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351805A - 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1805A
CN110351805A CN201810302209.1A CN201810302209A CN110351805A CN 110351805 A CN110351805 A CN 110351805A CN 201810302209 A CN201810302209 A CN 201810302209A CN 110351805 A CN110351805 A CN 110351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nstruction
terminal
node
connection
destination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022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力
吴昱民
梁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022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180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1235 priority patent/WO2019192514A1/zh
Priority to EP19781895.8A priority patent/EP3780740A4/en
Priority to RU2020136070A priority patent/RU2763281C1/ru
Priority to CA3095948A priority patent/CA3095948A1/en
Priority to UAA202007063A priority patent/UA127953C2/uk
Publication of CN110351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805A/zh
Priority to US17/038,929 priority patent/US11690122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执行切换过程;若所述终端满足重建触发条件,则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连接重建方法,可以减少因终端切换失败造成的通信中断。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在条件切换(即Conditional Handover)时,终端可根据自身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满足源节点配置的切换触发条件来确定是否发起切换或者向网络请求切换。由于终端可能移动到源节点信道条件比较差的位置,如果终端切换失败,易造成通信中断终端通信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及相关设备,以减少因终端切换失败造成的通信中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重建方法。该方法包括:
执行切换过程;
若所述终端满足重建触发条件,则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连接重建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向终端发送所述重建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连接重建方法。该方法包括:
向源节点或终端发送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执行切换过程;
重建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满足重建触发条件,则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源节点。该源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所述重建信息。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目标节点。该目标节点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源节点或终端发送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连接重建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源节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连接重建方法的步骤。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目标节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提供的连接重建方法的步骤。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连接重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终端执行切换过程后,若终端满足重建触发条件,则在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上发起连接重建,从而可以减少因终端切换失败造成的通信中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重建方法可应用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重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重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重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源节点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节点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源节点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目标节点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使用“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例如A和/或B和/或C,表示包含单独A,单独B,单独C,以及A和B都存在,B和C都存在,A和C都存在,以及A、B和C都存在的7种情况。
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些内容进行说明:
条件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条件切换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源节点给一个目标节点或多个目标节点发送切换请求(HO Request)。
例如,图1中以源节点给目标节点a和目标节点b发送切换请求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S2、目标节点给源节点反馈切换确认信息,也即切换请求响应(HO RequestACK)。
如图1所示,目标节点a和目标节点b分别向源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响应。
步骤S3、源节点给终端发送条件切换配置(Conditional HO Configuration)。
在该步骤中,源节点给终端发送条件切换的配置信息,并带有配置信息预留(也即Resource Reservation)。
步骤S4、终端评估候选小区条件,并选择一个目标小区进行切换。
在该步骤中,终端评估是否满足候选小区的条件,并可以选择满足条件的一个目标小区进行切换。
如图1所示,终端可以评估是否满足目标节点a和目标节点b的条件,在终端满足目标节点a的条件时,可以向目标节点a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步骤S5、终端在选择的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随机接入可以包括非竞争(Contention Free)随机接入或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也即Contention based Randon Access)等。
如图1所示,终端选择目标节点a发起随机接入。
步骤S6、终端给选择的目标节点发送切换完成信息。
如图1所示,终端向目标节点a发起切换完成信息(也即HO Complete)。
步骤S7、源节点给未被选择的其他目标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命令。
如图1所示,源节点向目标节点b发送条件切换取消命令(也即Conditional HOCancellation)。
步骤S8、未被选择的其他目标节点给源节点发送条件切换取消确认命令。
如图1所示,源节点向目标节点b发送条件切换取消命令(也即Conditional HOCancellation Confirmation)。
双连接:
在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系统中,终端采用了DC(Dual Connectivity,双连接)架构,包括两个小区组MCG(Master Cell Group,主小区组)和SCG(Secondary CellGroup,辅小区组),而MCG对应于网络侧的MN(Master Node,主节点),而该SCG对应于网络侧的SN(Secondary Node,辅节点)。MCG包括PCell(Primary Cell,主小区)和SCell(Secondary Cell,辅小区),SCG包括PSCell(Primary Secondary Cell,主辅小区)和SCell。其中PCell和PSCell也可统称为SpCell(Special Cell,特殊小区)。
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终端10、源节点20和目标节点30,其中,终端10、源节点20和目标节点30之间可以网络进行通信。终端1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源节点20和/或目标节点30可以是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5G网络中的基站(简称gNB),在此并不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目标节点3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至少两个,图2中以目标节点30为一个为例进行说明。上述终端10也即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终端10进入切换过程后,例如,在源节点20给目标节点30发送切换请求后,或是终端10接收到源节点20发送的切换配置后,等等,若终端10满足重建触发条件,则终端10在源节点20和目标节点30中的至少一项上发起连接重建,例如,RRC(Radio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
可选的,上述重建触发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定时器超时、切换失败(即HandoverFailure)、连接建立失败、连接重建失败、预设重建条件和RLF(Radio Link Failure,无线链路失败)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在终端10在目标节点30上发起连接重建之前,目标节点30可以向终端10或源节点20发送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可以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节点30向源节点20发送重建信息的情况下,源节点20可以向终端10发送其接收于目标节点30的重建信息。
可选的,在终端10在目标节点30上发起连接重建之前,源节点20还可以向目标节点30发送终端10的上下文信息(也即UE Context)。
可选的,目标节点30可以向源节点20发送终端上下文信息请求,源节点20响应于终端上下文信息请求,向目标节点30发送终端10的上下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在终端10执行切换过程后,若终端10满足重建触发条件,则在源节点20和目标节点30中的至少一项上发起连接重建,从而在终端10切换失败的情况下,可以较快的进行连接重建,以减少因终端切换失败造成的通信中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应用于终端。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重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执行切换过程。
例如,终端可以在接收到源节点发送的切换配置后,评估各个目标节点的切换条件,并可以选择其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某个目标节点发起切换过程,例如,向该目标节点发起随机接入。
步骤302、若终端满足重建触发条件,则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可以是指终端切换候选的目标节点,如图1所示的目标节点a和目标节点b。上述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至少两个。
具体的,在终端进入切换过程后,若终端满足重建触发条件,则在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上发起连接重建,从而在终端切换失败的情况下,可以较快的进行连接重建,以减少因终端切换失败造成的通信中断。
可选的,所述重建触发条件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定时器超时、切换失败、连接建立失败、连接重建失败、预设重建条件和无线链路失败RLF。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定时器可以包括切换定时器和用于触发连接重建的预设定时器中的至少一项。上述连接建立失败可以是指切换流程发起后所发起的连接建立失败,例如,在切换流程发起后所发起的RRC连接建立失败。上述预设重建条件可以在协议预定义,也可以由网络侧配置,可选的,上述预设重建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定时器超时、切换失败、连接建立失败、连接重建失败和RLF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定时器超时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切换定时器超时;
预设定时器超时;
至少一个切换定时器超时;
至少一个预设定时器超时。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定时器超时可以包括切换定时器超时和预设定时器超时中的至少一项,其中,上述切换定时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至少两个,上述预设定时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至少两个。
