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333997B - 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3997B
CN110333997B CN201910635695.3A CN201910635695A CN110333997B CN 110333997 B CN110333997 B CN 110333997B CN 201910635695 A CN201910635695 A CN 201910635695A CN 110333997 B CN110333997 B CN 1103339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quipment
software
use information
n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56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33997A (zh
Inventor
徐志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o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o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o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o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356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339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33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3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33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39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52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5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user profiles and persona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使用不同方式获取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基于预先设置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以及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确定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从确定的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通过上述方法将使用不同方式获取得到的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仅需对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分析,不需要一一对使用不同方式获取得到的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都进行分析,使得分析过程简单,分析所需时间较短,分析的效率较高,时间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等设备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用户通过在设备上安装工作软件或日常生活中爱好的软件,从而利用安装的软件满足用户日常工作、生活的需求,因而,用户通过在设备中安装软件或使用安装在设备中的软件形成的设备使用信息,能够有效反映用户的兴趣、爱好等用户需求信息。因此,通过对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得到用户的兴趣、爱好等需求信息,从而基于用户的需求信息向用户推送与需求信息相关的软件。例如,为了避免获取到的信息产生遗漏,在通过不同方式获取到手机中安装的软件信息后,针对每一获取到的软件信息进行分析,若分析得到该手机中安装有游戏软件,则可确定该手机对应的用户为游戏用户,进而可得到该用户的爱好为游戏,从而可以定时或不定时向该用户推送新游戏信息。
现有技术中,通过不同方式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设备使用信息,例如,通过设备上安装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获取设备使用信息,或者通过设备的开发商获取设备使用信息等,由于不同方式获取得到的设备使用信息存在差别,因此,需要对不同方式获取得到的设备使用信息一一进行分析,得到用户的需求信息,然后,依据该得到的需求信息进行信息推送。但是,一一对不同方式获取得到的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分析,分析所需时间较长,分析过程较为繁琐,使得分析的效率较低,时间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分析的效率,降低分析的时间成本。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不同方式获取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
基于预先设置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以及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确定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从确定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所述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使用不同方式获取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每个设备使用信息,分别依据预设类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使用信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基本信息包括: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广告标识符IDFA、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安卓标识号Android ID,所述基于预先设置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以及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确定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包括:检测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IMEI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所述IMEI确定为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IDFA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所述IDFA确定为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MAC地址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所述MAC地址确定为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Android ID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所述Android ID确定为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若是,删除所述设备使用信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软件信息包括:软件名、以及包名;所述从确定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所述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依据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中的软件信息,确定所述软件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
若确定的所述软件信息对应的所述标识信息为包名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或者,若确定的所述软件信息对应的所述标识信息为软件名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软件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确定的所述软件信息对应的所述标识信息为包名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当所有所述软件信息中的所述软件名均为空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将包含相同包名的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合并,合并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对应的所述软件名为空;
或者,当任一软件信息中的软件名不为空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将包含相同包名的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合并,合并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对应的所述软件名为出现次数最多的软件名。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件信息还包括:版本号、软件属性、以及时间戳,所述方法还包括:
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对应的所述版本号为最高版本号,对应的所述时间戳为最大时间戳,对应的所述软件属性为出现次数最多的软件属性值对应的软件属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使用不同方式获取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
设备标识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以及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确定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融合模块,用于从确定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所述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对每个设备使用信息,分别依据预设类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使用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包括:使用不同方式获取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基于预先设置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以及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确定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从确定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所述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通过上述方法将使用不同方式获取得到的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仅需对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分析,不需要一一对使用不同方式获取得到的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都进行分析,使得分析过程简单,分析所需时间较短,分析的效率较高,时间成本较低。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301-获取模块;302-设备标识信息确定模块;303-融合模块;400-电子设备;401-处理器;402-存储器;403-总线;4021-内存;4022-外部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通过不同方式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设备使用信息,例如,通过设备上安装的SDK获取设备使用信息,或者通过设备的开发商获取设备使用信息等,由于不同方式获取得到的设备使用信息存在差别,因此,需要对不同方式获取得到的设备使用信息一一进行分析,得到用户的需求信息,然后,依据该得到的需求信息进行信息推送。但是,一一对不同方式获取得到的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分析,分析所需时间较长,分析过程较为繁琐,使得分析的效率较低,时间成本较高。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S101-S103,具体过程如下:
S101,使用不同方式获取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等。不同方式获取设备使用信息时,可以通过设备上安装的SDK获取设备使用信息,也可以通过设备开发商获取设备使用信息,也可以通过设备的持有者直接获取设备使用信息等。
设备使用信息包括:软件信息以及设备基本信息。其中,软件信息是安装的软件信息或运行的软件信息。作为一可选实施例,软件信息包括:软件名、或/和包名,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版本号、软件属性、时间戳,软件属性用于标识软件是预置软件还是非预置软件,示例性的,可以用0和1表示软件属性,例如,1表示该软件为预置软件,0为非预置软件。
例如,多条软件信息可以表示为:
[{"version":"8.0.0.300","package":"com.huawei.hifolder","type":"1"},{"version":"7.0-2996264","package":"com.android.cts.priv.ctsshim","type":"1"},{"version":"7.0300.02","package":"com.moji.mjweather","type":"0"}]。
其中,{"version":"8.0.0.300","package":"com.huawei.hifolder","type":"1"}为一条软件信息,package为包名标识,com.huawei.hifolder为包名,version为版本,8.0.0.300为具体的版本号,type为软件属性,1表示该软件为预置软件。
设备基本信息用于表明设备使用信息的来源,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安卓标识号(Android Identity document,AndroidID)、广告标识符(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IDFA)等。其中,IMEI为设备的序列号,每个设备对应的IMEI是唯一的;MAC地址为设备的硬件标识符,由设备的生产商确定;AndroidID是在设备首次启动时,由设备上安装的系统随机生成的,当设备再次启动时,AndroidID不会发生改变,但是当设备升级系统或者重装系统时,AndroidID会由升级后的系统或者重装后的系统重新随机生成,AndroidID会发生改变;IDFA为安装iOS系统的设备独有的广告标识符,不同的设备对应的IDFA不同。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在使用不同方式获取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后,该方法还包括:
对每个设备使用信息,分别依据预设类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使用信息。
示例性的,处理过程为判断设备使用信息中是否包括预设类型信息;若不包括,则将该预设类型信息设置为空,并将设置为空的该预设类型信息添加至设备使用信息中;若包括,则标记该预设类型信息,并从设备使用信息中,将除预设类型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删除,得到处理后的设备使用信息。
示例性的,预设类型信息包括:软件信息、IMEI、MAC地址、AndroidID、IDFA、时间戳。依据上述方法对不同方式获取得到的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中的每个设备使用信息分别进行处理,可得到处理后的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
示例性说明,若预设类型信息包括:版本、包名、软件属性、软件名、IMEI、MAC地址、AndroidID、IDFA、时间戳。假设处理前的设备使用信息为:
[{"version":"8.0.0.300","package":"com.huawei.hifolder","type":"1"},{"version":"7.0300.02","package":"com.moji.mjweather","type":"0"}],IMEI:1A1B1C,MAC地址:1A1B1C2D,数据状态:测试,时间戳:1516243806。
则处理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为:
[{"version":"8.0.0.300","package":"com.huawei.hifolder","type":"1",软件名:空},{"version":"7.0300.02","package":"com.moji.mjweather","type":"0",软件名:空}],IMEI:1A1B1C,MAC地址:1A1B1C2D,AndroidID:空,IDFA:空,时间戳:1516243806。
S102,基于预先设置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以及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确定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同一设备可能具有不同的标识信息,例如,对于手机,可以以手机号或IMEI或Android ID分别进行标识,因而,预先设置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以确定该设备以哪一标识作为设备标识信息,从而便于后续对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为设备标识信息优先级规则,通过设置设备标识信息优先级规则,可以确定以哪一设备标识信息来表征设备使用信息。其中,若不同的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相同,则表示不同的设备使用信息是基于同一设备获取得到的。作为一可选实施例,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包括:IMEI的优先级最大,IDFA的优先级次之,MAC地址的优先级再次之,Android ID的优先级最小。
本申请实施例中,IMEI为设备的序列号,每一设备对应一IMEI,但是IMEI存在无法获取的情况,即设备基本信息中IMEI为空;则以IDFA作为设备标识信息,IDFA是安装iOS系统的设备标识信息,不同设备对应的IDFA不同,并以IDFA作为设备标识信息,若设备的IDFA无法获取或者不存在,即设备基本信息中IDFA为空,则以设备基本信息中的MAC地址作为设备标识信息,若设备基本信息中MAC地址为空,则以设备的Android ID作为设备标识信息。这样,通过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确定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可以基于设备标识信息判断不同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是否相同,由于设备与用户相关联,进而能够判断不同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用户是否为同一用户。同时,将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即将使用不同方式获取的同一设备的不同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然后对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分析,不需要一一对使用不同方式获取得到的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都进行分析,提高了分析的效率。进一步的,避免将其他设备的设备使用信息与该设备的设备使用信息融合,提高了基于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分析的准确度。
