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280464A - 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 - Google Patents

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80464A
CN110280464A CN201910611608.0A CN201910611608A CN110280464A CN 110280464 A CN110280464 A CN 110280464A CN 201910611608 A CN201910611608 A CN 201910611608A CN 110280464 A CN110280464 A CN 110280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ating
weight
butyl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16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ancheng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ancheng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ancheng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ancheng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16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804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80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04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2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baking
    • B05D3/0254After-trea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6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 B05D3/061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using U.V.
    • B05D3/065After-treatment
    • B05D3/067Curing or cross-linking the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0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multicolour or other optical effects
    • B05D5/061Special surface effe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02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e.g. rub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50Multilayers
    • B05D7/56Three layers or more
    • B05D7/58No clear coat specified
    • B05D7/586No clear coat specified each layer being cured, at least partially, separate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67/06Unsaturated polyester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4/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D183/00 - C09D183/16
    • C09D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D159/00 - C09D187/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20Diluents or solv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201/00Polymeric substrate or laminate
    • B05D2201/02Polymeric substr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502/00Acrylic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喷涂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对工件喷涂第一涂料;步骤二:对完成步骤一的工件喷涂第二涂料,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步骤三:对完成步骤二的工件喷涂第三涂料,然后进行烘烤处理;步骤四:对完成步骤三的工件喷涂第四涂料,然后进行烘烤处理;步骤五:对完成步骤四的工件喷涂第五涂料,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步骤六:对完成步骤五的工件喷涂第六涂料,然后进行烘烤处理;步骤七:对完成步骤六的工件喷涂第七涂料,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步骤八:对完成步骤七的工件进行镭雕处理。由本发明工艺方案制成的产品呈现出光哑同体的外观效果,且产品涂层可靠性强。

Description

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涂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
背景技术
在手机壳上做喷涂尤其是UV喷涂来制备膜层,是手机行业在2G、3G时代就已普遍采用的生产工艺模式,因其颜色可变化多样,生产成本较PVD(物理气相沉积)工艺要低,对于中低端品牌的手机大都采用UV喷涂形成膜层的方式来实现手机外观装饰效果。
目前,具有仿金属及光哑同体效果的电子产品塑料件(如手机壳)的制备工艺为普通的NCVM(不导电电镀)仿金属工艺结合3D锚雕工艺。虽然现有的工艺使塑料件获得了较好的仿金属及光哑同体效果,但现有的喷涂工艺方法制备的成品涂层可靠性差,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涂层可靠性强的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对工件喷涂第一涂料,喷涂后第一涂料的厚度为2~7um;
步骤二:对完成步骤一的工件喷涂第二涂料,喷涂后第二涂料的厚度为5~12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400~580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为72~88℃,烘烤时间为2~8min;
步骤三:对完成步骤二的工件喷涂第三涂料,喷涂后第三涂料的厚度为2~8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为57~71℃,烘烤时间为2~7min;
步骤四:对完成步骤三的工件喷涂第四涂料,喷涂后第四涂料的厚度为24~33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53~69℃,烘烤时间为2~7min;
步骤五:对完成步骤四的工件喷涂第五涂料,喷涂后第五涂料的厚度为2~7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230~330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42~58℃,烘烤时间为10~20min;
步骤六:对完成步骤五的工件喷涂第六涂料,喷涂后第六涂料的厚度为1~6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36~51℃,烘烤时间为10~20min;
步骤七:对完成步骤六的工件喷涂第七涂料,喷涂后第七涂料的厚度为14~25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300~470j/cm2,烘烤温度52~67℃,烘烤时间为2~10min;
步骤八:对完成步骤七的工件进行镭雕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第一涂料由第一漆料、第一稀释剂、第二稀释剂以及第一固化剂按照82~124:1~7:113~140:7~18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一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8~72份丙烯酸树脂、3~12份乙酸乙酯和4~10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一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8~44份醋酸丁酯、27~51份乙酸乙酯、8~26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22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4~40份乙酸乙酯、28~44份醋酸正丁酯、7~1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18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一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5~73份异氰酸酯和35~52份乙酸乙酯。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第二涂料由第二漆料、第三稀释剂和第二固化剂按照86~110:118~142:6~15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二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0~80份丙烯酸树脂、4~13份乙酸乙酯、2~10份甲基异丁基酮和33~45份色浆;所述第三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0~40份醋酸丁酯、28~50份乙酸乙酯、6~24份甲基异丁基酮、10~20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5~75份异氰酸酯和37~53份乙酸乙酯。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第三涂料由第三漆料、第四稀释剂、第五稀释剂以及第三固化剂按照88~106:2~8:170~260:6~15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三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66~90份丙烯酸树脂、3~14份乙酸乙酯和4~10份甲基异丁基酮和5~17份珠光粉;所述第四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8~44份醋酸丁酯、27~54份乙酸乙酯、8~24份甲基异丁基酮和8~20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五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7~40份乙酸乙酯、24~42份醋酸正丁酯、7~1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18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三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5~77份异氰酸酯和35~52份乙酸乙酯。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的第四涂料由第四漆料以及第六稀释剂按照87~111:15~23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四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9~21份的丙烯酸酯、15~30份的聚氨酯树脂、2~10份的聚酯、4~15份醋酸正丁酯、6~15份甲苯、2~8份二丙酮醇和15~30份乙酸乙酯;所述第六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4~38份乙酸乙酯、30~46份醋酸正丁酯、10~1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20份乙二醇丁醚。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的第五涂料和步骤六中的第六涂料均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4~12:0.7~3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7~31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2~36份聚酯、10~25份丙烯酸酯、8~20份二甲苯、18~35份醋酸正丁酯和7~24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4~40份乙酸乙酯、28~44份醋酸正丁酯、7~1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18份乙二醇丁醚。
