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383681A - 复合滤波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复合滤波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3681A
CN110383681A CN201880015913.7A CN201880015913A CN110383681A CN 110383681 A CN110383681 A CN 110383681A CN 201880015913 A CN201880015913 A CN 201880015913A CN 110383681 A CN110383681 A CN 110383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witch
band logical
composite
logical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59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田润平
竹内壮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83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36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57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diplexing or multiplexing filter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element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222Details of interface-acoustic, boundary, pseudo-acoustic or Stonely wa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75Ladder networks, e.g. electric wave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38Impedance-ma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46Network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ources or loads, working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to a common load or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46Network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ources or loads, working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to a common load or source
    • H03H7/461Network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ources or loads, working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to a common load or source particularly adapted for use in common antenna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element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element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23Means for obtaining a particular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 H03H9/6433Coupled resonator filters
    • H03H9/6483Ladder SAW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element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70Multiple-port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ources or loads, working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to a common load or source
    • H03H9/72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6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switche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8Input circuits, e.g. for coupling to an antenna or a transmission lin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2007/0192Complex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element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03Programmable fil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s And Circuit Networks Thereof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复合滤波器装置,能够有效地减小被公共连接的多个带通型滤波器的通带内的插入损耗。在复合滤波器装置(1)中,多个带通型滤波器(4~7)的一端彼此被公共连接,多个带通型滤波器(4~7)中的至少一个带通型滤波器(4)具有第一滤波器(11)、开关(13)、第二滤波器(12)、和与开关(13)连接且比第二滤波器(12)的输入阻抗值高的阻抗元件(14),开关(13)被构成为在将第一滤波器(11)与第二滤波器(12)连接的第一状态、和将第一滤波器(11)与阻抗元件(14)连接的第二状态之间被切换。

Description

复合滤波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一端被公共连接的多个带通型滤波器的复合滤波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智能手机等中,同时利用多个频带成为可能。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这样的用途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一个例子。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复合滤波器装置中,对应于多个频带,在RF级设置有多个带通型滤波器。多个带通型滤波器的一端经由多端口ON-SW被公共连接于天线端子。多端口ON-SW具有多个开关,该多个开关切换天线端子与对应于各频带的带通型滤波器的连接状态。该多个开关同时成为接通状态,由此能够同时利用多个频率(载波聚合)。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92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复合滤波器装置中,在多个带通型滤波器的前级,连接有多端口ON-SW。这样的多端口ON-SW存在如下问题:为了具有开关切换功能而电路规模大,通带中的插入损耗大。
