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9310A -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79310A CN110379310A CN201910660745.3A CN201910660745A CN110379310A CN 110379310 A CN110379310 A CN 110379310A CN 201910660745 A CN201910660745 A CN 201910660745A CN 110379310 A CN110379310 A CN 1103793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exible display
- layer
- transparent conductive
- conductive layer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29 fi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7 in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80 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简化柔性显示模组的工艺制程。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划分为主体显示区、弯折区、以及驱动电路区;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的像素阵列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的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区的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以及用于使所述像素阵列层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的走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客户需求,各种显示屏的屏占比越来越大,窄边框和无边框的显示屏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目前,窄边框和无边框的显示屏通过采用pad弯折(pad bending)技术,将显示屏的bending区延长,以将bonding(绑定)区弯折到显示面板的背面,以减小位于显示区外围的周边区的面积。
然而,目前的pad bending技术需要增加三道mask(掩模板)。即,在bending区进行的EBA(etch bending A)和EBB(etch bending B)的刻蚀开孔工艺,以及在bending区开孔处的填充工艺。这样一来,无疑增加了mask的数量,进而增加了显示屏的制备流程及制备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可简化柔性显示模组的工艺制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划分为主体显示区、弯折区、以及驱动电路区;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的像素阵列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的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区的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以及用于使所述像素阵列层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的走线。
可选的,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层叠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通过所述绝缘层间隔开;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的第二触控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引线。
可选的,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中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部分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中靠近主体显示区的边沿与所述绝缘层靠近所述驱动电路区的边沿齐平。
可选的,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的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所述弯折区、以及所述驱动电路区;所述平坦层的材料包括有机绝缘材料,且所述平坦层填充所述凹槽。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主体显示区、弯折区、以及驱动电路区;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形成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的像素阵列层;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的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区的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以及用于使所述像素阵列层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的走线。
可选的,在形成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后、形成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之前,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依次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的第二触控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引线;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通过所述绝缘层间隔开。
可选的,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中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部分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依次形成绝缘薄膜和第一光刻胶图案,所述第一光刻胶图案包括光刻胶完全去除区域,所述光刻胶完全去除区域至少与部分所述弯折区对应;对所述绝缘薄膜进行过刻刻蚀,以得到所述绝缘层;
剥离所述第一光刻胶图案,并在所述绝缘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形成第二光刻胶图案;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所述弯折区的部分进行刻蚀,以得到所述凹槽。
