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8457A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08457A CN110308457A CN201810263426.4A CN201810263426A CN110308457A CN 110308457 A CN110308457 A CN 110308457A CN 201810263426 A CN201810263426 A CN 201810263426A CN 110308457 A CN110308457 A CN 1103084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line
- data
- laser
- electricity
- point clou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RZVHIXYEVGDQDX-UHFFFAOYSA-N 9,10-anthraquin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O)C3=CC=CC=C3C(=O)C2=C1 RZVHIXYEVGDQDX-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006 fl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VMXUWOKSQNHOCA-UKTHLTGXSA-N ranitidine Chemical compound [O-][N+](=O)\C=C(/NC)NCCSCC1=CC=C(CN(C)C)O1 VMXUWOKSQNHOCA-UKTHLTGX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86—Combinations of lidar systems with systems other than lidar, radar or sonar, e.g. with direction find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88—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7/89—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力巡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其包括搭载装置、机载激光雷达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机载激光雷达安装于搭载装置上,并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连接;所述机载激光雷达包括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所述激光扫描仪用于获取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激光点云数据,所述高清相机用于拍摄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高清影像数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拍摄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激光点云数据和高清影像数据生成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三维立体图形,根据所述三维立体图形对被测区域输电线路进行巡检。本申请充分验证了无人旋翼机载小型激光雷达系统的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可行性、先进性及高效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力巡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
背景技术
直升机搭载大型机载激光雷达进行电力巡检是目前电力巡检的常用方式,其采用激光雷达测绘获取电力线路走廊的激光点云及影像信息,通过激光点云即可精确量测线路的空间距离,从而对电力线路进行巡检分析。但直升机巡检方式存在成本高、空域申请周期长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智能化、可视化电力巡检方式,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包括搭载装置、机载激光雷达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机载激光雷达安装于搭载装置上,并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连接;
所述机载激光雷达包括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所述激光扫描仪用于获取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激光点云数据,所述高清相机用于拍摄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高清影像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拍摄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激光点云数据和高清影像数据生成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三维立体图形,根据所述三维立体图形对被测区域输电线路进行巡检。
本申请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搭载装置包括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及地面站系统,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所述机载激光雷达安装于飞行器主体上,所述飞行器主体上还搭载有电源和飞行控制模块;所述地面站系统用于对多旋翼无人飞行器进行飞行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机载激光雷达还包括全球定位系统,所述全球定位系统用于获取激光扫描仪的瞬时空间坐标,得到激光扫描仪的GPS定位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机载激光雷达还包括惯性导航系统,所述惯性导航系统由光纤陀螺和微机械加速度计组成,用于获取飞行过程中的经纬度信息和瞬时姿态角信息,得到激光扫描仪的空间姿态角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机载激光雷达还包括控制及存储模块,所述控制及存储模块用于读取激光点云数据、GPS定位数据、空间姿态角数据、高清数字影像以及快门时间信息,并将读取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激光扫描仪的飞行高度及飞行速度计算公式为:
在上述公式中,H为飞行高度,V为飞行速度,θ为瞬时扫描角度,F为激光重频,η为激光扫描仪的扫描效率,R为每秒扫描线速。
本申请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预处理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及存储模块传输的激光点云数据、GPS定位数据、空间姿态角数据以及高清数字影像,并对接收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具体为:对激光点云数据大地定向,并计算高清数字影像的外方位元素。
