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7244A - 通信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67244A CN110267244A CN201910365454.1A CN201910365454A CN110267244A CN 110267244 A CN110267244 A CN 110267244A CN 201910365454 A CN201910365454 A CN 201910365454A CN 110267244 A CN110267244 A CN 1102672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 bluetooth
- equipment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第一通信设备在于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第一蓝牙通信通道进行第一数据的交互过程中,在检测到需要通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以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上时,可将需要通过第一蓝牙通信通道发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缓存,在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好第二蓝牙通信通道连接后发给第三通信设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实施上述方案,第一通信设备可在需要时灵活的从第二通信设备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上以继续通过蓝牙通信完成相应事件的处理,既能丰富蓝牙通信技术的应用方式,又能提升蓝牙技术应用的灵活性,同时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蓝牙免提规范(Hands-free Profile,HFP)是蓝牙技术中的一种协议,在HFP协议中,通信设备可以分为AG(Audio Gateway,音频网关)角色和HF(Hands Free,免提)角色,其中AG角色是HFP协议规定的一个角色,音频支持输入、输出,典型的设备为手机;HF角色是HFP协议规定另一个角色,适于AG角色音频输入、输出,典型的设备为蓝牙耳机设备、支持蓝牙功能的穿戴设备等。
蓝牙技术在通信设备上的应用已经非常的普及和成熟,例如手机、IPAD、电脑等诸多智能设备都支持蓝牙通信功能;且智能设备的诸多外围配件或设备也都支持蓝牙通信功能,例如蓝牙耳机、通知、智能穿戴设备等等。虽然蓝牙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和成熟。但是目前蓝牙技术在通信设备上的应用一般都仅仅是点对点的通信应用。例如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蓝牙通信连接之后,则第一通信设备有需要通过该蓝牙通信连接处理相应的事件时,则只能通过该蓝牙通信设备请求第二通信设备配合实现,而不能切换到其他通信设备上与其他通信设备通过蓝牙通信连接继续执行该事件,导致目前蓝牙通信技术在通信设备上的应用方式比较单一,灵活性差,用户体验满意度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基于目前的蓝牙通信协议进行蓝牙通信时,灵活性差,应用场景受限;针对该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信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需要通过第一蓝牙通信通道发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缓存;所述将第一数据进行缓存是在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需要通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以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上时执行的;
将缓存的所述第一数据发给第三通信设备;所述第一数据是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建立好第二蓝牙通信通道连接后,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发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蓝牙通信通道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过程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建立有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协商建立所述第二蓝牙通信通道。
可选的,所述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包括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所述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发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包括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三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发送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协商建立好所述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建立有第二对等通信连接通道。
可选的,所述将缓存的所述第一数据发给第三通信设备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好第二蓝牙通信通道连接后,将缓存的所述第一数据优先发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通话语音数据,所述将需要通过第一蓝牙通信通道发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缓存包括:
在检测到需要通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以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上后,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建立好第二蓝牙通信通道连接之前,对通话进行录音得到缓存的第一数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发射器、接收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发射器、接收器被所述处理器调用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通信切换方法中的步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用于将需要通过第一蓝牙通信通道发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缓存;以及用于缓存的所述第一数据发给第三通信设备;
所述将需要外的的第一数据进行缓存是在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需要通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以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上时执行的;所述第一数据是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建立好第二蓝牙通信通道连接后,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发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通信切换方法的步骤。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第一通信设备在于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第一蓝牙通信通道进行第一数据的交互过程中,在检测到需要通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以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上时,可将需要通过第一蓝牙通信通道发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缓存;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建立好第二蓝牙通信通道连接后,将缓存的第一数据发给第三通信设备,从而实现从第二通信设备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上;也即本申请提供的通信切换方法中,第一通信设备可在需要时灵活的从第二通信设备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上以继续通过蓝牙通信完成相应事件的处理,既能丰富蓝牙通信技术的应用方式,又能提升蓝牙技术应用的灵活性,同时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屏幕展开时立体示意图一;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屏幕展开时立体示意图二;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屏幕弯曲时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建立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建立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进行第二数据交互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设备可以为各种移动设备,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IPAD、车载设备、通信设备100等,其中通信设备100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以及具有可穿戴特性的智能手机(本申请实施例也可称之为腕机)等移动终端。随着屏幕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屏、折叠屏等屏幕形态的出现,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也可以作为通信设备100。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设备100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单元、蓝牙模块、WiFi模块、音频输出单元、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传感器、显示单元、用户输入单元、接口单元、存储器、处理器、以及电源等部件。
