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285095B - 蜗壳、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蜗壳、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85095B
CN110285095B CN201910425370.2A CN201910425370A CN110285095B CN 110285095 B CN110285095 B CN 110285095B CN 201910425370 A CN201910425370 A CN 201910425370A CN 110285095 B CN110285095 B CN 1102850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ir inlet
chamber
heat insulat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53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85095A (zh
Inventor
王红娟
何仁庶
常见虎
盛庆赫
施红玉
赵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253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850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85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5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85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5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04D29/4233Fan casings with volutes extending mainly in axial or radially inward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2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5853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heat insulation or condu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7Evaporator fan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201/00Insulation
    • F25D2201/10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 F25D2201/14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using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8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ans
    • F25D2317/0681Detail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蜗壳、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该蜗壳包括:壳体、具有进风孔的容纳腔和隔热腔,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容纳腔形成于壳体的内部并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容纳腔用于安装风机;隔热腔形成于壳体的内部并且与容纳腔隔离设置,壳体位于隔热腔与容纳腔之间的空间形成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分别与进风口和进风孔连通。蜗壳的壳体上下隔离设置有容纳腔和隔热腔,在蜗壳使用时,隔热腔能够对经过进风通道及容纳腔的低温空气进行隔热,无需在蜗壳的位置设置保温层等结构,以便缩小蜗壳的安装空间,当蜗壳安装在中隔板中时,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能够避免中隔板局部凸出,从而保证制冷设备内部的储物空间。

Description

蜗壳、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蜗壳,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冷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制冷设备(如陈列柜、冷柜、冰箱等)通过蒸发器与制冷设备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制冷,为了提高制冷设备的制冷速率,在制冷设备中设置风道以及具有蜗壳的风机,风机启动,空气经过风道循环至蒸发器位置,通过设置风机使得空气的循环速率增加,提高了蒸发器的热交换速率和制冷设备的制冷速率。
为了增大制冷设备的储物空间,包括蒸发器、风机以及蜗壳的制冷系统安装在将制冷设备内部分隔的中隔板内。为了保证制冷效果,需要将风量固定,故此,风机的扇叶高度及直径、蜗壳进风层高度均为定值,此时将蒸发器、风机及蜗壳安装在中隔板中,为了避免冷藏室内产生凝露现象,中隔板靠近冷藏侧需要设置保温层,并且对保温层的厚度具有严格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中隔板的厚度为52mm,而满足风量需求的最小蜗壳厚度为46mm,保温层的厚度不小于8mm,才能满足冷藏室内不产生凝露的要求,但是,当风机安装在蜗壳内,蜗壳与保温层叠加安装时,蜗壳的部分本体会凸出于中隔板的表面,从而影响制冷设备的储物空间,同时,蜗壳的部分本体凸出于中隔板影响风道盖板的安装,使得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蜗壳安装造成中隔板局部凸出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蜗壳,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具有进风孔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容纳腔用于安装风机;
