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381220B - 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1220B
CN110381220B CN201910766592.0A CN201910766592A CN110381220B CN 110381220 B CN110381220 B CN 110381220B CN 201910766592 A CN201910766592 A CN 201910766592A CN 110381220 B CN110381220 B CN 1103812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time
period
periods
c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65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1220A (zh
Inventor
徐晨灿
袁宁
宫晨
刘方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19107665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12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1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1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1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1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18Call detail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信息推荐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时段内针对m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呼叫记录,得到m个区域各自对应的m个呼叫记录集;根据m个呼叫记录集各自包括的呼叫记录,确定n个第二时段各自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以及根据加权呼叫量,确定n个第二时段中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其中,第一时段包含n个第二时段,m,n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信息推荐装置、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向客户推荐产品和向客户提供服务对于各种类型的服务机构而言至关重要。其中,通过电话通信技术进行产品推荐和提供服务为重要的渠道之一。
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相关技术中,通过电话推荐产品的呼叫时间往往是随机选择的,因此经常存在客户不方便接听电话的情况。这无疑会给客户带来困扰,且还容易使得客户认为服务机构的呼叫为骚扰电话。因此,现有相关技术不仅会影响推荐效率和成功率,还会使得客户满意度较差,给服务机构的声誉造成较差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为服务机构推荐合适的呼叫时段的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推荐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时段内针对m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呼叫记录,得到m个区域各自对应的m个呼叫记录集;根据m个呼叫记录集各自包括的呼叫记录,确定n个第二时段各自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以及根据加权呼叫量,确定n个第二时段中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其中,第一时段包含n个第二时段,m,n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确定n个第二时段各自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包括:将第一时段划分得到工作日时段和休息日时段;采用离散化算法,确定针对工作日时段的a个第二时段和针对休息日时段的b个第二时段,得到n个第二时段;根据m个呼叫记录集各自包括的呼叫记录中呼叫时刻属于n个第二时段中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确定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其中,a、b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且a+b=n。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确定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包括:确定每个呼叫记录集包括的呼叫记录中属于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计算属于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中L个呼叫记录各自的时长加权系数及呼入呼出加权系数;以及根据L个呼叫记录各自的时长加权系数及呼入呼出加权系数,计算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其中,L为大于1的自然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计算时长加权系数及呼入呼出加权系数之前,上述确定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还包括:确定属于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中针对第一时段包括的P天中每天的呼叫记录个数,得到针对每个第二时段的P个呼叫记录个数;计算P个呼叫记录个数的平均值及标准差;以及根据平均值及所述标准差,确定属于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中满足条件的L个呼叫记录。其中,P为大于1的自然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时长加权系数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18119450000021
其中,di为L个呼叫记录中第i个呼叫记录的通话时长,
Figure GDA0002818119450000022
为所述m个呼叫记录集中属于所述n个第二时段中每个第二时段的L个呼叫记录的平均通话时长。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呼入呼出加权系数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18119450000023
其中,K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2的预设值,i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L的自然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针对上述n个呼叫记录子集中每个呼叫记录子集的加权呼叫量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18119450000031
其中,P为第一时段包括的天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采用离散化算法,确定针对工作日时段的a个第二时段或确定针对休息日时段的b个第二时段包括:采用Q个预定划分规则,将工作日时段或休息日时段按天划分,得到针对Q个预定划分规则的Q个第一时段集,每个第一时段集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时段;确定每个第一时段集包括的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根据加权呼叫量,将每个第一时段集包括的至少两个第二时段根据加权呼叫量自高至低排列,得到针对每个区域的Q个第二时段集;根据针对m个区域中每两个区域的第二时段集的Q个归一化Kendall tau距离,确定针对Q个第二时段集的Q个距离平均值;以及确定最大距离平均值所针对的第二时段集包括的至少两个第二时段为a个第二时段或b个第二时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根据加权呼叫量,确定n个第二时段中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包括:根据n个第二时段中相邻两个第二时段的时间间隔及针对每个区域的预定时长,确定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个数;以及根据n个第二时段的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以及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个数,确定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信息推荐方法还包括:获取待呼叫号码;根据待呼叫号码所属的区域,获取针对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以及展示针对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信息推荐方法还包括:获取多个待呼叫号码;根据多个待呼叫号码中每个待呼叫号码所属的区域,获取针对每个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根据针对每个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及当前时刻,确定多个待呼叫号码中推荐在当前时刻呼叫的至少一个待呼叫号码;以及展示至少一个待呼叫号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信息推荐方法还包括:获取当前呼叫的呼叫号码;根据呼叫号码所属的区域,获取针对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以及在当前时刻属于推荐呼叫时段的情况下,继续呼叫所述呼叫号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信息推荐方法还包括:在当前时刻不属于推荐呼叫时段的情况下,确定呼叫号码是否属于紧急呼叫号码;在呼叫号码属于紧急呼叫号码的情况下,继续呼叫所述呼叫号码;或在呼叫号码不属于紧急呼叫号码、且当前时刻达到推荐呼叫时段的情况下,展示呼叫号码。