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0339B - 警示装置、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以及预警方法 - Google Patents
警示装置、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以及预警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40339B CN110340339B CN201910715963.2A CN201910715963A CN110340339B CN 110340339 B CN110340339 B CN 110340339B CN 201910715963 A CN201910715963 A CN 201910715963A CN 110340339 B CN110340339 B CN 1103403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nging
- piece
- elastic
- supporting seat
-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6/00—Controlling, supervising, not restricted to casting covered by a single main group, e.g. for safety reas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5/00—Making pig-iron in the blast furnac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C21B7/24—Test rods or other check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警示装置、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以及预警方法,涉及高炉铁水罐运行监控技术领域。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包括警示装置、高炉和经过高炉下方的输送线,高炉底部安装有隔热板。警示装置包括横梁、两个开关、报警器、支撑座、摆动件、弹性机构和第一弹性件;横梁安装于高炉的炉台;报警器与开关电连接;支撑座与横梁连接,两个开关分别设置于支撑座的相对两侧。摆动件的顶端与支撑座可转动地连接;弹性机构安装于摆动件并能够弹性抵持于支撑座;摆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弹性机构抵持于支撑座的底面,第二位置为弹性机构抵持于支撑座的面向其中一个开关的侧面,且摆动件触碰并启动开关。其能在铁水罐包嘴超高时发出警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炉铁水罐运行监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警示装置、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以及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铁水车辆及铁水罐的设计,是根据高炉下铁路线路称台与高炉炉台的高度进行设计的。铁水罐在装运铁水时,铁渣的飞溅积累造成铁水罐包嘴结渣超高,以及现有的铁包加废钢模式,也会造成铁水罐包嘴结废钢超高现象,铁水罐包嘴结渣及结废钢超高时,铁水车辆进入高炉下作业时,铁水罐包嘴超高会造成刮碰炉台下隔热板,严重时将会造成隔热板脱落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警示装置、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以及预警方法,其能在铁水罐包嘴超高时发出警报。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包括警示装置、高炉以及经过高炉下方的输送线,高炉底部安装有隔热板。
警示装置包括横梁、两个开关、报警器、支撑座、摆动件、弹性机构以及第一弹性件;横梁安装于高炉的炉台;两个开关均安装于横梁;报警器与开关电连接;支撑座与横梁连接,两个开关分别设置于支撑座的相对两侧。
摆动件设置于输送线的上方,摆动件的顶端与支撑座可转动地连接;弹性机构安装于摆动件并能够弹性抵持于支撑座;摆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弹性机构抵持于支撑座的底面,第二位置为弹性机构抵持于支撑座的面向其中一个开关的侧面,且摆动件触碰并启动开关;在第一位置时,摆动件的底端与高炉的隔热板齐平或者比隔热板更靠近输送线。
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摆动件连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横梁或支撑座连接,第一弹性件在第一位置的拉伸量大于第一弹性件在第二位置的拉伸量;第一弹性件被构造成为摆动件提供拉力并使得摆动件具有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趋势。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铁水车辆载着铁水罐能够在输送线进行输送,横梁为支撑座和开关提供安装位置。摆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由于摆动件的顶端与支撑座可转动连接,且弹性机构抵持于支撑座的底面使得弹性机构与支撑座具有相互作用力,则摆动件在第一位置时因受力平衡能够保持静止。由于摆动件设置于输送线的上方,且在第一位置时,摆动件的底端与高炉的隔热板齐平或者比隔热板更靠近输送线,意味着如果铁水车辆上的铁水罐包嘴触碰到摆动件的底端,会使得在第一位置的摆动件受力平衡被打破。由于第一弹性件在第一位置的拉伸量大于第一弹性件在第二位置的拉伸量,则当摆动件受力平衡被打破时,在第一弹性件的偏拉力的作用下,摆动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摆动件触碰并启动开关使得报警器发出警报。也即是说,当铁水罐包嘴超高时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会发出警报,从而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对铁水罐包嘴进行处理,避免对高炉底部的隔热板造成损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弹性机构包括第二弹性件、沿摆动件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抵持座和第二抵持座,第一抵持座活动连接于摆动件并能够沿摆动件的轴向运动,第二抵持座固定于摆动件,第二弹性件压缩安装于第一抵持座和第二抵持座之间,第二弹性件作用于第一抵持座使得第一抵持座能够抵持于支撑座。