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307623B - 空气调节装置和空调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和空调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7623B
CN110307623B CN201910192304.5A CN201910192304A CN110307623B CN 110307623 B CN110307623 B CN 110307623B CN 201910192304 A CN201910192304 A CN 201910192304A CN 110307623 B CN110307623 B CN 110307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r
unit
indoo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23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7623A (zh
Inventor
孝桥靖雄
杉本博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07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7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07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7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具备:获取表示根据表示预先设定的温度的第一温度和表示预先设定的相对湿度的第一相对湿度决定的目标绝对湿度的第一绝对湿度的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获取根据第一温度和第一相对湿度决定的露点温度的露点温度计算部;获取表示根据表示室内的温度的第二温度和表示室内的相对湿度的第二相对湿度决定的室内的绝对湿度的第二绝对湿度的绝对湿度计算部;在第二绝对湿度超过第一绝对湿度的情况下,使室内机风扇的送风停止,使吹出口关闭,控制使室内热交换器在露点温度下进行冷却的除湿运转的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以及室内风扇和或吹出口控制部。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和空调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和空调控制方法,例如涉及一种在夏天的夜间的空调控制中即使在稍高的制冷温度设定下也能够在卧室睡眠的期间维持所希望的绝对湿度的空气调节装置和空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为了进一步提高可以说占据人生的3分之1的时间的睡眠的质量,开发了各种用于将睡眠期间的温度环境设为更适于睡眠的环境的空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机)的控制方法。另外,人身体的睡眠期间的代谢量相比于醒着的情况而言会下降,因此,如果进行通常的空调控制则无法获得舒适的睡眠。因此,以往以来,作为适于睡眠时的制冷运转模式,考虑以“睡眠模式”等名称来称呼的就寝模式,进行基于该就寝模式的制冷运转。
例如在日本专利第3999608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的空气调节机。即,空气调节机进行基于就寝模式控制的制冷运转,在递增区域中的制冷运转中压缩机转速低于规定水平、且空气调节目标温度与室内检测温度之差为规定值以下的状态、或者室内检测湿度超过基于就寝时的操作的设定湿度的状态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将设置于室外热交换器与室内热交换器之间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为与通常制冷运转时相比成为过度节流状态的过度节流制冷运转。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1-280668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的空气调节机。即,在具备由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旁路阀、排气端口阀等构成的冷冻循环以及逆变器装置、室外风扇、室内风扇等电气部件的空气调节机的再热干燥运转中,在将逆变器装置进行冷却时,使室外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最小,增大向室内热交换器输送的制冷剂量。
另外,在日本专利第3446792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的空气调节机。即,空气调节机构成如下冷冻循环:将通过压缩机得到的制冷剂经由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分流器分流,并经过在一方的制冷剂通路插入开闭阀而从入口向2个制冷剂通路分流供给的室内热交换器向该压缩机循环。另外,空气调节机设置有分别检测膨胀阀的出口的温度和室内热交换器的中间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在除湿运转时,对压缩机进行低速控制,并且根据室温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对开闭阀进行开闭控制。另外,空气调节机以使膨胀阀的出口的温度与室内热交换器的中间部的温度的温度差成为规定的基准值的方式控制膨胀阀的节流量,由此对流过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液域进行可变控制,阶段性地切换除湿能力。
另外,在日本专利第3011708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的空气调节机。即,空气调节机将具有容量可变型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以及减压器的室外机与具有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机相互连接,在除湿运转时,将转动自如地设置于室内机的风向变更叶片的角度设定为将室内机的吹出口进行闭塞的闭塞位置或者其附近。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在制冷运转难以动作的稍高的温度设定的情况下,难以实现适当温度和适当湿度,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制冷运转难以动作的稍高的温度设定下也能够实现适当温度和适当湿度的空气调节装置和空调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获取表示根据表示预先设定的温度的第一温度和表示预先设定的相对湿度的第一相对湿度决定的目标绝对湿度的第一绝对湿度的第一获取部;获取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相对湿度决定的露点温度的第二获取部;获取表示根据表示室内的温度的第二温度和表示所述室内的相对湿度的第二相对湿度决定的所述室内的绝对湿度的第二绝对湿度的第三获取部;将所述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输送由所述热交换器冷却后的空气的送风部;用于将由所述送风部输送的空气输送到所述室内的送风口;以及,在所述第二绝对湿度超过所述第一绝对湿度的情况下,使所述送风部的送风停止,使所述送风口关闭,控制将所述热交换器在所述露点温度下进行冷却的除湿运转的控制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被验者在卧室中睡眠的期间的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温度以及床内温度的状态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为了求出绝对湿度而使用的绝对湿度变换表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露点温度计算部为了求出露点温度而使用的露点温度变换表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湿度控制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图5所示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的其它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执行了图8所示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的情况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湿度控制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见解)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存在如下问题:在夏天的天亮时候,制冷运转的动作停止期间增加,在湿度上升的时间点感到不适。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在使制冷运转动作之后,为了避免室内过冷,在再加热到用户的设定温度后向室内送风,从而能够兼顾适当温度和适当湿度,但是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在制冷后再加热,因此能量效率差。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在室内机设置2个热交换器,将一个热交换器控制成稍高的温度的制冷用,将另一个热交换器控制成稍低的温度的除湿用,进行避免室温过冷的除湿,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使用能够分区域地控制冷却温度的专用的热交换器,因此热交换器的部件成本上升。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关闭室内机的吹出口来抑制冷风感,但是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制冷运转是通常的动作,因此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仍存在夏天的天亮时候的湿度上升的不适感。
本申请发明人等着眼于上述的问题,针对睡眠环境通过被验者实验专心研究的结果可知,在如上所述的基于就寝模式的制冷运转中,在夏天的快到天亮的时候,作为阻碍舒适的睡眠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度的上升产生影响。图1是表示被验者在卧室中睡眠的期间的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温度以及床内温度的状态变化的一例的图。
如图1所示,首先,在制冷运转开始时刻t1,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运转的温度被设定为27℃,室内温度RT下降至27℃。之后,在就寝时刻t2,制冷运转的温度被设定变更为28℃,被验者上床就寝。接着,直到室内温度RT变为比设定温度28℃高2℃的30℃的制冷运转动作开始时刻t3为止,制冷运转处于动作停止状态,在制冷运转动作开始时刻t3,制冷运转变为动作状态。接着,在制冷运转动作停止时刻t4,当室内温度RT达到设定温度28℃时,制冷运转变为动作停止状态。此后,在制冷运转动作开始时刻t5,制冷运转开始,在制冷运转动作停止时刻t6,制冷运转停止,重复制冷运转的动作开始和动作停止。
此时,夜间的屋外温度即室外温度由于无直射光,因此即使在夏天也是30℃以下,在天亮时候成为最低气温,有时成为25℃以下。在室外温度低于室内的制冷运转的设定温度的情况下,直到室内温度达到制冷运转的动作开始温度为止的期间变长。如果制冷运转的停止状态变长,则空气调节装置的除湿性能下降,室内相对湿度IH一点点地逐渐上升。
在此,床内温度BT和室内温度RT不怎么变化,但是在不适相对湿度开始时刻t7,室内相对湿度IH超过60%,产生相对湿度超过60%的不适期间UP。因而,产生如下事态:尽管本来是希望仍处于睡眠的时刻,但是在时刻t8,被验者难以入睡而起床。其结果可知,重要的是兼顾睡眠期间的卧室的适当温度和适当湿度(50%台)的空调控制。此外,在图1中,是将就寝时的制冷运转的设定温度设为28℃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是其以外。另外,是将制冷运转的动作开始的室内温度设为设定温度+2℃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根据空气调节装置的制造商的规格而稍微不同。
基于上述的被验者实验的结果,本申请发明人们关于在制冷运转难以动作的稍高的温度设定的情况下如何以高能量效率和低成本实现体感温度不会过冷、且适当温度和适当湿度进行专心研究的结果,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获取表示根据表示预先设定的温度的第一温度和表示预先设定的相对湿度的第一相对湿度决定的目标绝对湿度的第一绝对湿度的第一获取部;获取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相对湿度决定的露点温度的第二获取部;获取表示根据表示室内的温度的第二温度和表示所述室内的相对湿度的第二相对湿度决定的所述室内的绝对湿度的第二绝对湿度的第三获取部;将所述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输送由所述热交换器冷却后的空气的送风部;用于将由所述送风部输送的空气输送到所述室内的送风口;以及,在所述第二绝对湿度超过所述第一绝对湿度的情况下,使所述送风部的送风停止,使所述送风口关闭,控制将所述热交换器在所述露点温度下进行冷却的除湿运转的控制部。