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与所述容纳腔隔离设置,所述壳体位于所述隔热腔与所述容纳腔之间的空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进风孔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蜗壳,蜗壳的壳体上隔离形成容纳腔和隔热腔,容纳腔和隔热腔上下间隔设置,两者所间隔的空间为进风通道,容纳腔用于安装风机,隔热腔能够将容纳腔内的热量进行隔离,容纳腔的进风孔开设于容纳腔朝向隔热腔的侧面上,空气能够依次经过进风口、进风通道和进风孔进入容纳腔内,再经过出风口进入到风道中。
当蜗壳应用于制冷系统时,制冷系统中的风机安装于蜗壳的容纳腔内,风机的扇叶位于进风孔中,进风口靠近蒸发器,风机启动后,使得经蒸发器降低温度的空气依次经进风口、进风通道、进风孔、容纳腔和出风口后进入风道,隔热腔能够对经过进风通道及容纳腔的低温空气进行隔热,避免低温空气对其它腔室产生影响,从而保证制冷设备稳定高效运行。
由于隔热腔能够对经过进风通道及容纳腔的低温空气进行隔热,因此,无需在蜗壳的位置设置保温层等结构,从而能够缩小蜗壳的安装空间,当蜗壳安装在中隔板中时,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能够避免中隔板局部凸出,从而保证制冷设备内部的储物空间。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蜗壳,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腔为真空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腔靠近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内壁面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延伸至所述隔热腔远离所述容纳腔的第二内壁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壁面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柱卡接于所述限位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支撑柱间隔设置,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与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一致,并且各所述限位槽的位置与各所述支撑柱的位置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腔的一端的外壁面上或所述隔热腔的相反两端的外壁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保温板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能够使所述保温板与所述隔热腔远离所述容纳腔的外壁面平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为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隔热腔远离所述容纳腔的外壁面。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
蜗壳,所述蜗壳为根据如上所述的蜗壳;
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容纳腔;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制冷系统,风机安装在蜗壳的容纳腔内,风机的扇叶位于进风孔中,蒸发器靠近蜗壳的进风口设置,风机启动能够使经过蒸发器的空气依次经进风口、进风通道和进风孔进入到容纳腔内,再经出风口进入到风道内,其中,进风口靠近蒸发器,风机启动后,使得经蒸发器降低温度的空气依次经进风口、进风通道、进风孔、容纳腔和出风口后进入风道,隔热腔能够对经过进风通道及容纳腔的低温空气进行隔热,避免低温空气对其它腔室产生影响,从而保证制冷设备稳定高效运行。
由于隔热腔能够对经过进风通道及容纳腔的低温空气进行隔热,因此,无需在蜗壳的位置设置保温层等结构,从而能够缩小蜗壳的安装空间,当蜗壳安装在中隔板中时,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能够避免中隔板局部凸出,从而保证制冷设备内部的储物空间。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冷系统,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保温板,所述隔热腔的一端的外壁面上或所述隔热腔的相反两端的外壁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保温板的连接结构,所述保温板与所述隔热腔远离所述容纳腔的外壁面平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U型板,所述连接结构为U型槽,所述保温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U型槽,所述U型板包覆于所述保温板位于所述U型槽外部的本体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板为真空绝热板。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置有容纳空间;
内置有安装空间的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以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冷冻室和冷藏室;
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为根据如上所述的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并且包括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和隔热腔分别与所述安装空间靠近所述冷藏室的内壁面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制冷设备,制冷系统安装在中隔板中,在制冷系统中,风机安装在蜗壳的容纳腔中,风机的扇叶位于进风孔中,风机启动后,使得经蒸发器降低温度的空气依次经进风口、进风通道、进风孔、容纳腔和出风口后进入风道,隔热腔能够对经过进风通道及容纳腔的低温空气进行隔热,避免低温空气对其它腔室产生影响,从而保证制冷设备稳定高效运行。