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由于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且第二抵持座固定于摆动件,第一抵持座活动连接于摆动件并能够沿摆动件的轴向运动,则第二弹性件能够对第一抵持座产生作用力使得第一抵持座抵持于支撑座,使得摆动件在第一位置保持平衡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支撑座包括贯穿支撑座的底面以及面向两个开关的侧面的槽和由槽分隔出的两个支撑壁,两个支撑壁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摆动件的顶端延伸至两个支撑壁之间的槽内并与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由于摆动件的顶端延伸至两个支撑壁之间的槽内并与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支撑臂能够对摆动件的顶端形成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使得摆动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更加稳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警示装置还包括轴套,轴套活动套设于连接轴,轴套设置于两个支撑壁之间,摆动件的顶端与轴套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摆动件的顶端与轴套连接,轴套活动套设于连接轴,则摆动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摆动件的顶端绕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连接轴限定了轴套的活动范围,也限定了摆动件的顶端的运动路径,从而使得摆动件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弹性件与横梁或支撑座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点,第一弹性件与摆动件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点,在第一位置时,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和连接轴的轴心线上的一点共线设置,且连接轴设置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第一位置时,由于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和连接轴的轴心线上的一点共线设置,则能够更好地保持摆动件的平衡状态。设置有连接轴的情况下,连接轴设置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是为了使得第一弹性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是发生收缩的,从而能够使得摆动件偏向支撑座的面向其中一个开关的侧面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支撑座的底面以及支撑座的面向两个开关的侧面均为平面,底面和侧面通过圆弧平滑过渡。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圆弧将支撑座的底面和面向两个开关的侧面衔接起来使其平滑过渡。支撑座的底面设置为平面,摆动件在第一位置时能够更容易保持平衡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分别设置于两个开关的一侧,限位件与横梁连接,当摆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件与摆动件接触或留有预设间隙用于限制摆动件的最大摆动角度。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限位件能够限制摆动件的最大摆动角度,则当摆动件接触开关时,通过限位件的作用能够限制摆动件的摆动角度,避免摆动件对开关的作用力过大造成开关损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摆动件连接有链绳。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摆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为了使得摆动件恢复到第一位置,可以通过拉动链绳使得摆动件沿着支撑座的面向其中一个开关的侧面运动至支撑座的底面,使得摆动件重新恢复第一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警示装置,其包括横梁、两个开关、报警器、支撑座、摆动件、弹性机构以及第一弹性件;两个开关均安装于横梁;报警器与开关电连接;支撑座与横梁连接,两个开关分别设置于支撑座的相对两侧。
摆动件的顶端与支撑座可转动地连接;弹性机构安装于摆动件并能够弹性抵持于支撑座;摆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弹性机构抵持于支撑座的底面,第二位置为弹性机构抵持于支撑座的面向其中一个开关的侧面,且摆动件触碰并启动开关。
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摆动件连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横梁或支撑座连接,第一弹性件在第一位置的拉伸量大于第一弹性件在第二位置的拉伸量;第一弹性件被构造成为摆动件提供拉力并使得摆动件具有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趋势。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横梁为支撑座和开关提供安装位置。摆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由于摆动件的顶端与支撑座可转动连接,且弹性机构抵持于支撑座的底面使得弹性机构与支撑座具有相互作用力,则摆动件在第一位置时因受力平衡保持静止。当摆动件的底端受到力的作用时,处于第一位置的摆动件受力平衡会打破。由于第一弹性件在第一位置的拉伸量大于第一弹性件在第二位置的拉伸量,则当摆动件受力平衡被打破时,在第一弹性件的偏拉力的作用下,摆动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摆动件触碰并启动开关使得报警器发出警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弹性机构包括第二弹性件、沿摆动件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抵持座和第二抵持座,第一抵持座活动连接于摆动件并能够沿摆动件的轴向运动,第二抵持座固定于摆动件,第二弹性件压缩安装于第一抵持座和第二抵持座之间,第二弹性件作用于第一抵持座使得第一抵持座能够抵持于支撑座。