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298949B -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8949B
CN110298949B CN201910611836.8A CN201910611836A CN110298949B CN 110298949 B CN110298949 B CN 110298949B CN 201910611836 A CN201910611836 A CN 201910611836A CN 110298949 B CN110298949 B CN 1102989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locking
authority
person
information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18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8949A (zh
Inventor
董明珠
谭建明
李绍斌
宋德超
陈道远
周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6118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989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98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8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8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8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门锁,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开锁请求的情况下,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是否属于预设的监护权限;若所述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执行与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若所述开锁权限不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执行与非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解决智能门锁不能起到监护作用而存在用户体验差的问题,达到提升用户体验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门锁,尤其涉及一种监测小孩以及需要看护人群状态的智能门锁机制的实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门锁。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可以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而进行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能、识别性能、管理性能方面更加智能化且简便化的锁具。智能门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门锁相比传统门锁更安全,开锁方式多样,更快捷,在安防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一些智能门锁,主要功能为防偷盗和便捷开锁等安防功能,并不能起到对特殊人群进行监护的作用,用户体验较差。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门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门锁,以解决智能门锁不能起到监护作用而存在用户体验差的问题,达到提升用户体验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锁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开锁请求的情况下,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是否属于预设的监护权限;若所述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执行与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若所述开锁权限不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执行与非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
可选地,其中,所述鉴权信息,包括:人数、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
可选地,所述监护权限,包括:儿童权限;其中,所述儿童权限,包括:在请求开锁者为儿童、且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默认模式为拒绝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并通知看护人和/或提醒监护客户端,或基于默认模式进行开锁权限修改后的修改模式下能够根据修改后的开锁权限执行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和/或,非所述监护权限,包括:独居权限;所述独居权限,包括:独居老人权限或独居预设疾病者权限。
可选地,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包括: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和/或雷达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请求开锁者的人数;和/或,若所述门锁中预先录入有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则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和/或年龄,和/或获取由测量装置测量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高,和/或获取由鉴权装置识别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其中,所述鉴权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开锁请求中携带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识别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和/或,若所述门锁中预先未录入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则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和/或年龄,和/或获取由测量装置测量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高。
可选地,确定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是否属于预设的监护权限,包括: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是否在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内,以在所述鉴权信息在所述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内时,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或者,根据设定信息与设定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对应关系中与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相同的设定信息对应的设定权限,确定为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并确定所述开锁权限与所述监护权限是否一致,以在所述开锁权限与所述监护权限一致时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
可选地,执行与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包括:若所述监护权限为儿童权限,则在门锁处于开锁状态的情况下,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有所述开锁请求的通知消息、和/或向屋内看护人发起所述请求开锁者有所述开锁请求的提醒消息;或者,若所述监护权限为儿童权限,则在门锁处于闭锁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开锁请求发送至监护人客户端,以在接收到所述监护人客户端反馈的允许开锁指令的情况下执行开锁操作,否则不执行开锁操作。
可选地,执行与非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包括: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记录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若需要记录,则记录所述开锁请求以作为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记录信息,并执行开锁操作;若不需要记录,则执行开锁操作。
可选地,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记录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包括: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以在所述请求开锁者为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时确定需要记录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
可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记录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习惯;所述外出习惯,包括:外出时间和/或外出时长;根据所述外出习惯监控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实际外出情况,若所述实际外出情况与所述外出习惯不符,则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
可选地,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之前,还包括:向所述请求开锁者发送是否出现意外的询问信息,若接收到所述请求开锁者出现意外的反馈信息、或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请求开锁者的反馈信息,则执行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的操作;其中,所述实际外出情况与所述外出习惯不符,包括:实际未外出、或实际出门时间与外出习惯中的习惯出门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长。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门锁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开锁请求的情况下,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是否属于预设的监护权限;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执行与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若所述开锁权限不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执行与非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
可选地,其中,所述鉴权信息,包括:人数、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
可选地,所述监护权限,包括:儿童权限;其中,所述儿童权限,包括:在请求开锁者为儿童、且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默认模式为拒绝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并通知看护人和/或提醒监护客户端,或基于默认模式进行开锁权限修改后的修改模式下能够根据修改后的开锁权限执行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和/或,非所述监护权限,包括:独居权限;所述独居权限,包括:独居老人权限或独居预设疾病者权限。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包括: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和/或雷达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请求开锁者的人数;和/或,若所述门锁中预先录入有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则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和/或年龄,和/或获取由测量装置测量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高,和/或获取由鉴权装置识别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其中,所述鉴权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开锁请求中携带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识别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和/或,若所述门锁中预先未录入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则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和/或年龄,和/或获取由测量装置测量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高。