN201910565467 A CN 201910565467A CN 110385684 B CN110385684 B CN 1103856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plate
shell
wall
cylin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54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5684A (zh
Inventor
曹幂
林海
曾锤鑫
张卫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Yun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Yun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Yun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Yun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6546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56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5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5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5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5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02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 B05C11/1026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39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Controll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1Vats or other containers fo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3/00Storage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workshops facilitating access to, or handling of, work tools or instru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包括:两个壳体,壳体为长方体状,壳体由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首尾依次连接围成,前侧板、后侧板靠近顶端处均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凹槽,左侧板、右侧板靠近顶端处沿长度方向上均设置有L型卡槽,L型卡槽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块。模块是工艺零件分类的最小单元,用于工位工艺零件的分类分拣;同时模块上的安装孔和连接块,可以按工艺零件的长短组成1x3或1x4的模块组合,也可以根据工艺零件的大小,组成2x2组合模块。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根据工艺零件进行柔性分类,分拣的,自由组合的模块化的组件,并且可易于自动化分拣和智能化识别的工艺零件模块。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交作业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常见的道交通有传统铁路、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新型轨道交通有磁悬浮轨道系统、单轨系统和旅客自动捷运系统等。轨道交通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运输系统,而轨道作业就是对轨道设施进行施工、检修、围护,由于在维修过程中需要用的零件如轴承、螺栓、螺母等,种类多、数量多,因此,在维修时,经常会出现零件型号拿错、数量拿错的情况,往往导致返工,影响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维修时易拿错零件的问题。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包括:
两个壳体,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状,所述壳体由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首尾依次连接围成,所述前侧板、所述后侧板靠近顶端处均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凹槽,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靠近顶端处沿长度方向上均设置有L型卡槽,L型卡槽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块;
两个连接板,连接板上均贯穿设置有若干固定孔,两个所述壳体的后侧板处于同一平面上,并依次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板一端放置在所述L型卡槽内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卡装在所述固定孔内,两个所述连接板另一端向壳体上方延伸,两个所述连接板顶端内侧相向设置有限位条。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四个侧棱上分别设置有缺口。
优选的,所述前侧板、所述后侧板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喷涂润滑油装置,所述喷涂润滑油装置包括:
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固定板水平方向放置,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中间处贯穿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固定板上贯穿设置有若干漏液孔;
缸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下方;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缸体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活塞,设置在缸体内,所述活塞能在缸体内上下往复运动;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延伸至缸体内,并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另一端延伸出缸体上端之外;
压板,设置在活塞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所述压板位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下方;
弹簧,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并位于压板与缸体顶端面之间,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压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缸体上端固定连接;