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由于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且第二抵持座固定于摆动件,第一抵持座活动连接于摆动件并能够沿摆动件的轴向运动,则第二弹性件能够对第一抵持座产生作用力使得第一抵持座抵持于支撑座,使得摆动件在第一位置保持平衡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支撑座包括贯穿支撑座的底面以及面向两个开关的侧面的槽和由槽分隔出的两个支撑壁,两个支撑壁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摆动件的顶端延伸至两个支撑壁之间的槽内并与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由于摆动件的顶端延伸至两个支撑壁之间的槽内并与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支撑臂能够对摆动件的顶端形成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使得摆动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更加稳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警示装置还包括轴套,轴套活动套设于连接轴,轴套设置于两个支撑壁之间,摆动件的顶端与轴套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摆动件的顶端与轴套连接,轴套活动套设于连接轴,则摆动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摆动件的顶端绕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连接轴限定了轴套的活动范围,也限定了摆动件的顶端的运动路径,从而使得摆动件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弹性件与横梁或支撑座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点,第一弹性件与摆动件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点,在第一位置时,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和连接轴的轴心线上的一点共线设置,且连接轴设置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第一位置时,由于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和连接轴的轴心线上的一点共线设置,则能够更好地保持摆动件的平衡状态。设置有连接轴的情况下,连接轴设置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是为了使得第一弹性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是发生收缩的,从而能够使得摆动件偏向支撑座的面向其中一个开关的侧面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支撑座的底面以及支撑座的面向两个开关的侧面均为平面,底面和侧面通过圆弧平滑过渡。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圆弧将支撑座的底面和面向两个开关的侧面衔接起来使其平滑过渡。支撑座的底面设置为平面,摆动件在第一位置时能够更容易保持平衡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分别设置于两个开关的一侧,限位件与横梁连接,当摆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件与摆动件接触或留有预设间隙用于限制摆动件的最大摆动角度。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限位件能够限制摆动件的最大摆动角度,则当摆动件接触开关时,通过限位件的作用能够限制摆动件的摆动角度,避免摆动件对开关的作用力过大造成开关损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摆动件连接有链绳。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摆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为了使得摆动件恢复到第一位置,可以通过拉动链绳使得摆动件沿着支撑座的面向其中一个开关的侧面运动至支撑座的底面,使得摆动件重新恢复第一位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铁水罐超高预警方法,其利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进行,其包括:
当输送线上运行的铁水车辆的铁水罐触碰到摆动件时,处于第一位置的摆动件的受力平衡状态被打破,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摆动件偏向支撑座的面向其中一个开关的侧面运动,使得摆动件触碰并启动开关使得报警器发出警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输送线上运行的铁水车辆的铁水罐触碰到摆动件后,摆动件会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使得摆动件触碰并启动开关使得报警器发出警报,用以提醒铁水罐超高。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摆动件在第一位置时因受力平衡保持静止。当摆动件的底端受到力的作用时,处于第一位置的摆动件受力平衡会打破。