优选的,所述步骤七中的第七涂料由第六漆料以及第七漆料按照96~113:5~14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六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1~77份聚氨酯丙烯酸酯、15~31份丙烯酸酯、0.7~5份有机硅助剂、7~25份甲基异丁酮和15~37份醋酸正丁酯;所述第七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5~40份丙烯醋树脂、16~33份聚酯丙烯酸、0.1~3份有机硅助剂、8~23份丁酯、18~36份甲基异丁基酮、10~28份乙二醇甲醚、7~25份甲苯、5~14份哑浆。
优选的,所述步骤八中镭雕处理包括预热处理、熔解处理以及蒸发处理。
优选的,所述预热处理,持续时间为6~15s,预热时的电压为1.4~2.5V,电流为350~470A;所述熔解处理,持续时间为7~18s,熔解时的电压为2~2.8V,电流为490~700A;所述蒸发处理,持续时间为58~72s,蒸发时的电压为2.1~3.5V,电流为800~1100A。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七的喷房温度为18~44℃,喷房湿度为10%~8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本工艺方案按照严格配比制成的各个涂料结合规定的工作环境参数,且工件经多层工艺步骤的严格加工,加工形成的工件外壳表面具有金属质感和鲜亮的颜色,并且呈现出光面与哑面相结合的外观效果,达到颜色均匀稳定、涂层可靠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对工件喷涂第一涂料,喷涂后第一涂料的厚度为2~7um;
步骤二:对完成步骤一的工件喷涂第二涂料,喷涂后第二涂料的厚度为5~12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400~580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为72~88℃,烘烤时间为2~8min;
步骤三:对完成步骤二的工件喷涂第三涂料,喷涂后第三涂料的厚度为2~8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为57~71℃,烘烤时间为2~7min;
步骤四:对完成步骤三的工件喷涂第四涂料,喷涂后第四涂料的厚度为24~33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53~69℃,烘烤时间为2~7min;
步骤五:对完成步骤四的工件喷涂第五涂料,喷涂后第五涂料的厚度为2~7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230~330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42~58℃,烘烤时间为10~20min;
步骤六:对完成步骤五的工件喷涂第六涂料,喷涂后第六涂料的厚度为1~6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36~51℃,烘烤时间为10~20min;
步骤七:对完成步骤六的工件喷涂第七涂料,喷涂后第七涂料的厚度为14~25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300~470j/cm2,烘烤温度52~67℃,烘烤时间为2~10min;
步骤八:对完成步骤七的工件进行镭雕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中的第一涂料由第一漆料、第一稀释剂、第二稀释剂以及第一固化剂按照82~124:1~7:113~140:7~18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一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8~72份丙烯酸树脂、3~12份乙酸乙酯和4~10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一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8~44份醋酸丁酯、27~51份乙酸乙酯、8~26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22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4~40份乙酸乙酯、28~44份醋酸正丁酯、7~1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18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一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5~73份异氰酸酯和35~52份乙酸乙酯。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二中的第二涂料由第二漆料、第三稀释剂和第二固化剂按照86~110:118~142:6~15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二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0~80份丙烯酸树脂、4~13份乙酸乙酯、2~10份甲基异丁基酮和33~45份色浆;所述第三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0~40份醋酸丁酯、28~50份乙酸乙酯、6~24份甲基异丁基酮、10~20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5~75份异氰酸酯和37~53份乙酸乙酯。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三中的第三涂料由第三漆料、第四稀释剂、第五稀释剂以及第三固化剂按照88~106:2~8:170~260:6~15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三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66~90份丙烯酸树脂、3~14份乙酸乙酯和4~10份甲基异丁基酮和5~17份珠光粉;所述第四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8~44份醋酸丁酯、27~54份乙酸乙酯、8~24份甲基异丁基酮和8~20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五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7~40份乙酸乙酯、24~42份醋酸正丁酯、7~1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18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三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5~77份异氰酸酯和35~52份乙酸乙酯。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四中的第四涂料由第四漆料以及第六稀释剂按照87~111:15~23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四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9~21份的丙烯酸酯、15~30份的聚氨酯树脂、2~10份的聚酯、4~15份醋酸正丁酯、6~15份甲苯、2~8份二丙酮醇和15~30份乙酸乙酯;所述第六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4~38份乙酸乙酯、30~46份醋酸正丁酯、10~1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20份乙二醇丁醚。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五中的第五涂料和步骤六中的第六涂料均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4~12:0.7~3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7~31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2~36份聚酯、10~25份丙烯酸酯、8~20份二甲苯、18~35份醋酸正丁酯和7~24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4~40份乙酸乙酯、28~44份醋酸正丁酯、7~1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18份乙二醇丁醚。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七中的第七涂料由第六漆料以及第七漆料按照96~113:5~14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六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1~77份聚氨酯丙烯酸酯、15~31份丙烯酸酯、0.7~5份有机硅助剂、7~25份甲基异丁酮和15~37份醋酸正丁酯;所述第七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5~40份丙烯醋树脂、16~33份聚酯丙烯酸、0.1~3份有机硅助剂、8~23份丁酯、18~36份甲基异丁基酮、10~28份乙二醇甲醚、7~25份甲苯、5~14份哑浆。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八中镭雕处理包括预热处理、熔解处理以及蒸发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热处理,持续时间为6~15s,预热时的电压为1.4~2.5V,电流为350~470A;所述熔解处理,持续时间为7~18s,熔解时的电压为2~2.8V,电流为490~700A;所述蒸发处理,持续时间为58~72s,蒸发时的电压为2.1~3.5V,电流为800~1100A。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七的喷房温度为18~44℃,喷房湿度为10%~88%。
本工艺方案按照严格配比制成的各个涂料结合规定的工作环境参数,且工件经多层工艺步骤的严格加工,加工形成的工件外壳表面具有金属质感和鲜亮的颜色,并且呈现出光面与哑面相结合的外观效果,达到颜色均匀稳定、成品率高、涂层可靠性强。
