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351799B - 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1799B
CN110351799B CN201910596099.9A CN201910596099A CN110351799B CN 110351799 B CN110351799 B CN 110351799B CN 201910596099 A CN201910596099 A CN 201910596099A CN 110351799 B CN110351799 B CN 1103517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rminal
base station
downlink
status re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960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1799A (zh
Inventor
丁晓东
徐海鑫
印翀
严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960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51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1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及基站,其中方法包括:判断任一终端是否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若满足,则执行高频状态报告流程;高频状态报告流程包括:若存在针对该终端的下行AM数据,则在下行AM数据中配置P域后发送下行AM数据,以向该终端请求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若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上行AM数据,则向该终端反馈上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基站,确保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每一下行AM数据和每一上行AM数据的接收状态能够及时被对端获悉,从而避免已经被对端接收的AM数据被重复传输,从而到达降低时延的目的。

Description

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切换通常发生在信号较差的区域。当切换环境存在异常,例如存在较强的外部干扰,或者信号变化较为剧烈时,误码率会急剧上升。
当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在确认应答模式(Acknowledge Mode,AM)下时,如果切换环境存在异常,现有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以及自动重传请求技术(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均无法确保在基站切换前,源基站及终端能够准确获悉对端接收数据包的状态。因此,在基站切换过程中,源基站需要向目的基站转发大量重复未经确认的数据包。此外,在基站切换成功,可能由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状态报告反馈不及时,导致上述重复的数据包在空口重复传输,造成不必要的时延。
因此,如何避免基站切换过程中重复数据包的传输,仍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及基站,用以解决现有的基站切换过程中存在重复的数据包传输导致时延增加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任一终端是否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
若满足,则执行高频状态报告流程;
所述高频状态报告流程包括:
若存在针对所述任一终端的下行AM数据,则在所述下行AM数据中配置P域后发送所述下行AM数据,以向所述任一终端请求所述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
若接收到所述任一终端发送的上行AM数据,则向所述任一终端反馈所述上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
优选地,所述若满足,则执行高频状态报告流程,还包括:
若满足,则启动计时器;
若所述计时器的计时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则终止执行所述高频状态报告流程。
优选地,所述判断任一终端是否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具体包括:
接收任一所述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获取所述测量报告中的源基站RSRP和目的基站RSRP;
若所述源基站RSRP和所述目的基站RSRP的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则确定所述任一终端满足所述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
优选地,所述若存在针对所述任一终端的下行AM数据,则在所述下行AM数据中配置P域后发送所述下行AM数据,以向所述任一终端请求所述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之后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任一终端返回的所述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则确定所述下行AM数据已被所述任一终端接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触发单元,用于判断任一终端是否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
执行单元,用于若满足,则执行高频状态报告流程;
所述执行单元包括:
下行发送单元,用于若存在针对所述任一终端的下行AM数据,则在所述下行AM数据中配置P域后发送所述下行AM数据,以向所述任一终端请求所述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
上行接收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任一终端发送的上行AM数据,则向所述任一终端反馈所述上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
优选地,所述执行单元还包括:
计时器启动单元,用于若满足,则启动计时器;
计时器终止单元,用于若所述计时器的计时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则终止执行所述高频状态报告流程。
优选地,所述触发单元具体包括:
RSRP获取单元,用于接收任一所述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获取所述测量报告中的源基站RSRP和目的基站RSRP;
门限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源基站RSRP和所述目的基站RSRP的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则确定所述任一终端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
优选地,所述执行单元还包括:
确认接收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任一终端返回的所述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则确定所述下行AM数据已被所述任一终端接收。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通过在下行AM数据中配置P域,在接收到上行AM数据后反馈状态报告,确保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每一下行AM数据和每一上行AM数据的接收状态能够及时被对端获悉,从而避免已经被对端接收的AM数据被重复传输,降低时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基站切换过程中,存在大量重复的数据包传输,导致了时延的增加。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源基站,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判断任一终端是否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