可选的,在切换定时器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可以在至少两个切换定时器中部分切换定时器超时(例如,至少两个切换定时器中任一个切换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也可以在至少两个切换定时器中全部的切换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上述预设定时器可以是用于触发连接重建的定时器。可选的,在预设定时器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可以在至少两个预设定时器中部分预设定时器超时(例如,至少两个预设定时器中任一个预设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也可以在至少两个预设定时器中全部的预设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定时器超时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切换定时器超时和至少一个预设定时器超时中的至少一项。其中,在切换定时器为一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切换定时器超时可以包括该一个切换定时器超时;在切换定时器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切换定时器超时还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切换定时器中部分切换定时器超时(例如,至少两个切换定时器中的任一个切换定时器超时)或全部切换定时器超时。同样的,在预设定时器为一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预设定时器超时可以包括该一个预设定时器超时;在预设定时器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预设定时器超时还可以包括至少两个预设定时器中部分预设定时器超时(例如,至少两个预设定时器中的任一个预设定时器超时)或全部预设定时器超时。
可选的,所述切换失败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切换失败;
从源节点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切换失败;
切换尝试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满足切换条件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且切换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均为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上述第一预设次数和第二预设次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例如,第一预设次数为1、3等,第二预设次数为3、4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切换失败可以包括上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切换失败,其中,目标节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至少两个。具体的,在上述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为一个的情况下,上述切换失败可以包括从源节点到该一个目标节点切换失败,在在上述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切换失败可以包括从源节点到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部分目标节点(例如,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任一目标节点)切换失败,也可以包括从源节点到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全部目标节点切换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切换失败也可以包括从源节点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切换失败,其中,在上述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为一个的情况下,上述从源节点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切换失败可以包括从源节点到该一个目标节点切换失败,在上述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从源节点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切换失败可以包括从源节点到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部分目标节点(例如,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任一目标节点)切换失败,也可以包括从源节点到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全部目标节点切换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切换失败也可以包括切换尝试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其中,切换尝试可以是指终端发起从源节点到某一目标节点的切换。可以理解的是,在终端从源节点到某一目标节点切换成功的情况下,可以结束流程,不再发起切换尝试,也不再发起连接重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切换尝试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且切换仍失败的情况下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切换失败也可以包括满足切换条件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且切换失败,其中,上述切换条件可以是条件切换的条件,终端可在其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上发起随机接入。可以理解的是,在确定终端满足某一切换条件时,终端也可以不在该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上发起随机接入。具体的,可以在确定终端满足切换条件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且切换仍失败的情况下,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可选的,所述连接重建失败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在源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在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连接重建失败可以包括在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其中,目标节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至少两个。具体的,在上述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为一个的情况下,上述在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可以包括在该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在上述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在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可以包括在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部分目标节点(例如,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任一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全部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连接重建失败也可以包括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具体的,在上述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为一个的情况下,上述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可以包括在该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在上述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可以包括在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部分目标节点(例如,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任一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全部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可选的,所述连接建立失败也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在源节点上发起的连接建立失败;
在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建立失败;
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建立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连接建立失败可以是指切换流程发起后所发起的连接建立失败,例如,可以包括上述连接重建失败。
可选的,所述RLF可以包括:
在满足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RLF。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切换条件为一个的情况下,上述在满足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RLF可以包括在满足该一个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RLF;在切换条件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在满足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RLF可以包括在满足至少两个切换条件中的部分切换条件(例如,至少两个切换条件中的任一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RLF,也可以包括在满足至少两个切换条件中的全部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RLF。
可选的,所述切换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之后。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切换命令也即HO CMD。上述切换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可以包括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条件的时刻或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条件之后的时刻,也即可以在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条件时启动切换定时器,也可以在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条件后启动切换定时器。上述切换命令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其中,每个切换命令可以包括一个切换条件,也可以包括多个切换条件。
具体的,在切换命令为一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可以包括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该切换命令中的部分或全部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在切换命令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可以包括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两个切换命令中的部分或全部切换命令中,部分或全部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切换定时器的启动时刻也可以包括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时刻或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之后的时刻,也即可以在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时启动切换定时器,也可以在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后启动切换定时器。
具体的,在切换命令为一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切换命令包括一个切换命令,在切换命令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切换命令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切换命令中的部分或全部切换命令。同样的,上述至少一个切换条件可以包括同一个切换命令中的部分或全部切换条件,也可以包括不同切换命令中的部分或全部切换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切换定时器的启动时刻也可以包括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之后,也即在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时启动切换定时器,或是在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后启动切换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切换定时器的停止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切换成功或者切换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连接重建成功或者连接重建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确定切换成功或者切换失败时停止切换定时器,或在终端确定切换成功或者切换失败后停止切换定时器,也可以在终端确定连接重建成功或者连接重建失败时停止切换定时器,或者在终端确定连接重建成功或者连接重建失败后停止切换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预设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之后;
