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351448B -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1448B
CN110351448B CN201910270389.4A CN201910270389A CN110351448B CN 110351448 B CN110351448 B CN 110351448B CN 201910270389 A CN201910270389 A CN 201910270389A CN 110351448 B CN110351448 B CN 1103514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mage
processing
memory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03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1448A (zh
Inventor
森博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351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14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4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06F3/1215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achieving increased printing speed, i.e. reducing the time between printing start and printing en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2Image or content composition onto a p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4Job translation or job parsing, e.g. page banding
    • G06F3/1245Job translation or job parsing, e.g. page banding by conversion to intermediate or common forma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4Job translation or job parsing, e.g. page banding
    • G06F3/1247Job translation or job parsing, e.g. page banding by conversion to printer ready forma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4Job translation or job parsing, e.g. page banding
    • G06F3/1248Job translation or job parsing, e.g. page banding by printer language recognition, e.g. PDL, PCL, PD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6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via local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48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 G06K15/1849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 e.g. a list of graphical primiti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48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 G06K15/1849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 e.g. a list of graphical primitives
    • G06K15/1851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 e.g. a list of graphical primitives parted in a plurality of segments per p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48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 G06K15/1856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characterized by its workflow
    • G06K15/1861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characterized by its workflow taking account of a limited available memory space or rasterization time
    • G06K15/1865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characterized by its workflow taking account of a limited available memory space or rasterization time by compressing the rasterized print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以及集成电路,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被构造为实现存储在存储器设备中的指令,所述集成电路执行通过在第一存储器中指定地址来从所述第一存储器获取第一对象的数据的第一获取任务、通过先进先出(FIFO)方案从第二存储器获取第二对象的数据的第二获取任务、以及基于在第一获取任务中获取的数据和在第二获取任务中获取的数据来生成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的位图图像的位图图像生成任务。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被用作诸如打印机、多功能外围设备和传真机等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作为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装置,已知诸如多功能外围设备(在下文中被称为MFP)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基于包括多个绘图对象的打印数据生成图像的图像生成处理。作为图像生成处理的方法中的一种,存在按扫描线的顺序对多个绘图对象进行组合的方法(在下文中,该方法被称为扫描线图像生成方法)。
在扫描线图像生成方法中,将扫描线上存在的多个绘图对象存储在诸如通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的存储器中,并且在像素的组合处理时从通用RAM中读取相关的绘图对象。作为在上述的组合处理中使用的绘图对象中的一个,存在设置在所有绘图对象的最背面上的背面图像。
日本特许第328593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在回退处理时生成背面图像并将背面图像用于组合处理的构造。回退处理是如下的处理:在存储绘图对象的存储器的剩余存储容量变小的情况下,通过将多个存储的绘图对象光栅化成一个位图图像数据来确保存储器的自由空间。如上所述,通过对生成的位图图像数据(背面图像)和剩余的绘图对象进行组合,日本特许第3285930号公报中讨论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对包括大量的绘图对象的页面执行图像生成处理。
然而,在日本特许第3285930号公报中讨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用于提高图像生成处理的处理速度的空间。这是因为在日本特许第3285930号公报中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从通用RAM读取诸如背面图像数据等的大量的数据而产生了长的等待时间。下面将详细描述原因。