由于隔热腔能够对经过进风通道及容纳腔的低温空气进行隔热,因此,无需在蜗壳的位置设置保温层等结构,从而能够缩小蜗壳的安装空间,当蜗壳安装在中隔板中时,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能够避免中隔板局部凸出,从而保证制冷设备内部的储物空间。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冷设备,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隔板朝向所述冷冻室的壁面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
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安装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安装空间的侧面上设置有保温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制冷设备中蜗壳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制冷设备中蜗壳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制冷设备中蜗壳第一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示制冷设备中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蒸发器未示出);
图6为图1中所示制冷设备中蜗壳第二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所示制冷设备中蜗壳第三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100为制冷设备,101为箱体,102为冷藏室,103为中隔板,1031为安装空间,104为冷冻室;
200为制冷系统;
1为保温板;
2为风机;
3为蜗壳,31为壳体,311为容纳腔,312为出风口,313为进风孔,314为连接结构,315为隔热腔,3151为第一半壳,3152为第二半壳,316为进风通道,317为支撑柱,318为限位槽,319为进风口;
4为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蜗壳3,包括:壳体31、具有进风孔313的容纳腔311和隔热腔315,壳体31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319和出风口312;容纳腔311形成于壳体31的内部并且与出风口312连通,容纳腔311用于安装风机2;隔热腔315形成于壳体31的内部并且与容纳腔311隔离设置,壳体31位于隔热腔315与容纳腔311之间的空间形成进风通道316,进风通道316分别与进风口319和进风孔313连通。
具体地,蜗壳3的壳体31上隔离形成容纳腔311和隔热腔315,容纳腔311和隔热腔315上下间隔设置,两者所间隔的空间为进风通道316,容纳腔311用于安装风机2,隔热腔315能够将容纳腔311内的热量进行隔离,容纳腔311的进风孔313开设于容纳腔311朝向隔热腔315的侧面上,空气能够依次经过进风口319、进风通道316和进风孔313进入容纳腔311内,再经过出风口312进入到风道中。
当蜗壳3应用于制冷系统200时,制冷系统200中的风机2安装于蜗壳3的容纳腔311内,风机2的扇叶位于进风孔313中(进风孔313的直径略大于扇叶的直径),进风口靠近蒸发器4,风机2启动后,使得经蒸发器4降低温度的空气依次经进风口319、进风通道316、进风孔313、容纳腔311和出风口312后进入风道,隔热腔315能够对经过进风通道316及容纳腔311的低温空气进行隔热,避免低温空气对其它腔室产生影响,从而保证制冷设备200稳定高效运行。
由于隔热腔315能够对经过进风通道316及容纳腔311的低温空气进行隔热,因此,无需在蜗壳3的位置设置保温层等结构,从而能够缩小蜗壳3的安装空间,当蜗壳3安装在中隔板103中时,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能够避免中隔板103局部凸出,从而保证制冷设备200内部的储物空间。
需要理解的是,通过在壳体31上设置隔热腔315能够实现经进风通道316、容纳腔311循环的空气的热量被隔离,无需在蜗壳3的安装位置设置保温结构,从而能够减小蜗壳3的安装空间1031,使得蜗壳3安装后不会出现中隔板103局部凸出的现象,本申请中,蜗壳3的厚度为50mm,中隔板103的厚度为52mm,将蜗壳3设置在中隔板103内,能够实现蜗壳3安装后中隔板103不会出现局部凸出的情况。
进一步理解的是,隔热腔315为真空腔,将隔热腔315内抽至真空,由于隔热腔315内为真空,隔热腔315的热传导的效果变差,在满足同样的保温条件下,隔热腔315的厚度要薄于其它保温材料,因此,将隔热腔315设置为真空腔能够有效减小隔热腔315的厚度,从而降低蜗壳3的整体厚度,进而能够实现蜗壳3的有效安装,避免蜗壳3安装于中隔板103出现的中隔板103局部凸出的现象。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隔热腔315靠近容纳腔311的第一内壁面上设置有支撑柱317,支撑柱317延伸至隔热腔315远离容纳腔311的第二内壁面上。由于隔热腔315为真空结构,隔热腔315内部的压强小于外部的压强,通过在隔热腔315的内壁面上设置支撑柱317能够提高隔热腔315的强度,避免隔热腔315内外受力不均导致的形变现象,从而能够有效保证隔热腔315的形状,进而满足蜗壳3安装的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隔热腔315为扁平的盒状结构,支撑柱317沿盒状结构的厚度方向设置,设置支撑柱317提高了盒状结构的强度,避免外部冲击对盒状结构造成的损伤,从而有效保证蜗壳3的安装及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第二内壁面上设置有限位槽318,支撑柱317卡接于限位槽318。隔热腔315为拼装结构,包括第一半壳3151和第二半壳3152,其中,第一半壳3151靠近容纳腔311设置,第二半壳3152远离容纳腔311设置,支撑柱317形成于第一半壳3151的内部,限位槽318形成于第二半壳3152的内部,限位槽318的位于与支撑柱317的位置对应设置,当第一半壳3151与第二半壳3152组装形成隔热腔315时,将支撑柱317插入限位槽318中,从而实现对第一半壳3151与第二半壳3152安装位置的固定,保证了隔热腔315的加工精度。
需要指出的是,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半壳3151与第二半壳3152拼装完成后,两者的接缝处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密封,并且对隔热腔315的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从而使得隔热腔315内部形成真空,进而用于隔热。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支撑柱317的数量为多个,各支撑柱317间隔设置,限位槽318的数量与支撑柱317的数量一致,并且各限位槽318的位置与各支撑柱317的位置一一对应。通过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柱317,能够进一步提高隔热腔315的强度,从而避免隔热腔315发生形变,进而保证蜗壳3的外观不发生变化,进而满足蜗壳3的安装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多个支撑柱317在隔热腔315内可按照矩形阵列的方式设置,也可以按照螺旋线的方式进行设置,在此本申请不再进行赘述。
