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295749A - 一种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5749A
CN110295749A CN201910712726.0A CN201910712726A CN110295749A CN 110295749 A CN110295749 A CN 110295749A CN 201910712726 A CN201910712726 A CN 201910712726A CN 110295749 A CN110295749 A CN 110295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tructural unit
strut
hanging
hang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27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传俊
赵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20 Smelting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20 Smelting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20 Smelting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20 Smelt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127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957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95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57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32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 E04G21/3204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against falling dow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在施工场地大跨度搭设有悬空的网架结构,网架结构可分解为若干结构单元,结构单元是由杆件合围成的四角锥形框架,上述安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撑杆,撑杆包括直柄杆体以及设置在杆体两端用于钩挂结构单元上的杆件的弯钩,两个弯钩在杆体的同一侧设置,且与杆体构成一个平面;b、制作挂杆,挂杆与撑杆的结构相同;c、在网架结构上施工作业时,工作人员站在结构单元的下横梁上,手扶撑杆,身上的安全绳挂设在挂杆上。本方法操作简单,既可使得工作人员在网架结构上进行高空作业时有抓握处,又能使工作人员穿戴的安全带符合“高挂低用”的使用原则。

Description

一种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作业施工安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跨度空间结构发展迅速,常用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包括折板结构、壳体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充气结构、篷帐张力结构等。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网架结构,这种结构整体性强,稳定性好,空间刚度大,防震性能好,能利用较小杆形构件拼装成大跨度的建筑,适合工业化生产。在搭设好的网架结构施工时,常需要施工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按照安全操作规定,在实施高空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而目前在搭设好的网架结构上施工时,施工人员常将安全带挂在行走的杆件上,一方面不符合安全带“高挂低用”的使用原则,另一方面网架施工人员在高空行走时没有手扶设施,极易产生恐惧心理,给高空作业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以解决在网架结构上施工时,施工人员行走时没有手扶设施以及施工人员将安全带挂设在行走杆上,不符合安全带“高挂低用”的使用原则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在施工场地大跨度搭设有悬空的网架结构,所述网架结构可分解为若干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是由杆件合围成的四角锥形框架,上述安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撑杆,所述撑杆包括直柄杆体以及设置在杆体两端用于钩挂结构单元上的杆件的弯钩,两个所述弯钩在所述杆体的同一侧设置,且与所述杆体构成一个平面;当所述撑杆的杆体两端的弯钩勾住结构单元上的组成锥顶的其中两根相邻的杆件且杆体处于平直态时,杆体距结构单元底面的距离在70cm~110cm之间;
b、制备挂杆,所述挂杆与所述撑杆的结构相同,当所述挂杆的杆体两端的弯钩勾住结构单元上的组成锥顶的其中两根相邻的杆件且杆体处于平直态时,杆体距结构单元底面的距离在140cm~180cm之间;
c、在悬空的网架结构上施工作业时,工作人员先从所攀爬的网架结构上的第一个结构单元起,将随身携带的撑杆和挂杆卸下后,再分别钩挂到该结构单元上的人员所在侧的两根组成结构单元锥顶的杆件上,并使撑杆和挂杆分别处于水平态,再将穿在身上的安全带上的安全挂钩挂在挂杆上,手扶撑杆、脚踏结构单元的下横梁,即可开始在该结构单元上的施工作业;
