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324440B - 摄像头模组、全面屏移动终端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头模组、全面屏移动终端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4440B
CN110324440B CN201810276106.2A CN201810276106A CN110324440B CN 110324440 B CN110324440 B CN 110324440B CN 201810276106 A CN201810276106 A CN 201810276106A CN 110324440 B CN110324440 B CN 1103244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camera module
full
mobile terminal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761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4440A (zh
Inventor
吴廷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nike Shangha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nike Shangha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nike Shangha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nike Shangha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761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44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4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4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44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44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5Mix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全面屏移动终端及图像处理方法。该摄像头模组用于该全面屏移动终端,该图像处理方法基于该摄像头模组。该全面屏移动终端包括本体及设置在该本体上的显示屏。该摄像头模组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该第一摄像头和该第二摄像头均设置在该本体的同一侧,且暴露地设置在该显示屏的边缘。本发明的摄像头模组暴露地设置在显示屏的边缘,从而实现自拍及视频通话等功能的同时并确保全面屏外观。在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内设多个摄像头,从而该多个摄像头可同时拍摄不同视角的画面,再将拍摄的数据进行组合以生成视角空间更大的图像或视频。此外,由于摄像头模块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从而避免了其外凸而导致的损坏问题。

Description

摄像头模组、全面屏移动终端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全面屏移动终端及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面屏移动终端的发展,全面屏也渐渐出现在全面屏移动终端上,如智能手机。全面屏手机具有漂亮的外观、更好的视觉体验等优点,广泛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进一步的,大部分全面屏移动终端在底部或顶部都有比侧面宽的空间,从而为摄像头模块的安装提供了空间。
然而,全面屏手机虽然提升了屏占比,但是在显示屏的一侧将不再有空间设置前置摄像头模块。由于前置摄像头模块可以满足自拍以及视频通话等需求,因此需要在全面屏手机内设置前置摄像头模块。
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翻转式或弹出式摄像头模块结构,但是这种摄像头模块在使用过程中相对手机本体外凸,因此易碰撞而导致损坏,从而给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带来诸多不便。此外,现有技术还通过将前置摄像头隐藏地设置在显示屏的边缘,然而,前置摄像头只能拍摄狭窄的视角,从而导致拍摄的视角狭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损坏、拍摄视角大的摄像头模组、全面屏移动终端及图像处理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用于全面屏移动终端。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显示屏。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均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同一侧,且暴露地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边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全面屏移动终端,其包括本体、如上所述的摄像头模组、显示屏及保护层,所述摄像头模组和所述显示屏均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摄像头模组暴露地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边缘,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显示屏的上方。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摄像头模组的图像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摄像头拍摄的第一数据;
获取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第二数据;
合成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并生成一张图像或一个视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全面屏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和全面屏移动终端及基于上述摄像头模组的图像处理方法。所述摄像头模组应用于全面屏移动终端,由于所述摄像头模组暴露地设置在显示屏的边缘的细缝,使得摄像头在细缝处能够成像,并弥补纵向空间较狭窄而导致拍摄视角不完整的缺失,从而实现自拍及视频通话等功能的同时,并确保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具有全面屏的外观,也即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的四个边框较窄,其不具有额头且无下巴。在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内设多个摄像头,从而该多个摄像头可同时拍摄不同视角的画面,再将拍摄的数据进行组合以生成视角空间更大的图像或视频。此外,由于所述摄像头模块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从而避免了摄像头模组外凸而导致的损坏问题,进而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全面屏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全面屏移动终端的第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全面屏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的全面屏移动终端的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光路图。
图5是图1中的全面屏移动终端的第二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全面屏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全面屏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全面屏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全面屏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的全面屏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摄像头模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基于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基于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基于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便于描述,术语“上方”、“下方”、“上” 、“内”或“外”等空间相对性术语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元件或层。
