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1347A - 用于运行热泵设备的方法、热泵设备和具有热泵设备的发电厂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运行热泵设备的方法、热泵设备和具有热泵设备的发电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91347A CN110291347A CN201880011413.6A CN201880011413A CN110291347A CN 110291347 A CN110291347 A CN 110291347A CN 201880011413 A CN201880011413 A CN 201880011413A CN 110291347 A CN110291347 A CN 1102913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working fluid
- evaporator
- heat source
- compres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RGSFGYAAUTVSQA-UHFFFAOYSA-N Cyclopenta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1 RGSFGYAAUTVSQ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IYRWEQXVUNLMAY-UHFFFAOYSA-N fluoroketone group Chemical group FC(=O)F IYRWEQXVUNLMA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DMEGYFMYUHOHGS-UHFFFAOYSA-N heptamethylene Natural products C1CCCCCC1 DMEGYFMYUHOH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LDTMPQQAWUMPKS-OWOJBTEDSA-N (e)-1-chloro-3,3,3-trifluoroprop-1-ene Chemical compound FC(F)(F)\C=C\Cl LDTMPQQAWUMPKS-OWOJBTEDSA-N 0.000 description 1
- NLOLSXYRJFEOTA-UPHRSURJSA-N (z)-1,1,1,4,4,4-hexafluorobut-2-ene Chemical compound FC(F)(F)\C=C/C(F)(F)F NLOLSXYRJFEOTA-UPHRSURJ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LVFUQVKODCQQB-UHFFFAOYSA-N 1,1,1,2,2,4,4,5,5,5-decafluoropentan-3-one Chemical compound FC(F)(F)C(F)(F)C(=O)C(F)(F)C(F)(F)F ALVFUQVKODCQQ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OYRMHTPYKXUKCS-UHFFFAOYSA-N 1-fluoropentan-3-one Chemical compound CCC(=O)CCF OYRMHTPYKXUKC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7660 Pyre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924 cycloalka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RMLFHPWPTXWZNJ-UHFFFAOYSA-N novec 1230 Chemical compound FC(F)(F)C(F)(F)C(=O)C(F)(C(F)(F)F)C(F)(F)F RMLFHPWPTXWZN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4 vap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6 vapo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25B5/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rranged in paralle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rotary type
- F25B1/05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rotary type of turbine ty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1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multi-stage compress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 F25B27/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using waste heat, e.g. from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7—Details of compressors or related parts