根据此结构,获取表示根据表示预先设定的温度的第一温度和表示预先设定的相对湿度的第一相对湿度决定的目标绝对湿度的第一绝对湿度,获取根据第一温度和第一相对湿度决定的露点温度,获取表示根据表示室内的温度的第二温度和表示室内的相对湿度的第二相对湿度决定的室内的绝对湿度的第二绝对湿度。在此,在第二绝对湿度超过第一绝对湿度的情况下,使送风部停止送风通过热交换器将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后的空气,使用于将由送风部输送的空气输送到室内的送风口关闭,使热交换器在露点温度下进行冷却的除湿运转。因此,可以实现体感温度不会过冷、且为适当温度和适当湿度。而且,因为不进行防止过冷的再加热处理,所以可以进行高能量效率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湿度控制。而且,由于不使用特殊的热交换器,所以可以进行零部件成本不会太高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湿度控制。其结果,即使在制冷运转难以动作的稍高的温度设定的情况下,也能高能量效率以及低成本地实现体感温度不会过冷、且适当温度和适当湿度。
而且,所述第一获取部也可以包括第一计算部,该第一计算部获取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相对湿度,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相对湿度计算所述第一绝对湿度;所述第二获取部也可以包括第二计算部,该第二计算部获取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相对湿度,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相对湿度计算所述露点温度;所述第三获取部也可以包括第三计算部,该第三计算部获取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二相对湿度,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二相对湿度计算所述第二绝对湿度。
根据此结构,获取第一温度和第一相对湿度,根据第一温度和第一相对湿度计算第一绝对湿度,根据第一温度和第一相对湿度计算露点温度,而且,获取第二温度和第二相对湿度,根据第二温度和第二相对湿度计算第二绝对湿度。为此,可以高精度地获取目标绝对湿度、露点温度以及室内的绝对湿度。
而且,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二绝对湿度超过所述第一绝对湿度的期间,也可以继续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却。
根据此结构,因为在第二绝对湿度超过第一绝对湿度的期间继续热交换器的冷却,可以使室内维持在适当温度以及适当湿度的状态。
而且,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温度不低于所述露点温度的期间,也可以继续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却。
根据此结构,因为在热交换器的温度不低于露点温度的期间继续热交换器的冷却,可以使室内维持在适当温度以及适当湿度的状态。
而且,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还可以具备第四获取部,该第四获取部获取表示室外的温度的第三温度,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一温度或所述第二温度超过所述第三温度的期间,还可以开始所述除湿运转。
根据此结构,获取表示室外的温度的第三温度,在第一温度或第二温度超过第三温度的期间,开始除湿运转。为此,可以在预先设定的温度或室内的温度超过室外的温度的情况下开始除湿运转,使室内处在适当温度以及适当湿度的状态。
而且,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除湿运转中,在所述第二绝对湿度达到所述第一绝对湿度之后,也可以将所述热交换器进行冷却,使得所述热交换器的温度在包含所述露点温度的规定范围内。
根据此结构,在除湿运转中,在第二绝对湿度达到第一绝对湿度之后,可以冷却热交换器,使得热交换器的温度在包含露点温度的规定范围内。为此,可以防止室内的温度过冷,并可以使室内维持在适当温度以及适当湿度的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获取表示预先设定的温度的第一温度的第一获取部;获取表示室内温度的第二温度的第二获取部;将所述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输送由所述热交换器冷却后的空气的送风部;用于将由所述送风部输送的空气输送到所述室内的送风口;使所述送风部送风,使所述送风口打开,控制冷却所述热交换器的制冷运转和冷却所述热交换器进行所述室内的除湿的除湿运转,以便让所述第二温度达到所述第一温度的控制部,以及,判定切换所述制冷运转以及所述除湿运转的判定部,其中,所述判定部,根据在时间序列上邻接的所述制冷运转的动作时间与停止时间之差,判定从所述制冷运转切换为所述除湿运转,所述控制部,根据从所述制冷运转切换为所述除湿运转的判定结果,将所述制冷运转切换为所述除湿运转。
根据此结构,获取表示预先设定的温度的第一温度,获取表示室内温度的第二温度。使送风部输送通过热交换器将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后的空气,使用于将由送风部输送的空气输送到室内的送风口打开,控制冷却热交换器的制冷运转和冷却热交换器进行室内的除湿的除湿运转,以便让第二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此时,根据在时间序列上邻接的制冷运转的动作时间与停止时间之差,判定从制冷运转切换为除湿运转,根据从制冷运转切换为除湿运转的判定结果,将制冷运转切换为除湿运转。因此,能够在室内的相对湿度上升到不愉快的状态之前,从制冷运转切换为除湿运转。其结果,即使在制冷运转难以动作的稍高的温度设定的情况下,也能实现体感温度不会过冷、且适当温度和适当湿度。
而且,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除湿运转时也可以使所述送风部的送风停止,使所述送风口关闭。
根据此结构,在除湿运转时可以使送风部的送风停止,使送风口关闭。为此,被除湿的冷气不会被直接输送到室内,可以使室内处在适当温度以及适当湿度的状态。
而且,所述制冷运转的动作时间也可以包含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却时间。
根据此结构,可基于热交换器的冷却时间判定从制冷运转切换为除湿运转。为此,在室内的相对湿度上升到不愉快的状态之前,就可以可靠地将制冷运转切换为除湿运转。
而且,所述判定部,也可以在所述制冷运转的动作时间与停止时间之差在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从所述制冷运转切换为所述除湿运转。
根据此结构,在制冷运转的动作时间与停止时间之差在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从制冷运转切换为除湿运转。为此,在室内的相对湿度上升到不愉快的状态之前,就可以可靠地将制冷运转切换为除湿运转。
而且,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还可以具备:获取表示预先设定的相对湿度的第一相对湿度的第三获取部;获取表示所述室内的相对湿度的第二相对湿度的第四获取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相对湿度计算表示所述室内的目标绝对湿度的第一绝对湿度的第一计算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相对湿度计算所述露点温度的第二计算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二相对湿度计算表示所述室内的绝对湿度的第二绝对湿度的第三计算部,其中,所述控制部,作为所述除湿运转,在所述第二绝对湿度超过所述第一绝对湿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所述送风部的送风停止,使所述送风口关闭,使所述热交换器在所述露点温度下进行冷却。
根据此结构,获取表示预先设定的相对湿度的第一相对湿度,获取表示室内的相对湿度的第二相对湿度。而且,根据第一温度和第一相对湿度计算表示室内的目标绝对湿度的第一绝对湿度,根据第一温度和第一相对湿度计算露点温度,根据第二温度和第二相对湿度计算表示室内的绝对湿度的第二绝对湿度。此时,作为除湿运转,在第二绝对湿度超过第一绝对湿度的情况下,使送风部的送风停止,使送风口关闭,使热交换器在露点温度下进行冷却。因此,可以实现体感温度不会过冷、且为适当温度和适当湿度。而且,因为不进行防止过冷的再加热处理,所以可以进行高能量效率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湿度运转。而且,由于不使用特殊的热交换器,所以可以进行零部件成本不会太高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湿度运转。其结果,即使在制冷运转难以动作的稍高的温度设定的情况下,也能高能量效率以及低成本地实现体感温度不会过冷、且适当温度和适当湿度。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获取表示预先设定的温度的第一温度的第一获取部;获取表示室内温度的第二温度的第二获取部;获取表示室外温度的第三温度的第三获取部;将所述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输送由所述热交换器冷却后的空气的送风部;用于将由所述送风部输送的空气输送到所述室内的送风口;使所述送风部送风,使所述送风口打开,控制冷却所述热交换器的制冷运转和冷却所述热交换器进行所述室内的除湿的除湿运转,以便让所述第二温度达到所述第一温度的控制部,以及,判定切换所述制冷运转以及所述除湿运转的判定部,其中,所述判定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或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之差,判定从所述制冷运转切换为所述除湿运转,所述控制部,根据从所述制冷运转切换为所述除湿运转的判定结果,将所述制冷运转切换为所述除湿运转。
根据此结构,获取表示预先设定的温度的第一温度,获取表示室内温度的第二温度,获取表示室外温度的第三温度。使送风部输送通过热交换器将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后的空气,使用于将由送风部输送的空气输送到室内的送风口打开,控制冷却热交换器的制冷运转和冷却热交换器进行室内的除湿的除湿运转,以便让第二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此时,根据第一温度或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之差,判定从制冷运转切换为除湿运转,根据从制冷运转切换为除湿运转的判定结果,将制冷运转切换为除湿运转。因此,能够在室内的相对湿度上升到不愉快的状态之前,从制冷运转切换为除湿运转。其结果,即使在制冷运转难以动作的稍高的温度设定的情况下,也能实现体感温度不会过冷、且适当温度和适当湿度。
而且,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除湿运转时也可以使所述送风部的送风停止,使所述送风口关闭。
根据此结构,在除湿运转时可以使送风部的送风停止,使送风口关闭。为此,被除湿的冷气不会被直接输送到室内,可以使室内处在适当温度以及适当湿度的状态。
而且,所述判定部,也可以在所述第一温度或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之差在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从所述制冷运转切换为所述除湿运转。
根据此结构,在第一温度或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之差在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从制冷运转切换为除湿运转。为此,在室内的相对湿度上升到不愉快的状态之前,就可以可靠地将制冷运转切换为除湿运转。
而且,本发明不只是仅仅可以实现具备上述特征性构成的空气调节装置,还可以实现利用处理器等,执行与空气调节装置所具备的特征性构成相对应的特征性处理的空调控制方法。因此,以下的其它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空调控制方法,使用处理器来控制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将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输送由所述热交换器冷却后的空气的送风部以及用于将由所述送风部输送的空气输送到所述室内的送风口,该空调控制方法:获取表示根据表示预先设定的温度的第一温度和表示预先设定的相对湿度的第一相对湿度决定的目标绝对湿度的第一绝对湿度;获取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相对湿度决定的露点温度;获取表示根据表示所述室内的温度的第二温度和表示所述室内的相对湿度的第二相对湿度决定的所述室内的绝对湿度的第二绝对湿度;在所述第二绝对湿度超过所述第一绝对湿度的情况下,使所述送风部的送风停止,使所述送风口关闭,控制将所述热交换器在所述露点温度下进行冷却的除湿运转。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空调控制方法,使用处理器来控制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将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输送由所述热交换器冷却后的空气的送风部以及用于将由所述送风部输送的空气输送到所述室内的送风口,该空调控制方法:获取表示预先设定的温度的第一温度;获取表示所述室内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使所述送风部送风,使所述送风口打开,根据在时间序列上邻接的所述制冷运转的动作时间与停止时间之差,判定冷却所述热交换器的制冷运转和冷却所述热交换器进行所述室内的除湿的除湿运转的切换,以便让所述第二温度达到所述第一温度,并根据从所述制冷运转切换为所述除湿运转的判定结果,将所述制冷运转切换为所述除湿运转。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空调控制方法,使用处理器来控制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将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输送由所述热交换器冷却后的空气的送风部以及用于将由所述送风部输送的空气输送到所述室内的送风口,该空调控制方法:获取表示预先设定的温度的第一温度;获取表示所述室内的温度的第二温度;获取表示所述室外的温度的第三温度;使所述送风部送风,使所述送风口打开,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或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之差,判定冷却所述热交换器的制冷运转和冷却所述热交换器进行所述室内的除湿的除湿运转的切换,以便让所述第二温度达到所述第一温度,并根据从所述制冷运转切换为所述除湿运转的判定结果,将所述制冷运转切换为所述除湿运转。