由于第一弹性件在第一位置的拉伸量大于第一弹性件在第二位置的拉伸量,则当摆动件受力平衡被打破时,在第一弹性件的偏拉力的作用下,摆动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摆动件触碰并启动开关使得报警器发出警报,用于提醒工作人员进行下一步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动件在第一位置时的警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视角下的警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动件在第二位置时的警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警示装置;110-横梁;111-安装螺母;120-开关;130-报警器;140-弹性机构;141-第一抵持座;142-第二抵持座;144-第二弹性件;145-第一连接部;150-支撑座;151-第一表面;152-第二表面;153-第三表面;154-支撑壁;155-槽;156-连接轴;157-轴套;158-安装板;159-第二连接部;160-第一弹性件;171-第一连接点;172-第二连接点;181-限位件;182-链绳;184-触动板;190-摆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下方”、“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警示装置100、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以及预警方法,其能在铁水罐包嘴超高时发出警报。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警示装置100、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以及预警方法进行介绍。
请参照图1-图3,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警示装置100在第一视角和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警示装置100包括横梁110、两个开关120、报警器130、弹性机构140、支撑座150、第一弹性件160以及摆动件190。其中,横梁110为支撑座150和开关120提供安装位置,支撑座150与横梁110连接,两个开关120均安装于横梁110,两个开关120分别设置于支撑座150的相对两侧,报警器130与开关120电连接。示例性地,支撑座150通过安装板158与横梁11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支撑座150也可以直接与横梁110连接。示例性地,报警器130设置在横梁110上,并通过电缆与开关120电连接,当开关120启动后会使得报警器130发生报警。
支撑座150包括底面以及面向两个开关120的两个侧面。其中,支撑座150的底面为第二表面152(参见图4),支撑座150面向两个开关120的两个侧面分别为第一表面151和第三表面153,也即是说,第一表面151面向其中一个开关120,第三表面153面向另一个开关120。
示例性地,第一表面151、第二表面152和第三表面153均为平面,第一表面151和第三表面153均通过圆弧与第二表面152平滑过渡。通过圆弧将第一表面151、第三表面153和第二表面152衔接起来,能够使得第一表面151、第二表面152和第三表面153平滑过渡。
示例性地,第一表面151和第三表面153均为弧面,第二表面152为平面,第一表面151的弧面、第三表面153的弧面均与第二表面152的平面平滑过渡。
摆动件190的顶端与支撑座150可转动地连接,弹性机构140安装于摆动件190并能够弹性抵持于支撑座150。摆动件19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弹性机构140抵持于支撑座150的第二表面152。第二位置为弹性机构140抵持于支撑座150的第一表面151或第三表面153,且摆动件190触碰并启动开关120。当第二表面152设置为平面时,摆动件190在第一位置时能够更容易保持平衡状态。
第一弹性件160的一端与摆动件190连接,第一弹性件160的另一端与横梁110或支撑座150连接。第一弹性件160与横梁110或支撑座150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点171,第一弹性件160与摆动件190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点172(参见图1)。可选地,摆动件190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45,横梁110或者支撑座150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59,第一弹性件16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45,第一弹性件16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部159(参见图3)。其中,第一连接部145相对于横梁110或支撑座150的表面凸起,第二连接部159相对摆动件190的表面凸起。通过第一弹性件160的前述两个连接位点的凸起设置,使得第一弹性件160与支撑座150之间以及与摆动件190之间均具有间隙,摆动件19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摆动时,第一弹性件160不会受到支撑座150和摆动件190的阻碍。
第一弹性件160在第一位置的拉伸量大于第一弹性件160在第二位置的拉伸量;第一弹性件160被构造成为摆动件190提供拉力并使得摆动件190具有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趋势。示例性地,第一弹性件160为弹簧或者任何具有弹性且能够在拉伸状态和收缩状态转换的结构。
当处于第一位置时,摆动件190的顶端与支撑座150可转动连接,且弹性机构140抵持于支撑座150的第二表面152使得弹性机构140与支撑座150具有相互作用力,则摆动件190在第一位置时因受力平衡保持静止。当摆动件190的底端受到力的作用时,处于第一位置的摆动件190受力平衡被打破。由于第一弹性件160在第一位置的拉伸量大于第一弹性件160在第二位置的拉伸量,则当摆动件190受力平衡被打破时,在第一弹性件160的偏拉力的作用下,摆动件190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摆动件190触碰并启动开关120使得报警器130发出警报。报警器130发出警报可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下一步处理。在这过程中,摆动件190的顶端相对支撑座150转动,弹性机构140抵持于支撑座150随摆动件190同步运动。