- F25B2400/075—Details of compressors or related parts with parallel compress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02A30/274—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using waste energy, e.g.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6—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CCPP], or combined cycle gas turbine [CCG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建议一种用于运行热泵设备(1)的方法,其中,工作流体在热泵设备(1)的定向的工作循环回路(100)中循环,其中,工作流体借助压缩机(20、…、25)被压缩并且借助液化器(4)被液化,其中,工作流体的质量流在输入到第一和第二蒸发器(31、32)之前被分流(102)并且并行地被输送至第一和第二蒸发器(31、32),并且其中,工作流体在第一蒸发器(31)中以第一蒸发压力(411)蒸发并且在第二蒸发器(32)中以相对于第一蒸发压力(411)更小的第二蒸发压力(412)蒸发。按照本发明,第一蒸发器(31)与具有第一热源温度的第一热源(41)热学地耦连,并且第二蒸发器(32)与第二热源(42)热学地耦连,所述第二热源具有相对于第一热源温度更低的第二热源温度。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热泵设备的方法、具有至少两个蒸发器的热泵设备以及具有按照本发明的热泵设备的发电厂、尤其气体和蒸汽组合发电厂(简称:GnD发电厂)。
在热泵中通过工作流体的蒸发将热能、也就是热量从热源吸收并且输出到散热器,工作流体在热泵内在定向的工作循环回路中循环。在此,被吸收的热能借助压缩机置于较高的压力水平并且随后在与蒸发温度相比提高的液化温度下被液化。工作流体的蒸发温度和液化温度之间的数值差别(温度偏差)越大,则热泵的效率越低。热泵的效率借助功率系数(能耗比COP)测量,其中,功率系数最佳情况下通过卡诺循环的相互功率提供。
如果例如蒸发温度是40℃并且温度偏差是100K,则功率系数是4.13。在此,工作流体的液化在液化温度140℃下实现。
因此为了实现热泵的较高的效率,蒸发温度应尽可能高,也就是使工作流体蒸发的温度。此外有利的是,在热源温度和蒸发温度之间尽可能小的温差的情况下,热能从热源传递到工作流体。
尤其可以借助已知的热泵或已知的热泵设备在其热焓方面通常不是很有效地使用多个不同的调好温度的热源。这种热量的最大部分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没有被利用。
对于不同的调好温度的热源的所谓的不充分的热学利用的原因在于,根据现有技术使用的热泵在从热源(热源侧)吸热时不具有温度滑移。也就是说,热泵的工作流体的蒸发通常是等温的,并且由此在没有蒸发温度的特定改变的情况下进行。
由文献DE 10 2014 213 542 A1已知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改进从多个不同的热源中的热量获取或热量回收。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按照独立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的方法、按照独立权利要求13的技术特征的热泵设备以及按照独立权利要求19的技术特征的发电厂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供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
在按照本发明的用于运行热泵设备的方法中,工作流体在热泵设备的定向的工作循环回路中循环。所述工作流体借助压缩机被压缩并且借助液化器被液化。按照本发明,所述工作流体的质量流在输入到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蒸发器之前被分流并且并行地被输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蒸发器,其中,所述工作流体在第一蒸发器中以第一蒸发压力被蒸发并且在第二蒸发器中以相对于第一蒸发压力更小的第二蒸发压力被蒸发。
此外按照本发明,所述第一蒸发器与具有第一热源温度的第一热源热学地耦连,并且所述第二蒸发器与第二热源热学地耦连,所述第二热源具有相对于第一热源温度更低的第二热源温度。
换句话说,工作流体的质量流在输入到第一和第二蒸发器之前至少被分流成第一和第二子质量流,其中,第一子质量流导引至第一蒸发器,并且第二子质量流导引至第二蒸发器。
按照本发明在两个并行的工作步骤中进行工作流体的蒸发,也就是说,工作流体的蒸发在两个相对于工作流体的质量流并联的蒸发器中进行。在此按照本发明,第一蒸发器具有相对于第二蒸发器更大的蒸发压力。由于第二蒸发压力相对于第一蒸发压力减小,所以借助第二蒸发器在第二蒸发温度下进行工作流体的蒸发,第二蒸发温度相对于在第一蒸发器中的第一蒸发温度减小。
如果第一热源导引至第一蒸发器,也就是与第一蒸发器热学地耦连,并且第二热源导引至第二蒸发器,也就是与第二蒸发器热学地耦连,则热源的热能多级地应用。因此,热源与蒸发器串联地热学地耦连,其中,热源的温度(热源温度)在蒸发器的序列中减小。由此相应的蒸发温度和与相应蒸发器热学地耦连的热源的热源温度相匹配,蒸发温度也就是在第一和/或第二蒸发器中的工作流体蒸发时的温度。
换句话说,按照本发明,每个蒸发器与不同的热源热学地耦连。在此,蒸发器相对于工作循环回路并联。因此以不同的压力水平实现工作流体的多级的、至少两级的蒸发。
因此通过按照本发明的多级的、至少两级的蒸发,可以实现在热泵设备的热源侧上的温度滑移。由此,多个不同的调好温度的热源(第一和第二热源)有效地通过热泵设备被热学地利用,而不会减小热泵设备的效率。换句话说通过本发明,多个热源可以有效地具备不同的温度水平。
按照本发明的热泵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压缩机、液化器和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蒸发器,其中,所述热泵设备具有用于循环的工作流体的定向的工作循环回路。按照本发明,所述热泵设备的工作循环回路设计为,所述工作流体的质量流在工作流体输入到第一和第二蒸发器之前被分流并且并行地被输送至第一和第二蒸发器,其中,第一蒸发器具有第一蒸发压力并且第二蒸发器具有相对于第一蒸发压力更小的第二蒸发压力。
此外按照本发明,所述热泵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热源,其中,第一热源具有第一热源温度并且第二热源具有相对于第一热源温度更低的第二热源温度,并且所述第一热源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热学地耦连,并且所述第二热源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热学地耦连。