实施例一: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对工件喷涂第一涂料,喷涂后第一涂料的厚度为2um;所述步骤一中的第一涂料由第一漆料、第一稀释剂、第二稀释剂以及第一固化剂按照82:1:113:7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一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8份丙烯酸树脂、3份乙酸乙酯和4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一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8份醋酸丁酯、27份乙酸乙酯、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4份乙酸乙酯、28份醋酸正丁酯、7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一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5份异氰酸酯和35份乙酸乙酯;
步骤二:对完成步骤一的工件喷涂第二涂料,喷涂后第二涂料的厚度为5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400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为72℃,烘烤时间为2min;所述步骤二中的第二涂料由第二漆料、第三稀释剂和第二固化剂按照86:118:6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二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0份丙烯酸树脂、4份乙酸乙酯、2份甲基异丁基酮和33份色浆;所述第三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0份醋酸丁酯、28份乙酸乙酯、6份甲基异丁基酮、10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5份异氰酸酯和37份乙酸乙酯;
步骤三:对完成步骤二的工件喷涂第三涂料,喷涂后第三涂料的厚度为2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为57℃,烘烤时间为2min;所述步骤三中的第三涂料由第三漆料、第四稀释剂、第五稀释剂以及第三固化剂按照88:2:170:6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三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66份丙烯酸树脂、3份乙酸乙酯和4份甲基异丁基酮和5份珠光粉;所述第四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8份醋酸丁酯、27份乙酸乙酯、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8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五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7份乙酸乙酯、24份醋酸正丁酯、7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三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5份异氰酸酯和35份乙酸乙酯;
步骤四:对完成步骤三的工件喷涂第四涂料,喷涂后第四涂料的厚度为24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53℃,烘烤时间为2min;所述步骤四中的第四涂料由第四漆料以及第六稀释剂按照87:15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四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9份的丙烯酸酯、15份的聚氨酯树脂、2份的聚酯、4份醋酸正丁酯、6份甲苯、2份二丙酮醇和15份乙酸乙酯;所述第六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4份乙酸乙酯、30份醋酸正丁酯、10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五:对完成步骤四的工件喷涂第五涂料,喷涂后第五涂料的厚度为2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230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42℃,烘烤时间为10min;所述步骤五中的第五涂料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4:0.7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7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2份聚酯、10份丙烯酸酯、8份二甲苯、18份醋酸正丁酯和7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4份乙酸乙酯、28份醋酸正丁酯、7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六:对完成步骤五的工件喷涂第六涂料,喷涂后第六涂料的厚度为1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36℃,烘烤时间为10min;所述步骤六中的第六涂料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4:0.7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7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2份聚酯、10份丙烯酸酯、8份二甲苯、18份醋酸正丁酯和7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4份乙酸乙酯、28份醋酸正丁酯、7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18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七:对完成步骤六的工件喷涂第七涂料,喷涂后第七涂料的厚度为14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300j/cm2,烘烤温度52℃,烘烤时间为2min;所述步骤七中的第七涂料由第六漆料以及第七漆料按照96:5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六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1份聚氨酯丙烯酸酯、15份丙烯酸酯、0.7份有机硅助剂、7份甲基异丁酮和15份醋酸正丁酯;所述第七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5份丙烯醋树脂、16份聚酯丙烯酸、0.1份有机硅助剂、8份丁酯、18份甲基异丁基酮、10份乙二醇甲醚、7份甲苯、5份哑浆;
步骤八:对完成步骤七的工件进行镭雕处理。所述步骤八中镭雕处理包括预热处理、熔解处理以及蒸发处理;所述预热处理,持续时间为6s,预热时的电压为1.4V,电流为350A;所述熔解处理,持续时间为7s,熔解时的电压为2V,电流为490A;所述蒸发处理,持续时间为58s,蒸发时的电压为2.1V,电流为800A。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七的喷房温度为18℃,喷房湿度为10%。
实施例二: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对工件喷涂第一涂料,喷涂后第一涂料的厚度为3.1um;所述步骤一中的第一涂料由第一漆料、第一稀释剂、第二稀释剂以及第一固化剂按照93:2:120:10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一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62份丙烯酸树脂、5.3份乙酸乙酯和5.5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一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4.5份醋酸丁酯、33份乙酸乙酯、13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3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8份乙酸乙酯、32份醋酸正丁酯、10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2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一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60份异氰酸酯和39份乙酸乙酯;
步骤二:对完成步骤一的工件喷涂第二涂料,喷涂后第二涂料的厚度为7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445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为76℃,烘烤时间为3min;所述步骤二中的第二涂料由第二漆料、第三稀释剂和第二固化剂按照92:124:8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二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2份丙烯酸树脂、6份乙酸乙酯、4份甲基异丁基酮和36份色浆;所述第三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5份醋酸丁酯、34份乙酸乙酯、11份甲基异丁基酮、13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60份异氰酸酯和41份乙酸乙酯;
步骤三:对完成步骤二的工件喷涂第三涂料,喷涂后第三涂料的厚度为3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为60℃,烘烤时间为3min;所述步骤三中的第三涂料由第三漆料、第四稀释剂、第五稀释剂以及第三固化剂按照93:6:192:8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三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2份丙烯酸树脂、6份乙酸乙酯和6份甲基异丁基酮和8份珠光粉;所述第四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5份醋酸丁酯、34份乙酸乙酯、12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1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五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0份乙酸乙酯、29份醋酸正丁酯、10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2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三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61份异氰酸酯和39份乙酸乙酯;
