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3375B - 一种架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架桥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73375B CN110273375B CN201810221592.8A CN201810221592A CN110273375B CN 110273375 B CN110273375 B CN 110273375B CN 201810221592 A CN201810221592 A CN 201810221592A CN 110273375 B CN110273375 B CN 1102733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g
- girder
- auxiliary
- legs
- bri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01D21/06—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by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the bridge or bridge s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架设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架桥机。该架桥机包括导梁、前支腿、中支腿、后支腿和辅助支腿,所述前支腿、所述中支腿、所述后支腿和所述辅助支腿沿所述导梁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导梁上,所述导梁的顶部设有多台能够沿所述导梁的长度方向移动的起重小车,所述辅助支腿的顶部与所述导梁铰接、底部设有辅助支腿走行轮,且所述辅助支腿上设有用于搭设运梁车前端的支撑横梁。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支撑横梁对运梁车的前端进行临时支撑,就可直接利用驮运小车将箱梁运至架桥机的下方,而无需通过运梁车进行运送,从而可显著降低整个过程中架桥机的高度,保证其满足隧道的高度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架设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架桥机。
背景技术
架桥机是道路和桥梁建设时重要的设备,尤其在城市立交桥、高速公路立交桥、高铁和城铁桥中更是必不可少。
架桥机分为运架一体机和运架分体式架桥机。其中,运架一体机是通过同一套设备完成运梁和架桥,箱梁可以吊设在运架一体机主梁的下方运输,在架桥时将箱梁放入孔位。由于,在隧道出口处架设桥梁时,架桥机的尾部结构仍在隧道内,且隧道高度有限,从而运架一体机不适合在隧道出口处进行架梁。而运架分体式架桥机是与运梁车相互配合来完成架设,运梁车通常采用托举式的运梁方式,以便于架桥机从上方吊取箱梁,但托举式的运梁车高度较高,不适用于有隧道的工况。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架桥机,以便于在隧道出口架设桥梁。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架桥机,该架桥机包括导梁、前支腿、中支腿、后支腿和辅助支腿,所述前支腿、所述中支腿、所述后支腿和所述辅助支腿沿所述导梁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导梁上,所述导梁的顶部设有多台能够沿所述导梁的长度方向移动的起重小车,所述辅助支腿的顶部与所述导梁铰接、底部设有辅助支腿走行轮,且所述辅助支腿上设有用于搭设运梁车前端的支撑横梁。
其中,所述前支腿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的顶部与所述导梁铰接、底部与所述下支架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中支腿包括第一中横梁、第二中横梁和两个C型中腿,所述第一中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C型中腿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C型中腿的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中横梁的两端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后支腿包括后横梁和两个C型后腿,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C型后腿的顶端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C型后腿的底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可滑动的嵌设有下横梁。
其中,所述下横梁呈L形,所述下横梁的长边嵌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下横梁的短边向下延伸。
其中,所述C型中腿和所述C型后腿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导梁连接。
其中,所述辅助支腿包括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与所述辅助支腿走行轮一一对应的立柱,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的中部连接,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导梁的尾部的两侧铰接、底端与相应的所述辅助支腿走行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立柱转动。