可选的,形成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之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形成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所述弯折区、以及所述驱动电路区;其中,所述平坦层的材料包括有机绝缘材料,且所述平坦层填充所述凹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一方面,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驱动电路、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以及走线,即,使驱动电路和走线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引线等触控结构通过同一道mask制备得到,可简化柔性显示模组的工艺制程、节省制备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驱动电路和走线与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引线同时形成,因此,不会出现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与走线短路的问题,进而相较于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无需在柔性显示面板与第一透明导电层之间设置绝缘结构,从而还可减少一道mask,并降低柔性显示模组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柔性显示模组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柔性显示模组的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凹槽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凹槽的过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凹槽的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框架;2-柔性显示模组;3-电路板;4-盖板;10-柔性显示面板;11-衬底;111-柔性衬底;112-间隔层;13-薄膜晶体管;131-第一栅绝缘层;132-第二栅绝缘层;133-层间绝缘层;14-发光器件;141-第一电极;142-发光功能层;143-第二电极;15-像素界定层;16-封装层;21-第一透明导电层;22-第二透明导电层;23-绝缘层;231-绝缘薄膜;24-平坦层;31-绝缘结构;32-触控结构;33-驱动电路;41-第一导电结构;42-第二导电结构;51-第一光刻胶图案;52-第二光刻胶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柔性显示装置可以用作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车载电脑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柔性显示装置的具体用途不做特殊限制。
如图1所示,该柔性显示装置例如可以包括框架1、柔性显示模组2、电路板3、盖板4、以及包括摄像头等的其他电子配件。柔性显示模组2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集成于柔性显示面板上的功能层,功能层例如可以是偏光片、触控结构等。
以上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为顶发光为例,框架1可以是U形框架,柔性显示模组2和电路板3设置于框架1中。盖板4设置于柔性显示模组2的出光侧,电路板3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盖板4一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2,该柔性显示模组2可以用作上述柔性显示装置中的柔性显示模组2。
如图2所示,该柔性显示模组2划分为主体显示区101、弯折区102、以及驱动电路区103;柔性显示模组2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0、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的第一透明导电层21;显示面板包括位于主体显示区101的像素阵列层11;第一透明导电层21包括位于主体显示区101的第一触控电极、位于驱动电路区103的驱动电路、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和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以及用于使像素阵列层与驱动电路电连接的走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例如可以是OLED显示面板,或发微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Micro-LED)显示面板,或量子点电致(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简称QLED)显示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包括多个子像素。柔性阵列基板中的像素阵列层包括用于构成子像素的功能结构。
示例的,像素阵列层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器件14。
其中,像素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13、电容等。薄膜晶体管13可以是底栅型、顶栅型、双栅型等。
以柔性显示面板10为OLED显示面板或QLED显示面板为例,发光器件14包括第一电极141、发光功能层142、第二电极143。相邻发光器件14之间设置有像素界定层15。
其中,第一电极141为阳极,第二电极143为阴极;或者,第一电极141为阴极,第二电极143为阳极。
若柔性显示面板10为OLED显示面板,则发光功能层142为有机发光功能层;若柔性显示面板10为QLED显示面板,则发光功能层142为量子点发光功能层。
以柔性显示面板10为Micro-LED显示面板为例,发光器件14为Micro-LED发光单元。每个Micro-LED发光单元分别与第一工作电压(VDD)层、第二工作电压(VSS)层电连接。
在上述基础上,柔性显示面板10还包括封装层16,用于封装发光器件14,避免发光器件14与水汽、氧气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包括多个不同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引线和走线电连接。以避免与第一触控电极引线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和与走线电连接的像素阵列层短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走线包括多根子走线,每根子走线与像素阵列层中的至少部分导电结构电连接。
示例的,薄膜晶体管13包括栅极、源极、漏极等导电结构。子走线可以作为栅线,并与薄膜晶体管13的栅极电连接;如图3所示,子走线也可以作为数据线,并与薄膜晶体管13的源极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柔性显示模组2实现触控功能,柔性显示模组2仅包括一层第一触控电极;或者,柔性显示模组2还包括与第一触控电极异层设置的第二触控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触控电极位于主体显示区101,驱动电路位于驱动电路区103,因此,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和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引线应位于主体显示区101、弯折区102、以及驱动电路区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衬底11,衬底11应至少包括柔性衬底111。在此基础上,衬底11还可以包括间隔层112,间隔层112的材料包括无机绝缘材料。
此处,柔性衬底111与间隔层112可以交替且层叠设置一层或多层。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由无机材料制成的间隔层112的平坦度更高,可以使一个间隔层112设置在最靠近第一透明导电层21的位置,以提高设置在衬底11上的像素阵列层的性能。
如图4所示,相关技术中,在制备柔性显示面板10的同时,已经形成驱动电路33,为了避免触控结构32与和驱动电连接的其他信号走线短路,需在触控结构32与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形成绝缘结构31,且绝缘结构31应至少露出驱动电路33,以使得触控结构32与驱动电路33电连接。这样一来,绝缘结构31具有一定的图案,需采用一道mask制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2,一方面,第一透明导电层21包括驱动电路33、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以及走线,即,使驱动电路33和走线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引线等触控结构32通过同一道mask制备得到,可简化柔性显示模组2的工艺制程、节省制备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驱动电路33和走线与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引线同时形成,因此,不会出现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与走线短路的问题,进而相较于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无需在柔性显示面板10与第一透明导电层21之间设置绝缘结构31,从而还可减少一道mask,并降低柔性显示模组2的厚度。