示例性地,摆动件190的下部设置有触动板184(参见图3),该触动板184在第二位置时能够触碰并启动开关120。示例性地,开关120可选地为微滚轮摇臂限位器,当摆动件190触动到微滚轮摇臂限位器的摇臂时则能够启动报警器130,使得报警器130发出警报。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开关120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摆动件190触碰到开关120时开关120能够启动并使得报警器130发出警报即可。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和图4,为了避免摆动件190摆动角度过大对开关120造成损坏,警示装置100可选地设置有限位件181,限位件181与横梁110连接,且限位件181分别设置于两个开关120的一侧,即每个开关120的一侧均设置一个限位件181。限位件181可以是在开关120与支撑座150之间,也可以设置在两个开关120的外侧。当两个限位件181设置在两个开关120的外侧时,开关120比限位件181更靠近支撑座150。当摆动件190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件181与摆动件190接触或留有预设间隙用于限制摆动件190的最大摆动角度。通过限制摆动件190的最大摆动角度,可以避免摆动件190摆动角度过大对开关120造成损坏。示例性地,预设间隙可选地为0.1~2mm、0.5~1mm、0.1~0.5mm或0.3~1.5mm。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间隙只是一种示例,只要预设间隙能够保证摆动件190不损坏开关120即可。
请参见图1、图3和图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弹性机构140包括第二弹性件144、沿摆动件190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抵持座141和第二抵持座142,第一抵持座141活动连接于摆动件190并能够沿摆动件190的轴向运动,第二抵持座142固定于摆动件190,第二弹性件144压缩安装于第一抵持座141和第二抵持座142之间,第二弹性件144作用于第一抵持座141使得第一抵持座141能够抵持于支撑座150。
示例性地,第一抵持座141开设有安装孔,摆动件190的顶端穿设于第一抵持座141的安装孔使得第一抵持座141活动连接于摆动件190靠近支撑座150的一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摆动件190的外壁开设限位槽,限位槽沿摆动件190的轴向方向设置,第一抵持座141设置有与限位槽匹配的限位块,限位块设置于限位槽内并能够沿限位槽滑动。
第一抵持座141和第二抵持座142之间设置有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性件144,第二弹性件144作用于第一抵持座141使得第一抵持座141能够抵持于第一表面151、第二表面152或第三表面153。示例性地,第二弹性件144为弹簧,弹簧套设于摆动件190的外壁。其中,弹簧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抵持座141、第二抵持座142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弹性件144也可以是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片,弹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持座141、第二抵持座142连接。
由于第二抵持座142固定于摆动件190,第一抵持座141能够相对摆动件190的轴向运动,则当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性件144设置在第一抵持座141和第二抵持座142之间时,第二弹性件144的作用力作用于第一抵持座141使得第一抵持座141抵持于第一表面151、第二表面152或第三表面153。在第一位置时,由于第二弹性件144使得第一抵持座141抵持于第二表面152,第一抵持座141与第二表面152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只有碰撞摆动件190才能使得摆动件190的状态发生改变,不容易误操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设置第一抵持座141而不设置第二抵持座142,第二弹性件144的一端与摆动件190直接连接,第二弹性件144的另一端抵持于第一抵持座141。
请参见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支撑座150包括贯穿第一表面151、第二表面152和第三表面153的槽155和由槽155分隔出的两个支撑壁154。两个支撑壁154之间设置有连接轴156,摆动件190的顶端延伸至两个支撑壁154之间的槽155内并与连接轴156可转动地连接。
也即是说,两个支撑壁154之间具有一个槽155,摆动件190的顶端延伸至两个支撑壁154之间的槽155内与连接轴156可转动地连接,同时,第一抵持座141抵持于第一表面151、第二表面152或第三表面153。其中,两个支撑壁154能够对摆动件190的顶端形成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使得摆动件190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更加稳定。
示例性地,每个支撑壁154开设有对应设置的装配孔,连接轴156固定穿设于每个支撑壁154的装配孔,警示装置100还设置有轴套157,轴套157活动套设于连接轴156,轴套157设置于两个支撑壁154之间,摆动件190的顶端与轴套157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支撑壁154也可以不设置装配孔,只要连接轴15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壁154连接即可。
由于摆动件190的顶端与轴套157连接,轴套157活动套设于连接轴156,则摆动件190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摆动件190的顶端绕着连接轴156的轴线转动,连接轴156限定了轴套157的活动范围,也限定了摆动件190的顶端的运动路径,从而使得摆动件190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沿连接轴156的周向开设滑槽,摆动件190的顶端设置有与滑槽匹配的滑轮,滑轮被限制在滑槽中并能够在滑槽中运动,同样也可以实现摆动件190的顶端与连接轴156可转动地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座150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结构,其没有贯穿第一表面151、第二表面152和第三表面153的槽155。示例性地,在该设置情况下,支撑座150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相对支撑座150的表面凸起,摆动件190与该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具体的可转动地连接方式请参见摆动件190与连接轴156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请参见图1,在第一位置时,第一连接点171、第二连接点172和连接轴156的轴心线上的一点共线设置,且连接轴156设置于第一连接点171和第二连接点172之间。
