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0570B - 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30570B CN110230570B CN201811128648.1A CN201811128648A CN110230570B CN 110230570 B CN110230570 B CN 110230570B CN 201811128648 A CN201811128648 A CN 201811128648A CN 110230570 B CN110230570 B CN 1102305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guide strips
- determining
- lightning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08000025274 Lightning injury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00—Wind motors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1/06—Rotors
- F03D1/0608—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erodynamic shape
- F03D1/0633—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erodynamic shape of the blad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00—Wind motors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1/06—Rotors
- F03D1/065—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 F03D1/0675—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of the blad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30—Lightning prot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凭经验布局导流条导致的防护效果不确定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为:根据历史数据和/或预设规则确定导流条在叶片上的安装区域;根据叶片长度以及风机安装地域的雷电环境补偿因子计算需要的导流条的总长度;根据接闪器位置以及叶片宽度确定导流条在叶片上的安装起点和延伸位置;根据叶片壳体的参数确定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根据安装区域、导流条的总长度、安装起点和延伸位置、以及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确定布局方案后在叶片上布局导流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防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目前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风能的开发和利用。近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风电机组的高度越来越高,机组遭受雷击的概率也越来越大。在整个风电机组中,风机叶片位置最高,因此遭受雷击的概率最大,并且风机叶片由复合材料制备而成,导电性能非常差,如果遭受雷击,便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破坏;遭受雷击后,叶片维修耗时长、成本高,因此最好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叶片遭受雷击后发生严重迫害。
在风机叶片表面安装雷电导流条,能大大增加接闪器的防护范围,从而提高叶片的防雷性能。目前越来越多的叶片已经安装了雷电导流条,并且取得了良好的防护效果。导流条一般为长条状装置,其雷电防护效果与在叶片表面的布局方式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导流条从接闪器向外延伸,延伸的长度、数量、导流条之间的间距等,都会影响最终的防护效果,因此如何确定上述参数并合理布置导流条,是叶片雷电防护设计的关键步骤。目前对于导流条在叶片表面布置,还没有成熟的设计方法,通常是通过经验进行布局,防护效果值得商榷。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凭经验布局导流条导致的防护效果不确定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历史数据和/或预设规则确定导流条在叶片上的安装区域;
根据叶片长度以及风机安装地域的雷电环境补偿因子计算需要的所述导流条的总长度;
根据接闪器位置以及叶片宽度确定所述导流条在所述叶片上的安装起点和延伸位置;
根据所述叶片壳体的参数确定所述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根据所述安装区域、所述导流条的总长度、所述安装起点和延伸位置、以及所述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确定布局方案后在所述叶片上布局所述导流条。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安装区域、所述导流条的总长度、所述安装起点和延伸位置、以及所述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在所述叶片上布局所述导流条,包括:
根据所述布局方案进行仿真和/或试验并根据反馈的结果优化调整所述布局方案;
根据优化调整后的布局方案在所述叶片上布局所述导流条。
可选的,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叶尖x米范围以内、后缘、以及叶片背风面,x不小于2;
相应的,所述根据历史数据和/或预设规则确定导流条在叶片上的安装区域,包括:
确定所述叶片的背风面且在叶尖x米范围之内靠近后缘的区域为所述导流条的安装区域。
可选的,所述历史数据为所述叶片之前遭受雷击的位置分布数据;
相应的,所述根据历史数据和/或预设规则确定导流条在叶片上的安装区域,包括:
确定所述叶片遭受雷击的位置所形成的区域为所述导流条的安装区域。
可选的,根据叶片长度以及风机安装区域的雷电环境补偿因子计算需要的导流条的总长度,包括:
将所述叶片长度以及风机安装区域的雷电环境补偿因子带入以下的公式一计算确定所述导流条的总长度:
可选的,根据接闪器以及叶片的参数确认导流条起点和延伸位置,包括:
将所述接闪器的位置确定为所述导流条的起点;