示例性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包括:IMEI的优先级最大,IDFA的优先级次之,MAC地址的优先级再次之,Android ID的优先级最小,则基于预先设置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以及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确定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包括:
检测该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IMEI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IMEI确定为该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该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IDFA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IDFA确定为该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该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MAC地址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MAC地址确定为该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该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Android ID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Android ID确定为该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删除该设备使用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该设备使用信息的信息中的Android ID为空,则删除该设备使用信息,不对该设备使用信息与其他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处理。
S103,从确定的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设备标识信息相同包括:设备标识信息名称以及设备标识信息值均相同。例如,若设备使用信息X的设备标识信息为:IMEI:1A2B3C,其中,IMEI为设备标识信息名称,1A2B3C为设备标识信息值,设备使用信息Y的设备标识信息为:IMEI:1A2B3C,由于设备使用信息X与设备使用信息Y的设备标识信息名称均为IMEI,且设备使用信息X与设备使用信息Y的设备标识信息值均为1A2B3C,则设备使用信息X与设备使用信息Y的设备标识信息相同,能够进行融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包括:使用不同方式获取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基于预先设置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以及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确定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从确定的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通过上述方法将使用不同方式获取得到的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仅需对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分析,不需要一一对使用不同方式获取得到的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都进行分析,使得分析过程简单,分析所需时间较短,分析的效率较高,时间成本较低。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软件信息包括:软件名、以及包名;从确定的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首先,依据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中的软件信息,确定该软件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软件信息中的包名不为空时,则包名为该条软件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若软件信息中包名为空时,则软件名为该软件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软件名为软件的名称,包名为软件安装后生成的软件信息对应的名称,一个软件的软件名会发生改变,但软件对应的包名不会发生改变,例如,淘宝的软件名可能为淘宝、淘宝618、淘宝双11等,不论淘宝的软件名是淘宝还是淘宝618,对应的包名均为:"com.taobao.taobao"。
其次,若确定的软件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为包名时,则基于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软件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为包名时,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软件信息中的软件名为空;二、软件信息中的软件名不为空。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若确定的软件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为包名时,则基于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当所有软件信息中的软件名均为空时,基于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将包含相同包名的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合并,合并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对应的软件名为空。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中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包含的软件信息进行融合,即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中包含的软件信息进行融合。例如,若设备使用信息A、设备使用信息B、设备使用信息C的设备标识信息均为IMEI:1A1B1C,则认为设备使用信息A、设备使用信息B、设备使用信息C的设备标识信息相同,可以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例如,设备使用信息A、设备使用信息B、设备使用信息C的具体内容如下:
若设备使用信息A中的多条软件信息为[{包名:com.mm.cn,软件名:空;},{包名:com.6kk.ok,软件名:空;},{包名:com.mn.cn,软件名:空;}];
设备使用信息B中的多条软件信息为[{包名:com.mm.cn,软件名:空;},{包名:com.6kk.ok,软件名:空;},{包名:com.nn.cn,软件名:空;}];
设备使用信息C中的多条软件信息为[{包名:com.mn.cn,软件名:空;},{包名:com.6kk.ok,软件名:空;},{包名:com.nn.cn,软件名:空;}];
则基于包名将设备使用信息A、设备使用信息B、设备使用信息C进行融合后得到的设备使用信息的软件信息为:
[{包名:com.mm.cn,软件名:空;},{包名:com.6kk.ok,软件名:空;},{包名:com.mn.cn,软件名:空;},{包名:com.nn.cn,软件名:空;}]。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若确定的软件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为包名时,则基于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还包括:
当任一软件信息中的软件名不为空时,则基于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将包含相同包名的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合并,合并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对应的软件名为出现次数最多的软件名。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软件信息中既包括包名也包括软件名时,则将出现次数最多的软件名作为融合后的包名对应的软件名,得到融合后的软件信息,进而得到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
例如,若多个设备使用信息包括设备使用信息D、设备使用信息E、设备使用信息F,其中,设备使用信息D、设备使用信息E、设备使用信息F中的多条软件信息的具体内容分别如下:
[{软件名:111,包名:com.mm.cn;},{软件名:211,包名:com.6kk.ok;},{软件名:321,包名:com.mn.cn;}];
[{软件名:123,包名:com.mm.cn;},{软件名:211,包名:com.6kk.ok;},{软件名:122,包名:com.nn.cn;}];
[{软件名:123,包名:com.mm.cn;},{软件名:211,包名:com.6kk.ok;},{软件名:122,包名:com.nn.cn;}];
则将设备使用信息D、设备使用信息E、设备使用信息F融合后,得到的软件信息为:
[{软件名:123,包名:com.mm.cn;},{软件名:211,包名:com.6kk.ok;},{软件名:321,包名:com.mn.cn;},{软件名:122,包名:com.nn.cn}]。
示例性的,在确定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软件信息对应的软件名时,若不同软件名出现的次数相同,则可以通过比较包括不同软件名的多个设备使用信息中的时间戳的大小,选择时间戳较大的软件名作为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软件信息对应的软件名。