可以理解,这里所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并非要限制本发明。在这里使用时,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表述,否则单数形式“一”和“该”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进一步地,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表明所述特征、整体、步骤、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增加。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发明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面屏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包括本体10、摄像头模组20、显示屏30及保护层40。所述摄像头模组20和所述显示屏30均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且所述摄像头模组20暴露地设置在所述显示屏30的边缘,所述保护层40设置在所述摄像头模组20和所述显示屏30的上方。
可以理解的,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可以是,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或电脑,其他具有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均适用于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为具有前置摄像头模块以满足自拍以及视频通话等需求的设备。由于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具有四个边框等宽且极窄的所述显示屏30,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大屏幕的视觉体验。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正面大部分是屏幕,其四个边框极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不具有额头且无下巴,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更大屏幕的视觉体验。
请参看图2,所述摄像头模组20包括第一摄像头21和第二摄像头22。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均设置在所述本体10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均暴露地设置在所述显示屏30的边缘,以实现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的摄像或视频通话等功能。
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内部,从而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能够进行全面屏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隐藏地设置在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本体10上。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可设置安装结构以固定或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本体10上。这里的安装结构分为固定连接部和/或活动连接部。所述固定连接部例如是,但不局限于锁固件(如螺钉),因此通过所述固定连接部可将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本体10上。所述活动连接部连接例如是,但不局限于滑动引导结构、磁性吸附结构等,因此通过所述活动连接部将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本体10上。可选的,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设置在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本体10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0和所述显示屏30之间在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顶部形成缝隙101,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位于所述缝隙101。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错开且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摄像头21紧挨所述第二摄像头22,从而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拍摄不同的画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在垂直所述缝隙101的方向错开设置,从而使得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在所述缝隙101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具有足够的视觉空间,进而使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生成更为完整的图像或视频。所述缝隙101的水平方向是指所述缝隙101的长度方向,所述缝隙101的垂直方向是指垂直于所述缝隙101的长度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21抵接所述第二摄像头22,且所述第一摄像头21与所述第二摄像头22平行设置,从而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可获取拍摄场景的角度相同的图像或视频,以方便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将所述第一摄像头21拍摄的数据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拍摄的数据进行组合而生成更为完整的图像或视频。
请参看图3至图6,所述第一摄像头21包括第一收容基座211、第一摄像头组件212、第一电路板组件213和第一图像传感器(图未示)。所述第一摄像头组件212及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均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基座211内,所述第一收容基座21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213上,且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213。所述第一摄像头组件212具有成像性能,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摄像头21的自拍及视频通话等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21的第一摄像头组件212具有第一进光孔2121,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214位于所述第一进光孔2121的附近,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用于摄取图像信息并转换为电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摄像头22的形状和结构与所述第一摄像头21的形状和结构相同,因此所述第二摄像头22包含的各元件名称、各元件位置关系等均可参考所述第一摄像头21。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的结构相同,也即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具有相同的图像传感器,从而摄像头模组20能够产生亮度、颜色等相同参数的图像或视频数据,从而避免了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因参数不一样而造成拍摄的图像或视频数据存在视差,进而提高了用户观看摄像头模组20生成的图像或视频的舒适度。
请再次参看图3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摄像头22包括第二收容基座221、第二摄像头组件222、第二电路板组件223和第二图像传感器(图未示)。所述第二摄像头组件222及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均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基座221内,所述第二收容基座221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223上,且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223。所述第二摄像头组件222具有成像性能,从而实现所述第二摄像头22的自拍及视频通话等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摄像头22的第二摄像头组件222具有第二进光孔2221,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进光孔2221的附近,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用于摄取图像信息并转换为电信号。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30可以为柔性显示屏或非柔性显示屏。所述显示屏30于靠近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顶部具有第一边界301。所述第一边界301为靠近所述摄像头模组20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所述显示屏30可通过软件或硬件控制其显示不同画面而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当摄像头模组20的第一摄像头21和第二摄像头22启动时,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控制所述显示屏30在靠近所述第一边界301的附近区域呈黑色或其他深色颜色,从而避免所述显示屏30发出的光线影响所述摄像头模组20的第一摄像头21和第二摄像头22的拍摄效果,以确保所述摄像头模组20的拍摄效果更佳。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暴露地设置在所述显示屏30的其他边界,例如,靠近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底部的边界。