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总括性或具体的例子。另外,以下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结构要素、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例,其旨不在于限定本发明。另外,关于以下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中未在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结构要素,作为任意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另外,在全部实施方式中,还能够任意地组合各自的内容。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例如由空调等构成,具备室内机200和室外机201。
室内机200具备室内相对湿度设定值保持部202、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204、室内相对湿度检测部205、室内温度检测部206、绝对湿度计算部207、绝对湿度比较部208、露点温度计算部209、室内温度比较部210、热交换器温度设定值计算部211、热交换器设定温度选择部212、室内外温度比较部214、动作模式判定部215、热交换器温度检测部216、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室内热交换器220、室内机风扇/吹出口动作设定保持部221、室内机风扇/吹出口动作判定部222、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室内机风扇224以及吹出口225。室外机201具备室外温度检测部213、压缩机218以及压缩机控制部219。
室内相对湿度设定值保持部202获取并保持有由用户或空气调节装置的制造商等设定的卧室等室内的相对湿度的设定值来作为设定相对湿度U1。设定相对湿度U1是表示预先设定的相对湿度的第一相对湿度的一例。
在此,相对湿度是表示与某温度的空气中可包含的最大限的水分量(饱和水蒸气量)相比而言包含何种程度的水分的值,用[%RH]表示。例如,相对湿度100%RH是“空气中不能包含比其更多的水蒸气”(饱和空气)这样的状态。如果温度上升则饱和水蒸气量增加,如果温度下降则饱和水蒸气量减少,因此即使是相同的水分量,如果温度变化则相对湿度也变化。当室内的相对湿度超过60%RH时,难以入睡,因此能够将50~60%RH的范围内的值用作设定相对湿度U1。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使用50%RH。此外,设定相对湿度U1不特别限定于该例子,能够使用用户感到湿度适当的各种值。
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获取并保持有由用户或空气调节装置的制造商等设定的卧室等室内的温度的设定值来作为设定温度T1。设定温度T1是表示预先设定的温度的第一温度的一例。
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204获取根据设定温度T1和设定相对湿度U1决定的目标绝对湿度D1。具体地说,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204从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获取设定温度T1,从室内相对湿度设定值保持部202获取设定相对湿度U1,根据设定温度T1和设定相对湿度U1计算目标绝对湿度D1。目标绝对湿度D1是表示作为目标值的室内的目标绝对湿度的第一绝对湿度的一例。
在此,绝对湿度中存在表示干燥空气1kg中的水蒸气量(kg)的重量绝对湿度(kg/kg(DA))和表示空气1m3中的水蒸气量(g)的容积绝对湿度(g/m3)。即使温度变化,绝对湿度的值也不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目标绝对湿度D1,例如使用容积绝对湿度(g/m3)。具体地说,使用表示Tetens的式的空气线图(图表),预先制作表示主要的温度及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的对应关系的变换表,使用该变换表来计算绝对湿度。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204为了求出绝对湿度而使用的绝对湿度变换表的一例的图。此外,在图3中,为了容易表记,将相对湿度的单位简单地用[%]来表示。
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204将图3所示的绝对湿度变换表预先存储在内部的存储器等中,根据设定温度T1所表示的室温和设定相对湿度U1所表示的相对湿度计算目标绝对湿度D1。例如在设定温度T1所表示的室温为28℃、且设定相对湿度U1所表示的相对湿度为50%的情况下,计算11.8g/m3来作为目标绝对湿度D1。
此外,图3所示的绝对湿度变换表是将运算式置换为表而成的,但是不特别限定于该例子。例如,也可以使用根据空气调节装装置的制造商规格、卧室的面积、空气调节装装置与床的位置关系等乘以调整系数的变换表。另外,绝对湿度的计算方法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例如,能够进行使用公知的Tetens的式等近似式来进行计算等各种变更。关于这些方面,后述的绝对湿度计算部207也同样。
室内相对湿度检测部205由湿度传感器等构成,检测并获取设置有室内机200的室内的相对湿度来作为室内相对湿度U2。室内相对湿度U2是表示当前的室内的相对湿度的第二相对湿度的一例。
室内温度检测部206由温度传感器等构成,检测并获取设置有室内机200的卧室等室内的温度来作为室内温度T2。室内温度T2是表示当前的室内的温度的第二温度的一例。
绝对湿度计算部207获取根据室内温度T2和室内相对湿度U2决定的室内绝对湿度D2。具体地说,绝对湿度计算部207从室内温度检测部206获取室内温度T2,从室内相对湿度检测部205获取室内相对湿度U2,根据室内温度T2和室内相对湿度U2计算室内绝对湿度D2。室内绝对湿度D2是表示当前的室内的绝对湿度的第二绝对湿度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绝对湿度计算部207例如与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204同样地,使用图3所示的绝对湿度变换表,根据室内温度T2和室内相对湿度U2计算室内绝对湿度D2。
绝对湿度比较部208将由绝对湿度计算部207计算出的当前的室内绝对湿度D2与由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204计算出的目标绝对湿度D1进行比较,计算从当前的室内绝对湿度D2减去目标绝对湿度D1而得到的绝对湿度差Δt4。
露点温度计算部209获取根据设定温度T1和设定相对湿度U1决定的露点温度TD。具体地说,露点温度计算部209从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获取设定温度T1,从室内相对湿度设定值保持部202获取设定相对湿度U1,根据设定温度T1和设定相对湿度U1计算露点温度TD。
在此,露点温度是指通过将空气进行冷却而空气中的水分开始结露时的温度。也就是说,露点温度是相对湿度为100%RH的状态时的空气的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预先制作表示温度(干球)及相对湿度与露点温度的对应关系的变换表,使用该变换表来计算露点温度。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露点温度计算部209为了求出露点温度而使用的露点温度变换表的一例的图。此外,在图4中,为了容易表记,将相对湿度的单位简单地用[%]来表示。
露点温度计算部209将图4所示的露点温度变换表预先存储在内部的存储器等中,根据设定温度T1所表示的室温和设定相对湿度U1所表示的相对湿度计算露点温度TD。例如在设定温度T1所表示的室温为28℃、且设定相对湿度U1所表示的相对湿度为50%的情况下,计算16.6℃来作为露点温度TD。
此外,图4所示的露点温度变换表是将运算式置换为表而成的,但是不特别限定于该例子。例如,也可以使用根据空气调节装置的制造商规格、卧室的面积、空气调节装装置与床的位置关系等乘以调整系数的变换表。另外,露点温度的计算方法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例如,能够进行使用公知的近似式等来进行计算等各种变更。
室内温度比较部210将由室内温度检测部206检测出的室内温度T2与从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获取的设定温度T1进行比较,计算从室内温度T2减去设定温度T1而得到的设定温度差Δt1。
热交换器温度设定值计算部211基于设定温度差Δt1计算室内热交换器220的制冷运转模式用的设定温度HT。
室外温度检测部213由温度传感器等构成,检测并获取设置有室外机201的屋外即室外的温度来作为室外温度T3。室外温度T3是表示室外的温度的第三温度的一例。
室内外温度比较部214将从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获取的设定温度T1与由室外温度检测部213检测出的当前的室外温度T3进行比较,计算从设定温度T1减去室外温度T3而得到的内外温度差Δt2。此外,内外温度差Δt2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例如,也可以是,室内外温度比较部214将由室内温度检测部206检测出的当前的室内温度T2与由室外温度检测部213检测出的当前的室外温度T3进行比较,计算从室内温度T2减去室外温度T3而得到的值来作为内外温度差Δt2。在该例子中,在准确地检测出室内温度T2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地判定后述的从制冷运转模式向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的切换,能够可靠地将室内设为适当温度和适当湿度的状态。
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基于内外温度差Δt2,判定当前的动作模式是制冷运转模式和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等中的哪一个动作模式。在此,基于制冷运转模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是制冷运转的一例,基于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是除湿运转的一例。
具体地说,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在内外温度差Δt2为规定的阈值3(例如3℃)以上的情况下,将当前的动作模式判定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在内外温度差Δt2不是阈值3以上的情况下,将当前的动作模式判定为制冷运转模式。此外,阈值3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能够使用各种值。
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在将当前的动作模式判定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之后,在内外温度差Δt2为规定的阈值6(例如0℃)以下的情况下,将当前的动作模式判定为制冷运转模式,在内外温度差Δt2不是阈值6以下的情况下,将当前的动作模式判定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此外,阈值6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能够使用各种值。
室内机风扇/吹出口动作设定保持部221预先保持并存储有针对制冷运转模式和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等动作模式设定的室内机风扇224和吹出口225的动作状态。
室内机风扇/吹出口动作判定部222参照室内机风扇/吹出口动作设定保持部221,判定与由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判定出的动作模式对应的室内机风扇224和吹出口225的动作。