此外还存在如下问题:与多端口ON-SW连接的带通型滤波器由于通带外的反射系数恶化,因此被公共连接的其他带通型滤波器中的通带内的插入损耗变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减小被公共连接的多个带通型滤波器中的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复合滤波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第一发明是一种复合滤波器装置,具备具有相互不同的通带的多个带通型滤波器,所述多个带通型滤波器各自具有一端和另一端,所述多个带通型滤波器的所述一端彼此被公共连接,所述多个带通型滤波器中的至少一个带通型滤波器具有:开关,连接在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之间;第一滤波器,连接在所述一端与所述开关之间;第二滤波器,连接在所述开关与所述另一端之间;和阻抗元件,与所述开关连接,并且阻抗值比所述第二滤波器的输入阻抗值高,所述开关被构成为在将所述第一滤波器与所述第二滤波器连接的第一状态、和将所述第一滤波器与所述阻抗元件连接的第二状态之间被切换。
在第一发明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某个特定的方式中,所述开关具有:第一开关端子,与所述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二开关端子,与所述第二滤波器连接;和第三开关端子,连接了所述阻抗元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端子与所述第二开关端子被连接,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端子与所述第三开关端子被连接。
在第一发明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其他特定的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开关被设为断开状态,所述阻抗元件的值被设为无限大。
本申请的第二发明是一种复合滤波器装置,具备具有一端和另一端的多个带通型滤波器,所述多个带通型滤波器的所述一端彼此被公共连接,所述多个带通型滤波器中的至少一个带通型滤波器具有:第一滤波器,与所述一端连接;和第二滤波器,连接在所述第一滤波器与所述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一滤波器和所述第二滤波器的复阻抗是相同极性。
在第二发明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某个特定的方式中,所述多个带通型滤波器全部具有所述第一滤波器以及所述第二滤波器,在所述第一滤波器与所述第二滤波器被连接的状态下,复阻抗在连接状态下被设为相同极性。
以下,将第一以及第二发明总称为本发明。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其他特定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滤波器以及所述第二滤波器的至少一方是弹性波滤波器。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滤波器以及所述第二滤波器的双方是弹性波滤波器。在该情况下,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被公共连接的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通带中的反射系数。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减小被公共连接的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插入损耗。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另一特定的方式中,所述弹性波滤波器具有弹性波谐振器,该弹性波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以上且反谐振频率以下的频带位于该带通型滤波器以外的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通带内。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减小被公共连接的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插入损耗。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滤波器的通带外的衰减量比所述第二滤波器的通带外的衰减量大。在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降低带来相对大的影响的第二滤波器所引起的影响。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减小被公共连接的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插入损耗。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滤波器以及所述第二滤波器由梯型滤波器构成,所述第一滤波器中的梯的级数比所述第二滤波器中的梯的级数小。在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降低带来相对大的影响的第二滤波器所引起的影响。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减小被公共连接的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插入损耗。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另一特定的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滤波器与所述第二滤波器之间连接有阻抗匹配元件。在该情况下,能够更进一步有效地减小被公共连接的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插入损耗。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式中,所述第二滤波器是纵耦合谐振器型滤波器。在纵耦合谐振器型的弹性波滤波器中,能够充分地增大衰减量。因此,在该情况下,能够减小第一滤波器的衰减量,所以本发明更有效。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式中,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滤波器,所述开关具有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滤波器连接的多个第二开关端子。这样,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二滤波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有效地减小被公共连接的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通带内的插入损耗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电路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图3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中开关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的电路图。