例如,若多个设备使用信息包括设备使用信息D、设备使用信息E、设备使用信息G、设备使用信息H,设备使用信息D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com.mm.cn;},设备使用信息E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23,包名:com.mm.cn;},设备使用信息G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com.mm.cn;},设备使用信息H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23,包名:com.mm.cn;},则包名:com.mm.cn对应的软件名:111与软件名123出现的次数相同,则需要比较设备使用信息D、设备使用信息E、设备使用信息G、设备使用信息H中的时间戳的大小,若设备使用信息D中的时间戳为:1516248904;设备使用信息E中的时间戳为1516229957;设备使用信息G中的时间戳为1516227783;设备使用信息H中的时间戳为1516243806,可知,设备使用信息D中的时间戳最大,则融合后得到的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com.mm.cn;}。
进一步的,作为一可选实施例,从确定的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还包括:
若确定的软件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为软件名时,则基于软件信息的软件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示例性的,当所有软件信息中的包名均为空时,基于软件信息的软件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将包含相同软件名的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合并,合并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对应的包名为空。
示例性的,若软件信息中包名为空时,则软件名为该软件信息的标识信息。例如,若多个设备使用信息包括设备使用信息O、设备使用信息P、设备使用信息Q。设备使用信息O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空;},设备使用信息P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23,包名:空;},设备使用信息Q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空;},则设备使用信息O、设备使用信息P、设备使用信息Q的标识信息均为软件名,将设备使用信息O、设备使用信息P、设备使用信息Q融合后可得软件名:111以及软件名:123;则得到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空;},{软件名:123,包名:空;}]。
进一步的,若多个设备使用信息中既存在设备标识信息为包名的设备使用信息,也存在设备标识信息为软件名的设备使用信息,则首先,从设备标识信息为包名的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的第一设备使用信息;然后,从标识信息为软件名的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的第二设备使用信息;最后,将融合后的第一设备使用信息以及融合后的第二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示例性说明,多个设备使用信息包括设备使用信息一、设备使用信息二、设备使用信息三、设备使用信息四、设备使用信息五、设备使用信息六。设备使用信息一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空;},设备使用信息二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23,包名:空;},设备使用信息三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空;},设备使用信息四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23,包名:com.mm.cn;}设备使用信息五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空,包名:com.mm.cn;}设备使用信息六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com.6kk.ok;},分析可知,设备使用信息一、设备使用信息二、设备使用信息三的设备标识信息均为软件名,设备使用信息四、设备使用信息五、设备使用信息六的设备标识信息均为包名,则首先,将设备使用信息四、设备使用信息五、设备使用信息六进行融合后可得融合后的第一设备使用信息为:{软件名:123,包名:com.mm.cn;},{软件名:111,包名:com.6kk.ok;};其次,将设备使用信息一、设备使用信息二、设备使用信息三进行融合后可得融合后的第二设备使用信息:{软件名:111,包名:空;},{软件名:123,包名:空;};最后,将融合后的第一设备使用信息以及融合后的第二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可得:{软件名:123,包名:com.mm.cn;},{软件名:111,包名:com.6kk.ok;}。
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一可选实施例,软件信息还包括:版本号、软件属性、以及时间戳,参见图2所示的另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还包括:
S104,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对应的版本号为最高版本号,对应的时间戳为最大时间戳,对应的软件属性为出现次数最多的软件属性值对应的软件属性。
示例性说明,为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确定对应的时间戳的过程为:从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中选择最大时间戳作为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时间戳。例如,若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包括设备使用信息A、设备使用信息B、设备使用信息C,设备使用信息A中的包括时间戳:1516249904;设备使用信息B中包括的时间戳:1516250083;设备使用信息C中包括的时间戳:1516272185;可知时间戳:1516272185最大,则将设备使用信息A、设备使用信息B、设备使用信息C融合后得到的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时间戳为1516272185。
示例性说明,为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确定对应的版本号的过程为:从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软件信息中取最高版本号作为融合后的软件信息对应的版本号。例如,若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包括设备使用信息M、设备使用信息N,设备使用信息M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com.mm.cn,版本号:8.0.0.300;},设备使用信息N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com.mm.cn,版本号:8.1.0.300;},可知版本号:8.1.0.300高于版本号:8.0.0.300,故融合后的软件信息对应的版本号为:8.1.0.300,则将设备使用信息M、设备使用信息N融合后,得到的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com.mm.cn,版本号:8.1.0.300;}。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若版本号的格式不一致,无法比较版本号的高低时,还可以通过比较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中的时间戳的大小,选择时间戳较大的版本号作为融合后的软件信息对应的版本号。例如,若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包括设备使用信息M、设备使用信息L,设备使用信息M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com.mm.cn,版本号:8.0.0.300;},时间戳:1162578;设备使用信息L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com.mm.cn,版本号:8.0-2567164;},时间戳:1163827;由于版本号:8.0.0.300与版本号:8.0-2567164的格式不一致,无法比较版本号的高低,则比较软件信息M与软件信息L的时间戳的大小,可知时间戳:1163827大于时间戳:1162578,则融合后的软件信息对应的版本号为:8.0-2567164,则将设备使用信息M、设备使用信息L融合后,得到的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com.mm.cn,版本号:8.0-2567164;}。
示例性说明,为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确定对应的软件属性的过程为:从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中取该软件信息对应的软件属性出现次数较多的属性值作为融合后的软件信息对应的软件属性。例如,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为设备使用信息W、设备使用信息Z、设备使用信息K,设备使用信息W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com.mm.cn,版本号:8.0.0.300,软件属性:1;},设备使用信息Z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com.mm.cn,版本号:8.1.0.300,软件属性:0;},设备使用信息K中的一条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com.mm.cn,版本号:8.2.0.300,软件属性:0;},可知融合后的软件信息对应的软件属性为0,则融合后的软件信息为{软件名:111,包名:com.mm.cn,版本号:8.2.0.300,软件属性:0;}。其中,1表示该软件为预置软件,0为非预置软件。进一步的,若出现次数相同,则将非预置软件作为融合后的软件信息对应的软件属性。