在第一位置时,由于第一连接点171、第二连接点172和连接轴156的轴心线上的一点共线设置,意味着第一弹性件160穿过连接轴156的轴心线上的一点,且第一弹性件160保持直线状态,则能够更好地保持摆动件190的平衡状态。在设置有连接轴156的情况下,连接轴156设置于第一连接点171和第二连接点172之间,能够使得第一弹性件160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是发生收缩的,从而能够使得摆动件190自动偏向第一表面151或第三表面153一侧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点171和第二连接点172的连线也可以不经过连接轴156的轴心线上的一点,只要在第一位置时,摆动件190能够保持静止状态即可。
另外,为了方便将摆动件190从第二位置恢复到第一位置,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地在摆动件190连接有链绳182(参见图3),在摆动件190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链绳182不会对摆动件190的运动形成阻碍。摆动件190在第二位置时,拉住链绳182使得摆动件190的顶端沿着第一表面151或第三表面153运动至第二表面152,可以使得摆动件190重新恢复第一位置,以便下次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其包括上述的警示装置100、高炉以及经过高炉下方的输送线。铁水车辆运载着铁水罐可以经过输送线进行输送。
其中,高炉下方设置有支架,支架将高炉支撑并在高炉下方形成容纳空间,输送线设置在高炉下方。高炉底部安装有隔热板,即是说输送线上方的高炉外壁安装有隔热板。
横梁110安装于高炉的炉台,警示装置100的摆动件190设置于输送线的上方。示例性的,摆动件190为直杆状结构。摆动件190在第一位置时,摆动件190的底端与高炉的隔热板齐平或者比隔热板更靠近输送线。示例性地,横梁110通过安装螺母111与高炉的炉台连接(参见图5),警示装置100安装在靠近输送线在容纳空间的入口的位置。示例性的,摆动件190在第一位置时呈竖直状态。
当铁水车辆载着铁水罐在输送线进行输送时,如果铁水车辆上的铁水罐包嘴触碰到摆动件190,会使得处于第一位置的摆动件190受力平衡被打破。在第一弹性件160的偏拉力的作用下,摆动件190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摆动件190触碰并启动开关120使得报警器130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对铁水罐包嘴进行处理,避免铁水罐包嘴超高对高炉底部的隔热板造成损害。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摆动件190的底端与高炉的隔热板齐平或者比隔热板更靠近输送线,如果铁水车辆上的铁水罐包嘴没有触碰到摆动件190的底端,则说明铁水罐包嘴也不会触碰到隔热板。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铁水罐超高预警方法,其利用上述的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进行,其包括:
当输送线上运行的铁水车辆的铁水罐触碰到摆动件190时,处于第一位置的摆动件190的受力平衡状态被打破,在第一弹性件160的作用下,摆动件190偏向支撑座150的面向其中一个开关120的侧面运动,使得摆动件190触碰并启动开关120使得报警器130发出警报。
当报警器130发出警报时,说明铁水车辆上的铁水罐包嘴超高可能会触碰到隔热板,则发出警报后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对铁水罐包嘴进行处理,避免铁水罐包嘴超高对高炉底部的隔热板造成损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包括高炉以及经过所述高炉下方的输送线,所述高炉底部安装有隔热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装置;
所述警示装置包括:
横梁,安装于所述高炉的炉台;
两个开关,两个所述开关均安装于所述横梁;
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开关电连接;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横梁连接,两个所述开关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相对两侧;
摆动件,所述摆动件设置于所述输送线的上方,所述摆动件的顶端与所述支撑座可转动地连接;
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安装于所述摆动件并能够弹性抵持于所述支撑座;所述摆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弹性机构抵持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面,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弹性机构抵持于所述支撑座的面向其中一个开关的侧面,且所述摆动件触碰并启动所述开关;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摆动件的底端与高炉的隔热板齐平或者比所述隔热板更靠近所述输送线;以及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摆动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梁或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拉伸量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拉伸量;所述第一弹性件被构造成为所述摆动件提供拉力并使得所述摆动件具有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趋势;