本申请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后处理模块,所述后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激光点云数据和空间姿态角数据形成具有坐标信息的三维点云信息,并对三维点云信息进行后处理,生成DEM模型,对DEM模型和具有快门时间信息的高清数字影像进行融合,生成DOM模型,基于DEM模型和DOM模型生成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三维立体图形;所述后处理具体为:经过点云去噪、应用迭代线性最小二乘内插、移动曲面拟合滤波算法进行精细点云分类,自动分离出精细的地面点及多类别点云数据;通过对精细的地面点构建不规则三角网格生成DEM模型,使用精细的地面点对高清数字影像单张正射纠正,通过镶嵌匀色生成DOM模型。
本申请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巡检模块,所述巡检模块用于通过净空巡检算法对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三维立体图形进行巡检,并输出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巡检报告。
本申请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侧视界面、俯视界面及可自由旋转的主界面,用于显示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巡检报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通过应用无人机小型激光雷达系统在输电线路通道巡检试验,充分验证了无人旋翼机载小型激光雷达系统的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可行性、先进性及高效性。通过将小型机载激光雷达系统搭载在无人机上能够快速灵活响应电力线路通道巡检工程需求,高效获取输电线路及走廊高精度三维激光点云和真彩色高清影像数据,且数据精度高,能进行多维度的立体巡检,采用全自动净空巡检算法进行的通道巡检技术快速对通道内危险点检测生成具有具体坐标位置危险点巡检报告,对故障和缺陷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与定性,提高电力线路通道巡检效率,为线路通道巡检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化的巡检技术手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地面点及多类别点云数据示意图;
图3是DEM模型示意图;
图4是DOM模型示意图;
图5为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巡检报告示意图;
图6为危险点位置显示示意图;
图7为显示模块304的窗口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阅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包括搭载装置100、机载激光雷达200(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激光探测与测量)和数据处理装置300,机载激光雷达200安装于搭载装置100上,并与数据处理装置300连接;通过搭载装置100带动机载激光雷达200以机载的方式拍摄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高清影像数据,获取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激光点云数据,并将高清影像数据和激光点云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装置300;数据处理装置300根据高清影像数据和激光点云数据生成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三维立体图形,并采用全自动净空巡检算法对三维立体图形进行危险点巡检后,得到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危险点巡检结果。
进一步地,搭载装置100为多旋翼无人机搭载平台,搭载装置100包括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01及地面站系统102。其中,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01包括飞行器主体(机体、起落架和旋翼),机载激光雷达200安装于飞行器主体上,飞行器主体上还搭载有电源和飞行控制模块,电源为聚合物锂电池,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01提供飞行动力;飞行控制模块由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惯性测量单元)+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组成,用于保证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01自主完成稳定飞行、自主转弯及悬停动作。
地面站系统102包括遥控系统地面端、无线高清影像数据传输系统地面端、飞行监控单元、影像监控单元和输电线影像巡检分析单元等,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01的指挥中心,用于对多旋翼无人飞行器101进行飞行过程、飞行航迹、有效载荷的任务功能、通讯链路的正常工作以及旋翼无人飞行器101的发射和回收等飞行控制。
随着复合材料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空气动力学理论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需求,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具有载重重量有所提升、供电为电池供电、巡航时间久、飞行速度慢等优势。经过对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多次假负载试验,得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具备近距离采集数据、安全性高、巡航时间基本满足巡检作业需求的要求。因此本申请采用多旋翼无人飞行器作为小型激光雷达的飞行搭载平台进行巡检试验,多旋翼无人飞行器主要参数如下表1所示:
表1多旋翼无人飞行器主要参数
进一步地,机载激光雷达200包括激光扫描仪201、全球定位系统202、惯性导航系统203、高清相机204以及控制及存储模块205,用于获取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激光点云数据、机载GPS数据、地面基站GPS数据、惯性导航数据和高清影像数据,并将获取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装置300。
具体地,激光扫描仪201包括高重频激光器组件(激光器、驱动电源)、发射与接收光路(扩束、准直、聚焦)、扫描光机电组件(三棱镜、电机、电机驱动器及编码器)、光电接收与信号调理组件(发射端激光接收与光电转换、激光回光接收与光电转换及相应信号调理)、控制与数据采集存储组件(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嵌入式控制计算机)等,激光扫描仪201用于不断地发射激光雷达信号,测量出激光扫描仪中心到地面光斑的距离L,并记录旋转棱镜的瞬时扫描角度θ,获取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激光点云数据。
全球定位系统202用于实时获取激光扫描仪201的瞬时空间坐标(X,Y,Z),得到激光扫描仪201的GPS定位数据。
惯性导航系统203由光纤陀螺(FOG)和微机械(MEMS)加速度计组成,用于采用SPAN技术(GPS+INS组合)的SPAN-CPT,获取飞行过程中的经纬度信息和R(Roll,侧滚角)、P(Pitch,俯仰角)、H(Heading,航向角)三个瞬时姿态角信息,得到激光扫描仪201的空间姿态角数据将激光扫描仪201的空间姿态角数据转换成3.3V的TTL信号,并将TTL信号按设定的时间周期发送至激光扫描仪201,同时,按设定的时间周期,记录每个时间点的TTL信号。