如在日本特许第3285930号公报中,在将绘图对象存储在通用RAM中并使用的情况下,使用地址信息来管理绘图对象。如上所述,在从通用RAM读取通过地址信息管理的绘图对象的情况下,进行以下处理。具体而言,在向通用RAM的控制模块通知地址信息之后,必须等待直到控制模块完成用于传送绘图对象的加载处理。随着绘图对象的数据大小变得越大,加载处理倾向于需要越长的时间。由于这个原因,当像其他绘图对象那样要从通用RAM读取像背面图像那样的具有大的数据大小的绘图对象时,图像生成处理花费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在第一存储器中指定地址来从所述第一存储器获取第一对象的数据;第二获取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先进先出(FIFO)方案从第二存储器获取第二对象的数据;以及位图图像生成单元,其被构造为基于在第一获取任务中获取的数据和在第二获取任务中获取的数据,生成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的位图图像。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是例示打印系统的构造的框图,并且图1B是例示打印系统的使用流程的序列图。
图2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构造的框图。
图3A是例示光栅图像处理器(RIP)的详细构造的框图,并且图3B是例示RIP的变型例的框图。
图4是例示页面描述语言(PDL)数据打印处理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例示由RIP进行的渲染处理的详细流程的流程图。
图6A是例示图像生成处理中的封闭区域的图,并且图6B是例示图像生成处理中的层构造的图。
图7A是例示封闭区域的数据结构的图,并且图7B是例示(在消除隐藏面之后)封闭区域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8是例示背面图像解压缩/传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例示像素数据生成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0A是例示背面图像像素生成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并且图10B是例示正常图像像素生成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1A是例示在生成封闭区域的图像数据时的数据交换的方面的框图,图11B是例示在生成封闭区域的图像数据时的数据交换的方面的框图,并且图11C是例示在生成封闭区域的图像数据时的数据交换的方面的框图。
图12A是例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RIP的详细构造的框图,并且图12B是例示RIP的变型例的框图。
图13是例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生成图像数据时的数据交换的方面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示例性实施例详细描述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式。注意,本发明不仅仅限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的内容。在能够获得类似效果的范围内,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构造可以由其等同物代替。
<打印系统>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描述在下面要描述的打印系统中实现本发明的示例。图1A是例示打印系统的构造的框图。在本系统(打印系统)中,用作主计算机的个人计算机(PC)104和图像形成装置100、101和102通过局域网(LAN)105彼此连接。
图像形成装置100、101和102各自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是多功能外围设备(MFP)或单功能外围设备(SFP)。
PC 104是能够由用户操作的信息处理终端。打印机驱动程序被安装在PC 104中,并且用于打印诸如文档数据等的期望数据的指令命令能够被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0。
接下来,将描述本打印系统的使用流程。图1B是例示打印系统的使用流程的序列图。
在使用本打印系统的情况下,在步骤S151中,用户操作PC 104以选择他/她想要进行打印的文档,并且指示打印。然后,在步骤S152中,PC 104中的打印机驱动程序基于由用户指示的文档进行打印作业数据的创建处理。然后,在步骤S153中,PC 104中的打印机驱动程序进行用于向图像形成装置100发送打印作业数据的过程。在步骤S154中,图像形成装置100接收从PC 104发送的打印作业数据。接下来,在步骤S155中,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所接收的打印作业中包括的页面描述语言(PDL)数据的分析处理。接下来,在步骤S156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基于分析的PDL数据的信息进行位图图像的生成所需的中间数据的生成处理。另外,在位图图像的生成需要背面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57中,通过先进先出(FIFO)存储器获取背面图像数据。接下来,在步骤S158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基于中间数据或背面图像数据进行渲染处理,并且生成代表页面图像的位图图像数据。在步骤S159中,图像形成装置对所生成的位图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并且然后基于图像进行打印处理。在步骤S160中,由用户获取通过打印输出的产物。
如上所述,在本打印系统中,使用FIFO存储器来在打印处理的一系列的流程中获取背面图像。利用这种布置,减少了获取背面图像所需的时间,并且能够减少用于图像生成的等待时间和用于打印处理的等待时间。
<图像形成装置>
接下来,将参照图1A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详细构造。如图1A中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控制器110、打印机机构111和操作面板113。
操作面板113是接收用户操作的接收设备。操作面板113包括触摸面板和硬件键。触摸面板包括液晶屏和触摸检测片。触摸面板通过在液晶屏上显示信息而用作显示设备,并且利用触摸检测片而用作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的接收单元。
打印机机构111是通过在片材(纸张)上形成图像来实现打印的机械系统(图像形成设备)。用于实现打印的方法可以是电子照相法或喷墨法。
控制器110是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种构造的控制设备,并且特别是进行与图像处理相关的控制的图像处理装置。控制器11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2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22、只读存储器(ROM)123、硬盘驱动器(HDD)124、操作面板接口(I/F)125、网络I/F126、图像总线I/F 127、光栅图像处理器(RIP)128、设备I/F 129、系统总线131和图像总线132。
CPU 121是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处理的处理器。CPU 121由软件通过读取并执行程序来实现各种功能。
RAM 122是用于CPU 121进行操作的系统工作存储器。另外,RAM 122用作暂时存储各种数据的存储器。暂时存储在RAM 122中的数据例如是PDL数据、在用于打印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生成的中间数据、渲染处理数据或图像数据。
ROM 123是引导ROM,并且存储系统的引导程序。引导程序由CPU 121读取并执行。
HDD 124是能够存储大量的数据的存储设备。HDD 124存储用于各种处理的系统软件和大量的PDL数据。
操作面板I/F 125是用于在操作面板113与CPU 121之间交换信息的输入/输出接口。操作面板I/F 125将由CPU 121输出的操作画面数据输出到操作面板113。操作面板I/F125将通过用户操作操作面板113而生成的输入信号发送到CPU 121。
网络I/F 126是用于连接到LAN 105以与外部装置之间输入和输出信息的输入/输出接口。上述的单元布置在系统总线131上,并且通过系统总线131能通信地彼此连接。
图像总线I/F 127是用于将系统总线131和图像总线132彼此连接的输入/输出接口,并且是在系统总线131与图像总线132之间转换数据结构的总线桥。图像总线132是用于以高速传送图像数据的通信总线。在图像总线132上,RIP 128和设备I/F 129能通信地彼此连接。
RIP 128是对基于PDL数据生成的中间数据(显示列表)进行分析并将中间数据光栅化成图像的图像处理单元。RIP 128可以由软件和硬件中的任何一个实现。
设备I/F 129是用于在打印机机构111与图像形成装置100之间交换数据的输入/输出接口。设备I/F 129进行图像数据的同步/异步转换。
<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软件构造>
图2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功能构造的框图。PDL数据处理单元201是对PDL数据进行分析的处理模块。PDL数据处理单元201进行从PDL数据获取页面信息并获取页面信息中包括的对象的处理,并且进行将所获取的页面信息和所获取的对象传送到中间数据生成单元202的处理。