其中,所述辅助支腿走行轮与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辅助支腿还包括辅助升降单元,所述辅助升降单元用于驱动所述辅助支腿走行轮升降。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在隧道出口处架设桥梁时,通过运梁车将箱梁运送至架桥机的尾端,并驱动前车向上移动后,运梁车的过渡轮组便直接搭设在支撑横梁上,进而驮梁小车就可将箱梁驮运至过渡轮组的下方,运梁车的过渡轮组和前车便能从箱梁的顶部退回,从而向后折起辅助支腿后,驮梁小车就可直接将箱梁驮运至导梁的下方,进而通过起重小车就可将箱梁起吊至待架孔位。可见,通过支撑横梁对运梁车的前端进行临时支撑,就可直接利用驮运小车将箱梁运至架桥机的下方,而无需通过运梁车进行运送,从而可显著降低整个过程中架桥机的高度,保证其满足隧道的高度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一种支点可调整的架桥机后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一种架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导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前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中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辅助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运梁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前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主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后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7中的一种无隧道过孔方法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8中的一种无隧道架梁方法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9中的一种隧道入口处的架桥方法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0中的一种驮机过隧方法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1中的一种出隧道第一跨的架梁方法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2中的一种出隧道第二跨的架梁方法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3中的一种无隧道变跨方法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4中的一种曲线梁架设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发明中的附图,对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点可调整的架桥机后支腿,该后支腿包括后横梁4-1和两个C型后腿4-2,后横梁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C型后腿4-2的顶端连接,每个C型后腿4-2的底面均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可滑动的嵌设有下横梁4-3。
由于下横梁4-3的存在,一方面、当起重小车吊着箱梁向前移动时,箱梁自身的重力是通过架桥机施加到桥面上的,也就是说,后支腿对桥面施加的压力会急剧增大。而桥面翼缘的承载力远小于腹板承载力,为了避免翼缘被压坏,需使后支腿支撑在桥面的腹板上。因此通过相向移动后支腿上的两个下横梁4-3,即减小两个下横梁4-3之间的距离,就可使下横梁4-3的支撑点落到桥面的腹板上,即可使后支腿支撑到桥面的腹板上。另一方面、当架桥机架设曲线梁时,在拐弯处桥面是弯曲的,而架桥机的导梁是直的,为了保证架桥机架梁时,后支腿的支撑点仍位于桥面的腹板上,需相对C型后腿4-2横向移动下横梁4-3。可见,在桥面的拐弯处,通过调整两个下横梁4-3之间的距离,就可使下横梁4-3的支撑点位于桥面的腹板上,进而就可保证后支腿的支撑点随桥面腹板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进一步地,下横梁4-3呈L形,下横梁4-3的长边嵌设在凹槽内,下横梁4-3的短边向下延伸,即下横梁4-3的短边支撑在桥面上。其中,两个下横梁4-3的短边相向设置,也就是说,下横梁4-3的短边位于内侧。
优选地,C型后腿4-2与后横梁4-1为可拆卸连接。更优选地,C型后腿4-2通过螺栓分别与后横梁4-1和导梁连接。由此,当运梁车驮运架桥机过隧道时:可先拆下后横梁4-1,然后将C型后腿4-2向前翻转90°、以使C型后腿4-2与导梁长度方向平行,最后再将C型后腿4-2逆时针转动90°后固定在导梁上,从而不仅可降低后支腿的高度,同时还可减小后支腿的宽度,进而就可满足架桥机的过隧要求。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架桥机,该架桥机包括导梁1、前支腿2、中支腿3、后支腿4和辅助支腿5,前支腿2、中支腿3、后支腿4和辅助支腿5沿导梁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导梁1上,导梁1的顶部设有多台能够沿导梁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起重小车6,辅助支腿5的顶部与导梁1铰接、底部设有辅助支腿走行轮,且辅助支腿5上设有用于搭设运梁车前端的支撑横梁。其中,起重小车6的数量优选为两台。
如图3所示,导梁1为双主梁箱形断面结构。进一步地,导梁1的两侧设有滑轨,前支腿2和后支腿4的内壁上均设有与滑轨一一对应的滑块,每个滑块可滑动的嵌设于相应的滑轨中。由此,当相邻桥墩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通过沿导梁1的长度方向前后滑动前支腿2和后支腿4,就可改变前支腿2与中支腿3以及中支腿3与后支腿4之间的距离,进而就可实现变跨,从而就可保证前支腿2支撑在待架梁跨处的桥墩上,中支腿3和后支腿4分别支撑在已架梁跨设有桥墩的位置上。
优选地,起重小车6包括移动小车和吊取部,吊取部与移动小车的底部连接,移动小车的两侧分别通过一组驱动轮对应行走在导梁1的两侧。更优选地,吊取部能够沿移动小车的宽度方向移动,即吊取部可相对移动小车横向移动。
如图4所示,前支腿2包括上支架2-1和下支架2-2,上支架2-1的顶部与导梁1铰接、底部与下支架2-2可拆卸连接。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通过向后转动上支架2-1,就可将前支腿2整体折放到导梁1下方,进而也就便于运梁车驮运架桥机前后移动;另一方面、拆下下支架2-2,直接使上支架2-1支撑到桥梁上,就可降低前支腿2的支撑高度。