示例性说明,若设备标识信息为IMEI时,则需要为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确定对应的MAC地址以及Android ID。作为一可选实施例,为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确定对应的MAC地址以及Android ID的过程可以为:通过比较包括不同MAC地址以及Android ID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中的时间戳的大小,选择时间戳较大的MAC地址以及Android ID作为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MAC地址以及Android ID。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可以为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生成融合日期,并将生成的融合日期存储在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例如,融合日期为:2019-06-01-15:30,表示融合日期为2019年6月1日15:30分。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上述过程进行示例性描述,具体如下:
若使用不同方式获取得到的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包括:设备使用信息AA、设备使用信息BB、设备使用信息CC、设备使用信息DD、设备使用信息EE、设备使用信息FF,其中,设备使用信息AA、设备使用信息BB、设备使用信息CC、设备使用信息DD、设备使用信息EE、设备使用信息FF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如下:
设备使用信息AA包括:IDFA:空,IMEI:1A1B1C,MAC地址:1A1B1C2D,Android ID:2201819,时间戳:1516243806,多条软件信息为[{"version":"8.0.0.300","package":"com.huawei.hifolder","软件名":"空","type":"1"},{"version":"7.0-2996264","package":"com.android.cts.priv.ctsshim","软件名":"空","type":"1"},{"version":"7.0300.02","package":"com.moji.mjweather","软件名":"空","type":"0"};];
设备使用信息BB包括:IDFA:空,IMEI:1A1B1C,MAC地址:2A3B3C2D,Android ID:9DDC600,时间戳:1516229957,多条软件信息为[{"version":"8.1.0.300","package":"com.huawei.hifolder","软件名":"空","type":"1"},{"version":"7.1-2996264","package":"com.android.cts.priv.ctsshim","软件名":"空","type":"1"},{"version":"7.1300.02","package":"com.moji.mjweather","软件名":"空","type":"0"},{"version":"3.3","package":"com.baidu.map.location","软件名":"空","type":"1"}];
设备使用信息CC包括:IDFA:空,IMEI:1A1B1C,MAC地址:2A3B3C2D,Android ID:19B62F2,时间戳:1516229635,多条软件信息为[{"version":"7.3-2996264","package":"com.android.cts.priv.ctsshim","软件名":"空","type":"1"},{"version":"7.1300.02","package":"com.moji.mjweather","软件名":"空","type":"0"},{"version":"4.3","package":"com.baidu.map.location","软件名":"空","type":"0"},{"version":"6.11.0","package":"com.taobao.taobao","软件名":"空","type":"0"}];
设备使用信息DD包括:IDFA:空,IMEI:1A1B1C,MAC地址:2A3B3C2D,Android ID:19B62F2,时间戳:1516270111,多条软件信息为[{"version":"8.1.0.300","package":"com.huawei.hifolder","软件名":"空","type":"1"},{"version":"7.1300.02","package":"com.moji.mjweather","软件名":"空","type":"0"},{"version":"3.3","package":"com.baidu.map.location","软件名":"空","type":"1"},{"version":"7.11.0","package":"com.taobao.taobao","软件名":"空","type":"0"}];
设备使用信息EE包括:IDFA:空,IMEI:1A2B3C,MAC地址:2A45C9EA,Android ID:191A2F2,时间戳:1516278547,多条软件信息为[{"version":"8.1300.02","package":"com.moji.mjweather","软件名":"空","type":"0"},{"version":"7.3","package":"com.baidu.map.location","软件名":"空","type":"1"},{"version":"7.11.0","package":"com.taobao.taobao","软件名":"空","type":"0"}];
设备使用信息FF包括:IDFA:空,IMEI:空,MAC地址:1A1B1C2D,Android ID:1Q9B6F2,时间戳:1516272698,多条软件信息为[{"version":"6.1.0.300","package":"com.huawei.hifolder","软件名":"空","type":"1"},{"version":"3.3","package":"com.baidu.map.location","软件名":"空","type":"1"},{"version":"7.11.0","package":"com.taobao.taobao","软件名":"空","type":"0"}];
基于预先设置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以及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可知,设备使用信息AA的设备标识信息为IMEI:1A1B1C,设备使用信息BB的设备标识信息为IMEI:1A1B1C,设备使用信息CC的设备标识信息为IMEI:1A1B1C,设备使用信息DD的设备标识信息为IMEI:1A1B1C,设备使用信息EE的设备标识信息为IMEI:1A2B3C,设备使用信息FF的设备标识信息为MAC地址:1A1B1C2D,分析可知设备使用信息AA、设备使用信息BB、设备使用信息CC、设备使用信息DD的设备标识信息相同,故可将设备使用信息AA、设备使用信息BB、设备使用信息CC、设备使用信息DD进行融合,即设备使用信息AA、设备使用信息BB、设备使用信息CC、设备使用信息DD为获取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具体的,将设备使用信息AA、设备使用信息BB、设备使用信息CC、设备使用信息DD进行融合后,得到的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为:IDFA:空,IMEI:1A1B1C,MAC地址:2A3B3C2D,Android ID:19B62F2,时间戳:1516270111,融合日期:2019-06-01-15:30,多条软件信息为[{"version":"8.1.0.300","package":"com.huawei.hifolder","软件名":"空","type":"1"},{"version":"7.3-2996264","package":"com.android.cts.priv.ctsshim","软件名":"空","type":"1"},{"version":"7.1300.02","package":"com.moji.mjweather","软件名":"空","type":"0"},{"version":"4.3","package":"com.baidu.map.location","软件名":"空","type":"1"},{"version":"7.11.0","package":"com.taobao.taobao","软件名":"空","type":"0"};]。
本申请实施例中,得到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之后,可以对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消息推送。示例性的,将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的软件信息进行分类,类别可以为游戏、购物、新闻、视频、直播、学习等,统计每一类别下软件信息的数量,若游戏类别的数量最多,则认为该设备对应的用户为游戏用户,该用户对游戏类的信息较为感兴趣,则可相应的为该用户推送游戏类的信息;或者,统计每一类别下软件信息的数量,若某一类别下的软件信息的数量超过阈值,则可以为该用户推送与数量超过阈值的类别相关的信息,其中,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阈值可以为3,若用户的视频类别以及购物类别的软件超过3个,则认为该用户对视频以及购物的消息感兴趣,则相应的为该用户推送视频类以及购物类的信息。进一步的,还可以获取多个设备的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对多个设备的融合后的使用消息进行分析,判断每个软件信息的占比,分析多设备对应的用户的软件信息下载趋势,或者分析某一类别的软件信息的比例,进而分析多用户的爱好类别。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对应的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实施例上述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装置,参见图3所示的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使用不同方式获取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