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推荐装置,包括:呼叫记录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时段内针对m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呼叫记录,得到m个区域各自对应的m个呼叫记录集;加权呼叫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m个呼叫记录集各自包括的呼叫记录,确定n个第二时段各自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以及呼叫时段推荐模块,用于根据加权呼叫量,确定n个第二时段中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其中,第一时段包含n个第二时段,m,n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指令,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信息推荐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信息推荐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信息推荐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根据大量的呼叫记录进行建模,确定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可以在呼叫客户电话时,根据客户的呼叫号码所属区域确定较佳的推荐呼叫时段。从而便于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根据该推荐呼叫时段进行呼叫。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信息推荐方法可以提高呼叫客户电话的成功率及客户接听电话的接受度,并因此提高推荐效果,提高客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应用场景;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一的信息推荐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n个第二时段各自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确定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针对工作日时段的a个第二时段的流程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的流程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二的信息推荐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三的信息推荐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四的信息推荐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信息推荐装置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执行信息推荐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推荐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取第一时段内针对m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呼叫记录,得到m个区域各自对应的m个呼叫记录集。然后根据m个呼叫记录集各自包括的呼叫记录,确定n个第二时段各自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最后根据加权呼叫量,确定n个第二时段中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其中,第一时段包含n个第二时段,m,n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应用场景100。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数据库104和网络105。网络105用于在终端设备101、102、103与数据库104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5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和/或无线通信链路等等。
终端设备101、102、103例如可以是具有显示屏且具有处理能力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台式计算机、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终端设备101、102、103例如可以从数据库104中获取存储的大量的呼叫记录,并根据呼叫记录处理得到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其中,区域例如可以是以省份、以地区或以县城等为单位进行划分得到的,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数据库104例如可以是服务机构(例如金融服务机构)中设置的数据库,该数据库104中存储有服务机构呼叫客户电话的呼叫记录和客户呼叫服务机构电话的呼叫记录。该数据库104中例如还可以用于存储终端设备101、102、103处理得到的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以便于终端设备101、102、103随时获取。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应用场景100例如还可以包括服务器106。该服务器106可以通过网络105与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或数据库104交互。该服务器106例如可以具有处理功能,以处理得到针对每个地区的推荐呼叫时段。还可以用于根据待呼叫号码确定推荐呼叫时段,以供终端设备101、102、103进行展示。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推荐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101、102、103执行;也可以部分由服务器106执行,部分由终端设备101、102、103执行。相应地,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推荐装置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101、102、103中;也可以部分模块设置于服务器106中,部分模块设置于终端设备101、102、103中。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101、102、103,数据库104、网络105和服务器106的类型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类型的终端设备101、102、103,数据库104、网络105和服务器106。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一的信息推荐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信息推荐方法可以包括操作S210~操作S230。
在操作S210,获取第一时段内针对m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呼叫记录,得到m个区域各自对应的m个呼叫记录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210例如可以包括:先从数据库104中获取第一时段(例如3个月)内所有的呼叫记录。然后再将该所有的呼叫记录根据呼叫号码的归属地及来电号码的归属地,确定针对每个呼叫记录的区域。最后再将所针对的区域为相同区域的呼叫记录归集为一个呼叫记录集,总共得到m个区域各自对应的m个呼叫记录集。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m个区域中每个区域例如可以表示一个省份、一个地级市或一个县城等。获取的所有呼叫记录包括服务机构向客户拨打的呼叫记录及呼入至服务机构的呼叫记录等。对于服务机构向客户拨打的呼叫记录,其针对的区域为呼叫号码的归属地。对于呼入至服务机构的呼叫记录,其针对的区域为来电号码的归属地。
在操作S220,根据m个呼叫记录集各自包括的呼叫记录,确定n个第二时段各自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的n个第二时段例如可以包括划分每个月的时间得到的多个第二时段、划分每周的时间得到的多个第二时段,或者划分每天的时间得到的多个第二时段。因此,操作S210中的第一时段包含有多组该n个第二时段。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220例如可以包括:先根据每个呼叫记录集包括的呼叫记录的呼叫时刻所属的第二时段,将每个呼叫记录集包括的呼叫记录进行划分,得到针对n个第二时段的n个呼叫记录子集。然后再为每个呼叫记录子集包括的呼叫记录分配一定的权重,计算每个呼叫记录的加权呼叫量。最后计算第一时段包括的多个相同的第二时段包括的呼叫记录的加权呼叫量相对于该多个相同的第二时段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该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呼叫记录集所针对的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考虑到在呼叫记录表征的呼叫时长较长时,说明客户对该呼叫的接受程度高,因此可以为该呼叫时长较长的呼叫记录分配较大的权重。考虑到若呼叫记录为客户呼入的记录时,说明为客户主动呼叫,客户的主观意愿较强,因此可以为该呼叫记录分配较大的权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220例如可以通过图3~图5描述的方法来实现,在此不再详述。