将所述叶片的宽度带入以下的公式二计算确定所述导流条延所述叶片长度方向延伸时距离后缘的距离;
所述公式二为:Y=20+0.1c;其中,Y表示所述导流条延所述叶片长度方向延伸时距离后缘的距离,c表示所述叶片的宽度,单位均为毫米。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叶片壳体的参数确定所述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包括:
确定所述导流条在所述叶片的宽度方向上设置n条,n不小于2;
将所述叶片壳体的厚度、表面状态系数以及安全因子带入以下的公式三计算确定n条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相邻两条之间的最大间隔:
可选的,所述接闪器包括:铝叶尖或圆形接闪器。
可选的,所述导流条为片段式雷电导流条。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根据历史数据和/ 或预设规则确定导流条在叶片上的安装区域;根据叶片长度以及风机安装地域的雷电环境补偿因子计算需要的所述导流条的总长度;根据接闪器位置以及叶片宽度确定所述导流条在所述叶片上的安装起点和延伸位置;根据所述叶片壳体的参数确定所述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根据所述安装区域、所述导流条的总长度、所述安装起点和延伸位置、以及所述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确定布局方案后在所述叶片上布局所述导流条。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对导流条在风机叶片上的布局进行设计,从而解决现有的凭经验布局导流条导致的防护效果不确定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片段式雷电导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片段式雷电导流条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的风机叶片导流条布局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根据历史数据和/或预设规则确定导流条在叶片上的安装区域;
102、根据叶片长度以及风机安装地域的雷电环境补偿因子计算需要的所述导流条的总长度;
103、根据接闪器位置以及叶片宽度确定所述导流条在所述叶片上的安装起点和延伸位置;
104、根据所述叶片壳体的参数确定所述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105、根据所述安装区域、所述导流条的总长度、所述安装起点和延伸位置、以及所述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确定布局方案后在所述叶片上布局所述导流条。
示例性的,步骤102、103可以认为是确定叶片长度方向上的导流条布局方案,步骤104是确定叶片宽度上的导流条布局方案,步骤105综合叶片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布局方案完成整个叶片的导流条布局方案。
示例性的,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导流条可以是片段式雷电导流条,在种类众多的导流条中,应用最广泛、性能最优、最有前景的是片段式雷电导流条。片段式导流条由一系列薄的导电金属片,用阻性材料互相连接,紧固于复合基带上组成,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片段式雷电导流条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在正常情况下,由于金属片段之间存在间隙,导电通道处于断开状态,整个导流条属于绝缘体;当遭遇雷击时,相邻金属片段两端开始聚集大量电荷,并产生羽毛状的电弧,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金属片段便会击穿上方空气,形成电离通道,雷电流可以经过此通道,传导到引下线。由于雷电流是从导流条上方的空气电离通道传导,并不经过导流条本身,因此不会对导流条自身造成破坏,同时也表面大电流对叶片表面造成损伤。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5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布局方案进行仿真和/或试验并根据反馈的结果优化调整所述布局方案;
根据优化调整后的布局方案在所述叶片上布局所述导流条。
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仿真的方式进行仿真优化调整布局方案的方式以外,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在实验室中对风机叶片实物根据布局方案布局导流条后进行雷击试验进而优化调整所述布局方案的方式,后一种方式通过实物试验的方式直接验证布局方案并优化,效果更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叶尖x米范围以内、后缘、以及叶片背风面,x不小于2;
示例性的,x=2是一个比较优选的数值。风机叶片的尖端距离地面最远,因此最容易遭雷击,绝大多数雷击都发生在叶尖2米以内,因此导流条应优先布置在该区域。叶片后缘壁厚较薄,绝缘强度低,容易被雷电的高电压击穿,因此导流条也应优先考虑后缘在后缘布置。叶片迎风面在气流作用下,与雷电存在相对运动,电弧会向后闪络到达背风面,因此背风面遭受雷击的概率远远大于迎风面。导流条在布置时,可以只在背风面布置。对于一般的风机叶片,导流条主要安装在叶片的叶尖背风面区域,并且靠近后缘的位置。
相应的,步骤101具体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叶片的背风面且在叶尖x米范围之内靠近后缘的区域为所述导流条的安装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历史数据为所述叶片之前遭受雷击的位置分布数据;
一般情况下,导流条应安装在最容易遭受雷击的位置,对于已经运行的机组,可统计历年叶片遭受雷击的位置分布,来确认导流条的安装区域。
相应的,步骤101具体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叶片遭受雷击的位置所形成的区域为所述导流条的安装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2具体可以包括:
将所述叶片长度以及风机安装区域的雷电环境补偿因子带入以下的公式一计算确定所述导流条的总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安装在一般雷电区域的风机机组,b=1,对于高/强雷暴区域的风机机组,b=2,对于海上风机机组,b取值可以适当增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3具体可以包括:
将所述接闪器的位置确定为所述导流条的起点;
将所述叶片的宽度带入以下的公式二计算确定所述导流条延所述叶片长度方向延伸时距离后缘的距离;
所述公式二为:Y=20+0.1c;其中,Y表示所述导流条延所述叶片长度方向延伸时距离后缘的距离,c表示所述叶片的宽度,单位均为毫米。
具体的,导流条起点最好为叶片自身的接闪器,典型的接闪器为铝叶尖和圆形接闪器。由于导流条一般为直线状,而叶片边缘为曲线,实际布置时,可能不容易保证导流条上所有点均与后缘距离为Y,因此在实际操作时,最低要求是只保证导流条起点和终点位置满足距离为Y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4具体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导流条在所述叶片的宽度方向上设置n条,n不小于2;
将所述叶片壳体的厚度、表面状态系数以及安全因子带入以下的公式三计算确定n条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相邻两条之间的最大间隔:
具体的,导流条距离后缘布置,对前缘防护较为薄弱,因此在宽度方向上布置导流条,对前缘进行防护。表面状态系数k不小于1,一般情况下k=1。安全因子s,与叶片壳体厚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取值1.1,当壳体厚度较薄,或前缘雷击严重时,可增加影响因子数值,但不超过1.6。一般情况下,在叶片宽度方向上,布置n=2根导流条,即可满足上述要求。
图4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在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示例图。其中,1表示风机叶片,2表示片段式雷电导流条, 3表示接闪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根据历史数据和/ 或预设规则确定导流条在叶片上的安装区域;根据叶片长度以及风机安装地域的雷电环境补偿因子计算需要的所述导流条的总长度;根据接闪器位置以及叶片宽度确定所述导流条在所述叶片上的安装起点和延伸位置;根据所述叶片壳体的参数确定所述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根据所述安装区域、所述导流条的总长度、所述安装起点和延伸位置、以及所述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确定布局方案后在所述叶片上布局所述导流条。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对导流条在风机叶片上的布局进行设计,从而解决现有的凭经验布局导流条导致的防护效果不确定的问题。
本公开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 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6)
1.一种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历史数据和/或预设规则确定导流条在叶片上的安装区域;
根据叶片长度以及风机安装地域的雷电环境补偿因子计算需要的所述导流条的总长度;
根据接闪器位置以及叶片宽度确定所述导流条在所述叶片上的安装起点和延伸位置;
根据所述叶片壳体的参数确定所述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根据所述安装区域、所述导流条的总长度、所述安装起点和延伸位置、以及所述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确定布局方案后在所述叶片上布局所述导流条;
根据叶片长度以及风机安装区域的雷电环境补偿因子计算需要的导流条的总长度,包括:
将所述叶片长度以及风机安装区域的雷电环境补偿因子带入以下的公式一计算确定所述导流条的总长度:
根据接闪器以及叶片的参数确认导流条起点和延伸位置,包括:
将所述接闪器的位置确定为所述导流条的起点;
将所述叶片的宽度带入以下的公式二计算确定所述导流条延所述叶片长度方向延伸时距离后缘的距离;
所述公式二为:Y=20+0.1c;其中,Y表示所述导流条延所述叶片长度方向延伸时距离后缘的距离,c表示所述叶片的宽度,单位均为毫米;
根据所述叶片壳体的参数确定所述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包括:
确定所述导流条在所述叶片的宽度方向上设置n条,n不小于2;
将所述叶片壳体的厚度、表面状态系数以及安全因子带入以下的公式三计算确定n条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相邻两条之间的最大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安装区域、所述导流条的总长度、所述安装起点和延伸位置、以及所述导流条在叶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在所述叶片上布局所述导流条,包括:
根据所述布局方案进行仿真和/或试验并根据反馈的结果优化调整所述布局方案;
根据优化调整后的布局方案在所述叶片上布局所述导流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叶尖x米范围以内、后缘、以及叶片背风面,x不小于2;
相应的,所述根据历史数据和/或预设规则确定导流条在叶片上的安装区域,包括:
确定所述叶片的背风面且在叶尖x米范围之内靠近后缘的区域为所述导流条的安装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数据为所述叶片之前遭受雷击的位置分布数据;
相应的,所述根据历史数据和/或预设规则确定导流条在叶片上的安装区域,包括:
确定所述叶片遭受雷击的位置所形成的区域为所述导流条的安装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闪器包括:铝叶尖或圆形接闪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条为片段式雷电导流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28648.1A CN110230570B (zh) | 2018-09-27 | 2018-09-27 | 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28648.1A CN110230570B (zh) | 2018-09-27 | 2018-09-27 | 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30570A CN110230570A (zh) | 2019-09-13 |
CN110230570B true CN110230570B (zh) | 2020-09-01 |
Family