具体理解的是,如图3和图5所示,隔热腔315的一端的外壁面上或隔热腔315的相反两端的外壁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保温板1的连接结构314,连接结构314能够使保温板1与隔热腔315远离容纳腔311的外壁面平齐。具体地,在壳体31上设置连接结构314,当蜗壳3安装使用时,隔热腔315的面积无法满足隔热需求时,需要增大隔热面积,因此,可以通过连接结构314连接保温板1,使得保温板1抵靠在隔热腔315的一端的外壁面上,并且与隔热腔315远离容纳腔311的外壁面平齐,也就是说,保温板1通过连接结构314与隔热腔315连接后,保温板1与隔热腔315形成一个整体的隔热结构,可以间接认为保温板1为隔热腔315的延展,从而满足蜗壳3安装后进行大面积隔热的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连接结构314可以为多个,保温板1的数量与连接结构的数量相一致,当连接结构314的数量为多个时,各连接结构314间隔设置在隔热腔315的外壁面上,本申请中,连接结构3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结构314位于隔热腔315的相反两端的外壁面上,当两个连接结构314分别与保温板1连接后,能够有效延长隔热腔315的长度,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另外,连接结构314可以为连接卡子,也可以为插槽。
本申请中,如图3所示,连接结构314为插槽结构,并且插槽结构为U型槽,U型槽的开口方向朝向隔热腔315远离容纳腔311的外壁面,当保温板1的一端插接在U型槽时,保温板1的一端抵靠在隔热腔315的外壁面上,保温板1的与隔热腔315远离容纳腔311的外壁面平齐,从而能够使得保温板1与隔热腔315能够有效衔接,并且保证整体的隔热效果,避免出现局部漏冷现象。
需要指出的是,U型槽的宽度及深度分别与保温板1的宽度及厚度相一致,当保温板1的一端设置在U型槽的内部时,能够保证保温板1的有效安装以及安装后的精度,从而确保整体的隔热效果。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200,如图1所示,包括:蜗壳3、风机2和蒸发器4,蜗壳3为根据如上的蜗壳3;风机2安装于容纳腔311;蒸发器4靠近进风口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制冷系统200,风机2安装在蜗壳3的容纳腔311内,风机2的扇叶位于进风孔313中,蒸发器4靠近蜗壳3的进风口319设置,风机2启动能够使经过蒸发器4的空气依次经进风口319、进风通道316和进风孔313进入到容纳腔311内,再经出风口319进入到风道内,其中,进风口319靠近蒸发器4,风机2启动后,使得经蒸发器4降低温度的空气依次经进风口319、进风通道316、进风孔313、容纳腔311和出风口312后进入风道,隔热腔315能够对经过进风通道316及容纳腔311的低温空气进行隔热,避免低温空气对其它腔室产生影响,从而保证制冷设备200稳定高效运行。
由于隔热腔315能够对经过进风通道316及容纳腔311的低温空气进行隔热,因此,无需在蜗壳3的位置设置保温层等结构,从而能够缩小蜗壳3的安装空间,当蜗壳3安装在中隔板103中时,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能够避免中隔板103局部凸出,从而保证制冷设备200内部的储物空间。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制冷系统200还包括保温板1,隔热腔315的一端的外壁面上或隔热腔315的相反两端的外壁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保温板1的连接结构,保温板1与隔热腔315远离容纳腔311的外壁面平齐。连接结构314具体为U型槽,当隔热腔315的面积无法满足隔热需求时,将保温板1的一端插接在U型槽内,使得保温板1与隔热腔315有效衔接,从而使得隔热面积增大,进而满足制冷系统200在工作时的隔热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连接结构314可以为多个,保温板1的数量与连接结构的数量相一致,当连接结构314的数量为多个时,各连接结构314间隔设置在隔热腔315的外壁面上,本申请中,连接结构3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结构314位于隔热腔315的相反两端的外壁面上,当两个连接结构314分别与保温板1连接后,能够有效延长隔热腔315的长度,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进一步地,制冷系统200还包括U型板(图中未示出),连接结构314为U型槽,保温板1的一端安装于U型槽,第一U型板包覆于保温板1位于U型槽外部的本体的外侧。当保温板1的一端插接在U型槽中时,U型板与U型槽有效衔接,通过设置U型板能够实现对保温板1进行有效防护,避免安装过程中对保温板1造成损伤,从而保证保温板1的隔热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U型槽的壁厚与U型板的壁厚相同,当保温板1的一端插接在U型槽中时,U型板与U型槽衔接后结构平整,当于风道配合时,能够降低空气流动过程中流道损失。
进一步地,保温板1为真空绝热板,真空绝热板的隔热效果佳,在满足同等条件的隔热需求时,其厚度薄,能够有效缩小安装空间1031,从而使得安装需求得到保证。
另外,该制冷系统200的其它的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100,如图1所示,制冷设备100包括:
箱体101、制冷系统200和内置有安装空间1031的中隔板103,箱体101内置有容纳空间;中隔板103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以将容纳空间分隔为冷冻室104和冷藏室102;制冷系统200为根据如上的制冷系统200,制冷系统200安装于安装空间1031并且包括保温板1,保温板1和隔热腔315分别与安装空间1031靠近冷藏室102的内壁面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制冷设备100,制冷系统200安装在中隔板103中,在制冷系统200中,风机2安装在蜗壳3的容纳腔311中,风机2的扇叶位于进风孔313中,风机2启动后,使得经过蒸发器4降低温度的空气依次经进风口319、进风通道316、进风孔313、容纳腔311和出风口312后进入风道,隔热腔315能够对经过进风通道316及容纳腔311的低温空气进行隔热,避免低温空气对其它腔室产生影响,从而保证制冷设备100稳定高效运行。