在操作S230,根据加权呼叫量,确定n个第二时段中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230例如可以包括:将操作S220中确定的n个第二时段针对该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中,最大加权呼叫量所对应的第二时段为推荐呼叫时段。或者,可以将操作S220中确定的n个第二时段针对该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中,大于预定值的加权呼叫量所对应的第二时段为推荐呼叫时段。或者,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230例如可以通过图7描述的方法来实现,在此不再详述。
综上可知,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根据呼叫记录为每个区域设定推荐的呼叫时段,可以为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推荐向呼叫号码对应的客户拨打电话的时段。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拨打客户电话的成功率、接听电话的客户的接受度。从而可以提高推荐成功率及用户满意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考虑到工作日与休息日时客户方便接听电话的时间往往不同,因此,本公开实施例在确定n个第二时段时,可以分别为工作日和休息日设定不同的第二时段。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n个第二时段各自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的流程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上述确定n个第二时段各自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的操作S220例如可以包括操作S321~操作S323。
在操作S321,将第一时段划分得到工作日时段和休息日时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321可以包括:将第一时段按天划分,得到多个时段;然后将多个时段中属于工作日的时段归集为工作日时段,将多个时段中属于休息日的时段归集为休息日时段。例如,若第一时段包括10天中的时段,则按天划分得到10个时段,其中该10个时段中有7个时段属于工作日,3个时段属于休息日,则属于工作日的7个时段组成工作日时段,属于休息日的3个时段组成休息日时段。
在操作S322,采用离散化算法,确定针对工作日时段的a个第二时段和针对休息日时段的b个第二时段,得到n个第二时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322可以包括:采用离散化算法,将工作日时段划分得到a个第二时段,将休息日时段划分得到b个第二时段。其中,a+b=n,且a与b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例如,若工作日时段由前述的属于工作日的7个时段组成,该操作S322可以是将7个时段中的每个时段划分为a个第二时段,从而得到针对工作日时段的a个第二时段。若休息日时段由前述的属于休息日的3个时段组成,该操作S322可以是将3个时段中的每个时段划分为b个第二时段,从而得到针对休息日时段的b个第二时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a个第二时段例如可以通过图6描述的操作S6221~操作S6225来确定。b个第二时段例如可以通过类似于图6描述的操作S6221~操作S6225来确定,在此不再详述。
在操作S323,根据m个呼叫记录集各自包括的呼叫记录中呼叫时刻属于n个第二时段中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确定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323例如可以包括:先确定每个呼叫记录集包括的呼叫记录中呼叫时刻属于n个第二时段中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得到针对每个呼叫记录集的n组呼叫记录。然后再根据该n组呼叫记录中每组呼叫记录包括的呼叫记录,来确定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323例如可以通过图4~图5描述的方法来实现,在此不再详述。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确定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的操作S323例如可以包括操作S4231~操作S4233。
在操作S4231,确定每个呼叫记录集包括的呼叫记录中属于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4231例如可以是前述得到针对每个呼叫记录集的n组呼叫记录的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4231可以包括循环执行的以下操作:以j=1为起始值,确定m个呼叫记录集中的第j个呼叫记录集包括的呼叫记录中属于n个第二时段中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得到针对第j个呼叫记录集的n组呼叫记录。然后将j置为j=j+1,重新确定呼叫记录,直至j=m为止。
在操作S4232,计算属于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中L个呼叫记录各自的时长加权系数及呼入呼出加权系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的时长加权系数例如可以是根据每个呼叫记录的时长,为每个呼叫记录分配的第一权重值。呼入呼出加权系数例如可以是根据每个呼叫记录的呼叫类型(客户呼入的类型还是向客户呼出的类型)来为每个呼叫记录分配的第二权重值。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属于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包括所述L个呼叫记录。其中,在第二时段是划分每天的时段得到的第二时段、且第一时段包括多天时,该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包括该多天中所有的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L个呼叫记录可以为属于每个第二时段的所有呼叫记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的时长加权系数例如可以采用以下公式(1)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18119450000111
其中,di为L个呼叫记录中第i个呼叫记录的通话时长,
Figure GDA0002818119450000112
为m个呼叫记录集中属于n个第二时段中每个第二时段的L个呼叫记录的平均通话时长,[]代表对数值取整,log代表对取整得到的数值与2的和进行对数运算。其中,对数运算中采用的底数例如可以为e,或者大于1的任意值。通过该公式(1)可知,对于通话时长较长的呼叫记录(通话时长大于平均时长的呼叫记录),分配得到的时长加权系数为大于1的值。对于通话时长较短的呼叫记录(通话时长小于平均时长的呼叫记录),分配得到的时长加权系数为小于1的值。因此,通过上述公式(1),可以为通话时长较长的呼叫记录分配较大的权重。其中,
Figure GDA0002818119450000121
取值的确定方法例如可以包括:先确定m个呼叫记录集中属于n个第二时段中每个第二时段的L个呼叫记录,总共得到与n个第二时段一一对应的n组呼叫记录,与每个第二时段对应的一组呼叫记录中包括通过图5描述的操作S5236确定的属于该每个第二时段、且满足条件的L个呼叫记录。对于不同的第二时段,确定的L个呼叫记录的具体个数可以相同或不同;然后再计算该n组呼叫记录包括的所有呼叫记录的通话时长的平均值;最后将计算得到的平均值作为所述
Figure GDA0002818119450000122
的取值。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的呼入呼出加权系数例如可以采用以下公式(2)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18119450000123
其中,K为预设值,该K值可以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2的值。其中,为了向呼入的呼叫记录分配较大的权重,该K例如可以取大于1、且小于等于2的值。根据上述公式(2)可知,对于呼叫类型为呼出的呼叫记录,其分配得到的呼入呼出系数小于1,而对于呼叫类型为呼入的呼叫记录,其分配得到的呼入呼出系数大于1。因此,通过该公式(2),可以为呼入的呼叫记录分配较大的权重。
在操作S4233,根据L个呼叫记录各自的时长加权系数及呼入呼出加权系数,计算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例如可以为日均加权呼叫量。因此,该操作S4233可以包括:先根据L个呼叫记录各自的时长加权系数及呼入呼出加权系数,计算得到每个呼叫记录的加权呼叫量。然后将L个呼叫记录的加权呼叫量累加得到加权呼叫量和,最后再将该加权呼叫量和除以L个呼叫记录的呼叫时刻所属的天数,得到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日均加权呼叫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例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3)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18119450000131
其中,dpi为L个呼叫记录中第i个呼叫记录的时长加权系数,iopi为L个呼叫记录中第i个呼叫记录的呼入呼出加权系数。P为L个呼叫记录的呼叫时刻所属的总天数,或第一时段包括的每个第二时段的个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考虑到呼叫记录中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呼叫记录,例如呼叫时长过长的呼叫记录或呼叫时长过短的呼叫记录,该些特殊的呼叫记录可能会导致计算得到的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不准确。因此,在计算加权呼叫量时,可以先将该些特殊的呼叫记录滤除。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确定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的方法除了操作S4231~操作S4233外,还可以包括在操作S4232之前执行的操作S5234~操作S5236,以将不满足条件的呼叫记录滤除。