请参阅图1,其为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100可以包括:射频单元101、蓝牙模块112、WiFi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处理器110、以及电源1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通信设备100结构并不构成对通信设备100的限定,通信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对通信设备100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射频单元1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进行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其可包括用于进行信息发送的发射器和用于进行信息接收的接收器。例如射频单元101的发射器可以将上行信息发送给基站,接收器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信息接收后,发送给蓝牙通信设备100的处理器110处理,基站向射频单元101发送的下行信息可以是根据射频单元101发送的上行信息生成的,也可以是在检测到通信设备100的信息更新后主向射频单元101推送的,例如,在检测到通信设备100所处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后,基站可以向通信设备100的射频单元101发送地理位置变化的消息通知,射频单元101在接收到该消息通知后,可以将该消息通知发送给通信设备100的处理器110处理,通信设备100的处理器110可以控制该消息通知显示在通信设备100的显示面板1061上;通常,射频单元1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1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具体的可以包括: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系统中的服务器通信,例如,通信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从服务器中下载文件资源,比如可以从服务器中下载应用程序,在通信设备100将某一应用程序下载完成之后,若服务器中该应用程序对应的文件资源更新,则该服务器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向通信设备100推送资源更新的消息通知,以提醒用户对该应用程序进行更新。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2000,码分多址2000)、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FDD-LTE(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频分双工长期演进)和TDD-LTE(Time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双工长期演进)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信设备100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来接入现有的通信网络。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通信设备100可以通过设置esim卡(Embedded-SIM),来实现接入现有的通信网络,采用esim卡的方式,可以节省通信设备100的内部空间,降低厚度。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图1示出了射频单元101,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射频单元101其并不属于通信设备1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通信设备100可以单独通过WiFi模块102来实现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的通信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通信设备100包括蓝牙模块112,通信设备100通过蓝牙模块112,可以与其他支持蓝牙通信的终端设备连接,实现通信以及信息的交互。蓝牙模块112可具有对应分别用于实现发射和接收的发射器和接收器。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通信设备100通过WiFi模块102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示出了WiFi模块102,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通信设备1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在通信设备100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射频单元101或WiFi模块1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103还可以提供与通信设备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A/V输入单元1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1041和麦克风1042,图形处理器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06上。经图形处理器1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101或WiFi模块102进行发送。麦克风104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1042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1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04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信设备100包括有一个或多个摄像头,通过开启摄像头,能够实现对图像的捕获,实现拍照、录像等功能,摄像头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通信设备1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通信设备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信设备100还包括接近传感器,通过采用接近传感器,通信设备100能够实现非接触操控,提供更多的操作方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信设备100还包括心率传感器,在佩戴时,通过贴近使用者,能够实现心率的侦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信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通过读取指纹,能够实现安全验证等功能。
显示单元1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6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61采用柔性显示屏,采用柔性显示屏的通信设备100在佩戴时,屏幕能够进行弯曲,从而更加贴合。可选的,所述柔性显示屏可以采用OLED屏体以及石墨烯屏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显示屏也可以是其他显示材料,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信设备100的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取长方形,便于佩戴时环绕。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
用户输入单元1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通信设备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107可包括触控面板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72。触控面板1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71上或在触控面板107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触控面板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10,并能接收处理器1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71。除了触控面板1071,用户输入单元1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信设备100的侧边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按钮。按钮可以实现短按、长按、旋转等多种方式,从而实现多种操作效果。按钮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不同的按钮之间可以组合使用,实现多种操作功能。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71可覆盖显示面板1061,当触控面板1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中,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通信设备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集成而实现通信设备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比如,当通过射频单元101接收到某一应用程序的消息通知时,处理器110可以控制将该消息通知显示在显示面板1061的某一预设区域内,该预设区域与触控面板1071的某一区域对应,通过对触控面板1071某一区域进行触控操作,可以对显示面板1061上对应区域内显示的消息通知进行控制。