ID=67861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28648.1A Active CN110230570B (zh) | 2018-09-27 | 2018-09-27 | 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305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58467B (zh) * | 2021-09-13 | 2023-04-18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电机组叶片的防雷接闪组合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19332A (en) * | 2013-10-17 | 2015-04-22 | Vestas Wind Sys As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s for wind turbine blades |
JP6444797B2 (ja) * | 2015-03-31 | 2018-12-26 | 株式会社東芝 | 風力発電システム |
CN204921262U (zh) * | 2015-08-31 | 2015-12-30 | 西安爱邦电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风机叶片雷电防护的导流条 |
CN107288829B (zh) * | 2017-08-05 | 2019-03-19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一种风力机叶片雷电接闪器设计方法 |
CN108223305B (zh) * | 2017-12-29 | 2021-03-26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风电机组叶片用电极接闪装置 |
-
2018
- 2018-09-27 CN CN201811128648.1A patent/CN11023057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30570A (zh) | 2019-09-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636708U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雷击防护结构 | |
CN106099753B (zh) | 重覆冰地区的无避雷线输电线路设计方法 | |
Munukutla et al. | A practical evaluation of surge arrester placement for transmission line lightning protection | |
CN105242133B (zh) | 一种改进配电线路雷电跳闸率计算方法 | |
CN105243176B (zh) | 一种110kV/220kV输电线路最优化配置避雷器的图形分析法 | |
CN110309527A (zh) | 一种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架空配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方法 | |
CN111740349B (zh) | 一种配电网的架空地线配置方法和架空地线 | |
CN112529398B (zh) | 一种高海拔山区风电场集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估算方法 | |
CN102298105A (zh) | 一种线路雷电绕击性能校核方法 | |
CN110230570B (zh) | 风机叶片上布局导流条的方法 | |
CN102680837A (zh) | 输电线路周边配电线路感应雷跳闸风险评估方法与装置 | |
JP5789826B2 (ja) | 風車の避雷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3312682B (zh) | 考虑风力发电机屏蔽作用的集电线路绕击闪络率计算方法 | |
CN105929264B (zh) | 一种750kV输电线路雷电绕击性能评估方法 | |
CN118114973A (zh) | 一种输电线路雷击风险评估方法、系统及介质 | |
CN206707942U (zh) | 一种风机的防雷装置 | |
CN104682305A (zh) | 一种城区10kV配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方法 | |
CN116298608A (zh) | 集电线路受风力发电机影响的直击雷跳闸率计算方法 | |
CN108425811B (zh) | 一种风机叶片防雷系统 | |
Trotsenko et al. | Overview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estimation of lightning shielding performance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 |
CN110222430A (zh) | 一种10kV配电线路防雷方法 | |
Jiang et al. | Experimental Study on Lightning Attachment Manner of the ice-melting Wind Turbine Blades | |
CN109460602A (zh) | 基于大数据和神经网络的架空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方法 | |
CN102680834A (zh) | 低压配电线路避雷器感应雷保护范围评估方法与装置 | |
Ren et al. |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line system simulation models with line arresters and its applic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04 Address after: Building B4, military civilian integration industrial park, 176 Biyuan 2nd Road, hi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75 Applicant after: XI'AN AIRBORNE ELECTROMAGNET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75 East First Floor, No. 35 Zhangba West Road, Xi'an High-tech Zone,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iong Xiu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