借助按照本发明的热泵设备可以实现朗肯热泵过程,该朗肯热泵过程具有在热源侧的温度滑移。此外,热源可以有效地在热泵循环回路中具备不同的温度水平。提供与已述的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同样的和相同价值的优点。
按照本发明的发电厂包括按照本发明的热泵设备。
提供与已述的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和按照本发明的热泵设备相同形式和相同价值的优点。
热源优选地设计为发电厂的不同的调好温度的热源。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发电厂、尤其气体和蒸汽组合发电厂(GnD发电厂)的不同的废热分别用作所述第一和第二热源。
由此可以有利地回收发电厂的大量废热,该废热例如通过发电厂的运行出现。此外,可以有利地节省冷却设备,从而实现较低的投资费用。这尤其对于气体和蒸汽组合发电厂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其通常具有大量不同的废热源。
在此特别优选的是,废气的废热用作所述第一热源,并且变压器冷却装置的废热用作所述第二热源。
因为所述的热源通常具有相对于另外的热源较高的温度,所以是上述情况。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废气的废热、变压器冷却装置的废热、传动器冷却装置的废热、电机冷却装置的废热、电容器冷却装置的废热、废热蒸汽机的机柜的冷凝器冷却装置的废热、汽轮机外壳的废热、发电机冷却装置的废热和/或润滑剂供给装置的废热用作热源中的至少一个。
由此,发电厂的多个废热源有利地用于回收热能。由此提高发电厂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所述工作流体并行地在输入到第一蒸发器之前被输送至第一膨胀阀并且在输入到第二蒸发器之前被并行地输送至第二膨胀阀。
换句话说,借助第一和第二膨胀阀优选并行地实施工作流体的降压或膨胀。为此,工作流体的质量流在第一和第二蒸发器之前并且在第一和第二膨胀阀之前被分流成第一和第二子质量流,其中,第一子质量流被导引至第一膨胀阀,并且第二子质量流被导引至第二膨胀阀。借助第一和第二膨胀阀,将工作流体置于第一和第二蒸发压力。换句话说,借助第一膨胀阀在第一蒸发器中设置第一蒸发压力,并且借助第二膨胀阀在第二蒸发器中设置第二蒸发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使用第一和第二压缩机来压缩,其中,从所述第一蒸发器导出的工作流体被输送至第一压缩机,并且从所述第二蒸发器导出的工作流体被输送至第二压缩机。
换句话说,工作流体的压缩、如工作流体的蒸发优选并行地进行。工作流体的质量流被分流,导引至第一和第二膨胀阀,随后输送至第一和第二蒸发器,并且在第一和第二蒸发器之后被导入第一和第二压缩机的相应的入口。由此,借助两个子质量流并行地实现工作流体的膨胀、蒸发和压缩。
特别优选的是,为第一和第二压缩机使用共同的电机轴。
由此提高压缩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使用共同的压缩机来压缩,其中,从所述第一和第二蒸发器导出的工作流体被输送至共同的压缩机。
换句话说,工作流体的压缩在一个方法步骤、也就是在共同的压缩机中进行。在此,将第一和第二蒸发器的子质量流导入其中的压缩机作为共同的压缩机,以便压缩工作流体。由此,在热泵设备的工作循环回路以内实现工作流体的有效的和有利的压缩。
优选地,从所述第一蒸发器导出的工作流体在输送至共同的压缩机之前被导引至第一止回阀,并且从所述第二蒸发器导出的工作流体在输送至共同的压缩机之前被导引至第二止回阀。
由此有利地确保,在第一和第二蒸发器中不同的压力水平不会导致(压力)反冲。
特别优选的是共同的压缩机,该共同的压缩机设计为多级的涡轮增压器。在此,从所述第一蒸发器导出的工作流体输送至所述涡轮增压器的第一压缩级,并且从所述第二蒸发器导出的工作流体输送至所述涡轮增压器的第二压缩级。
由此,工作流体的子质量流通过涡轮增压器的压缩级再次汇合成质量流。由此,工作流体的质量流在涡轮增压器内部从一个压缩级升高到一个压缩级。由此有利地,不需要使用质量流调节器,因为借助涡轮增压器的压缩级可以实现质量流的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适宜的设计方案,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蒸发器导出的工作流体的子质量流在输送至共同的压缩机之前被调节。
由此,尤其在使用共同的压缩机时确保,工作流体从第一和第二蒸发器被吸出并且输送至共同的压缩机。可以借助质量流调节器进行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改进方案,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或共同的压缩机导出的工作流体被引导至液化器。
换句话说,工作流体的液化有利地在热泵设备的工作循环回路以内在共同的液化器中实现。
通常,所述热泵设备的工作循环回路可以设计为,从所述第一蒸发器导出的工作流体被输送至第一压缩机,并且从所述第二蒸发器导出的工作流体被输送至第二压缩机。此外,所述热泵设备的工作循环回路设计为,从所述第一和第二蒸发器导出的工作流体被输送至共同的压缩机,其中,共同的压缩机尤其设计为多级的涡轮增压器。
此外,所述热泵设备具有至少一个膨胀阀和/或至少一个用于调节质量流和/或子质量流的质量流调节器。
根据以下所述的实施例和附图获得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特征和细节。在附图中:
图1示出具有五个压缩机、五个蒸发器和五个不同热源的热泵设备的连接示意图,其中,压缩机和蒸发器相对于热泵设备的工作流体的质量流并联地连接;
图2示出具有共同的压缩机、五个蒸发器和五个不同热源的热泵设备的连接示意图,其中,蒸发器相对于热泵设备的工作流体的质量流并联地连接;
图3示出具有一个涡轮增压器、五个蒸发器和五个不同热源的热泵设备的另一个连接示意图,其中,蒸发器相对于热泵设备的工作流体的质量流并联地连接;
图4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设计方案的压力-焓曲线图。
相同类型的、对等的或相同作用的元件可以在附图中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所有以下提出的数值和/或温度值均是示例性的并且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蒸发器、压缩机、膨胀阀、止回阀、热源和/或其它元件的明确使用的数量也是示例性的并且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般情况下,相对的概念、例如在液化器之后或通常在热泵设备的元件之后或之前应理解为相对于热泵设备的定向的工作循环而言的。换句话说,热泵设备的工作循环具有一个方向,沿该方向可以实现在元件之后或之前的方法步骤。