步骤四:对完成步骤三的工件喷涂第四涂料,喷涂后第四涂料的厚度为26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57℃,烘烤时间为3min;所述步骤四中的第四涂料由第四漆料以及第六稀释剂按照93:17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四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2份的丙烯酸酯、19份的聚氨酯树脂、4份的聚酯、7份醋酸正丁酯、8份甲苯、3.5份二丙酮醇和19份乙酸乙酯;所述第六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7份乙酸乙酯、34份醋酸正丁酯、12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2.5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五:对完成步骤四的工件喷涂第五涂料,喷涂后第五涂料的厚度为3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255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46℃,烘烤时间为12.5min;所述步骤五中的第五涂料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6:1.5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5份聚酯、14份丙烯酸酯、11份二甲苯、23份醋酸正丁酯和11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8份乙酸乙酯、32份醋酸正丁酯、11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2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六:对完成步骤五的工件喷涂第六涂料,喷涂后第六涂料的厚度为2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40℃,烘烤时间为12.5min;所述步骤六中的第六涂料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6:1.5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5份聚酯、14份丙烯酸酯、11份二甲苯、23份醋酸正丁酯和11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8份乙酸乙酯、32份醋酸正丁酯、11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2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七:对完成步骤六的工件喷涂第七涂料,喷涂后第七涂料的厚度为17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342.5j/cm2,烘烤温度56℃,烘烤时间为4min;所述步骤七中的第七涂料由第六漆料以及第七漆料按照100:7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六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19份丙烯酸酯、1.8份有机硅助剂、12份甲基异丁酮和20份醋酸正丁酯;所述第七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8份丙烯醋树脂、20份聚酯丙烯酸、1份有机硅助剂、10份丁酯、23份甲基异丁基酮、15份乙二醇甲醚、12份甲苯、7份哑浆;
步骤八:对完成步骤七的工件进行镭雕处理。所述步骤八中镭雕处理包括预热处理、熔解处理以及蒸发处理;所述预热处理,持续时间为8s,预热时的电压为1.8V,电流为380A;所述熔解处理,持续时间为10s,熔解时的电压为2.2V,电流为540A;所述蒸发处理,持续时间为61s,蒸发时的电压为251V,电流为875A。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七的喷房温度为25℃,喷房湿度为30%。
实施例三: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对工件喷涂第一涂料,喷涂后第一涂料的厚度为4.5um;所述步骤一中的第一涂料由第一漆料、第一稀释剂、第二稀释剂以及第一固化剂按照103:4:127:13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一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65份丙烯酸树脂、7.5份乙酸乙酯和7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一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1份醋酸丁酯、39份乙酸乙酯、17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6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2份乙酸乙酯、36份醋酸正丁酯、12.5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4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一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64份异氰酸酯和43份乙酸乙酯;
步骤二:对完成步骤一的工件喷涂第二涂料,喷涂后第二涂料的厚度为8.5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490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为80℃,烘烤时间为5min;所述步骤二中的第二涂料由第二漆料、第三稀释剂和第二固化剂按照98:130:10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二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5份丙烯酸树脂、8.5份乙酸乙酯、6份甲基异丁基酮和39份色浆;所述第三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0份醋酸丁酯、39份乙酸乙酯、15份甲基异丁基酮、15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65份异氰酸酯和45份乙酸乙酯;
步骤三:对完成步骤二的工件喷涂第三涂料,喷涂后第三涂料的厚度为5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为64℃,烘烤时间为4.5min;所述步骤三中的第三涂料由第三漆料、第四稀释剂、第五稀释剂以及第三固化剂按照97:5:215:10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三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8份丙烯酸树脂、8.5份乙酸乙酯和7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1份珠光粉;所述第四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1份醋酸丁酯、41份乙酸乙酯、16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4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五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3份乙酸乙酯、33份醋酸正丁酯、12.5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4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三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66份异氰酸酯和44份乙酸乙酯;
步骤四:对完成步骤三的工件喷涂第四涂料,喷涂后第四涂料的厚度为28.5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61℃,烘烤时间为4.5min;所述步骤四中的第四涂料由第四漆料以及第六稀释剂按照99:19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四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5份的丙烯酸酯、23份的聚氨酯树脂、6份的聚酯、9.5份醋酸正丁酯、11份甲苯、5份二丙酮醇和23份乙酸乙酯;所述第六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1份乙酸乙酯、38份醋酸正丁酯、14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5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五:对完成步骤四的工件喷涂第五涂料,喷涂后第五涂料的厚度为4.5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280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50℃,烘烤时间为15min;所述步骤五中的第五涂料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8:2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4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9份聚酯、18份丙烯酸酯、14份二甲苯、27份醋酸正丁酯和16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2份乙酸乙酯、36份醋酸正丁酯、15.5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4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六:对完成步骤五的工件喷涂第六涂料,喷涂后第六涂料的厚度为3.5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43.5℃,烘烤时间为15min;所述步骤六中的第六涂料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8:2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4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9份聚酯、18份丙烯酸酯、14份二甲苯、27份醋酸正丁酯和16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2份乙酸乙酯、36份醋酸正丁酯、15.5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4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七:对完成步骤六的工件喷涂第七涂料,喷涂后第七涂料的厚度为19.5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385j/cm2,烘烤温度60℃,烘烤时间为6min;所述步骤七中的第七涂料由第六漆料以及第七漆料按照105:10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六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9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3份丙烯酸酯、2.9份有机硅助剂、16份甲基异丁酮和26份醋酸正丁酯;所述第七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2.5份丙烯醋树脂、25份聚酯丙烯酸、1.6份有机硅助剂、15份丁酯、27份甲基异丁基酮、19份乙二醇甲醚、16份甲苯、9.5份哑浆;
步骤八:对完成步骤七的工件进行镭雕处理。所述步骤八中镭雕处理包括预热处理、熔解处理以及蒸发处理;所述预热处理,持续时间为10s,预热时的电压为2V,电流为410A;所述熔解处理,持续时间为12s,熔解时的电压为2.4V,电流为595A;所述蒸发处理,持续时间为65s,蒸发时的电压为2.8V,电流为950A。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七的喷房温度为31℃,喷房湿度为49%。
实施例四: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对工件喷涂第一涂料,喷涂后第一涂料的厚度为6um;所述步骤一中的第一涂料由第一漆料、第一稀释剂、第二稀释剂以及第一固化剂按照114:6:134:16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一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69份丙烯酸树脂、10份乙酸乙酯和8.5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一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7.5份醋酸丁酯、45份乙酸乙酯、22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9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6份乙酸乙酯、40份醋酸正丁酯、15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6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一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68份异氰酸酯和48份乙酸乙酯;