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确定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是否属于预设的监护权限,包括: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是否在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内,以在所述鉴权信息在所述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内时,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或者,根据设定信息与设定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对应关系中与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相同的设定信息对应的设定权限,确定为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并确定所述开锁权限与所述监护权限是否一致,以在所述开锁权限与所述监护权限一致时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执行与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包括:若所述监护权限为儿童权限,则在门锁处于开锁状态的情况下,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有所述开锁请求的通知消息、和/或向屋内看护人发起所述请求开锁者有所述开锁请求的提醒消息;或者,若所述监护权限为儿童权限,则在门锁处于闭锁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开锁请求发送至监护人客户端,以在接收到所述监护人客户端反馈的允许开锁指令的情况下执行开锁操作,否则不执行开锁操作。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控制单元执行与非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包括: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记录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若需要记录,则记录所述开锁请求以作为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记录信息,并执行开锁操作;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若不需要记录,则执行开锁操作。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记录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包括: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以在所述请求开锁者为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时确定需要记录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记录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习惯;所述外出习惯,包括:外出时间和/或外出时长;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外出习惯监控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实际外出情况,若所述实际外出情况与所述外出习惯不符,则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之前,还用于:向所述请求开锁者发送是否出现意外的询问信息,若接收到所述请求开锁者出现意外的反馈信息、或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请求开锁者的反馈信息,则执行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的操作;其中,所述实际外出情况与所述外出习惯不符,包括:实际未外出、或实际出门时间与外出习惯中的习惯出门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长。
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门锁,包括:以上所述的门锁控制装置。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上所述的门锁控制方法。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门锁,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多条指令;存储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其中,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所述存储器存储,并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上所述的门锁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通过使智能门锁能监测需要看护人的状态,可以防止需要看护人走失或出现意外而不能及时发现,人性化和可靠性都可以得到保障。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当家里有需要看护的人时,门锁可以为这些人设置特殊权限,实现对需要看护人的监护,大大提升了用户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记录需要看护人的出门的状态,并分析近期数据发现异常则通知看护人,使得看护人及时确认被看护人状态,避免因突发情况导致不能及时得到救助,安全性和人性化均得以提升。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当小孩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开门外出时,门锁立马通过无线通信通知监护人并发出警报提醒屋内看管人员,保护了小孩的安全,也让监护人能够放心,用户体验好。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使门锁具有监护功能,可以防止小孩在没有监护人的陪同下私自外出走丢或者发生事故,也可以防止老人或者被看护人突发事故能及时通知看护人及时采取救助,安全且实施方便,成本低。
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将需要监护或看护的人的信息录入门锁并设置相应的特殊权限,并控制智能门锁结合摄像头或指纹监测开锁人状态,根据开锁人状态和特殊权限实现对需要监护或看护的人的监护控制,解决智能门锁不能起到监护作用而存在用户体验差的问题,从而,克服用户体验差、功能少和人性化差的缺陷,实现用户体验好、功能多和人性化好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门锁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确定其开锁是否受限制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方法中对开锁操作进行记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请求开锁者的身份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其开锁请求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其开锁请求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外出习惯进行安防监控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门锁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门锁的一实施例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02-获取单元;104-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锁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门锁控制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0至步骤S130。
在步骤S110处,在接收到开锁请求的情况下,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
例如:门锁检测到屋内有请求开锁者准备开锁外出时,认为接收到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从而获取该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其中,所述请求开锁者,是处于需要外出状态的开锁者、准备开锁者、和/或与开锁者或准备开锁者一起的其他准备外出者,即需要从屋内到屋外进行外出而需要开锁的开锁者、准备开锁者、和/或与开锁者或准备开锁者一起的其他准备外出者。
例如:请求开锁者,可以是准备开锁外出者。该准备开锁外出者,可以包括:准备开锁、或已试图或尝试开锁的第一用户,也可以包括只是出现在屋内位于门的设定范围内的第二用户。例如:第一用户可以包括需要监护者(如小孩、老人、有特殊疾病的人等),第二用户可以包括大人,第二用户也可以包括另一需要监护者,等等。
其中,所述鉴权信息,可以包括:人数、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当然,可选地,在监护权限可以包括病人权限的情况下,鉴权信息还可以灵活地选用健康程度;例如:针对健康程度,当有用户生病时可以更新用户录入的信息并且设置响应权限。
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鉴权信息,可以基于多种形式的鉴权信息对需要监护者进行监护保护,有利于提升基于门锁控制实现对需要监护者监护保护的灵活性;也可以基于多种形式的鉴权信息实现对多种需要监护者的监护保护,有利于提升基于门锁控制实现对需要监护者监护保护的可靠性。
可选地,在步骤S110中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获取情形。
第一种获取情形:在所述鉴权信息可以包括人数的情况下,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和/或雷达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请求开锁者的人数。例如:若检测到人数为1人,则确定该请求开锁者是单独外出,则需要进一步确定该请求开锁者是否是需要监护者,若是则需要进行监护保护。若检测到人数为2人及2人以上,则需要确定该请求开锁者是否均是需要监护者,如果该请求开锁者均是需要监护者,那么也需要进行监护保护。
例如:检测小孩是否单独时可采用摄像头进行人数识别。采用摄像头进行人数识别,可以包括:摄像头拍下图像通过算法(机器学习、视觉处理)可以分析图像里有几张脸,从而确定人数。其中,摄像头可以安装在门上。
例如:检测小孩是否单独时可采用雷达波进行人数识别。雷达可以设置在门上。
第二种获取情形:在所述鉴权信息还可以包括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的情况下,若所述门锁中预先录入有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则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和/或年龄,和/或获取由测量装置测量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高,和/或获取由鉴权装置识别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其中,所述鉴权装置,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开锁请求中携带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识别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例如:鉴权装置,可以根据开锁请求中携带的指纹、指静脉、虹膜、声纹(如可以通过语音信息获取声纹信息)等鉴权信息识别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该身份信息中可以包括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
第三种获取情形:在所述鉴权信息还可以包括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的情况下,若所述门锁中预先未录入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则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和/或年龄,和/或获取由测量装置测量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高。
例如:检测小孩身高可采用测距(超声波、红外、激光等)。测距时,采用超声波、红外、激光等方式的测距原理都差不多。通过发出声波或光线遇到障碍物后返回,速度是可知的;根据来回时间可算出人与发射装置的距离,而发射装置与地面的距离可知,就可求出人的高度。其中,测距装置可以放在接近门口的天花板上。
可选地,在监护权限可以包括病人权限、鉴权信息还可以灵活地选用健康程度的情况下,还可以灵活选用其它种获取情形即第四种获取情形:在所述鉴权信息还可以包括健康程度的情况下,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和/或声音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健康程度。所述健康程度,可以包括:体态虚弱程度在设定程度以下,和/或咳嗽严重程度在设定咳嗽程度以上。例如:图像监测装置监测到请求开锁者走路不稳、双手捂肚子等情况时认为请求开锁者体态虚弱,声音监测装置监测到请求开锁者咳嗽的声音、频率均超过预设值时认为请求开锁者咳嗽严重。
例如:对于独居老人能实时监测身体状态,使得子女能获取老人的近况。
由此,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使得对鉴权信息的获取便捷且灵活,精准性也可以得到保证。
在步骤S120处,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是否属于预设的监护权限。