d、在第一个结构单元上的作业完成需要移动到相邻的第二个结构单元时,先将安全带上的安全挂钩从第一个结构单元上的挂杆上取下,钩挂到第二个结构单元上的紧邻的组成结构单元锥顶的杆件上,再将装在第一个结构单元上的撑杆和挂杆分别取下并钩挂到第二个结构单元的人员所在侧的两根组成结构单元锥顶的杆件上,并使撑杆和挂杆分别处于水平态,再将安全带上的安全挂钩从组成结构单元锥顶的杆件上取下,钩挂到第二个结构单元上的挂杆上,然后手扶第二个结构单元上的撑杆、脚踏第二个结构单元上的下横梁,即可开始在第二个结构单元上的施工作业;
e、按照步骤d的模式,依次逐个移动到下一结构单元进行施工操作循环,直至到达下一施工区域内的该网架结构上的最后一个结构单元上,完成全部施工区域内的该网架结构上的施工作业;
f、重复步骤a-e,完成下一网架结构上的施工作业。
所述撑杆与所述挂杆的两端的弯钩分别对称设置。
所述撑杆和所述挂杆两端的弯钩表面上均包覆有防滑硅胶。
所述撑杆和所述挂杆均采用镀锌钢管制成。
本发明的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操作简单。撑杆和挂杆采用钩挂式的安装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时撑杆位于站立在结构单元的下横杆上的工作人员的腰部区域,便于站立在下横杆上的工作人员手扶,解决了网架施工人员在高空行走时没有手扶设施的问题,舒缓了高空行走的紧张心理。本发明的挂杆设置在撑杆上方,并处于在站立在结构单元的下横杆的工作人员的腰部以上区域,用于挂设穿戴在工作人员身上的安全带,使得安全带“高挂低用”的使用原则,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安全带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斜梁;2、撑杆;3、挂杆;4、下横梁;5、杆体;6、弯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在施工场地搭设有大跨度大设有悬空的网架结构,此种网架结构可分解为若干结构单元,常见的网架的结构单元是由杆件合围成的四角锥形框架,四角锥形框架包括底面上的四根下横梁4和组成锥顶的四根斜梁1,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制备撑杆2,该撑杆2包括直柄状的杆体5和设置在杆体5两端的弯钩6,弯钩6用以钩挂结构单元上的斜梁1。弯钩6设置在杆体5的同一侧设置,且与杆体5构成一个平面,以避免将撑杆2安装在两个斜梁1之间时发生晃动。当将撑杆2安装在结构单元上两个组成锥顶的斜梁1之间时,撑杆2的杆体5要保持水平状态,杆体5距离结构单元底面的距离在70cm~110cm之间,以便于站立在结构单元的下横梁4上的工作人员抓握。
b、制备挂杆3,挂杆3的结构与撑杆2的结构相同,当将挂杆3安装在结构单元的组成锥顶的两根斜梁1之间时,挂杆3的杆体距离结构单元底面的距离在140cm~180cm之间;
c、在悬空的网架结构上施工作业时,工作人员先从所攀爬上的网架结构上的第一个结构单元起,将随身携带的撑杆2和挂杆3卸下,再分别钩挂到该结构单元上的人员所在侧的两根组成结构单元的锥顶的斜梁1上。工作人员手扶撑杆2、脚踩结构单元的下横梁4,即可开始在该结构单元上的施工作业。
d、在第一个结构单元上的作业完成需要移动到相邻的第二个结构单元时,先将安全带上的安全挂钩从第一个结构单元上的挂杆3上取下,钩挂到第二个结构单元上的紧邻的组成结构单元锥顶的斜梁1上,再将装在第一个结构单元上的撑杆2和挂杆3分别取下并钩挂到第二个结构单元的人员所在侧的两根组成结构单元锥顶的斜梁1上,并使撑杆2和挂杆3分别处于水平态,再将安全带上的安全挂钩从组成结构单元锥顶的斜梁1上取下,钩挂到第二个结构单元上的挂杆3上,然后手扶第二个结构单元上的撑杆2、脚踏第二个结构单元上的下横梁4,即可开始在第二个结构单元上的施工作业。
e、按照步骤d的模式,依次逐个移动到下一结构单元进行施工操作循环,直至到达下一施工区域内的该网架结构上的最后一个结构单元上,完成全部施工区域内的该网架结构上的施工作业。
f、重复步骤a-e,完成下一网架结构上的施工作业。
本发明的撑杆2和挂杆3的横杆均采用镀锌钢管制成,即可保证施工强度的要求,又可避免生锈导致的损坏。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止撑杆2和挂杆3与斜梁1之间发生打滑,本发明的撑杆2和挂杆3两端的弯钩6上均包覆有防滑硅胶。在撑杆2两端的弯钩6和挂杆3上的弯钩分别对称设置。

Claims (4)

1.一种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在施工场地大跨度搭设有悬空的网架结构,所述网架结构可分解为若干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是由杆件合围成的四角锥形框架,其特征是,上述安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撑杆,所述撑杆包括直柄杆体以及设置在杆体两端用于钩挂结构单元上的杆件的弯钩,两个所述弯钩在所述杆体的同一侧设置,且与所述杆体构成一个平面;当所述撑杆的杆体两端的弯钩勾住结构单元上的组成锥顶的其中两根相邻的杆件且杆体处于平直态时,杆体距结构单元底面的距离在70cm~110cm之间;
b、制备挂杆,所述挂杆与所述撑杆的结构相同,当所述挂杆的杆体两端的弯钩勾住结构单元上的组成锥顶的其中两根相邻的杆件且杆体处于平直态时,杆体距结构单元底面的距离在140cm~180cm之间;
c、在悬空的网架结构上施工作业时,工作人员先从所攀爬的网架结构上的第一个结构单元起,将随身携带的撑杆和挂杆卸下后,再分别钩挂到该结构单元上的人员所在侧的两根组成结构单元锥顶的杆件上,并使撑杆和挂杆分别处于水平态,再将穿在身上的安全带上的安全挂钩挂在挂杆上,手扶撑杆、脚踏结构单元的下横梁,即可开始在该结构单元上的施工作业;
d、在第一个结构单元上的作业完成需要移动到相邻的第二个结构单元时,先将安全带上的安全挂钩从第一个结构单元上的挂杆上取下,钩挂到第二个结构单元上的紧邻的组成结构单元锥顶的杆件上,再将装在第一个结构单元上的撑杆和挂杆分别取下并钩挂到第二个结构单元的人员所在侧的两根组成结构单元锥顶的杆件上,并使撑杆和挂杆分别处于水平态,再将安全带上的安全挂钩从组成结构单元锥顶的杆件上取下,钩挂到第二个结构单元上的挂杆上,然后手扶第二个结构单元上的撑杆、脚踏第二个结构单元上的下横梁,即可开始在第二个结构单元上的施工作业;
e、按照步骤d的模式,依次逐个移动到下一结构单元进行施工操作循环,直至到达下一施工区域内的该网架结构上的最后一个结构单元上,完成全部施工区域内的该网架结构上的施工作业;