可选的,如图3所示,柔性显示模组2还包括与第一透明导电层21层叠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的第二透明导电层22和绝缘层23,第一透明导电层21与第二透明导电层22通过绝缘层23间隔开;第二透明导电层22包括位于主体显示区101的第二触控电极、分别与第二触控电极和驱动电路33电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引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透明导电层22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0与第一透明导电层21之间;或者,第二透明导电层22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21背离柔性显示面板10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对绝缘层23的材料进行限定,只要可以起到绝缘效果即可。示例的,绝缘层23的材料为氮化硅。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二触控电极位于主体显示区101,驱动电路33位于驱动电路区103,因此,分别与第二触控电极和驱动电路33电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引线应位于主体显示区101、弯折区102、以及驱动电路区103。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异层能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以实现互容式触控。
可选的,如图3所示,柔性显示面板10中位于弯折区102的部分具有凹槽;凹槽中靠近主体显示区101的边沿与绝缘层23靠近驱动电路区103的边沿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位于整个弯折区102;或者,如图3所示,凹槽位于部分弯折区102。
如图3所示,以顶栅型薄膜晶体管,衬底11包括一个柔性衬底111和一个间隔层112,且间隔层112相对于柔性衬底111靠近第一透明导电层21设置为例,间隔层112、第一栅绝缘层131、第二栅绝缘层132、层间绝缘层133中位于弯折区102的部分镂空,以构成凹槽。由于间隔层112、第一栅绝缘层131、第二栅绝缘层132、层间绝缘层133的总厚度较大,需通过EBA和EBB两道工艺才能完全形成凹槽。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21与第二透明导电层22之间的绝缘层23,在确保绝缘层23覆盖第二透明导电层22的情况下,可以在形成绝缘层23的同时,对层间绝缘层133、第二栅绝缘层132、第一栅绝缘层131、间隔层112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刻蚀,从而省去EBA或EBB中的一道工艺。
可选的,如图5所示,柔性显示模组2还包括设置于第一透明导电层21背离柔性显示面板10一侧的平坦层24;平坦层24位于主体显示区101、弯折区102、以及驱动电路区103;平坦层24的材料包括有机绝缘材料,且平坦层24填充凹槽。
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坦层24的材料包括有机绝缘材料,相较于无机绝缘材料,有机绝缘材料的柔性更大。通过利用平坦层24填充位于弯折区102的凹槽,一方面,可提高柔性显示模组2中弯折区102的柔韧性;另一方面,相较于现有技术,可减少EBA和EBB之后的填充工艺,可再节省一道mask。
可选的,如图6所示,柔性显示模组2还包括位于驱动电路区103的第一导电结构41和第二导电结构42,第一导电结构41和第二导电结构42层叠设置。其中,第一导电结构41或第二导电结构42包括多个凸起。在第一导电结构41包括多个凸起的情况下,凸起与第二导电结构42直接接触;在第二导电结构42包括多个凸起的情况下,凸起与第一导电结构41直接接触。
在此基础上,第一导电结构41和第二导电结构42与第一透明导电层21电连接。
此处,导电结构41和第二导电结构42可以与第一触控电极引线电连接;或者,导电结构41和第二导电结构42也可以与走线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透明导电层21中的走线或第一触控电极引线进行跳线,可降低走线或第一触控电极引线的电阻。在此基础上,若对栅线或数据线进行跳线,还可起到防止静电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2的制备方法,如图2和图3所示,柔性显示模组2包括主体显示区101、弯折区102、以及驱动电路区103。如图7所示,柔性显示模组2的制备方法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S11、如图8所示,形成柔性显示面板10;柔性显示面板10包括位于主体显示区101的像素阵列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例如可以是OLED显示面板,或Micro-LED显示面板,或QLED显示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包括多个子像素。柔性阵列基板中的像素阵列层包括用于构成子像素的功能结构。
示例的,像素阵列层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器件14。
其中,像素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13、电容等。薄膜晶体管13可以是底栅型、顶栅型、双栅型等。
以柔性显示面板10为OLED显示面板或QLED显示面板为例,发光器件14包括第一电极141、发光功能层142、第二电极143。相邻发光器件14之间设置有像素界定层15。
其中,第一电极141为阳极,第二电极143为阴极;或者,第一电极141为阴极,第二电极143为阳极。
若柔性显示面板10为OLED显示面板,则发光功能层142为有机发光功能层;若柔性显示面板10为QLED显示面板,则发光功能层142为量子点发光功能层。
以柔性显示面板10为Micro-LED显示面板为例,发光器件14为Micro-LED发光单元。每个Micro-LED发光单元分别与第一工作电压(VDD)层、第二工作电压(VSS)层电连接。
在上述基础上,柔性显示面板10还包括封装层16,用于封装发光器件14,避免发光器件14与水汽、氧气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衬底11,衬底11应至少包括柔性衬底111。在此基础上,衬底11还可以包括间隔层112,间隔层112的材料包括无机绝缘材料。
此处,柔性衬底111与间隔层112可以交替且层叠设置一层或多层。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由无机材料制成的间隔层112的平坦度更高,可以使一个间隔层112设置在最靠近第一透明导电层21的位置,以提高设置在衬底11上的像素阵列层的性能。
S12、参考图2所示,在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21;第一透明导电层21包括位于主体显示区101的第一触控电极、位于驱动电路区103的驱动电路33、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和驱动电路33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以及用于使像素阵列层与驱动电路33电连接的走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路33包括多个不同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引线和走线电连接。以避免与第一触控电极引线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和与走线电连接的像素阵列层短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走线包括多根子走线,每根子走线与像素阵列层中的至少部分导电结构电连接。
示例的,薄膜晶体管13包括栅极、源极、漏极等导电结构。子走线可以作为栅线,并与薄膜晶体管13的栅极电连接;如图3所示,子走线也可以作为数据线,并与薄膜晶体管13的源极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柔性显示模组2实现触控功能,柔性显示模组2仅包括一层第一触控电极;或者,柔性显示模组2还包括与第一触控电极异层设置的第二触控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触控电极位于主体显示区101,驱动电路33位于驱动电路区103,因此,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和驱动电路33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引线应位于主体显示区101、弯折区102、以及驱动电路区103。