所述第一摄像头21的第一进光孔21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的第二进光孔2221的中心距离所述显示屏30的第一边界301的高度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21的第一进光孔2121的中心至所述显示屏30的第一边界301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摄像头22的第二进光孔2221的中心至所述显示屏30的第一边界301的高度。所述第一摄像头21的第一进光孔21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的第二进光孔2221的中心所连的直线与所述显示屏30的第一边界301形成朝向所述第二摄像头22的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锐角,所述夹角α的角度大致为5-15度,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能够隐藏地设置在所述显示屏30和所述本体10之间形成的缝隙101内,并且实现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拍摄更大视角的画面。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摄像头21设置在所述显示屏30的第一边界301偏下位置,而所述第二摄像头22设置在所述显示屏30的第一边界301偏上位置,因此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可形成不同角度的视觉。进一步的,由于所述本体10和所述显示屏30之间形成的缝隙101是横向的,因此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在横向有充足的视觉空间拍摄不同场景。然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在纵向大部分视角被所述显示屏30遮挡,从而限制了所述第二摄像头22在纵向的视角空间,因此通过将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在纵向方向错开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摄像头21为所述第二摄像头22进一步扩宽纵向视角的空间,进而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可以将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拍摄的图像或视频数据进行组合而产生横向和纵向都有足够视角空间的图像或视频。
可选的,所述第二摄像头22相对所述第一摄像头21更靠近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中部,且所述第二摄像头22相对所述第一摄像头21位于更远离所述显示屏30的第一边界301的附近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优选为前置摄像头。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也可以为后置摄像头。
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控制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摄像头22同时进行拍摄工作,从而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拍摄相同的场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40为玻璃保护层,用于保护所述显示屏30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且避免灰尘及其他杂质进入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本体10的内部。所述保护层40是透明的。
请参看图4,在同一方向(例如所述缝隙101所在的长度方向)的同一拍摄点,所述第一摄像头21的光路L1相对所述显示屏30的第一边界301的夹角δ大于所述第二摄像头22的光路L2相对所述显示屏30的第一边界301的夹角ε。因此当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错开设置时,所述第一摄像头21可扩宽所述第二摄像头22在纵向的视角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全面屏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全面屏移动终端。本发明的摄像头模组,应用于全面屏移动终端,该摄像头模组暴露地设置在显示屏的边缘的细缝,使得摄像头在细缝处能够成像,并弥补纵向空间较狭窄而导致拍摄视角不完整的缺失,从而实现自拍及视频通话等功能的同时,并确保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具有全面屏的外观,也即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形成有四个边框极窄的全面屏,并且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不具有额头且无下巴。在摄像头模组拍摄时,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可同时工作,并拍摄不同视角的画面,再将拍摄的数据进行组合以生成视角空间更大的图像或视频,从而解决了所述摄像头因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本体之间的缝隙而导致拍摄的视角狭窄造成不能拍摄到完整图像或视频的问题。此外,由于所述摄像头模块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从而避免了摄像头模组外凸而导致的损坏问题,进而方便用户使用。
请参阅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面屏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中的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200的形状和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形状和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200的摄像头模组20a还包括第三摄像头2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摄像头23和所述第一摄像头21自所述第二摄像头22呈对称分布。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第三摄像头23和所述第一摄像头21呈对称分布,因此所述第三摄像头23获取的图像或视频数据可用于校正所述第一摄像头21获取的图像或视频数据,从而使得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能够生成完整的图像或视频。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摄像头23的形状和结构与所述第一摄像头21的形状和结构相同,因此所述第三摄像头23包含的各元件名称、各元件位置关系等均可参考所述第一摄像头21,在此不再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面屏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第三实施例中的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300的形状和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形状和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第三实施例中的摄像头模组20b的第一摄像头21b和第二摄像头22b的设置方式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摄像头21和第二摄像头22的设置方式。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21b具有第一中心线X,所述第二摄像头22b具有第二中心线Y。所述第一中心线X与所述第二中心线Y之间形成夹角,也即所述第一中心线X与所述第二中心线Y不平行,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摄像头21b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b具有不同的拍摄视角。所述第一中心线X是指垂直所述第一摄像头21b的第一进光孔2121b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中心线Y是指垂直所述第二摄像头22b的第二进光孔2221b的第二方向。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心线X也可与所述第二中心线Y平行。