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控制室内机风扇224和吹出口控制部223的动作,使得成为由室内机风扇/吹出口动作判定部222判定出的动作。
室内机风扇224是输送由室内热交换器220冷却后的空气的送风部的一例。室内机风扇224在制冷运转模式时输送由室内热交换器220冷却后的空气,在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时停止送风。
吹出口225是用于将由室内机风扇224输送的空气输送到室内的送风口的一例。吹出口225由百叶窗等构成。吹出口225在制冷运转模式时被打开,调整由室内机风扇224向室内输送的空气的方向,在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时被关闭。
具体地说,在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判定为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使室内机风扇224送风,使吹出口225打开。另外,在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判定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使室内机风扇224停止,使吹出口225关闭。
此外,强制结露除湿运转的动作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例如,也可以在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时,使室内机风扇224送风,或者使吹出口225打开。另外,也可以代替强制结露除湿运转而使用公知的除湿运转。作为公知的除湿运转的方式,存在为了除湿而将通过热交换器被冷却的空气直接送出的方式以及在使通过热交换器被冷却的空气变热后送出该空气的方式,可以使用任一种方式的除湿运转。例如,作为前者的方式,也可以使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过度节流制冷运转等弱制冷除湿运转,作为后者的方式,也可以使用上述的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再热干燥运转。
热交换器设定温度选择部212在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判定为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选择由热交换器温度设定值计算部211计算出的制冷运转模式用的设定温度HT。另外,热交换器设定温度选择部212在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判定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的情况下,选择由露点温度计算部209计算出的露点温度TD。
室内热交换器220是将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的一例。具体地说,在制冷运转模式和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中,使用从压缩机218喷出的制冷剂。室外机201的室外热交换器(省略图示)作为冷凝器起作用,室内热交换器220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由此将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
热交换器温度检测部216由温度传感器等构成,检测室内热交换器220的当前的温度T4来作为热交换器温度T4。
在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判定为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将由热交换器温度检测部216检测出的室内热交换器220的当前的温度T4与由热交换器设定温度选择部212选择的制冷运转模式用的设定温度HT进行比较。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基于室内热交换器220的温度T4与制冷运转模式用的设定温度HT的比较结果,控制将室内热交换器220进行冷却的制冷运转,使得室内温度T2成为设定温度T1。具体地说,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来控制压缩机218的旋转。压缩机控制部219按照来自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的控制指示,控制制冷运转模式中的压缩机218的转速。
另一方面,在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判定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的情况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将由热交换器温度检测部216检测出的室内热交换器220的当前的温度T4与由热交换器设定温度选择部212选择的露点温度TD进行比较。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基于室内热交换器220的温度T4与露点温度TD的比较结果,在当前的室内绝对湿度D2超过目标绝对湿度D1的情况下,控制将室内热交换器220在露点温度TD下进行冷却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具体地说,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来控制压缩机218的旋转。压缩机控制部219按照来自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的控制指示,控制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中的压缩机218的转速。
另外,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设定温度T1(或室内温度T2)超过室外温度T3的情况下,开始强制结露除湿运转。
另外,在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判定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的情况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当前的室内绝对湿度D2超过目标绝对湿度D1的期间,继续室内热交换器220在露点温度TD下的冷却。另外,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室内热交换器220的温度T4不低于露点温度TD的期间,继续室内热交换器220的冷却。此外,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强制结露除湿运转中,也可以在室内绝对湿度D2达到目标绝对湿度D1之后,将室内热交换器220进行冷却,使得室内绝对湿度D2处于包含目标绝对湿度D1的规定范围内(例如0.5℃的范围)。
具体地说,在动作模式为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判断由室内温度比较部210计算出的设定温度差Δt1是否为规定的阈值1(例如2℃)以上。此外,阈值1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能够使用各种值。
在设定温度差Δt1为阈值1以上的情况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启动压缩机218来将室内热交换器220在设定温度HT下进行冷却。另一方面,在设定温度差Δt1不是阈值1以上的情况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来关闭压缩机218。
另外,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启动压缩机218之后,判断设定温度差Δt1是否为规定的阈值2(例如0℃)以下。此外,阈值2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能够使用各种值。
在设定温度差Δt1为阈值2以下的情况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来关闭压缩机218。另一方面,在设定温度差Δt1不是阈值2以下的情况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继续压缩机218的启动动作来继续室内热交换器220在设定温度HT下的冷却。其结果,压缩机218反复如下动作:在设定温度差Δt1为阈值1以上时被启动,在设定温度差Δt1为阈值2以下时被关闭。通过这样,进行制冷运转使得室内温度T2成为设定温度T1。
另一方面,在动作模式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的情况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将由热交换器温度检测部216检测出的热交换器温度T4与由热交换器设定温度选择部212选择的露点温度TD进行比较,计算从当前的热交换器温度T4减去目标值的露点温度TD而得到的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判断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是否大于规定的阈值4(例如0℃)。此外,阈值4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能够使用各种值。
在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大于阈值4的情况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来启动压缩机218,将室内热交换器220在露点温度TD下进行冷却。另一方面,在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不大于阈值4的情况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来关闭压缩机218。
另外,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启动压缩机218之后,判断绝对湿度差Δt4是否大于规定的阈值5(例如0g/m3)。在绝对湿度差Δt4不大于阈值5的情况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来关闭压缩机218。此外,阈值5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能够使用各种值。
如上所述,动作模式判定部215根据设定温度T1(或室内温度T2)与室外温度T3之差,判定从制冷运转向强制结露除湿运转的切换。具体地说,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在设定温度T1(或室内温度T2)与室外温度T3之差为阈值3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从制冷运转向强制结露除湿运转的切换。
另外,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和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使室内机风扇224送风,使吹出口225打开,控制将室内热交换器220进行冷却使得室内温度T2成为设定温度T1的制冷运转。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和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使室内机风扇224停止,使吹出口225关闭,控制将室内热交换器220在露点温度TD下进行冷却来进行室内的除湿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而且,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和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根据动作模式判定部215的切换的判定结果,将制冷运转切换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204是第一获取部或第一计算部的一例,露点温度计算部209是第二获取部或第二计算部的一例,绝对湿度计算部207是第三获取部或第三计算部的一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和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是控制部的一例。另外,室外温度检测部213是第四获取部的一例。
另外,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是另一个第一获取部的一例,室内温度检测部206是另一个第二获取部的一例,室外温度检测部213是另一个第三获取部的一例。动作模式判定部215是判定部的一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和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是另一个控制部的一例。