如图5所示,中支腿3包括第一中横梁3-1、第二中横梁3-3和两个C型中腿3-2,第一中横梁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C型中腿3-2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两个C型中腿3-2的底端分别与第二中横梁3-3的两端可拆卸连接,也就是说,第一中横梁3-1、其中一个C型中腿3-2、第二中横梁3-3和另外一个C型中腿3-2首尾依次连接,以共同围设形成O型的中支腿3。优选地,C型中腿3-2通过螺栓与导梁1连接。进一步地,第二中横梁3-3的底部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中车轮组。
由于,隧道的净高和宽度是有一定限制范围的,因此当运梁车驮运架桥机过隧道时:可先拆下第一中横梁3-1和第二中横梁3-3,然后将C型中腿3-2向前翻转90°、以使C型中腿3-2与导梁1的长度方向平行,最后再将C型中腿3-2逆时针转动90°后固定在导梁1上,从而不仅可降低中支腿3的高度,同时还可减小中支腿3的宽度,进而就可满足架桥机在中支腿3处的过隧要求。
如图6所示,辅助支腿5包括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与辅助支腿走行轮5-3一一对应的立柱5-1,支撑横梁5-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5-1的中部连接,两个立柱5-1的顶端分别与导梁1的尾部的两侧铰接、底端与相应的辅助支腿走行轮5-3连接,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立柱5-1转动,也就是说,立柱5-1在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下能够以其与导梁1的铰接处为轴心转动。由此,在无隧道工况下,通过第一驱动单元驱动辅助支腿5向后转动,就可使运梁车从辅助支腿5下方顺利通行;当架桥机过孔时,通过第一驱动单元驱动辅助支腿5向下转动,就可使辅助支腿5支撑到已架梁跨上;同时,在隧道工况下架梁时,可将运梁车的前端搭设在支撑横梁5-2上,并起升运梁车的前车,通过辅助支腿5的协助来实现隧道内喂梁。
进一步地,辅助支腿走行轮5-3与立柱5-1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辅助支腿5还包括辅助升降单元,辅助升降单元用于驱动辅助支腿走行轮5-3升降。在隧道工况下架梁时,通过调节辅助升降单元驱动辅助支腿走行轮5-3向上移动,进而降低架桥机整体的高度,从而就可实现隧道内进行架梁作业。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过隧的架桥机,该架桥机包括导梁1、前支腿2、可折叠支腿和辅助支腿5,前支腿2、可折叠支腿和辅助支腿5沿导梁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导梁1上,可折叠支腿能够通过折叠或展开改变其宽度和高度。由此,当架桥机过隧道时,通过折叠可折叠支腿就可大大降低架桥机整体的高度和宽度,进而架桥机就可安全、快速的通过隧道。
优选地,前支腿2包括上支架2-1和下支架2-2,上支架2-1的顶部与导梁1铰接、底部与下支架2-2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可折叠支腿包括中支腿3和后支腿4,中支腿3设置在前支腿2与后支腿4之间。其中,中支腿3包括第一中横梁3-1、第二中横梁3-3和两个C型中腿3-2,第一中横梁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C型中腿3-2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两个C型中腿3-2的底端分别与第二中横梁3-3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其中,后支腿4包括后横梁4-1和两个C型后腿4-2,后横梁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C型后腿4-2的顶端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C型后腿4-2的底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可滑动的嵌设有下横梁4-3。其中,下横梁呈L形,下横梁的长边嵌设在凹槽内,下横梁的短边向下延伸。
优选地,C型中腿和C型后腿均通过螺栓与导梁连接。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跨分置式架桥机,包括导梁1、前支腿2、中支腿3、后支腿4和辅助支腿5,前支腿2、中支腿3、后支腿4和辅助支腿5沿导梁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导梁1上;后支腿4与导梁1可拆卸连接,辅助支腿5的顶部与导梁1铰接。
由此,在隧道外喂梁时,通过中支腿3和后支腿4就可支撑架梁机;当在隧道内喂梁时,由于架梁机的尾部位于隧道内,而隧道的净高和宽度有限,后支腿4会与隧道发生干涉,因此通过拆除后支腿4就可降低架梁机整体的高度和宽度,同时通过向下驱动辅助支腿5,使其支撑到隧道基底,就可对架梁机的尾部形成临时支撑。
优选地,前支腿2包括上支架2-1和下支架2-2,上支架2-1的顶部与导梁1铰接、底部与下支架2-2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中支腿3包括第一中横梁3-1、第二中横梁3-3和两个C型中腿3-2,第一中横梁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C型中腿3-2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两个C型中腿3-2的底端分别与第二中横梁3-3的两端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后支腿4包括后横梁4-1和两个C型后腿4-2,后横梁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C型后腿4-2的顶端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C型后腿4-2的底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可滑动的嵌设有下横梁4-3。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两跨分置式架桥机,该架桥机包括导梁1、前支腿2、中支腿3、后支腿4和辅助支腿5,前支腿2、中支腿3、后支腿4和辅助支腿5沿导梁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导梁1上,中支腿3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中车轮组,辅助支腿5底部设有可升降的辅助支腿走行轮5-3。