其中,监护权限,可以包括:儿童权限。其中,所述儿童权限,包括:在请求开锁者为儿童、且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默认模式为拒绝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并通知看护人和/或提醒监护客户端,或基于默认模式进行开锁权限修改后的修改模式下能够根据修改后的开锁权限执行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当然,可选地,监护权限还可以灵活选用病人权限等。
例如:智能门锁结合摄像头或指纹监测开锁人状态,将需要监护或看护的人的信息录入门锁并设置相应的特殊权限,当小孩单独外出时通过图像识别监测开锁人信息以及人数进行判断是否为单独,通知用户并根据事先设定权限进行操作(如拒绝开锁或者允许)。
例如:可以根据监护人的监护需求进行设定,在有些情况下是不允许儿童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外出的,所以儿童在没有监护人陪同且允许的情况下的外出是不允许的,只有在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才允许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外出。
可选地,步骤S120中确定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是否属于预设的监护权限,可以包括以下任一种确定过程。
第一种确定过程:根据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确定其开锁是否受限制的过程,可以包括: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是否在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内,以在所述鉴权信息在所述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内时,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其中,所述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与所述监护权限相对应。
例如:若请求开锁者的人数为1人,且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等在单独外出者的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内,则认为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监护权限。
又如:若请求开锁者的人数为2人甚至2人以上,且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等在多人外出者的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内,则认为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监护权限。比如:家里有两个孩子,如果两个孩子一起外出也存在不安全因素,那么则需要对两个孩子外出的情况也进行监护保护。
由此,通过根据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确定其开锁是否受限制,确定方式便捷,且确定结果可靠。
第二种确定过程:根据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确定其开锁是否受限制的过程。
下面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确定其开锁是否受限制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根据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确定其开锁是否受限制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210和步骤S220。
步骤S210,根据设定信息与设定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对应关系中与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相同的设定信息对应的设定权限,确定为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
步骤S220,并确定所述开锁权限与所述监护权限是否一致,以在所述开锁权限与所述监护权限一致时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
例如:可以预先存储设定鉴权信息与设定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只要获取的鉴权信息与设定鉴权信息相同,则可直接确定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可以相对简化对请求开锁者是否是需要监护者的判断流程。比如:监测到请求开锁者的身高和/或年龄,则可直接调取与该身高和/或年龄对应的开锁权限,而不需要判断身高和/或年龄是否在设定身高范围内和/或设定年龄范围内等操作。
由此,通过根据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确定其开锁是否受限制,确定的准确性好、可靠性高。
在步骤S130处,一方面,若所述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执行与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例如:若所述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执行与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以在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监护权限的情况下实现对所述请求开锁者的监护保护。另一方面,若所述开锁权限不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执行与非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其中,非所述监护权限,可以包括:独居权限;所述独居权限,可以包括:独居老人权限或独居预设疾病者权限。
例如:提供了一种监测小孩以及需要看护人群状态的智能门锁机制,以使智能门锁能监测需要看护人的状态,如监测小孩、老人、病人等的状态。使用本发明的方案,当家里有需要看护的人时,门锁可以为这些人设置特殊权限。例如:可以为小孩设置特殊权限。具体地,门锁可以把小孩的信息录入进去,当小孩单独外出开锁时,门锁通过摄像头监测到小孩时并且无陪同人,则拒绝开锁或者通知监护人确认。若小孩没有录入信息时(如来家中做客的小孩),门锁可以通过监测开锁者身高进行判定是否能单独外出,并通知用户记录出行时间,防止被看护人走失。
由此,通过在根据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确定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监护权限的情况下,执行与该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以在开锁权限属于监护权限的情况下实现对请求开锁者的安防控制,可靠性好,用户体验佳。
可选地,步骤S130中执行与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可以包括以下任一种执行操作。
第一种执行操作:若所述监护权限为儿童权限,则在门锁处于开锁状态的情况下,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有所述开锁请求的通知消息、和/或向屋内看护人发起所述请求开锁者有所述开锁请求的提醒消息。可选地,在监护权限可以为儿童权限或病人权限的情况下,若所述监护权限为儿童权限或病人权限,则在门锁处于开锁状态的情况下若儿童或病人已外出,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有所述开锁请求的通知消息、和/或向屋内看护人发起所述请求开锁者有所述开锁请求的提醒消息。
其中,监护人客户端,可以是远程监护人客户端或近程监护人客户端。例如:可以根据监护人的监护需求进行设定,在有些情况下是允许儿童或病人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外出的,但该外出情况应该让监护人知晓。例如:若是儿童权限的用户单独外出开锁,可以先是向监护人发起通知请求是否开锁,而不能直接开锁的;若发生私自外出的情况才发出警报(如门锁处在开锁状态恰好儿童跑出去的情况下)。
例如:可以掌握小孩的出行状态防止走失。具体地,当小孩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开门外出时,门锁立马通过无线通信通知监护人并发出警报提醒屋内看管人员,或者当门锁监测到开锁者为小孩时通知监护人是否同意开锁,使得在家小孩更安全,以防走丢出事故。
由此,通过在儿童权限等下执行开锁操作并通知监护人或看护人,以便监护人或看护人及时得知儿童或病人外出的情况而进行相应注意操作,有利于提升对儿童或病人监护或看护的可靠性。
第二种执行操作:若所述监护权限为儿童权限,则在门锁处于关锁状态的情况下,先不执行开锁操作,将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发送至监护人客户端,以通过预设的客户端询问预设的监护人是否同意所述请求开锁者外出。进而,通过询问,在接收到所述监护人客户端反馈的允许开锁指令的情况下执行开锁操作,而在接收到所述监护人客户端反馈的不允许开锁指令、或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监护人客户端反馈的指令的情况下仍不执行开锁操作(如:在接收到所述监护人客户端反馈的允许开锁指令的情况下才执行开锁操作,或在接收到所述监护人客户端反馈的不允许开锁指令的情况下仍不执行开锁操作,或在设定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监护人客户端的反馈指令的情况下也不执行开锁操作)。例如: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为监护权限,则保持所述门锁处于关闭状态,并将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发送至预设的客户端以通知监护人,以在接收到监护人通过客户端反馈的允许开锁指令的情况下执行开锁操作,在接收到监护人通过客户端反馈的不允许开锁指令的情况下仍不执行开锁操作。
例如:若用户为小孩时,处于人身安全考虑,小孩的开锁权限可以设置可以包括:当小孩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请求开锁时(如通过门锁摄像头监测小孩状态是否为单独)默认拒绝开锁并通知看护人,看护人可选择是否同意开锁让小孩外出,也可通过移动端修改权限,从而防止小孩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外出走丢。
由此,通过在儿童权限等下不允许儿童等独自外出,直至在监护人或看护人的允许下才外出,可以避免儿童或病人独自外出而发生危险,人性化好,且安全可靠。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步骤S130中执行与非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对开锁操作进行记录的过程。
下面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对开锁操作进行记录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对开锁操作进行记录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310至步骤S330。
步骤S310,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记录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
例如:若请求开锁者不属于儿童或病情较严重的病人,则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是老人或特殊疾病者等需要监护者。该特殊疾病者,一般是有慢性病或会发生突发性疾病的人。
可选地,步骤S310中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记录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记录确定的过程。
第一种记录确定过程:根据请求开锁者的身份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其开锁请求的过程。
下面结合图4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请求开锁者的身份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其开锁请求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根据请求开锁者的身份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其开锁请求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410和步骤S420。
步骤S410,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份信息。
步骤S420,若所述门锁中预先录入有所述请求开锁者的监护信息,则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以在所述请求开锁者为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时确定需要记录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其中,这种情形下的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可以包括:独居老人或有特殊疾病的人。
由此,通过根据请求开锁者的身份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其开锁请求,确定方式简便,且确定结果可靠。
可选地,也可以灵活选用其它记录确定过程如第二种记录确定过程:根据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其开锁请求的过程。
下面结合图5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其开锁请求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根据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其开锁请求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510和步骤S520。
步骤S510,若所述门锁中预先未录入所述请求开锁者的监护信息,则在所述鉴权信息还可以包括年龄、健康程度中的至少之一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鉴权信息是否属于设定监护信息范围。
