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5376B - 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35376B CN110335376B CN201910441209.4A CN201910441209A CN110335376B CN 110335376 B CN110335376 B CN 110335376B CN 201910441209 A CN201910441209 A CN 201910441209A CN 110335376 B CN110335376 B CN 1103353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channel
- mobile terminal
- electronic lock
- environment monitoring
- rece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3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26 mechanical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545 inva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5 non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开启电子锁,所述电子锁设置在环境监测设备壳体的内部;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通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部安全开锁的方法,实现了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控安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工业物联网的深入发展,各种在线监测设备得到大范围的普及应用。许多环境监测设备安装在野外环境,用于采集室外的数据,为了防止设备的非自然损坏,对防盗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设备的防盗,有些只能安装在隐蔽的位置或者安装在高空中,这对设备的检修和安装提高了要求,有些安装在地面时,在壳体外安装安全性高的防盗锁,这对费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包括: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开启电子锁,所述电子锁设置在环境监测设备壳体的内部;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创建与移动终端的第一通信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通道通过移动网络进行无线传输;创建与移动终端的第二通信通道,其中,所述第二通信通道通过以下之一进行无线传输:蓝牙、WiFi、ZigBee、近场通信NFC。
可选的,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包括:监测当前位置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在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同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
可选的,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包括: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电子锁的电磁线圈上电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磁线圈在通电时吸附锁舌弹出锁簧完成开锁,所述电子锁包括:所述电磁线圈、所述锁簧、所述锁舌。
可选的,在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开启所述电子锁的电源开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装置,包括:创建模块,用于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开启电子锁,所述电子锁设置在环境监测设备壳体的内部;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创建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创建单元,用于创建与移动终端的第一通信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通道通过移动网络进行无线传输;第二创建单元,用于创建与移动终端的第二通信通道,其中,所述第二通信通道通过以下之一进行无线传输:蓝牙、WiFi、ZigBee、近场通信NFC。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当前位置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同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电子锁的电磁线圈上电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磁线圈在通电时吸附锁舌弹出锁簧完成开锁,所述电子锁包括:所述电磁线圈、所述锁簧、所述锁舌。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启动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之前,开启所述电子锁的电源开关。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系统,包括:防盗壳体,电子锁,控制组件,其中,所述防盗壳体,包裹在所述环境监测设备的外部,包括防盗门和防盗壳;所述电子锁,设置在所述防盗壳体内,与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防盗门连接,包括控制单元和机械锁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防盗壳体内,与所述电子锁连接,包括:通信模块,用于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以及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控制指令,以及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开启所述电子锁。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控制指令,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提供了一种内部安全开锁的方法,通过简单、低成本的材料,实现了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功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室外监测仪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监测设备的工作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系统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室外监测仪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室外监测仪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室外监测仪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室外监测仪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可选地,上述室外监测仪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室外监测仪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室外监测仪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室外监测仪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室外监测仪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通道建立在移动终端与环境监测设备之间,可以是直接端对端的通信通道,也可以是经过基站、服务器等中转建立的通信通道;
步骤S204,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
步骤S206,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开启电子锁,所述电子锁设置在环境监测设备壳体的内部;
本实施例的开锁指令是在移动终端生成并发送的指令,环境监测设备在接收到开锁指令后,将其转换为电子锁可以识别的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的电子锁设置在环境监测设备的客体内部,在正常情况下,是锁止状态,用于保护环境监测设备不受外物侵扰,起到防盗和保护的作用,在接收到开锁指令时,电子锁执行开锁操作。