由于隔热腔315能够对经过进风通道316及容纳腔311的低温空气进行隔热,因此,无需在蜗壳3的位置设置保温层等结构,从而能够缩小蜗壳3的安装空间,当蜗壳3安装在中隔板103中时,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能够避免中隔板103局部凸出,从而保证制冷设备200内部的储物空间。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中隔板103朝向冷冻室104的壁面上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与安装空间1031连通;制冷设备100还包括盖板(图中未示出),盖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安装口。通过设置安装口便于制冷系统200安装在中隔板103中,从而提高了安装的效率,降低了制造的成本,另外,设置盖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安装口,便于制冷系统200的维修与保养。
需要指出的是,盖板的可拆卸方式可以为螺钉连接、卡接等,在此本申请不再进行赘述。
具体地,盖板(图中未示出)朝向安装空间1031的侧面上设置有保温层。通过设置保温层能够对制冷系统200进行隔热,从而保证制冷系统200的制冷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保温层为PU泡棉或真空绝热板等,本申请中保温层为PU泡棉的成本低,保温效果佳,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制造的成本。
另外,上述制冷设备可以为陈列柜、冷柜、冰箱等,该制冷设备的其它的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冷设备的制冷系统,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具有进风孔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容纳腔用于安装风机;
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与所述容纳腔隔离设置,所述壳体位于所述隔热腔与所述容纳腔之间的空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进风孔连通;所述隔热腔为真空腔;
所述隔热腔的一端的外壁面上或所述隔热腔的相反两端的外壁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保温板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隔热腔远离所述容纳腔的外壁面,所述连接结构能够使所述保温板与所述隔热腔远离所述容纳腔的外壁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腔靠近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内壁面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延伸至所述隔热腔远离所述容纳腔的第二内壁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壁面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柱卡接于所述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支撑柱间隔设置,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与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一致,并且各所述限位槽的位置与各所述支撑柱的位置一一对应。
5.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所述蜗壳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蜗壳;
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容纳腔;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U型板,所述保温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U型槽,所述U型板包覆于所述保温板位于所述U型槽外部的本体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为真空绝热板。
8.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置有容纳空间;
内置有安装空间的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以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冷冻室和冷藏室;
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并且包括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和所述隔热腔分别与所述安装空间靠近所述冷藏室的内壁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朝向所述冷冻室的壁面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
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安装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安装空间的侧面上设置有保温层。
CN201910425370.2A 2019-05-21 2019-05-21 蜗壳、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Active CN1102850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5370.2A CN110285095B (zh) 2019-05-21 2019-05-21 蜗壳、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5370.2A CN110285095B (zh) 2019-05-21 2019-05-21 蜗壳、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5095A CN110285095A (zh) 2019-09-27