步骤S520,若所述鉴权信息属于所述设定监护信息范围,则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以在所述请求开锁者为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时确定需要记录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所述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可以包括:独居老人或有特殊疾病的人。
例如:当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属于设定监护信息范围时,指示门锁执行开锁动作,并记录其日常开锁出门的时间。这样,根据鉴权信息执行不同的动作如开锁、外出人员数量鉴定等,实现进行区分地开锁或不开锁,既能够方便具有直接开锁权限的使用者日常使用门锁,又能对无直接开锁权限的使用者进行进一步的权限确认,保证其安全出行。
其中,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属于设定监护信息范围,可以包括: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属于独居老人信息范围,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属于具有预设疾病如心脏病等特殊疾病者的信息范围,等等。
由此,通过根据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其开锁请求,人性化更好,用户体验更佳。
步骤S320,若需要记录,则记录所述开锁请求以作为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记录信息,并执行开锁操作。
例如:还可以记录其他需要看护人的出门的状态,并分析近期数据发现异常则通知看护人,使得看护人及时确认被看护人状态,避免因突发情况导致不能及时得到救助。
例如:当请求开锁者为独居老人或患有慢性疾病或突发性疾病的群体时,设置其为需要监护者。当请求开锁者对门锁进行开锁操作时,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将所述鉴权信息与设定监护信息范围进行匹配,进而获得其身份信息以确定该请求开锁者是需要监护者,并记录其开锁外出的外出信息,当然也可以记录其返回的回家信息。
由此,通过管理终端可根据不同的群体设置不同开锁权限的功能,能够使门锁的安全功能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面向各指定群体,提高了门锁监护功能应用的使用空间。
步骤S330,若不需要记录,则执行开锁操作。
例如:智能门锁与用户使用的门锁联网保持数据传输,该智能门锁可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开锁,用户将使用人员信息录入门锁内,并为使用人员设置相应的权限,一般不需要看护的人设置为正常权限,当请求开锁时不需要单独存储该用户开锁记录也不需要通知管理者(看护人),直接开锁。
由此,通过在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不属于监护权限的情况下,根据对开锁操作进行记录可以方便了解请求开锁者的外出习惯,简单且可靠。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根据外出习惯进行安防监控的过程。
下面结合图6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外出习惯进行安防监控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根据外出习惯进行安防监控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610和步骤S620。
步骤S610,根据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记录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习惯。所述外出习惯,可以包括:外出时间和/或外出时长。
其中,外出时间,可以是请求开锁者外出开锁的时间。外出时长,可以是请求开锁者外出开锁的时间与回家开锁或回家关锁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步骤S620,根据所述外出习惯监控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实际外出情况,若所述实际外出情况与所述外出习惯不符,则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以提醒监护人及时查看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健康、安全状况。
例如:当被看护人独居无人照顾时,例如:老人、患有突发性疾病的人,门锁记录他们日常出门时间(例如:每天出去买菜或者锻炼),把近期的出门记录保存下来,通过分析数据得出被看护然出行的大致时间,当某天没有出门时门锁通知看护人及时查看确认被看护人状态,预防被看护人在家摔跤晕倒或者突发疾病时等得到及时救助。
例如:对于患有突发性疾病的独居患者,在门锁录入信息时设置对应权限,并添加看护人到紧急通讯人,让门锁每次监测到该用户开锁时记录开锁时间,分析得出该用户日常出门规律,当某天没出门时或出门时间与平时时间差距较大时,判定该用户可能发生意外,存在危险,门锁会立即会给该用户发送提醒短信确认是否存在突发情况,若门锁未收到用户回应则立即通知紧急联系人,使得独居的人发生意外时能迅速得到外界的救助,而不是错过最佳救治时间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使得看护人更放心。
例如:可以防止小孩在没有监护人的陪同下私自外出走丢或者发生事故,也可以防止老人或者被看护人突发事故能及时通知看护人及时采取救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由此,通过根据外出习惯进行安防监控,可以防止家里独居老人或有特殊疾病的人的出现情况与外出习惯不符时及时通知监护人或看护人,从而在发生危险时可以尽早得知而采取安全措施,人性化更好,可靠性也更高。
进一步可选地,步骤S620中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之前,还可以包括:向所述请求开锁者发送是否出现意外的询问信息,若接收到所述请求开锁者出现意外的反馈信息、或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请求开锁者的反馈信息,则执行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的操作。
其中,所述实际外出情况与所述外出习惯不符,可以包括:实际未外出、或实际出门时间与外出习惯中的习惯出门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长。
例如:门锁可对其日常开锁时间进行分析统计,得出其正常情况下的日常开锁时间,确定为习惯开锁时间。当然,还可以记录请求开锁者当日是否开锁出门、或者当日开锁出门时间与正常情况下的日常开锁时间的时间间隔。
由此,通过进一步确定用户是否确实出现意外后再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可以避免实际外出情况与外出习惯不符时就发送通知消息而给实际未发生意外情况的用户带来不便,从而提升的对用户保护的可靠性,人性化体验也更好。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使智能门锁能监测需要看护人的状态,可以防止需要看护人走失或出现意外而不能及时发现,人性化和可靠性都可以得到保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门锁控制方法的一种门锁控制装置。参见图7所示本发明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门锁控制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02和控制单元104。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获取单元102,可以用于在接收到开锁请求的情况下,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10。
例如:门锁检测到屋内有请求开锁者准备开锁外出时,认为接收到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从而获取该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其中,所述请求开锁者,是处于需要外出状态的开锁者、准备开锁者、和/或与开锁者或准备开锁者一起的其他准备外出者,即需要从屋内到屋外进行外出而需要开锁的开锁者、准备开锁者、和/或与开锁者或准备开锁者一起的其他准备外出者。
例如:请求开锁者,可以是准备开锁外出者。该准备开锁外出者,可以包括:准备开锁、或已试图或尝试开锁的第一用户,也可以包括只是出现在屋内位于门的设定范围内的第二用户。例如:第一用户可以包括需要监护者(如小孩、老人、有特殊疾病的人等),第二用户可以包括大人,第二用户也可以包括另一需要监护者,等等。
其中,所述鉴权信息,可以包括:人数、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当然,可选地,在监护权限可以包括病人权限的情况下,鉴权信息还可以灵活地选用健康程度;例如:针对健康程度,当有用户生病时可以更新用户录入的信息并且设置响应权限。
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鉴权信息,可以基于多种形式的鉴权信息对需要监护者进行监护保护,有利于提升基于门锁控制实现对需要监护者监护保护的灵活性;也可以基于多种形式的鉴权信息实现对多种需要监护者的监护保护,有利于提升基于门锁控制实现对需要监护者监护保护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02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获取情形。
第一种获取情形: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在所述鉴权信息可以包括人数的情况下,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和/或雷达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请求开锁者的人数。例如:若检测到人数为1人,则确定该请求开锁者是单独外出,则需要进一步确定该请求开锁者是否是需要监护者,若是则需要进行监护保护。若检测到人数为2人及2人以上,则需要确定该请求开锁者是否均是需要监护者,如果该请求开锁者均是需要监护者,那么也需要进行监护保护。
例如:检测小孩是否单独时可采用摄像头进行人数识别。采用摄像头进行人数识别,可以包括:摄像头拍下图像通过算法(机器学习、视觉处理)可以分析图像里有几张脸,从而确定人数。其中,摄像头可以安装在门上。
例如:检测小孩是否单独时可采用雷达波进行人数识别。雷达可以设置在门上。
第二种获取情形: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在所述鉴权信息还可以包括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的情况下,若所述门锁中预先录入有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则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和/或年龄,和/或获取由测量装置测量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高,和/或获取由鉴权装置识别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其中,所述鉴权装置,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开锁请求中携带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识别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例如:鉴权装置,可以根据开锁请求中携带的指纹、指静脉、虹膜、声纹(如可以通过语音信息获取声纹信息)等鉴权信息识别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该身份信息中可以包括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
第三种获取情形: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在所述鉴权信息还可以包括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的情况下,若所述门锁中预先未录入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则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和/或年龄,和/或获取由测量装置测量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高。
例如:检测小孩身高可采用测距(超声波、红外、激光等)。测距时,采用超声波、红外、激光等方式的测距原理都差不多。通过发出声波或光线遇到障碍物后返回,速度是可知的;根据来回时间可算出人与发射装置的距离,而发射装置与地面的距离可知,就可求出人的高度。其中,测距装置可以放在接近门口的天花板上。
可选地,在监护权限可以包括病人权限、鉴权信息还可以灵活地选用健康程度的情况下,还可以灵活选用其它种获取情形即第四种获取情形: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在所述鉴权信息还可以包括健康程度的情况下,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和/或声音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健康程度。所述健康程度,可以包括:体态虚弱程度在设定程度以下,和/或咳嗽严重程度在设定咳嗽程度以上。例如:图像监测装置监测到请求开锁者走路不稳、双手捂肚子等情况时认为请求开锁者体态虚弱,声音监测装置监测到请求开锁者咳嗽的声音、频率均超过预设值时认为请求开锁者咳嗽严重。
例如:对于独居老人能实时监测身体状态,使得子女能获取老人的近况。
由此,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使得对鉴权信息的获取便捷且灵活,精准性也可以得到保证。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控制单元104,可以用于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是否属于预设的监护权限。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20。
其中,监护权限,可以是儿童权限。其中,所述儿童权限,包括:在请求开锁者为儿童、且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默认模式为拒绝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并通知看护人和/或提醒监护客户端,或基于默认模式进行开锁权限修改后的修改模式下能够根据修改后的开锁权限执行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当然,可选地,监护权限还可以灵活选用病人权限等。