步骤S208,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通过上述步骤,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控制指令,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提供了一种内部安全开锁的方法,通过简单、低成本的材料,实现了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功能。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环境监测设备或其防盗设备,如空气质量监测仪,气温监测仪,湿度监测仪等,也可以是其他的类似装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方式一:创建与移动终端的第一通信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通道通过移动网络进行无线传输;移动网络为由接入网、核心网、验证服务器等组成的无线网络,其中,移动网络也叫蜂窝网络,如移动、联通等服务商的网络。
在创建第一通信通道时,包括:移动终端(如手机、监测终端、运维终端等具备通信功能的设备)开启软件,该软件通过移动网络连接至验证服务器,该验证服务器与环境监测设备内置的通信模块保持连接,该验证服务器还可以同时获取该移动终端的第一位置以及环境监测设备的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差距小于指定阈值时,才建立移动终端与环境监测设备的通信通道,以防止误触。
方式二:创建与移动终端的第二通信通道,其中,所述第二通信通道通过以下之一进行无线传输:蓝牙、WiFi、ZigBee、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
本实施例中的蓝牙、WiFi、ZigBee、近场通信NFC就是设备与设备间的D2D通信模式,不用基站或远程的通信网络,可以建立近距离的通信通道,本实施例中的环境监测设备和移动终端均内置近距离通信模块(蓝牙、WiFi、ZigBee、NFC),双方在开启状态时,一方发起信号搜索和连接请求,另一方在接收到连接请求并同时请求后,即可建立第二通信通道,本实施例的第二通信通道由蓝牙、WiFi、ZigBee、NFC中的一个通道或多个通道组成。
在创建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二通信通道时,可以选择同时建立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二通信通道,也可以按照优先级只建立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二通信通道中的一个,在同时建立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二通信通道,并采用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二通信通道双通道与环境监测设备交互时,安全性更高。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按照移动终端当前位置的信号强度来选择使用单通道或双通道来交互,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包括:
S11,监测当前位置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
S12,在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同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
在一个示例中,在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时,也可以选择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同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预设门限为-90dBm,第二预设门限为-110dBm。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包括: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电子锁的电磁线圈上电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磁线圈在通电时吸附锁舌弹出锁簧完成开锁,所述电子锁包括:所述电磁线圈、所述锁簧、所述锁舌。
在环境监测设备正常工作时,电子锁处于锁止状态,在该状态下,电磁线圈未通电,锁簧利用弹力拉住所述锁舌插入锁孔,电子锁的机械功能起作用,环境监测设备会被完全锁死,从而能够防盗。可选的,在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开启所述电子锁的电源开关。
本实施例的电子锁的电源可以是外接的或者是内置的,在采用外接电源时,在启动该电子锁时,还需要为其上电,以使其内置的通信模块和控制单元等能够正常工作。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监测设备的工作示意图,示意了一种可用于在线监测设备的实用防盗装置。包括:1、电子装置,即电子锁;2、控制系统及无线模块(包括移动通信模块,蓝牙模块等);3、操作软件、应用在移动终端,用于建立近距离通信通道;4、移动终端(手机app等),用于建立远程通信的通信通道。
环境监测设备工作过程:正常状态下,设备整机处于自锁状态,电子装置不工作,设备被完全锁死。设备需要打开机箱查看内部情况或者检修时,可以通过操作软件或者移动终端给设备发送指令。指令通过无线模块的通信信道或者蓝牙的传输通道,发送给设备无线模块及蓝牙模块,控制组件采集移动终端发送的指令,对电子设备置进行通电,设备开锁。
本实施例的防盗装置,提供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控制模式,可以实现对设备的防盗设计。该设备具有双通道的控制指令接收装置,当设备安装于现场环境恶劣,没有通信信号的地理位置时,可以通过蓝牙模块等近距离通信方式来开锁,保证了设备功能的稳定实现。设备机械结构具有防盗设计,电子设备不工作时,设备外壳完全关闭,无明显缝隙,起到防盗作用,设备断电时电子设备的机械功能起作用,设备会被完全锁死,从而能够防盗。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创建模块40,接收模块42,生成模块44,发送模块46,其中,
创建模块40,用于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
接收模块42,用于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
生成模块44,用于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开启电子锁,所述电子锁设置在环境监测设备壳体的内部;
发送模块46,用于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创建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创建单元,用于创建与移动终端的第一通信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通道通过移动网络进行无线传输;第二创建单元,用于创建与移动终端的第二通信通道,其中,所述第二通信通道通过以下之一进行无线传输:蓝牙、WiFi、ZigBee、近场通信NFC。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当前位置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同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电子锁的电磁线圈上电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磁线圈在通电时吸附锁舌弹出锁簧完成开锁,所述电子锁包括:所述电磁线圈、所述锁簧、所述锁舌。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启动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之前,开启所述电子锁的电源开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系统,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系统的连接图,包括:
防盗壳体50,电子锁52,控制组件54,其中,所述防盗壳体,包裹在所述环境监测设备的外部,环境监测设备在防盗壳体的箱体内部,包括防盗门和防盗壳;所述电子锁,设置在所述防盗壳体的箱体内,与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防盗门连接,包括控制单元和机械锁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防盗壳体的箱体内,与所述电子锁连接,包括:通信模块,用于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以及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控制指令,以及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开启所述电子锁。
本实施的防盗壳体可以使用金属材料或者非金属材料制成,在使用金属材料的防盗壳体时,通信模块的延伸在防盗壳体外部,或者天线直接在壳体内部与防盗壳体接触,可以防止金属壳体对信号的屏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
S2,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
S3,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开启电子锁,所述电子锁设置在环境监测设备壳体的内部;