CN110285095B true CN110285095B (zh) 2022-03-11

Family

ID=68002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5370.2A Active CN110285095B (zh) 2019-05-21 2019-05-21 蜗壳、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850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0527B (zh) * 2020-09-28 2025-01-03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威利厨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4832A (zh) * 2006-05-19 2007-11-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06716030A (zh) * 2014-09-15 2017-05-24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存放室的制冷器具
CN108317797A (zh) * 2017-01-16 2018-07-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CN208153354U (zh) * 2018-05-07 2018-11-27 台州银牛机电有限公司 蜗壳式高温叶轮风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93621Y (zh) * 2007-08-23 2008-07-30 宋建国 一种地板采暖隔热板
DE102008019361A1 (de) * 2008-04-17 2009-10-22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Kühl-Gefrierkombination mit einem in einer Trennwand angeordneten Verdampfer
KR101718995B1 (ko) * 2009-12-23 2017-04-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8888450B2 (en) * 2011-09-23 2014-11-18 Brett W. Degner Sculpted fan housing
CN104074791A (zh) * 2013-03-28 2014-10-01 上海谷科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热风回流焊炉风机
CN104792095B (zh) * 2015-04-30 2017-10-27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206268100U (zh) * 2016-11-09 2017-06-20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风机
CN208396972U (zh) * 2018-06-21 2019-01-18 山东省领动运动康复技术有限公司 超低温风机
CN109237854B (zh) * 2018-10-18 2023-12-15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湿功能的无霜风冷冰柜
CN109764598B (zh) * 2018-12-17 2020-11-27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4832A (zh) * 2006-05-19 2007-11-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06716030A (zh) * 2014-09-15 2017-05-24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存放室的制冷器具
CN108317797A (zh) * 2017-01-16 2018-07-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CN208153354U (zh) * 2018-05-07 2018-11-27 台州银牛机电有限公司 蜗壳式高温叶轮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5095A (zh) 2019-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24568B1 (en) Refrigerator with a vacuum adiabatic body
US8418492B2 (en) Condenser for a refrigerator
JP5872143B2 (ja) 冷蔵庫
US20190032989A1 (en) Refrigerator
US12173948B2 (en) Refrigerator
WO2023078147A1 (zh) 制冷设备
CN207922662U (zh) 风冷式制冷设备
US20240142156A1 (en) Refrigerator
CN110285095B (zh) 蜗壳、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02927735B (zh) 冰箱
BR112015003164B1 (pt) disposição de estante de refrigeração
CN218821188U (zh) 冰箱
CN102105041A (zh) 一种机柜空调器
CN214371149U (zh) 一种风冷冰箱隐藏式简易加湿装置
CN222231047U (zh) 顶板组件和制冷设备
EP3435010B1 (en) A refrigerator comprising an evaporator
CN220552158U (zh) 压机仓结构及冰箱
CN216716695U (zh) 冰箱
JP4241626B2 (ja) 冷蔵庫
CN114963639B (zh) 集成式储能箱体制冷设备
CN221570881U (zh) 冰箱
CN220818235U (zh) 一种户外恒温红酒柜
CN220959147U (zh) 一种抽屉、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13747437U (zh) 卧式风冷柜
CN222378597U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