储油箱,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靠近所述缸体处;
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一端与储油箱连通,所述进油管另一端与缸体底端一侧连通;
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进油管上;
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一端与缸体底端另一侧连通,所述出油管另一端向上穿过所述固定板,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一螺纹孔上方处,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出油管上。
优选的,所述喷涂润滑油装置还包括:
输油管,所述输油管一端与所述储油箱顶端连通,所述输油管另一端向上穿过所述固定板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上方;
盖子,设置在输油管顶端,所述盖子与所述输油管顶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涂润滑油装置还包括:
漏斗,设置在所述缸体的下方,所述漏斗的上端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排液管,设置在漏斗的底端,所述排液管一端与漏斗底部连通,所述排液管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
排液阀,设置在排液管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除锈装置,所述除锈装置包括:
两个圆弧板,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圆弧板内侧壁上设置有毛刷;
两个第二固定块,分别设置在两个圆弧板外侧壁上,
两个轴承,分别设置在第二固定块远离圆弧板一端的端面内,所述轴承外圈与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
两个螺杆,两个所述螺杆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轴承内圈里;
两个把手,设置在所述壳体之外,所述壳体壁面上分别相对贯穿设置有两个第二螺纹孔,两个所述螺杆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二螺纹孔与把手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除锈装置还包括:
套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圆弧板之间,所述套管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另一端朝向所述圆弧板延伸;
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插入到所述套管远离所述壳体内壁的一端内,并能在所述套管内左右往复运动,所述移动杆另一端与所述圆弧板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与所述螺杆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除锈装置还包括:
限位片,设置在所述移动杆远离所述圆弧板的一端,所述限位片位于所述套管内;
挡片,设置在所述套管靠近所述圆弧板的一端,所述挡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移动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挡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圆弧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挡板上靠近所述圆弧板处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壳体外壁上设置有液位显示装置,所述液位显示装置包括:
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上,位于所述漏斗的上方;
控制盒,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壁上;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内,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显示器,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外壁上,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运算放大器U1,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5一端,电阻R5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端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端与电阻R3一端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2,所述电阻R5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3;
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极输入端与电阻R8一端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电阻R7一端连接,电阻R7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4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端与晶体管VT1的发射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4;
所述晶体管VT1的基极端与电阻R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所述液位传感器一端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阴极连接在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阻R2之间,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电阻R2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1;
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11一端连接,电阻R11另一端与所述显示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两端并联有电感L2,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10一端连接,电阻R10另一端与所述显示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5;