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模组20b还包括限位座201b。所述限位座201b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300的本体10上。所述限位座201b包括第一限位座210b和第二限位座220b,所述第一限位座210b和所述第二限位座220b分别将所述第一摄像头21b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b限定在所述本体10内的预设位置。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座210b和所述第二限位座220b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座210b与所述第二限位座220b分别为独立的单体,且所述第一限位座210b与所述第二限位座220b相互抵靠。所述第一限位座210b与所述第二限位座220b可通过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安装结构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本体10上。所述限位座201b具有平滑的第一表面2011b和不规则的第二表面2012b。所述限位座201b的第一表面2011b形成在所述本体10的上表面。所述限位座201b的第二表面2012b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摄像头21b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b。
所述第一限位座210 b于靠近所述第一摄像头21b的一侧设有第一斜坡2101 b。所述第一斜坡2101b具有第一倾斜坡面2102b,所述第一倾斜坡面2102b与所述限位座201b的底面2011b形成夹角β,所述夹角β为锐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座210b的形状和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座220b的形状和结构相同,因此所述第二限位座220b包含的各元件名称、各元件位置关系等均可参考所述第一限位座220b,在此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座210b的形状和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座220b的形状和结构可设计为不同,以满足对不同摄像头的位置设置的实际需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斜坡2201b具有第二倾斜坡面2202b,所述第二倾斜坡面2202b与所述限位座201b的底面2011b形成夹角β,所述夹角β为锐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座210b和所述第二限位座220b并排且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座210b的第一斜坡2101b和所述第二限位座220b的第二斜坡2201b相对设置,以限定所述第一摄像头21b相对所述第二摄像头22b错开设置,从而实现偏角度的方式来扩宽对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正面视角。换句话说,所述第一限位座210b的第一斜坡2101b和所述第二限位座220b的第二斜坡2201b朝相反的方向倾斜。
所述第一摄像头21b包括第一收容基座211b、第一摄像头组件212b、第一电路板组件213b和第一图像传感器(图未示)。所述第一摄像头组件212b及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均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基座211b内,所述第一收容基座211b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213b上,且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213b。所述第一摄像头组件212b具有成像性能,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摄像头21b的自拍及视频通话等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21b的第一摄像头组件212b具有第一进光孔2121b,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214b位于所述第一进光孔2121b的附近,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214b用于摄取图像信息并转换为电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组件212b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基座211b的上方,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213b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基座211b的下方,所述第一摄像头组件212b通过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213b与所述第一限位座210b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收容基座211b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定位槽2111b。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213b包括第一连接部2131b、第一限位部2132b及第一安装部2133b。所述第一限位部2132b自所述第一连接部2131b的一端垂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安装部2133b自所述第一限位部2132b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2131b的一端垂直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安装部2133b的中部背离所述第一限位部2132b的一侧凸设第一定位块2134b,所述第一安装部2133b的第一定位块2134b与所述第一收容基座211b的第一定位槽2111b相匹配。所述第一限位部2132b和所述第一安装部2133b围设形成限位槽2135b。所述限位槽2135b与所述第一限位座210b的第一斜坡2101b相匹配。所述第一安装部2133b背离所述第一定位块2134b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第一限位座210b的第一倾斜坡面2102b上,所述第一连接部2131b设置在所述本体10上。
所述第二摄像头22b包括第二收容基座221b、第二摄像头组件222b、第二电路板组件223b和第二图像传感器(图未示)。所述第二摄像头组件222b及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均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基座221b内,所述第二收容基座221b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223b上,且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223b。所述第二摄像头组件222b具有成像性能,从而实现所述第二摄像头22b的自拍及视频通话等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摄像头22b的第二摄像头组件222b具有第二进光孔2221b,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进光孔2221b的附近,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用于摄取图像信息并转换为电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摄像头组件222b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基座221b的上方,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223b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基座221b的下方,所述第二摄像头组件222b通过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223b与所述第二限位座220b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收容基座221b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定位槽2211b。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223b包括第二连接部2231b及第二安装部2232b。所述第二连接部2231b及所述第二安装部2232b之间形成夹角γ,所述夹角γ为钝角。其中,所述夹角β与所述夹角γ互补,从而实现所述第二摄像头22b倾斜且稳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座220b的第二斜坡2201b上。所述第二安装部2232b的中部凸设第二定位块2233b,且所述第二安装部2232b的第二定位块2233b与所述第二收容基座221b的第二定位槽2211b相配合。所述第二安装部2232b背离所述第二定位块2233b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第二限位座220b的第二倾斜坡面2202b上,所述第二连接部2231b设置在所述本体10上。