优选地,辅助支腿5包括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与辅助支腿走行轮5-3一一对应的立柱5-1,两个立柱5-1的顶端分别与导梁1的尾部的两侧铰接、底端与相应的辅助支腿走行轮5-3连接,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立柱5-1转动,也就是说,立柱5-1在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下能够以其与导梁1的铰接处为轴心转动。由此,在隧道工况下喂梁时,通过第一驱动单元驱动辅助支腿5向后转动,就可使运梁车从辅助支腿5下方顺利通行;当架桥机过孔时,通过第一驱动单元驱动辅助支腿5向下转动,就可使辅助支腿5支撑到已架梁跨7上;另外,在隧道工况下架梁时,可将运梁车的前端搭设在支撑横梁5-2上,并起升运梁车的前车,通过辅助支腿5的协助来实现隧道内喂梁。
进一步地,辅助支腿走行轮5-3与立柱5-1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辅助支腿5还包括辅助升降单元,辅助升降单元用于驱动辅助支腿走行轮5-3升降。在隧道工况下架梁时,通过调节辅助升降单元驱动辅助支腿走行轮5-3向上移动,就可降低架桥机整体的高度,从而就可实现隧道内进行架梁作业。
优选地,后支腿4包括后横梁4-1和两个C型后腿4-2,后横梁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C型后腿4-2的顶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C型后腿4-2的底面均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可滑动的嵌设有下横梁4-3。
优选地,中支腿3包括第一中横梁3-1、第二中横梁3-3和两个C型中腿3-2,第一中横梁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C型中腿3-2的顶端连接,两个C型中腿3-2的底端分别与第二中横梁3-3的两端连接,第二中横梁3-3的底部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中车轮组。其中,C型中腿与第一中横梁和第二中横梁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驮梁小车,该驮梁小车包括长条形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底部的车轮。优选地,所述车轮为万向轮。另外,该驮梁小车还包括与车轮连接的转向单元,转向单元用于驱动车轮转向。
由此,驮梁小车便可配合运梁车在隧道内喂梁,具体地:当运梁车提吊箱梁朝向架桥机移动时,可将驮梁小车放置在架桥机与运梁车之间的隧道基底上,并使驮梁小车的长度方向与运梁车的长度方向平行。由于,驮梁小车呈长条形即驮梁小车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宽度方向的尺寸,因此当驮梁小车的长度方向与运梁车的长度方向平行时,运梁车的前车两侧的前车轮组可直接从驮梁小车的两侧穿过。另外,在解除箱梁与运梁车之间的连接之前,需驱动驮梁小车转动,使其宽度方向与箱梁的长度方向平行,从而当箱梁落下后,箱梁宽度方向与驮梁小车的接触面积最大,也就是说,驮梁小车的两端可支撑到箱梁的腹板上,进而就可保证箱梁不会发生晃动,使得支撑更加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箱梁过隧运架设备,该设备包括运梁车、架桥机以及多台上述的驮梁小车,车架的宽度与运梁车的前车的宽度相适应,即车架的宽度方向与运梁车的宽度方向平行时,运梁车的前车两侧的前车轮组可直接从驮梁小车的两侧穿过。其中,驮梁小车的数量优选为两台。
优选地,如图7所示,运梁车包括主梁8,主梁8上沿主梁8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过渡轮组9、起吊牛腿10、前车11、吊具12和后车13,过渡轮组9和前车11位于主梁8的前端,后车13位于主梁8的后端;起吊牛腿10用于与架桥机上的起重小车6配合连接,吊具12用于吊设箱梁;前车11可相对于主梁8升降,前车11提升后的高度与过渡轮组9的高度相适应、并高于箱梁放置于已架梁跨上的高度。
优选地,如图8所示,前车11包括前车升降单元和两组前车轮组11-1,两组前车轮组11-1分别设于主梁8的两侧,前车升降单元用于驱动前车轮组11-1升降。
优选地,再结合图9所示,主梁8的两侧均设有纵向延伸的滑槽8-1,每个前车轮组11-1朝向主梁8的一侧均设有滑柱11-2,滑柱11-2可滑动的嵌设于相应的滑槽8-1中,升降单元用于驱动滑柱11-2沿滑槽8-1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滑槽8-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滑槽8-1沿主梁8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滑柱11-2与滑槽一一对应。
由此,当前车升降单元驱动滑柱11-2向上移动时,滑柱11-2便逐渐插入相应的滑槽8-1中,从而无需在架桥机和运梁车之间预留额外的间隙来容纳滑柱11-2,进而就可实现前车的提升;当前车升降单元驱动滑柱11-2向下移动时,滑柱11-2便逐渐伸出相应的滑槽8-1,进而就可实现前车的降落。
如图10所示,后车13包括后车横梁13-1、后车升降单元和两组后车轮组13-2,后车横梁13-1的顶部与主梁8连接、底部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后车轮组13-2连接,后车升降单元用于驱动后车轮组13-2升降。由于,隧道的净高是有一定限制范围的,因此当运梁车驮运架桥机过隧道时,通过前车升降单元和后车升降单元分别驱动前车轮组11-1和后车轮组13-2向上运动,就可使主梁8相对桥面的高度下降,即运梁车驮运架桥机的高度下降,从而便可保证运梁车驮运架桥机顺利穿过隧道。