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时刻或之后;
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时刻或之后。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预设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可以包括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条件的时刻或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条件之后的时刻,也即可以在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条件时启动预设定时器,也可以在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条件后启动预设定时器。上述切换命令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其中,每个切换命令可以包括一个切换条件,也可以包括多个切换条件。
具体的,在切换命令为一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可以包括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该一个切换命令中的部分或全部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在切换命令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可以包括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两个切换命令中的部分或全部切换命令中,部分或全部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预设定时器的启动时刻也可以包括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时刻或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之后的时刻,也即可以在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时启动预设定时器,也可以在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后启动预设定时器。
具体的,在切换命令为一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切换命令包括一个切换命令,在切换命令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切换命令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切换命令中的部分或全部切换命令。同样的,上述至少一个切换条件可以包括同一个切换命令中的部分或全部切换条件,也可以包括不同切换命令中的部分或全部切换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预设定时器的启动时刻也可以包括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之后,也即在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时启动切换定时器,或是在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后启动切换定时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预设定时器的启动时刻也可以包括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时刻或之后,也即可以在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时启动预设定时器,也可以在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后启动预设定时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目标节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至少两个,其中,在目标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时刻或之后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部分或全部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时刻或之后。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预设定时器的启动时刻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时刻或之后,也即可以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时启动预设定时器,也可以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后启动预设定时器。具体的,在上述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为一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包括一个目标节点,在上述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部分或全部目标节点。
可选的,所述预设定时器的停止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切换成功或者切换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连接重建成功或者连接重建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确定切换成功或者切换失败时停止预设定时器,或在终端确定切换成功或者切换失败后停止预设定时器,也可以在终端确定连接重建成功或者连接重建失败时停止预设定时器,或者在终端确定连接重建成功或者连接重建失败后停止预设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切换尝试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包括:
满足切换条件的切换尝试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在其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上发起切换尝试,也可以在其所不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上发起切换尝试。具体的,在满足切换条件的切换尝试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的情况下仍切换失败,说明当前终端切换成功的概率较小,此时可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例如,RRC连接重建),可以提高连接重建成功率,减少因终端切换失败造成的通信中断。
可选的,上述步骤302,也即所述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在源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在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其中,所述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依次在所述切换过程的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每个目标节点发起连接重建,直至连接重建成功,或连接重建尝试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或者预设定时器超时。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可以包括在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其中,目标节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至少两个。具体的,在上述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在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可以包括在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部分节点(例如,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任一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也可以包括在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全部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也可以包括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其中,在上述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为一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包括一个目标节点,在上述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部分或全部目标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也可以包括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具体的,可以在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节点中的部分或全部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也可以包括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具体的,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节点为一个的情况下,可以在该一个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可以在该至少两个节点中的部分或全部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也可以包括依次在上述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每个目标节点发起连接重建,直至连接重建成功,或连接重建尝试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或者预设定时器超时,其中,上述第三预设次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设置。
实际应用中,可以先在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第一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若连接重建失败,可以在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第二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若连接重建失败,可以继续在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第三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以此类推,直至连接重建成功,或连接重建尝试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或者预设定时器超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目标节点、第二目标节点和第三目标节点可以是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不同的目标节点。
可选的,所述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包括:
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可以是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节点。可以理解的是,在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节点为一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包括一个目标节点,在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可以包括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节点中的部分或全部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可以提高连接重建的成功率。
可选的,所述依次在所述切换过程的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每个目标节点发起连接重建,直至连接重建成功,或连接重建尝试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或者预设定时器超时,包括:
依次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或重建条件对应的每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直至连接重建成功,或连接重建尝试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或者预设定时器超时。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依次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或重建条件对应的每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可以提高连接重建的成功率。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包括:
在切换命令中配置的,且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切换条件为切换命令(也即HO CMD)中配置的条件,上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可以包括终端所满足的切换命令中配置的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中的部分或全部目标节点。具体的,在终端所满足的切换命令中配置的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为一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包括一个目标节点,在终端所满足的切换命令中配置的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部分或全部目标节点。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节点或所述源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基于目标节点或是源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以发起连接重建。上述重建配置可以包括RRC配置信息或者RRC重配信息等。