具体地,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是预先设定的执行高频状态报告流程所需要满足的条件。高频状态报告流程发生在任一终端可能要执行基站切换之前,对应地任一终端是否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即由源基站进行判断该终端是否可能要执行基站切换。如果判断结果为满足,则执行步骤120。
步骤120,若满足,则执行高频状态报告流程。其中,高频状态报告流程包括:
步骤121,若存在针对该终端的下行AM数据,则在下行AM数据中配置P域后发送下行AM数据,以向该终端请求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
具体地,在任一终端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时,如果存在针对该终端的下行AM数据,即需要发送至该终端的确认应答模式的下行数据,则需要在发送该下行AM数据之前,在下行AM数据中配置P域。此处,P域是在源基站的RLC层配置的,P域的配置用于请求数据接收端在接收数据后立即返回数据接收端的状态报告。此处,状态报告可以是NACK/ACK。
步骤122,若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上行AM数据,则向该终端反馈上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
具体地,在任一终端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时,如果接收到了该终端发送的上行AM数据,则立即向该终端反馈上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同样地,此处的状态报告也可以是NACK/ACK。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21和步骤122均在任一终端满足高频状态报告条件时执行,且步骤121是在存在针对该终端的下行AM数据的触发下执行,步骤122是在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上行AM数据的触发下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步骤121和步骤122的执行顺序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下行AM数据中配置P域,在接收到上行AM数据后返回状态报告,确保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每一下行AM数据和每一上行AM数据的接收状态能够及时被对端获悉,从而避免已经被对端接收的AM数据被重复传输,降低时延。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方法中,步骤120还包括:若满足,则启动计时器;若计时器的计时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则终止执行高频状态报告流程。
具体地,在检测到任一终端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时,即启动计时器,则计时器的计时时长表征针对该终端执行高频状态报告流程已经耗用的时长。预设时长阈值为预先设定的报告上下行AM数据的接收状态的最大时长,如果计时时长超过预设时长阈值,且该终端尚未完成基站切换,则不再执行步骤121和步骤122,不再针对该终端的下行AM数据配置P域,即不再请求该终端返回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也不再返回该终端发送的上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以节省开销。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中,步骤110具体包括:接收任一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获取测量报告中的源基站RSRP和目的基站RSRP;若源基站RSRP和目的基站RSRP的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则确定该终端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
具体地,在任一终端需要进行基站切换时,会向基站上报测量报告,测量报告中至少包含源基站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目的基站RSRP。此处,测量报告可以是A3事件。
在得到测量报告后,从中提取源基站RSRP和目的基站RSRP,并计算源基站RSRP和目的基站RSRP的差值,将差值与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此处,预设门限值为预先设定的判断系统是否需要进行高频状态反馈的RSRP差的阈值。如果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则源基站确定该终端开始进入高频状态反馈流程,并执行步骤120;否则,不执行步骤120。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中,步骤121之后还包括:若接收到该终端返回的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则确定下行AM数据已被该终端接收。
具体地,高频状态报告流程执行过程中,在向该终端发送配置有P域的下行AM数据后,如果该终端接收到了下行AM数据,则向基站反馈该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如果基站接收到了该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即可确定该终端已经接收到了该下行AM数据。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中,基站即源基站,包括:
步骤210,源基站中,L3层接收终端UE上报的A3事件;此处,A3事件即测量报告。
步骤220,源基站中,L3层根据A3事件上报的测量报告,判断源基站RSRP与目的基站RSRP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切换门限Threshold,源基站RSRP与目的基站RSRP的差值小于预设切换门限Threshold成立时,执行步骤230。
步骤230,源基站中,L3层向L2层中的RLC层下发针对该UE的高频状态报告指示,并启动计时器Timer。
步骤240,源基站中,L2层接收L3层下发的高频状态报告指示。
步骤250,源基站中,针对该UE,RLC层执行高频状态报告流程,包括:对每个下行AM数据强制配置P域,对每个上行AM数据强制反馈状态报告。
步骤260,当计时器timer满足条件Timer<T时,若该UE切换成功,则RLC层的高频状态报告随该UE释放而取消。其中,T为预设时长阈值,高频状态报告即针对该UE的下行AM数据强制配置P域,对上行AM数据强制反馈状态报告。
步骤270,当计时器timer满足条件Timer≥T时,源基站中L3层向L2层的RLC层下发针对该UE的高频状态报告取消指示。
步骤280,源基站中,L2层接收针对该UE的高频状态报告取消指示,并终止高频状态报告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下行AM数据中配置P域,在接收到上行AM数据后反馈状态报告,确保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每一下行AM数据和每一上行AM数据的接收状态能够及时被对端获悉,从而避免已经被对端接收的AM数据被重复传输,降低时延。此外,通过设置步骤280、290中的高频状态报告退出机制,防止某些满足了预设切换门限Threshold但长时间并未发生切换的场景,以节省开销。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基站包括触发单元310和执行单元320;
其中,触发单元310用于判断任一终端是否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