实施例7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隧道过孔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驱动辅助支腿5向下转动、以使辅助支腿5支撑在桥面上;
S2、驱动辅助支腿走行轮5-3顶升即向下运动时,直至后支腿4悬空后,拆下前支腿2上的下支架2-2,使中支腿3和辅助支腿5两点支撑,并在中支腿3上安装中车轮组。具体地,当驱动辅助支腿走行轮5-3顶升时,辅助支腿5的高度就会逐渐增大,进而位于中支腿3和辅助支腿5之间的后支腿4随之被悬空,与此同时,拆下前支腿2上的下支架2-2,此时整个架桥机主要由中支腿3和辅助支腿5支撑。
S3、在前支腿2与中支腿3之间铺设中支腿轨道,使中车轮组沿相应的中支腿轨道向前移动至下一桥墩;
S4、将下支架2-2安装到前支腿2上,并使后支腿4上的两个下横梁4-3背向移动一定距离,同时驱动辅助支腿走行轮5-3落放即向上运动,直至后支腿4支撑到已架跨梁上。具体地,当驱动辅助支腿走行轮5-3落放时,辅助支腿5的高度就会逐渐增小,被悬空的后支腿4就会逐渐向下移动,直至支撑到桥面上。由于,后支腿4落到桥面之前,两个下横梁4-3背向移动了一定距离,也就是说,两个下横梁4-3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因此当后支腿4支撑到桥面上时,运梁车可从后支腿4中穿过。
S5、驱动辅助支腿5向后转动、以使辅助支腿5与导梁1平行。
实施例8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隧道架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驱动架桥机的辅助支腿5向后转动、以使辅助支腿5与导梁1平行,同时将待架的箱梁14连接在运梁车的吊具12上;
S2、使运梁车朝向架桥机移动,直至运梁车的前车11临近架桥机的中支腿3;
S3、将运梁车的起吊牛腿10连接到架桥机的起重小车6上,并驱动运梁车的前车11向上移动,直至前车11的高度与过渡轮组9的高度相适应;起重小车6优选为临近导梁1的前端的起重小车。
S4、通过架桥机的起重小车6和运梁车的后车13带动运梁车整体向前移动,直至待架的箱梁14的前端临近架桥机的中支腿3;
S4’、在待架的箱梁14的下方铺设垫块;
S5、解除待架的箱梁14与运梁车的吊具12之间的连接,以使待架的箱梁14落到待架的箱梁14下方的已架梁跨7上;
S6、通过架桥机的起重小车6和运梁车的后车13带动运梁车整体向后移动,直至运梁车的过渡轮组9移动至待架的箱梁14的后端、运梁车的前车11移动至待架的箱梁14的后方;
S7、解除运梁车的起吊牛腿10与架桥机的起重小车6之间的连接,同时驱动运梁车的前车11向下运动,直至运梁车的主梁8将架桥机的导梁1顶起指定高度;
S8、将架桥机的后支腿4上的两个下横梁4-3相向移动一定距离后,驱动运梁车的前车11向上运动,直至下横梁4-3的支撑点落到已架梁跨7的腹板上;
S9、使运梁车返回梁场继续运梁,同时将待架的箱梁14连接在架桥机的起重小车6上,以在起重小车6的配合下完成待架的箱梁14的起吊;
S10、进行架梁作业。其中,步骤S10包括:
S10.1、通过起重小车6带动待架的箱梁14向前移动,直至待架的箱梁14位于待架孔位的上方;
S10.2、解除起重小车6与待架的箱梁14之间的连接,使待架的箱梁14落到待架孔位上。
实施例9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入口架桥方法,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隧道入口处的架桥方法的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8中的所述无隧道架梁方法基本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
S0、拆下架桥机的前支腿2上的下支架2-2,使上支架2-1支撑在隧道入口处的桥墩上。
实施例10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驮机过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运梁车驮运架桥机朝隧道出口移动,直至架桥机的前支腿2位于隧道出口第一跨的桥墩上方;
其中,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拆下架桥机的辅助支腿5上的辅助支腿走行轮5-3后,驱动辅助支腿5向后转动、以使辅助支腿5与导梁1平行,同时使运梁车向前移动至架桥机的导梁1的下方;
S1.2、驱动架桥机的前支腿2向后转动,同时拆下中支腿3上的第一中横梁3-1和第二中横梁3-3以及后支腿4上的后横梁4-1和下横梁4-3;此时,中支腿3和后支腿4的高度会随着第一中横梁3-1、第二中横梁3-3、后横梁4-1和下横梁4-3的拆除而大大降低。
S1.3、解除架桥机的导梁1与C型中腿3-2和C型后腿4-2之间的连接,将C型中腿3-2和C型后腿4-2向前翻转90°,以使C型中腿3-2和C型后腿4-2与导梁1的长度方向平行,也就是说,使C型中腿3-2和C型后腿4-2贴设在导梁的外壁上,从而可大幅减小整个架桥机的宽度。优选地,所述解除架桥机的导梁1与C型中腿3-2和C型后腿4-2之间的连接,具体包括:拆下架桥机的导梁1与C型中腿3-2和C型后腿4-2之间的螺栓。
S1.4、将C型中腿3-2和C型后腿4-2逆时针转动90°后固定在导梁1上;优选地,所述将C型中腿3-2和C型后腿4-2固定在导梁1上,具体包括:通过连接座将C型中腿3-2和C型后腿4-2分别固定在导梁1上。
S1.5、驱动运梁车的前车11和后车13降落,直至运梁车驮运高度降低到指定高度。
S1.6、运梁车驮运架桥机过隧。
S2、驱动架桥机的前支腿2向下转动、以使前支腿2的上支架2-1支撑在桥墩上,同时解除C型中腿3-2和C型后腿4-2与导梁1之间的连接,将两个C型中腿3-2分别固定在第一中横梁3-1的两端后再固定在导梁1上;
S3、使运梁车向后移动至运梁处,同时驱动架桥机的辅助支腿5向下转动,直至辅助支腿5的立柱5-1支撑在隧道基底上。
实施例11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隧道第一跨的架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隧道基底上放置驮梁小车15,并使驮梁小车15的长度方向与运梁车的长度方向平行,同时使运梁车驮运待架箱梁14朝向架桥机移动,直至运梁车的过渡轮组9位于架桥机的辅助支腿5上的支撑横梁5-2上方;由于,驮梁小车15呈长条形即驮梁小车15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宽度方向的尺寸,因此当驮梁小车15的长度方向与运梁车的长度方向平行时,运梁车的前车11两侧的前车轮组11-1可直接从驮梁小车15的两侧穿过。