如图4所示,相关技术中,在制备柔性显示面板10的同时,已经形成驱动电路33,为了避免触控结构32与和驱动电连接的其他信号走线短路,需在触控结构32与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形成绝缘结构31,且绝缘结构31应至少露出驱动电路33,以使得触控结构32与驱动电路33电连接。这样一来,绝缘结构31具有一定的图案,需采用一道mask制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2的制备方法,一方面,第一透明导电层21包括驱动电路33、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以及走线,即,使驱动电路33和走线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引线等触控结构32通过同一道mask制备得到,可简化柔性显示模组2的工艺制程、节省制备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驱动电路33和走线与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引线同时形成,因此,不会出现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与走线短路的问题,进而相较于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无需在柔性显示面板10与第一透明导电层21之间设置绝缘结构31,从而还可减少一道mask,并降低柔性显示模组2的厚度。
可选的,在形成柔性显示面板10之后、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21之前,柔性显示模组2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依次在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22和绝缘层23;第二透明导电层22包括位于主体显示区101的第二触控电极、分别与第二触控电极和驱动电路33电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引线;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21与第二透明导电层22通过绝缘层23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对绝缘层23的材料进行限定,只要可以起到绝缘效果即可。示例的,绝缘层23的材料为氮化硅。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二触控电极位于主体显示区101,驱动电路33位于驱动电路区103,因此,分别与第二触控电极和驱动电路33电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引线应位于主体显示区101、弯折区102、以及驱动电路区103。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异层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以实现互容式触控。
可选的,在柔性显示面板10中位于弯折区102的部分形成凹槽,如图9所示,凹槽的制备方法包括:
S111、如图10所示,在第二透明导电层22背离柔性显示面板10一侧依次形成绝缘薄膜231和第一光刻胶图案51,第一光刻胶图案51包括光刻胶完全去除区域,光刻胶完全去除区域至少与部分弯折区102对应。
S112、如图11所示,对绝缘薄膜231进行过刻刻蚀,以得到绝缘层23。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绝缘薄膜231进行过刻刻蚀的过程中,至少刻蚀层间绝缘层133中位于弯折区102的一部分厚度;甚至可能刻蚀第二栅绝缘层132和第一栅绝缘层131等位于弯折区102的部分。
S113、剥离第一光刻胶图案51,并在绝缘层23背离柔性显示面板10一侧形成第二光刻胶图案52。
此处,例如可以采用灰化工艺去除第一光刻胶图案51。
S114、对柔性显示面板10中位于弯折区102的部分进行刻蚀,以得到凹槽。
即,对层间绝缘层133、第二栅绝缘层132、第一层间绝缘层131、以及间隔层112中位于弯折区102的部分中剩余的部分进行刻蚀。
如图3所示,以顶栅型薄膜晶体管,衬底11包括一个柔性衬底111和一个间隔层112,且间隔层112相对于柔性衬底111靠近第一透明导电层21设置为例,间隔层112、第一栅绝缘层131、第二栅绝缘层132、层间绝缘层133中位于弯折区102的部分镂空,以构成凹槽。由于间隔层112、第一栅绝缘层131、第二栅绝缘层132、层间绝缘层133的总厚度较大,需通过EBA和EBB两道工艺才能完全形成凹槽。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21与第二透明导电层22之间的绝缘层23,在确保绝缘层23覆盖第二透明导电层22的情况下,可以在形成绝缘层23的同时,对层间绝缘层133、第二栅绝缘层132、第一栅绝缘层131、间隔层112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刻蚀,从而省去EBA或EBB中的一道工艺。
可选的,如图5所示,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21之后,柔性显示模组2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透明导电层21背离柔性显示面板10一侧形成平坦层24,平坦层24位于主体显示区101、弯折区102、以及驱动电路区103;其中,平坦层24的材料包括有机绝缘材料,且平坦层24填充凹槽。
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坦层24的材料包括有机绝缘材料,相较于无机绝缘材料,有机绝缘材料的柔性更大。通过利用平坦层24填充位于弯折区102的凹槽,一方面,可提高柔性显示模组2中弯折区102的柔韧性;另一方面,相较于现有技术,可减少EBA和EBB之后的填充工艺,可再节省一道mask。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划分为主体显示区、弯折区、以及驱动电路区;
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第一透明导电层;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的像素阵列层;
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的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区的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以及用于使所述像素阵列层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的走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层叠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通过所述绝缘层间隔开;
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的第二触控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引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中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部分具有凹槽;
所述凹槽中靠近主体显示区的边沿与所述绝缘层靠近所述驱动电路区的边沿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的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所述弯折区、以及所述驱动电路区;
所述平坦层的材料包括有机绝缘材料,且所述平坦层填充所述凹槽。
6.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
7.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主体显示区、弯折区、以及驱动电路区;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形成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的像素阵列层;
