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6017A - 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06017A CN110306017A CN201910647842.9A CN201910647842A CN110306017A CN 110306017 A CN110306017 A CN 110306017A CN 201910647842 A CN201910647842 A CN 201910647842A CN 110306017 A CN110306017 A CN 1103060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magnitude
- value
- setting value
- annealing furn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137 annea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567 combus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34 co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7 cold ro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26—Methods of anneal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34—Methods of heat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1/00—Process control or regulation for heat treatm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52—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wires; for strips ; for rods of unlimited length
- C21D9/54—Furnaces for treating strips or wire
- C21D9/56—Continuous furnaces for strip or wi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trol Of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AREA)
-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钢铁技术领域,可实时监测,或是定期监测当前加热功率、当前空气流量设定值和当前实际空气量值,并根据退火炉的工况设定预设条件,进行空气流量或燃气流量的及时补偿,从而对空气流量变送器的燃气流量变送器的设定值进行及时的修正,使无论出现实际空燃比偏高还是偏低,都可以及时的修正,以使系统空燃比的合理范围内,保证退火炉的正常燃烧,可避免因燃气流量变送器或者空气流量变送器检测异常导致实际空燃比偏低时,导致未燃烧的煤气进入烟气管道发生二次燃烧,加速管道中膨胀节等设备的损坏的问题,提高了退火炉的燃烧效率,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冷轧立式连续退火炉加热段常见的加热设备为燃气辐射管,对于比例控制的燃气辐射管而言,现有的空燃比控制方法,存在烧嘴熄灭导致机组被迫降速或加速管道中膨胀节等设备的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对空燃比进行及时的调整,以解决上述至少部分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所述退火炉,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退火炉的加热功率、空气流量设定值和实际空气量值;
判断所述加热功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
若所述加热功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若所述加热功率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其中,所述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基于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
可选的,所述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获得的方法,包括:
使用理论燃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
所述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获得的方法,包括:
使用实际燃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
所述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获得的方法,包括:
使用实际空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
可选的,所述预设的补偿空燃比的获得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退火炉的最优空燃比;
基于所述最优空燃比,获得所述预设的补偿空燃比。
可选的,所述基于最优空燃比,获得所述预设的补偿空燃比,具体包括:
其中,rc表示预设的补偿空燃比,β表示退火炉的烧嘴补偿空燃比,n表示退火炉的烧嘴故障个数,N表示退火炉的烧嘴总个数,r表示最优空燃比。
可选的,所述最优空燃比的获得方法,包括:
其中,α表示退火炉的烟气中的残氧量系数,r0表示燃气的理论空燃比,EO2表示退火炉所需残氧量。
可选的,所述理论燃气量值的获得方法,包括:
其中,Fgas-0表示理论燃气量,P表示加热功率,LCV表示燃气热值,i表示烧嘴标号,取值范围1~N,N表示退火炉的烧嘴总个数,wi表示第i个烧嘴功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值为30%;所述第二预设值为-150。
另一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退火炉,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退火炉的加热功率、空气流量设定值和实际空气量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加热功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
空气限幅模块,用于若所述加热功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燃气限幅模块,用于若所述加热功率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使用理论燃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
第二获得模块,用于使用实际燃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
第三获得模块,用于使用实际空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退火炉的最优空燃比;
第四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最优空燃比,获得所述预设的补偿空燃比。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用于控制退火炉,在退火炉运行时,获取所述退火炉的加热功率、空气流量设定值和实际空气量值;并判断所述加热功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若所述加热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由于对空气流量进行了取相对小值,达到了空气流量限制的目的,及时修正空燃比,可避免因燃气流量变送器或者空气流量变送器检测异常导致实际空燃比偏高时,导致烧嘴熄灭,机组被迫降速的问题;同时,若所述加热功率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其中,所述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基于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由于对燃气流量进行了取相对小值,达到了燃气流量限制的目的,及时修正空燃比,可避免因燃气流量变送器或者空气流量变送器检测异常导致实际空燃比偏低时,导致未燃烧的煤气进入烟气管道发生二次燃烧,加速管道中膨胀节等设备的损坏的问题,提高了退火炉的燃烧效率,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的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的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烧嘴熄灭导致机组被迫降速或加速管道中膨胀节等设备的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所述退火炉,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退火炉的加热功率、空气流量设定值和实际空气量值;判断所述加热功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若所述加热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若所述加热功率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其中,所述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基于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说明,本文中出现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参见图1,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所述退火炉的加热功率、空气流量设定值和实际空气量值;