图4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第一带通型滤波器的电路图。
图5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连接的阻抗元件为50Ω的情况下的在Band7使用的第四带通型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图6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连接的阻抗元件为1000Ω的情况下的在Band7使用的第四带通型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图7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连接的阻抗元件为无限大即开路状态的情况下的在Band7使用的第四带通型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图8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于第一带通型滤波器的阻抗元件的连接阻抗、与Band7用的第四带通型滤波器在2.690GHz的插入损耗的关系的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电路图。
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电路图。
图11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电路图。
图12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电路图。
图13是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电路图。
图14是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电路图。
图15是表示在第七实施方式的复合滤波器装置中Band7用的第四带通型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在第七实施方式的复合滤波器装置中将第一带通型滤波器的第一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连接或分离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带通型滤波器的第二滤波器连接于第一滤波器的情况下的第一滤波器的阻抗特性的阻抗史密斯圆图。
图18是表示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带通型滤波器的第二滤波器连接于第一滤波器的情况下的第二滤波器的阻抗特性的阻抗史密斯圆图。
图19是比较例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电路图。
图20是表示在图19所示的比较例的复合滤波器装置中将第一带通型滤波器的第一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电分离的情况下的第一滤波器侧的阻抗特性的阻抗史密斯圆图。
图21是表示在图19所示的比较例的复合滤波器装置中将第一带通型滤波器的第一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电分离的情况下的第二滤波器侧的阻抗特性的阻抗史密斯圆图。
图22是表示比较例的复合滤波器装置中的Band7用的第四带通型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的图。
图23是表示纵耦合谐振器型的弹性波滤波器的电极构造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从而使本发明变得明了。
另外,预先指出的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各实施方式只是例示性的,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能够进行结构的部分置换或者组合。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电路图。复合滤波器装置1具有与天线2连接的天线端子3。第一~第四带通型滤波器4~7的一端被公共连接于天线端子3。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是Band3的接收滤波器。Band3的接收滤波器的通带是1805MHz~1880MHz。
第二带通型滤波器5是Band1的接收滤波器。Band1的接收滤波器的通带是2110MHz~2170MHz。
第三带通型滤波器6是Band40的接收滤波器。Band40的接收滤波器的通带是2300MHz~2400MHz。
第四带通型滤波器7是Band7的接收滤波器。Band7的接收滤波器的通带是2620MHz~2690MHz。
第一~第四带通型滤波器4~7的通带相互不同。在本发明中,虽然具备具有相互不同的通带的多个带通型滤波器,但在该情况下,除了具有相互不同的通带的多个带通型滤波器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具备通带与至少一个带通型滤波器重叠的带通型滤波器。
在此,阻抗值是指特性阻抗,具有常数分量和复数分量。此外,在本发明中,特性阻抗是指多个带通型滤波器的通带中的特性阻抗。
复合滤波器装置1的特征在于,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具有第一滤波器11、第二滤波器12、开关13和阻抗元件14。
第一滤波器11的一端连接于天线端子3。开关13具有第一开关端子13a、和第二、第三开关端子13b、13c。开关13在将第一开关端子13a和第二开关端子13b电连接的第一状态、与将第一开关端子13a和第三开关端子13c电连接的第二状态(参照图3)之间被切换。
第一滤波器11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端子13a连接。第二滤波器12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端子13b连接。在第三开关端子13c与接地电位之间,连接有阻抗元件14。阻抗元件14的阻抗值比第二滤波器12的输入阻抗值高。例如,在第二滤波器12的输入阻抗值为50Ω的情况下,阻抗元件14被设为比50Ω大。
另外,第一~第四带通型滤波器4~7能够由能形成通带的适当的滤波器来构成。开关13能采用FET等的晶体管、适当的开关元件来构成。作为阻抗元件14,能够使用在Band3、Band1、Band40以及Band7的频带实现上述阻抗值的适当的单元来构成。
在图1中,开关13被设为第一状态。因此,第一滤波器11与第二滤波器12被连接。将该情况下的Band7的滤波器特性示于图2。另外,图2、图5、图7、图15以及图22中的纵轴表示插入损耗。在该情况下,箭头X所示的在2.690GHz的插入损耗为-3.294dB。