在此,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204、露点温度计算部209、绝对湿度计算部207、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动作模式判定部215、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以及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等例如由处理器、存储器等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204、露点温度计算部209、绝对湿度计算部207、动作模式判定部215、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以及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等内置于室内机200,但是不特别限定于该例子。例如,能够进行将它们的一部分或全部内置于室外机201、或者内置于外部的服务器等之类的各种变更。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湿度控制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图5所示的湿度控制处理,空气调节装置从制冷运转被切换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
如图5所示,首先,在步骤S11中,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204为了运算处理高速化,使用图3所示的绝对湿度变换表,根据从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获取的设定温度T1和从室内相对湿度设定值保持部202获取的设定相对湿度U1计算目标绝对湿度D1。
接着,在步骤S12中,露点温度计算部209为了运算处理高速化,使用图4所示的露点温度变换表,根据从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获取的设定温度T1和从室内相对湿度设定值保持部202获取的设定相对湿度U1计算露点温度TD。
在此,设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基于室内外温度比较部214的比较结果将当前的动作模式判定为制冷运转模式。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13~S21中,进行以下的制冷运转。
首先,在步骤S13中,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向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指示制冷运转模式,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将吹出口225的设定位置控制为开口位置来使吹出口225打开。
接着,在步骤S14中,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将室内机风扇224的设定风量控制为启动状态,来使室内机风扇224开始从吹出口225向室内送风。
接着,在步骤S15中,室内温度比较部210从室内温度检测部206获取室内温度T2,并且从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获取设定温度T1,计算从室内温度T2减去设定温度T1而得到的设定温度差Δt1。
接着,在步骤S16中,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判断设定温度差Δt1是否为阈值1(例如2℃)以上。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设定温度差Δt1不是阈值1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6中“否”),在步骤S18中,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关闭压缩机218来使其停止。之后,步骤S15以后的处理继续。
另一方面,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设定温度差Δt1为阈值1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16中“是”),在步骤S17中,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启动压缩机218来使其动作,将室内热交换器220在设定温度HT下进行冷却。
接着,在步骤S19中,室内温度比较部210从室内温度检测部206获取室内温度T2,并且从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获取设定温度T1,计算从室内温度T2减去设定温度T1而得到的设定温度差Δt1。
接着,在步骤S20中,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判断设定温度差Δt1是否为阈值2(例如0℃)以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设定温度差Δt1不是阈值2以下的情况下(在步骤S16中“否”),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9。之后,步骤S19以后的处理继续。
另一方面,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设定温度差Δt1为阈值2以下的情况下(在步骤S20中“是”),在步骤S21中,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关闭压缩机218来使其停止。
接着,在步骤S22中,室内外温度比较部214从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获取设定温度T1,并且从室外温度检测部213获取室外温度T3,计算从设定温度T1减去室外温度T3而得到的内外温度差Δt2。
接着,在步骤S23中,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判断内外温度差Δt2是否为阈值3(例如3℃)以上。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在判断为内外温度差Δt2不是阈值3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23中“否”),将当前的动作模式判定为制冷运转模式,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5。之后,步骤S15以后的处理继续。
另一方面,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在判断为内外温度差Δt2为阈值3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23中“是”),将当前的动作模式判定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在步骤S24中,将处理转移到图6所示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
如图6所示,在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中,首先,在步骤S31中,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向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指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模式,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将吹出口225的设定位置控制为封闭位置来使吹出口225关闭。
接着,在步骤S32中,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使室内机风扇224关闭来停止,停止从吹出口225向室内的送风。
接着,在步骤S33中,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计算从由热交换器温度检测部216检测出的热交换器温度T4减去由热交换器设定温度选择部212选择的室内热交换器220的露点温度TD而得到的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
接着,在步骤S34中,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判断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是否大于阈值4(例如0℃)。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不大于阈值4的情况下(在步骤S34中“否”),在步骤S36中,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关闭压缩机218来使其停止。之后,步骤S33以后的处理继续。
另一方面,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大于阈值4的情况下(在步骤S34中“是”),在步骤S35中,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启动压缩机218来将室内热交换器220在露点温度TD下进行冷却。
接着,在步骤S37中,绝对湿度计算部207为了运算处理高速化,使用图3所示的绝对湿度变换表,根据由室内温度检测部206检测出的室内温度T2和由室内相对湿度检测部205检测出的室内相对湿度U2计算当前的室内绝对湿度D2。
接着,在步骤S38中,绝对湿度比较部208计算从由绝对湿度计算部207计算出的当前的室内绝对湿度D2减去由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204计算出的目标绝对湿度D1而得到的绝对湿度差Δt4。
接着,在步骤S39中,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判断绝对湿度差Δt4是否大于阈值5(例如0g/m3)。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绝对湿度差Δt4大于阈值5的情况下(在步骤S39中“是”),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33。之后,步骤S33以后的处理继续。
另一方面,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绝对湿度差Δt4不大于阈值5的情况下(在步骤S39中“否”),在步骤S40中,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关闭压缩机218来使其停止。
接着,在步骤S41中,室内外温度比较部214从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获取设定温度T1,并且从室外温度检测部213获取室外温度T3,计算从设定温度T1减去室外温度T3而得到的内外温度差Δt2。
接着,在步骤S42中,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判断内外温度差Δt2是否为阈值6(例如0℃)以下。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在判断为内外温度差Δt2为阈值6以下的情况下(在步骤S42中“是”),在步骤S44中,将当前的动作模式判定为制冷运转模式,结束强制结露除湿运转,之后将处理返回到图5所示的步骤S25。
另一方面,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在判断为内外温度差Δt2不是阈值6以下的情况下(在步骤S42中“否”),在步骤S43中,判断是否进行了使用遥控器(省略图示)等的、由用户进行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的停止操作。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在判断为进行了由用户进行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的停止操作的情况下(在步骤S43中“是”),在步骤S44中,将当前的动作模式判定为制冷运转模式,结束强制结露除湿运转,之后将处理返回到图5所示的步骤S25。另一方面,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在判断为未进行由用户进行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的停止操作的情况下(在步骤S43中“否”),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37。之后,步骤S37以后的处理继续。
在上述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结束之后,在图5所示的步骤S25中,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判断是否进行了使用遥控器(省略图示)等的由用户进行的制冷运转的停止操作。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在判断为进行了由用户进行的制冷运转的停止操作的情况下(在步骤S25中“是”),在步骤S26中,结束制冷运转,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在判断为未进行由用户进行的制冷运转的停止操作的情况下(在步骤S25中“否”),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3。之后,步骤S13以后的处理继续。
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一例的图。图7的动作状态示出了将设定温度T1设为28℃、将阈值1设为2℃、将阈值2设为0℃、将阈值3设为3℃、将阈值4设为0℃、将阈值5设为0g/m3、将阈值6设为0℃的情况下的一例。