步骤二:对完成步骤一的工件喷涂第二涂料,喷涂后第二涂料的厚度为10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535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为84℃,烘烤时间为7min;所述步骤二中的第二涂料由第二漆料、第三稀释剂和第二固化剂按照104:136:13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二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8份丙烯酸树脂、10份乙酸乙酯、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42份色浆;所述第三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5份醋酸丁酯、44份乙酸乙酯、20份甲基异丁基酮、18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0份异氰酸酯和49份乙酸乙酯;
步骤三:对完成步骤二的工件喷涂第三涂料,喷涂后第三涂料的厚度为7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为68℃,烘烤时间为6min;所述步骤三中的第三涂料由第三漆料、第四稀释剂、第五稀释剂以及第三固化剂按照102:7:238:13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三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84份丙烯酸树脂、11份乙酸乙酯和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4份珠光粉;所述第四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8份醋酸丁酯、48份乙酸乙酯、20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7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五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7份乙酸乙酯、37份醋酸正丁酯、15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6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三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2份异氰酸酯和48份乙酸乙酯;
步骤四:对完成步骤三的工件喷涂第四涂料,喷涂后第四涂料的厚度为30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64℃,烘烤时间为6min;所述步骤四中的第四涂料由第四漆料以及第六稀释剂按照105:21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四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8份的丙烯酸酯、27份的聚氨酯树脂、8份的聚酯、13份醋酸正丁酯、13份甲苯、6.5份二丙酮醇和27份乙酸乙酯;所述第六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5份乙酸乙酯、42份醋酸正丁酯、16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7.5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五:对完成步骤四的工件喷涂第五涂料,喷涂后第五涂料的厚度为6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305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54℃,烘烤时间为17.5min;所述步骤五中的第五涂料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10:2.6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8份聚氨酯丙烯酸酯、33份聚酯、22份丙烯酸酯、17份二甲苯、31份醋酸正丁酯和20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6份乙酸乙酯、40份醋酸正丁酯、20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6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六:对完成步骤五的工件喷涂第六涂料,喷涂后第六涂料的厚度为5.1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48℃,烘烤时间为17.5min;所述步骤六中的第六涂料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10:2.6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8份聚氨酯丙烯酸酯、33份聚酯、22份丙烯酸酯、17份二甲苯、31份醋酸正丁酯和20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6份乙酸乙酯、40份醋酸正丁酯、20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6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七:对完成步骤六的工件喷涂第七涂料,喷涂后第七涂料的厚度为23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427.5j/cm2,烘烤温度64℃,烘烤时间为8min;所述步骤七中的第七涂料由第六漆料以及第七漆料按照109:12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六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68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7份丙烯酸酯、3.9份有机硅助剂、20份甲基异丁酮和32份醋酸正丁酯;所述第七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6份丙烯醋树脂、29份聚酯丙烯酸、2.2份有机硅助剂、19份丁酯、32份甲基异丁基酮、24份乙二醇甲醚、20份甲苯、12份哑浆;
步骤八:对完成步骤七的工件进行镭雕处理。所述步骤八中镭雕处理包括预热处理、熔解处理以及蒸发处理;所述预热处理,持续时间为13s,预热时的电压为2.3V,电流为440A;所述熔解处理,持续时间为15s,熔解时的电压为2.6V,电流为650A;所述蒸发处理,持续时间为69s,蒸发时的电压为3.1V,电流为1025A。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七的喷房温度为38℃,喷房湿度为69%。
实施例五: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对工件喷涂第一涂料,喷涂后第一涂料的厚度为7um;所述步骤一中的第一涂料由第一漆料、第一稀释剂、第二稀释剂以及第一固化剂按照124:7:140:18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一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2份丙烯酸树脂、12份乙酸乙酯和10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一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4份醋酸丁酯、51份乙酸乙酯、26份甲基异丁基酮和22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0份乙酸乙酯、44份醋酸正丁酯、1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8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一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3份异氰酸酯和52份乙酸乙酯;
步骤二:对完成步骤一的工件喷涂第二涂料,喷涂后第二涂料的厚度为12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580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为88℃,烘烤时间为8min;所述步骤二中的第二涂料由第二漆料、第三稀释剂和第二固化剂按照110:142:15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二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80份丙烯酸树脂、13份乙酸乙酯、10份甲基异丁基酮和45份色浆;所述第三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0份醋酸丁酯、50份乙酸乙酯、24份甲基异丁基酮、20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5份异氰酸酯和53份乙酸乙酯;
步骤三:对完成步骤二的工件喷涂第三涂料,喷涂后第三涂料的厚度为8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为71℃,烘烤时间为7min;所述步骤三中的第三涂料由第三漆料、第四稀释剂、第五稀释剂以及第三固化剂按照106:8:260:15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三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90份丙烯酸树脂、14份乙酸乙酯和10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7份珠光粉;所述第四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4份醋酸丁酯、54份乙酸乙酯、24份甲基异丁基酮和20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五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0份乙酸乙酯、42份醋酸正丁酯、1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8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三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7份异氰酸酯和52份乙酸乙酯;