设备标识信息确定模块302,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以及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确定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融合模块303,用于从确定的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对每个设备使用信息,分别依据预设类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使用信息。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设备基本信息包括:IMEI、IDFA、MAC地址、以及Android ID,设备标识信息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IMEI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IMEI确定为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IDFA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IDFA确定为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MAC地址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MAC地址确定为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Android ID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Android ID确定为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删除设备使用信息。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软件信息包括:软件名、以及包名;融合模块,包括:
标识信息确定单元,用于依据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中的软件信息,确定软件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
基于包名的融合单元,用于若确定的软件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为包名时,则基于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或者,基于软件名的融合单元,用于若确定的软件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为软件名时,则基于软件信息的软件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基于包名的融合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有软件信息中的软件名均为空时,则基于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将包含相同包名的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合并,合并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对应的软件名为空;
或者,当任一软件信息中的软件名不为空时,则基于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将包含相同包名的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合并,合并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对应的软件名为出现次数最多的软件名。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软件信息还包括:版本号、软件属性、以及时间戳,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息确定模块,用于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对应的版本号为最高版本号,对应的时间戳为最大时间戳,对应的软件属性为出现次数最多的软件属性值对应的软件属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三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照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总线403。其中,存储器402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包括内存4021和外部存储器4022;这里的内存4021也称内存储器,用于暂时存放处理器401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4022交换的数据,处理器401通过内存4021与外部存储器4022进行数据交换,当电子设备400运行时,处理器401与存储器402之间通过总线403通信,使得处理器401在执行以下指令:
使用不同方式获取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
基于预先设置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以及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确定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从确定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所述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一种可能设计中,处理器401可能执行的指令中,还包括:
在使用不同方式获取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每个设备使用信息,分别依据预设类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使用信息。
一种可能设计中,处理器401可能执行的指令中,还包括:
所述设备基本信息包括: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广告标识符IDFA、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安卓标识号Android ID,所述基于预先设置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以及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确定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包括:
检测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IMEI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IMEI确定为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IDFA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IDFA确定为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MAC地址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MAC地址确定为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Android ID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所述Android ID确定为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若是,删除所述设备使用信息。
一种可能设计中,处理器401可能执行的指令中,还包括:
所述软件信息包括:软件名、以及包名;所述从确定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所述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依据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中的软件信息,确定所述软件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
若确定的所述软件信息对应的所述标识信息为包名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或者,若确定的所述软件信息对应的所述标识信息为软件名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软件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一种可能设计中,处理器401可能执行的指令中,还包括:
所述若确定的所述软件信息对应的所述标识信息为包名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当所有所述软件信息中的所述软件名均为空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将包含相同包名的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合并,合并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对应的所述软件名为空;
或者,当任一软件信息中的软件名不为空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将包含相同包名的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合并,合并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对应的所述软件名为出现次数最多的软件名。
一种可能设计中,处理器401可能执行的指令中,还包括:
所述软件信息还包括:版本号、软件属性、以及时间戳;
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对应的所述版本号为最高版本号,对应的所述时间戳为最大时间戳,对应的所述软件属性为出现次数最多的软件属性值对应的软件属性。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该存储介质能够为通用的存储介质,如移动磁盘、硬盘等,该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能够执行上述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的步骤,从而提高分析的效率,降低分析的时间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进行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不同方式获取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
