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尿素喷射系统,为一种不需要电控的纯机械装置,既能够起到稳压效果也能在尿素泵启动时高效排空。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尿素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其同时具有排气和稳压的功能,所述阀门设置于回流管上。
优选的是,所述阀门包括一个常开排气阀与一个常闭溢流阀,其通过两根回流管并列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阀门为在低压下开启但在高压下关闭和在低压下关闭但在高压下开启的两个单向阀集成为一体的集成式溢流阀。
优选的是,还包括:尿素泵,其通过进液管连通尿素箱,所述尿素泵还通过喷射管连通喷嘴;回流管,其分别连通喷射管及尿素箱;过滤器,其设置于进液管上或喷射管上或尿素泵内。
优选的是,所述集成式溢流阀包括:第一外壳,其内部中空且上下分别设置有贯通内部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一外壳内部通过上下均开口的筒状隔板分割为外部凹槽和内部通道,所述筒状隔板下端与第一外壳一体成型、上端与进口具有间距,所述内部通道与出口贯通并形成上大下小的阶梯通道;第一排气阀芯,其恰好紧贴第一外壳内壁设置于第一外壳内部,所述第一排气阀芯设置有竖直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排气阀芯通过第一弹簧支撑,第一弹簧下端固定于外部凹槽底部,第一弹簧上端固定于第一排气阀芯底端;第一溢流阀芯,其恰好紧贴内部通道壁设置,所述第一溢流阀芯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溢流阀芯通过第二弹簧支撑,第二弹簧下端固定于阶梯通道的阶梯上,第二弹簧上端固定于第一溢流阀芯底端;其中,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在竖向上不贯通,第二通孔与出口在竖向上也不贯通,第一通孔与出口在竖向上贯通。
优选的是,所述集成式溢流阀包括:第二外壳,其内部中空且上下分别设置有贯通内部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二外壳内部通过上下均开口的筒状隔板分割为外部凹槽和内部通道,所述筒状隔板下端与第二外壳一体成型、上端与进口具有间距,所述内部通道与出口贯通并形成上大下小的阶梯通道;第二排气阀芯,其恰好紧贴第二外壳内壁设置于第二外壳内部,所述第二排气阀芯沿其不同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第三通孔和多个竖直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排气阀芯通过第一弹簧支撑,第一弹簧下端固定于外部凹槽底部,第一弹簧上端固定于第二排气阀芯底端,所述第二排气阀芯底端还向上凹陷形成凹孔,所述第四通孔与凹孔贯通,所述第三通孔位于凹孔外侧;第二溢流阀芯,其位于凹孔内并恰好紧贴凹孔壁设置,所述第二溢流阀芯设置为可在内部通道内自由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溢流阀芯设置有竖直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二溢流阀芯也通过第二弹簧支撑,第二弹簧下端固定于阶梯通道的阶梯上,第二弹簧上端固定于第二溢流阀芯底端;其中,第三通孔与内部通道在竖向上不贯通,第五通孔与第四通孔在竖向上也不贯通,第五通孔与出口在竖向上贯通。
优选的是,所述集成式溢流阀包括:第三外壳,其内部中空且上下分别设置有贯通内部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三外壳内壁固定有环形隔板;第三溢流阀芯,其恰好紧贴第三外壳内壁设置于第三外壳内部且位于环形隔板下方,所述第三溢流阀芯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三溢流阀芯在第六通孔内侧还设置有竖直的第七通孔,其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形,所述第三溢流阀芯通过第二弹簧支撑,第二弹簧下端固定于第三外壳内部,第二弹簧上端固定于第三溢流阀芯底端;第三排气阀芯,其通过第一弹簧支撑位于环形隔板内部且与环形隔板之间形成环形的第八通孔,第一弹簧下端固定于第七通孔的阶梯上,第一弹簧上端固定于第三排气阀芯底端;其中,第六通孔与第八通孔在竖向上不贯通,第八通孔与第七通孔在竖向上也不贯通,第六通孔与出口在竖向上贯通。