步骤四:对完成步骤三的工件喷涂第四涂料,喷涂后第四涂料的厚度为33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69℃,烘烤时间为7min;所述步骤四中的第四涂料由第四漆料以及第六稀释剂按照111:23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四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1份的丙烯酸酯、30份的聚氨酯树脂、10份的聚酯、15份醋酸正丁酯、15份甲苯、8份二丙酮醇和30份乙酸乙酯;所述第六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8份乙酸乙酯、46份醋酸正丁酯、1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20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五:对完成步骤四的工件喷涂第五涂料,喷涂后第五涂料的厚度为7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330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58℃,烘烤时间为20min;所述步骤五中的第五涂料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12:3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1份聚氨酯丙烯酸酯、36份聚酯、25份丙烯酸酯、20份二甲苯、35份醋酸正丁酯和24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0份乙酸乙酯、44份醋酸正丁酯、24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8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六:对完成步骤五的工件喷涂第六涂料,喷涂后第六涂料的厚度为6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51℃,烘烤时间为20min;所述步骤六中的第六涂料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12:3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1份聚氨酯丙烯酸酯、36份聚酯、25份丙烯酸酯、20份二甲苯、35份醋酸正丁酯和24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0份乙酸乙酯、44份醋酸正丁酯、24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8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七:对完成步骤六的工件喷涂第七涂料,喷涂后第七涂料的厚度为25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470j/cm2,烘烤温度67℃,烘烤时间为10min;所述步骤七中的第七涂料由第六漆料以及第七漆料按照113:14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六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7份聚氨酯丙烯酸酯、31份丙烯酸酯、5份有机硅助剂、25份甲基异丁酮和37份醋酸正丁酯;所述第七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0份丙烯醋树脂、33份聚酯丙烯酸、3份有机硅助剂、23份丁酯、36份甲基异丁基酮、28份乙二醇甲醚、25份甲苯、14份哑浆;
步骤八:对完成步骤七的工件进行镭雕处理。所述步骤八中镭雕处理包括预热处理、熔解处理以及蒸发处理;所述预热处理,持续时间为15s,预热时的电压为2.5V,电流为470A;所述熔解处理,持续时间为18s,熔解时的电压为2.8V,电流为700A;所述蒸发处理,持续时间为72s,蒸发时的电压为3.5V,电流为1100A。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七的喷房温度为44℃,喷房湿度为88%。
对比例一: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对工件喷涂第一涂料,喷涂后第一涂料的厚度为0.8um;所述步骤一中的第一涂料由第一漆料、第一稀释剂、第二稀释剂以及第一固化剂按照75:0.6:100:5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一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9份丙烯酸树脂、1份乙酸乙酯和1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一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0份醋酸丁酯、14份乙酸乙酯、2份甲基异丁基酮和3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5份乙酸乙酯、13份醋酸正丁酯、1份甲基异丁基酮和3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一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1份异氰酸酯和27份乙酸乙酯;
步骤二:对完成步骤一的工件喷涂第二涂料,喷涂后第二涂料的厚度为2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320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为61℃,烘烤时间为1min;所述步骤二中的第二涂料由第二漆料、第三稀释剂和第二固化剂按照78:104:2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二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8份丙烯酸树脂、1份乙酸乙酯、0.7份甲基异丁基酮和20份色浆;所述第三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份醋酸丁酯、15份乙酸乙酯、2份甲基异丁基酮、3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4份异氰酸酯和25份乙酸乙酯;
步骤三:对完成步骤二的工件喷涂第三涂料,喷涂后第三涂料的厚度为0.6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为50℃,烘烤时间为1min;所述步骤三中的第三涂料由第三漆料、第四稀释剂、第五稀释剂以及第三固化剂按照82:1:150:3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三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2份丙烯酸树脂、0.6份乙酸乙酯和1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份珠光粉;所述第四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0份醋酸丁酯、20份乙酸乙酯、1份甲基异丁基酮和2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五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8份乙酸乙酯、15份醋酸正丁酯、2份甲基异丁基酮和4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三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1份异氰酸酯和24份乙酸乙酯;
步骤四:对完成步骤三的工件喷涂第四涂料,喷涂后第四涂料的厚度为15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40℃,烘烤时间为0.8min;所述步骤四中的第四涂料由第四漆料以及第六稀释剂按照80:10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四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份的丙烯酸酯、6份的聚氨酯树脂、0.5份的聚酯、1份醋酸正丁酯、2份甲苯、0.5份二丙酮醇和5份乙酸乙酯;所述第六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5份乙酸乙酯、21份醋酸正丁酯、2份甲基异丁基酮和5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五:对完成步骤四的工件喷涂第五涂料,喷涂后第五涂料的厚度为0.7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150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30℃,烘烤时间为4min;所述步骤五中的第五涂料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2:0.5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8份聚氨酯丙烯酸酯、12份聚酯、3份丙烯酸酯、2份二甲苯、10份醋酸正丁酯和2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6份乙酸乙酯、15份醋酸正丁酯、2份甲基异丁基酮和4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六:对完成步骤五的工件喷涂第六涂料,喷涂后第六涂料的厚度为0.5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27℃,烘烤时间为4min;所述步骤六中的第六涂料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2:0.5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8份聚氨酯丙烯酸酯、12份聚酯、3份丙烯酸酯、2份二甲苯、10份醋酸正丁酯和2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6份乙酸乙酯、15份醋酸正丁酯、2份甲基异丁基酮和4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七:对完成步骤六的工件喷涂第七涂料,喷涂后第七涂料的厚度为7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200j/cm2,烘烤温度41℃,烘烤时间为0.9min;所述步骤七中的第七涂料由第六漆料以及第七漆料按照90:2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六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9份聚氨酯丙烯酸酯、7份丙烯酸酯、0.5份有机硅助剂、2份甲基异丁酮和8份醋酸正丁酯;所述第七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7份丙烯醋树脂、8份聚酯丙烯酸、0.1份有机硅助剂、2份丁酯、10份甲基异丁基酮、3份乙二醇甲醚、2份甲苯、1份哑浆;
步骤八:对完成步骤七的工件进行镭雕处理。所述步骤八中镭雕处理包括预热处理、熔解处理以及蒸发处理;所述预热处理,持续时间为3s,预热时的电压为0.5V,电流为280A;所述熔解处理,持续时间为3s,熔解时的电压为1.2V,电流为350A;所述蒸发处理,持续时间为46s,蒸发时的电压为1.2V,电流为650A。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七的喷房温度为10℃,喷房湿度为5%。
对比例二: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对工件喷涂第一涂料,喷涂后第一涂料的厚度为10um;所述步骤一中的第一涂料由第一漆料、第一稀释剂、第二稀释剂以及第一固化剂按照13312:145:23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一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85份丙烯酸树脂、20份乙酸乙酯和16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一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5份醋酸丁酯、68份乙酸乙酯、33份甲基异丁基酮和37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4份乙酸乙酯、58份醋酸正丁酯、25份甲基异丁基酮和27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一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85份异氰酸酯和66份乙酸乙酯;
步骤二:对完成步骤一的工件喷涂第二涂料,喷涂后第二涂料的厚度为16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700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为95℃,烘烤时间为15min;所述步骤二中的第二涂料由第二漆料、第三稀释剂和第二固化剂按照120:150:21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二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90份丙烯酸树脂、20份乙酸乙酯、22份甲基异丁基酮和58份色浆;所述第三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3份醋酸丁酯、62份乙酸乙酯、37份甲基异丁基酮、33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86份异氰酸酯和65份乙酸乙酯;