S4,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
S2,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
S3,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开启电子锁,所述电子锁设置在环境监测设备壳体的内部;
S4,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
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生成并发送的开锁指令;
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开启电子锁,所述电子锁设置在环境监测设备壳体的内部;
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其中,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创建与移动终端的第一通信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通道通过移动网络进行无线传输;创建与移动终端的第二通信通道,其中,所述第二通信通道通过以下之一进行无线传输:蓝牙、WiFi、ZigBee、近场通信NFC;
所述创建与移动终端的第一通信通道包括:由所述移动终端开启软件,其中,所述软件通过移动网络连接至验证服务器,所述验证服务器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内置的通信模块保持连接;通过所述验证服务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环境监测设备的第二位置;若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差距小于指定阈值,则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的通信通道;
所述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还包括:同时建立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其中,同时建立的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二通信通道,采用双通道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交互;或,按照优先级建立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中的任意一个;
其中,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生成并发送的开锁指令包括:监测当前位置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在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同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包括:
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电子锁的电磁线圈上电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磁线圈在通电时吸附锁舌弹出锁簧完成开锁,所述电子锁包括:所述电磁线圈、所述锁簧、所述锁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开启所述电子锁的电源开关。
4.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生成并发送的开锁指令;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开启电子锁,所述电子锁设置在环境监测设备壳体的内部;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创建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创建单元,用于创建与移动终端的第一通信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通道通过移动网络进行无线传输;第二创建单元,用于创建与移动终端的第二通信通道,其中,所述第二通信通道通过以下之一进行无线传输:蓝牙、WiFi、ZigBee、近场通信NFC;
所述创建模块用于:由所述移动终端开启软件,其中,所述软件通过移动网络连接至验证服务器,所述验证服务器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内置的通信模块保持连接;通过所述验证服务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环境监测设备的第二位置;若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差距小于指定阈值,则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的通信通道;
所述创建模块还用于:同时建立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其中,同时建立的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二通信通道,采用双通道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交互;或,按照优先级建立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中的任意一个;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当前位置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生成并发送的开锁指令;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同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
5.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盗壳体,电子锁,控制组件,其中,
所述防盗壳体,包裹在所述环境监测设备的外部,包括防盗门和防盗壳;
所述电子锁,设置在所述防盗壳体内,与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防盗门连接,包括控制单元和机械锁件;
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防盗壳体内,与所述电子锁连接,包括:通信模块,用于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以及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生成并发送的开锁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控制指令,以及向所述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开启所述电子锁;
其中,所述创建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通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创建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通信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通道通过移动网络进行无线传输;创建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通信通道,其中,所述第二通信通道通过以下之一进行无线传输:蓝牙、WiFi、ZigBee、近场通信NFC;
所述控制组件用于:由所述移动终端开启软件,其中,所述软件通过移动网络连接至验证服务器,所述验证服务器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内置的通信模块保持连接;通过所述验证服务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环境监测设备的第二位置;若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差距小于指定阈值,则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的通信通道;
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同时建立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其中,同时建立的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二通信通道,采用双通道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交互;或,按照优先级建立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中的任意一个;
其中,所述通过所述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生成并发送的开锁指令包括:监测当前位置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在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通道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门限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同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指令。