所述晶体管VT1的集电极端与电阻R6一端连接,电阻R6另一端与电阻R9一端连接,电阻R9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另一端与所述显示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R9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之间,所述继电器K的另一端与所述显示器的输入端接连,所述电阻R6的两端并联有电感L1。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包括:两个壳体,壳体为长方体状,壳体由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首尾依次连接围成,前侧板、后侧板靠近顶端处均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凹槽,左侧板、右侧板靠近顶端处沿长度方向上均设置有L型卡槽,L型卡槽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块;两个连接板,连接板上均贯穿设置有若干固定孔,两个壳体的后侧板处于同一平面上,并依次通过两个连接板一端放置在L型卡槽内连接,第一固定块卡装在固定孔内,两个连接板另一端向壳体上方延伸,两个连接板顶端内侧相向设置有限位条。通过若干个外壳的组合拼接安装,可以形成不同阵列形状的结构,以便存放任意数量、不同型号的零件,在接到维修任务时,可以根据需要的零件数量、型号组装成所需的大小阵列,放入所需数量及型号的零件,维修人员使用组装好的工具,去到作业点进行维修,由于零件都可按照次序,数量提前摆放准备,因此,不会出现拿错,拿少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也减少了零件安装的失误。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中喷涂润滑油装置。
图6为本发明中除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A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中毛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1-壳体,101-前侧板,102-后侧板,103-左侧板,104-右侧板,2-凹槽,3-L型卡槽,4-第一固定块,5-连接板,6-固定孔,7-限位条,8-缺口,9-连接孔,10-基座,11-模板,12-固定板,13-第一螺纹孔,14-漏液孔,15-缸体,16-连接杆,17-活塞,18-活塞杆,19-压板,20-弹簧,21-储油箱,22-进油管,23-第一单向阀,24-出油管,25-第二单向阀,26-输油管,27-盖子,28-漏斗,29-排液管,30-排液阀,31-圆弧板,32-第二固定块,33-轴承,34-螺杆,35-把手,36-第二螺纹孔,37-套管,38-移动杆,39-限位片,40-挡片,41-第一通孔,42-挡板,43-第二通孔,44-橡胶圈,45-液位传感器,46-控制盒,47-控制器,48-显示器,49-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如图1-4所示,包括:
两个壳体1,所述壳体1为长方体状,所述壳体1由前侧板101、后侧板102、左侧板103、右侧板104首尾依次连接围成,所述前侧板101、所述后侧板102靠近顶端处均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凹槽2,所述左侧板103、所述右侧板104靠近顶端处沿长度方向上均设置有L型卡槽3,L型卡槽3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块4;
两个连接板5,连接板5上均贯穿设置有若干固定孔6,两个所述壳体1的后侧板102处于同一平面上,并依次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板5一端放置在所述L型卡槽3内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4卡装在所述固定孔6内,两个所述连接板5另一端向壳体1上方延伸,两个所述连接板5顶端内侧相向设置有限位条7。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基座10上设置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凸块,将两个壳体1的底端分别插装在凸块上,用连接板5下端插入到L型卡槽3内,使得第一固定块4卡装在所述固定孔6内,实现两个壳体1在基座10上的连接固定,然后将模板11从壳体1上设置有有开口2的一面插入到限位条7与壳体1顶端之间,模板11上设置有工具放置槽或者放置孔,用于存放螺栓、螺母、轴承等维修工具。在基座10上可以插入若干个外壳1,形成1x1、1x2、1x3、2x2、3x3、nxn的阵列,以便放入各种各样的模板1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若干个外壳的组合拼接安装,可以形成不同阵列形状的结构,以便存放任意数量、不同型号的零件,在接到维修任务时,可以根据需要的零件数量、型号组装成所需的大小阵列,放入所需数量及型号的零件,维修人员使用组装好的工具,去到作业点进行维修,由于零件都可按照次序,数量提前摆放准备,柔性更高,因此,不会出现拿错,拿少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也减少了零件安装的失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的四个侧棱上分别设置有缺口8。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壳体上的缺口便于拆卸或安装时,用手抓取。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前侧板101、所述后侧板102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孔9。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连接孔中可以安装插销或螺栓来提高了相邻两个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喷涂润滑油装置,所述喷涂润滑油装置包括:
固定板1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固定板12水平方向放置,所述固定板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2的中间处贯穿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3,所述固定板12上贯穿设置有若干漏液孔14;
缸体15,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孔13的下方;
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一端与缸体15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6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
活塞17,设置在缸体15内,所述活塞17能在缸体15内上下往复运动;
活塞杆18,所述活塞杆18一端延伸至缸体15内,并与所述活塞17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18另一端延伸出缸体15上端之外;
压板19,设置在活塞杆18远离所述活塞17的一端,所述压板19位于所述第一螺纹孔13的下方;
弹簧20,套设在所述活塞杆18上,并位于压板19与缸体15顶端面之间,所述弹簧20一端与所述压板19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0另一端与所述缸体15上端固定连接;
储油箱2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壁靠近所述缸体15处;
进油管22,所述进油管22一端与储油箱21连通,所述进油管22另一端与缸体15底端一侧连通;