接口单元108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通信设备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1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通信设备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通信设备1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信设备100的接口单元108采用触点的结构,通过触点与对应的其他设备连接,实现充电、连接等功能。采用触点还可以防水。
存储器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10是通信设备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通信设备1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数据,执行通信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通信设备100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
通信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1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请参考图2-1至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100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100为可穿戴设备,包括柔性屏幕。在可穿戴设备展开时,柔性屏幕呈长条形;在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时,柔性屏幕弯曲呈环状。图2-1及图2-2示出了可穿戴设备屏幕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3示出了可穿戴设备屏幕弯曲时的结构示意图;当然应当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屏也可不为柔性屏幕。
请参考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100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100为手机。
基于上述通信设备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网络系统,提出本申请方法各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针对目前蓝牙通信技术在通信设备上的应用方式比较单一,灵活性差,用户体验满意度低,本实施提供的通信切换方法中,通信设备可在需要时灵活的从当前与之配合执行相应蓝牙事件的一个通信设备切换到另一个通信设备上以继续通过蓝牙通信完成相应事件的处理,从而丰富蓝牙通信技术的应用方式,又能提升蓝牙技术应用的灵活性,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本实施例中的蓝牙通信事件包括各种需要利用本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的蓝牙通信通道进行数据交互的各种事件。且该数据交互可以是本设备到对端设备的单向传输,也可以是对端设备到本设备的单向传输,或者是本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的双向传输。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4所示的通信切换方法为示例进行说明。请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切换方法包括:
S401: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通过二者之间的第一蓝牙通信通道进行第一数据的交互。
S402: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需要通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以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上。
S403:第一通信设备将需要通过第一蓝牙通信通道发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缓存。
S404: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
S405:第一通信设备将缓存的第一数据发给第三通信设备。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可通过该第二蓝牙通信通道继续交互执行。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数据是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或第三通信设备配合执行相应的蓝牙通信事件过程中第一通信设备获取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第一蓝牙通信通道与第二蓝牙通信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单向通信的蓝牙通信通道,也可以是双向通信的蓝牙通信通信信道,具体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选用。且本实施例中,第一蓝牙通信通道与第二蓝牙通信通道的建立方式也可以灵活选择,二者的建立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下面以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的一种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可以是单向通信的蓝牙通信通道,也可以是双向通信的蓝牙通信通信信道,具体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选用。且本实施例中,第二蓝牙通信通道的建立方式也可以灵活选择,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下面以一种具体的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建立方式为示例进行说明。
在本示例中,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之间可以先建立好用于进行协商的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该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可支持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进行信息双向交互协商。也即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可以通过该等通信连接通道向对方发送信息以及接受对方发送的信息。且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等通信连接通道的类型可根据具体需求灵活选择,只要能满足两个通信设备进行信息双向交互以达到协商目的即可。例如,一种示例中,该等通信连接通道可为蓝牙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此时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建立蓝牙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且在该蓝牙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中,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可以无角色限制,也可设置为相同的角色,例如一种示例中两个通信设备可都为AG端(一种示例中也可都为HF端等),这样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就可通过该蓝牙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向对方发送信息以及接收对方发送的信息等。又例如,在另一示例中,该等通信连接通道可为WiFi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此时两个通信设备可通过该WiFi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向对方发送信息以及接收对方发送的信息。又例如,在另一示例中,该等通信连接通道可为近距离通信(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连接,此时两个通信设备可通过该近距离通信连接向对方发送信息以及接收对方发送的信息。又例如,在另一示例中,该等通信连接通道可为zigbee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此时两个通信设备可通过该zigbee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向对方发送信息以及接收对方发送的信息。又例如,在另一示例中,该等通信连接通道可为P2P(Peer-to-peer networking)或D2D(Device-to-Device)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此时两个通信设备可通过该P2P或D2D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向对方发送信息以及接收对方发送的信息。由此可看出,本实施例中等通信连接通道的类型可以灵活设定且并不限于上述示例的几种类型。