S102、判断所述加热功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
S103、若所述加热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S104、若所述加热功率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其中,所述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基于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方法,用于控制钢铁领域的退火炉的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退火炉分别设置有燃气控制系统(例如燃气流量变送器)和空气控制系统(空气流量变送器),且可根据燃烧需要,分别通过设定燃气流量变送器和空气流量变送器,进行燃气进气量和空气进气量的控制,从而控制退火炉的空燃比,以达到燃烧效果。但在运行过程中,燃气流量变送器或者空气流量变送器可能出现检测异常,导致实际空燃比偏高、偏低,从而导致烧嘴空燃比无法达到系统设定值。本发明的方法,可实时监测,或是定期监测当前加热功率、当前空气流量设定值和当前实际空气量值,并根据退火炉的工况设定预设条件,进行空气流量或燃气流量的及时补偿,从而对空气流量变送器的燃气流量变送器的设定值进行及时的修正,使无论出现实际空燃比偏高还是偏低,都可以及时的修正,以使系统空燃比的合理范围内,保证退火炉的正常燃烧。
参见图1,首先执行S101,获取所述退火炉的加热功率、空气流量设定值和实际空气量值。
具体的,当前加热功率可通过退火炉设备控制检测显示界面直接获取,或是通过系统参数利用现有的加热功率计算方法计算获得,这里作为已知量进行获取;空气流量设定值为设定的已知值,实际空气量值可通过实时监测仪器获取。
接下来,执行S102,判断所述加热功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的退火炉或是不同的工况,有不同的预设值,可根据退火炉系统燃的需要,设置预设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预设值为30%;所述第二预设值为-150。
举例来说,对于首钢京唐某镀锌退火炉加热5区,共计20个烧嘴,每个烧嘴功率均为140Kw,燃气热值为17010.9684 KJ/m3,所述第一预设值为30%;所述第二预设值为-150。
接下来,执行S103,若所述加热功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获得的方法,包括:
使用理论燃气量值Fgas-0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rc,获得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Fgas-0·rc;
所述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获得的方法,包括:
使用实际燃气量值Fgas-p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rc,获得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Fgas-p·rc;
所述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获得的方法,包括:
使用实际空气量值Fair-p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rc,获得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Fair-p·rc。
具体的,预设的补偿空燃比rc的获得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退火炉的最优空燃比;
基于所述最优空燃比,获得所述预设的补偿空燃比。
更具体的,所述基于最优空燃比,获得所述预设的补偿空燃比,具体包括:
其中,rc表示预设的补偿空燃比,β表示退火炉的烧嘴补偿空燃比,取1.05~2,n表示退火炉的烧嘴故障个数,N表示退火炉的烧嘴总个数,r表示最优空燃比。
更具体的,所述最优空燃比的获得方法,包括:
其中,α表示退火炉的烟气中的残氧量系数,r0表示燃气的理论空燃比,EO2表示退火炉所需残氧量。
对于已知的退火炉,上述残氧量系数、理论空燃比、残氧量都是可以直接获得的已知参数,或是利用公知方法可直接计算获得的。
作为一种实施情况,当满足上述预设条件时,所述退火炉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燃气流量设定值的设定方式如下:
空气流量设定值Fair-s=min(Fgas-0·rc,Fgas-p·rc),
煤气流量设定值Fgas-s=max(Fgas-0·rc,Fair-p·rc);
当不满足上述预设条件时,
执行步骤S104,若所述加热功率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因此,作为另一种实施情况,所述退火炉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燃气流量设定值的设定方式如下:
空气流量设定值Fair-s=max(Fgas-0·rc,Fgas-p·rc);
煤气流量设定值Fgas-s=min(Fgas-0·rc,Fair-p·rc)。
具体的,所述理论燃气量值Fgas-0的获得方法,包括:
其中,Fgas-0表示理论燃气量,P表示加热功率,LCV表示燃气热值,i表示烧嘴标号,取值范围1~N,N表示退火炉的烧嘴总个数,wi表示第i个烧嘴功率。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用于控制退火炉,在退火炉运行时,获取所述退火炉的加热功率、空气流量设定值和实际空气量值;并判断所述加热功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若所述加热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由于对空气流量进行了取相对小值,达到了空气流量限制的目的,及时修正空燃比,可避免因燃气流量变送器或者空气流量变送器检测异常导致实际空燃比偏高时,导致烧嘴熄灭,机组被迫降速的问题;同时,若所述加热功率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其中,所述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基于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由于对燃气流量进行了取相对小值,达到了燃气流量限制的目的,及时修正空燃比,可避免因燃气流量变送器或者空气流量变送器检测异常导致实际空燃比偏低时,导致未燃烧的煤气进入烟气管道发生二次燃烧,加速管道中膨胀节等设备的损坏的问题,提高了退火炉的燃烧效率,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退火炉,参见图2,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退火炉的加热功率、空气流量设定值和实际空气量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加热功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
空气限幅模块,用于若所述加热功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燃气限幅模块,用于若所述加热功率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使用理论燃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
第二获得模块,用于使用实际燃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
第三获得模块,用于使用实际空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退火炉的最优空燃比;