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容基座211b和所述第一限位座210b可通过连接件或焊接方式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213b相连接,所述第二收容基座221b和所述第二限位座220b亦可通过连接件或焊接方式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223b相连接。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面屏移动终端的第四摄像头的光路结构示意图。第四实施例中的第四摄像头24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摄像头21的结构基本相似,因此所述第四摄像头24的各元件形状、尺寸及位置连接关系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摄像头21。不同的是,所述第四摄像头24还包括若干棱镜245。所述第四摄像头24包括具有第四进光孔2421的镜头组件(图未示)及所述第四图像传感器244。所述若干棱镜245设置在光线的传播路径上。在本实施例中,所示若干棱镜245设置在所述第四进光孔2421和所述第四图像传感器244之间。可以理解的,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第四摄像头24设计为类似潜望镜的结构,从而实现将所述第四摄像头24隐藏地设置在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本体10内,并能够确保所述第四摄像头24执行拍摄和视频通话等功能。
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本体10与所述显示屏30之间形成的缝隙过于狭窄,当摄像头模组20具有多个摄像头时,且在所述多个摄像头不正对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正面的情况下,可采用所述第四摄像头24,并将所述第四摄像头24隐藏在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内部,也即所述摄像头模组20的多个摄像头24可采用潜望镜模式进行成像。
请参阅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基于上述摄像头模组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具体的,如图13所示,该基于上所摄像头模组20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第一摄像头21拍摄的第一数据;
步骤102,获取第二摄像头22拍摄的第二数据;
步骤103,合成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并生成一张图像或一个视频。
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同时进行拍摄,从而可以获取相同场景在同一时间的画面。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错开且紧挨设置,因此可以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可获取同一场景的不同视角的画面。
具体的,所述第一摄像头21在第一方向的视角空间内拍摄第一数据,所述第二摄像头22在第二方向的视角空间内拍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指垂直于所述缝隙101所在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指平行于所述缝隙101所在的长度方向。进一步的,由于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紧挨设置,从而所述第一摄像头21可以扩宽所述第二摄像头22在第二方向的视角空间,进而所述摄像头模组20可以合成以一个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有视角空间的图像或视频。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21拍摄的视角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拍摄的视角至少部分重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拍摄的可视范围在预设角度发生交叠。因此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拍摄同一场景的不同视角的画面,从而可实现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将所述第一摄像头21拍摄的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22拍摄的第二数据进行组合,以得到视角范围较大的图像或视频。
请参阅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基于上述摄像头模组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基于上所摄像头模组20的图像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第一摄像头21拍摄的第一数据;
步骤202,获取第二摄像头22拍摄的第二数据;
步骤203,读取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特征信息;
步骤204,读取所述第二数据的第二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均同时进行拍摄,从而可以获取相同场景在同一时间的画面。此外,由于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并排设置在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内且错开设置,从而可以获取不同视角的画面。
步骤205,验证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其中,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匹配时,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图像或视频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对应的图像或视频相同;当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不匹配时,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对应的图像或视频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对应的图像或视频不相同。
步骤206,若否,组合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并生成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分别对应的图像或视频。
具体的,所述第一摄像头21在第一方向的视角空间内拍摄第一数据,所述第二摄像头22在第二方向的视角空间内拍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指垂直于所述缝隙101所在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指平行于所述缝隙101所在的长度方向。进一步的,由于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22紧挨设置,从而所述第一摄像头21可以扩宽所述第二摄像头22在第二方向的视角空间,进而所述摄像头模组20可以合成以一个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有视角空间的图像或视频。
步骤207,若是,生成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或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对应的图像或视频。
请参阅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基于上述摄像头模组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基于上所摄像头模组20的图像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第一摄像头拍摄的第一数据;
步骤302,获取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第二数据;
步骤303,读取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特征信息;
步骤304,读取所述第二数据的第二特征信息;
步骤305,获取第三摄像头的第三数据,并读取所述第三数据的第三特征信息;
步骤306,根据所述第三特征信息校正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21、所述第二摄像头22和所述第三摄像头23均同时进行拍摄,从而可以获取相同场景在同一时间的画面。此外,由于所述第一摄像头21、所述第二摄像头22和所述第三摄像头23并排设置在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内且错开设置,从而可以获取不同视角的画面。
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三摄像头23自所述第二摄像头22呈对称分布,因此所述第一摄像头21和所述第三摄像头23均可以获取垂直于所述缝隙101所在的长度方向的视角的场景画面。进一步的,由于所述第三摄像头23较所述第二摄像头22更靠近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的中部,因此所述第三摄像头23获取的第三特征信息可用于校正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特征信息,以确保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100最后获取的图像或视频更为完整。