优选的是,所述阀门位于尿素箱内,浸在尿素溶液中,避免该阀门内部失水干枯尿素结晶使得阀门失效。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尿素喷射系统通过设置阀门,即可实现稳压作用,又可实现高效排空作用,成本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本发明设置的集成式溢流阀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溢流量,从而也减少了尿素泵的液体总输出量,减少能耗,延长尿素泵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现有普遍采用的尿素喷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种尿素喷射系统示意图:采用一个集成式溢流阀;
图3用于本发明集成式溢流阀第一种结构示意图:排空状态;
图4用于本发明集成式溢流阀第一种结构示意图:无溢流状态;
图5用于本发明集成式溢流阀第一种结构示意图:溢流状态;
图6本发明另一种尿素喷射系统示意图:采用两个独立的单向阀;
图7本发明集成式尿素泵溢流阀第二种结构示意图:排空状态;
图8本发明集成式尿素泵溢流阀第二种结构示意图:无溢流状态;
图9本发明集成式尿素泵溢流阀第二种结构示意图:溢流状态;
图10本发明集成式尿素泵溢流阀第三种结构示意图:排空状态;
图11本发明集成式尿素泵溢流阀第三种结构示意图:无溢流状态;
图12本发明集成式尿素泵溢流阀第三种结构示意图:溢流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0、尿素泵,200、进液管,300、过滤器,400、喷射管,500、喷嘴,600、回流管,700、集成式溢流阀,800、常开排气阀,900、常闭溢流阀,10、第一外壳,11、第二外壳,12、第三外壳,15、出口,20、第一排气阀芯,21、第二排气阀芯,22、第三排气阀芯,25、第一通孔,26、第三通孔,27、第四通孔,28、第八通孔,30、第一弹簧,40、第一溢流阀芯,41、第二溢流阀芯,42、第三溢流阀芯,45、第二通孔,46、第五通孔,47、第六通孔,48、第七通孔,5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尿素喷射系统,包括:阀门,其同时具有排气和稳压的功能,所述阀门设置于回流管上。在回流管上设置阀门,在需要排空管道空气时通过排气功能实现,在需要稳压时,通过稳压功能实现。
本发明的喷射系统主要特征在于利用一个在低压下开启但在高压下关闭的阀门,此阀门可以为一个在该尿素喷射系统排空时可以开启让空气顺利排出的常开排气阀,搭配一个低压下关闭但在高压下开启的阀门,此阀门为一个能够通过控制溢流量来调节尿素液体压力的常闭溢流阀,来实现排空与加压,从而使得该泵能够更好地保持尿素供应压力的稳定性,减少尿素喷嘴开启与关闭所造成的喷射液体压力波动,减少能耗,同时也能迅速在泵启动时排空。本发明的喷射系统也可将两个阀门集成为一个集成式溢流阀,一个阀门同时实现排空和稳压功能。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在尿素泵100与喷嘴500之间还布置有一个尿素回流通道,使得尿素泵100泵出来的尿素有一部分经回流管600和集成式溢流阀700返回尿素箱(图中未显示)。
该集成式溢流阀,在较低压力下能够打开,可以使得尿素泵在排空阶段将空气通过集成式溢流阀700排出;当气体排出完毕,液体充满尿素泵100以及进液管200、喷射管400和回流管600,液压持续上升,在压力达到所需工作压力之前将集成式溢流阀700关闭;但是当液压超过某已设定值,集成式溢流阀700又可以开启,使得液体穿过集成式溢流阀700返回尿素箱(图中未显示)。