f、重复步骤a-e,完成下一网架结构上的施工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撑杆与所述挂杆的两端的弯钩分别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撑杆和所述挂杆两端的弯钩表面上均包覆有防滑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撑杆和所述挂杆均采用镀锌钢管制成。
CN201910712726.0A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02957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2726.0A CN110295749A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2726.0A CN110295749A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5749A true CN110295749A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32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2726.0A Pending CN110295749A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957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7131A (zh) * 2020-12-29 2021-04-30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装置及网架上移动行走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28624A (ja) * 1996-02-23 1997-09-02 Akio Miyata 落下防止用手摺桟
EP2182160A2 (en) * 2008-10-29 2010-05-05 Andrea Luisa Grun Device with protection net and assembly procedure suitable as barrier for all kinds of building openings
CN202672764U (zh) * 2012-08-13 2013-01-16 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钢结构施工用安全绳扶手
CN108868172A (zh) * 2017-05-10 2018-11-23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网架屋面用施工防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28624A (ja) * 1996-02-23 1997-09-02 Akio Miyata 落下防止用手摺桟
EP2182160A2 (en) * 2008-10-29 2010-05-05 Andrea Luisa Grun Device with protection net and assembly procedure suitable as barrier for all kinds of building openings
CN202672764U (zh) * 2012-08-13 2013-01-16 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钢结构施工用安全绳扶手
CN108868172A (zh) * 2017-05-10 2018-11-23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网架屋面用施工防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7131A (zh) * 2020-12-29 2021-04-30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装置及网架上移动行走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6074B (zh) 电梯井模板施工方法、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支架
CN204983717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伸缩杆防护网
CN110295749A (zh) 一种高空网架结构上的安全施工方法
CN203895813U (zh) 一种变电设备检修架
CN207863501U (zh) 重冰区加固型杆塔攀爬横担加固板防坠落装置
CN103334595A (zh) 输电线路架设组塔活动安全网
CN103956679B (zh) 钢管塔检修作业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207647136U (zh) 一种方便拆装且具有楼梯的工程脚手架
CN206384755U (zh) 一种上下塔吊防坠落装置
CN105536164A (zh) 一种防跳楼救援网
CN205134921U (zh) 建筑外墙混凝土构造柱悬挂施工平台
CN202997372U (zh) 多用途检修梯
CN211644382U (zh) 塔机附着撑杆走道平台系统
CN207484936U (zh) 一种景观照明安装的吊篮装置
CN209509669U (zh) 一种防攀爬的护栏网
CN203060663U (zh) 户外拓展训练组合架
CN106401157A (zh) 一种活动操作平台及高空施工方法
CN206397097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脚手架
CN217175645U (zh) 一种适用于内倒倾斜面建筑幕墙施工的拉索吊篮装置
CN207754108U (zh) 一种带有支撑杆的摘果传送袋
CN205434851U (zh) 机械攀登绳
CN221949202U (zh) 一种快速挂烟杆的烟叶烘干架
CN205858160U (zh) 一种果树采摘、修剪时用的梯子
CN207144440U (zh) 一种集成支撑施工安全平台
CN206700571U (zh) 一种高空心理行为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