在图1中示出热泵设备1的连接示意图。热泵设备1包括五个蒸发器31、…、35和五个压缩机21、…、25。此外,热泵设备1具有五个膨胀阀51、…、55。为了使在热泵设备1的定向的工作循环回路100以内循环的工作流体液化,设有液化器4。五个压缩机21、…、25安置在共同的电机轴10上。换句话说,五个压缩机21、…、25借助电机运行。
在将工作流体输入五个蒸发器31、…、35之前,质量流被分成(通过附图标记102表示)五个子质量流,其中,每个蒸发器31、…、35准确地被输入五个子质量流之一。
热泵设备1的五个蒸发器31、…、35中的每一个分别和与之配属的热源41、…、45热学地耦连。例如,第一热源41至少部分是废气的废热,第二热源42至少部分是变压器冷却装置的废热,第三热源43至少部分是电机冷却装置的废热,并且第四热源44至少部分是传动器冷却装置的废热。所谓的热源通常位于发电厂、尤其是气体和蒸汽组合发电厂。
在此,例如具有90℃热源温度(热源的温度)的第一热源41与第一蒸发器31热接触。在此,第一蒸发器31中的工作流体的至少一部分蒸发,从而吸收第一热源41的热能。通过向工作流体释放热量,第一热源41的温度例如下降到75℃。第二热源42具有80℃的热源温度并且与第二蒸发器32热学地耦连。第三热源43具有65℃的热源温度并且与第三蒸发器33热学地耦连。第四热源44具有55℃的热源温度并且与第四蒸发器34热学地耦连。另外的第五热源45与第五蒸发器35热学地耦连。由此,热源41、…、45具有不同的温度或者说不同的温度水平。
热源41、…、45的热能通过工作流体理论上仅通过其蒸发被吸收(潜热)。在真实的热泵设备1中,可以进行工作流体的附加的轻微的温度升高、例如升高5K(在传热时的收缩点)。
在第一热源41通过蒸发器31被冷却之后,第一热源41具有75℃的温度。
在第二热源42通过第二蒸发器32被冷却之后,第二热源42具有65℃的温度。类似地,第三、第四和第五热源43、44、45在分别配属于它们的蒸发器33、34、35之后分别具有降低的温度。
由此,工作流体的蒸发和由此从热源41、…、45向热泵设备1的工作流体的热传递在至少五个蒸发步骤411、…、415中实现,其中,在第一蒸发器31中的第一蒸发步骤411具有70℃的蒸发温度,在第二蒸发器32中的第二蒸发步骤412具有60℃的蒸发温度,在第三蒸发器33中的第三蒸发步骤413具有50℃的蒸发温度,并且在第四蒸发器34中的第四蒸发步骤414具有40℃的蒸发温度。通过多级地蒸发到不同的压力和温度水平,尽管使用了不同的调好温度的热源41、…、45,但热泵设备1的功率系数仍然升高。
为了使工作流体降压或膨胀,分别在子质量流内布置至少一个膨胀阀51、…、55和至少一个压缩机21、…、25。
换句话说,工作流体的质量流在液化器4之后被分流成五个子质量流,其中,第一子质量流导引至第一膨胀阀51,第二子质量流导引至第二膨胀阀52,第三子质量流导引至第三膨胀阀53,第四子质量流导引至第四膨胀阀54,并且最后第五子质量流导引至第五膨胀阀55。
在膨胀阀51、…、55之后,子质量流分别被导引至蒸发器31、…、35之一并且随后分别被导引至五个压缩机21、…、25中的一个。在借助压缩机21、…、25压缩工作流体之后,子质量流再次汇合成工作流体的共同的质量流并且导引至液化器4,由此结束热泵设备1的工作流体的定向的工作循环。工作流体从热源41、…、45吸收的热能借助液化器4释放给与液化器4热学耦连的散热器14或者提供给另外的应用。换句话说,散热器14可以设计为热量消耗器。
图2示出具有五个蒸发器21、…、25和共同的压缩机20的热泵设备1的连接示意图。此外,热泵设备1还具有液化器4,用于液化工作流体4并因此将热量输出至散热器14。
如图1所示地,热源41、…、45的热能的至少一部分借助五个并联连接的蒸发器31、…、35通过工作流体在五个蒸发器31、…、35以内至少部分的蒸发被传递到工作流体上。针对每个热源41、…、45设有蒸发器31、…、35之一。
与图1相对地,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共同的压缩机20,用于压缩工作流体。在此,工作流体的来自五个蒸发器31、…、35的子质量流被导引至共同的压缩机20或者已在共同的压缩机20之前重新汇合成工作流体的共同的质量流,其被导引至共同的压缩机20。
为了避免(压力)反冲,根据在各个蒸发器31、…、35中的不同的压力水平,各个子质量流分别流过止回阀61、…、65。此外,借助至少四个质量流调节器71、…、74适宜地调节子质量流。在此,质量流调节器71、…、74确保工作流体从五个蒸发器31、…、35中的每一个被吸走并且被导引至共同的压缩机20。
图3示出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其中,热泵设备1包括共同的压缩机20,该压缩机设计为涡轮增压器20。
如在图1和/或图2所示地,在热泵设备1以内循环的工作流体的蒸发在多个并行的蒸发步骤411、…、415中实现,其中,各个蒸发步骤411、…、415分别借助蒸发器31、…、35进行。因此,单独的蒸发器31、…、35如在图1和/或图2中所示地就工作流体的质量流而言并联地连接。为了避免(压力)反冲还在单独的子质量流内部设有止回阀61、…、65。工作流体的降压或膨胀还借助多个膨胀阀51、…、55实现。如在图1和/或图2中所示和所述地,工作流体的质量流在液化器4之后被分流102成多个子质量流。
单独的子质量流分别导引至多级的涡轮增压器20的压缩级201、…、205。在此,在蒸发器31、…、35和止回阀61、…、65之后,子质量流被导引至单独的压缩级201、…、205。例如,来自第一蒸发器31的第一子质量流导引至第一止回阀61,随后导引至涡轮增压器20的第一压缩机201。来自第二蒸发器32的第二子质量流导引至第二止回阀62,随后导引至涡轮增压器20的第二压缩机202。在此,压缩机20的各个压缩级201、…、205布置在共同的电机轴10上。
在图4中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设计方案的示例性的压力-焓曲线图。
在此,纵坐标114示出在热泵设备1的工作循环内部的工作流体的相应的现行的压力p。在横坐标116上示出工作流体的与压力p对应的比焓h。
压力-焓曲线图中的象限通过沸点曲线124和液化曲线126确定。工作流体的蒸发以所示的理想方式沿等温线112实现,其中,在沸点曲线124和液化曲线126之间的等温线112相对横坐标116近似平行地延伸。此外,在图4的曲线图中示出多个等熵线110。