根据机载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根据激光扫描仪中心到地面光斑的距离L、旋转棱镜的瞬时扫描角度θ、瞬时空间坐标(X,Y,Z)以及空间姿态角数据可以确定WGS84坐标下的地面激光点的空间坐标,并通过差分GPS确定激光扫描仪201的位置坐标;假设各个误差相互独立,根据对定位坐标的定位误差进行整体效果分析并在分析中只取一次项后利用误差传播理论,可得激光扫描仪201的定位精度。
影响数据成果质量的机载激光雷达200的设置参数包括扫描转速、激光重频、影像拍摄时间间隔、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当飞行高度很低时,影响精度最大因素是全球定位系统202的GPS定位精度;在飞行高度变高时,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惯性导航系统203的姿态精度。而根据点云密度规范要求,根据激光扫描仪201的扫描原理,通过点云密度即可反算出飞行高度及飞行速度。
根据理论计算得到激光扫描仪201的定位精度及点云密度如下表2和表3所示:
表2理论定位精度
表3点云密度
基于上述,飞行高度及飞行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在公式(1)中,H为飞行高度;V为飞行速度,θ为瞬时扫描角度,F为激光重频,η是激光扫描仪的扫描效率,R为每秒扫描线速。
根据被测区域的面积架设GPS基站,至少架设2个GPS,一个用于与机载激光雷达200上的全球定位系统202进行差分解算,一个用于检校。若需要坐标转换则至少架设3个GPS基站,确保飞行采集数据的精度。
高清相机204用于获取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高清影像数据;高清影像数据的航向重叠率ζ一般为60%,旁向重叠率ξ为40%。设高清相机204在拍摄时航向像素为Mp,垂直航向像素为Np,一个像素的大小为P(相机镜头焦距为f),飞行高度同激光扫描仪201的飞行高度一样为H,根据相似三角形,高清相机204触发拍摄的时间间隔T为:
根据以上计算,设定激光扫描仪201的飞行高度为100m-200m、飞行速度20km/h-30km/h,高清相机204拍摄的时间间隔T为3s,即每间隔3s进行一次高清影像拍摄。
控制及存储模块205包括控制计算机CPU、板卡、内置电子盘、外置电子盘,并设计各个参数一键设置功能、自动实时记录位置数据、姿态数据、扫描仪的测距测角数据和数码相机快门时间信号,用于实时读取激光扫描仪201获取的激光点云数据、全球定位系统202获取的GPS定位数据、惯性导航系统203获取的空间姿态角数据、高清相机204获取的高清数字影像以及相机快门时间信息,并将读取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300。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使机载激光雷达200能够满足各种电力通道所涵盖的地形,特别是高植被、高落差区域的使用环境要求,除了惯性导航系统203和高清相机204以外,在考虑系统的保温散热性能、电磁兼容性、高抗电磁干扰性和高可靠性的同时,通过对安装架优化设计、电磁兼容优化设计,使激光扫描仪201、控制及存储模块205以及系统整体布局更加紧凑、轻便,机载激光雷达200的重量为7kg左右(含电池),外形尺寸为350mm×240mm×200mm,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数据精度高、设备利用率高的特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300为PC、手机等终端设备,数据处理装置300包括预处理模块301、后处理模块302、巡检模块303和显示模块304。预处理模块301用于接收控制及存储模块205传输的激光点云数据、GPS定位数据、空间姿态角数据以及高清数字影像,对接收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具体为:对激光点云数据大地定向,并计算高清数字影像的外方位元素。
后处理模块302用于结合激光点云数据和空间姿态角数据形成具有坐标信息的三维点云信息,并对三维点云信息进行后处理,生成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模型;再对DEM模型和具有快门时间信息的高清数字影像进行融合,生成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数字正射影像)模型,基于DEM模型和DOM模型生成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三维立体图形。其中,后处理具体为:在预处理的基础上经过点云去噪、应用迭代线性最小二乘内插、移动曲面拟合等滤波算法进行精细点云分类,自动分离出精细的地面点及多类别点云数据(图2),多类别点云数据用于后期各电力设施精细建模。通过对精细的地面点构建不规则三角网格TIN即可快速生成DEM模型(图3),去噪后的所有地物点即可快速生成DSM(Digital Surface Model,数字表面模型)模型。使用精细分类的地面点对高清数字影像单张正射纠正,通过镶嵌匀色即可生成高分辨率的DOM模型(图4)。
巡检模块303用于通过净空巡检算法对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三维立体图形进行巡检,并输出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巡检报告;其中,按照《DLT 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相关要求,本申请在对象分类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种全自动的净空巡检算法对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三维立体图形进行危险点巡检,以确定输电线路与周围地物是否有过于接近的异常情况。该净空巡检算法具体为:导入数据-数据预处理-计算-分段-设置巡检距离-输出巡检报告。巡检报告包括危险类型、坐标位置、净空距离及塔杆区间等内容,具体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为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巡检报告示意图,图6为危险点位置显示示意图。
显示模块304用于显示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巡检报告;显示模块304包括三个窗口界面,分别为侧视界面、俯视界面及可自由旋转的主界面,具体如图7所示,为显示模块304的窗口界面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通过应用无人机小型激光雷达系统在输电线路通道巡检试验,充分验证了无人旋翼机载小型激光雷达系统的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可行性、先进性及高效性。通过将小型机载激光雷达系统搭载在无人机上能够快速灵活响应电力线路通道巡检工程需求,高效获取输电线路及走廊高精度三维激光点云和真彩色高清影像数据,且数据精度高,能进行多维度的立体巡检,采用全自动净空巡检算法进行的通道巡检技术快速对通道内危险点检测生成具有具体坐标位置危险点巡检报告,对故障和缺陷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与定性,提高电力线路通道巡检效率,为线路通道巡检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化的巡检技术手段。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搭载装置、机载激光雷达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机载激光雷达安装于搭载装置上,并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连接;