在以下的图6、图7、图15以及图16中,箭头X也表示2.690GHz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使用Band7而不使用Band3的情况下,将开关13设为第二状态。即,如图3所示,在开关13中,设为第一开关端子13a与第三开关端子13c被连接的状态。由此,第一滤波器11和第二滤波器12被分离。然后,成为在第一滤波器11和接地电位之间连接阻抗元件14。阻抗元件14的阻抗值比第二滤波器12的输入阻抗高。因此,难以产生作为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第二~第四带通型滤波器5~7中的反射系数的恶化。参照图5~图8对此更具体地进行说明。
在图3所示的连接状态下,分别在图5、图6以及图7中示出将阻抗元件14的阻抗值设为50Ω、1000Ω或者无限大即开路状态的情况下的第四带通型滤波器7的滤波器特性。如图5所示,在阻抗元件14为50Ω的情况下,在2.690GHz的插入损耗(dB)为-3.289dB。在图6中,在2.690GHz的插入损耗(dB)为-3.284dB。在图7中,在2.690GHz的插入损耗(dB)为-3.283dB。由此可知,通过不断提高阻抗元件14的阻抗值,从而能减小第四带通型滤波器7的通带内的插入损耗。
图8是表示阻抗元件14的连接阻抗的大小与第四带通型滤波器7中的在2.690GHz的插入损耗(dB)的关系的图。根据图8明确可知,随着连接阻抗的值变大而插入损耗变小,特别是,若阻抗值在50Ω以上,则能有效地减小插入损耗。此外可知,更优选的是,若阻抗元件14的阻抗值大于100Ω,则能进一步减小插入损耗。
另外,只要阻抗元件14的阻抗值大即可。因此,作为阻抗元件14,也可以是在将第一开关端子13a与任一开关端子都不连接的状态下来实现。换句话说,在本发明中的第二状态下,也可以是将开关设为不连接第一滤波器11和第二滤波器12的断开状态。在开关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为了方便起见,可以认为连接了具有无限大的阻抗值的阻抗元件。
如上所述,在复合滤波器装置1中,在开关13中,通过将第一开关端子13a与第三开关端子13c连接,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小作为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第四带通型滤波器7中的通带内的插入损耗。这是由于,阻抗元件14的阻抗值比第二滤波器12的输入阻抗高。
另外,在第二、第三带通型滤波器5、6中,也能够在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中将阻抗元件14连接于第一滤波器11的情况下,抑制通带内的反射系数的恶化。因此,在第二、第三带通型滤波器5、6中,也能够减小通带内的插入损耗。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中,将开关13连接于第一滤波器11与第二滤波器12之间,进一步将阻抗元件14连接于第三开关端子13c,但可以是第二~第四带通型滤波器5~7也具有这样的结构。由此,能够有效地谋求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第三带通型滤波器6以及第四带通型滤波器7中的通带内的插入损耗的减少。因此,在多个带通型滤波器中,优选具备将开关连接于第一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之间、进一步将阻抗元件连接于开关与接地电位之间的结构,更优选的是,全部的带通型滤波器4~7具备上述结构为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减少插入损耗不仅是因为如上所述那样能减小其他带通型滤波器5~7中的插入损耗,还因为不使用插入损耗大的多端口ON-SW。即,因为不使用多端口ON-SW,所以在复合滤波器装置1中,也能够减小各带通型滤波器4~7的插入损耗。
图4是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的电路图。第一滤波器11是具有串联臂谐振器S1、S2和并联臂谐振器P1的梯型滤波器。
第二滤波器12是具有串联臂谐振器S3、S4、S5和并联臂谐振器P2、P3的梯型滤波器。串联臂谐振器S1、S2、S3~S5以及并联臂谐振器P1、P2、P3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
因此,第一滤波器11以及第二滤波器12的双方由弹性波滤波器构成。在本发明中,优选第一滤波器以及第二滤波器的双方由弹性波滤波器构成。在该情况下,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通带中的反射系数。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减小其他带通型滤波器中的插入损耗。
更优选的是,上述弹性波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以上且反谐振频率以下的频带位于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通带内。在该情况下,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通带中的阻抗元件大幅变化。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减小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插入损耗。
此外,如图4所示,优选第一滤波器11中的梯型滤波器的梯的级数被设得比第二滤波器12中的梯型滤波器的梯的级数小。在该情况下,将第一滤波器11与第二滤波器12连接的情况和不连接的情况下的特性的变化更大。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有效地谋求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插入损耗的改善。
另外,如图1所示,也可以在开关13与第二滤波器12之间连接虚线所示的阻抗匹配元件16。这样,也可以在第一滤波器11与第二滤波器12之间连接阻抗匹配元件。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电路图。在复合滤波器装置20中,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被用作Band3的接收滤波器或者Band25的接收滤波器。Band25的接收滤波器的通带是1930MHz~1995MHz。此外,第二带通型滤波器5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是Band1的接收滤波器。第三带通型滤波器6被用作Band30的接收滤波器或者Band40的接收滤波器。Band30的接收滤波器的通带是2350MHz~2360MHz。第四带通型滤波器7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是Band7的接收滤波器。
在复合滤波器装置20中,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具有开关13A和多个第二滤波器12A、12B。开关13A具有第一开关端子13a、多个第二开关端子13b、13d和第三开关端子13c。在开关13A中,第一开关端子13a被设为与第二开关端子13b、13d、第三开关端子13c的任一个连接的状态。在第二开关端子13b连接有第二滤波器12A。在第二开关端子13d连接有第二滤波器12B。在此,在第一滤波器11与第二滤波器12A被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作为Band3的接收滤波器发挥功能。在第一滤波器11与第二滤波器12B被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作为Band25的接收滤波器发挥功能。在第三开关端子13c和接地电位之间连接有阻抗元件14。