从热泵设备1的液化器4开始,首先通过将热能释放到散热器14实现等温的液化230。由此,工作流体的状态2过渡到状态3。工作流体在压力-焓曲线图中的点表示为状态。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130℃的液化温度下进行液化230。
随后降低340压力(降压340),例如借助工作流体的膨胀或降压。在此,状态3过渡到多个状态4。工作流体的膨胀或降压340可以如图1至3所示地并行地进行。
工作流体的蒸发在并联的蒸发步骤411、…、415中借助多个并联连接的蒸发器31、…、35实现。在此,蒸发步骤411、…、415近似地或理想地等温地进行。工作流体的状态4因此通过蒸发411、…、415过渡到多个状态1。此外,可以设有大于五个的所示的蒸发步骤411、…、415。
随后进行压缩120,也就是升高工作流体的压力,其从工作流体的状态1返回到状态2。由此,完成工作流体的定向的工作循环回路100。工作流体的压缩120还可以借助并联的压缩机21、…、25或借助共同的压缩机20实现。
尤其所有根据现有技术已知的工作流体用作所述热泵设备的工作流体。此外,工作流体有利地包括1,1,1,2,2,4,5,5,5-九氟-4-(三氟甲基)-3-戊酮(商品名称NovecTM649)、全氟甲基丁酮、1-氯基-3,3,3-三氟-1-丙烯、顺式异构-1,1,1,4,4,4-六氟-2-丁烯和/或环戊烷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工作流体尤其有利地包括至少一种氟酮。
所述的工作流体的优点在于技术上的可操作性。这表现为较好的环境可持续性以及其安全特性、例如不可燃或非常低的温室效应。总体上,物质全氟甲基丁酮归入氟酮类,而物质环戊烷归入环烷烃类。
按照本发明建议一种用于热泵设备的方法,其中,通过至少两个蒸发器的并联连接可以实现朗肯热泵过程,该朗肯热泵过程借助温度滑移实现从多个不同的调好温度的热源有效地吸热。由此,可以最有效地利用多个不同热源、尤其多个不同的废热源。通过热泵设备从热源吸收的热量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热泵设备提供用于另外的用途。
此外,建议一种按照本发明的热泵设备,该热泵设备可以实施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按照本发明的发电厂包括按照本发明的热泵设备。借助热泵设备可以至少部分地回收并提供该热能发电厂的多个不同废热源的热能。由此改进发电厂、尤其气体和蒸汽组合发电厂的效率。
尽管通过优选实施例详细示出并阐述了本发明的细节,但是本发明不受公开实施例的限制或者技术人员由此可以推导出其它变型方案,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即可。
Claims (20)
1.一种用于运行热泵设备(1)的方法,其中,工作流体在热泵设备(1)的定向的工作循环回路(100)中循环,其中,所述工作流体借助压缩机(20、…、25)被压缩并且借助液化器(4)被液化,其中,所述工作流体的质量流在输入到第一和第二蒸发器(31、32)之前被分流(102)并且并行地被输送至第一和第二蒸发器(31、32),并且其中,所述工作流体在第一蒸发器(31)中以第一蒸发压力(411)蒸发并且在第二蒸发器(32)中以相对于第一蒸发压力(411)更小的第二蒸发压力(412)蒸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31)与具有第一热源温度的第一热源(41)热学地耦连,并且所述第二蒸发器(32)与第二热源(42)热学地耦连,所述第二热源具有相对于第一热源温度更低的第二热源温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电厂、尤其气体和蒸汽组合发电厂的不同的废热分别用作所述第一和第二热源(41、42)。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废气的废热用作所述第一热源(41),并且变压器冷却装置的废热用作所述第二热源(42)。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废气的废热、变压器冷却装置的废热、传动器冷却装置的废热、电机冷却装置的废热、电容器冷却装置的废热、废热蒸汽机的机柜的冷凝器冷却装置的废热、汽轮机外壳的废热、发电机冷却装置的废热和/或润滑剂供给装置的废热用作热源(41、42)中的至少一个。
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工作流体并行地在输入到第一蒸发器(31)之前被输送至第一膨胀阀(51)并且在输入到第二蒸发器(32)之前被输送至第二膨胀阀(52)。
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为了压缩(120)而使用第一和第二压缩机(21、22),其中,从所述第一蒸发器(31)导出的工作流体被输送至第一压缩机(21),并且从所述第二蒸发器(32)导出的工作流体被输送至第二压缩机(22)。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为第一和第二压缩机(21、22)使用共同的电机轴(10)。
8.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共同的压缩机(20)来压缩(120),其中,从所述第一和第二蒸发器(31、32)导出的工作流体被输送至共同的压缩机(20)。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一蒸发器(31)导出的工作流体在输送至共同的压缩机(20)之前被导引至第一止回阀(61),并且从所述第二蒸发器(32)导出的工作流体在输送至共同的压缩机(20)之前被导引至第二止回阀(62)。
10.按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多级的涡轮增压器(20)用作共同的压缩机(20),其中,从所述第一蒸发器(31)导出的工作流体输送至所述涡轮增压器(20)的第一压缩级(201),并且从所述第二蒸发器(32)导出的工作流体输送至所述涡轮增压器(20)的第二压缩级(202)。
11.按照权利要求8至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蒸发器(31、32)导出的工作流体的子质量流(71、72)在输送至共同的压缩机(20)之前被调节。
12.按照权利要求6至1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或共同的压缩机(21、22、20)导出的工作流体被引导至液化器(4)。