步骤307,验证校正后的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步骤308,若否,组合校正后的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并生成与校正后的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分别对应的图像或视频。
步骤309,若是,生成与校正后的所述第一特征信息或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对应的图像或视频。
可以理解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均适用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多个摄像头并排且错开设置,并通过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控制多个摄像头同时进行拍摄,从而这些摄像头可以相同场景在同一时间的画面,且从不同视角获取图像或视频数据。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将这些不同视角的图像或视频数据进行组合,从而能够生成视角空间更大的图像或视频。进一步的,并行且对齐排列的至少一个摄像头可用于校正其中另一个摄像头获取的图像或视频数据,从而能够使得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最终获取的图像能够降低存在的视差,进而提高了用户观看最终生成的图像或视频的舒适度。
以上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摄像头模组,用于全面屏移动终端,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均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同一侧,且暴露地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边缘,所述显示屏具有靠近所述摄像头模组的第一边界,所述本体和所述显示屏的第一边界之间在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的顶部形成缝隙,所述缝隙位于所述第一边界背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位于所述缝隙;所述第一摄像头具有第一进光孔,所述第二摄像头具有第二进光孔;
所述第一进光孔和所述第二进光孔的中心至所述显示屏的第一边界的高度不相同;或者,
所述第一摄像头具有第一中心线,所述第二摄像头具有第二中心线,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形成夹角,其中,所述第一中心线为所述第一进光孔的中轴线,所述第二中心线为所述第二进光孔的中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在垂直于所述缝隙的方向并排且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紧挨所述第二摄像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抵接所述第二摄像头,且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二摄像头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摄像头相对所述第一摄像头更靠近所述全面屏移动终端的中部,且所述第二摄像头相对所述第一摄像头更远离所述显示屏的第一边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第一进光孔与所述第二摄像头的第二进光孔的中心所连的直线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边界形成朝向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锐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包括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所述第一限位座和所述第二限位座分别将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限定在所述本体内的预设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座于靠近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一侧设有第一斜坡,所述第一限位座于远离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另一侧贴合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限位座于靠近所述第二摄像头的一侧设有第二斜坡,所述第二限位座于远离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另一侧贴合于所述本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包括第一电路板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围设形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一斜坡相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坡具有第一倾斜坡面,所述第二斜坡具有第二倾斜坡面,所述限位座具有平坦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倾斜坡面及所述第二倾斜坡面分别与所述限位座的第一表面形成夹角,所述夹角均为锐角。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座和所述第二限位座并排且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座的第一斜坡和所述第二限位座的第二斜坡相对设置,以限定所述第一摄像头相对所述第二摄像头错开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包括第一电路板组件,所述第二摄像头包括第二电路板组件,所述第一摄像头通过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摄像头通过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座固定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包括具有第一定位槽的第一收容基座,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设有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摄像头包括具有第二定位槽的第二收容基座,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设有收容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的第二定位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三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和所述第一摄像头自所述第二摄像头呈对称分布。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所述第三摄像头均为前置摄像头。
17.一种全面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显示屏及保护层,所述摄像头模组和所述显示屏均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摄像头模组暴露地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边缘,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摄像头模组和所述显示屏的上方。
18.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摄像头模组,其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摄像头拍摄的第一数据;
获取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第二数据;
合成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并生成一张图像或一个视频;
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同时进行拍摄,并获取不同视角的图像或视频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拍摄的视角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视角至少部分重叠。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在第一方向的视角空间内拍摄第一数据,所述第二摄像头在第二方向的视角空间内拍摄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步骤包括:
读取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特征信息;
读取所述第二数据的第二特征信息;