另一方面,第三带通型滤波器6也还具备开关23,该开关23具有第一开关端子23a、多个第二开关端子23b、23d以及第三开关端子23c。而且,在第二开关端子23b、23d分别连接有第二滤波器22A、22B。在第三开关端子23c与接地电位之间连接有阻抗元件24。
在第一滤波器21与第二滤波器22A被连接的情况下,第三带通型滤波器6作为Band40的接收滤波器发挥功能。在第一滤波器21与第二滤波器22B被连接的情况下,第三带通型滤波器6作为Band30的接收滤波器发挥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中,将开关13A设为第二状态。由此,通过将第一开关端子13a与第三开关端子13c连接,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小不使用Band3、Band25的情况下的其他带通型滤波器5~7的插入损耗。同样地,在不使用Band40以及Band30的情况下,只要将开关23设为第二状态,将第一开关端子23a与第三开关端子23c连接即可。由此也能够有效地减小第一、第二、第四带通型滤波器4、5、7中的通带内的插入损耗。
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电路图。在复合滤波器装置31中,除了复合滤波器装置20的电路结构之外,还进一步连接有开关13B、阻抗元件14A、开关23A以及阻抗元件24A。此外,在开关13B的第一开关端子13a连接有放大器16a。同样地,在开关23A的第一开关端子23a连接有放大器16b。作为其他的结构,复合滤波器装置31与复合滤波器装置20相同。
在复合滤波器装置31中,在不使用Band3以及Band25的情况下,只要将开关13A设为第二状态,将第一开关端子13a与第三开关端子13c连接即可。进一步,在开关13B中,将位于输出侧的第一开关端子13a与第三开关端子13c连接为宜。即,在输出侧,将阻抗元件14A连接在与接地电位之间为宜。同样地,在第三带通型滤波器6中,也是:在开关23A中,在不使用Band30而使用Band40的情况下,只要将第一开关端子23a与第二开关端子23b连接即可。在该情况下,也是:在不使用Band30以及Band40的双方的情况下,将第一开关端子23a和第三开关端子23c连接为宜。
图11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电路图。在复合滤波器装置41中,第二~第四带通型滤波器5~7与复合滤波器装置3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在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中,第一滤波器11被连接于开关43的第一开关端子43a。另一方面,在开关43的第二开关端子43b,连接有作为Band3的接收滤波器的第二滤波器12A。此外,在开关端子43e,连接有作为Band25的接收滤波器的第二滤波器12B。开关端子43e兼作本发明中的第二开关端子以及第三开关端子。
从开关端子43e到第二开关端子23d为止的阻抗元件被设为50Ω以上。
在图11所示的第二状态下,第一开关端子43a与第二开关端子43b不被连接。因此,不使用Band3。此外,在开关23中,第一开关端子23a与第二开关端子23d不被连接。因此,虽然第二滤波器12B被连接于第一滤波器11,但不使用Band25。然而,开关端子43e与第二开关端子23d之间的阻抗元件被设为50Ω以上。因此,在第一滤波器11的输出侧,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成为连接有50Ω以上的阻抗元件。因此,在复合滤波器装置41中,也能够有效地减小第二~第四带通型滤波器5~7的通带中的插入损耗。
此外,也可以不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将连接在第一滤波器的输出侧的阻抗元件连接在与接地电位之间。
图12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电路图。在复合滤波器装置51中,在第二滤波器12A、12B的输出侧不设置开关。作为替代,第一、第二放大器16a1、16a2分别连接于第二滤波器12A、12B。关于其他结构,复合滤波器装置51与复合滤波器装置41相同。在图12所示的连接状态下,也不使用Band3、Band25以及Band30。
不过,在第一滤波器11连接有Band25用的第二滤波器12B。因此,若将放大器16a2设为断开状态,那么即使在第一滤波器11连接有第二滤波器12B,也会成为与复合滤波器装置41的情况同样地将50Ω以上的阻抗元件连接于第一滤波器11的输出侧的状态。因此,在复合滤波器装置51中,也能够减小第二~第四带通型滤波器5~7中的插入损耗。
图13是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电路图。在复合滤波器装置61中,在天线端子3连接有第一~第四带通型滤波器4~7。在此,第一滤波器11B~11E均由陷波滤波器构成。而且,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构成了Band11、Band21、Band3以及Band25的接收滤波器。另外,在图13中,B11等的记载表示是Band11。
在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中,开关13具有第一开关端子13a、多个第二开关端子13b、13d、13e和第三开关端子13c。而且,在第二开关端子13b、13d、13e分别连接有第二滤波器12A、12B、12C。第二滤波器12A能被用作Band11以及Band21的双方的接收滤波器。另外,Band11的接收滤波器的通带是1475.9MHz~1495.9MHz,Band21的接收滤波器的通带是1495.9MHz~1510.9MHz。这样,在一个带通型滤波器中,与开关连接的第二滤波器也可以为三个以上。此外,第二滤波器也可以是能被用于多个Band。
另外,在第四带通型滤波器7中,在第二开关端子13b、13d、13e分别连接有第二滤波器12C、12D、12E。
如上所述,第一滤波器11B~11E也可以不是带通型滤波器。即,只要通过第一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形成通带即可。
另外,第二~第四带通型滤波器5~7中的第二滤波器的B1等的符号同样表示是Band1的接收滤波器等。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电路图。复合滤波器装置71具有与天线2连接的天线端子3。第一~第四带通型滤波器4~7的一端被公共连接于天线端子3。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具有第一滤波器11和连接于第一滤波器11的后级的第二滤波器12。第一~第四带通型滤波器4~7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滤波器装置1的第一~第四带通型滤波器4~7同样地,分别构成了Band3的接收滤波器、Band1的接收滤波器、Band40的接收滤波器以及Band7的接收滤波器。
第二~第四带通型滤波器5~7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中,在从第一滤波器11以及第二滤波器12的电路上的同一点观察到的阻抗特性中,在第四带通型滤波器7的通带内,复阻抗中的电抗分量的极性成为相同符号。复阻抗中的电抗分量的极性能够通过对使用网络分析器测定出的阻抗进行绘制而得到的史密斯圆图来确认。
在此,从电路上的同一点观察到的阻抗特性表示例如从图14中的点A观察第一滤波器11的情况下的阻抗特性、从点A观察第二滤波器12的情况下的阻抗特性。该点A只要在第一滤波器11与第二滤波器12之间,是哪个点都可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滤波器11与第二滤波器12的在2.620GHz的复阻抗的极性都被设为相同符号。由此,作为Band7的接收滤波器的第四带通型滤波器7的通带内的插入损耗被充分减小。参照图15~图18以及关于比较例的图19、图22对此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沿着图16的箭头A1方向从点A观察第一滤波器的情况下的阻抗特性的阻抗史密斯圆图。图18是表示如图16的箭头A2所示那样从点A观察第二滤波器12的情况下的第二滤波器12的阻抗特性的阻抗史密斯圆图。在任一情况下,在图17以及图18中的点M1所示的2.620GHz,复阻抗的极性都为-,被设为相同符号。