例如:智能门锁结合摄像头或指纹监测开锁人状态,将需要监护或看护的人的信息录入门锁并设置相应的特殊权限,当小孩单独外出时通过图像识别监测开锁人信息以及人数进行判断是否为单独,通知用户并根据事先设定权限进行操作(如拒绝开锁或者允许)。
例如:可以根据监护人的监护需求进行设定,在有些情况下是不允许儿童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外出的,所以儿童在没有监护人陪同且允许的情况下的外出是不允许的,只有在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才允许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外出。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4确定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是否属于预设的监护权限,可以包括以下任一种确定过程。
第一种确定过程:根据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确定其开锁是否受限制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可以用于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是否在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内,以在所述鉴权信息在所述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内时,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其中,所述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与所述监护权限相对应。
例如:若请求开锁者的人数为1人,且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等在单独外出者的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内,则认为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监护权限。
又如:若请求开锁者的人数为2人甚至2人以上,且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等在多人外出者的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内,则认为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监护权限。比如:家里有两个孩子,如果两个孩子一起外出也存在不安全因素,那么则需要对两个孩子外出的情况也进行监护保护。
由此,通过根据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确定其开锁是否受限制,确定方式便捷,且确定结果可靠。
第二种确定过程:根据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确定其开锁是否受限制的过程,具体可以如下: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可以用于根据设定信息与设定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对应关系中与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相同的设定信息对应的设定权限,确定为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10。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可以用于并确定所述开锁权限与所述监护权限是否一致,以在所述开锁权限与所述监护权限一致时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20。
例如:可以预先存储设定鉴权信息与设定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只要获取的鉴权信息与设定鉴权信息相同,则可直接确定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可以相对简化对请求开锁者是否是需要监护者的判断流程。比如:监测到请求开锁者的身高和/或年龄,则可直接调取与该身高和/或年龄对应的开锁权限,而不需要判断身高和/或年龄是否在设定身高范围内和/或设定年龄范围内等操作。
由此,通过根据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确定其开锁是否受限制,确定的准确性好、可靠性高。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一方面,所述控制单元104,还可以用于若所述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执行与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例如:若所述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执行与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以在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监护权限的情况下实现对所述请求开锁者的监护保护。另一方面,若所述开锁权限不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执行与非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其中,非所述监护权限,可以包括:独居权限;所述独居权限,可以包括:独居老人权限或独居预设疾病者权限。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130。
例如:提供了一种监测小孩以及需要看护人群状态的智能门锁机制,以使智能门锁能监测需要看护人的状态,如监测小孩、老人、病人等的状态。使用本发明的方案,当家里有需要看护的人时,门锁可以为这些人设置特殊权限。例如:可以为小孩设置特殊权限。具体地,门锁可以把小孩的信息录入进去,当小孩单独外出开锁时,门锁通过摄像头监测到小孩时并且无陪同人,则拒绝开锁或者通知监护人确认。若小孩没有录入信息时(如来家中做客的小孩),门锁可以通过监测开锁者身高进行判定是否能单独外出,并通知用户记录出行时间,防止被看护人走失。
由此,通过在根据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确定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监护权限的情况下,执行与该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以在开锁权限属于监护权限的情况下实现对请求开锁者的安防控制,可靠性好,用户体验佳。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4执行与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可以包括以下任一种执行操作。
第一种执行操作: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可以用于若所述监护权限为儿童权限,则在门锁处于开锁状态的情况下,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有所述开锁请求的通知消息、和/或向屋内看护人发起所述请求开锁者有所述开锁请求的提醒消息。可选地,在监护权限可以为儿童权限或病人权限的情况下,若所述监护权限为儿童权限或病人权限,则在门锁处于开锁状态的情况下若儿童或病人已外出,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有所述开锁请求的通知消息、和/或向屋内看护人发起所述请求开锁者有所述开锁请求的提醒消息。
其中,监护人客户端,可以是远程监护人客户端或近程监护人客户端。例如:可以根据监护人的监护需求进行设定,在有些情况下是允许儿童或病人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外出的,但该外出情况应该让监护人知晓。例如:若是儿童权限的用户单独外出开锁,可以先是向监护人发起通知请求是否开锁,而不能直接开锁的;若发生私自外出的情况才发出警报(如门锁处在开锁状态恰好儿童跑出去的情况下)。
例如:可以掌握小孩的出行状态防止走失。具体地,当小孩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开门外出时,门锁立马通过无线通信通知监护人并发出警报提醒屋内看管人员,或者当门锁监测到开锁者为小孩时通知监护人是否同意开锁,使得在家小孩更安全,以防走丢出事故。
由此,通过在儿童权限等下执行开锁操作并通知监护人或看护人,以便监护人或看护人及时得知儿童或病人外出的情况而进行相应注意操作,有利于提升对儿童或病人监护或看护的可靠性。
第二种执行操作: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可以用于若所述监护权限为儿童权限,则在门锁处于关锁状态的情况下,先不执行开锁操作,将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发送至监护人客户端,以通过预设的客户端询问预设的监护人是否同意所述请求开锁者外出。进而,通过询问,在接收到所述监护人客户端反馈的允许开锁指令的情况下执行开锁操作,而在接收到所述监护人客户端反馈的不允许开锁指令、或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监护人客户端反馈的指令的情况下仍不执行开锁操作(如:在接收到所述监护人客户端反馈的允许开锁指令的情况下才执行开锁操作,或在接收到所述监护人客户端反馈的不允许开锁指令的情况下仍不执行开锁操作,或在设定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监护人客户端的反馈指令的情况下也不执行开锁操作)。
例如: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为监护权限,则保持所述门锁处于关闭状态,并将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发送至预设的客户端以通知监护人,以在接收到监护人通过客户端反馈的允许开锁指令的情况下执行开锁操作,在接收到监护人通过客户端反馈的不允许开锁指令的情况下仍不执行开锁操作。
例如:若用户为小孩时,处于人身安全考虑,小孩的开锁权限可以设置可以包括:当小孩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请求开锁时(如通过门锁摄像头监测小孩状态是否为单独)默认拒绝开锁并通知看护人,看护人可选择是否同意开锁让小孩外出,也可通过移动端修改权限,从而防止小孩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外出走丢。
由此,通过在儿童权限等下不允许儿童等独自外出,直至在监护人或看护人的允许下才外出,可以避免儿童或病人独自外出而发生危险,人性化好,且安全可靠。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控制单元104执行与非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对开锁操作进行记录的过程,具体可以如下:
所述控制单元104,还可以用于若所述开锁权限不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记录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310。
例如:若请求开锁者不属于儿童或病情较严重的病人,则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是老人或特殊疾病者等需要监护者。该特殊疾病者,一般是有慢性病或会发生突发性疾病的人。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4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记录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记录确定的过程。
第一种记录确定过程:根据请求开锁者的身份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其开锁请求的过程,具体可以如下: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份信息。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410。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可以用于若所述门锁中预先录入有所述请求开锁者的监护信息,则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以在所述请求开锁者为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时确定需要记录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所述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可以包括:独居老人或有特殊疾病的人。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420。
由此,通过根据请求开锁者的身份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其开锁请求,确定方式简便,且确定结果可靠。
可选地,也可以灵活选用其它记录确定过程如第二种记录确定过程:根据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其开锁请求的过程,具体可以如下: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可以用于若所述门锁中预先未录入所述请求开锁者的监护信息,则在所述鉴权信息还可以包括年龄、健康程度中的至少之一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鉴权信息是否属于设定监护信息范围。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10。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可以用于若所述鉴权信息属于所述设定监护信息范围,则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以在所述请求开锁者为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时确定需要记录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所述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可以包括:独居老人或有特殊疾病的人。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20。