执行单元320用于若满足,则执行高频状态报告流程;
所述执行单元320包括下行发送单元321和上行接收单元322;
其中,下行发送单元321用于若存在针对所述任一终端的下行AM数据,则在所述下行AM数据中配置P域后发送所述下行AM数据,以向所述任一终端请求所述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
上行接收单元322用于若接收到所述任一终端发送的上行AM数据,则向所述任一终端反馈所述上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通过在下行AM数据中配置P域,在接收到上行AM数据后返回状态报告,确保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每一下行AM数据和每一上行AM数据的接收状态能够及时被对端获悉,从而避免已经被对端接收的AM数据被重复传输,降低时延。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执行单元320还包括:
计时器启动单元,用于若满足,则启动计时器;
计时器终止单元,用于若所述计时器的计时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则终止执行所述高频状态报告流程。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触发单元310具体包括:
RSRP获取单元,用于接收任一所述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获取所述测量报告中的源基站RSRP和目的基站RSRP;
门限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源基站RSRP和所述目的基站RSRP的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则确定所述任一终端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执行单元320还包括:
确认接收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任一终端返回的所述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则确定所述下行AM数据已被所述任一终端接收。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4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402、存储器(memory)403和通信总线404,其中,处理器401,通信接口402,存储器403通过通信总线4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401可以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3上并可在处理器4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例如包括:判断任一终端是否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若满足,则执行高频状态报告流程;所述高频状态报告流程包括:若存在针对所述任一终端的下行AM数据,则在所述下行AM数据中配置P域后发送所述下行AM数据,以向所述任一终端请求所述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若接收到所述任一终端发送的上行AM数据,则向所述任一终端反馈所述上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403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例如包括:判断任一终端是否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若满足,则执行高频状态报告流程;所述高频状态报告流程包括:若存在针对所述任一终端的下行AM数据,则在所述下行AM数据中配置P域后发送所述下行AM数据,以向所述任一终端请求所述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若接收到所述任一终端发送的上行AM数据,则向所述任一终端反馈所述上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任一终端是否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
若满足,则执行高频状态报告流程;
所述高频状态报告流程包括:
若存在针对所述任一终端的下行确认应答模式AM数据,则在所述下行AM数据中配置P域后发送所述下行AM数据,以向所述任一终端请求所述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
若接收到所述任一终端发送的上行AM数据,则向所述任一终端反馈所述上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满足,则执行高频状态报告流程,还包括:
若满足,则启动计时器;
若所述计时器的计时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则终止执行所述高频状态报告流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任一终端是否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具体包括:
接收任一所述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获取所述测量报告中的源基站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目的基站RSRP;
若所述源基站RSRP和所述目的基站RSRP的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则确定所述任一终端满足所述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存在针对所述任一终端的下行AM数据,则在所述下行AM数据中配置P域后发送所述下行AM数据,以向所述任一终端请求所述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之后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任一终端返回的所述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则确定所述下行AM数据已被所述任一终端接收。
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发单元,用于判断任一终端是否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
执行单元,用于若满足,则执行高频状态报告流程;
所述执行单元包括:
下行发送单元,用于若存在针对所述任一终端的下行确认应答模式AM数据,则在所述下行AM数据中配置P域后发送所述下行AM数据,以向所述任一终端请求所述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
上行接收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任一终端发送的上行AM数据,则向所述任一终端反馈所述上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还包括:
计时器启动单元,用于若满足,则启动计时器;
计时器终止单元,用于若所述计时器的计时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则终止执行所述高频状态报告流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具体包括:
RSRP获取单元,用于接收任一所述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获取所述测量报告中的源基站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目的基站RSRP;
门限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源基站RSRP和所述目的基站RSRP的差值小于预设门限值,则确定所述任一终端满足高频状态报告触发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还包括:
确认接收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任一终端返回的所述下行AM数据对应的状态报告,则确定所述下行AM数据已被所述任一终端接收。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596099.9A 2019-07-03 2019-07-03 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Active CN1103517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6099.9A CN110351799B (zh) 2019-07-03 2019-07-03 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6099.9A CN110351799B (zh) 2019-07-03 2019-07-03 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799A CN110351799A (zh) 2019-10-18
CN110351799B true CN110351799B (zh) 2021-04-27

Family

ID=68177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96099.9A Active CN110351799B (zh) 2019-07-03 2019-07-03 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5179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1542A (zh) * 2012-03-16 2012-07-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7277879A (zh) * 2016-04-01 2017-10-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无缝切换的方法及基站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87475B1 (ko) * 2006-03-22 2014-04-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네트워크 엔터티를 포함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CN101047967B (zh) * 2006-03-30 201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切换过程中处理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EP4221408A1 (en) * 2007-08-13 2023-08-02 Optis Cellular Technology, LL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voip packet
CN101415219A (zh) * 2007-10-19 2009-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651971B (zh) * 2009-09-15 2012-05-09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切换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1542A (zh) * 2012-03-16 2012-07-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7277879A (zh) * 2016-04-01 2017-10-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无缝切换的方法及基站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799A (zh) 2019-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99805B1 (ko) 2차 셀을 위한 빔 장애 복구
US10555234B2 (en) Handover improvement for high speed user equipment in LTE
JP540132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イドルギャップコマンドの処理
US9900798B2 (en) Polling and reporting mechanism
US10405346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068018B (zh) 在从中断场景重新开始期间进行吞吐量恢复的方法和设备
US9674101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transmission data output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or same
CN103959842B (zh) 一种进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方法和基站
CN103138905A (zh) Rlc数据包传输的确认方法及rlc am实体发送方
CN111405675B (zh)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JP2019509651A (ja)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端末と記憶媒体
EP3920443A1 (en)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US10154416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system
CN110351799B (zh) 基站切换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US11316620B2 (en) Enhanced HARQ algorithm for large round trip delay links
CN113785635B (zh) 确定小区波束故障恢复完成状况的方法及装置
EP2624622B1 (en)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submitting multi-carrier measurement report
US20250048480A1 (en)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US12101674B2 (en) Switching method based on conditional handover
AU2023301919A1 (en) Conditional Handover Metho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Equipment
JP6612415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ユーザーイクイップメント及び基地局
EP3138338B1 (en) Monitoring of radio link synchronization in a user equipment&#39;s active set
CN117882446A (zh) 双激活协议栈切换中向源小区的上行链路切换
WO2018076246A1 (zh) 一种发送导频信号强度测量消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2584533A (zh) 上行授权请求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30205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Jiangxia Hidden Dragon Island Tan lake two Road No. 1

Applicant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Applicant befor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