第四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最优空燃比,获得所述预设的补偿空燃比。
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系统为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所采用的系统,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所介绍的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系统如何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所采用的系统,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用于控制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退火炉的加热功率、空气流量设定值和实际空气量值;
判断所述加热功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
若所述加热功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若所述加热功率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其中,所述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基于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获得的方法,包括:
使用理论燃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
所述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获得的方法,包括:
使用实际燃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
所述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获得的方法,包括:
使用实际空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补偿空燃比的获得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退火炉的最优空燃比;
基于所述最优空燃比,获得所述预设的补偿空燃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最优空燃比,获得所述预设的补偿空燃比,具体包括:
其中,rc表示预设的补偿空燃比,β表示退火炉的烧嘴补偿空燃比,n表示退火炉的烧嘴故障个数,N表示退火炉的烧嘴总个数,r表示最优空燃比。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优空燃比的获得方法,包括:
其中,α表示退火炉的烟气中的残氧量系数,r0表示燃气的理论空燃比,EO2表示退火炉所需残氧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论燃气量值的获得方法,包括:
其中,Fgas-0表示理论燃气量,P表示加热功率,LCV表示燃气热值,i表示烧嘴标号,取值范围1~N,N表示退火炉的烧嘴总个数,wi表示第i个烧嘴功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30%;所述第二预设值为-150。
8.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退火炉的加热功率、空气流量设定值和实际空气量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加热功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
空气限幅模块,用于若所述加热功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燃气限幅模块,用于若所述加热功率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使用理论燃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
第二获得模块,用于使用实际燃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
第三获得模块,用于使用实际空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退火炉的最优空燃比;
第四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最优空燃比,获得所述预设的补偿空燃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47842.9A CN110306017B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47842.9A CN110306017B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06017A true CN110306017A (zh) | 2019-10-08 |
CN110306017B CN110306017B (zh) | 2021-04-23 |
Family
ID=68081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47842.9A Active CN110306017B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0601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63910A (zh) * | 2020-03-03 | 2020-07-03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脉冲式烧嘴加热输出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3046544A (zh) * | 2021-02-23 | 2021-06-29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连续退火炉的空燃比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CN115029527A (zh) * | 2022-04-27 | 2022-09-09 |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加湿器蒸汽露点的控制方法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318627A (en) * | 1969-11-17 | 1973-05-31 | Italiana Imianti Spa Soc | Automatic regulating device for pit furnaces |
JPS5872814A (ja) * | 1981-10-26 | 1983-04-30 | Kawasaki Steel Corp | 燃焼設備における燃焼制御方法 |
JPH0835645A (ja) * | 1994-07-27 | 1996-02-06 | Chugai Ro Co Ltd | 蓄熱再生式燃焼システムの操業方法 |
CN1690392A (zh) * | 2004-04-16 | 2005-11-02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均匀充气压缩点火发动机和控制均匀充气压缩点火发动机的方法 |
CN1712690A (zh) * | 2004-06-25 | 2005-12-28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内燃机的方法 |
CN1944989A (zh) * | 2005-10-06 | 2007-04-1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内燃机的空燃比控制装置以及空燃比控制方法 |
US20070213876A1 (en) * | 2006-03-09 | 2007-09-13 | Donald Warren | Control algorithm for backup power system |
CN101608798A (zh) * | 2009-07-07 | 2009-12-23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热风炉空燃比控制方法 |
CN101691930A (zh) * | 2009-10-20 | 2010-04-07 | 云南航天工业总公司 | 一种燃烧装置的输出功率控制方法 |
CN103672949A (zh) * | 2013-12-27 | 2014-03-26 | 东北大学 | 一种克服燃气热值和生产节奏波动的加热炉燃烧控制技术 |
CN103696851A (zh) * | 2013-08-29 | 2014-04-02 | 余长奎 | 低热质缸内直喷燃气发动机及做功方法 |
CN108717499A (zh) * | 2018-05-24 | 2018-10-30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轧钢加热炉燃耗分析方法及系统 |