在操作S5234,确定属于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中针对第一时段包括的P天中每天的呼叫记录个数,得到针对每个第二时段的P个呼叫记录个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第二时段是通过将每天划分为多个时段得到的情况下,操作S5234包括:统计得到每个呼叫记录集中呼叫时刻属于第一时段包括的P天中每天的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个数,得到针对n个第二时段中第k个第二时段的P个呼叫记录个数。其中,k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个自然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属于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为第j个呼叫记录集包括的呼叫记录中呼叫时刻属于第k个第二时刻的呼叫记录时,针对第k个第二时段的P个呼叫记录个数中第p个呼叫记录个数表示:第j个呼叫记录集中包括的呼叫记录中,呼叫时刻属于第一时段的第p天包括的第k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的个数。其中,p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P的自然数。
在操作S5235,计算P个呼叫记录个数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在操作S5236,根据平均值及标准差,确定属于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中满足条件的L个呼叫记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5235~操作S5236例如可以包括:先计算P个呼叫记录个数的平均值。然后根据该平均值,计算得到该P个呼叫记录个数的标准差。然后再计算P个呼叫记录个数中每个呼叫记录个数与平均值的差值,得到P个差值。然后确定该P个差值中取值大于标准差的预定倍数的差值对应的呼叫记录为需要滤除的呼叫记录。最后,从属于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中滤除该些需要滤除的呼叫记录,得到所述的L个呼叫记录。其中,预定倍数例如可以为大于1的任意倍数,例如,该预定倍数可以为3倍。相应地,操作S5236中的条件即为与平均值的差值不大于标准差的预定倍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第一时段为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之间的时段,多个第二时段中包括8:00~8:30时段时,通过操作S5234确定的P个呼叫记录个数为针对91天中包括的91个8:00~8:30时段的91个第二呼叫记录个数。通过操作S5235计算得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为该91个第二呼叫记录个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在平均值为100,标准差为30的情况下,若91个第二呼叫记录个数中对应2019年5月30日的第二呼叫记录个数为9,与平均值100的差值大于标准差的3倍。通过操作S5236确定的L个呼叫记录中不包括呼叫时刻属于2019年5月30日的8:00~8:30时段的呼叫记录。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针对工作日时段的a个第二时段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操作S322中确定针对工作日时段的a个第二时段的操作例如可以包括操作S6221~操作S6225。
在操作S6221,采用Q个预定划分规则,将工作日时段按天划分,得到针对Q个预定划分规则的Q个第一时段集,每个第一时段集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时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预定划分规则例如可以包括:将固定时长的时段作为一个第二时段。例如可以将每个时辰划分为一个第二时段、将每个小时划分为一个第二时段,将每半个小时划分为一个第二时段,将每一刻钟划分为一个第二时段或将每10分钟划分为一个第二时段等。Q个预定划分规则可以为根据Q个不同的固定时长对时段进行划分的划分规则。
操作S6221例如可以包括:针对第一时段包括的多个工作日中的每个工作日,采用该Q个预定划分规则中的每个预定划分规则对每个工作日进行划分,得到针对每个工作日的第一时段集,从而得到与Q个预定划分规则一一对应的Q个第一时段集。其中,每个第一时段集包括多个工作日中的每个工作日包括的至少一个第二时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固定时长不宜过大,否则第二时段的划分将失去意义。该固定时长也不宜过小,否则最终得到的推荐呼叫时段不稳定,且若每个时段过短,会使得后续使用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差。为了便于后续使用,该固定时长例如可以取5分钟或10分钟的倍数。
在操作S6222,确定每个第一时段集包括的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6222例如可以包括:采用与操作S220类似的方法,确定每个第一时段集包括的至少两个第二时段中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总共得到Q*m组加权呼叫量集R,其中加权呼叫量集R中的第Rqj组加权呼叫量包括:Q个第一时段集中第q个第一时段集包括的至少两个第二时段中每个第二时段针对第j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其中,q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Q的自然数。
在操作S6223,根据加权呼叫量,将每个第一时段集包括的至少两个第二时段根据呼叫量自高至低排列,得到针对每个区域的Q个第二时段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6223例如可以包括:对于Q个第一时段集中的每个第一时段集,将每个第一时段集包括的至少两个第二时段,根据操作S6222确定的该至少两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的大小关系进行排序,得到与每个区域对应的一个第二时段集。最终得到的Q个第二时段集中,针对每个第二时段集包括的依次排序的至少两个第二时段的加权呼叫量依次降低。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m个呼叫记录集,通过操作S6223可以得到针对m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的Q个第二时段集,总共得到m*Q个第二时段集。
在操作S6224,根据针对m个区域中每两个区域的第二时段集的归一化Q个Kendalltau距离,确定针对Q个第二时段集的Q个距离平均值。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6224例如可以包括:对于m个区域中的任意两个区域,先根据针对该任意两个区域的第q个第二时段集,计算得到一个归一化Kendall tau距离,q依次取1~Q的自然数,从而得到针对该任意两个区域的Q个归一化Kendall tau距离。对于m个区域,任意两个区域的选择方法有[m*(m-1)/2]种,因此通过操作S6224得到的归一化Kendall tau距离的总个数为[Q*m*(m-1)/2]个。然后对针对[m*(m-1)/2]种选择方法得到的[m*(m-1)/2]种任意两个区域的[m*(m-1)/2]个归一化Kendall tau距离中第q个归一化Kendall tau距离计算平均值,得到针对第q个第二时段集的距离平均值。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归一化Kendall tau距离的取值例如可以为两个第二时段集中相对顺序不同的第二时段的对数除以第二时段的总对数。例如,对于均包括n个第二时段的两个第二时段集,第二时段的总对数为n*(n-1)/2。因此,该归一化Kendall tau距离可以用于表示两个第二时段集的相似度。
在操作S6225,确定最大距离平均值所针对的第二时段集包括的至少两个第二时段为a个第二时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6225例如可以包括,先对Q个距离平均值进行排序,然后确定Q个距离平均值中取值最大的值,然后确定该取值最大的值所针对的第二时段集包括的至少两个第二时段为针对工作日的a个第二时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操作S322中针对休息日的b个第二时段可以通过类似于确定针对工作日的a个第二时段的方法来确定,在此不再赘述。其中,考虑到客户一般倾向于在休息日接听电话,因此,在对休息日时段按天划分得到时段集时,预定划分规则中的固定时长可以相对较短。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的流程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确定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的操作S230例如可以包括操作S731~操作S732。