所述弹性机构包括第二弹性件、沿所述摆动件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抵持座和第二抵持座,所述第一抵持座活动连接于所述摆动件并能够沿所述摆动件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二抵持座固定于所述摆动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安装于所述第一抵持座和所述第二抵持座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第一抵持座使得所述第一抵持座能够抵持于所述支撑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贯穿所述支撑座的底面以及面向两个所述开关的所述侧面的槽和由所述槽分隔出的两个支撑壁,两个所述支撑壁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摆动件的顶端延伸至两个所述支撑壁之间的所述槽内并与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装置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活动套设于所述连接轴,所述轴套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壁之间,所述摆动件的顶端与所述轴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横梁或所述支撑座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摆动件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点,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和所述连接轴的轴心线上的一点共线设置,且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面以及所述支撑座的面向两个开关的所述侧面均为平面,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通过圆弧平滑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开关的一侧,当所述摆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摆动件接触或留有预设间隙用于限制所述摆动件的最大摆动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连接有链绳。
8.一种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横梁;
两个开关,两个所述开关均安装于所述横梁;
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开关电连接;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横梁连接,两个所述开关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相对两侧;
摆动件,所述摆动件的顶端与所述支撑座可转动地连接;
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安装于所述摆动件并能够弹性抵持于所述支撑座;所述摆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弹性机构抵持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面,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弹性机构抵持于所述支撑座的面向其中一个开关的侧面,且所述摆动件触碰并启动所述开关;以及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摆动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梁或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拉伸量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拉伸量;所述第一弹性件被构造成为所述摆动件提供拉力并使得所述摆动件具有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趋势;
所述弹性机构包括第二弹性件、沿所述摆动件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抵持座和第二抵持座,所述第一抵持座活动连接于所述摆动件并能够沿所述摆动件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二抵持座固定于所述摆动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安装于所述第一抵持座和第二抵持座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第一抵持座使得所述第一抵持座能够抵持于所述支撑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贯穿所述支撑座的底面以及面向两个所述开关的所述侧面的槽和由所述槽分隔出的两个支撑壁,两个所述支撑壁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摆动件的顶端延伸至两个所述支撑壁之间的所述槽内并与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装置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活动套设于所述连接轴,所述轴套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壁之间,所述摆动件的顶端与所述轴套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横梁或所述支撑座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摆动件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点,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和所述连接轴的轴心线上的一点共线设置,且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面以及所述支撑座的面向两个开关的所述侧面均为平面,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通过圆弧平滑过渡。
13.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开关的一侧,当所述摆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摆动件接触或留有预设间隙用于限制所述摆动件的最大摆动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连接有链绳。
15.一种铁水罐超高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利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进行,其包括:
当所述输送线上运行的铁水车辆的铁水罐触碰到所述摆动件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摆动件的受力平衡状态被打破,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摆动件偏向所述支撑座的面向其中一个开关的侧面运动,使得所述摆动件触碰并启动所述开关使得所述报警器发出警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15963.2A CN110340339B (zh) | 2019-08-05 | 2019-08-05 | 警示装置、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以及预警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15963.2A CN110340339B (zh) | 2019-08-05 | 2019-08-05 | 警示装置、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以及预警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40339A CN110340339A (zh) | 2019-10-18 |
CN110340339B true CN110340339B (zh) | 2021-01-05 |
Family
ID=68183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15963.2A Active CN110340339B (zh) | 2019-08-05 | 2019-08-05 | 警示装置、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以及预警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403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4385B (zh) * | 2020-03-09 | 2024-10-11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铁水罐过跨车的高炉-转炉生产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2341U (zh) * | 1990-03-15 | 1990-09-19 | 梁孟文 | 针板拉幅机自停报警装置 |
CN2092752U (zh) * | 1991-04-05 | 1992-01-08 | 兰炳旺 | 汽车轮胎缺、漏气显示报警装置 |
KR101184410B1 (ko) * | 2010-04-01 | 2012-09-24 | 김언주 | 래들 및 후크 자동 감시 시스템 |
CN202323798U (zh) * | 2011-11-20 | 2012-07-11 | 襄樊学院 | 涵洞限高架预警装置 |
CN202701316U (zh) * | 2012-08-07 | 2013-01-30 |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转炉钢包包沿高度测量装置 |
CN103426310A (zh) * | 2013-08-21 | 2013-12-04 | 梁崇彦 | 一种道路限高架的前置活动摆臂式检测报警系统 |
CN205810687U (zh) * | 2016-06-21 | 2016-12-14 | 新昌县富士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液位开关 |
CN108252239A (zh) * | 2018-01-16 | 2018-07-06 | 江苏海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道路用限高报警及拦截装置 |
CN208895191U (zh) * | 2018-08-01 | 2019-05-24 | 张家港名阳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自动车床的带无料报警的自动送料装置 |
-
2019
- 2019-08-05 CN CN201910715963.2A patent/CN11034033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40339A (zh) | 2019-10-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40339B (zh) | 警示装置、铁水罐超高警示系统以及预警方法 | |
CN213792859U (zh) | 一种分拣翻盘机构及分拣设备 | |
KR20100076419A (ko) | 리턴 벨트가 턴오버되는 벨트 컨베이어 장치 | |
CN102678943A (zh) | 一种双层单门电动锁风翻板阀 | |
JP2009249140A (ja) | ガラス管の排除装置 | |
JP2014073899A (ja) | 搬送物の搬送装置 | |
JP2008222333A (ja) | 位置決めピンを用いた位置決め装置 | |
KR20180069447A (ko) | 벨트 컨베이어 슈트의 스커트 장치 | |
KR101520936B1 (ko) | 자동차 시트의 이송장치 | |
KR200450326Y1 (ko) | 대차용 스토퍼 | |
CN202807781U (zh) |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发号机构 | |
US6619468B1 (en) | Safety switch for overhead conveyor track | |
KR101225731B1 (ko) | 벨트 컨베이어 감지장치 | |
US2179186A (en) | Belt conveyer | |
TWI680930B (zh) | 輸送皮帶清潔器的恆壓裝置 | |
KR20130023679A (ko) | 벨트컨베이어용 손상 감지장치 | |
JP5992082B2 (ja) | ワーク検知装置 | |
CN202414703U (zh) | 用于监测皮带机上的物料的监测装置和皮带机 | |
JP2010095344A (ja) | パイプコンベア | |
US20070284227A1 (en) | Return roller assembly | |
JP2007216941A (ja) | 搬送装置 | |
JP7643153B2 (ja) | ベルトコンベアの荷切れ検知装置 | |
US8672119B2 (en) | System for conveying a part | |
CN111891711B (zh) | 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序用防反入料震碗 | |
KR102372476B1 (ko) | 트리퍼카용 낙광 방지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