这样,每当喷嘴500开启与关闭,导致喷射管400与回流管600内压力波动时,集成式溢流阀700在压力高于某值时开启泄压,而且该阀门溢流量(泄压量)与压力成正比,在压力低于某值时集成式溢流阀700关闭,使得输送至喷嘴500的尿素压力趋于稳定。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利用两个不同的单向阀,即一个常开排气阀800与一个常闭溢流阀900来取代溢流阀700,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在尿素泵100的出口与喷嘴500的入口之间将回流管道分为一个回流通道和一个排气通道,本发明为了写作方便,统称为回流管600,均是在一根管道上连接阀门,回流通道由回流管与常闭溢流阀900构成,部分尿素可以通过该回流通道返回尿素箱(图中未显示);排气通道由排气管和常开排气阀800构成,尿素泵100排空时空气可以经排气管与常开排气阀800排出去;
上述常开排气阀800在较低压力下开启,让空气顺利排出,排气完毕后,在较高的液体压力下关闭;与之相反,上述常闭溢流阀900则在较低压力下保持关闭,在液压高于一定值(比如喷射压力)时开启让部分液体溢流返回至尿素箱,而且溢流量与超出的压力值成正比关系。
常开排气阀800在压力低于某值时开启,可以使得泵100在排空时经该阀顺利排出空气。当排空完毕,液体进入尿素泵100与进液管200、喷射管400和回流管600,压力上升,使得常开排气阀800关闭。
常闭溢流阀900则在液体高于一定值时开启,低于一定值时关闭,从而能减少喷嘴500开启与关闭所造成的压力波动。
本发明的尿素喷射系统的完整系统包括:尿素泵100,其通过进液管200连通尿素箱,所述尿素泵还通过喷射管400连通喷嘴500;回流管600,其分别连通喷射管400及尿素箱;过滤器300,其设置于进液管200上或喷射管400上或尿素泵100内。
如图1所示,尿素泵100一端通过进液管200与尿素过滤器300相连接从尿素箱(图中未显示)内抽取尿素,另一端通过尿素喷射管400与尿素喷嘴500相连接将一定压力的尿素输送至该喷嘴500;在尿素泵100的出口与喷嘴500的入口之间有一个回流通道,多余尿素可以通过回流管600返回尿素箱(图中未显示)。
在必要时,在尿素泵100与喷嘴500之间再加上一个过滤器(图中未显示),进一步过滤尿素。在某些应用中,过滤器300也可以布置在尿素泵100内,或者将过滤器300作为初级过滤,然后在过滤器300与尿素泵100之间再加一个细过滤器(图中未显示)。
本发明列举了集成式溢流阀700的三种具体形式。
实施例3
如图3至5所示,所述集成式溢流阀包括:第一外壳10,其内部中空且上下分别设置有贯通内部的进口和出口15,所述第一外壳10内部通过上下均开口的筒状隔板分割为外部凹槽和内部通道,所述筒状隔板下端与第一外壳10一体成型、上端与进口具有间距,所述内部通道与出口15贯通并形成上大下小的阶梯通道;第一排气阀芯20,其恰好紧贴第一外壳10内壁设置于第一外壳10内部,所述第一排气阀芯20设置有竖直第一通孔25,所述第一排气阀芯20通过第一弹簧30支撑,第一弹簧30下端固定于外部凹槽底部,第一弹簧30上端固定于第一排气阀芯20底端;第一溢流阀芯40,其恰好紧贴内部通道壁设置,所述第一溢流阀芯40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第二通孔45,所述第一溢流阀芯40通过第二弹簧50支撑,第二弹簧50下端固定于阶梯通道的阶梯上,第二弹簧50上端固定于第一溢流阀芯40底端;其中,第一通孔25与第二通孔45在竖向上不贯通,第二通孔45与出口15在竖向上也不贯通,第一通孔25与出口15在竖向上贯通,第二通孔45与出口15联通。
上述集成式溢流阀700如图3~5所示,在其第一外壳10内部安装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第一排气阀芯20,第一排气阀芯20中间有一个第一通孔25,可以让空气或者尿素溶液穿过第一排气阀芯20。第一排气阀芯20在来自上面尿素液体压力驱动下可以向下运行,在第一弹簧30的驱动下可以向上运行。在第一排气阀芯20下方,第一外壳10的底部布置有另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第一溢流阀芯40,第一溢流阀芯40周边有许多第二通孔45,可以让空气或者尿素溶液穿过第一溢流阀芯40。第一溢流阀芯40在来自上面尿素液体压力驱动下可以向下运行,在第二弹簧50的驱动下可以向上运行。当第一排气阀芯20移动至下止点而且与第一溢流阀芯40紧密接触时(如图4所示),集成式溢流阀700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任何气体或者液体都将无法穿过集成式溢流阀700。任何时候,当第一排气阀芯20与第一溢流阀芯40之间有间隙时(如图3和5所示),集成式溢流阀700处于开启状态,气体或者液体可以穿过集成式溢流阀700。