13.一种热泵设备(1),包括至少一个压缩机(20、…、25)、液化器(4)和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蒸发器(31、…、35),其中,所述热泵设备(1)具有用于循环的工作流体的定向的工作循环回路(100),其中,所述工作循环回路(100)设计为,所述工作流体的质量流在工作流体输入到第一和第二蒸发器(31、32)之前被分流(102)并且并行地被输送至第一和第二蒸发器(31、32),其中,第一蒸发器(31)具有第一蒸发压力(411)并且第二蒸发器(32)具有相对于第一蒸发压力(411)更小的第二蒸发压力(41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设备(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热源(41、42),其中,第一热源(41)具有第一热源温度并且第二热源(42)具有相对于第一热源温度更低的第二热源温度,并且所述第一热源(41)与所述第一蒸发器(31)热学地耦连,并且所述第二热源(42)与所述第二蒸发器(32)热学地耦连。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泵设备(1),其中,所述热泵设备具有第一和第二压缩机(21、22),其中,所述热泵设备(1)的工作循环回路(100)设计为,从所述第一蒸发器(31)导出的工作流体被输送至第一压缩机(21),并且从所述第二蒸发器(32)导出的工作流体被输送至第二压缩机(22)。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泵设备(1),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压缩机(21、22)具有共同的电机轴(10)。
16.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泵设备(1),其中,所述热泵设备具有共同的压缩机(20),其中,所述热泵设备(1)的工作循环回路(100)设计为,从所述第一和第二蒸发器(31、32)导出的工作流体被输送至共同的压缩机(20)。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泵设备(1),其中,共同的压缩机(20)设计为多级的涡轮增压器(20)。
18.按照权利要求13至17之一所述的热泵设备(1),其中,所述热泵设备具有至少一个膨胀阀(51、…、55)和/或至少一个质量流调节器(71、…、74)。
19.一种发电厂,尤其气体和蒸汽组合发电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厂包括按照权利要求13至18之一所述的热泵设备(1)。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电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设计成发电厂的不同的调好温度的废热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7202227.2 | 2017-02-13 | ||
DE102017202227.2A DE102017202227A1 (de) | 2017-02-13 | 2017-02-13 |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Wärmepumpenanlage, Wärmepumpenanlage und Kraftwerk mit einer Wärmepumpenanlage |
PCT/EP2018/051417 WO2018145884A1 (de) | 2017-02-13 | 2018-01-22 |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wärmepumpenanlage, wärmepumpenanlage und kraftwerk mit einer wärmepumpenanlag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91347A true CN110291347A (zh) | 2019-09-27 |
Family
ID=61226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11413.6A Pending CN110291347A (zh) | 2017-02-13 | 2018-01-22 | 用于运行热泵设备的方法、热泵设备和具有热泵设备的发电厂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563098A1 (zh) |
JP (1) | JP2020507733A (zh) |
KR (1) | KR20190105019A (zh) |
CN (1) | CN110291347A (zh) |
DE (1) | DE102017202227A1 (zh) |
WO (1) | WO201814588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87265A (zh) * | 2019-11-25 | 2020-03-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内循环叠加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及热泵烘干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31477B1 (en) * | 2021-10-29 | 2025-05-12 | Nocosys Oy | HEAT PUMP ARRANGEMENT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44632A1 (en) * | 2000-12-01 | 2002-06-06 | Turbocor Inc | Variable capacity refrigerant-sourced heat pump |
CN101839518A (zh) * | 2010-04-29 | 2010-09-22 | 华北电力大学 | 电厂循环水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集中供暖系统及方法 |
CN102878603A (zh) * | 2012-10-30 | 2013-01-1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燃气-蒸汽循环联合双级耦合热泵供暖装置 |