在操作S731,根据n个第二时段中相邻两个第二时段的时间间隔及针对每个区域的预定时长,确定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个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相邻两个第二时段的时间间隔例如可以是根据第二时段的划分规则确定的。若将每10分钟划分为一个第二时段,则该时间间隔即为所述的固定时长,为10分钟。其中,针对每个区域的预定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对于不同的区域,该预定时长可以相同或不同,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预定时长例如可以为1小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操作S731例如可以包括:将预定时长除以时间间隔后取整得到推荐呼叫时段个数。其中,取整例如可以为向上取整、向下取整或四舍五入取整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操作S732,根据n个第二时段的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以及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个数,确定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若针对第j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个数为2,该操作S732例如可以包括:先对针对每个区域的n个加权呼叫量按大小进行排序,然后确定前两个加权呼叫量所针对的第二时段为针对该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对于每个区域均执行操作S732,从而可以得到针对m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确定了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后,在需要呼叫某个用户的呼叫号码时,可以根据该呼叫号码的归属地,来得到推荐呼叫时段,从而提高呼叫该用户的呼叫号码的成功率。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二的信息推荐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信息推荐方法除了通过操作S210~操作S230来确定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外,还可以包括时段推荐过程,该时段推荐过程可以通过操作S840~操作S860来实现。
在操作S840,获取待呼叫号码。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操作S840中获取的待呼叫号码例如可以是从待呼叫号码库中提取的一个待呼叫号码,或者可以是响应于用户的输入操作得到的待呼叫号码。
在操作S850,根据待呼叫号码所属的区域,获取针对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850可以包括:先确定待呼叫号码的归属地,然后确定针对该归属地所在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为针对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其中,待呼叫号码的归属地例如可以通过对待呼叫号码的分析识别确定,或者可以通过将待呼叫号码与预存的号码归属地表的对比来确定。
在操作S860,展示针对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该操作S860可以是通过终端设备101、102、103的显示屏来展示该待呼叫号码及操作S850中确定的针对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从而便于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该推荐呼叫时段呼叫展示的呼叫号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为了提高处理效率,例如还可以对批量的待呼叫号码进行处理,来确定针对该批量的待呼叫号码中每个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三的信息推荐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信息推荐方法除了通过操作S210~操作S230来确定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外,还可以包括时段推荐过程,该时段推荐过程可以通过操作S940~操作S970来对确定针对批量的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
在操作S940,获取多个待呼叫号码。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940例如可以通过从待呼叫号码库中批量导入得到多个待呼叫号码,或者也可以是响应于用户的导入操作而导入得到待呼叫号码。
在操作S950,根据多个待呼叫号码中每个待呼叫号码所属的区域,获取针对每个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950可以包括:对于多个待呼叫号码中的每个待呼叫号码,先确定每个待呼叫号码的归属地,然后确定针对每个待呼叫号码的归属地所在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为针对每个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从而得到针对多个待呼叫号码中每个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
在操作S960,根据针对每个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及当前时刻,确定多个待呼叫号码中推荐在当前时刻呼叫的至少一个待呼叫号码。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960例如可以包括:先确定针对多个待呼叫号码中的推荐呼叫时段中,是否包括当前时刻。若包括,则确定包括当前时刻的推荐呼叫时段所针对的待呼叫号码为推荐在当前时刻呼叫的待呼叫号码,得到至少一个待呼叫号码。
在操作S970,展示操作S960中确定的至少一个待呼叫号码。因此,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展示的至少一个待呼叫号码,在当前时刻对至少一个待呼叫号码进行呼叫。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为了保证呼叫的成功率,可以根据操作S230中确定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来判断当前呼叫的呼叫号码是否适宜在当前时刻呼叫。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四的信息推荐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0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信息推荐方法除了操作S210~操作S230外,还可以包括操作S1040~操作S1070。
在操作S1040,获取当前呼叫的呼叫号码。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例如可以通过将号码呼叫机(例如电话)与终端设备101、102、103的通信连接来获取当前呼叫的呼叫号码。
在操作S1050,根据呼叫号码所属的区域,获取针对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该操作S1050与前述的操作S850的执行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操作S1060,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属于该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若当前时刻属于操作S1050中确定的推荐呼叫时段,则执行操作S1070,继续呼叫该当前呼叫的呼叫号码。若不包括,则及时阻断该当前呼叫的呼叫号码的呼叫。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考虑到服务机构或客户的特殊需求,例如可以将一些呼叫号码设置为紧急呼叫号码。因此,如图10所示,在操作S1060的判断结果为当前时刻不属于推荐呼叫时段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的信息推荐方法还可以包括操作S1080。
在操作S1080,判断呼叫号码是否属于紧急呼叫号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1080例如可以通过与预设的紧急呼叫号码表进行对比来完成判断。若呼叫号码属于该紧急呼叫号码表,判断呼叫号码属于紧急呼叫号码,则通过执行操作S1070来继续呼叫操作S1040获取的呼叫号码。若判断呼叫号码不属于紧急呼叫号码表,判断呼叫号码不属于紧急呼叫号码,阻断操作S1040获取的呼叫号码的呼叫。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操作S1080例如还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来判断呼叫号码是否属于紧急呼叫号码。例如可以通过终端设备101、102、103向用户展示是否属于紧急呼叫号码的选择控件。操作S1080可以响应于用户对该选择控件的操作,来判断呼叫号码是否属于紧急呼叫号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确定当前呼叫的呼叫号码不是紧急呼叫号码、并阻断呼叫的情况下,为了便于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适宜的时段再次呼叫该呼叫号码,如图10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信息推荐方法还可以包括操作S1090。在操作S1090,确定呼叫号码不属于紧急呼叫号码的情况下,在当前时刻达到推荐呼叫时段的情况下,展示呼叫号码。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信息推荐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1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信息推荐装置1100可以包括呼叫记录获取模块1110、加权呼叫量确定模块1120和呼叫时段推荐模块1130。
呼叫记录获取模块1110用于获取第一时段内针对m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呼叫记录,得到m个区域各自对应的m个呼叫记录集(操作S210)。
加权呼叫量确定模块1120用于根据m个呼叫记录集各自包括的呼叫记录,确定n个第二时段各自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操作S220)。其中,第一时段包含n个第二时段,m,n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