S2、驱动驮梁小车15移动至待架箱梁14的下方后,使驮梁小车15的宽度方向与待架箱梁14的长度方向平行,同时解除待架箱梁14与运梁车的吊具12之间的连接,以使待架箱梁14落到驮梁小车15上;
S3、驱动运梁车的前车11向上移动,直至前车11的高度与过渡轮组9的高度相适应,也就是说,当前车11的高度等于或略大于过渡轮组9的高度时,前车11停止向上移动;由于,此时过渡轮组9恰好位于支撑横梁5-2上方,因此当前车11向上移动离开隧道基底时,过渡轮组9就会支撑在支撑横梁5-2上;
S4、通过驮梁小车15带动待架箱梁14向前移动,直至待架箱梁14的前端邻近辅助支腿5;
S5、使运梁车的前车11和过渡轮组9沿待架箱梁14的顶面向后移动,直至过渡轮组9移动至待架箱梁14的后端;
S6、驱动前车11向下移动,直至前车11支撑在隧道基底上后,通过前车11和后车13带动运梁车整体向后移动;
S7、使驮梁小车15驮运待架箱梁14向后移动一定距离后,驱动辅助支腿5向后转动、以使辅助支腿5与导梁1平行;
S8、通过驮梁小车15驮运待架箱梁14向前移动,直至待架箱梁14的前端邻近中支腿3;
S9、驱动辅助支腿5向下转动,直至辅助支腿5支撑在隧道基底上,同时将架桥机的起重小车6与待架箱梁14进行连接;
S10、进行架梁作业。其中,步骤S10包括:
S10.1、通过起重小车6带动待架箱梁14向前移动,直至待架箱梁14位于待架孔位的上方;
S10.2、解除起重小车6与待架箱梁14之间的连接,使待架箱梁14落到待架孔位上。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使驮梁小车15的宽度方向与待架箱梁14的长度方向平行,具体包括:驱动驮梁小车15转动90°。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由于驮梁小车15呈长条形即驮梁小车15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宽度方向的尺寸,驱动驮梁小车15转动90°后,驮梁小车15的长度方向与待架箱梁14的宽度方向平行,从而当待架箱梁14落下后,待架箱梁14宽度方向与驮梁小车15的接触面积最大,也就是说,驮梁小车15的两端可支撑到待架箱梁14的腹板上,从而可保证待架箱梁14不会发生晃动。
实施例12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隧道第二跨的架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驮梁小车15的长度方向与运梁车的长度方向平行,并驱动辅助支腿5向后转动,直至辅助支腿5与导梁1平行后,通过运梁车将架桥机驮运至待架梁处;由于,驮梁小车15呈长条形即驮梁小车15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宽度方向的尺寸,因此当驮梁小车15的长度方向与运梁车的长度方向平行时,运梁车的前车11两侧的前车轮组11-1可直接从驮梁小车15的两侧穿过。
S2、在两个C型后腿4-2之间安装临时支撑横梁5-2;
S3、使运梁车返回运梁场继续运梁,并驱动辅助支腿5向下转动,直至辅助支腿5支撑到已架梁跨7上;
S4、将后支腿4安装到导梁1上;优选地,所述将后支腿4安装到导梁1上,具体包括:将C型中腿3-2和C型后腿4-2分别固定在后横梁4-1的两端后再固定在导梁1上。
S5、使运梁车驮运待架箱梁14朝向架桥机移动,直至运梁车的过渡轮组9位于架桥机的辅助支腿5上的支撑横梁5-2上方;
S6、驱动驮梁小车15移动至待架待架箱梁14的下方后,使驮运小车的宽度方向与待架待架箱梁14的长度方向平行,同时解除待架待架箱梁14与运梁车的吊具12之间的连接,以使待架箱梁14落到驮梁小车15上;
S7、驱动运梁车的前车11向上移动,直至前车11的高度与过渡轮组9的高度相适应,也就是说,当前车11的高度等于或略大于过渡轮组9的高度时,前车11停止向上移动;由于,此时过渡轮组9恰好位于支撑横梁5-2上方,因此当前车11向上移动离开隧道基底时,过渡轮组9就会支撑在支撑横梁5-2上;
S8、通过驮梁小车15驮运待架箱梁14向前移动,直至待架箱梁14的前端邻近辅助支腿5;
S9、使运梁车的前车11和过渡轮组9沿待架箱梁14的顶面向后移动,直至过渡轮组9移动至待架箱梁14的后端;
S10、驱动前车11向下移动,直至前车11支撑在隧道基底上后,通过前车11和后车13带动运梁车整体向后移动;
S11、使驮梁小车15驮运待架箱梁14向后移动一定距离后,驱动辅助支腿5向后转动、以使辅助支腿5与导梁1平行;
S12、通过驮梁小车15驮运待架箱梁14向前移动,直至待架箱梁14的前端邻近后支腿4;
S13、将其中一个起重小车6与待架箱梁14的前端连接,通过起重小车6和驮梁小车15同带动待架箱梁14向前移动,直至待架箱梁14的后端邻近后支腿4;
S14、将另一个起重小车6与待架箱梁14的后端连接;
S15、进行架梁作业。其中,步骤S15包括:
S15.1、通过起重小车6带动待架箱梁14向前移动,直至待架箱梁14位于待架孔位的上方;
S15.2、解除起重小车6与待架箱梁14之间的连接,使待架箱梁14落到待架孔位上。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使驮梁小车15的长度方向与主梁8的长度方向平行,具体包括:驱动驮梁小车15转动90°。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由于前车11的两组前车轮组11-1之间的间距是一定的,而驮梁小车15呈长条形即驮梁小车15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宽度方向的尺寸,因此使驮梁小车15较窄的一侧朝向运梁车的运行方向,可保证两组前车轮组11-1可顺利从驮梁小车15的两侧通过,进而可避免驮梁小车15与运梁车发生干涉。
实施例13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隧道变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架桥机的前支腿2与中支腿3之间的距离是否等于待架孔位的长度,若否则执行步骤S2;
S2、沿导梁1的长度方向移动前支腿2、直至前支腿2与中支腿3之间的距离等于待架孔位的长度,此时前支腿2恰好能支撑到待架孔位的桥墩上;其中,步骤S2具体包括:若前支腿2与中支腿3之间的距离大于待架孔位的长度,则向后移动前支腿2;若前支腿2与中支腿3之间的距离小于待架孔位的长度,则向前移动前支腿2。
S3、判断架桥机的中支腿3与后支腿4之间的距离是否等于既架孔位的长度即邻近待架孔位的箱梁长度,若否则执行步骤S4;
S4、沿导梁1的长度方向移动后支腿4、直至中支腿3与后支腿4之间的距离等于既架孔位的长度,此时后支腿4恰好能支撑到既架孔位的桥墩上。其中,步骤S4具体包括:若中支腿3与后支腿4之间的距离大于待架孔位的长度,则向前移动后支腿4;若中支腿3与后支腿4之间的距离小于待架孔位的长度,则向后移动后支腿4。