可选的,所述接收所述源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源节点发送的,由所述目标节点包括在容器中发送给所述源节点的重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容器也即Container,目标节点可以将重建信息包括在容器中,通过源节点透传给终端,相应的,终端可以接收源节点发送的由目标节点包括在容器中发送给所述源节点的重建信息。
可选的,所述接收所述目标节点或所述源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节点或所述源节点通过切换命令或者移动控制命令发送的重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从目标节点或源节点接收通过切换命令(即HO CMD)或移动控制命令(即Mobility Control)发送的重建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重建信息也可以通过其他信令传输,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上述步骤302,也即所述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采用源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第一节点的重建配置在所述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切换命令中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或者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或者满足重建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源节点为切换过程的源节点,上述目标节点也为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可以理解的是,在切换过程的目标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采用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可以包括上述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部分(例如,上述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任意目标节点)或全部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上述采用第一节点的重建配置在所述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例如,在终端在目标节点a上发起连接重建的情况下,则可以采用目标节点a的重建配置在目标节点a上发起连接重建,在终端在目标节点a和目标节点b上均发起连接重建的情况下,则可以采用目标节点a的重建配置在目标节点a上发起连接重建,采用目标节点b的重建配置目标节点b上发起连接重建。
上述采用切换命令中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中,切换命令可以是一个或至少两个,每个切换命令中的重建配置也可以是一个或至少两个。具体的,在切换命令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至少两个切换命令中部分或全部切换命令中部分或全部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上述采用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中,在切换命令为一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切换命令包括一个切换命令,在切换命令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切换命令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切换命令中的部分或全部切换命令。同样的,上述至少一个重建配置可以包括同一个切换命令中的部分或全部重建配置,也可以包括不同切换命令中的部分或全部重建配置。例如,可以采用切换命令中的重建配置之一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上述采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中,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可以是一个或至少两个,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部分目标节点(例如,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任一目标节点)或全部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上述采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中,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为一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为该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部分目标节点(例如,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任一目标节点)或全部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至少两个,每个切换条件可以对应一个目标节点,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采用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之一对应的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发起连接重建,其中,上述切换条件可以是切换命令中配置的。
同样的,上述采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中,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可以是一个或至少两个,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部分目标节点(例如,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任一目标节点)或全部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上述采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中,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为一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为该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部分目标节点(例如,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任一目标节点)或全部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重建方法,可以在终端切换失败的情况下,可以较快的进行连接重建,并可以提高连接重建的成功率,以减少因终端切换失败造成的通信中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应用于源节点。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重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目标节点可以是切换过程的部分或全部目标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在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的情况下,目标节点可以分别将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发送给源节点,也即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可以不是同一次发送,也可以同时将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发送给源节点,也即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为同一次发送。
步骤402、向终端发送所述重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源节点可以将从目标节点接收到的重建信息发送给终端,从而终端在确定需要发起连接重建的情况下,可以基于所接收到的重建信息发起连接重建,例如,RRC连接重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从目标节点接收到的重建信息发送给终端,从而终端在确定需要发起连接重建的情况下,可以基于所接收到的重建信息发起连接重建,以减少因终端切换失败造成的通信中断。
可选的,上述步骤401中,也即所述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可以包括:
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
相应的,上述步骤402中,也即所述向终端发送所述重建信息,包括:
向终端发送所述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容器也即Container,目标节点可以将重建信息包括在容器中发送给源节点,从而源节点可以直接将所接收到的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传给终端,以避免源节点对重建信息进行解析。
可以理解的是,在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的情况下,目标节点可以分别将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包括在不同的容器中发送,也可以包括在同一容器中发送。
可选的,上述步骤401中,也即所述向终端发送所述重建信息,可以包括:
采用切换命令或者移动控制命令向终端发送重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切换命令也即HO CMD,上述移动控制命令也即MobilityControl。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信令向终端发送重建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也即UE Context。具体的,源节点可以向切换过程的部分或全部目标节点发送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便于终端在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可选的,所述向目标节点发送终端上下文信息,包括:
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终端上下文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源节点可以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终端上下文信息请求后,响应于终端上下文信息请求,向该目标节点发送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可以避免向一些不需要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目标节点发送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减少系统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应用于目标节点。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重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向源节点或终端发送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可以理解的是,在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的情况下,目标节点可以分别将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发送给源节点或终端,也即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可以不是同一次发送,也可以同时将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发送给源节点或终端,也即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为同一次发送。
可以理解的是,在目标节点向源节点发送重建信息的情况下,源节点可以进一步将所接收到的重建信息发送给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向源节点或终端发送重建信息,从而终端在确定需要发起连接重建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目标节点所发送的重建信息发起连接重建,以减少因终端切换失败造成的通信中断。
可选的,上述步骤501,也即所述向源节点发送重建信息,包括:
向源节点发送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容器也即Container,目标节点可以将重建信息包括在容器中发送给源节点,从而源节点可以直接将所接收到的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传给终端,以避免源节点对重建信息进行解析。
可选的,上述步骤501,也即所述向终端发送重建信息,包括:
采用切换命令或者移动控制命令向终端发送重建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切换命令也即HO CMD,上述移动控制命令也即MobilityControl。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信令向终端发送重建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源节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也即UE Context。具体的,目标节点通过接收源节点发送的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从而终端可以在该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可选的,所述接收源节点发送的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包括:
向源节点发送终端上下文信息请求;
接收所述源节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节点可以先向源节点发送终端上下文信息请求,以向源节点请求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从而接收源节点响应于终端上下文信息请求所发送的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终端600包括:切换模块601和重建模块602,其中:
切换模块601,用于执行切换过程;
重建模块602,用于若所述终端满足重建触发条件,则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重建触发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定时器超时、切换失败、连接建立失败、连接重建失败、预设重建条件和无线链路失败RLF。
可选的,所述定时器超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切换定时器超时;
预设定时器超时;
至少一个切换定时器超时;
至少一个预设定时器超时;
所述切换失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切换失败;
从源节点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切换失败;
切换尝试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满足切换条件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且切换失败;
所述连接重建失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在源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在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所述RLF包括:
在满足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RLF。
可选的,所述切换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切换定时器的停止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切换成功或者切换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连接重建成功或者连接重建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预设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之后;
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时刻或之后;
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预设定时器的停止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切换成功或者切换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连接重建成功或者连接重建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可选的,所述切换尝试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包括:
满足切换条件的切换尝试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可选的,所述重建模块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第一重建单元,用于在源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第二重建单元,用于在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第三重建单元,用于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第四重建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其中,所述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第五重建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第六重建单元,用于依次在所述切换过程的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每个目标节点发起连接重建,直至连接重建成功,或连接重建尝试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或者预设定时器超时。
可选的,所述第三重建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所述第六重建单元具体用于:
依次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或重建条件对应的每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直至连接重建成功,或连接重建尝试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或者预设定时器超时。
可选的,所述第三重建单元具体用于:
在切换命令中配置的,且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节点或所述源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源节点发送的,由所述目标节点包括在容器中发送给所述源节点的重建信息。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目标节点或所述源节点通过切换命令或者移动控制命令发送的重建信息。
可选的,所述重建模块具体用于执行如下至少一项:
采用源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第一节点的重建配置在所述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切换命令中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或者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或者满足重建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600能够实现图3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600,切换模块601,用于执行切换过程;重建模块602,用于若所述终端满足重建触发条件,则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可以减少因终端切换失败造成的通信中断。
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源节点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源节点700包括:接收模块701和第一发送模块702,其中: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第一发送模块702,用于向终端发送所述重建信息。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向终端发送所述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切换命令或者移动控制命令向终端发送重建信息。
可选的,所述源节点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终端上下文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源节点700能够实现图4的方法实施例中源节点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源节点700,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第一发送模块702,用于向终端发送所述重建信息,从而终端可以基于该重建信息发起连接重建,以减少因终端切换失败造成的通信中断。
参见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节点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目标节点800包括:发送模块801,其中:
发送模块801,用于向源节点或终端发送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向源节点发送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采用切换命令或者移动控制命令向终端发送重建配置。
可选的,所述目标节点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节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向源节点发送终端上下文信息请求;
接收所述源节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节点800能够实现图5的方法实施例中目标节点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标节点800,发送模块801,用于向源节点或终端发送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从而终端可以基于该重建信息发起连接重建,以减少因终端切换失败造成的通信中断。
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图。参见图9,该终端9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901、网络模块902、音频输出单元903、输入单元904、传感器905、显示单元906、用户输入单元907、接口单元908、存储器909、处理器910、以及电源9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处理器910,用于执行切换过程;若所述终端满足重建触发条件,则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终端执行切换过程后,若终端满足重建触发条件,则在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上发起连接重建,从而可以减少因终端切换失败造成的通信中断。
可选的,所述重建触发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定时器超时、切换失败、连接建立失败、连接重建失败、预设重建条件和无线链路失败RLF。
可选的,所述定时器超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切换定时器超时;
预设定时器超时;
至少一个切换定时器超时;
至少一个预设定时器超时;
所述切换失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切换失败;
从源节点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切换失败;
切换尝试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满足切换条件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且切换失败;
所述连接重建失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在源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在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所述RLF包括:
在满足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RLF。
可选的,所述切换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切换定时器的停止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切换成功或者切换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连接重建成功或者连接重建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预设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之后;
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时刻或之后;
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预设定时器的停止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切换成功或者切换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连接重建成功或者连接重建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可选的,所述切换尝试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包括:
满足切换条件的切换尝试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10,还用于执行如下至少一项:
在源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在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其中,所述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依次在所述切换过程的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每个目标节点发起连接重建,直至连接重建成功,或连接重建尝试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或者预设定时器超时。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10,还用于:
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所述依次在所述切换过程的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每个目标节点发起连接重建,直至连接重建成功,或连接重建尝试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或者预设定时器超时,包括:
依次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或重建条件对应的每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直至连接重建成功,或连接重建尝试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或者预设定时器超时。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10,还用于:
在切换命令中配置的,且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10,还用于:
接收所述目标节点或所述源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10,还用于:
接收所述源节点发送的,由所述目标节点包括在容器中发送给所述源节点的重建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10,还用于:
接收所述目标节点或所述源节点通过切换命令或者移动控制命令发送的重建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10,还用于执行如下至少一项:
采用源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第一节点的重建配置在所述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切换命令中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或者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或者满足重建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9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9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9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9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通过网络模块9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903可以将射频单元901或网络模块9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9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903还可以提供与终端9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9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9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9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9041和麦克风9042,图形处理器9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906上。经图形处理器9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9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901或网络模块902进行发送。麦克风9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9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终端9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9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9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9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9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9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9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906可包括显示面板9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061。
用户输入单元9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907包括触控面板9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9072。触控面板9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9071上或在触控面板9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9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910,接收处理器9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9071。除了触控面板9071,用户输入单元9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9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9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9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9061上,当触控面板9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9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9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9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9中,触控面板9071与显示面板9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9071与显示面板9061集成而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908为外部装置与终端9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9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9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9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9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9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9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910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909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9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9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10中。
终端9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9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9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终端9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0,图1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源节点的结构图,如图10所示,源节点1000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总线接口1003和收发机1004,其中,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收发机1004均连接至总线接口1003。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源节点10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002上并可在处理器10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向终端发送所述重建信息。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向终端发送所述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采用切换命令或者移动控制命令向终端发送重建信息。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向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终端上下文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参见图11,图11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目标节点的结构图,如图11所示,目标节点1100包括: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总线接口1103和收发机1104,其中,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和收发机1104均连接至总线接口1103。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节点11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102上并可在处理器11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1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向源节点或终端发送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101执行时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向源节点发送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101执行时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采用切换命令或者移动控制命令向终端发送重建配置。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101执行时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源节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101执行时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向源节点发送终端上下文信息请求;
接收所述源节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连接重建方法实施例中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源节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连接重建方法实施例中源节点实现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目标节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连接重建方法实施例中目标节点实现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连接重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46)

1.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执行切换过程;
若所述终端满足重建触发条件,则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建触发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定时器超时、切换失败、连接建立失败、连接重建失败、预设重建条件和无线链路失败RL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时器超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切换定时器超时;
预设定时器超时;
至少一个切换定时器超时;
至少一个预设定时器超时;
所述切换失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切换失败;
从源节点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切换失败;
切换尝试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满足切换条件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且切换失败;
所述连接重建失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在源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在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所述RLF包括:
在满足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RLF。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切换定时器的停止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切换成功或者切换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连接重建成功或者连接重建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预设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之后;
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时刻或之后;
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预设定时器的停止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切换成功或者切换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连接重建成功或者连接重建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尝试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包括:
满足切换条件的切换尝试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在源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在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其中,所述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依次在所述切换过程的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每个目标节点发起连接重建,直至连接重建成功,或连接重建尝试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或者预设定时器超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包括:
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所述依次在所述切换过程的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每个目标节点发起连接重建,直至连接重建成功,或连接重建尝试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或者预设定时器超时,包括:
依次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或重建条件对应的每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直至连接重建成功,或连接重建尝试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或者预设定时器超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包括:
在切换命令中配置的,且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节点或所述源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源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源节点发送的,由所述目标节点包括在容器中发送给所述源节点的重建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目标节点或所述源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节点或所述源节点通过切换命令或者移动控制命令发送的重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采用源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第一节点的重建配置在所述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切换命令中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或者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或者满足重建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13.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应用于源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向终端发送所述重建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包括:
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
所述向终端发送所述重建信息,包括:
向终端发送所述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发送所述重建信息,包括:
采用切换命令或者移动控制命令向终端发送重建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目标节点发送终端上下文信息,包括:
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终端上下文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18.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应用于目标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源节点或终端发送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源节点发送重建信息,包括:
向源节点发送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
向终端发送重建信息,包括:
采用切换命令或者移动控制命令向终端发送重建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源节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源节点发送的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包括:
向源节点发送终端上下文信息请求;
接收所述源节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2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执行切换过程;
重建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满足重建触发条件,则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建触发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定时器超时、切换失败、连接建立失败、连接重建失败、预设重建条件和无线链路失败RLF。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时器超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切换定时器超时;
预设定时器超时;
至少一个切换定时器超时;
至少一个预设定时器超时;
所述切换失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切换失败;
从源节点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切换失败;
切换尝试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满足切换条件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且切换失败;
所述连接重建失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在源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在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的连接重建失败;
所述RLF包括:
在满足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RLF。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切换定时器的停止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切换成功或者切换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连接重建成功或者连接重建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预设定时器的启动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切换命令中的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满足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切换条件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接收到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之后;
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时刻或之后;
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预设定时器的停止时刻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确定切换成功或者切换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所述终端确定连接重建成功或者连接重建失败的时刻或之后。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尝试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包括:
满足切换条件的切换尝试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建模块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第一重建单元,用于在源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第二重建单元,用于在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第三重建单元,用于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第四重建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其中,所述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第五重建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包括所述切换过程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至少一项;
第六重建单元,用于依次在所述切换过程的至少两个目标节点中的每个目标节点发起连接重建,直至连接重建成功,或连接重建尝试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或者预设定时器超时。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重建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所述第六重建单元具体用于:
依次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或重建条件对应的每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直至连接重建成功,或连接重建尝试次数达到第三预设次数,或者预设定时器超时。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重建单元具体用于:
在切换命令中配置的,且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节点或所述源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源节点发送的,由所述目标节点包括在容器中发送给所述源节点的重建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目标节点或所述源节点通过切换命令或者移动控制命令发送的重建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建模块具体用于执行如下至少一项:
采用源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第一节点的重建配置在所述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切换命令中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至少一个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或者所满足的切换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采用所述终端所满足的重建条件对应的目标节点或者满足重建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的重建配置在第一节点上发起连接重建。
34.一种源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所述重建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源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向终端发送所述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源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切换命令或者移动控制命令向终端发送重建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源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节点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源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终端上下文信息请求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39.一种目标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源节点或终端发送重建信息,其中,所述重建信息包括重建条件和重建配置中的至少一项。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目标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向源节点发送包括在容器中的重建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采用切换命令或者移动控制命令向终端发送重建配置。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目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节点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节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目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向源节点发送终端上下文信息请求;
接收所述源节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4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重建方法的步骤。
44.一种源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重建方法的步骤。
45.一种目标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重建方法的步骤。
4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重建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重建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重建方法的步骤。