中间数据生成单元202是进行中间数据的生成处理的处理模块。中间数据生成单元202基于从PDL数据处理单元201传送的页面信息和对象信息进行用于图像形成处理的中间数据220的生成处理。中间数据220被存储在RAM 122中。
图像形成处理单元203是基于从中间数据生成单元202传送的并用于图像形成处理的中间数据220进行表示图像信息的位图数据的生成处理的处理模块。如图2中所示,图像形成处理单元203包括封闭区域生成单元210、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和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
封闭区域生成单元210是进行封闭区域信息的生成处理的处理模块。基于绘图对象的轮廓信息计算封闭区域信息。封闭区域生成单元210基于中间数据220生成封闭区域信息。下面将详细描述封闭区域信息。封闭区域生成单元210确定所获取的封闭区域信息中包括的各对象的组合信息,并且生成仅包括图像形成处理所需的对象的封闭区域信息(在下文中被称为隐藏面消除处理)。封闭区域信息包括关于是否包括背面图像的信息。
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是进行压缩数据(压缩图像数据)的解压缩处理的处理模块。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对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进行解压缩。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是处于压缩状态的图像数据,并且假设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被预先存储在RAM 122中。当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通过PDL命令等被指定为背面图像时,从RAM 122读取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并将其发送到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由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解压缩的背面图像的像素数据以预定的顺序被存储在FIFO型存储器中。
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是用于从FIFO存储器获取背面图像的像素数据的处理模块。另外,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进行将所获取的背面图像的像素数据传送到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的处理。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进行基于包括背面图像对象的封闭区域信息来获取背面图像的处理。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将所获取的背面图像传送到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
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是针对各个封闭区域中存在的各个绘图对象生成像素数据的处理模块。所生成的像素数据被发送到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另外,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还将从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获取的背面图像的像素数据发送到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另外,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使用公知的技术,基于针对图像形成处理指定的正常对象的信息,对所指定的对象进行像素数据的生成处理。
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是对像素数据进行组合的处理模块。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基于封闭区域信息进行像素数据的组合处理。使用公知的技术实施该处理。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生成位图图像作为最终产物。另外,在回退处理中,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生成用于组合的背面图像。回退处理是在基于中间数据生成的像素数据的大小的总和超过预定大小的情况下,将通过对所生成的像素数据进行压缩而获得的压缩图像数据存储在预定的存储器中的处理。预定的存储器例如是RAM 122。例如,将描述生成包括对象1、对象2和对象3的位图数据的示例。在对象1和对象2的像素数据的大小的总和超过预定大小的情况下,生成、压缩包括对象1和对象2的图像(背面图像)的像素数据并将其存储在RAM 122中。回退处理中的背面图像被存储在RIP 128内部的存储器中作为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然后,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被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读取,经受解压缩处理,被存储在通信存储器(0)320中,并且被用于图像形成处理。例如,通过将通过对包括对象1和对象2的背面图像的像素数据进行解压缩而获得的像素数据与对象3的像素数据进行组合,来生成包括对象1至对象3的位图数据。
背面图像可以不必须是通过回退处理生成的图像。例如,背面图像可以是由预定的应用(例如,诸如PowerPoint等的文档应用)指定的背面图像、或由禁止复印伪造图案或形式指定的背面图像。换句话说,背景图像对象、禁止复印伪造图案图像对象、或形式图像对象可以用作用于组合的绘图对象。在这种情况下,PDL数据处理单元201将通过分析获得的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发送到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解压缩的像素数据通过FIFO型存储器被传送到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
传统上,在必要时,表示背面图像的像素数据在通用RAM 122中被光栅化,并且从通用RAM 122中被读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图像总线I/F 127访问RAM 122,因此存在大量的要通过的设备,使得访问RAM 122需要时间。因为RAM 122是地址指定型存储器并且能够在随机指定的地址处存储数据,所以RAM 122在通用多功能性方面优异。另一方面,RAM122在加载数据时需要进行加载与指定的地址对应的数据的处理。由于这个原因,在访问大量的数据的情况下,产生长的等待时间。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RIP 128内部的FIFO型存储器中加载数据,使得要通过的设备被消除以实现高速访问。另外,在FIFO型存储器中,数据存储位置总是恒定的,因此不需要识别数据的地址。由于这个原因,当请求访问数据时,能够传送数据而无需进行识别地址的处理。如上所述,通过节省识别地址所需的时间,能够实现高速的数据加载处理。
<RIP 128中的硬件构造和软件构造>
图3A是例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RIP 128的详细构造的框图。图3B是例示RIP 128的变型例的框图。如图3A中所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RIP 128包括作为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的电路、图像形成处理器350和通信存储器(0)320。
通信存储器(0)320是用于暂时存储数据的存储设备。由于通信存储器(0)320是静态RAM(SRAM),因此能够以高速访问通信存储器(0)320。另外,通信存储器(0)320被用于FIFO型通信。因此,数据接收源的处理单元被构造为能够通过数据传送源的处理单元对通信存储器(0)320以数据的输入顺序获取数据。利用这种构造,要由数据接收源的处理单元获取的数据被唯一地确定,并且数据传送源因此能够预先准备要由数据接收源接收的数据。此外,数据传送源具有能够以比RAM 122上的数据访问中更高的速度来获取数据的构造,所述RAM 122进行要响应于数据接收源的请求而传送的数据的选择和准备处理。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和通信存储器(0)320通过两个信号线(控制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彼此连接。图像形成处理器350和通信存储器(0)320通过两个信号线(控制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彼此连接。