由此,通过沿导梁1的长度方向移动前支腿2和后支腿4,就可使前支腿2和后支腿4分别趋近或远离中支腿3,进而就可实现变跨,从而当跨距发生变化时,就能保证前支腿2和后支腿4仍可支撑在对应的桥墩上。
实施例14
如图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曲线梁架设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架桥机的中支腿3上安装中车轮组,同时在前支腿2与中支腿3之间铺设中支腿3轨道;
S2、通过中支腿3的中车轮组和辅助支腿5的辅助支腿走行轮5-3共同带动架桥机向前移动指定距离;
S3、使架桥机的后支腿4上的两个下横梁4-3分别横向移动,直至每个下横梁4-3的支撑点均落到已架梁跨7的腹板上;由于,在拐弯处已架梁跨7是弯曲的,因此当前支腿2与中支腿3分别支撑到桥面的指定位置上后,架桥机的尾部就会偏移已架梁跨7曲线中心,通过横向移动下横梁4-3,就可使下横梁4-3的支撑点位于已架梁跨7的腹板上。
S4、使起重小车6的吊取部6-2沿移动小车6-1的宽度方向移动即横向移动,直至吊取部6-2的中心线与待架箱梁14的中心线共面;由于,桥面的拐弯处,起重小车6的吊取部6-2相对待架箱梁14发生偏移,通过使吊取部6-2相对移动小车6-1横向移动,就可使吊取部6-2重新位于待架箱梁14的正上方,进而也就可保证吊取部6-2吊起待架箱梁14时,待架箱梁14不会因受力不平衡而发生倾斜。
S5、将待架箱梁14连接到吊取部6-2后,吊取部6-2吊起待架箱梁14;
S6、使吊取部6-2沿移动小车6-1的宽度方向移动即横向移动、直至吊取部6-2的中心线与位于移动小车6-1的中心线共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架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梁、前支腿、中支腿、后支腿和辅助支腿,所述前支腿、所述中支腿、所述后支腿和所述辅助支腿沿所述导梁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导梁上,所述导梁的顶部设有多台能够沿所述导梁的长度方向移动的起重小车,所述辅助支腿的顶部与所述导梁铰接、底部设有辅助支腿走行轮,且所述辅助支腿上设有用于搭设运梁车前端的支撑横梁;
所述辅助支腿包括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与所述辅助支腿走行轮一一对应的立柱,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的中部连接,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导梁的尾部的两侧铰接、底端与相应的所述辅助支腿走行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立柱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的顶部与所述导梁铰接、底部与所述下支架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腿包括第一中横梁、第二中横梁和两个C型中腿,所述第一中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C型中腿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C型中腿的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中横梁的两端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腿包括后横梁和两个C型后腿,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C型后腿的顶端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后腿的底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可滑动的嵌设有下横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呈L形,所述下横梁的长边嵌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下横梁的短边向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中腿和所述C型后腿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导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腿走行轮与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腿还包括辅助升降单元,所述辅助升降单元用于驱动所述辅助支腿走行轮升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21592.8A CN110273375B (zh) | 2018-03-17 | 2018-03-17 | 一种架桥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21592.8A CN110273375B (zh) | 2018-03-17 | 2018-03-17 | 一种架桥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73375A CN110273375A (zh) | 2019-09-24 |
CN110273375B true CN110273375B (zh) | 2021-03-12 |
Family
ID=67957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21592.8A Active CN110273375B (zh) | 2018-03-17 | 2018-03-17 | 一种架桥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733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35404B (zh) * | 2019-11-26 | 2024-10-15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可变宽度的导梁 |
CN111172895B (zh) * | 2019-12-09 | 2025-04-08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可折叠式换梁机 |