CN201810302209.1A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03518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2209.1A CN110351805A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PCT/CN2019/081235 WO2019192514A1 (zh) 2018-04-04 2019-04-03 连接重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EP19781895.8A EP3780740A4 (en) 2018-04-04 2019-04-03 CONNECTION RECOVERY PROCESS AND ADAPTED DEVICE
RU2020136070A RU2763281C1 (ru) 2018-04-04 2019-04-03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соединения и связанное с н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
CA3095948A CA3095948A1 (en) 2018-04-04 2019-04-03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AA202007063A UA127953C2 (uk) 2018-04-04 2019-04-03 Спосіб відновлення з'єднання та пов'язаний з ним пристрій
US17/038,929 US11690122B2 (en) 2018-04-04 2020-09-30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2209.1A CN110351805A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805A true CN110351805A (zh) 2019-10-18

Family

ID=68099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2209.1A Pending CN110351805A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690122B2 (zh)
EP (1) EP3780740A4 (zh)
CN (1) CN110351805A (zh)
CA (1) CA3095948A1 (zh)
RU (1) RU2763281C1 (zh)
UA (1) UA127953C2 (zh)
WO (1) WO201919251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8517A (zh) * 2020-09-07 2021-01-0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021351A1 (en) * 2020-07-31 2022-02-03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establish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930908A (zh) * 2020-01-10 2022-08-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条件移交中的故障处理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58443A1 (en) * 2021-08-20 2023-02-23 Acer Incorporated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Handover
WO2024176210A1 (en) * 2023-05-08 2024-08-29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Timer based handover in a network energy saving cel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8320A (zh) * 2008-09-01 2010-03-1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在长期演进系统中缩短切换时延的方法
CN101998475A (zh) * 2009-08-13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中触发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23462A (zh) * 2011-03-21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跨基站的切换方法和lte系统
CN102769849A (zh) * 2012-07-25 2012-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180049261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Manag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0279B (zh) * 2008-02-03 2012-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的恢复方法
WO2009148378A1 (en) 2008-06-05 2009-12-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4394730B1 (ja) * 2008-06-27 2010-01-0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CN101686577A (zh) * 2008-09-23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触发缓存区状态报告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1754414B (zh) * 2008-12-16 2012-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rc连接重建的方法、装置
CN101873655B (zh) * 2009-04-24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切换时应对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与装置
EP2387270A1 (en) * 2010-05-12 2011-11-1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adio link failure recovery control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having relay nodes
WO2013046282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establishment control in a mobi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3379663B (zh) * 2012-04-24 2017-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重新建立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3841608A (zh) * 2012-11-21 2014-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123372B2 (en) * 2015-09-30 2018-11-06 Apple In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to avoid voice call setup failure due to network congestion
EP4068853A1 (en) 2017-04-14 2022-10-05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for cell handover and user equip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8320A (zh) * 2008-09-01 2010-03-1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在长期演进系统中缩短切换时延的方法
CN101998475A (zh) * 2009-08-13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中触发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23462A (zh) * 2011-03-21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跨基站的切换方法和lte系统
CN102769849A (zh) * 2012-07-25 2012-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180049261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Management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STRI, TCL COMMUNICATION LTD.: ""Discussion on Conditional Handover in NR"", 《3GPP TSG-RAN WG2 NR AD HOC 1801,R2-1800663》 *
ERICSSON: ""Enhancing Handover Failure"", 《3GPP TSG-RAN WG2 #101,R2-1803335》 *
QUALCOMM EUROPE: ""Access Stratum based solution to connection recovery after RLF"", 《3GPP TSG RAN WG2 #66,R2-093242》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0908A (zh) * 2020-01-10 2022-08-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条件移交中的故障处理的方法
WO2022021351A1 (en) * 2020-07-31 2022-02-03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establish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188517A (zh) * 2020-09-07 2021-01-0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92514A1 (zh) 2019-10-10
UA127953C2 (uk) 2024-02-21
US11690122B2 (en) 2023-06-27
US20210014922A1 (en) 2021-01-14
EP3780740A4 (en) 2021-05-26
EP3780740A1 (en) 2021-02-17
CA3095948A1 (en) 2019-10-10
RU2763281C1 (ru) 202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9680B2 (en) Cell management method, trigger condi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side device
CN110366212A (zh) 一种条件切换结果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10198545A (zh) 一种辅小区组添加方法、终端设备及主节点
CN110366198A (zh) 一种辅小区组变更结果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10475364A (zh) 一种非周期跟踪参考信号的接收方法及终端
US20230354065A1 (en) Cell Management Method, Trigger Condi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Side Device
CN110475386A (zh) 一种rrc连接重建的承载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351805A (zh) 一种连接重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324839A (zh) 一种重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US20230345321A1 (en) Cell management method, trigger condi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side device
CN110278587A (zh) 小区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节点
EP3817289A1 (en) Cell management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09547396A (zh) 完整性保护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10311751A (zh) 一种数据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CN109831359A (zh) 一种数据网络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及其终端设备
CN109257152A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10505279A (zh) 设置延时的方法及设备
CN109587260A (zh) 一种资源获取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JP2020537846A (ja) ビーム障害回復の処理方法および端末
CN109561514A (zh)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的处理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9587707B (zh) 一种测量控制方法、用户终端及基站
CN111800826A (zh) 一种rohc反馈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9769262A (zh) VoLTE通话恢复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615158B (zh) 一种更新方法、重建请求处理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0839298B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