驱动第一排气阀芯20向上运动的第一弹簧30可以设计成这样:在第一排气阀芯20上方所承受的压力小于一定值时,保持第一排气阀芯20处于最高位置(如图3所示),即阀门开启,让空气或者液体穿过第一排气阀芯20和下面的第一溢流阀芯40之后,最终从集成式溢流阀700底部穿过出口15,排入尿素箱(图中未显示);在第一排气阀芯20上方所承受的压力大于一定值时克服第一弹簧30的阻力,驱动第一排气阀芯20向下运动至最低(下止点)位置。此时如果第一溢流阀芯40所承受的压力不足以克服第二弹簧50向下运行,第一排气阀芯20的下表面与第一溢流阀芯40的上表面密切接触(如图4所示),即阀门关闭,无论空气还是液体都不能穿过集成式溢流阀700。
驱动第一溢流阀芯40向上运动的第二弹簧50可以设计成这样:在第一溢流阀芯40上方所承受的压力小于一定值时,保持第一溢流阀芯40处于最高位置(如图3或者图4所示);此时,当第一排气阀芯20也处于最高位置时,空气和尿素都可以穿过第一排气阀芯20和第一溢流阀芯40(如图3所示),然而当第一排气阀芯20处于最低位置时,即阀门关闭,无论空气还是液体都不能穿过阀门(如图4所示);在第一溢流阀芯40上方所承受的压力大于一定值时克服第二弹簧50的阻力,驱动第一溢流阀芯40向下运动,这样即使在第一排气阀芯20处于最低位置,阀门也会开启(如图5所示),液体可以穿过第一排气阀芯20和第一溢流阀芯40,从溢流阀底部穿过出口15,返回尿素箱(图中未显示)。
通过上述安排,尿素泵100在启动时,泵内和进液管200、喷射管400、回流管600都是空气。此时尿素泵需要尽快将上述装置内的空气排出去,将尿素溶液抽进来。对于绝大多数液泵来说,泵出空气的效率和压力都远远低于泵出液体的效率与压力。因此,在整个排空过程中,液体抽进来之前,空气压力都将保持在一个很低的范围。如果我们设计的第一弹簧30向上驱动第一排气阀芯20的力大于空气压力所造成的向下驱动力,该阀门就会保持在开启状态(如图3所示),这样空气就能过顺利通过第一排气阀芯20与第一溢流阀芯40,最终被排出尿素泵。
在上述排空过程中,如果尿素喷嘴500被打开,部分空气同时也会从喷嘴500排出,有助于缩短排空时间。
当空气被排空,液体进入尿素泵之后,进入回流管600和喷射管400最终到达尿素喷嘴500和集成式溢流阀700。随着液体压力不断升高,当液体对第一排气阀芯20所产生的压力足以克服第一弹簧30所产生的阻力时,第一排气阀芯20会向下运动直至彻底关闭(如图4所示)。此时,尿素喷嘴500也可以关闭,所有液体出口都被堵死。这样尿素泵100和进液管200、喷射管400、回流管600内部压力都将迅速升高。当液压达到喷嘴500所需要的喷射压力时,该尿素喷射系统准备就绪,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此时,如果液压继续上升,当液体超过某一值,足够驱动第一溢流阀芯40克服第二弹簧50向下运动,整个集成式溢流阀700又将处于开启状态(如图5所示),液体会经过该溢流阀返回尿素箱(图中未显示)。液体压力越大,第一溢流阀芯40向下移动越远,开口越大,溢流量也越大。随着溢流量增加,液体压力减少,第一溢流阀芯40在第二弹簧50的驱动下向上移动,溢流量也随之减少。这样,集成式溢流阀700随压力大小调节溢流量的能力可以起到稳压的作用。
显然,上述溢流量除了与液体压力成正比关系外,还与第二弹簧50的弹性系数K成反比关系,弹簧越软,溢流量越大,反之则溢流量越小。这样,我们可以通过选择第二弹簧50的弹性系数来调节溢流开启压力以及溢流量。
尤其是在尿素喷嘴500打开造成液体压力下降的瞬间,集成式溢流阀700迅速响应关闭或者减少溢流量;在尿素喷嘴500关闭造成液压升高的瞬间,集成式溢流阀700迅速响应开启或者增加溢流量。这样,集成式溢流阀700的压力调节作用就可以大大减少了尿素喷嘴500开启与关闭所带来的液压波动。比较理想的,当溢流阀700设计适当,能够调节其溢流量恰好足够补偿(跟随)喷嘴500打开与关闭所造成的液体喷出量的变化,就可以起到十分理想的稳压效果。
上述溢流阀(跟随喷嘴开关)的响应时间则由第二弹簧50的弹性系数K与溢流阀芯质量以及流体介质的粘度等因素决定。因此该阀门的设计还需要照顾到适当的自然频率。
最后,由于集成式溢流阀700的节流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溢流量,从而也减少了尿素泵的液体总输出量,减少能耗,延长尿素泵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4