第一单向阀23,设置在所述进油管22上,第一单向阀23只允许液体从储油箱21一端流向缸体15内;
出油管24,所述出油管24一端与缸体15底端另一侧连通,所述出油管24另一端向上穿过所述固定板12,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一螺纹孔13上方处,所述出油管24与所述固定板12固定连接;
第二单向阀25,设置在所述出油管24上,第二单向阀25只允许液体从缸体15内经出油管24流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申请设计了便于螺栓进行安装的喷涂润滑油装置,螺栓上涂上润滑油能更加快速的进行安装,也减少了螺栓的磨损,在螺栓放入到模板的放置孔中,螺栓的下端会插入到固定板12上的第一螺纹孔13内,此时,旋转螺栓拧入第一螺纹孔13内,螺栓向下运动向下挤压压板19,压板19向下运动,同时压缩弹簧20,压板19推动活塞杆18向下运动,活塞杆18推动活塞17在缸体15内向下运动,从而推动缸体15内的润滑油经出油管24流出到靠近螺栓处,从而对螺栓表面进行喷涂润滑油;当螺栓取出时,在弹簧20弹力的作用下,活塞17上移,缸体15内处于负压状态,由于第二单向阀25使得出油管24回流封闭,润滑油就从储油箱21内经进油管22补充到缸体15内,以便下次备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螺栓旋入第一螺纹孔内进行固定,使得螺栓固定的更加牢靠,在携带过程中也不易晃动,也避免了丢失。在润滑油的喷头过程中,螺栓处于旋转状态,因此,润滑油喷涂的更均匀,而润滑油的喷涂速率也是根据螺栓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旋转越快,螺栓向下运动越快,活塞的向下移动也越快,出油管喷涂润滑油的流速也就越快,润滑油的喷涂量也是由螺栓的长度来决定,长度越长润滑油喷涂量就多,螺栓长度小,润滑油喷涂量就少,因此,能根据螺栓的长度,实现润滑油喷涂量的精确喷涂,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喷涂润滑油装置还包括:
输油管26,所述输油管26一端与所述储油箱21顶端连通,所述输油管26另一端向上穿过所述固定板12延伸至所述固定板12的上方;
盖子27,设置在输油管26顶端,所述盖子27与所述输油管26顶端螺纹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打开盖子27就能经输油管26向储油箱21内补充润滑液。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喷涂润滑油装置还包括:
漏斗28,设置在所述缸体15的下方,所述漏斗28的上端与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
排液管29,设置在漏斗28的底端,所述排液管29一端与漏斗28底部连通,所述排液管29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
排液阀30,设置在排液管29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出油管24在螺栓上喷涂的润滑油流下来的,会经过固定板12上的漏液孔14流到漏斗28上储存,当存储到一定量时,打开排液阀30,将储存的废润滑由排出进行集中处理,实现废润滑油的回收再利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除锈装置,所述除锈装置包括:
两个圆弧板31,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圆弧板31内侧壁上设置有毛刷49;
两个第二固定块32,分别设置在两个圆弧板31外侧壁上,
两个轴承33,分别设置在第二固定块32远离圆弧板31一端的端面内,所述轴承33外圈与第二固定块32固定连接;
两个螺杆34,两个所述螺杆34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轴承33内圈里;
两个把手35,设置在所述壳体1之外,所述壳体1壁面上分别相对贯穿设置有两个第二螺纹孔36,两个所述螺杆34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二螺纹孔36与把手35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维修时,拆卸下来的螺栓需要进行回收再利用,将螺栓放入到模板上的放置孔内,螺栓的下端经过两个圆弧板31之间插入到第一螺纹孔13内,然后旋转两个把手35,使得通过螺杆34与第二螺纹孔36的螺纹传动,使得螺杆34一端在第二固定块32内的轴承33旋转,并推动两个圆弧板31相向运动,将毛刷49挤压在螺杆上,然后旋转螺栓向下运动,通过毛刷将螺纹表面的锈清理掉。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把手的旋转能调节毛刷再螺纹上的压力,从而控制毛刷压在螺纹表面的压力,使得螺栓在旋转过程中,锈迹能被清理的更干净,也能防止压力过大,损坏螺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除锈装置还包括:
套管37,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壁与所述圆弧板31之间,所述套管37一端与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管37另一端朝向所述圆弧板31延伸;
移动杆38,所述移动杆38一端插入到所述套管37远离所述壳体1内壁的一端内,并能在所述套管37内左右往复运动,所述移动杆38另一端与所述圆弧板31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38与所述螺杆34相平行;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移动杆38一端与圆弧板31固定,移动杆38只能在套管37内左右往复运动,从而防止圆弧板31的转动,使得圆弧板31在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除锈装置还包括:
限位片39,设置在所述移动杆38远离所述圆弧板31的一端,所述限位片39位于所述套管37内;
挡片40,设置在所述套管37靠近所述圆弧板31的一端,所述挡片4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1,所述移动杆38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挡片40阻挡限位片39的位移,使得移动杆38不会移出套管37之外,防止超出极限位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除锈装置还包括:
挡板4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位于所述圆弧板31与所述固定板12之间,所述挡板42上靠近所述圆弧板31处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43,所述第二通孔43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圈44。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挡板42能将毛刷清理掉的锈收集起来,防止掉到下方的润滑油喷头装置上,引起润滑油的污染,螺栓在经过第二通孔43时,也会被橡胶圈44再次清理,进一步清理螺纹表面,使得螺纹表面更干净。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1外壁上设置有液位显示装置,所述液位显示装置包括:
液位传感器45,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壁上,位于所述漏斗28的上方;
控制盒46,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壁上;
控制器47,设置在所述控制盒46内,所述液位传感器45与所述控制器47电性连接;