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可都具备音频网关AG功能和免提HF功能,也可一个通信设备具备AG功能和HF功能,另一个通信设备仅支持AG功能或HF功能。且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灵活设定。例如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中,其中一个可以为支持蓝牙通信的可穿戴设备,另一个可为支持蓝牙通信的手机,或者两个都为支持蓝牙通信的手机,或者两个都为支持蓝牙通信的可穿戴设备,或者一个为支持蓝牙通信的可穿戴设备,另一个为支持蓝牙通信的车载终端等等。且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也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灵活设定,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智能手表、腕机等。
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的过程请参见图5所示,包括:
S501:第一通信设备通过二者之间的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通信请求。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在检测到蓝牙通信启动条件时,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通信请求。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蓝牙通信启动条件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定,且可选的,该蓝牙通信启动条件可以通过应用提供商、运营商、设备厂商、用户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和/或更新。例如,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该蓝牙通信启动条件可包括但不限于通话启动、音频应用启动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蓝牙通信启动条件可包括通话启动(接收到通话请求或发起通话等),该通话可以为基于用户身份识别卡(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SIM)的通话,也可以为网络通话或其他类型的通话。例如当第一通信设备为腕机,腕机接收到通话或发起通话时,(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基于eSIM卡的通话,或者网络视频通话、网络语音通话等)时,则可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通信请求。在另一些应用场景中,蓝牙通信启动条件可包括音频应用启动,且本实施例中的音频应用可以为通信设备上的所有音频应用,也可以为通信设备上的指定的音频应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各种语音助手、音乐播放应用、具有音频通道的视频播放应用或者网页版的各种音频应用等。例如当第一通信设备为腕机,腕机上启动语音助手(例如小艾机器人或siri语音机器人)时,则可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通信请求。
本实施例中,第三通信设备接收到该通信请求后,根据该通信请求即可知道对端的第一通信设备上当前触发了蓝牙通信启动条件,进而可判断是否接受此次通信请求,如接受,可向其反馈接受通信响应消息;否则,可向其反馈拒绝通信响应消息。本实施例中该通信请求的格式、包括的内容等都可以灵活设置,只要其达到上述作用即可。
S502: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接受通信响应消息。
本实施例中该接受通信响应消息为第三通信设备确定接受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通信请求后生成,且通过第一通信通道发送的。
S503: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进行数据交互。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接收到第三通信设备通过第一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信道发送的接受通信响应消息时,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然后基于该第二蓝牙通信通道所形成的通信通道与第三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时,可以是第一通信设备单向的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也可以是第一通信设备单向的从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第二数据,或者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且接收第二提供新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相应的,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的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可以为支持单向数据传输的蓝牙通信连接,也可以是支持双向数据传输的蓝牙通信连接,且所建立的通信连接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两个及两个以上,具体可根据应用场景灵活设定。
例如,在一种示例中,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包括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和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交互的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是第一通信设备接收到接受通信响应消息后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的,第一数据是通过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发送的;
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是第三通信设备确定接受通信请求后与第一通信设备建立的,第二数据是通过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发送的。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在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和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上可无AG角色和HF角色的限制,也即二者可不受现有协议中AG角色和HF角色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和/或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可与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同时保持连接状态,且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可为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单向通信连接。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可为第三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单向通信连接。
在本步骤中,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和/或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时,可以是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建立连接的请求,也即第一通信设备作为连接建立的主动发起端。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一种建立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的过程为示例进行说明,请参见图6所示,包括:
S601: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蓝牙通信建立连接请求。
S602:第三通信设备根据接收到蓝牙通信建立连接请求与第一通信设备建立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
例如,承接上述示例,当此时的第一通信设备为腕机,且其当前是接收到来电时,腕机即可将接收到的来电语音数据作为第一数据通过第二通信连接发送给当前的第三通信设备,该第三通信设备可以为手机或者其他类型的设备。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应用场景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仅通过第二通信连接单向的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数据,例如第一通信设备启动音乐播放应用播放音乐时。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应用场景中,请参见图7所示,通信切换方法还包括:
S701: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
本实施例中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可与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第一对等通信通信连接通道同时保持连接状态,且在一些示例中,该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为第三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单向通信连接。
S702: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三通信设备通过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发送的第二数据。