呼叫时段推荐模块1130用于根据加权呼叫量,确定n个第二时段中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操作S23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11所示,上述加权呼叫量确定模块1120例如可以包括划分子模块1121、第二时段确定子模块1122和加权呼叫量确定子模块1123。划分子模块1121用于将第一时段划分得到工作日时段和休息日时段(操作S321)。第二时段确定子模块1122用于采用离散化算法,确定针对工作日时段的a个第二时段和针对休息日时段的b个第二时段,得到n个第二时段(操作S322)。加权呼叫量确定子模块1123用于根据m个呼叫记录集各自包括的呼叫记录中呼叫时刻属于n个第二时段中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的呼叫量,确定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操作S323)。其中,a、b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且a+b=n。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11所示,上述加权呼叫量确定子模块1123例如可以用于:先确定每个呼叫记录集包括的呼叫记录中属于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操作S4231);然后计算属于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中L个呼叫记录各自的时长加权系数及呼入呼出加权系数(操作S4232);最后根据L个呼叫记录各自的时长加权系数及呼入呼出加权系数,计算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操作S4233)。其中,L为大于1的自然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加权呼叫量确定子模块1123还用于在计算时长加权系数及呼入呼出加权系数之前,执行以下操作:确定属于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中针对第一时段包括的P天中每天的呼叫记录个数,得到针对每个第二时段的P个呼叫记录个数(操作S5234);计算P个呼叫记录个数的平均值及标准差(操作S5235);以及根据平均值及标准差,确定属于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中满足条件的L个呼叫记录(操作S5236)。其中,P为大于1的自然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时长加权系数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18119450000211
其中,di为L个呼叫记录中第i个呼叫记录的通话时长,
Figure GDA0002818119450000212
为m个呼叫记录中属于n个第二时段中每个第二时段的L个呼叫记录的平均通话时长。呼入呼出加权系数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18119450000221
其中,K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2的预设值,i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L的自然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针对n个呼叫记录子集中每个呼叫记录子集的加权呼叫量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GDA0002818119450000222
其中,P为第一时段包括的天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第二时段确定子模块1122例如可以通过执行以下操作来确定针对工作日时段的a个第二时段或确定针对休息日时段的b个第二时段:采用Q个预定划分规则,将工作日时段或休息日时段按天划分,得到针对Q个预定划分规则的Q个第一时段集,每个第一时段集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时段(操作S6221);确定每个第一时段集包括的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第二区域的加权呼叫量(操作S6222);根据加权呼叫量,将每个第一时段集包括的至少两个第二时段根据加权呼叫量自高至低排列,得到针对每个区域的Q个第二时段集(操作S6223);根据针对m个区域中每两个区域的第二时段集的Q个归一化Kendall tau距离,确定针对Q个第二时段集的Q个距离平均值(操作S6224);以及确定最大距离平均值所针对的第二时段集包括的至少两个第二时段为a个第二时段或b个第二时段(操作S6225)。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11所示,上述呼叫时段推荐模块1130例如可以包括时段个数确定子模块1131和时段推荐子模块1132。时段个数确定子模块1131用于根据n个第二时段中相邻两个第二时段的时间间隔及针对每个区域的预定时长,确定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个数(操作S731)。时段推荐子模块1132用于根据n个第二时段的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以及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个数,确定针对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操作S73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11所示,上述信息推荐装置1100例如还可以包括呼叫号码获取模块1140、推荐时段获取模块1150和展示模块1160。其中呼叫号码获取模块1140用于获取待呼叫号码(操作S840)。推荐时段获取模块1150用于根据待呼叫号码所属的区域,获取针对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操作S850)。展示模块1160用于展示针对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操作S86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11所示,上述信息推荐装置1100除了呼叫号码获取模块1140、推荐时段获取模块1150和展示模块1160外,例如还可以包括呼叫号码确定模块1170。呼叫号码获取模块1140用于获取多个待呼叫号码(操作S940)。推荐时段获取模块1150用于根据多个待呼叫号码中每个待呼叫号码所属的区域,获取针对每个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操作S950)。呼叫号码确定模块1170用于根据针对每个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及当前时刻,确定多个待呼叫号码中推荐在当前时刻呼叫的至少一个待呼叫号码(操作S960)。展示模块1160用于展示呼叫号码确定模块1170确定的至少一个待呼叫号码(操作S97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11所示,上述信息推荐装置1100除了呼叫号码获取模块1140、推荐时段获取模块1150外,还可以包括呼叫控制模块1180。呼叫号码获取模块1140用于获取当前呼叫的呼叫号码(操作S1040)。推荐时段获取模块1150用于根据呼叫号码所属的区域,获取针对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操作S1050)。呼叫控制模块1180用于在当前时刻属于所述推荐呼叫时段的情况下,继续呼叫所述呼叫号码(操作S107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11所示,上述信息推荐装置1100除了呼叫号码获取模块1140、推荐时段获取模块1150、展示模块1160和呼叫控制模块1180外,还可以包括紧急号码确定模块1190。紧急号码确定模块1190用于在当前时刻不属于推荐呼叫时段的情况下,确定呼叫号码是否属于紧急呼叫号码(操作S1080)。呼叫控制模块1180则还可以用于在呼叫号码属于紧急呼叫号码的情况下,继续呼叫所述呼叫号码。展示模块1160还用于在呼叫号码不属于紧急呼叫号码、且当前时刻达到推荐呼叫时段的情况下,展示呼叫号码(操作S109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多个、或其中任意多个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的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例如,呼叫记录获取模块1110、加权呼叫量确定模块1120、呼叫时段推荐模块1130、呼叫号码获取模块1140、推荐时段获取模块1150、展示模块1160、呼叫号码确定模块1170、呼叫控制模块1180、紧急号码确定模块1190、划分子模块1121、第二时段确定子模块1122、加权呼叫量确定子模块1123、时段个数确定子模块1131和时段推荐子模块1132中的任意多个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单元/子单元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单元/子单元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单元/子单元。或者,这些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子单元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与其他模块/单元/子单元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结合,并在一个模块/单元/子单元中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呼叫记录获取模块1110、加权呼叫量确定模块1120、呼叫时段推荐模块1130、呼叫号码获取模块1140、推荐时段获取模块1150、展示模块1160、呼叫号码确定模块1170、呼叫控制模块1180、紧急号码确定模块1190、划分子模块1121、第二时段确定子模块1122、加权呼叫量确定子模块1123、时段个数确定子模块1131和时段推荐子模块113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呼叫记录获取模块1110、加权呼叫量确定模块1120、呼叫时段推荐模块1130、呼叫号码获取模块1140、推荐时段获取模块1150、展示模块1160、呼叫号码确定模块1170、呼叫控制模块1180、紧急号码确定模块1190、划分子模块1121、第二时段确定子模块1122、加权呼叫量确定子模块1123、时段个数确定子模块1131和时段推荐子模块113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实现上文描述的信息推荐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图12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200包括处理器12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2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12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2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处理器1201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例如CPU)、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1201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1201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在RAM 1203中,存储有电子设备12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201、ROM 1202以及RAM 1203通过总线1204彼此相连。