CN109357258A (zh) * | 2018-10-10 | 2019-02-19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调节烧嘴空燃比的方法及装置 |
-
2019
- 2019-07-17 CN CN201910647842.9A patent/CN1103060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318627A (en) * | 1969-11-17 | 1973-05-31 | Italiana Imianti Spa Soc | Automatic regulating device for pit furnaces |
JPS5872814A (ja) * | 1981-10-26 | 1983-04-30 | Kawasaki Steel Corp | 燃焼設備における燃焼制御方法 |
JPH0835645A (ja) * | 1994-07-27 | 1996-02-06 | Chugai Ro Co Ltd | 蓄熱再生式燃焼システムの操業方法 |
CN1690392A (zh) * | 2004-04-16 | 2005-11-02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均匀充气压缩点火发动机和控制均匀充气压缩点火发动机的方法 |
CN1712690A (zh) * | 2004-06-25 | 2005-12-28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内燃机的方法 |
CN1944989A (zh) * | 2005-10-06 | 2007-04-1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内燃机的空燃比控制装置以及空燃比控制方法 |
US20070213876A1 (en) * | 2006-03-09 | 2007-09-13 | Donald Warren | Control algorithm for backup power system |
CN101608798A (zh) * | 2009-07-07 | 2009-12-23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热风炉空燃比控制方法 |
CN101691930A (zh) * | 2009-10-20 | 2010-04-07 | 云南航天工业总公司 | 一种燃烧装置的输出功率控制方法 |
CN103696851A (zh) * | 2013-08-29 | 2014-04-02 | 余长奎 | 低热质缸内直喷燃气发动机及做功方法 |
CN103672949A (zh) * | 2013-12-27 | 2014-03-26 | 东北大学 | 一种克服燃气热值和生产节奏波动的加热炉燃烧控制技术 |
CN108717499A (zh) * | 2018-05-24 | 2018-10-30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轧钢加热炉燃耗分析方法及系统 |
CN109357258A (zh) * | 2018-10-10 | 2019-02-19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调节烧嘴空燃比的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陈健健 等: "《汽车发动机维修》", 30 September 2014,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63910A (zh) * | 2020-03-03 | 2020-07-03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脉冲式烧嘴加热输出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1363910B (zh) * | 2020-03-03 | 2021-11-19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脉冲式烧嘴加热输出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3046544A (zh) * | 2021-02-23 | 2021-06-29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连续退火炉的空燃比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CN113046544B (zh) * | 2021-02-23 | 2022-07-15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连续退火炉的空燃比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CN115029527A (zh) * | 2022-04-27 | 2022-09-09 |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加湿器蒸汽露点的控制方法 |
CN115029527B (zh) * | 2022-04-27 | 2023-09-19 |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加湿器蒸汽露点的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06017B (zh) | 2021-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06017A (zh) | 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及系统 | |
EP2292974A2 (en) | Oxyfuel boil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oxyfuel boiler | |
CN106521120A (zh) | 一种轴承钢加热脱碳控制方法 | |
US20120291679A1 (en) | Method for correcting the combustion settings of a set of combustion chambers and apparatus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 |
KR20080020493A (ko) | 보일러 및 보일러의 연소 방법 | |
CN110260524A (zh) | 一种全预混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247308B (zh) | 运行蓄热式加热的工业锅炉的方法、控制装置和工业锅炉 | |
US20170082364A1 (en) | Industrial furnace for heating products such as steel products | |
EP2685169A1 (en) | Method and controller for operating a gas burner | |
JP5162228B2 (ja) | ボイラー装置 | |
JP2007285564A (ja) | 連続鋼材加熱炉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鋼材の加熱方法 | |
JP5849615B2 (ja) | ラジアントチューブ炉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 |
Lee et al. | Improving furnace energy efficiency through adjustment of damper angle | |
CN219039639U (zh) | 一种连续退火炉的炉温控制系统 | |
JP5782982B2 (ja) | コークス炉の燃焼管理方法および流量分布制御装置 | |
KR101160025B1 (ko) | 가열로의 연료가스 연소성 변동에 따른 공연비 제어방법 | |
KR102260259B1 (ko) | 열풍로 연소효율 증대장치 | |
US20180372315A1 (en) | Electronic control modu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and safety of at least one radiant tube burner | |
CN113549725A (zh) | 一种热风炉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JP5268561B2 (ja) | 油焚きボイラー設備における日常燃焼管理方法 | |
KR100804230B1 (ko) | 고로 열풍로 연소제어방법 | |
KR100689150B1 (ko) | 보일러 공연비 다중제어 시스템 | |
CN206176368U (zh) | 一种纯氧燃烧器 | |
KR101070065B1 (ko) | 이산화탄소량을 조절할 수 있는 열풍로 설비의 연소 제어장치 | |
CN204268506U (zh) | 一种水冷壁鳍片式卫燃带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