所述机载激光雷达包括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所述激光扫描仪用于获取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激光点云数据,所述高清相机用于拍摄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高清影像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拍摄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激光点云数据和高清影像数据生成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三维立体图形,根据所述三维立体图形对被测区域输电线路进行巡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装置包括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及地面站系统,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所述机载激光雷达安装于飞行器主体上,所述飞行器主体上还搭载有电源和飞行控制模块;所述地面站系统用于对多旋翼无人飞行器进行飞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激光雷达还包括全球定位系统,所述全球定位系统用于获取激光扫描仪的瞬时空间坐标,得到激光扫描仪的GPS定位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激光雷达还包括惯性导航系统,所述惯性导航系统由光纤陀螺和微机械加速度计组成,用于获取飞行过程中的经纬度信息和瞬时姿态角信息,得到激光扫描仪的空间姿态角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激光雷达还包括控制及存储模块,所述控制及存储模块用于读取激光点云数据、GPS定位数据、空间姿态角数据、高清数字影像以及快门时间信息,并将读取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扫描仪的飞行高度及飞行速度计算公式为:
在上述公式中,H为飞行高度,V为飞行速度,θ为瞬时扫描角度,F为激光重频,η为激光扫描仪的扫描效率,R为每秒扫描线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预处理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及存储模块传输的激光点云数据、GPS定位数据、空间姿态角数据以及高清数字影像,并对接收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具体为:对激光点云数据大地定向,并计算高清数字影像的外方位元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后处理模块,所述后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激光点云数据和空间姿态角数据形成具有坐标信息的三维点云信息,并对三维点云信息进行后处理,生成DEM模型,对DEM模型和具有快门时间信息的高清数字影像进行融合,生成DOM模型,基于DEM模型和DOM模型生成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三维立体图形;所述后处理具体为:经过点云去噪、应用迭代线性最小二乘内插、移动曲面拟合滤波算法进行精细点云分类,自动分离出精细的地面点及多类别点云数据;通过对精细的地面点构建不规则三角网格生成DEM模型,使用精细的地面点对高清数字影像单张正射纠正,通过镶嵌匀色生成DOM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巡检模块,所述巡检模块用于通过净空巡检算法对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三维立体图形进行巡检,并输出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巡检报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侧视界面、俯视界面及可自由旋转的主界面,用于显示被测区域输电线路的巡检报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63426.4A CN110308457B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63426.4A CN110308457B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08457A true CN110308457A (zh) | 2019-10-08 |
CN110308457B CN110308457B (zh) | 2023-04-21 |
Family
ID=68073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63426.4A Active CN110308457B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08457B (zh) |
Cited B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03800A (zh) * | 2019-10-29 | 2020-01-17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 基于无人机的电力设施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 |
CN110706369A (zh) * | 2019-10-31 | 2020-01-17 | 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 | 一种煤矿重要机房硐室巡检方法 |
CN111026150A (zh) * | 2019-11-25 | 2020-04-17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及方法 |
CN111983583A (zh) * | 2020-08-14 | 2020-11-2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光学扫描技术的配网巡线可视化系统 |
CN111981977A (zh) * | 2020-07-02 | 2020-11-2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技术的配网自动巡线系统 |
CN111998832A (zh) * | 2020-08-12 | 2020-11-27 | 河北雷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利用无人机准确定位目标物的巡检方法 |
CN112051228A (zh) * | 2020-09-11 | 2020-12-08 | 浙江华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报告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2114330A (zh) * | 2020-09-07 | 2020-12-22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轻型机载激光雷达实时处理与控制系统 |
CN112414309A (zh) * | 2020-11-25 | 2021-02-26 | 北京交通大学 |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高铁接触线导高及拉出值巡检方法 |
CN112578395A (zh) * | 2021-01-12 | 2021-03-30 | 贵州理工学院 | 一种直升机电力巡线用激光雷达系统 |
CN112946680A (zh) * | 2021-02-01 | 2021-06-11 | 武汉徕得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机载激光雷达自主启停点云采集的方法 |