显示器48,设置在所述控制盒46外壁上,所述显示器48与所述控制器47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47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如图9所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运算放大器U1,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5一端,电阻R5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端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端与电阻R3一端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2,所述电阻R5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3;
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极输入端与电阻R8一端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电阻R7一端连接,电阻R7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4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端与晶体管VT1的发射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4;
所述晶体管VT1的基极端与电阻R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所述液位传感器45一端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45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阴极连接在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阻R2之间,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电阻R2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1;
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11一端连接,电阻R11另一端与所述显示器4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两端并联有电感L2,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10一端连接,电阻R10另一端与所述显示器4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5;
所述晶体管VT1的集电极端与电阻R6一端连接,电阻R6另一端与电阻R9一端连接,电阻R9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另一端与所述显示器4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R9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之间,所述继电器K的另一端与所述显示器48的输入端接连,所述电阻R6的两端并联有电感L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液位传感器45能检测漏斗内润滑油的液位高度,控制盒46内的控制器47对液位传感器45检测的信息进行处理后,传输给显示器48显示液位高度值,以便工作人员能了解外壳内润滑油的储存情况,及时排出使用过的润滑油。此控制电路结构简单,能方便的进行液位高度的监控、性能稳定、安装调试方便。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壳体(1),所述壳体(1)为长方体状,所述壳体(1)由前侧板(101)、后侧板(102)、左侧板(103)、右侧板(104)首尾依次连接围成,所述前侧板(101)、所述后侧板(102)靠近顶端处均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凹槽(2),所述左侧板(103)、所述右侧板(104)靠近顶端处沿长度方向上均设置有L型卡槽(3),L型卡槽(3)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块(4);
两个连接板(5),连接板(5)上均贯穿设置有若干固定孔(6),两个所述壳体(1)的后侧板(102)处于同一平面上,并依次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板(5)一端放置在所述L型卡槽(3)内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4)卡装在所述固定孔(6)内,两个所述连接板(5)另一端向壳体(1)上方延伸,两个所述连接板(5)顶端内侧相向设置有限位条(7);
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喷涂润滑油装置,所述喷涂润滑油装置包括:
固定板(1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固定板(12)水平方向放置,所述固定板(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2)的中间处贯穿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3),所述固定板(12)上贯穿设置有若干漏液孔(14);
缸体(15),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孔(13)的下方;
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一端与缸体(15)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6)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
活塞(17),设置在缸体(15)内,所述活塞(17)能在缸体(15)内上下往复运动;
活塞杆(18),所述活塞杆(18)一端延伸至缸体(15)内,并与所述活塞(17)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18)另一端延伸出缸体(15)上端之外;
压板(19),设置在活塞杆(18)远离所述活塞(17)的一端,所述压板(19)位于所述第一螺纹孔(13)的下方;
弹簧(20),套设在所述活塞杆(18)上,并位于压板(19)与缸体(15)顶端面之间,所述弹簧(20)一端与所述压板(19)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0)另一端与所述缸体(15)上端固定连接;
储油箱(2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壁靠近所述缸体(15)处;
进油管(22),所述进油管(22)一端与储油箱(21)连通,所述进油管(22)另一端与缸体(15)底端一侧连通;
第一单向阀(23),设置在所述进油管(22)上;
出油管(24),所述出油管(24)一端与缸体(15)底端另一侧连通,所述出油管(24)另一端向上穿过所述固定板(12),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一螺纹孔(13)上方处,所述出油管(24)与所述固定板(12)固定连接;