DE102014213542A1 (de) * | 2014-07-11 | 2016-01-14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Wärmepumpe mit wenigstens zwei Verdampfern |
CN205606710U (zh) * | 2016-05-11 | 2016-09-28 |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一种能够实现热电厂废热回收的供热系统 |
DE102015213245A1 (de) * | 2015-07-15 | 2017-01-19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Verwendung einer Abwär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215327A (en) | 1937-12-09 | 1940-09-17 | Gen Electric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CH304499A (de) | 1952-04-10 | 1955-01-15 | Melan Herbert Ing Dr | Kombinierte Anlage zur Kraft- und Wärmeerzeugung. |
JPS58178158A (ja) | 1982-04-14 | 1983-10-1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ヒ−トポンプ装置 |
DE3216826A1 (de) | 1982-05-05 | 1983-11-10 | Günter 8802 Heilsbronn Körner | Anordnung zur verbesserten energieausnutzung |
DE59203249D1 (de) | 1991-11-19 | 1995-09-14 | Elin Energieversorgung | Kombinierte gas-dampfturbinenanlage zur erzeugung elektrischer energie. |
DE19632019C1 (de) | 1996-08-08 | 1997-11-20 | Thomas Sturm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Vorrichtung mit einer Wärmekraftmaschine |
JP4262901B2 (ja) * | 2001-03-26 | 2009-05-13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装置 |
WO2007146050A2 (en) * | 2006-06-07 | 2007-12-21 | Waters Hot, Inc. | Bio-renewable thermal energy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
US7716930B2 (en) * | 2007-01-29 | 2010-05-18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Integrated plant cooling system |
DE102007013225A1 (de) | 2007-03-15 | 2008-09-18 | Karsten Rasche |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Wärmeversorungsanlage und Wärmeversorungsanlage |
WO2011072679A1 (en) | 2009-12-18 | 2011-06-23 | Danfoss A/S | A vapour compression system with split evaporator |
DE102011010807A1 (de) * | 2010-02-10 | 2011-08-11 | Band, Horst Peter, 09496 | Wärmepumpenanordnung mit mehreren, unterschiedlichen Wärmequellen sowie energieeffiziente Nutzung auch kleinerer Energiequellen |
EP2796810A4 (en) * | 2011-12-19 | 2016-03-16 | Toyota Motor Co Ltd | COOLER |
SI24856A (sl) * | 2014-10-03 | 2016-04-29 | Univerza V Mariboru | Metoda in naprava za izrabo nizkotemperaturnih virov kogeneracijskih sistemov z visokotemperaturno toplotno črpalko po konceptu voda/voda |
SI25059A (sl) * | 2015-09-11 | 2017-03-31 | Univerza V Mariboru | Metoda in naprava za izrabo nizkotemperaturnih virov plinskih kotlov z visokotemperaturno toplotno črpalko po konceptu voda/voda |
-
2017
- 2017-02-13 DE DE102017202227.2A patent/DE102017202227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8
- 2018-01-22 KR KR1020197021617A patent/KR20190105019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18-01-22 CN CN201880011413.6A patent/CN110291347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1-22 WO PCT/EP2018/051417 patent/WO2018145884A1/de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18-01-22 JP JP2019543329A patent/JP2020507733A/ja active Pending