图像形成处理器350通过执行程序来用作封闭区域生成单元210、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和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图像形成处理器350的功能可以由多个处理器来实现。例如,如图3B中所示,可以使用图像形成处理器300、301和302。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使用通信存储器用于图像形成处理器300、301和302之间的通信。例如,在图3B中,使用通信存储器322、323和324用于图像形成处理器300、301和302之间的通信。与通信存储器320类似,优选的是,使用FIFO型SRAM作为通信存储器322、323和324。
<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传送的PDL数据的打印处理的描述>
将描述PDL数据打印处理中的一系列处理。该一系列处理对应于在步骤S154至步骤S158中进行的处理。首先,CPU 121将要执行的程序从ROM 123加载到RAM 122中,并且执行该程序。结果,图像形成装置100使CPU 121执行上述的PDL数据打印处理中的一系列处理。另外,CPU 121将要由RIP 128执行的程序从ROM 123加载到RAM 122中,并且以类似的方式执行该程序。
图4是例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PDL数据打印处理中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首先,将PDL数据从主计算机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然后,CPU 121将接收到的PDL数据存储在HDD 124中。接下来,在步骤S401中,CPU 121进行发送的PDL数据的获取处理,并且进行所获取的PDL数据的分析处理。接下来,在步骤S402中,CPU 121基于分析的PDL数据的信息进行位图图像的生成所需的中间数据220的生成处理。通过公知的技术进行这里描述的中间数据的生成处理。接下来,在步骤S403中,CPU 121使RIP 128基于所生成的中间数据220进行渲染处理,以生成代表页面图像的位图数据。通过对所生成的位图数据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并且然后将所得的数据传送到打印机机构111,来实现打印处理。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渲染处理(步骤S403)的详情>
图5是例示由RIP 128在步骤S158中进行的渲染处理的详细流程的流程图。图6A是例示图像生成处理中的封闭区域的图。图6B是例示图像生成处理中的层构造的图。图7A是例示封闭区域的数据结构的图。图7B是例示消除隐藏面之后的封闭区域的数据结构的图。
在渲染处理中,在步骤S501中,RIP 128的图像形成处理器350基于中间数据220生成封闭区域。根据绘图对象的轮廓信息计算封闭区域。使用公知的技术作为生成封闭区域的方法。将参照图6A和图6B描述封闭区域。输出页面图像604是通过对从PDL数据获取的对象进行布置而获得的图像。输出页面图像603包括背面图像对象601、绘图对象(1)602和绘图对象(2)603。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RIP 128在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时将页面信息分割成具有预定大小的块。例如,将输出页面图像604分割成诸如块(1)611、块(2)612、块(3)613、块(4)614和块(5)615等的块。另外,RIP 128针对各个线对所分割的块执行图像形成处理。如图7A中所示,块(1)611能够被分割成线(line)1至线4。此外,块(1)611能够被分割成封闭区域(1)621、封闭区域(2)622、封闭区域(3)623、封闭区域(4)624、封闭区域(5)625、封闭区域(6)626和封闭区域(7)627。基于一个线上的绘图对象的轮廓信息来检测封闭区域。各封闭区域(1)621至封闭区域(7)627包括绘图对象的彼此不同的组合,使得进行适于各封闭区域(1)621至封闭区域(7)627的图像形成处理。
例如,如图6B中所示,各个封闭区域包括以下绘图对象。封闭区域(1)621仅包括背面图像对象601。封闭区域(2)622仅包括背面图像对象601。封闭区域(3)623包括背面图像对象601和绘图对象(1)602。封闭区域(4)624仅包括背面图像对象601。封闭区域(5)625包括背面图像对象601、绘图对象(1)602和绘图对象(2)603。封闭区域(6)626仅包括背面图像对象601。封闭区域(7)627包括背面图像对象601、绘图对象(1)602和绘图对象(2)603。
如图6A中所示,各个封闭区域包括封闭区域管理信息和封闭区域对象数据。封闭区域管理信息包括“像素长度”信息和关于“对象数量”的信息。封闭区域对象数据包括“填充类型”信息和“组合”信息。
“像素长度”信息表示封闭区域的区域长度。关于“对象数量”的信息表示封闭区域中包括的对象的数量。封闭区域对象数据包括表示绘图对象的类型的“填充类型”信息和表示对绘图对象进行组合的方法的“组合”信息。“填充类型”信息的示例包括诸如背面图像对象601等的“背面图像”以及诸如绘图对象(1)602和绘图对象(2)603等的“图像”。这里,绘图对象(1)602被识别为“图像(交叉)”,并且绘图对象(2)603被识别为“图像(纵线)”。
针对封闭区域的这种信息,RIP 128的图像形成处理器350使用公知的技术进行步骤S501中的封闭区域生成处理和步骤S502中的隐藏面消除处理。隐藏面消除处理是从组合目标中排除对图像的组合结果没有影响的绘图对象信息的处理。在封闭区域(3)623中,绘图对象(1)602和背面图像对象601是对组合结果有影响的对象。由于这个原因,不进行隐藏面消除处理。另一方面,在封闭区域(5)625和封闭区域(7)627中,绘图对象(1)602和背面图像对象601是对组合结果没有影响的对象。由于这个原因,在这些区域中进行隐藏面消除处理。以这种方式,图7A中所示的封闭区域的数据结构通过隐藏面消除处理变为图7B中所示的消除隐藏面之后的封闭区域的数据结构。
当将图7A和图7B彼此进行比较时,能够看出在封闭区域(5)625和封闭区域(7)627中删除了填充类型:图像(交叉)。另外,在封闭区域(5)625和封闭区域(7)627中,能够看出填充类型:背面图像被改变为填充类型:背面图像(读取并丢弃)。下面将描述背面图像(读取并丢弃)的详情。
接下来,在步骤S503中,RIP 128的图像形成处理器350确定关于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页面的信息是否是关于包括背面图像对象的页面的信息。基于中间数据220的数据内容来进行是否包括背面图像对象的确定。在图像形成处理器350确定页面包括背面图像对象的情况下(在步骤S503中为“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504。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处理器350确定页面不包括背面图像对象的情况下(在步骤S503中为“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505。
在步骤S504中,图像形成处理器350进行控制,使得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被发送到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这样,在步骤S504中,图像形成处理器350使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对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进行解压缩。如上所述,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可以是通过回退处理生成的图像数据。
由于解压缩的背面图像数据具有关于页面区域的所有面的信息,因此解压缩的背面图像数据具有非常大的数据大小(大的数据量)。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进行经由能够被以高速访问的通信存储器(0)320将解压缩的背面图像数据传送到图像形成处理器350的处理,而不将解压缩的背面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另外,在FIFO型通信方案中使用通信存储器(0)320。由于FIFO型通信方案是基于预定的规则依次发送数据的方案,因此与使用通用RAM 122的情况相比,能够以更高的速度执行传送处理。下面将详细描述使用通信存储器(0)320的数据传送处理。
接下来,图像形成处理器350针对各个封闭区域中存在的各个绘图对象进行像素数据的生成处理。在步骤S505中,还基于从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传送的背面图像的像素数据生成背面图像的像素数据。
接下来,在步骤S506中,RIP 128的图像形成处理器350基于在步骤S505中生成的封闭区域数据和像素数据进行所需的组合处理,并且生成最终的页面的位图图像或回退处理中的背面图像。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背面图像解压缩/传送处理(步骤S504)的详情>