基于预先设置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以及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确定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从确定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所述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其中,所述设备基本信息包括: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广告标识符IDFA、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安卓标识号Android ID,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包括:IMEI的优先级最高,IDFA的优先级次之,MAC地址的优先级再次之,Android ID的优先级最低,所述基于预先设置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以及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确定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包括:
检测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IMEI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所述IMEI确定为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IDFA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所述IDFA确定为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MAC地址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所述MAC地址确定为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Android ID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所述Android ID确定为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删除所述设备使用信息;
其中,软件信息包括:软件名、以及包名;所述从确定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所述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依据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中的软件信息,确定所述软件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
若确定的所述软件信息对应的所述标识信息为包名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或者,
若确定的所述软件信息对应的所述标识信息为软件名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软件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不同方式获取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每个设备使用信息,分别依据预设类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使用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确定的所述软件信息对应的所述标识信息为包名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当所有所述软件信息中的所述软件名均为空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将包含相同包名的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合并,合并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对应的所述软件名为空;
或者,
当任一软件信息中的软件名不为空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包括:
将包含相同包名的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合并,合并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对应的所述软件名为出现次数最多的软件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信息还包括:版本号、软件属性、以及时间戳,所述方法还包括:
融合后的设备使用信息中,对应的所述版本号为最高版本号,对应的所述时间戳为最大时间戳,对应的所述软件属性为出现次数最多的软件属性值对应的软件属性。
5.一种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使用不同方式获取至少一个设备使用信息;
设备标识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以及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确定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融合模块,用于从确定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使用信息中,获取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相同的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将获取的所述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其中,所述设备基本信息包括: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广告标识符IDFA、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安卓标识号Android ID,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规则包括:IMEI的优先级最高,IDFA的优先级次之,MAC地址的优先级再次之,Android ID的优先级最低,设备标识信息确定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IMEI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所述IMEI确定为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IDFA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所述IDFA确定为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MAC地址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所述MAC地址确定为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则检测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设备基本信息中的Android ID是否为空;
若否,则将所述Android ID确定为所述设备使用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若是,删除所述设备使用信息;
其中,软件信息包括:软件名、以及包名;所述从确定的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设备使用信息中,融合模块,具体用于依据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中的软件信息,确定所述软件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若确定的所述软件信息对应的所述标识信息为包名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包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或者,若确定的所述软件信息对应的所述标识信息为软件名时,则基于所述软件信息的软件名,将多个待融合设备使用信息进行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对每个设备使用信息,分别依据预设类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使用信息。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635695.3A 2019-07-15 2019-07-15 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3339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5695.3A CN110333997B (zh) 2019-07-15 2019-07-15 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5695.3A CN110333997B (zh) 2019-07-15 2019-07-15 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3997A CN110333997A (zh) 2019-10-15
CN110333997B true CN110333997B (zh) 2023-11-10

Family