CN113109831A (zh) * | 2021-03-26 | 2021-07-13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使用激光雷达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的数据处理方法 |
CN113148154A (zh) * | 2021-04-08 | 2021-07-23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具有组合导航功能的电力设备自动巡检无人机 |
CN113189615A (zh) * | 2021-03-26 | 2021-07-30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使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的方法 |
CN113589837A (zh) * | 2021-05-18 | 2021-11-02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 一种基于边缘云的电力实时巡检方法 |
CN113759957A (zh) * | 2021-06-19 | 2021-12-07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浦江县供电公司 | 一种无人机电力线巡检方法 |
CN113867406A (zh) * | 2021-11-10 | 2021-12-31 | 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无人机的线路巡检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035608A (zh) * | 2021-11-10 | 2022-02-11 | 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无人机的巡检培训方法、系统、培训终端和存储介质 |
CN114088131A (zh) * | 2020-08-24 | 2022-02-25 |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监测建模装置及森林应急消防监测系统 |
CN114236565A (zh) * | 2021-12-16 | 2022-03-25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输电通道实时树障分析方法及激光雷达系统 |
CN114332658A (zh) * | 2022-01-14 | 2022-04-12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无人机巡检的铁路工务设备与周边环境隐患排查方法 |
WO2022073248A1 (zh) * | 2020-10-10 | 2022-04-14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点云密度确定方法、可移动平台及存储介质 |
CN114518768A (zh) * | 2022-01-25 | 2022-05-20 | 武汉飞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输电线路的巡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579873A (zh) * | 2022-10-14 | 2023-01-06 | 浙江湖州新京昌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邮轮的混合发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16485160A (zh) * | 2023-06-21 | 2023-07-25 | 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输电线路巡检处理系统和方法 |
CN116859986A (zh) * | 2023-06-08 | 2023-10-10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既有铁路带状测区的无人机航线规划方法 |
CN117516511A (zh) * | 2023-12-05 | 2024-02-06 | 长沙云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高速路地理信息导航勘测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41170A1 (en) * | 2003-01-21 | 2004-07-22 | Jamieson James R. | System for profiling objects on terrain forward and below an aircraft utilizing a cross-track laser altimeter |
CN102381481A (zh) * | 2011-08-01 | 2012-03-21 | 四川省科学城久利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系统 |
CN202600151U (zh) * | 2012-05-17 | 2012-12-12 | 北京必威易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轻型机载三维激光雷达系统 |
CN104268935A (zh) * | 2014-09-18 | 2015-01-07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特征的机载激光点云与影像数据融合系统及方法 |
CN107015240A (zh) * | 2017-05-22 | 2017-08-04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的电力网络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07748370A (zh) * | 2017-10-25 | 2018-03-02 | 深圳天眼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机载微型激光雷达三维测绘装置 |
-
2018
- 2018-03-27 CN CN201810263426.4A patent/CN11030845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41170A1 (en) * | 2003-01-21 | 2004-07-22 | Jamieson James R. | System for profiling objects on terrain forward and below an aircraft utilizing a cross-track laser altimeter |
CN102381481A (zh) * | 2011-08-01 | 2012-03-21 | 四川省科学城久利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系统 |
CN202600151U (zh) * | 2012-05-17 | 2012-12-12 | 北京必威易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轻型机载三维激光雷达系统 |
CN104268935A (zh) * | 2014-09-18 | 2015-01-07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特征的机载激光点云与影像数据融合系统及方法 |