图8是例示在步骤S504中进行的背面图像解压缩/传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在背面图像解压缩/传送处理中,在步骤S801中,RIP 128的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基于背面图像解压缩指令进行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的获取处理。
接下来,在步骤S802中,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进行所获取的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的解压缩处理。接下来,在步骤S803中,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将解压缩的背面图像数据传送到通信存储器(0)320。通过FIFO型通信方案进行传送。因此,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和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以预定的数据顺序进行传送处理和获取处理。
接下来,在步骤S804中,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确定针对页面的背面图像的解压缩/传送处理是否已完成。在确定解压缩/传送处理未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804中为“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801,并且在确定解压缩/传送处理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804中为“是”),处理结束。<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像素数据生成处理(步骤S505)的详情>
图9是例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在图5中的步骤S505中进行的像素数据生成处理的详细流程的流程图。在像素数据生成处理中,在步骤S901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获取由封闭区域生成单元生成的封闭区域信息。接下来,在步骤S902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进行在步骤S901中获取的封闭区域中包括的对象信息的获取/发送处理。接下来,在步骤S903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确定被指定为在步骤S902中获取的对象的“填充类型”的值。在“填充类型”是背面图像的情况下(在步骤S903中为“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904。另一方面,在“填充类型”不是背面图像的情况下(在步骤S903中为“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905。在步骤S904中,进行背面图像像素生成处理。在步骤S905中,进行正常图像像素生成处理。由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生成的像素数据被发送到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并且以封闭区域为单位经受组合处理。接下来,在步骤S906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确定针对封闭区域中的所有对象(处理目标)的处理是否已完成。在确定处理已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906中为“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907。在确定处理未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906中为“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902。在步骤S907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确定针对页面信息中包括的所有封闭区域的处理是否已完成。在确定处理未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907中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901。在确定处理已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907中为“是”),处理结束。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背面图像像素生成处理(步骤S904)的详情>
图10A是例示在步骤S904中进行的背面图像像素生成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在背面图像像素生成处理中,在步骤S1001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获取封闭区域信息中包括的“像素长度”信息和“填充类型”信息。然后,在步骤S1002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确定在“填充类型”信息中是否包括读取并丢弃的信息。包括读取并丢弃的信息的“填充类型”信息是“填充类型:背面图像(读取并丢弃)”。“填充类型:背面图像(读取并丢弃)”是被确定为对隐藏面消除步骤中的组合结果没有影响的背面图像。也就是说,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确定背面图像像素是生成像素数据所需的背面图像像素还是生成像素数据不需要的背面图像像素。
在不包括读取并丢弃的信息的情况下(在步骤S1002中为“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1003。在包括读取并丢弃的信息的情况下(在步骤S1002中为“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1006。
在步骤S1004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请求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获取背面图像。此时,在步骤S1001中获取的“像素长度”信息被发送到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进行从通信存储器(0)320获取所请求的“像素长度”的数据的处理。接下来,在步骤S1005中,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将所获取的背面图像数据发送到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获取所发送的背面图像数据,并且处理结束。
在步骤S1006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请求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读取并丢弃背面图像。此时,在步骤S1001中获取的“像素长度”信息被发送到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在步骤S1006中,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进行获取所请求的“像素长度”的背面图像数据的处理。然后,在步骤S1007中,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删除背面图像数据而不将背面图像数据发送到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以这种方式,处理结束,而不由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获取背面图像数据。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正常图像像素生成处理(步骤S905)的详情>
图10B是例示在步骤S905中进行的正常图像像素生成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在正常图像像素生成处理中,在步骤S1011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获取封闭区域信息中包括的“像素长度”信息、“填充类型”信息和对象信息。在步骤S1012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针对RAM 122指定地址,并且请求对象的数据。然后,在步骤S1013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等待RAM 122中的地址确定/数据获取/数据传送。然后,在步骤S1014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获取从RAM 122传送的对象数据。然后,在步骤S1015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基于所获取的对象信息生成“像素长度”的像素数据。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针对各个封闭区域的像素数据生成流程>