如图7所示,首先,在就寝时刻t11,制冷运转的设定温度T1从25℃变更为28℃,压缩机218被关闭。之后,室内温度T2和热交换器温度T4上升,直到室内温度T2变为比设定温度T1(28℃)高2℃的30℃的制冷运转动作开始时刻t12为止,压缩机218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室内绝对湿度D2也上升。
接着,在制冷运转动作开始时刻t12,压缩机218被启动。此时,室内温度T2和热交换器温度T4下降,室内绝对湿度D2缓慢地上升。
接着,在制冷运转动作停止时刻t13,当室内温度T2达到设定温度T1(28℃)时,压缩机218被关闭。此时,室内绝对湿度D2进一步上升。
在此,室外温度T3随着时间的经过而下降,在室外温度T3变为比设定温度T1(28℃)低3℃的25℃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动作开始时刻t14,从制冷运转切换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即,压缩机218被启动,室内热交换器220在露点温度TD下被冷却,因此在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动作维持开始时刻t15,热交换器温度T4达到露点温度TD。此时,室内绝对湿度D2下降。
接着,反复进行基于强制结露除湿运转的压缩机218的关闭/启动,由此热交换器温度T4维持为露点温度TD,在目标绝对湿度达到时刻t16,室内绝对湿度D2下降至目标绝对湿度D1(11.8g/m3)。
之后,进一步反复进行基于强制结露除湿运转的压缩机218的关闭/启动,热交换器温度T4维持为露点温度TD,因此室内绝对湿度D2为目标绝对湿度D1(11.8g/m3)的状态维持到起床时间t17。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定温度T1与室外温度T3之差变为阈值3以上时,从制冷运转切换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使室内机风扇224停止,将吹出口225进行封闭,由此兼顾适当温度和适当湿度。由此,用户不会由于过冷、高湿而中途睡醒,能够继续舒适的睡眠。
此外,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例如,也可以在室内绝对湿度D2达到目标绝对湿度D1之后,将室内热交换器220进行冷却,使得热交换器温度T4在包含露点温度TD的规定范围内、例如从露点温度TD至(露点温度TD+0.5~3℃)的范围内。
图8是表示图5所示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的其它一例的流程图。此外,在图8中,对于与图6同样的处理,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首先,在步骤S31~S33中执行与图6所示的步骤S31~S33同样的处理之后,在步骤S45中,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判断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是否为阈值4(例如0℃)以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为阈值4以下的情况下(在步骤S45中“是”),在步骤S36中,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关闭压缩机218来使其停止。之后,步骤S33以后的处理继续。
另一方面,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不是阈值4以下的情况下(在步骤S45中“否”),判断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是否大于规定的阈值7(例如0℃)。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不大于阈值7的情况下(在步骤S46中“否”),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33。之后,步骤S33以后的处理继续。
另一方面,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大于阈值7的情况下(在步骤S46中“是”),在步骤S35中,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启动压缩机218来将室内热交换器220在露点温度TD下进行冷却。
如上所述,作为阈值7,使用与阈值4相同的值,由此执行与图6所示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同样的处理,在室内热交换器220的温度即热交换器温度T4下降至露点温度TD之后,维持为露点温度TD。
接着,在步骤S37~S39中,执行与图6所示的步骤S37~S39同样的处理。在步骤S39中,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绝对湿度差Δt4大于阈值5(例如0g/m3)的情况下(在步骤S39中“是”),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33。之后,步骤S33以后的处理继续。
另一方面,在步骤S39中,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定为绝对湿度差Δt4不大于阈值5(例如0g/m3)的情况下(在步骤S39中“否”),在步骤S47中,将阈值7变更为比阈值7大的阈值8(例如0.5℃)。之后,在步骤S40~S44中,执行与图6所示的步骤S40~S44同样的处理。
因而,在室内绝对湿度D2下降至目标绝对湿度D1之后,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不是阈值4以下的情况下(在步骤S45中“否”),在步骤S46中,判断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是否大于阈值8。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不大于阈值8的情况下(在步骤S46中“否”),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33。之后,以后的处理继续。
另一方面,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热交换器温度差Δt3大于阈值8的情况下(在步骤S46中“是”),在步骤S35中,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启动压缩机218来将室内热交换器220在露点温度TD下进行冷却。
如上所述,在室内绝对湿度D2下降至目标绝对湿度D1时将阈值7变更为阈值8,由此室内热交换器220的温度即热交换器温度T4维持在从露点温度TD至(露点温度TD+0.5℃)的范围内。
图9是表示执行了图8所示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的情况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一例的图。图9的动作状态示出了将设定温度T1设为28℃、将阈值1设为2℃、将阈值2设为0℃、将阈值3设为3℃、将阈值4设为0℃、将阈值5设为0g/m3、将阈值6设为0℃、将阈值7设为0℃、将阈值8设为0.5℃的情况下的一例。
如图9所示,从制冷运转时的就寝时刻t11至目标绝对湿度达到时刻t16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动作状态与图7同样。接着,在目标绝对湿度达到时刻t16,当室内绝对湿度D2下降至目标绝对湿度D1(11.8g/m3)时,压缩机218反复进行在热交换器温度T4变为露点温度TD时被关闭、在热交换器温度T4变为(露点温度TD+0.5℃)时被启动的动作。因而,热交换器温度T4维持在从露点温度TD至(露点温度TD+0.5℃)的范围内。其结果,直到起床时间t17为止,室内温度T2维持在29℃前后的适当温度范围内,室内绝对湿度D2维持在包含目标绝对湿度D1(11.8g/m3)的适当湿度范围内(11.8~12.2g/m3)。
通过上述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在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时,在室内绝对湿度D2达到目标绝对湿度D1之后,室内热交换器220被冷却,使得室内绝对湿度D2在包含目标绝对湿度D1的规定范围内。因此,能够在防止室内的温度过冷的同时将室内设为适当温度和适当湿度的状态。
(实施方式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根据设定温度T1或室内温度T2与室外温度T3之差,将制冷运转切换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在时间序列上邻接的制冷运转的动作时间与停止时间之差,将制冷运转切换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图10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与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不同之处在于,追加了压缩机启动时间测量部226、压缩机关闭时间测量部227以及动作时间比较判定部228,对于与图2同样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压缩机启动时间测量部226从压缩机控制部219获取制冷运转时的压缩机218的动作状态,作为制冷运转的动作时间的一例,测量室内热交换器220的冷却时间即表示在制冷运转时压缩机218为启动状态的时间的启动时间。
压缩机关闭时间测量部227从压缩机控制部219获取制冷运转时的压缩机218的动作状态,作为制冷运转的停止时间的一例,测量室内热交换器220的非冷却时间即表示在制冷运转时压缩机218为关闭状态的时间的关闭时间。
动作时间比较判定部228将从压缩机启动时间测量部226获取的启动时间与从压缩机关闭时间测量部227获取的关闭时间进行比较,求出在时间序列上邻接的启动时间与关闭时间的时间差d1(=关闭时间-启动时间)。
动作模式判定部215根据从动作时间比较判定部228获取的、启动时间与关闭时间的时间差d1,判定从制冷运转向强制结露除湿运转的切换。具体地说,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在启动时间与关闭时间的时间差d1为规定的阈值9(例如35分钟)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从制冷运转向强制结露除湿运转的切换。
此外,阈值9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能够使用各种值。另外,制冷运转的动作时间和停止时间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例如,能够进行作为制冷运转的动作时间和停止时间使用每规定单位时间进行一次向上计数的计数器的计数值等各种变更。
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和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使室内机风扇224送风,使吹出口225打开,控制将室内热交换器220进行冷却使得室内温度T2成为设定温度T1的制冷运转。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和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使室内机风扇224停止,使吹出口225关闭,控制将室内热交换器220在露点温度TD下进行冷却来进行室内的除湿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而且,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和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根据动作模式判定部215的切换的判定结果,将制冷运转切换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
此外,强制结露除湿运转的动作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例如,也可以在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时,使室内机风扇224送风,或者使吹出口225打开。另外,也可以代替强制结露除湿运转而使用公知的除湿运转,例如也可以使用上述的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再热干燥运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204是第一获取部或第一计算部的一例,露点温度计算部209是第二获取部或第二计算部的一例,绝对湿度计算部207是第三获取部或第三计算部的一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和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是控制部的一例。另外,室外温度检测部213是第四获取部的一例。
另外,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是另一个第一获取部的一例,室内温度检测部206是另一个第二获取部的一例,动作模式判定部215是另一个判定部的一例,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和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是另一个控制部的一例。另外,室内相对湿度设定值保持部202是另一个第三获取部的一例,室内相对湿度检测部205是另一个第四获取部的一例,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204是另一个第一计算部的一例,露点温度计算部209是另一个第二计算部的一例,绝对湿度计算部207是另一个第三计算部的一例。