将该情况下的作为Band7的接收滤波器的第四带通型滤波器7的滤波器特性示于图15。如图15所示,在通带内2.620GHz的插入损耗(dB)是-3.579dB,在2.690GHz,是-3.284dB。
另一方面,图19是表示比较例的复合滤波器装置201的电路图。在比较例的复合滤波器装置201中,第一带通型滤波器204具有第一滤波器211和第二滤波器212。将从点A观察到的第一滤波器211的阻抗特性以阻抗史密斯圆图示于图20。另一方面,将第二滤波器212的从点A观察到的阻抗特性以阻抗史密斯圆图示于图21。由图20以及图21可明确,在第一滤波器211中,点M1所示的在2.620GHz的复阻抗的电抗分量的极性为+(电感性),相对于此,在第二滤波器212中,点M1所示的在2.620GHz的复阻抗的电抗分量的极性为-(电容性)。即,成为复共轭的关系。另外,两个电路的复阻抗处于复共轭的关系包括相互的复阻抗的复数分量的正负反转的关系,并不限定于复数分量的绝对值相等的情况。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共轭的关系也包括如下那样的关系:一个电路的复阻抗位于电容性(史密斯圆图的下半圆),另一个电路的复阻抗位于电感性(史密斯圆图的上半圆)。
比较例的复合滤波器装置201除了上述复阻抗的极性之外,与复合滤波器装置71同样地构成。
图22表示比较例的复合滤波器装置中的第四带通型滤波器7的滤波器特性。在图22中,在通带内2.620GHz的插入损耗(dB)值为-3.942dB,在2.690GHz的值为-3.287dB。
如对比图22的结果与图15的结果明确可知的那样,与比较例相比,根据第七实施方式,能有效地减小第四带通型滤波器的通带内的插入损耗。
第七实施方式的复合滤波器装置71相当于本申请的第二发明的实施方式。而且,在从电路上的同一点观察第一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而得到的阻抗特性中,通过将复阻抗的极性设为相同符号,从而能减小其他带通型滤波器7的插入损耗。这是由于,因为复阻抗的极性相同,所以能够提高第二滤波器12的阻抗元件。在比较例的复合滤波器装置201中,因为第一滤波器211的复阻抗与第二滤波器212的复阻抗的极性被设为相反符号,所以第四带通型滤波器7的插入损耗变大。这是由于,在比较例中,在第一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之间形成阻抗元件低的部分。因此,应流过第四带通型滤波器7的频率的信号进入到自己的滤波器即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
如上所述,在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滤波器装置71中,也能够有效地减小被公共连接的其他带通型滤波器5~7的插入损耗。此外,在第七实施方式的复合滤波器装置71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滤波器装置1的情况同样地,优选第一滤波器以及第二滤波器的双方是弹性波滤波器。由此,能够更进一步减小其他带通型滤波器5~7的通带内的插入损耗。此外,在复合滤波器装置71中,也是:弹性波滤波器具有弹性波谐振器,弹性波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以上且反谐振频率以下的频带位于该第一带通型滤波器4以外的其他带通型滤波器5~7的通带内,在此情况下,本发明也是有效的。
此外,在复合滤波器装置71中,也优选第一滤波器11的通带外(其他带通型滤波器5~7的通带内)的衰减量比第二滤波器12中的通带外(其他带通型滤波器5~7的通带内)的衰减量大。同样地,在第一滤波器11以及第二滤波器12由梯型滤波器构成的情况下,优选第一滤波器11中的梯的级数比第二滤波器12中的梯的级数小。
此外,在复合滤波器装置71中,也是在第一滤波器11与第二滤波器12之间连接有阻抗匹配元件为宜。
此外,在复合滤波器装置71中,也是可以设置多个第二滤波器12。在该情况下,设置将第一滤波器11和多个第二滤波器12连接的开关为宜。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弹性波滤波器示出了梯型滤波器,但也可以使用图23所示的纵耦合谐振器型滤波器81作为第二滤波器。在使用了纵耦合谐振器型滤波器81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确保大的衰减量。因此,在第二滤波器具有纵耦合谐振器型滤波器的情况下,本发明是有效的。
附图标记说明
1...复合滤波器装置;
2...天线;
3...天线端子;
4~7...第一~第四带通型滤波器;
11、11B~11E...第一滤波器;
12、12A~12E...第二滤波器;
13、13A、13B...开关;
13a...第一开关端子;
13b、13d、13e...第二开关端子;
13c...第三开关端子;
14、14A...阻抗元件;
16...阻抗匹配元件;
16a、16a1、16a2、16b...放大器;
20...复合滤波器装置;
21...第一滤波器;
22A、22B...第二滤波器;
23、23A...开关;
23a...第一开关端子;
23b、23d...第二开关端子;
23c...第三开关端子;
24、24A...阻抗元件;
31、41、51、61、71...复合滤波器装置;
43...开关;
43a、43b...第一、第二开关端子;
43e...开关端子;
81...纵耦合谐振器型滤波器;
P1~P3...并联臂谐振器;
S1~S5...串联臂谐振器。

Claims (13)

1.一种复合滤波器装置,具备具有相互不同的通带的多个带通型滤波器,所述多个带通型滤波器各自具有一端和另一端,
所述多个带通型滤波器的所述一端彼此被公共连接,
所述多个带通型滤波器中的至少一个带通型滤波器具有:开关,连接在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之间;第一滤波器,连接在所述一端与所述开关之间;第二滤波器,连接在所述开关与所述另一端之间;和阻抗元件,与所述开关连接,并且阻抗值比所述第二滤波器的输入阻抗值高,
所述开关被构成为在将所述第一滤波器与所述第二滤波器连接的第一状态、和将所述第一滤波器与所述阻抗元件连接的第二状态之间被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波器装置,其中,
所述开关具有:第一开关端子,与所述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二开关端子,与所述第二滤波器连接;和第三开关端子,连接了所述阻抗元件,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端子与所述第二开关端子被连接,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端子与所述第三开关端子被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波器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开关被设为断开状态,所述阻抗元件的值被设为无限大。
4.一种复合滤波器装置,具备具有一端和另一端的多个带通型滤波器,
所述多个带通型滤波器的所述一端彼此被公共连接,
所述多个带通型滤波器中的至少一个带通型滤波器具有:第一滤波器,与所述一端连接;和第二滤波器,连接在所述第一滤波器与所述另一端之间,