CN107015240A (zh) * | 2017-05-22 | 2017-08-04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的电力网络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07748370A (zh) * | 2017-10-25 | 2018-03-02 | 深圳天眼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机载微型激光雷达三维测绘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张启峰: "激光雷达技术在超高压送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陕西电力》 * |
林昀等: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高精度电力巡线测量", 《城市勘测》 * |
王建军: "基于正交化实验对影响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精度的工作参数进行最优化设计", 《中国激光》 * |
阮羚等: "基于轻小型三维激光雷达技术的输电线路走廊参数采集研究", 《测绘技术装备》 * |
Cited By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03800A (zh) * | 2019-10-29 | 2020-01-17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 基于无人机的电力设施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 |
CN110706369A (zh) * | 2019-10-31 | 2020-01-17 | 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 | 一种煤矿重要机房硐室巡检方法 |
CN111026150A (zh) * | 2019-11-25 | 2020-04-17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及方法 |
CN111981977A (zh) * | 2020-07-02 | 2020-11-2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技术的配网自动巡线系统 |
CN111998832A (zh) * | 2020-08-12 | 2020-11-27 | 河北雷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利用无人机准确定位目标物的巡检方法 |
CN111983583A (zh) * | 2020-08-14 | 2020-11-2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光学扫描技术的配网巡线可视化系统 |
CN114088131A (zh) * | 2020-08-24 | 2022-02-25 |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监测建模装置及森林应急消防监测系统 |
CN112114330A (zh) * | 2020-09-07 | 2020-12-22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轻型机载激光雷达实时处理与控制系统 |
CN112051228A (zh) * | 2020-09-11 | 2020-12-08 | 浙江华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报告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2051228B (zh) * | 2020-09-11 | 2023-11-03 | 浙江华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报告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22073248A1 (zh) * | 2020-10-10 | 2022-04-14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点云密度确定方法、可移动平台及存储介质 |
CN112414309A (zh) * | 2020-11-25 | 2021-02-26 | 北京交通大学 |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高铁接触线导高及拉出值巡检方法 |
CN112414309B (zh) * | 2020-11-25 | 2021-08-31 | 北京交通大学 |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高铁接触线导高及拉出值巡检方法 |
CN112578395A (zh) * | 2021-01-12 | 2021-03-30 | 贵州理工学院 | 一种直升机电力巡线用激光雷达系统 |
CN112578395B (zh) * | 2021-01-12 | 2024-01-26 | 贵州理工学院 | 一种直升机电力巡线用激光雷达系统 |
CN112946680A (zh) * | 2021-02-01 | 2021-06-11 | 武汉徕得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机载激光雷达自主启停点云采集的方法 |
CN113189615A (zh) * | 2021-03-26 | 2021-07-30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使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的方法 |
CN113109831A (zh) * | 2021-03-26 | 2021-07-13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使用激光雷达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的数据处理方法 |
CN113189615B (zh) * | 2021-03-26 | 2023-06-30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使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的方法 |
CN113148154A (zh) * | 2021-04-08 | 2021-07-23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具有组合导航功能的电力设备自动巡检无人机 |
CN113589837A (zh) * | 2021-05-18 | 2021-11-02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 一种基于边缘云的电力实时巡检方法 |
CN113759957A (zh) * | 2021-06-19 | 2021-12-07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浦江县供电公司 | 一种无人机电力线巡检方法 |
CN114035608A (zh) * | 2021-11-10 | 2022-02-11 | 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无人机的巡检培训方法、系统、培训终端和存储介质 |
CN113867406A (zh) * | 2021-11-10 | 2021-12-31 | 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无人机的线路巡检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236565A (zh) * | 2021-12-16 | 2022-03-25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输电通道实时树障分析方法及激光雷达系统 |
CN114332658A (zh) * | 2022-01-14 | 2022-04-12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无人机巡检的铁路工务设备与周边环境隐患排查方法 |