如图7至9所示,所述集成式溢流阀包括:第二外壳11,其内部中空且上下分别设置有贯通内部的进口和出口15,所述第二外壳11内部通过上下均开口的筒状隔板分割为外部凹槽和内部通道,所述筒状隔板下端与第二外壳11一体成型、上端与进口具有间距,所述内部通道与出口15贯通并形成上大下小的阶梯通道;第二排气阀芯21,其恰好紧贴第二外壳11内壁设置于第二外壳11内部,所述第二排气阀芯21沿其不同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第三通孔26和多个竖直的第四通孔27,所述第二排气阀芯21通过第一弹簧30支撑,第一弹簧30下端固定于外部凹槽底部,第一弹簧30上端固定于第二排气阀芯21底端,所述第二排气阀芯21底端还向上凹陷形成凹孔,所述第四通孔27与凹孔贯通,所述第三通孔26位于凹孔外侧;第二溢流阀芯41,其位于凹孔内并恰好紧贴凹孔壁设置,所述第二溢流阀芯41设置为可在内部通道内自由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溢流阀芯41设置有竖直的第五通孔46,所述第二溢流阀芯41也通过第二弹簧50支撑,第二弹簧50下端固定于阶梯通道的阶梯上,第二弹簧50上端固定于第二溢流阀芯41底端;其中,第三通孔26与内部通道在竖向上不贯通,第五通孔46与第四通孔27在竖向上也不贯通,第五通孔46与出口15在竖向上贯通,第三通孔26只有在第二排气阀芯21与上述筒状隔板顶端有间隙时才与出口15联通。
上述实施例4所示的集成式溢流阀700结构与实施例3所示结构相似,不同的是,排气阀芯与溢流阀芯上的开孔位置不同,相对安装位置、弹簧的安装位置也有一些差别,实际上溢流阀芯嵌入在排气阀芯中,具体的位置关系参考附图所示。第一弹簧30与第二弹簧50设计所能达到的作用与实施例3中完全一样,也是保证整个装置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三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实现排空和稳压的功能。
实施例5
如图10至12所示,所述集成式溢流阀包括:第三外壳12,其内部中空且上下分别设置有贯通内部的进口和出口15,所述第三外壳12内壁固定有环形隔板;第三溢流阀芯42,其恰好紧贴第三外壳12内壁设置于第三外壳12内部且位于环形隔板下方,所述第三溢流阀芯42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第六通孔47,所述第三溢流阀芯42在第六通孔47内侧还设置有竖直的第七通孔48,其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形,所述第三溢流阀芯42通过第二弹簧50支撑,第二弹簧50下端固定于第三外壳12内部,第二弹簧50上端固定于第三溢流阀芯42底端;第三排气阀芯22,其通过第一弹簧30支撑位于环形隔板内部且与环形隔板之间形成环形的第八通孔28,第一弹簧30下端固定于第七通孔48的阶梯上,第一弹簧30上端固定于第三排气阀芯22底端;其中,第六通孔47与第八通孔28在竖向上不贯通,第八通孔28与第七通孔48在竖向上也不贯通,第六通孔47与出口15在竖向上贯通。
上述实施例5所示的集成式溢流阀700结构与实施例3以及实施例4所示结构有所不同。在这个实施例中,排气阀芯安装在溢流阀芯的上面,而且其驱动的第一弹簧30嵌入在溢流阀芯中,具体的位置关系参考附图所示。第一弹簧30与第二弹簧50设计所能达到的作用与实施例3中完全一样,也是保证整个装置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三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实现排空和稳压的功能。
事实上,集成式溢流阀700内部并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三种,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本文就不一一列举。
在上述描述中,由于尿素在脱水状态下或者在寒冷天气下容易结晶,使得阀门失效,因此上述常开排气阀800,常闭溢流阀900以及二合一的集成式溢流阀700最好都浸泡在尿素箱中使用,避免因尿素结晶失效。
显然,无论出于可靠性还是制造成本与空间布置考虑,优选地,以集成式溢流阀为最佳。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