例如,当第一通信设备是接收到来电或主动发起呼叫而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该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和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时,则第一通信设备将从通话的对端接收到的语音数据通过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发给第三通信设备进行播放的同时,还可通过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接收第三通信设备采集到的本端用户的语音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本端用户的语音数据发给通话的对端。又例如,当第一通信设备是启动语音助手而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该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和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时,则第一通信设备将语音助手发出的语音数据通过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发给第三通信设备进行播放的同时,还可通过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接收第三通信设备采集到的本端用户的语音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本端用户的语音数据发给语音助手进行识别。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在当前的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后,还可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蓝牙通信关闭条件触发时,断开与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和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
相应的,本实施例中的蓝牙通信关闭条件对应蓝牙通信启动条件可包括但不限于通话结束、音频应用关闭、第一通信设备切换到其他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当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通信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通信请求后,接收到该第三通信设备通过第一通信连接发送的拒绝通信响应消息时,第一通信设备拒绝执行蓝牙通信启动条件所对应的事件。例如蓝牙通信启动条件对应的事件为发起呼叫或有来电接入时,则拒绝执行发起呼叫或拒绝接听来电。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第一蓝牙通信通道时,可参考上述第二蓝牙通信通道的建立方式,基于二者之间的第二对等通信连接通道进行协商完成第一蓝牙通信通道。当然,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蓝牙通信通道和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并不限于上述示例的建议方式,也并不限于上述示例的包括两个子信道的结构,也可为单信道结构,只要能完成相应数据的交互需求即可。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可以先对等连接,然后当前需求动态协商建立新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蓝牙通道实现相应的功能,而不受目前协议中规定的通信设备角色的限制,因此通信方式更为灵活可变,可更好的适用于各种蓝牙通信场景的需求。
基于上述示例可知,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一蓝牙通信通道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过程中,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可建立有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通过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协商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示例中,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通过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协商建立好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后,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也可建立有第二对等通信连接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数据交互的延续性,避免中断,第一通信设备在将缓存的第一数据发给第三通信设备时,可在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好第二蓝牙通信通道连接后,将缓存的第一数据优先发给第三通信设备,以供第三通信设备优先对该第一数据进行处理。例如,在一种示例中,第一数据包括通话语音数据(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各种通话数据),第一通信设备在检测到需要通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以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上执行该通话事件时,第一通信设备在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好第二蓝牙通信通道连接之前,对通话进行录音得到缓存的第一数据;在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建立好之后,优先将该第一数据发给第三通信设备,这样第三通信设备则可按时序优先对该第一数据进行处理后播放,从而保证通话的延续性,避免通话切换过程中发生中断,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是否需要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上的方式可以灵活设置。例如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检测当前是否接收到用户下发的设备切换指令,如是,则确定需要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上;或者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检测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蓝牙通信通道的质量是否符合通信要求,如果不符合,则确定需要第三通信设备上。且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是相对的,二者之间的角色可以动态替换。例如第一通信设备在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之上之后,也可能根据需求会再重新切换到第二通信设备上执行相应的蓝牙通信事件。或者第一通信设备一开始是与第三通信设备配合实现相应处理相应的蓝牙通信事件,在需要时切换到第二通信设备上继续执行。也即,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切换方法,第一通信设备可在需要时灵活的在第二通信设备切和第三通信设备之间切换以完成相应事件的处理,既能丰富蓝牙通信技术的应用方式,又能提升蓝牙技术应用的灵活性,同时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
第一通信设备用于将需要通过第一蓝牙通信通道发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缓存;以及用于缓存的第一数据发给第三通信设备;将需要外的的第一数据进行缓存是在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需要通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以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上时执行的;第一数据是在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好第二蓝牙通信通道连接后,通过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发给第三通信设备的。具体执行过程参见上述实施例所示,在此则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上述三个通信设备可都具备音频网关AG功能和免提HF功能,其中一部分通信设备具备AG功能和HF功能,另一部分通信设备仅支持AG功能或HF功能。且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灵活设定。例如上述三个通信设备中,其中一个可以为支持蓝牙通信的可穿戴设备,另外两个可为支持蓝牙通信的手机,或者三个都为支持蓝牙通信的手机,或者两个都支持蓝牙通信的可穿戴设备,另一个为支持蓝牙通信的手机;或者一个为支持蓝牙通信的可穿戴设备,一个为支持蓝牙通信的车载终端,另一个为手机等等。且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也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灵活设定,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智能手表、腕机等。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结合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为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为支持蓝牙通信的腕机,第二通信设备为支持蓝牙通信的第一手机,第三通信设备为支持蓝牙通信的第二手机;在本示例中三个通信设备都支持AG功能,可选的还可都支持HF功能。腕机内可设置有eSIM卡,也可不设置eSIM卡。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通信设备上的角色的注册可以采用但不限于目前协议中规定的注册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中,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所示的蓝牙通信环境中的至少之一:
标准软件接口(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HCI)层适于管理HCI状态,控制HCITRAMS,依据HCI格式和协议处理HCI TRAMS上的事件/数据(event/data),组装被截断的数据,分包发送长串数据,管理缓存等。
语音传输通道可以通过异步连接(Synchronous Connection Oriented,SCO)或者扩展异步连接(extended SCO,eSCO)链路传输等。
蓝牙设备发现策略(Generic Access Profile,GAP),连接过程中的链路管理,安全等级设定,UI层参数交互的常用格式定义等。
逻辑链路适配层(Logical Link and Adaption Layer,L2CAP),适于建立关闭连接/状态管理/复用/数据包分割与组装等。
串口线性仿真协议(RFCOMM),适于基于L2CAP的串口模拟。HFP的实现基于串口线性仿真协议。建立串口线性仿真协议串行线性仿真协议连接,在发送SABM包时需要远端(Remote)注册在服务发现协议上的服务通道(server channel)作为参数,以区分不同串口线性仿真协议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腕机、第一手机和第二手机可基于上述蓝牙通信环境各自注册好AG角色,并基于注册好的AG角色完成蓝牙对等通信连接(也可基于HF角色完成蓝牙对等通信连接,或者不注册角色而直接建立蓝牙对等通信连接),例如可以采用但不限于rfcommsocket方式通信。此时腕机与第一手机可建立好第一对等通信连接,腕机与第二手机也可建立好第二对等通信连接;在腕机上用户可查看到腕机所连接的第一手机和第二手机。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当腕机接收到来电请求时,用户可以在腕机上下发设备选择指令以选择当前采用哪个手机接听电话(也即作为第二通信设备),假设此处选择第一手机;但是选择了第一手机后,用户发现第一手机并不在身边,则可在腕机上重新选择第二手机接听该来电。本应用场景的控制过程包括:
腕机接收到来电请求,腕机选择第一手机,通过第二对等通信连接通道向第一手机发送来电请求。第一手机在接收到该来电请求后可在第一手机上显示来电界面并可选择可进行振铃提醒;第一手机与腕机建立第一蓝牙通信通道进行通话数据交互;在通话过程中,腕机检测到需要切换到第二手机(例如接收到设备切换指令或检测到第一蓝牙通信通道的质量低于预设标准),腕机通话对端发送过来的语音数据数据进行录音,并通过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向第二手机发送来电请求,第二手机在接收到该来电请求与腕机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腕机优先将录音得到的缓存语音数据通过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发给第二手机,然后将正常接收到的通话对端发送过来的语音数据再通过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发给第二手机;第二手机优先处理播放第一通信设备过来的缓存的语音数据,从而保证通话在设备切换过程中的平滑性,避免通话中断带给用户的不好体验。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的类型请参见上述实施例所示,在此不再赘述。请参见图8所示,该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发射器803、接收器804,存储器8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第一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1、发射器803、接收器804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通信切换方法中第一通信设备执行的各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一计算机程序,该第一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各实施例中通信切换方法中的第一通信设备执行的步骤,和/或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二计算机程序,该第二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各实施例中通信切换方法中的第二通信设备执行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需要通过第一蓝牙通信通道发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缓存;所述将第一数据进行缓存是在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需要通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以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上时执行的;
将缓存的所述第一数据发给第三通信设备;所述第一数据是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建立好第二蓝牙通信通道连接后,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发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蓝牙通信通道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过程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建立有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协商建立所述第二蓝牙通信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包括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所述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一蓝牙通信子信道发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包括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三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通信子信道发送的。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对等通信连接通道协商建立好所述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建立有第二对等通信连接通道。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缓存的所述第一数据发给第三通信设备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好第二蓝牙通信通道连接后,将缓存的所述第一数据优先发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通话语音数据,所述将需要通过第一蓝牙通信通道发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缓存包括:
在检测到需要通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以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上后,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建立好第二蓝牙通信通道连接之前,对通话进行录音得到缓存的第一数据。
8.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发射器、接收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发射器、接收器被所述处理器调用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切换方法中的步骤。
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用于将需要通过第一蓝牙通信通道发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数据进行缓存;以及用于缓存的所述第一数据发给第三通信设备;
所述将需要外的的第一数据进行缓存是在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需要通过与第三通信设备建立第二蓝牙通信通道以切换到第三通信设备上时执行的;所述第一数据是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建立好第二蓝牙通信通道连接后,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通信通道发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切换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65454.1A CN110267244A (zh) | 2019-04-30 | 2019-04-30 | 通信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65454.1A CN110267244A (zh) | 2019-04-30 | 2019-04-30 | 通信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67244A true CN110267244A (zh) | 2019-09-20 |
Family