CN114332658B (zh) * | 2022-01-14 | 2023-11-07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无人机巡检的铁路工务设备与周边环境隐患排查方法 |
CN114518768A (zh) * | 2022-01-25 | 2022-05-20 | 武汉飞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输电线路的巡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579873A (zh) * | 2022-10-14 | 2023-01-06 | 浙江湖州新京昌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邮轮的混合发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16859986A (zh) * | 2023-06-08 | 2023-10-10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既有铁路带状测区的无人机航线规划方法 |
CN116859986B (zh) * | 2023-06-08 | 2024-03-15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既有铁路带状测区的无人机航线规划方法 |
CN116485160A (zh) * | 2023-06-21 | 2023-07-25 | 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输电线路巡检处理系统和方法 |
CN116485160B (zh) * | 2023-06-21 | 2024-03-15 | 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输电线路巡检处理系统和方法 |
CN117516511A (zh) * | 2023-12-05 | 2024-02-06 | 长沙云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高速路地理信息导航勘测方法 |
CN117516511B (zh) * | 2023-12-05 | 2024-12-20 | 长沙云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高速路地理信息导航勘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08457B (zh) | 2023-04-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08457A (zh)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 | |
US20250101951A1 (en) |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Wind Turbine Insp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
CN110395390B (zh) |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免像控点三维建模与测图的装置及方法 | |
Eisenbeiss | A mini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system overview and image acquisition | |
CN104843176B (zh) | 一种用于桥梁隧道自动巡检旋翼无人机系统及导航方法 | |
CN106526551B (zh) | 一种雷达天线动态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 |
ES2983781T3 (es) | Sistemas de control y navegación, técnicas de optimización de pose, mapeo y localización | |
US20200004272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aerial inspection | |
CN109911188A (zh) | 非卫星导航定位环境的桥梁检测无人机系统 | |
CN202600150U (zh) | 智能化低空遥感测绘系统 | |
WO2020103049A1 (zh) | 旋转微波雷达的地形预测方法、装置、系统和无人机 | |
EP3271788A1 (en) | Flight planning for unmanned aerial tower inspection with long baseline positioning | |
WO2016140985A1 (en) | Flight planning for unmanned aerial tower inspection | |
JP2019053003A (ja) |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データ処理用プログラム | |
CN104115081A (zh) | 利用恒定倾斜角转弯的风计算系统 | |
US20200234043A1 (en) |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ground level inspection system | |
CN106005383A (zh) | 一种井下巷道高精度三维模型扫描设备与方法 | |
US20240176367A1 (en) | Uav dispatching method, server, dock apparatus,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 |
Al-Darraji et al. | A technical framework for selection of autonomous uav navigation technologies and sensors | |
CN109581365A (zh) | 一种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生命探测系统、方法 | |
US20180136009A1 (en) |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ircraft tri-axial balance and device thereof | |
Andert et al. | Optical-aided aircraft navigation using decoupled visual SLAM with range sensor augmentation | |
CN204575069U (zh) | 一种小型无人机机载三维激光测量装置 | |
US20240094726A1 (en) | Verifying flight system calibration and performing automated navigation actions | |
CN116027804B (zh) | 无人机地面光电测控引导装置以及引导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10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7, Nanshan wisdom garden, 1001 Xueyuan Avenue, Changyuan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Lijian Tiany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A7, No. 1001 Xueyuan Avenue,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TIANYAN LASER TECHNOLOGY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