所述第一滤波器和所述第二滤波器的复阻抗是相同极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滤波器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带通型滤波器全部具有所述第一滤波器以及所述第二滤波器,在所述第一滤波器与所述第二滤波器被连接的状态下,复阻抗是相同极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滤波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滤波器以及所述第二滤波器的至少一方是弹性波滤波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滤波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滤波器以及所述第二滤波器是弹性波滤波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滤波器装置,其中,
所述弹性波滤波器具有弹性波谐振器,该弹性波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以上且反谐振频率以下的频带位于该带通型滤波器以外的其他带通型滤波器的通带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滤波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滤波器的通带外的衰减量比所述第二滤波器的通带外的衰减量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滤波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滤波器以及所述第二滤波器由梯型滤波器构成,所述第一滤波器中的梯的级数比所述第二滤波器中的梯的级数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滤波器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滤波器与所述第二滤波器之间连接有阻抗匹配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滤波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滤波器是纵耦合谐振器型滤波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滤波器装置,其中,
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滤波器,所述开关具有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滤波器连接的多个第二开关端子。
CN201880015913.7A 2017-03-31 2018-03-12 复合滤波器装置 Pending CN1103836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0565 2017-03-31
JP2017-070565 2017-03-31
PCT/JP2018/009476 WO2018180420A1 (ja) 2017-03-31 2018-03-12 複合フィル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3681A true CN110383681A (zh) 2019-10-25

Family

ID=63675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5913.7A Pending CN110383681A (zh) 2017-03-31 2018-03-12 复合滤波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387803B2 (zh)
JP (2) JPWO2018180420A1 (zh)
KR (1) KR102303898B1 (zh)
CN (1) CN110383681A (zh)
WO (1) WO20181804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3681A (zh) * 2017-03-31 2019-10-2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复合滤波器装置
US20210314007A1 (en) * 2020-04-05 2021-10-07 Skyworks Solutions, Inc. Bridge combiners and filters for radio-frequency applications
JP2024139022A (ja) 2023-03-27 2024-10-09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インパクトレン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3062A (en) * 1997-11-04 1999-08-03 Motorola Inc. Acoustic wave ladder filter with effectively increased coupling coefficient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same
CN1930776A (zh) * 2004-03-16 2007-03-1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高频电路以及高频部件
CN102611410A (zh) * 2011-01-19 2012-07-25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双工器
US20140203887A1 (en) * 2013-01-21 2014-07-24 Taiyo Yuden Co., Ltd. Module
US20150028963A1 (en) * 2013-07-23 2015-01-29 Taiyo Yuden Co., Ltd. Electronic circuit
US20160127115A1 (en) * 2013-07-16 2016-05-05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ront-end circu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1473B2 (ja) 1993-03-09 2001-07-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
JP3487692B2 (ja) 1995-10-02 2004-0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分波器
JP3454239B2 (ja) 2000-08-31 2003-10-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
EP1333588B1 (en) 2000-11-01 2012-02-01 Hitachi Metals, Ltd. High-frequency switch module
JP4224802B2 (ja) * 2002-03-18 2009-02-1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ハイパスフィル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マルチバンドアンテナスイッチ回路、マルチバンドアンテナスイッチ積層モジュール並びに通信装置
CN1309178C (zh) 2001-08-10 2007-04-0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高通滤波器和多频带天线开关电路、使用它们的通信仪器