图11A是例示在生成封闭区域(1)621的图像数据时的数据交换的状态的框图。图11B是例示在生成封闭区域(3)623的图像数据时的数据交换的状态的框图。图11C是例示在生成封闭区域(5)625的图像数据时的数据交换的状态的框图。
首先,将描述生成图6A至图7B中所示的封闭区域(1)621的像素数据的情况。如图11A中所示,在步骤S1101中,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对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进行解压缩,并且将解压缩的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从头像素起依次存储在通信存储器(0)320中。在步骤S1102中,封闭区域生成单元210将封闭区域(1)621的信息发送到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在步骤S1103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将8个像素的像素信息和获取请求发送到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在步骤S1104中,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进行从通信存储器(0)320读取8个像素的数据的处理。在步骤S1105中,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将所获取的8个像素的数据发送到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在步骤S1106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到像素数据组合单元。另外,如果需要,发送到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的数据经受组合处理,并且被存储为组合像素数据330。当累积预定量的组合像素数据330时,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基于组合像素数据输出位图数据331。
接下来,将描述生成图6A至图7B中所示的封闭区域(3)623的像素数据的情况。如图11B中所示,在步骤S1111中,一旦在通信存储器(0)320中产生空置区域,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就将像素数据存储在通信存储器(0)320中。在步骤S1112中,封闭区域生成单元210将封闭区域(3)623的信息发送到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在步骤S1113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将4个像素的像素长度信息和获取请求发送到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在步骤S1114中,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进行从通信存储器(0)320读取4个像素的数据的处理。在步骤S1115中,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将所获取的4个像素的数据发送到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在步骤S1116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获取绘图对象(1)602。然后,在步骤S1117中,将从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获取的4个像素的像素数据和基于绘图对象(1)602的4个像素的像素数据发送到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如果需要,发送到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的数据经受组合处理,并且被存储为组合像素数据330。当累积预定量的组合像素数据330时,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基于组合像素数据输出位图数据331。
接下来,将描述生成图6A至图7B中所示的封闭区域(5)625的像素数据的情况。如图11C中所示,在步骤S1121中,一旦在通信存储器(0)320中产生空置区域,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就将像素数据存储在通信存储器(0)320中。在步骤S1122中,封闭区域生成单元210将封闭区域(5)625的信息发送到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在步骤S1123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将4个像素的像素长度信息和获取请求发送到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在步骤S1124中,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进行从通信存储器(0)320读取4个像素的数据的处理。在步骤S1125中,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删除所获取的4个像素的数据,而不将所获取的4个像素的数据发送到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在步骤S1126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获取绘图对象(2)603而不获取绘图对象(1)602。在步骤S1127中,将基于绘图对象2的4个像素的像素数据发送到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如果需要,发送到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的数据经受组合处理,并且被存储为组合像素数据330。当累积预定量的组合像素数据330时,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基于组合像素数据输出位图数据331。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从RAM获取正常绘图对象,并且从FIFO型通信存储器获取背面图像。换句话说,从FIFO型通信存储器仅获取背面图像,并且从RAM获取除背面图像的绘图对象以外的绘图对象。以这种方式,能够在不指定地址的情况下从存储器获取像素数据,使得能够实现高速处理。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进行从通信存储器(0)320提取并删除对组合结果没有影响的背面像素的处理。结果,布置在存储器的头位置处的背面像素数据总是变为要用于下一封闭区域的背面像素数据,使得能够适当地获取数据。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了背面图像数据作为从FIFO型通信存储器获取的数据的示例,但是可以使用其他数据。本发明旨在减少用于组合图像的绘图对象当中的大小大的数据的加载时间。因此,例如,当在步骤S402中进行的中间数据生成处理中检测到大小大的数据时,可以从FIFO存储器获取大小大的数据而不是背面图像。大小大的数据的示例包括具有所有图像区域中的像素值的数据。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通信存储器获取背面图像的像素数据。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除了像素数据以外,还使用通信存储器获取背面图像的属性数据。例如,属性数据是在通过回退处理生成背面图像时留下的原始对象属性(例如,诸如文本、绘图或图像等的类别信息)的数据。通过存储这样的属性数据,变得能够进行诸如对文本属性的像素进行增稠的处理等的各种图像校正处理。除了一些部件以外,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部件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部件类似。由于这个原因,类似的部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省略其详细描述。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RIP 128中的硬件构造和软件构造>
图12A是例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RIP 128的详细构造的框图。图12B是例示RIP128的变型例的框图。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2A中所示,添加了背面属性压缩数据222和通信存储器(1)321。