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的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区的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引线、以及用于使所述像素阵列层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的走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后、形成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之前,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依次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的第二触控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引线;
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通过所述绝缘层间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中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部分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依次形成绝缘薄膜和第一光刻胶图案,所述第一光刻胶图案包括光刻胶完全去除区域,所述光刻胶完全去除区域至少与部分所述弯折区对应;
对所述绝缘薄膜进行过刻刻蚀,以得到所述绝缘层;
剥离所述第一光刻胶图案,并在所述绝缘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形成第二光刻胶图案;
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所述弯折区的部分进行刻蚀,以得到所述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之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形成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主体显示区、所述弯折区、以及所述驱动电路区;
其中,所述平坦层的材料包括有机绝缘材料,且所述平坦层填充所述凹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60745.3A CN110379310A (zh) | 2019-07-22 | 2019-07-22 |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
US16/909,405 US11737310B2 (en) | 2019-07-22 | 2020-06-23 |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60745.3A CN110379310A (zh) | 2019-07-22 | 2019-07-22 |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79310A true CN110379310A (zh) | 2019-10-25 |
Family
ID=68254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60745.3A Pending CN110379310A (zh) | 2019-07-22 | 2019-07-22 |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737310B2 (zh) |
CN (1) | CN110379310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68732A (zh) * | 2020-09-07 | 2020-12-1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2667106A (zh) * | 2020-12-31 | 2021-04-16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12838117A (zh) * | 2021-02-26 | 2021-05-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3918051A (zh) * | 2021-10-11 | 2022-01-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 |
CN113990884A (zh) * | 2020-07-27 | 2022-01-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
US20220037453A1 (en) * | 2019-09-19 | 2022-02-03 |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 Display panel |
CN114981763A (zh) * | 2020-11-26 | 2022-08-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21508B (zh) * | 2021-06-28 | 2022-05-3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检测系统 |
CN113594211B (zh) * | 2021-07-28 | 2025-03-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10234A (en) * | 2012-12-13 | 2014-07-30 | Lg Display Co Ltd | Electrode arrangement in an integrated touch sensor screen |
CN104166489A (zh) * | 2014-08-05 | 2014-1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 |
CN106325608A (zh) * | 2016-10-28 | 2017-01-11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06601133A (zh) * | 2017-02-28 | 2017-04-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07170764A (zh) * | 2017-07-26 | 2017-09-15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7346194A (zh) * | 2017-06-28 | 2017-11-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 |
CN109062441A (zh) * | 2018-08-15 | 2018-12-2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 |
CN109273503A (zh) * | 2018-09-27 | 2019-01-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150502B2 (en) * | 2017-03-10 | 2021-10-1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KR102652448B1 (ko) * | 2018-03-13 | 2024-03-2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277928B1 (ko) * | 2018-04-25 | 2021-07-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
KR102535004B1 (ko) * | 2018-07-27 | 2023-05-2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압력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KR102625708B1 (ko) * | 2018-08-27 | 2024-01-1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587878B1 (ko) * | 2018-08-31 | 2023-10-1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KR102611382B1 (ko) * | 2018-09-19 | 2023-12-0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감지 유닛과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KR102726061B1 (ko) * | 2018-10-05 | 2024-11-0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