JP2006086871A (ja) 2004-09-16 2006-03-30 Kyocera Corp 複合型分波回路、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チップ部品、高周波モジュール及び無線通信機器
US20070161357A1 (en) * 2006-01-12 2007-07-12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ultiband antenna switch
JP2012253497A (ja) 2011-06-01 2012-12-20 Taiyo Yuden Co Ltd 電子回路及び電子モジュール
JP2014033377A (ja) 2012-08-06 2014-02-20 Panasonic Corp アンテナ共用器
CN103929148B (zh) * 2013-01-11 2017-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插损压电声波带通滤波器及实现方法
JP2015029233A (ja) 2013-07-30 2015-02-12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
JP2015023557A (ja) * 2013-07-23 2015-02-02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
WO2016088680A1 (ja) 2014-12-04 2016-06-0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ラダー型フィルタ、弾性波フィルタモジュール及びデュプレクサ
CN107210731B (zh) 2015-04-30 2020-08-2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梯子型滤波器及双工器
JP6222406B2 (ja) 2015-06-24 2017-11-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マルチプレクサ、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通信装置、およびマルチプレクサのインピーダンス整合方法
CN107710615B (zh) 2015-06-25 2021-10-0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多工器、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US10333484B2 (en) * 2016-11-08 2019-06-25 Skyworks Solutions, Inc. Filter modules and filter arrays having inductive impedance
CN110383681A (zh) * 2017-03-31 2019-10-2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复合滤波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3062A (en) * 1997-11-04 1999-08-03 Motorola Inc. Acoustic wave ladder filter with effectively increased coupling coefficient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same
CN1930776A (zh) * 2004-03-16 2007-03-1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高频电路以及高频部件
CN102611410A (zh) * 2011-01-19 2012-07-25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双工器
US20140203887A1 (en) * 2013-01-21 2014-07-24 Taiyo Yuden Co., Ltd. Module
US20160127115A1 (en) * 2013-07-16 2016-05-05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ront-end circuit
US20150028963A1 (en) * 2013-07-23 2015-01-29 Taiyo Yuden Co., Ltd. Electronic circu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02893A1 (en) 2022-09-22
KR102303898B1 (ko) 2021-09-23
US11387803B2 (en) 2022-07-12
US11838003B2 (en) 2023-12-05
KR20190116509A (ko) 2019-10-14
JPWO2018180420A1 (ja) 2019-11-07
JP7251530B2 (ja) 2023-04-04
WO2018180420A1 (ja) 2018-10-04
JP2020182244A (ja) 2020-11-05
US20190386634A1 (en) 2019-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0817B (zh) 高频滤波器
JP5493002B2 (ja) 無線周波数フィルター
US10873318B2 (en) Filter circuits having acoustic wave resonators in a transversal configuration
JP2000323961A (ja) 弾性表面波共振器を用いた帯域切替フィルタとそれを用いたアンテナ共用器
CN107005217A (zh) 梯型滤波器、弹性波滤波器模块以及双工器
US11838003B2 (en) Composite filter device
CN101626102A (zh) 双工器
CN106031037A (zh) 可变滤波电路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07735955A (zh) 高频前端电路
CN103210586B (zh) 弹性波装置
CN107104653A (zh) 弹性波谐振器、带通型滤波器以及双工器
JP2004222250A (ja) 周波数選択性バラントランス
CN110365307A (zh) 多工器
CN106031035B (zh) 可变滤波电路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08288959A (zh) 压电声波谐振器和滤波器
US11601115B2 (en) Electronic RF filter
JP3607833B2 (ja) 差動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
CN104242870B (zh) 分波装置
CN109643985A (zh) 弹性波装置
CN103887583B (zh) 微带三工器
CN106505970B (zh) 过滤模块及利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9792237A (zh) 梯型滤波器
CN109787642B (zh) 一种载波聚合电路
WO2023026353A1 (ja) 周波数選択切り替え回路
CN220139531U (zh) 一种滤波电路、滤波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