第二单向阀(25),设置在所述出油管(2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四个侧棱上分别设置有缺口(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101)、所述后侧板(102)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润滑油装置还包括:
输油管(26),所述输油管(26)一端与所述储油箱(21)顶端连通,所述输油管(26)另一端向上穿过所述固定板(12)延伸至所述固定板(12)的上方;
盖子(27),设置在输油管(26)顶端,所述盖子(27)与所述输油管(26)顶端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润滑油装置还包括:
漏斗(28),设置在所述缸体(15)的下方,所述漏斗(28)的上端与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
排液管(29),设置在漏斗(28)的底端,所述排液管(29)一端与漏斗(28)底部连通,所述排液管(29)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
排液阀(30),设置在排液管(29)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除锈装置,所述除锈装置包括:
两个圆弧板(31),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圆弧板(31)内侧壁上设置有毛刷(49);
两个第二固定块(32),分别设置在两个圆弧板(31)外侧壁上,
两个轴承(33),分别设置在第二固定块(32)远离圆弧板(31)一端的端面内,所述轴承(33)外圈与第二固定块(32)固定连接;
两个螺杆(34),两个所述螺杆(34)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轴承(33)内圈里;
两个把手(35),设置在所述壳体(1)之外,所述壳体(1)壁面上分别相对贯穿设置有两个第二螺纹孔(36),两个所述螺杆(34)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二螺纹孔(36)与把手(35)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装置还包括:
套管(37),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壁与所述圆弧板(31)之间,所述套管(37)一端与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管(37)另一端朝向所述圆弧板(31)延伸;
移动杆(38),所述移动杆(38)一端插入到所述套管(37)远离所述壳体(1)内壁的一端内,并能在所述套管(37)内左右往复运动,所述移动杆(38)另一端与所述圆弧板(31)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38)与所述螺杆(34)相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装置还包括:
限位片(39),设置在所述移动杆(38)远离所述圆弧板(31)的一端,所述限位片(39)位于所述套管(37)内;
挡片(40),设置在所述套管(37)靠近所述圆弧板(31)的一端,所述挡片(4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1),所述移动杆(38)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1);
挡板(4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位于所述圆弧板(31)与所述固定板(12)之间,所述挡板(42)上靠近所述圆弧板(31)处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43),所述第二通孔(43)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圈(44)。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壁上设置有液位显示装置,所述液位显示装置包括:
液位传感器(45),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壁上,位于所述漏斗(28)的上方;
控制盒(46),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壁上;
控制器(47),设置在所述控制盒(46)内,所述液位传感器(45)与所述控制器(47)电性连接;
显示器(48),设置在所述控制盒(46)外壁上,所述显示器(48)与所述控制器(47)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47)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运算放大器U1,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5一端连接,电阻R5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端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端与电阻R3一端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2,所述电阻R5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3;
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极输入端与电阻R8一端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电阻R7一端连接,电阻R7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4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端与晶体管VT1的发射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4;
所述晶体管VT1的基极端与电阻R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所述液位传感器(45)一端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45)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阴极连接在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阻R2之间,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电阻R2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1;
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11一端连接,电阻R11另一端与所述显示器(4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两端并联有电感L2,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10一端连接,电阻R10另一端与所述显示器(4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5;
所述晶体管VT1的集电极端与电阻R6一端连接,电阻R6另一端与电阻R9一端连接,电阻R9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另一端与所述显示器(48)的输入端连接,继电器K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R9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之间,所述继电器K的另一端与所述显示器(48)的输入端接连,所述电阻R6的两端并联有电感L1。