例如:当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属于设定监护信息范围时,指示门锁执行开锁动作,并记录其日常开锁出门的时间。这样,根据鉴权信息执行不同的动作如开锁、外出人员数量鉴定等,实现进行区分地开锁或不开锁,既能够方便具有直接开锁权限的使用者日常使用门锁,又能对无直接开锁权限的使用者进行进一步的权限确认,保证其安全出行。
其中,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属于设定监护信息范围,可以包括: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属于独居老人信息范围,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属于具有预设疾病如心脏病等特殊疾病者的信息范围,等等。
由此,通过根据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其开锁请求,人性化更好,用户体验更佳。
所述控制单元104,还可以用于若需要记录,则记录所述开锁请求以作为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记录信息,并执行开锁操作。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320。
例如:还可以记录其他需要看护人的出门的状态,并分析近期数据发现异常则通知看护人,使得看护人及时确认被看护人状态,避免因突发情况导致不能及时得到救助。
例如:当请求开锁者为独居老人或患有慢性疾病或突发性疾病的群体时,设置其为需要监护者。当请求开锁者对门锁进行开锁操作时,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将所述鉴权信息与设定监护信息范围进行匹配,进而获得其身份信息以确定该请求开锁者是需要监护者,并记录其开锁外出的外出信息,当然也可以记录其返回的回家信息。
由此,通过管理终端可根据不同的群体设置不同开锁权限的功能,能够使门锁的安全功能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面向各指定群体,提高了门锁监护功能应用的使用空间。
所述控制单元104,还可以用于若不需要记录,则执行开锁操作。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330。
例如:智能门锁与用户使用的门锁联网保持数据传输,该智能门锁可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开锁,用户将使用人员信息录入门锁内,并为使用人员设置相应的权限,一般不需要看护的人设置为正常权限,当请求开锁时不需要单独存储该用户开锁记录也不需要通知管理者(看护人),直接开锁。
由此,通过在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不属于监护权限的情况下,根据对开锁操作进行记录可以方便了解请求开锁者的外出习惯,简单且可靠。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根据外出习惯进行安防监控的过程,具体可以如下:
所述控制单元104,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记录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习惯。所述外出习惯,可以包括:外出时间和/或外出时长。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610。
其中,外出时间,可以是请求开锁者外出开锁的时间。外出时长,可以是请求开锁者外出开锁的时间与回家开锁或回家关锁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所述控制单元104,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外出习惯监控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实际外出情况,若所述实际外出情况与所述外出习惯不符,则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以提醒监护人及时查看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健康、安全状况。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620。
例如:当被看护人独居无人照顾时,例如:老人、患有突发性疾病的人,门锁记录他们日常出门时间(例如:每天出去买菜或者锻炼),把近期的出门记录保存下来,通过分析数据得出被看护然出行的大致时间,当某天没有出门时门锁通知看护人及时查看确认被看护人状态,预防被看护人在家摔跤晕倒或者突发疾病时等得到及时救助。
例如:对于患有突发性疾病的独居患者,在门锁录入信息时设置对应权限,并添加看护人到紧急通讯人,让门锁每次监测到该用户开锁时记录开锁时间,分析得出该用户日常出门规律,当某天没出门时或出门时间与平时时间差距较大时,判定该用户可能发生意外,存在危险,门锁会立即会给该用户发送提醒短信确认是否存在突发情况,若门锁未收到用户回应则立即通知紧急联系人,使得独居的人发生意外时能迅速得到外界的救助,而不是错过最佳救治时间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使得看护人更放心。
例如:可以防止小孩在没有监护人的陪同下私自外出走丢或者发生事故,也可以防止老人或者被看护人突发事故能及时通知看护人及时采取救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由此,通过根据外出习惯进行安防监控,可以防止家里独居老人或有特殊疾病的人的出现情况与外出习惯不符时及时通知监护人或看护人,从而在发生危险时可以尽早得知而采取安全措施,人性化更好,可靠性也更高。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4中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之前,还可以包括:向所述请求开锁者发送是否出现意外的询问信息,若接收到所述请求开锁者出现意外的反馈信息、或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请求开锁者的反馈信息,则执行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的操作。
其中,所述实际外出情况与所述外出习惯不符,可以包括:实际未外出、或实际出门时间与外出习惯中的习惯出门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长。
例如:门锁可对其日常开锁时间进行分析统计,得出其正常情况下的日常开锁时间,确定为习惯开锁时间。当然,还可以记录请求开锁者当日是否开锁出门、或者当日开锁出门时间与正常情况下的日常开锁时间的时间间隔。
由此,通过进一步确定用户是否确实出现意外后再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可以避免实际外出情况与外出习惯不符时就发送通知消息而给实际未发生意外情况的用户带来不便,从而提升的对用户保护的可靠性,人性化体验也更好。
由于本实施例的装置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6所示的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当家里有需要看护的人时,门锁可以为这些人设置特殊权限,实现对需要看护人的监护,大大提升了用户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门锁控制装置的一种门锁。该门锁可以包括:以上所述的门锁控制装置。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一些智能门锁都能联网控制,解锁方式有指纹、人脸、钥匙、刷卡等,可以录入用户信息用作开锁依据,可与安防设备联动以在发生事故时通知用户并采取措施帮助用户逃生等。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了一种监测小孩以及需要看护人群状态的智能门锁机制,以使智能门锁能监测需要看护人的状态,如监测小孩、老人、病人等的状态。
使用本发明的方案,当家里有需要看护的人时,门锁可以为这些人设置特殊权限。例如:可以为小孩设置特殊权限。具体地,门锁可以把小孩的信息录入进去,当小孩单独外出开锁时,门锁通过摄像头监测到小孩时并且无陪同人,则拒绝开锁或者通知监护人确认。若小孩没有录入信息时(如来家中做客的小孩),门锁可以通过监测开锁者身高进行判定是否能单独外出,并通知用户记录出行时间,防止被看护人走失。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发明的方案中,智能门锁结合摄像头或指纹监测开锁人状态,将需要监护或看护的人的信息录入门锁并设置相应的特殊权限,当小孩单独外出时通过图像识别监测开锁人信息以及人数进行判断是否为单独,通知用户并根据事先设定权限进行操作(如拒绝开锁或者允许)。
例如:可以掌握小孩的出行状态防止走失。具体地,当小孩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开门外出时,门锁立马通过无线通信通知监护人并发出警报提醒屋内看管人员,或者当门锁监测到开锁者为小孩时通知监护人是否同意开锁,使得在家小孩更安全,以防走丢出事故。
可选地,本发明的方案,还可以记录其他需要看护人的出门的状态,并分析近期数据发现异常则通知看护人,使得看护人及时确认被看护人状态,避免因突发情况导致不能及时得到救助。
例如:当被看护人独居无人照顾时,例如:老人、患有突发性疾病的人,门锁记录他们日常出门时间(例如:每天出去买菜或者锻炼),把近期的出门记录保存下来,通过分析数据得出被看护然出行的大致时间,当某天没有出门时门锁通知看护人及时查看确认被看护人状态,预防被看护人在家摔跤晕倒或者突发疾病时等得到及时救助。
可见,本发明的方案,可以防止小孩在没有监护人的陪同下私自外出走丢或者发生事故,也可以防止老人或者被看护人突发事故能及时通知看护人及时采取救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一个可选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参见图8所示的例子,对本发明的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智能门锁与用户使用的门锁联网保持数据传输,该智能门锁可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开锁,用户将使用人员信息录入门锁内,并为使用人员设置相应的权限,一般不需要看护的人设置为正常权限,当请求开锁时不需要单独存储该用户开锁记录也不需要通知管理者(看护人),直接开锁。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若用户为小孩时,处于人身安全考虑,小孩的开锁权限可以设置可以包括:当小孩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请求开锁时(如通过门锁摄像头监测小孩状态是否为单独)默认拒绝开锁并通知看护人,看护人可选择是否同意开锁让小孩外出,也可通过移动端修改权限,从而防止小孩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外出走丢。
例如:通过移动端修改权限,比如某天孩子跟着没有录入信息的用户一起出门或者允许孩子自行出去时,获得许可后,管理员可以修改孩子原先的权限,让孩子自己有权限开门自行出去。
可选地,检测小孩是否单独时可采用摄像头进行人数识别。
例如:采用摄像头进行人数识别,可以包括:摄像头拍下图像通过算法(机器学习、视觉处理)可以分析图像里有几张脸,从而确定人数。其中,摄像头可以安装在门上。
可选地,检测小孩是否单独时可采用雷达波进行人数识别。
例如:雷达可以设置在门上。
可选地,检测小孩身高可采用测距(超声波、红外、激光等)。
例如:测距时,采用超声波、红外、激光等方式的测距原理都差不多。通过发出声波或光线遇到障碍物后返回,速度是可知的;根据来回时间可算出人与发射装置的距离,而发射装置与地面的距离可知,就可求出人的高度。其中,测距装置可以放在接近门口的天花板上。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对于患有突发性疾病的独居患者,在门锁录入信息时设置对应权限,并添加看护人到紧急通讯人,让门锁每次监测到该用户开锁时记录开锁时间,分析得出该用户日常出门规律,当某天没出门时或出门时间与平时时间差距较大时,判定该用户可能发生意外,存在危险,门锁会立即会给该用户发送提醒短信确认是否存在突发情况,若门锁未收到用户回应则立即通知紧急联系人,使得独居的人发生意外时能迅速得到外界的救助,而不是错过最佳救治时间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使得看护人更放心。
其中,若家中发生危险情况如着火等特殊情况或危险情况,则可以特殊处理,如发生紧急情况则门锁会通知用户和采取措施(自动开门),帮助用户争取逃生时间。
当然,智能门锁对人状态的监测除了这些情景还有很多,智能门锁除了实现产品的定义功能结合其他技术实现更多功能满足用户需求,使得智能单品更智能。
在一个可选具体例子中,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监测小孩以及需要看护人群状态的智能门锁机制的实现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1、控制智能门锁联网。
步骤2、录入用户和需要看护人的信息,并分别设置相应的权限。
可选地,录入用户和需要看护人的信息,可以通过程序编码实现,在门锁上可嵌入显示屏指导用户录入信息,或者通过APP录入信息。
可选地,设置相应的权限,可以包括:程序编码很多权限,设置时可以以勾选的形式进行设置,或者定义好各个人群的权限,录入用户时选择分类就可以了,要看具体实现,方式很多。
其中,设置的权限,可以设置很多,要看产品定义,这个都能通过程序编码实现。例如:可以设置正常权限和特殊权限。
步骤3、在门锁等待开锁的状态下,即需要看护人群有从屋内到屋外的外出状态的请况,执行步骤4。
步骤4、判断请求开锁者是否为特殊权限者;若是正常权限,则允许开锁,并执行步骤5;若是特殊权限,则不允许开锁,并执行步骤9至步骤10。
可选地,判断请求开锁者是否为特殊权限者,可以包括:如果设置为特殊权限,开锁时肯定会根据开锁者录入的信息进行判定,可通过程序实现判定,比如程序里可以把这些分类为一二类,当用户为特殊权限为一类,非特殊权限为二类,开锁时判断为哪一类再进行下一步的对应操作。
步骤5、判断是否需要把开锁操作记录下来分析;若需要记录,则执行步骤6至步骤7;若不需要记录,则执行步骤7。
例如:可以针对独居需要看护的人群进行分析,以记录独居需要看护人群的开锁情况。
步骤6、保存开锁记录到该用户下,并执行步骤8。
步骤7、执行开锁操作。
步骤8、分析该用户开锁记录,若隔一定的时间内该用户不再开锁,则通知看护人及时查看处理。
步骤9、根据特殊权限者身份,门锁会选择对应的操作回馈给开锁者。
步骤10、通知看护人开锁者的状态,并提醒看护人及时处理。
由于本实施例的门锁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7所示的装置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记录需要看护人的出门的状态,并分析近期数据发现异常则通知看护人,使得看护人及时确认被看护人状态,避免因突发情况导致不能及时得到救助,安全性和人性化均得以提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门锁控制方法的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上所述的门锁控制方法。