2019
- 2019-07-22 CN CN201910660745.3A patent/CN110379310A/zh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06-23 US US16/909,405 patent/US1173731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10234A (en) * | 2012-12-13 | 2014-07-30 | Lg Display Co Ltd | Electrode arrangement in an integrated touch sensor screen |
CN104166489A (zh) * | 2014-08-05 | 2014-1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 |
CN106325608A (zh) * | 2016-10-28 | 2017-01-11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06601133A (zh) * | 2017-02-28 | 2017-04-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07346194A (zh) * | 2017-06-28 | 2017-11-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 |
CN107170764A (zh) * | 2017-07-26 | 2017-09-15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062441A (zh) * | 2018-08-15 | 2018-12-2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 |
CN109273503A (zh) * | 2018-09-27 | 2019-01-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20037453A1 (en) * | 2019-09-19 | 2022-02-03 |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 Display panel |
US12108641B2 (en) * | 2019-09-19 | 2024-10-01 |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 Display panel interconnection line configurations |
CN113990884A (zh) * | 2020-07-27 | 2022-01-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2068732A (zh) * | 2020-09-07 | 2020-12-1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2068732B (zh) * | 2020-09-07 | 2024-0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981763A (zh) * | 2020-11-26 | 2022-08-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2667106A (zh) * | 2020-12-31 | 2021-04-16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12667106B (zh) * | 2020-12-31 | 2024-05-28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12838117A (zh) * | 2021-02-26 | 2021-05-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2838117B (zh) * | 2021-02-26 | 2024-02-2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3918051A (zh) * | 2021-10-11 | 2022-01-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 |
CN113918051B (zh) * | 2021-10-11 | 2023-06-27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737310B2 (en) | 2023-08-22 |
US20210028396A1 (en) | 2021-01-28 |
US20230171987A9 (en) | 2023-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79310A (zh) |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 |
CN110429089B (zh) | 驱动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9801949B (zh)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210193777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1244969B2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2133733B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的贴合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4241544B (zh) | 阵列衬底 | |
US9799713B2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with barrier layer | |
CN115768197B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2133729B (zh)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KR20180047536A (ko) |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 |
CN113838994A (zh) | 显示面板、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 |
CN108598118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211125656U (zh) | 显示母板、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US11043545B2 (en) | Display substrate,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0046610B (zh) | 一种指纹识别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 |
CN112151445A (zh) | 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 |
WO2021190034A1 (zh) | 显示基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11276492B (zh) | 显示装置及其oled面板、oled面板的制作方法 | |
CN114503274A (zh)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3835557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US12004376B2 (en) | Display motherboar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5668111A (zh) | 触控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
CN110047896B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1933671A (zh)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