CN201910565467.3A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 Active CN1103856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5467.3A CN110385684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5467.3A CN110385684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5684A CN110385684A (zh) 2019-10-29
CN110385684B true CN110385684B (zh) 2022-07-22

Family

ID=68285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5467.3A Active CN110385684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568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0387A (zh) * 2002-05-13 2004-01-28 索尼公司 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
JP2005087855A (ja) * 2003-09-17 2005-04-07 Stec Kk ノズル管の液体吐出構造
CN105003813A (zh) * 2015-06-20 2015-10-28 新昌县三和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换性的轴承涂润滑油装置
CN108043656A (zh) * 2017-12-13 2018-05-18 宁波市江北义盈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镀铝锌硅钢带的涂油装置
CN207914007U (zh) * 2017-11-21 2018-09-28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形缸体润滑油脂涂抹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41074C2 (de) * 1992-07-15 1994-06-01 Satzinger Gmbh & Co Schmierstoffspender mit Einrichtung zur dosierten Schmierstoffabgabe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solchen Schmierstoffspenders
CN201080291Y (zh) * 2007-07-05 2008-07-02 张鸿森 零件盒
CN103507053A (zh) * 2012-06-29 2014-01-15 成都长迪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零件拼接收纳装置
CN204261883U (zh) * 2014-10-16 2015-04-15 浙江为尚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轴承零件的防锈油喷油装置
KR101682625B1 (ko) * 2015-03-31 2016-12-06 계양전기 주식회사 전동공구 박스
CN207900890U (zh) * 2018-01-22 2018-09-25 泰克瑞德(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栓批量除锈处理装置
CN108436868A (zh) * 2018-05-15 2018-08-24 界首市皖俊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用便于调节的组合式存储装置
CN208743131U (zh) * 2018-08-23 2019-04-16 贵阳盛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模具使用的死角清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0387A (zh) * 2002-05-13 2004-01-28 索尼公司 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
JP2005087855A (ja) * 2003-09-17 2005-04-07 Stec Kk ノズル管の液体吐出構造
CN105003813A (zh) * 2015-06-20 2015-10-28 新昌县三和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换性的轴承涂润滑油装置
CN207914007U (zh) * 2017-11-21 2018-09-28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形缸体润滑油脂涂抹装置
CN108043656A (zh) * 2017-12-13 2018-05-18 宁波市江北义盈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镀铝锌硅钢带的涂油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5684A (zh)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3778Y (zh) 数控机床中冷却液的过滤装置
CN110385684B (zh) 一种用于轨交行业的柔性生成的成套工艺模块
CN2768908Y (zh) 步伐输送间歇式轴承清洗机
CN209736161U (zh) 电磁阀阀体内壁清洗装置
CN213160057U (zh) 便于清理的灰尘过滤机构及环保除尘设备
CN212216410U (zh) 一种新型环保机械的部件清洗装置
CN207682051U (zh) 一种应用于机床上的喷淋装置
CN202823723U (zh) 喷油清洁房
CN108212894A (zh) 一种可对机器人进行清洗的一体式清洗通道
CN216606341U (zh) 一种安全帽存放机构
CN214320728U (zh) 一种用于木制品的涂胶装置
CN209848635U (zh) 一种垃圾用除臭喷淋装置
CN207980771U (zh) 一种基于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车间除尘装置
CN221982849U (zh) 一种设备防锈用淋油装置
CN207952422U (zh) 具有注油系统的冲孔倒角装置
CN218171530U (zh) 一种用于液压机加工控制装置
CN220679997U (zh) 一种辅助涂抹润滑油结构的数控机床导轨
CN2920448Y (zh) 一种环保型清洗器
CN215354997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清洗设备
CN217121123U (zh) 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壳体模具脱模后冷却收集设备
CN211613601U (zh) 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清洗装置
CN218706557U (zh) 一种链条润滑装置
CN208643010U (zh) 一种环保的静电喷涂机
CN202517327U (zh) 机床回油箱的改良结构
CN222653549U (zh) 一种具备清洁装置的银行门头标识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