由于本实施例的存储介质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6所示的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当小孩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开门外出时,门锁立马通过无线通信通知监护人并发出警报提醒屋内看管人员,保护了小孩的安全,也让监护人能够放心,用户体验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门锁控制方法的一种门锁。该门锁,可以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多条指令;存储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其中,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所述存储器存储,并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上所述的门锁控制方法。
由于本实施例的门锁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6所示的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使门锁具有监护功能,可以防止小孩在没有监护人的陪同下私自外出走丢或者发生事故,也可以防止老人或者被看护人突发事故能及时通知看护人及时采取救助,安全且实施方便,成本低。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门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开锁请求的情况下,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
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是否属于预设的监护权限;
若所述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执行与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
若所述开锁权限不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执行与非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
通过将需要监护或看护的人的信息录入门锁并设置相应的特殊权限,并控制智能门锁监测开锁人状态,根据开锁人状态和特殊权限实现对需要监护或看护的人的监护控制;门锁能够把小孩的信息录入进去,当小孩单独外出开锁时,门锁监测到小孩时并且无陪同人,则拒绝开锁或者通知监护人确认;若小孩没有录入信息时,门锁通过监测开锁者身高进行判定是否能单独外出,并通知用户记录出行时间,防止被看护人走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信息,包括:人数、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权限,包括:儿童权限;其中,所述儿童权限,包括:在请求开锁者为儿童、且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默认模式为拒绝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并通知看护人和/或提醒监护客户端,或基于默认模式进行开锁权限修改后的修改模式下能够根据修改后的开锁权限执行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
和/或,
非所述监护权限,包括:独居权限;所述独居权限,包括:独居老人权限或独居预设疾病者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包括:
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和/或雷达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请求开锁者的人数;
和/或,
若所述门锁中预先录入有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则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和/或年龄,和/或获取由测量装置测量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高,和/或获取由鉴权装置识别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其中,所述鉴权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开锁请求中携带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识别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
和/或,
若所述门锁中预先未录入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则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和/或年龄,和/或获取由测量装置测量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高。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是否属于预设的监护权限,包括:
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是否在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内,以在所述鉴权信息在所述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内时,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
或者,
根据设定信息与设定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对应关系中与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相同的设定信息对应的设定权限,确定为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
并确定所述开锁权限与所述监护权限是否一致,以在所述开锁权限与所述监护权限一致时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与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包括:
若所述监护权限为儿童权限,则在门锁处于开锁状态的情况下,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有所述开锁请求的通知消息、和/或向屋内看护人发起所述请求开锁者有所述开锁请求的提醒消息;
或者,
若所述监护权限为儿童权限,则在门锁处于闭锁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开锁请求发送至监护人客户端,以在接收到所述监护人客户端反馈的允许开锁指令的情况下执行开锁操作,否则不执行开锁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与非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记录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
若需要记录,则记录所述开锁请求以作为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记录信息,并执行开锁操作;
若不需要记录,则执行开锁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记录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以在所述请求开锁者为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时确定需要记录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记录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习惯;所述外出习惯,包括:外出时间和/或外出时长;
根据所述外出习惯监控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实际外出情况,若所述实际外出情况与所述外出习惯不符,则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请求开锁者发送是否出现意外的询问信息,若接收到所述请求开锁者出现意外的反馈信息、或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请求开锁者的反馈信息,则执行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的操作;
其中,
所述实际外出情况与所述外出习惯不符,包括:实际未外出、或实际出门时间与外出习惯中的习惯出门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长。
11.一种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开锁请求的情况下,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是否属于预设的监护权限;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执行与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以实现对所述请求开锁者的监护保护;若所述开锁权限不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执行与非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
通过将需要监护或看护的人的信息录入门锁并设置相应的特殊权限,并控制智能门锁监测开锁人状态,根据开锁人状态和特殊权限实现对需要监护或看护的人的监护控制;门锁能够把小孩的信息录入进去,当小孩单独外出开锁时,门锁监测到小孩时并且无陪同人,则拒绝开锁或者通知监护人确认;若小孩没有录入信息时,门锁通过监测开锁者身高进行判定是否能单独外出,并通知用户记录出行时间,防止被看护人走失。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信息,包括:人数、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权限,包括:儿童权限;其中,所述儿童权限,包括:在请求开锁者为儿童、且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默认模式为拒绝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并通知看护人和/或提醒监护客户端,或基于默认模式进行开锁权限修改后的修改模式下能够根据修改后的开锁权限执行该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和/或,
非所述监护权限,包括:独居权限;所述独居权限,包括:独居老人权限或独居预设疾病者权限。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包括:
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和/或雷达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请求开锁者的人数;
和/或,
若所述门锁中预先录入有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则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和/或年龄,和/或获取由测量装置测量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高,和/或获取由鉴权装置识别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其中,所述鉴权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开锁请求中携带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识别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
和/或,
若所述门锁中预先未录入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年龄、身高、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息和/或指静脉信息,则获取由图像监测装置监测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人脸和/或年龄,和/或获取由测量装置测量到的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高。
15.根据权利要求11-1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确定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是否属于预设的监护权限,包括:
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是否在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内,以在所述鉴权信息在所述设定的保护信息范围内时,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
或者,
根据设定信息与设定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对应关系中与所述请求开锁者的鉴权信息相同的设定信息对应的设定权限,确定为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
并确定所述开锁权限与所述监护权限是否一致,以在所述开锁权限与所述监护权限一致时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权限属于所述监护权限。
16.根据权利要求11-1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执行与所述监护权限对应的监护操作,包括:
若所述监护权限为儿童权限,则在门锁处于开锁状态的情况下,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有所述开锁请求的通知消息、和/或向屋内看护人发起所述请求开锁者有所述开锁请求的提醒消息;
或者,
若所述监护权限为儿童权限,则在门锁处于闭锁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开锁请求发送至监护人客户端,以在接收到所述监护人客户端反馈的允许开锁指令的情况下执行开锁操作,否则不执行开锁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1-1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开锁权限不属于所述监护权限,则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记录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若需要记录,则记录所述开锁请求以作为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记录信息,并执行开锁操作;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若不需要记录,则执行开锁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记录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鉴权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以在所述请求开锁者为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时确定需要记录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
或者,
确定所述鉴权信息是否属于设定监护信息范围;
若所述鉴权信息属于所述设定监护信息范围,则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以在所述请求开锁者为需要记录开锁情况者时确定需要记录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开锁请求。
19.根据权利要求11-1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记录信息,确定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外出习惯;所述外出习惯,包括:外出时间和/或外出时长;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外出习惯监控所述请求开锁者的实际外出情况,若所述实际外出情况与所述外出习惯不符,则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之前,还用于:
向所述请求开锁者发送是否出现意外的询问信息,若接收到所述请求开锁者出现意外的反馈信息、或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请求开锁者的反馈信息,则执行向监护人客户端发送所述请求开锁者开锁未按所述外出习惯外出的通知消息的操作;
其中,
所述实际外出情况与所述外出习惯不符,包括:实际未外出、或实际出门时间与外出习惯中的习惯出门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长。
21.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0任一所述的门锁控制装置。
22.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门锁控制方法。
23.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执行多条指令;
存储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
其中,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所述存储器存储,并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门锁控制方法。
CN201910611836.8A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门锁 Active CN110298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1836.8A CN110298949B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1836.8A CN110298949B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门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8949A CN110298949A (zh) 2019-10-01
CN110298949B true CN110298949B (zh) 2020-11-13

Family

ID=68030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1836.8A Active CN110298949B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989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8402A (zh) * 2019-12-23 2020-04-17 北京众汇宜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禁管理系统
CN112333418B (zh) * 2020-04-30 2023-05-2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开锁模式的确定方法、装置、智能门铃及存储介质
CN112396730A (zh) * 2020-11-16 2021-02-23 郑策 一种智能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59624B (zh) * 2021-01-06 2023-06-20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锁具的特殊成员防护方法及装置
WO2023067331A1 (en) * 2021-10-18 2023-04-27 Nguessan Pattern Orville Dodo Smart-lock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mart-lock
CN115713837A (zh) * 2022-11-22 2023-02-24 点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员进出异常的报警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0439A (zh) * 2010-08-16 2011-01-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生物特征验证的幼儿园指纹认证与短信通知系统及方法
CN204706086U (zh) * 2015-06-18 2015-10-14 许昌学院 一种小区出入管理系统
CN205637908U (zh) * 2016-03-09 2016-10-12 付俊 提供外出报警的电子锁产品
CN106023347A (zh) * 2016-01-27 2016-10-12 西安盈姆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巢老人进出门管控系统
CN106204823A (zh) * 2016-06-27 2016-12-07 合肥指南针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儿童走失小区门禁系统
US9600645B2 (en) * 2012-09-21 2017-03-21 Google Inc. Smart invitation handling at a smart-home
US9691199B1 (en) * 2015-12-28 2017-06-2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Remote access control
KR20170114760A (ko) * 2016-04-06 2017-10-16 박성수 주택에서의 자녀 안심 귀가 확인 방법 및 장치
CN107705511A (zh) * 2017-11-19 2018-02-16 福建强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象提醒及低龄儿童出门警示的方法及智能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4963A (en) * 1999-10-19 2000-09-05 Blake; Whitney Portal monitoring and alarm system
US9305445B1 (en) * 2009-07-10 2016-04-05 Jeffrey L. Hanning Alarm system for passageways
CN108596042A (zh) * 2018-03-29 2018-09-28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开门控制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0439A (zh) * 2010-08-16 2011-01-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生物特征验证的幼儿园指纹认证与短信通知系统及方法
US9600645B2 (en) * 2012-09-21 2017-03-21 Google Inc. Smart invitation handling at a smart-home
CN204706086U (zh) * 2015-06-18 2015-10-14 许昌学院 一种小区出入管理系统
US9691199B1 (en) * 2015-12-28 2017-06-2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Remote access control
CN106023347A (zh) * 2016-01-27 2016-10-12 西安盈姆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巢老人进出门管控系统
CN205637908U (zh) * 2016-03-09 2016-10-12 付俊 提供外出报警的电子锁产品
KR20170114760A (ko) * 2016-04-06 2017-10-16 박성수 주택에서의 자녀 안심 귀가 확인 방법 및 장치
CN106204823A (zh) * 2016-06-27 2016-12-07 合肥指南针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儿童走失小区门禁系统
CN107705511A (zh) * 2017-11-19 2018-02-16 福建强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象提醒及低龄儿童出门警示的方法及智能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8949A (zh) 201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8949B (zh)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门锁
US11369321B2 (en) Monitoring and tracking system, method, article and device
US12112849B2 (en) Safety features for medical devices requiring assistance and supervision
US11363966B2 (en) Detecting unauthorized visitors
TWI646442B (zh) 用於使用者認證之存活性偵測技術
US7856558B2 (en) Biometric verification and duress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2054840B1 (en) Method to transmit physiological and biometric data of a living being
JP4093319B1 (ja) 避難誘導システム
US20190347387A1 (en) Automated voice-activated medical assistance
ES2927155T3 (es) Método y aparato para monitorizar el estado de las personas en un vehículo
US20190228633A1 (en) Fall Warning For A User
US20220036678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of collecting information via touchless technology to control access to physical spaces
US10964199B2 (en) AI-based monitoring system for reducing a false alarm notification to a call center
US11838295B2 (en) Delayed and provisional user authentication for medical devices
CN113254907A (zh) 安全解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915774B (zh) 一种远程智能协助开锁方法和装置
JPH11167688A (ja) 所在管理システム
CN114202834B (zh) 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JP2012161628A (ja) 個人認証兼健康管理システム
JP5417583B2 (ja) 生体認証システム
US20240320374A1 (en) Multi-person access control
CN114648857A (zh) 一种防走丢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EP419334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occurrences of access to an area with controlled access
KR101273506B1 (ko) 활동량 정보를 이용하는 원패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2013257906A (ja) 生体認証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