处理器1201通过执行ROM 1202和/或RAM1203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需要注意,所述程序也可以存储在除ROM 1202和RAM 12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处理器1201也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1205,输入/输出(I/O)接口1205也连接至总线1204。电子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连接至I/O接口1205的以下部件中的一项或多项: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2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2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12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209。通信部分12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2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205。可拆卸介质12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2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120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2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2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2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系统、设备、装置、模块、单元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块来实现。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装置/系统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系统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上文描述的ROM 1202和/或RAM 1203和/或ROM 1202和RAM 12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信息推荐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时段内针对m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呼叫记录,得到所述m个区域各自对应的m个呼叫记录集;
根据所述m个呼叫记录集各自包括的呼叫记录,确定n个第二时段各自针对所述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以及
根据所述加权呼叫量,确定所述n个第二时段中针对所述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
其中,所述第一时段包含所述n个第二时段,m,n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n个第二时段各自针对所述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包括:
将所述第一时段划分得到工作日时段和休息日时段;
采用离散化算法,确定针对所述工作日时段的a个第二时段和针对所述休息日时段的b个第二时段,得到所述n个第二时段;
根据所述m个呼叫记录集各自包括的呼叫记录中呼叫时刻属于所述n个第二时段中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确定所述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所述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
其中,a、b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且a+b=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所述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包括:
确定每个呼叫记录集包括的呼叫记录中属于所述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
计算属于所述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中L个呼叫记录各自的时长加权系数及呼入呼出加权系数;以及
根据所述L个呼叫记录各自的时长加权系数及呼入呼出加权系数,计算所述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所述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
其中,L为大于1的自然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计算所述时长加权系数及呼入呼出加权系数之前,确定所述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所述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还包括:
确定属于所述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中针对所述第一时段包括的P天中每天的呼叫记录个数,得到针对所述每个第二时段的P个呼叫记录个数;
计算所述P个呼叫记录个数的平均值及标准差;以及
根据所述平均值及所述标准差,确定属于所述每个第二时段的呼叫记录中满足条件的所述L个呼叫记录,
其中,P为大于1的自然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时长加权系数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2818119440000021
其中,di为L个呼叫记录中第i个呼叫记录的通话时长,
Figure FDA0002818119440000022
为所述m个呼叫记录集中属于所述n个第二时段中每个第二时段的L个呼叫记录的平均通话时长;
所述呼入呼出加权系数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2818119440000023
其中,K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2的预设值,i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L的自然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n个呼叫记录子集中每个呼叫记录子集的加权呼叫量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2818119440000024
其中,P为第一时段包括的天数,dpi为L个呼叫记录中第i个呼叫记录的时长加权系数,iopi为L个呼叫记录中第i个呼叫记录的呼入呼出加权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采用离散化算法,确定针对所述工作日时段的a个第二时段或确定针对所述休息日时段的b个第二时段包括:
采用Q个预定划分规则,将所述工作日时段或所述休息日时段按天划分,得到针对所述Q个预定划分规则的Q个第一时段集,每个第一时段集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时段;
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时段集包括的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
根据所述加权呼叫量,将所述每个第一时段集包括的至少两个第二时段根据所述加权呼叫量自高至低排列,得到针对所述每个区域的Q个第二时段集;
根据针对所述m个区域中每两个区域的第二时段集的Q个归一化Kendall tau距离,确定针对所述Q个第二时段集的Q个距离平均值;以及
确定最大距离平均值所针对的第二时段集包括的至少两个第二时段为所述a个第二时段或所述b个第二时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加权呼叫量,确定所述n个第二时段中针对所述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包括:
根据所述n个第二时段中相邻两个第二时段的时间间隔及针对所述每个区域的预定时长,确定针对所述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个数;以及
根据所述n个第二时段的每个第二时段针对所述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以及针对所述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个数,确定针对所述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呼叫号码;