步骤三:对完成步骤二的工件喷涂第三涂料,喷涂后第三涂料的厚度为17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为80℃,烘烤时间为15min;所述步骤三中的第三涂料由第三漆料、第四稀释剂、第五稀释剂以及第三固化剂按照115:12:273:20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三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03份丙烯酸树脂、22份乙酸乙酯和20份甲基异丁基酮和25份珠光粉;所述第四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5份醋酸丁酯、67份乙酸乙酯、33份甲基异丁基酮和29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五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2份乙酸乙酯、54份醋酸正丁酯、24份甲基异丁基酮和26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三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89份异氰酸酯和65份乙酸乙酯;
步骤四:对完成步骤三的工件喷涂第四涂料,喷涂后第四涂料的厚度为43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80℃,烘烤时间为16min;所述步骤四中的第四涂料由第四漆料以及第六稀释剂按照115:30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四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34份的丙烯酸酯、41份的聚氨酯树脂、21份的聚酯、27份醋酸正丁酯、27份甲苯、14份二丙酮醇和40份乙酸乙酯;所述第六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1份乙酸乙酯、55份醋酸正丁酯、27份甲基异丁基酮和30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五:对完成步骤四的工件喷涂第五涂料,喷涂后第五涂料的厚度为15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400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70℃,烘烤时间为28min;所述步骤五中的第五涂料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17:6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4份聚氨酯丙烯酸酯、45份聚酯、37份丙烯酸酯、31份二甲苯、47份醋酸正丁酯和37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3份乙酸乙酯、55份醋酸正丁酯、33份甲基异丁基酮和27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六:对完成步骤五的工件喷涂第六涂料,喷涂后第六涂料的厚度为11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63℃,烘烤时间为28min;所述步骤六中的第六涂料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17:6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4份聚氨酯丙烯酸酯、45份聚酯、37份丙烯酸酯、31份二甲苯、47份醋酸正丁酯和37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3份乙酸乙酯、55份醋酸正丁酯、33份甲基异丁基酮和27份乙二醇丁醚;
步骤七:对完成步骤六的工件喷涂第七涂料,喷涂后第七涂料的厚度为35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600j/cm2,烘烤温度80℃,烘烤时间为18min;所述步骤七中的第七涂料由第六漆料以及第七漆料按照121:20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六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88份聚氨酯丙烯酸酯、42份丙烯酸酯、8份有机硅助剂、34份甲基异丁酮和50份醋酸正丁酯;所述第七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0份丙烯醋树脂、45份聚酯丙烯酸、4.4份有机硅助剂、35份丁酯、48份甲基异丁基酮、40份乙二醇甲醚、33份甲苯、22份哑浆;
步骤八:对完成步骤七的工件进行镭雕处理。所述步骤八中镭雕处理包括预热处理、熔解处理以及蒸发处理;所述预热处理,持续时间为24s,预热时的电压为3.9V,电流为550A;所述熔解处理,持续时间为30s,熔解时的电压为4V,电流为830A;所述蒸发处理,持续时间为85s,蒸发时的电压为4V,电流为1350A。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七的喷房温度为55℃,喷房湿度为97%。
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对比例一和对比例二分别喷涂完成的工件进行如下三项测试内容的测试:
1.涂层耐冲击测试: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对比例一和对比例二分别喷涂完成的七个工件夹紧于冲击测试设备中,冲击测试设备分别对七个工件使用同样的撞击块和撞击力度,进行重复撞击同一位置,记录七个工件撞击形成凹槽的深度;
2.涂层抗划痕测试: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对比例一和对比例二分别喷涂完成的七个工件夹紧于划痕测试设备中,划痕测试设备分别夹紧七个工件使用同样的力度在砂纸上往复进行10次摩擦,分别记录七个工件涂层被划出的划痕数量;
3.涂层耐腐蚀性测试: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对比例一和对比例二分别喷涂完成的七个工件放入同一密封箱内,向密封箱内喷入一定量的带有酸性的气体,维持气体在密封箱内的存量达到一定时间,取出七个工件分别观察涂层变化情况并记录。
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对比例一和对比例二分别喷涂完成的工件进行涂层耐冲击测试、涂层耐腐蚀性测试以及涂层抗划痕测试,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
结合上表的测试数据可得,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相对于对比例一和对比例二,制造的成品涂层耐冲击性、抗刮性、耐腐蚀性更强,因此由本发明工艺方案制成产品外壳涂层可靠性更强,使用寿命更长。
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对工件喷涂第一涂料,喷涂后第一涂料的厚度为2~7um;
步骤二:对完成步骤一的工件喷涂第二涂料,喷涂后第二涂料的厚度为5~12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400~580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为72~88℃,烘烤时间为2~8min;
步骤三:对完成步骤二的工件喷涂第三涂料,喷涂后第三涂料的厚度为2~8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为57~71℃,烘烤时间为2~7min;
步骤四:对完成步骤三的工件喷涂第四涂料,喷涂后第四涂料的厚度为24~33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53~69℃,烘烤时间为2~7min;
步骤五:对完成步骤四的工件喷涂第五涂料,喷涂后第五涂料的厚度为2~7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230~330j/cm2,该烘烤处理的烘烤温度42~58℃,烘烤时间为10~20min;
步骤六:对完成步骤五的工件喷涂第六涂料,喷涂后第六涂料的厚度为1~6um,然后进行烘烤处理,烘烤温度36~51℃,烘烤时间为10~20min;
步骤七:对完成步骤六的工件喷涂第七涂料,喷涂后第七涂料的厚度为14~25um,然后进行UV处理和烘烤处理,该UV处理的UV能量为300~470j/cm2,烘烤温度52~67℃,烘烤时间为2~10min;
步骤八:对完成步骤七的工件进行镭雕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第一涂料由第一漆料、第一稀释剂、第二稀释剂以及第一固化剂按照82~124:1~7:113~140:7~18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一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8~72份丙烯酸树脂、3~12份乙酸乙酯和4~10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一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8~44份醋酸丁酯、27~51份乙酸乙酯、8~26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22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4~40份乙酸乙酯、28~44份醋酸正丁酯、7~1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18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一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5~73份异氰酸酯和35~52份乙酸乙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第二涂料由第二漆料、第三稀释剂和第二固化剂按照86~110:118~142:6~15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二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70~80份丙烯酸树脂、4~13份乙酸乙酯、2~10份甲基异丁基酮和33~45份色浆;所述第三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0~40份醋酸丁酯、28~50份乙酸乙酯、6~24份甲基异丁基酮、10~20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二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5~75份异氰酸酯和37~53份乙酸乙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第三涂料由第三漆料、第四稀释剂、第五稀释剂以及第三固化剂按照88~106:2~8:170~260:6~15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三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66~90份丙烯酸树脂、3~14份乙酸乙酯和4~10份甲基异丁基酮和5~17份珠光粉;所述第四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8~44份醋酸丁酯、27~54份乙酸乙酯、8~24份甲基异丁基酮和8~20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五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7~40份乙酸乙酯、24~42份醋酸正丁酯、7~1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18份乙二醇丁醚;所述第三固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55~77份异氰酸酯和35~52份乙酸乙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