ID=67914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65454.1A Withdrawn CN110267244A (zh) | 2019-04-30 | 2019-04-30 | 通信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67244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07223A (zh) * | 2019-12-25 | 2020-05-0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1107600A (zh) * | 2019-12-30 | 2020-05-0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链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113395576A (zh) * | 2021-06-28 | 2021-09-14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场景切换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3852937A (zh) * | 2020-06-28 | 2021-12-28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建立蓝牙连接的方法、装置和车载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034647A1 (en) * | 2015-07-31 | 2017-02-02 | Nintendo Co., Ltd. | Wireless system, wireless device,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having stored therein communication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06658359A (zh) * | 2016-10-12 | 2017-05-10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CN106900079A (zh) * | 2015-12-18 | 2017-06-27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蓝牙连接方法及装置 |
US20180152979A1 (en) * | 2015-05-14 | 2018-05-3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necting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means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technology |
CN109041142A (zh) * | 2018-07-27 | 2018-12-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耳机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9565525A (zh) * | 2016-08-10 | 2019-04-02 | 佳能株式会社 |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以及通信系统 |
-
2019
- 2019-04-30 CN CN201910365454.1A patent/CN110267244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80152979A1 (en) * | 2015-05-14 | 2018-05-3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necting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means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technology |
US20170034647A1 (en) * | 2015-07-31 | 2017-02-02 | Nintendo Co., Ltd. | Wireless system, wireless device,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having stored therein communication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06900079A (zh) * | 2015-12-18 | 2017-06-27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蓝牙连接方法及装置 |
CN109565525A (zh) * | 2016-08-10 | 2019-04-02 | 佳能株式会社 |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以及通信系统 |
CN106658359A (zh) * | 2016-10-12 | 2017-05-10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CN109041142A (zh) * | 2018-07-27 | 2018-12-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耳机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AUDIO,TELEPHONY,AND AUTOMOTIVE WORKING GROUP: "V1.7.2", 《HANDS-FREE BLUETOOTH PROFILE SPECIFICATION》 * |
VERSION 1.1: "BLUETOOTH SPECIFICATION", 《SERIAL PORT PROFILE》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07223A (zh) * | 2019-12-25 | 2020-05-0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1107223B (zh) * | 2019-12-25 | 2021-08-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1107600A (zh) * | 2019-12-30 | 2020-05-0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链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113852937A (zh) * | 2020-06-28 | 2021-12-28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建立蓝牙连接的方法、装置和车载设备 |
CN113395576A (zh) * | 2021-06-28 | 2021-09-14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场景切换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67244A (zh) | 通信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248344A (zh) | 通信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842872A (zh) | 工作模式控制方法、蓝牙耳机、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0234138A (zh) | 通信切换控制方法、通信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0198535A (zh) | 通信切换控制方法、通信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0139258A (zh) | 通信连接方法、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0213749A (zh) | 通信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087223A (zh) | 通信连接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947389A (zh) | 音频切换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098851A (zh) | 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234137A (zh) | 通信控制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248345A (zh) | 通信控制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267361A (zh) | 通信控制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213750A (zh) | 通信控制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121164A (zh) | 通信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880591A (zh) | 一种穿戴设备及穿戴设备控制方法 | |
CN110248343A (zh) | 通信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234099A (zh) | 通信连接方法、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0087222A (zh) | 角色切换控制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113736A (zh) | 通信控制方法、通信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0113481A (zh) | 开启穿戴设备上对应应用的方法、终端、穿戴设备及介质 | |
CN110139256A (zh) | 蓝牙通信控制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139257A (zh) | 通信连接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233871A (zh) | 通信控制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225502A (zh) | 通信控制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0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