- 2018-01-22 EP EP18705319.4A patent/EP3563098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44632A1 (en) * | 2000-12-01 | 2002-06-06 | Turbocor Inc | Variable capacity refrigerant-sourced heat pump |
CN101839518A (zh) * | 2010-04-29 | 2010-09-22 | 华北电力大学 | 电厂循环水热泵耦合热电联产的集中供暖系统及方法 |
CN102878603A (zh) * | 2012-10-30 | 2013-01-1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燃气-蒸汽循环联合双级耦合热泵供暖装置 |
DE102014213542A1 (de) * | 2014-07-11 | 2016-01-14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Wärmepumpe mit wenigstens zwei Verdampfern |
DE102015213245A1 (de) * | 2015-07-15 | 2017-01-19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Verwendung einer Abwärme |
CN205606710U (zh) * | 2016-05-11 | 2016-09-28 |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一种能够实现热电厂废热回收的供热系统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87265A (zh) * | 2019-11-25 | 2020-03-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内循环叠加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及热泵烘干机 |
CN110887265B (zh) * | 2019-11-25 | 2021-01-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内循环叠加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及热泵烘干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563098A1 (de) | 2019-11-06 |
DE102017202227A1 (de) | 2018-08-16 |
WO2018145884A1 (de) | 2018-08-16 |
JP2020507733A (ja) | 2020-03-12 |
KR20190105019A (ko) | 2019-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466570B2 (ja) | 圧縮機設備の圧縮ガスの冷却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利用する圧縮機設備 | |
CA2653780C (en) | Improved compressor device | |
KR102408585B1 (ko) | 통합형 열 회수 및 냉각 사이클 시스템을 갖는 터빈 엔진 | |
US11466907B2 (en) | Ultra efficient turbo-compression cooling systems | |
Brasz et al. | Power production from a moderate-temperature geothermal resource | |
KR101330193B1 (ko) | 냉동 장치 및 이와 관련된 냉매를 순환시키는 방법 | |
EP2712405A2 (en) | Hybrid imbedded combined cycle | |
US20200191021A1 (en) | A combined heat recovery and chilling system and method | |
US10047675B2 (en) | Power plant having a two-stage cooler device for cooling the admission air for a turboshaft engine | |
JP2018529889A (ja) | 熱源からの廃熱を機械的エネルギーに変換する有機ランキンサイクルおよびかかる有機ランキンサイクルを利用する圧縮機設備 | |
CN110291347A (zh) | 用于运行热泵设备的方法、热泵设备和具有热泵设备的发电厂 | |
AU2020388091B2 (en) | Plant based upon combined joule-brayton and rankine cycles working with directly coupled reciprocating machines | |
RU2432531C2 (ru) | Холоди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циркуляции в нем охлаждающей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 |
US20200277881A1 (en) | System and process for transforming thermal energy into kinetic energy | |
KR20210025654A (ko) | 천연가스 재기화를 포함하는 확장된 가스 터빈 공정 | |
Barta et al. | Modeling of S-RAM Energy Recover Compressor Integration in a Transcritical Carbon Dioxide Cycle for Application in Electronics Cooling in Varying Gravity | |
US20130192192A1 (en) | Open brayton bottoming cycl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