ID=68146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5695.3A Active CN110333997B (zh) 2019-07-15 2019-07-15 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33997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8597A (zh) * 2012-12-21 2014-06-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112084A (zh) * 2013-04-16 2014-10-22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基于执行的许可发现和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22156A (zh) * 2015-04-01 2015-08-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行为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97072A1 (zh) * 2015-12-09 2017-06-1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安装软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69094A (zh) * 2017-05-12 2017-09-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7480208A (zh) * 2017-07-26 2017-12-15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多源电力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578272A (zh) * 2017-08-10 2018-01-1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为家庭成员画像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219178A1 (zh) * 2017-05-27 2018-1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213675A (zh) * 2017-07-05 2019-01-15 瞻博网络公司 软件分析平台
CN109492378A (zh) * 2018-11-26 2019-03-1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设备识别码的身份验证方法、服务器及介质
CN109495562A (zh) * 2018-11-09 2019-03-19 精硕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设备标识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056721A1 (zh) * 2017-09-21 2019-03-28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597804A (zh) * 2018-10-08 2019-04-09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客户合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7477A1 (en) * 2008-09-02 2010-03-11 Belarc,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oftware usage discovery
US9407443B2 (en) * 2012-06-05 2016-08-02 Lookout, Inc. Component analysis of software applications on computing devices
CN107003907A (zh) * 2016-01-26 201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数据处理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8597A (zh) * 2012-12-21 2014-06-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112084A (zh) * 2013-04-16 2014-10-22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基于执行的许可发现和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22156A (zh) * 2015-04-01 2015-08-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行为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97072A1 (zh) * 2015-12-09 2017-06-1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安装软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69094A (zh) * 2017-05-12 2017-09-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聚合方法及装置
WO2018219178A1 (zh) * 2017-05-27 2018-1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213675A (zh) * 2017-07-05 2019-01-15 瞻博网络公司 软件分析平台
CN107480208A (zh) * 2017-07-26 2017-12-15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多源电力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578272A (zh) * 2017-08-10 2018-01-1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为家庭成员画像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056721A1 (zh) * 2017-09-21 2019-03-28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597804A (zh) * 2018-10-08 2019-04-09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客户合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95562A (zh) * 2018-11-09 2019-03-19 精硕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设备标识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92378A (zh) * 2018-11-26 2019-03-1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设备识别码的身份验证方法、服务器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llecting, integrating and analyzing software metrics and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data;Alberto Sillitti;Andrea Janes;Giancarlo Succi;Tullio Vernazza;;《2003 Proceedings 29th Euromicro Conference》;第1-7页 *
基于Deep Web检索的查询结果处理技术的应用;周二虎等;《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0131(第01期);第106-10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3997A (zh) 2019-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0115B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55963B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874273B (zh) 渠道信息统计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12525626A (ja) ユーザ端末の逸脱する挙動
CN106649638B (zh) 一种大数据获取方法
CN111581502A (zh) 一种信息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3747436A (zh) 应用程序下载方法和装置
CN104506394B (zh) 一种移动互联网流量统计方法和系统
CN113434293A (zh) 处理重复请求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1020581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abnormal contact information and server
CN111930363A (zh) 区块接口代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897612A (zh) 一种拦截捆绑软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33997B (zh) 融合设备使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21651B (zh) 负载均衡配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20166B (zh) 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073504A (zh) 请求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33951A (zh) 网络资产信息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812433B (zh) 一种云适配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云服务器
CN111127094B (zh) 一种账户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42872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26739A (zh) 验证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2835934A (zh) 查询信息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91994A (zh) 车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559460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文件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59196A (zh) 基于分片的区块链数据存储、获取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