根据所述待呼叫号码所属的区域,获取针对所述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以及
展示针对所述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个待呼叫号码;
根据所述多个待呼叫号码中每个待呼叫号码所属的区域,获取针对所述每个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
根据针对所述每个待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及当前时刻,确定所述多个待呼叫号码中推荐在当前时刻呼叫的至少一个待呼叫号码;以及
展示所述至少一个待呼叫号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呼叫的呼叫号码;
根据所述呼叫号码所属的区域,获取针对所述呼叫号码的推荐呼叫时段;以及
在当前时刻属于所述推荐呼叫时段的情况下,继续呼叫所述呼叫号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时刻不属于所述推荐呼叫时段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呼叫号码是否属于紧急呼叫号码;
在所述呼叫号码属于紧急呼叫号码的情况下,继续呼叫所述呼叫号码;或
在所述呼叫号码不属于紧急呼叫号码、且所述当前时刻达到所述推荐呼叫时段的情况下,展示所述呼叫号码。
13.一种信息推荐装置,包括:
呼叫记录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时段内针对m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呼叫记录,得到所述m个区域各自对应的m个呼叫记录集;
加权呼叫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m个呼叫记录集各自包括的呼叫记录,确定n个第二时段各自针对所述每个区域的加权呼叫量;以及
呼叫时段推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权呼叫量,确定所述n个第二时段中针对所述每个区域的推荐呼叫时段,
其中,所述第一时段包含所述n个第二时段,m,n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766592.0A 2019-08-19 2019-08-19 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381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6592.0A CN110381220B (zh) 2019-08-19 2019-08-19 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6592.0A CN110381220B (zh) 2019-08-19 2019-08-19 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1220A CN110381220A (zh) 2019-10-25
CN110381220B true CN110381220B (zh) 2021-03-12

Family

ID=68259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6592.0A Active CN110381220B (zh) 2019-08-19 2019-08-19 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12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3063B (zh) * 2021-04-30 2022-09-09 重庆度小满优扬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外呼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8989A (zh) * 2012-12-20 2014-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区域中用户设备数量的方法和装置
US9451449B1 (en) * 2015-05-28 2016-09-20 Abdullah Hussain Binafif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vailability
CN109963303A (zh) * 2017-12-25 2019-07-02 郑州灵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新闻视频推送的公交车乘车系统及乘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0477B (zh) * 2014-01-02 2019-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方法和服务器
US9167078B2 (en) * 2014-02-28 2015-10-20 Invo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rocessing inbound calls
CN104539812B (zh) * 2014-11-25 2017-12-0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信息获取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7370890A (zh) * 2017-09-13 2017-11-2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拨号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8989A (zh) * 2012-12-20 2014-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区域中用户设备数量的方法和装置
US9451449B1 (en) * 2015-05-28 2016-09-20 Abdullah Hussain Binafif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vailability
CN109963303A (zh) * 2017-12-25 2019-07-02 郑州灵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新闻视频推送的公交车乘车系统及乘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1220A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74732B (zh) 一种推送消息处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1782966B (zh) 用户分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08093149A (zh) 专属坐席池分配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48752B (zh) 订阅主播排序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0377829B (zh)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功能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14173010B (zh) 智能匹配外呼对象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设备
WO2019157779A1 (zh)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224434A1 (en) Service line-based predication metho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CN112948111A (zh) 一种任务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248249A (zh) 一种视频推荐方法、视频推荐设备及服务器
CN114125154A (zh) 外呼策略参数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81220B (zh) 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74111A (zh) 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085596A (zh) 用户风险等级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9214085A1 (zh) 场景匹配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3382310B (zh) 信息推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1915315A (zh) 认证方式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29144A (zh) 一种业务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97299A (zh) 知识点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50001A (zh) 一种话务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89362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aggregating and utilizing data from a plurality of data sources
CN109903006A (zh) 楼盘的报备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58542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151878A (zh) 推荐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
CN110727701A (zh) 申请自动分配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