如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是对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进行解压缩并且经由通信存储器(0)320将解压缩的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传送到图像形成处理器350的处理单元。另外,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是对背面属性压缩数据222进行解压缩并且经由通信存储器(1)321将解压缩的背面属性压缩数据传送到图像形成处理器的处理单元。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应当注意的是,由于通信存储器(0)320和通信存储器(1)321的目的彼此不同,因此能够存储在通信存储器(0)320和通信存储器(1)321中的数据的大小彼此不同。
由于通信存储器(0)320被用于传送解压缩的图像数据,因此通信存储器(0)320需要能够用来存储表示像素的诸如CMYK和RGB等的颜色信息的数据宽度。例如,在一个通道具有大约8位的长度的情况下,通信存储器(0)320针对CMYK保持32位长度的数据宽度,并且通信存储器(0)320针对RGB保持24位长度的数据宽度。
另一方面,通信存储器(1)321传送解压缩的属性数据。由于这个原因,通信存储器(1)321具有能够用来存储与图像对应的属性信息的数据宽度即可。属性数据保持8位长度的数据宽度即可。如上所述,优选的是,能够存储在通信存储器(1)321中的数据的大小小于能够存储在通信存储器(0)320中的数据的大小。
另外,图像形成处理器350的功能可以由多个处理器来实现。例如,如图3B中所示,可以使用图像形成处理器300、301和302。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使用通信存储器用于图像形成处理器300、301和302之间的通信。例如,在图12B中,使用通信存储器322、323和324用于图像形成处理器300、301和302之间的通信。类似于通信存储器320,优选的是,使用FIFO型SRAM作为通信存储器322、323和324。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像素数据生成流程>
图13是例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在生成图像数据时的数据交换的状态的框图。将描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生成像素数据的情况。如图13中所示,在步骤S1301中,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对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进行解压缩,并且将解压缩的背面图像压缩数据221从头像素起依次存储在通信存储器(0)320中。另外,在步骤S1302中,背面图像解压缩单元213对背面属性压缩数据222进行解压缩,并且将解压缩的背面属性压缩数据222从头像素的属性数据起依次存储在通信存储器(1)321中。在步骤S1303中,封闭区域生成单元210将封闭区域信息发送到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此时,例如,发送封闭区域(1)621的信息。在步骤S1304中,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将关于由封闭区域信息表示的像素长度的信息和获取请求发送到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在这种情况下,指定8个像素。如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封闭区域(3)623的情况下,发送读取并丢弃的请求,并且不接收像素数据和属性数据。在步骤S1305中,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进行从通信存储器(0)320读取所指定的像素长度的像素数据的处理。此时,读取8个像素的像素数据。此外,在步骤S1306中,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进行从通信存储器(1)321读取所指定的像素长度的属性数据的处理。在步骤S1307中,背面图像获取单元214将所获取的像素数据和属性数据发送到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用于处理封闭区域(3)623的像素数据和属性数据被删除而不被发送。接下来,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基于封闭区域信息、背面像素数据和背面属性数据,生成背面图像和背面属性,作为表示背面图像和背面属性的作为一条像素信息的像素数据。像素数据生成单元215将生成的像素数据发送到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如果需要,发送到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的数据经受组合处理,并且被存储为组合像素数据330。当累积预定量的组合像素数据330时,像素数据组合单元216基于组合像素数据输出位图数据331。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使用需要长时间而获取的绘图对象的图像生成处理中的处理时间的图像处理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包括多个设备的系统,或者可以应用于包括单个设备的装置。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变型(包括各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组合)。这些变型不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也就是说,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所有组合及其变型例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其他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更完整地称为“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利用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存储介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装置以及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在第一存储器中指定地址来从所述第一存储器获取第一对象的数据;
第二获取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先进先出方案从第二存储器获取第二对象的数据;以及
位图图像生成单元,其被构造为基于由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数据和由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数据,生成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的位图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对象是具有像素的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对象是具有比所述第一对象更大量的数据的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解压缩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对压缩的像素数据进行解压缩而获得所述第二对象的像素的像素数据;
存储单元,其被构造为将所获得的像素数据作为所述第二对象的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形成设备,其被构造为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基于从输出设备输出的位图图像来形成所述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显示设备,其被构造为显示信息,
其中,所述显示设备基于从输出设备输出的位图图像来显示所述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对象是背景图像对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背景图像对象是通过回退处理生成的图像对象,其中回退处理是在基于中间数据生成的像素数据的大小的总和超过预定大小的情况下,将通过对所生成的像素数据进行压缩而获得的压缩图像数据存储在第三存储器中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对象是禁止复印伪造图案图像对象。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对象是形式图像对象。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对象是由文档应用指定的背景图像对象。