在此,室内相对湿度设定值保持部202、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204、绝对湿度计算部207、露点温度计算部209、动作模式判定部215、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以及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等例如由处理器、存储器等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绝对湿度设定值计算部204、绝对湿度计算部207、露点温度计算部209、动作模式判定部215、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以及室内机风扇/吹出口控制部223等内置于室内机200,但是不特别限定于该例子。例如,能够进行将它们的一部分或全部内置于室外机201、或者内置于外部的服务器等之类的各种变更。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湿度控制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图11所示的湿度控制处理,空气调节装置从制冷运转被切换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
如图11所示,首先,在步骤S11~S18中执行与图5所示的步骤S11~S18同样的处理之后,在步骤S51中,压缩机启动时间测量部226从压缩机控制部219获取制冷运转时的压缩机218的动作状态,测量制冷运转时的压缩机218的启动时间。
接着,在步骤S19~S21中执行与图5所示的步骤S19~S21同样的处理之后,在步骤S52中,压缩机关闭时间测量部227从压缩机控制部219获取制冷运转时的压缩机218的动作状态,测量制冷运转时的压缩机218的关闭时间。
接着,在步骤S53中,动作时间比较判定部228计算从由压缩机关闭时间测量部227测量的关闭时间减去由压缩机启动时间测量部226测量的启动时间而得到的时间差d1。
接着,在步骤S54中,动作模式判定部215判断时间差d1是否为阈值9(例如35分钟)以上。在步骤S54中,在判断为时间差d1不是阈值9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54中“否”),在步骤S55中,室内温度比较部210从室内温度检测部206获取室内温度T2,并且从室内温度设定值保持部203获取设定温度T1,计算从室内温度T2减去设定温度T1而得到的设定温度差Δt1。
接着,在步骤S56中,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判断设定温度差Δt1是否为阈值1(例如2℃)以上。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设定温度差Δt1不是阈值1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56中“否”),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1,维持关闭了压缩机218的状态。接着,在步骤S52中,压缩机关闭时间测量部227测量制冷运转时的压缩机218的关闭时间。之后,步骤S53以后的处理继续。
另一方面,热交换器温度比较判定部217在判断为设定温度差Δt1为阈值1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56中“是”),在步骤S17中,使用压缩机控制部219,启动压缩机218来使其动作,将室内热交换器220在设定温度HT下进行冷却。接着,在步骤S51中,压缩机启动时间测量部226测量制冷运转时的压缩机218的启动时间。之后,步骤S19以后的处理继续。
另一方面,在步骤S54中,在判断为时间差d1为阈值9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54中“是”),在步骤S24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执行图8所示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之后,在步骤S25、S26中执行与图5所示的步骤S25、S26同样的处理,处理结束。此外,在步骤S24中执行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不特别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例如,能够进行在步骤S24中执行图6所示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等各种变更。
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一例的图。图12的动作状态示出了执行图8所示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而将设定温度T1设为28℃、将阈值1设为2℃、将阈值2设为0℃、将阈值4设为0℃、将阈值5设为0g/m3、将阈值6设为0℃、将阈值7设为0℃、将阈值8设为0.5℃、将阈值9设为35分钟的情况下的一例。
如图12所示,首先,在就寝时刻t21,制冷运转的设定温度T1从25℃变更为28℃,压缩机218被关闭。此时,室内温度T2和热交换器温度T4上升,直到室内温度T2变为比设定温度T1(28℃)高2℃的30℃的制冷运转动作开始时刻t22为止,压缩机218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室内绝对湿度D2也上升。
接着,当室内温度T2变为比设定温度T1(28℃)高2℃的30℃时,在制冷运转动作开始时刻t22,压缩机218被启动,测量压缩机218的启动时间O1。此时,室内温度T2和热交换器温度T4下降,室内绝对湿度D2缓慢地上升。
接着,当室内温度T2变为设定温度T1(28℃)时,在制冷运转动作停止时刻t23,压缩机218被关闭,测量压缩机218的关闭时间S1。此时,室内温度T2和热交换器温度T4上升,室内绝对湿度D2进一步上升。
在此,在启动时间O1为13分钟、且关闭时间S1为42分钟的情况下,启动时间与关闭时间的时间差d1(=S1-O1)为29分钟,不是阈值9(35分钟)以上,因此不从制冷运转切换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维持制冷运转。
接着,当室内温度T2变为比设定温度T1(28℃)高2℃的30℃时,在制冷运转动作开始时刻t24,压缩机218被启动,测量压缩机218的启动时间O2。此时,室内温度T2和热交换器温度T4下降,室内绝对湿度D2缓慢地上升。
接着,当室内温度T2变为设定温度T1(28℃)时,在制冷运转动作停止时刻t25,压缩机218被关闭,测量压缩机218的关闭时间S2。此时,室内温度T2和热交换器温度T4上升,室内绝对湿度D2进一步上升。
在此,在启动时间O2为12分钟、且关闭时间S2为45分钟的情况下,启动时间与关闭时间的时间差d1(=S2-O2)为33分钟,不是阈值9(35分钟)以上,因此不从制冷运转切换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维持制冷运转。
接着,当室内温度T2变为比设定温度T1(28℃)高2℃的30℃时,在制冷运转动作开始时刻t26,压缩机218被启动,测量压缩机218的启动时间O3。此时,室内温度T2和热交换器温度T4下降,室内绝对湿度D2缓慢地上升。
接着,当室内温度T2变为设定温度T1(28℃)时,在制冷运转动作停止时刻t27,压缩机218被关闭,测量压缩机218的关闭时间S3。此时,室内温度T2和热交换器温度T4上升,室内绝对湿度D2进一步上升。
在此,室外温度T3随着时间的经过而下降,在启动时间O3为11分钟、且关闭时间S3为48分钟的情况下,启动时间与关闭时间的时间差d1(=S3-O3)为37分钟,为阈值9(35分钟)以上。因而,在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动作开始时刻t28,从制冷运转切换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即,压缩机218被启动,室内热交换器220在露点温度TD下被冷却,因此在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动作维持开始时刻t29,热交换器温度T4达到露点温度TD。此时,室内绝对湿度D2也下降。
接着,反复进行基于强制结露除湿运转的压缩机218的关闭/启动,由此热交换器温度T4维持为露点温度TD,在目标绝对湿度达到时刻t30,室内绝对湿度D2下降至目标绝对湿度D1(11.8g/m3)。
接着,在目标绝对湿度达到时刻t30,当室内绝对湿度D2下降至目标绝对湿度D1(11.8g/m3)时,压缩机218反复进行在热交换器温度T4变为露点温度TD时被关闭、在热交换器温度T4变为(露点温度TD+0.5℃)时被启动的动作。因而,热交换器温度T4维持在从露点温度TD至(露点温度TD+0.5℃)的范围内。其结果,直到起床时间t31为止,室内温度T2维持在29℃前后的适当温度范围内,室内绝对湿度D2维持在包含目标绝对湿度D1(11.8g/m3)的适当湿度范围内(11.8~12.2g/m3)。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时间序列上邻接的启动时间与关闭时间的时间差d1为阈值9以上时,从制冷运转切换为强制结露除湿运转,使室内机风扇224停止,将吹出口225进行封闭,由此兼顾适当温度和适当湿度。由此,用户不会由于过冷、高湿而中途睡醒,能够继续舒适的睡眠。
另外,通过上述的强制结露除湿运转处理,在强制结露除湿运转时,在室内绝对湿度D2达到目标绝对湿度D1之后,室内热交换器220被冷却,使得室内绝对湿度D2在包含目标绝对湿度D1的规定范围内。因此,能够在防止室内的温度过冷的同时将室内设为适当温度和适当湿度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装置和空调控制方法,在夏天的夜间的空调控制中,即使怕冷的人将制冷运转的设定温度设定为稍高,也不会由于过冷、高湿而中途睡醒,能够继续舒适的睡眠。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装置和空调控制方法作为在夏天的夜间的空调控制中即使制冷运转为稍高的温度设定、也在人处于睡眠中的卧室中维持所希望的绝对湿度的空气调节装置和空调控制方法有用。
本申请基于在2018年3月20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8-052331、在2018年3月20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8-052332以及在2018年11月7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8-209779,其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尽管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充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各种各样的变形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除非这样的变形和变更脱离了本发明所定义的范围,否则均包含在本发明之中。

Claims (4)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部,获取表示根据表示预先设定的温度的第一温度和表示预先设定的相对湿度的第一相对湿度决定的目标绝对湿度的第一绝对湿度;
第二获取部,获取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相对湿度决定的露点温度;
第三获取部,获取表示根据表示室内的温度的第二温度和表示所述室内的相对湿度的第二相对湿度决定的所述室内的绝对湿度的第二绝对湿度;
第四获取部,获取表示室外的温度的第三温度;
热交换器,使所述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送风部,输送由所述热交换器冷却后的空气;
送风口,用于将由所述送风部输送的空气输送到所述室内;以及
控制部,在所述第一温度或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之差为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从制冷运转向除湿运转的切换,在所述除湿运转时,使所述送风部的送风停止,使所述送风口关闭,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温度与所述露点温度之差为第二阈值以上并且所述第二绝对湿度超过所述第一绝对湿度的情况下,控制使所述热交换器在所述露点温度下进行冷却的所述除湿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获取部包含第一计算部,该第一计算部获取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相对湿度,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相对湿度计算所述第一绝对湿度;
所述第二获取部包含第二计算部,该第二计算部获取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相对湿度,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相对湿度计算所述露点温度;
所述第三获取部包含第三计算部,该第三计算部获取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二相对湿度,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二相对湿度计算所述第二绝对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除湿运转中,在所述第二绝对湿度达到所述第一绝对湿度之后,将所述热交换器进行冷却,使得所述热交换器的温度在包含所述露点温度的规定范围内。