验证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若否,组合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并生成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分别对应的图像或视频。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验证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是否匹配之前还包括:
获取第三摄像头的第三数据,并读取所述第三数据的第三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特征信息校正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特征信息。
CN201810276106.2A 2018-03-29 2018-03-29 摄像头模组、全面屏移动终端及图像处理方法 Active CN1103244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6106.2A CN110324440B (zh) 2018-03-29 2018-03-29 摄像头模组、全面屏移动终端及图像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6106.2A CN110324440B (zh) 2018-03-29 2018-03-29 摄像头模组、全面屏移动终端及图像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4440A CN110324440A (zh) 2019-10-11
CN110324440B true CN110324440B (zh) 2024-12-13

Family

ID=68111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76106.2A Active CN110324440B (zh) 2018-03-29 2018-03-29 摄像头模组、全面屏移动终端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44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4236B (zh) 2019-10-24 2024-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及拍摄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4895475B (zh) * 2022-04-25 2023-11-07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9558A (zh) * 2015-07-03 2015-1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06708201A (zh) * 2017-03-07 2017-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06843389A (zh) * 2017-01-09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7809501A (zh) * 2017-09-26 2018-03-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968590U (zh) * 2018-03-29 2018-10-12 绿灯实验室(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全面屏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9558A (zh) * 2015-07-03 2015-1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06843389A (zh) * 2017-01-09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6708201A (zh) * 2017-03-07 2017-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07809501A (zh) * 2017-09-26 2018-03-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968590U (zh) * 2018-03-29 2018-10-12 绿灯实验室(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全面屏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4440A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99805B2 (ja) テレビ電話装置
US2021020387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wide-area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capability to a handheld device
US8970655B2 (en) Reflective and refractive solutions to providing direct eye contact videoconferencing
US7822338B2 (en) Camera for electronic device
JP4411059B2 (ja) カメラ付きディスプレイ装置、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5959543B (zh) 一种去除反光的拍摄装置和方法
CN207968590U (zh) 摄像头模组及全面屏移动终端
CN206515606U (zh) 360度全景相机模组及装置
TWI636316B (zh) 通訊裝置及其光學裝置
TWI633355B (zh) 雙鏡頭模組及其電子裝置
US20210144284A1 (en) Selfie capturing device of portabl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0324440B (zh) 摄像头模组、全面屏移动终端及图像处理方法
TW202131671A (zh) 電子機器
CN204669468U (zh) 移动终端
CN211702154U (zh) 一种摄像机
US20210058499A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0645653B1 (ko) 휴대폰용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 제어장치
JP2007116361A (ja) 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及び撮像装置
CN108696698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获取图像方法
JP5984046B2 (ja) 撮影装置
CN112104796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744930B1 (ko) 간편하게 파노라마 이미지를 촬영하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파노라마 이미지를 획득하는 방법
CN113366824A (zh) 可弯折的电子终端及其拍摄方法
CN220087392U (zh) 一种支撑座、摄像头模组、图像获取装置及功能设备
CN112751990B (zh) 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9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1, Building 6108, Honghualing Jiyue City, No. 2, Honghua Fourth Road, Pingshan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Jifeng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12, Building 25, Block B, Jiyue City, No. 133 Tangxing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Applicant before: GREENLANTERN LABS (SHENZHEN) SCIENTIFIC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19

Address after: Room 103, A387, 137 Heguang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Pengda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11, Building 6108, Honghualing Jiyue City, No. 2, Honghua Fourth Road, Pingshan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Jifeng Innova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119

Address after: Room 11104, Zone A, 11th Floor, Building 1, Lane 3938, Huqingpi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with a budget of 200000 RMB

Applicant after: Younike (Shangha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103, A387, 137 Heguang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Pengda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