CN111350137A (zh) * | 2020-03-13 | 2020-06-30 | 宁夏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桁梁顶推装置 |
CN111335180B (zh) * | 2020-04-08 | 2024-06-25 |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 一种架桥机的转向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12323643A (zh) * | 2020-11-18 | 2021-02-05 | 多门朗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运梁车及驮运架桥机的方法 |
CN114837084B (zh) * | 2022-04-11 | 2023-09-05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运梁车以及架桥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67494Y (zh) * | 2004-11-29 | 2006-03-29 | 北京万桥兴业机械有限公司 | 运架梁一体式架桥机 |
CN201952741U (zh) * | 2010-12-21 | 2011-08-31 |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多功能架桥机 |
CN202187298U (zh) * | 2011-08-29 | 2012-04-11 | 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分体导梁式过隧道架桥机 |
CN202755313U (zh) * | 2012-07-25 | 2013-02-27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隧道口近距离架梁过隧架桥机 |
WO2015034444A1 (en) * | 2013-09-06 | 2015-03-12 | Nrs Consulting Co., Ltd. | New overhead self-launching launching gantry systems |
CN204343172U (zh) * | 2014-12-16 | 2015-05-20 |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一种架桥机 |
-
2018
- 2018-03-17 CN CN201810221592.8A patent/CN11027337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67494Y (zh) * | 2004-11-29 | 2006-03-29 | 北京万桥兴业机械有限公司 | 运架梁一体式架桥机 |
CN201952741U (zh) * | 2010-12-21 | 2011-08-31 |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多功能架桥机 |
CN202187298U (zh) * | 2011-08-29 | 2012-04-11 | 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分体导梁式过隧道架桥机 |
CN202755313U (zh) * | 2012-07-25 | 2013-02-27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隧道口近距离架梁过隧架桥机 |
WO2015034444A1 (en) * | 2013-09-06 | 2015-03-12 | Nrs Consulting Co., Ltd. | New overhead self-launching launching gantry systems |
CN204343172U (zh) * | 2014-12-16 | 2015-05-20 |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一种架桥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73375A (zh) | 2019-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73375B (zh) | 一种架桥机 | |
CN109695204B (zh) | 一种架桥机及桥梁架设方法 | |
CN111335182A (zh) | 轻便式独轨架桥机及架桥过程中钢柱、钢梁安装方法 | |
KR20150070578A (ko) | 불규칙 경간을 갖는 구간의 거더 연속 시공방법 | |
CN108130862A (zh) | 过隧运梁车 | |
CN110273374B (zh) | 一种无隧道架梁方法 | |
CN107604828A (zh) | 双t型梁桥的架桥机 | |
CN110273368B (zh) | 在架梁工位上架梁的方法 | |
CN208219418U (zh) | 运架一体机 | |
CN100395411C (zh) | 走行式箱梁架桥机 | |
CN207904776U (zh) | 过隧运梁车 | |
CN217352191U (zh) | 一种新型码头用架桥机 | |
CN216377240U (zh) | 一种钢桁梁内铁路桥面系用桁车 | |
CN110273366B (zh) | 具有可升降的多功能台车的导梁机 | |
CN208072215U (zh) | 具有可移动的中导梁支腿的导梁机 | |
CN110273369B (zh) | 具有可移动的前导梁支腿的导梁机 | |
CN110273365B (zh) | 运架一体机 | |
CN110273371B (zh) | 运架一体机 | |
CN110273373B (zh) | 具有可移动的多功能台车的导梁机 | |
CN107401124A (zh) | T型梁桥的架桥机 | |
CN110886240B (zh) | 一种超宽架桥机 | |
CN108130864A (zh) | 整体装配式桥梁整跨梁运输架设装备及施工方法 | |
CN207987763U (zh) | 运架一体机 | |
CN110273370B (zh) | 将导梁机安装于架梁工位的方法 | |
CN110273378B (zh) | 导梁机高、低位工位切换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