第四涂料由第四漆料以及第六稀释剂按照87~111:15~23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四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9~21份的丙烯酸酯、15~30份的聚氨酯树脂、2~10份的聚酯、4~15份醋酸正丁酯、6~15份甲苯、2~8份二丙酮醇和15~30份乙酸乙酯;所述第六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4~38份乙酸乙酯、30~46份醋酸正丁酯、10~1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20份乙二醇丁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第五涂料和步骤六中的第六涂料均由第五漆料以及第七稀释剂按照4~12:0.7~3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五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17~31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2~36份聚酯、10~25份丙烯酸酯、8~20份二甲苯、18~35份醋酸正丁酯和7~24份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第七稀释剂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4~40份乙酸乙酯、28~44份醋酸正丁酯、7~18份甲基异丁基酮和10~18份乙二醇丁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的第七涂料由第六漆料以及第七漆料按照96~113:5~14的重量配比制成;所述第六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41~77份聚氨酯丙烯酸酯、15~31份丙烯酸酯、0.7~5份有机硅助剂、7~25份甲基异丁酮和15~37份醋酸正丁酯;所述第七漆料按重量份包括下列组分:25~40份丙烯醋树脂、16~33份聚酯丙烯酸、0.1~3份有机硅助剂、8~23份丁酯、18~36份甲基异丁基酮、10~28份乙二醇甲醚、7~25份甲苯、5~14份哑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八中镭雕处理包括预热处理、熔解处理以及蒸发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处理,持续时间为6~15s,预热时的电压为1.4~2.5V,电流为350~470A;所述熔解处理,持续时间为7~18s,熔解时的电压为2~2.8V,电流为490~700A;所述蒸发处理,持续时间为58~72s,蒸发时的电压为2.1~3.5V,电流为800~1100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七的喷房温度为18~44℃,喷房湿度为10%~88%。
CN201910611608.0A 2019-07-08 2019-07-08 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 Pending CN1102804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1608.0A CN110280464A (zh) 2019-07-08 2019-07-08 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1608.0A CN110280464A (zh) 2019-07-08 2019-07-08 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0464A true CN110280464A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20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1608.0A Pending CN110280464A (zh) 2019-07-08 2019-07-08 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8046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05510A2 (en) * 2000-10-31 2002-05-15 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 Inc. Method for forming a 2-way coat
US20040109853A1 (en) * 2002-09-09 2004-06-10 Reactive Surfaces, Ltd. Biological active coating components, coatings, and coated surfaces
CN1935917A (zh) * 2005-09-23 2007-03-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底层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多层涂层
CN105176345A (zh) * 2015-08-18 2015-12-23 南京万儒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键盘印刷工艺和印刷用的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5633A (zh) * 2015-12-07 2016-02-03 佛山市高明福隆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哑光漆及制备方法
CN107839399A (zh) * 2017-09-07 2018-03-27 东莞市金铭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外壳及其加工方法
CN108276898A (zh) * 2017-12-29 2018-07-13 湖南松井新材料有限公司 镀膜涂料系统、具有金属效果涂层的塑胶件及其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05510A2 (en) * 2000-10-31 2002-05-15 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 Inc. Method for forming a 2-way coat
US20040109853A1 (en) * 2002-09-09 2004-06-10 Reactive Surfaces, Ltd. Biological active coating components, coatings, and coated surfaces
CN1935917A (zh) * 2005-09-23 2007-03-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底层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多层涂层
CN105176345A (zh) * 2015-08-18 2015-12-23 南京万儒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键盘印刷工艺和印刷用的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5633A (zh) * 2015-12-07 2016-02-03 佛山市高明福隆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哑光漆及制备方法
CN107839399A (zh) * 2017-09-07 2018-03-27 东莞市金铭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外壳及其加工方法
CN108276898A (zh) * 2017-12-29 2018-07-13 湖南松井新材料有限公司 镀膜涂料系统、具有金属效果涂层的塑胶件及其制备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剑萍: "激光直接成型化学镀工艺在手机天线制造中的应用", 《电镀与涂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47411B (zh) 一种涂布系统及利用该涂布系统制备纳米银线导电薄膜的方法
CN102942841B (zh) 一种用于玻璃基材的透明隔热涂料体系
CN101891991B (zh) 一种高硬度耐指纹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0557B (zh) 一种环保施工喷涂方法
TW202000802A (zh) 防水塗層
CN104693993A (zh) 一种光学耐磨硬化涂料组合物及其硬化膜的制备方法
CN108102526A (zh) 一种金属材料uv高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7517A (zh) 一种木皮用耐热耐溶剂uv弹性涂装体系及制备、涂装方法
CN107492305A (zh) 铭牌的加工工艺及其所制得的铭牌
CN105440894B (zh) 用于金属表面防腐光固化涂料组合物
CN103694871A (zh) 一种油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塑胶件以及复合工件的表面装饰方法
CN110280464A (zh) 塑料件的光哑同体喷涂工艺
CN111560227A (zh) 一种胶粘剂制品
CN103045073B (zh) 紫外光固化立体幻彩漆
JP5817161B2 (ja) 粉体塗装方法
CN101451027A (zh) 可重涂真空电镀单组份光固化涂料、制造工艺及作为真空电镀直接喷涂的应用
CN102086317A (zh) 一种手机真空电镀紫外光固化涂料
CN106091553A (zh) 面板、制冷设备和面板的制造工艺
CN112480754B (zh) 一种含有改性丙烯酸聚合物树脂a的冷涂银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9192A (zh) 可在金属表面直接使用的可重涂的单组份金属光固化涂料、制造工艺及作为金属涂料直接喷涂的应用
CN103122170B (zh) 一种用于异形件的油漆及其浸涂工艺
CN114790351A (zh) 一种防烧胶的高附着力uv前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325699A (zh) 一种耐指纹涂层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JP3231455B2 (ja) ステンレス鋼板の無機塗料塗装前処理方法
JP7044192B1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アンダーコート剤、アンダーコート層、積層体、および金属膜付基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101, building 2, 272 Dalingshan section, Houda Road, Dalingsh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nhe (Dongguan) coa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101, building 2, 272 Dalingshan section, Houda Road, Dalingsh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ongguan Zhongj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101, building 2, 272 Dalingshan section, Houda Road, Dalingsh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ongguan Zhongj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building B, 183 dadamei Road, dadamei village, Dalingsh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ongguan Sancheng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