6.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7.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41209.4A CN110335376B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41209.4A CN110335376B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35376A CN110335376A (zh) | 2019-10-15 |
CN110335376B true CN110335376B (zh) | 2021-11-26 |
Family
ID=68140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41209.4A Active CN110335376B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3537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83680A (zh) * | 2019-11-19 | 2020-04-2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系统以及装置 |
CN111402466A (zh) * | 2020-04-17 | 2020-07-10 | 章家爱 | 一种可防拆的装置及其锁定解锁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216900B1 (en) * | 2000-12-22 | 2008-01-2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Remot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use with a vehicle and fob unit therefore |
CN102594539B (zh) * | 2011-01-04 | 2017-03-01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遥控无钥匙进入系统 |
WO2017064107A1 (en) * | 2015-10-12 | 2017-04-20 | Communithings Sa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 control |
CN105761341A (zh) * | 2016-02-01 | 2016-07-13 | 深圳市亲邻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门禁开启方法、门禁装置以及系统 |
CN106710052A (zh) * | 2017-01-21 | 2017-05-24 |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智能共享车辆及其实现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
CN206674204U (zh) * | 2017-03-16 | 2017-11-24 | 厦门矽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根据信号强度自行切换的工控设备 |
CN107135259A (zh) * | 2017-05-03 | 2017-09-05 | 无锡租八戒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设备上的app与车辆的通信系统及其租车系统 |
CN109523653A (zh) * | 2017-09-19 | 2019-03-26 | 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的大气监测智能防盗系统 |
CN208013715U (zh) * | 2018-01-09 | 2018-10-26 | 桑田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普通门禁升级为云门禁的通用物联网智能模块 |
CN108230508A (zh) * | 2018-01-09 | 2018-06-29 | 桑田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模块云门禁系统控制和管理方法 |
-
2019
- 2019-05-24 CN CN201910441209.4A patent/CN11033537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35376A (zh) | 2019-1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92027B2 (en) | Zero-touch Wi-Fi | |
CN106553617B (zh) | 车辆控制方法、共享方法及装置 | |
EP2821972B1 (en) | Key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
US10764256B2 (en) | Smart phone, vehicle control system having smart phone, and control method | |
US9110772B2 (en) | Mobile device-activated vehicle functions | |
EP3651016A1 (en) | Software update device | |
CN108713219A (zh) | 用于解锁具有发动机启动和/或车辆进入系统的机动车的方法和设备 | |
US20100321203A1 (en) | Intelligent user-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 |
EP3641355B1 (en) | Server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working of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 |
CN110335376B (zh) | 环境监测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 | |
JP2016527779A (ja) | アクセス制御通信装置、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 |
JP5886333B2 (ja) |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 |
CN104890623A (zh) | 车载智能终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US20140167983A1 (en) | Integration of vehicle with home-centric system | |
EP3452903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oud-networked stand-alone dual modulation lan | |
CN107545619A (zh) | 一种声波门禁系统和声波门禁控制方法 | |
US9451074B2 (en) | Method of installing a home-automation system, and an associated home-automation system | |
US20170339004A1 (en) | Hub To Hub Repair of A Redundant Star Network | |
US12365310B2 (en) |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9667804B1 (en) | Efficient hub switching for mobile network devices | |
US11329772B2 (en) | Redundant network system | |
KR20230026341A (ko) | 연결 잠금 시스템 | |
CN114221829A (zh) | 一种边缘侧智能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204406505U (zh) | 基于手机无线控制的智能门锁管理系统 | |
WO2018190223A1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親機、親機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100071 Beijing Fengtai Auto Museum West Road No. 8 Courtyard 1 Building 6 Floor 60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ingshi Ruid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1 Beijing Fengtai Auto Museum West Road No. 8 Courtyard 1 Building 6 Floor 606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INSIGHTS VALUE TECHNOLOGY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