4.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利用处理器来控制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将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输送由所述热交换器冷却后的空气的送风部以及用于将由所述送风部输送的空气输送到所述室内的送风口,该空调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表示根据表示预先设定的温度的第一温度和表示预先设定的相对湿度的第一相对湿度决定的目标绝对湿度的第一绝对湿度;
获取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相对湿度决定的露点温度;
获取表示根据表示所述室内的温度的第二温度和表示所述室内的相对湿度的第二相对湿度决定的所述室内的绝对湿度的第二绝对湿度;
获取表示室外的温度的第三温度;
在所述第一温度或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之差为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从制冷运转向除湿运转的切换,在所述除湿运转时,使所述送风部的送风停止,使所述送风口关闭,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温度与所述露点温度之差为第二阈值以上并且所述第二绝对湿度超过所述第一绝对湿度的情况下,控制使所述热交换器在所述露点温度下进行冷却的所述除湿运转。
CN201910192304.5A 2018-03-20 2019-03-14 空气调节装置和空调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3076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52332 2018-03-20
JP2018-052331 2018-03-20
JP2018-052332 2018-03-20
JP2018052331 2018-03-20
JP2018209779A JP2019163920A (ja) 2018-03-20 2018-11-07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空調制御方法
JP2018-209779 2018-11-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7623A CN110307623A (zh) 2019-10-08
CN110307623B true CN110307623B (zh) 2021-10-08

Family

ID=68066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2304.5A Active CN110307623B (zh) 2018-03-20 2019-03-14 空气调节装置和空调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163920A (zh)
CN (1) CN1103076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4553B (zh) * 2019-12-31 2025-05-23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系统以及空气调节方法
CN111913508A (zh) * 2020-08-31 2020-11-10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湿度控制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050438B (zh) * 2021-02-26 2023-02-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家电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家电
CN113701323B (zh) * 2021-09-29 2023-06-20 深圳市英威腾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空调加湿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I808535B (zh) * 2021-11-15 2023-07-1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具補償功能的空調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27211B (zh) * 2022-07-22 2024-03-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系统、存储介质
US20250123017A1 (en) * 2023-10-11 2025-04-17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Control of discharge dewpoint for packaged terminal air conditioner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9916A (ja) * 1998-12-14 2000-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制御方法
KR20050091512A (ko) * 2004-03-12 2005-09-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제습운전장치
CN101171461A (zh) * 2005-05-24 2008-04-3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
CN102272533A (zh) * 2008-12-25 2011-12-0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控制装置、冷却系统以及空调控制程序
CN104374037A (zh) * 2013-08-14 2015-0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变频空调
CN104566807A (zh) * 2014-12-23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具有控制装置的空调器
CN104864517A (zh) * 2014-02-24 2015-08-2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5526678A (zh) * 2015-12-30 2016-04-27 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恒湿组合式空调器的含湿量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91742B2 (ja) * 1999-07-22 2003-03-31 ダイキンプラント株式会社 環境試験装置
JP4277895B2 (ja) * 2006-11-10 2009-06-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ならびに室内の湿度制御方法
CA2742894A1 (en) * 2011-05-31 2012-11-30 Ecobee Inc. Hvac controller with predictive set-point control
JP2014020583A (ja) * 2012-07-12 2014-02-03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US9784464B2 (en) * 2013-04-22 2017-10-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and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JP5975937B2 (ja) * 2013-06-13 2016-08-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184592B2 (ja) * 2014-05-13 2017-08-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17180901A (ja) * 2016-03-29 2017-10-05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9916A (ja) * 1998-12-14 2000-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制御方法
KR20050091512A (ko) * 2004-03-12 2005-09-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제습운전장치
CN101171461A (zh) * 2005-05-24 2008-04-3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
CN102272533A (zh) * 2008-12-25 2011-12-0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控制装置、冷却系统以及空调控制程序
CN104374037A (zh) * 2013-08-14 2015-0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变频空调
CN104864517A (zh) * 2014-02-24 2015-08-2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4566807A (zh) * 2014-12-23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具有控制装置的空调器
CN105526678A (zh) * 2015-12-30 2016-04-27 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恒湿组合式空调器的含湿量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7623A (zh) 2019-10-08
JP2019163920A (ja) 2019-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7623B (zh) 空气调节装置和空调控制方法
US10962249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CN112567183B (zh) 空调装置、控制装置、空气调节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09196287B (zh) 空气调节系统
CN106489055A (zh) 换气装置
CN108375172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JP2020026945A (ja) 空調装置
JP7026781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14020583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6698947B1 (ja) 空調装置、制御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01449B1 (ja) 空調装置、制御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504629B (zh) 一种多联式空调干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JP3791258B2 (ja) 空気調和機
JP6932264B2 (ja) 空調装置、制御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0035910A1 (ja) 空調装置、制御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983528A (zh) 浴霸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浴霸
WO2020035907A1 (ja) 空調装置、制御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736142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不降温快速除湿控制方法
CN115789774A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新风控制方法
CN115950079A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JP7357673B2 (ja) 制御装置、空気環境調整システム、空気環境調整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7016601B2 (ja) 空調装置、制御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573147B2 (ja) 換気装置
JP2009133573A (ja) 環境試験装置における冷凍機の動作制御方法及び環境試験装置
JP4567576B2 (ja) 室圧制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