12.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在第一存储器中指定地址来从所述第一存储器获取第一对象的数据;
通过先进先出方案从第二存储器获取第二对象的数据;以及
基于所获取的第一对象的数据和所获取的第二对象的数据,生成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的位图图像。
CN201910270389.4A 2018-04-05 2019-04-04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3514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3489A JP2019181756A (ja) 2018-04-05 2018-04-05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
JP2018-073489 2018-04-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448A CN110351448A (zh) 2019-10-18
CN110351448B true CN110351448B (zh) 2021-12-31

Family

ID=68096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0389.4A Active CN110351448B (zh) 2018-04-05 2019-04-04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53005B2 (zh)
JP (1) JP2019181756A (zh)
CN (1) CN11035144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2314A (ja) * 1992-06-11 1993-12-24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US6587655B2 (en) * 1998-09-21 2003-07-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having band development scheduler for a plurality of pages
CN1897635A (zh) * 2005-06-07 2007-01-1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2957828A (zh) * 2011-08-19 2013-03-0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27986A (ja) * 1999-05-10 2001-01-30 Canon Inc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処理部選択方法
US8619310B2 (en) * 2007-05-25 2013-12-31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402580B2 (ja) * 2004-12-17 2010-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07221604A (ja) * 2006-02-17 2007-08-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137641B2 (ja) * 2008-03-19 2013-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038229B2 (ja) * 2008-05-09 2012-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れを記録する記録媒体
JP5534666B2 (ja) * 2008-10-31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キュメント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ドキュメント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該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2314A (ja) * 1992-06-11 1993-12-24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US6587655B2 (en) * 1998-09-21 2003-07-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having band development scheduler for a plurality of pages
CN1897635A (zh) * 2005-06-07 2007-01-1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2957828A (zh) * 2011-08-19 2013-03-0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448A (zh) 2019-10-18
JP2019181756A (ja) 2019-10-24
US10853005B2 (en) 2020-12-01
US20190310810A1 (en) 2019-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79652B2 (ja) 印刷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5511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セッサ間通信制御方法
JP644756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12148429A (ja) 印刷データ処理装置、キャッシュ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693097B (zh) 图像处理系统和图像处理方法
JP551760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圧縮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0351448B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21780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5596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US911715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5929689B2 (ja) プレビュー画像生成装置、プレビュー画像生成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JP690471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71545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057931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performs rendering processing, method of rendering processing, and storage medium
US9165225B2 (en)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EP2736246B1 (en) Imaging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905340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determining periodic drawing pattern and thinning an image
JP2011051141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800217B2 (ja) レンダリング方法
JP2016021641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6709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637975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1563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原稿電子化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95558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4079906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