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1586A - 一种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及方法、自动化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及方法、自动化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21586A CN110221586A CN201910531447.4A CN201910531447A CN110221586A CN 110221586 A CN110221586 A CN 110221586A CN 201910531447 A CN201910531447 A CN 201910531447A CN 110221586 A CN110221586 A CN 1102215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 module
- assembly
- conveyor belt
- pro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7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quality surveillance of production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252—Scheduling production, machining, job shop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装配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及方法、自动化装配装置,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设置有主控模块、分控模块、供料模块、检测模块、装配模块、外观检测模块,外观检测模块连接有用于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的报警模块。本发明通过增加的与主控计算机连接的多个分控模块,可以分别对不同的受控部件进行单独控制,减轻了主控模块的负担,提高了主控计算机的协调处理能力,提高了容错率,降低了发生影响整体生产的故障的几率;而且通过增设的外观检测模块可以在产品装配完成后实时的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并可进行及时报警,提高了质检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装配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及方法、自动化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人的视觉、触觉等感觉通过大脑智慧的引导,在装配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据相关资料显示,传统的工业生产中,从事装配工作的操作人员占全部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半数以上,而且通过对典型产品所需要的装配工时统计发现,装配工序所用的时间占总生产时间的以上,花费在装配生产线上的成本支出占生产总成本的以上。因此,现代工业的发展必须解决自动装配技术的瓶颈,实现自动装配技术的跨越发展,让其成为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助推器。在现有自动化装配流水线中,只通过一个整体的控制器对整体进行控制,协调性差,故障率高;而且不能对装配完成的产品进行实时的自动检测,需要移动到专门的检测工序,效率低下。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现有自动化装配流水线中,只通过一个整体的控制器对整体进行控制,协调性差,故障率高;而且不能对装配完成的产品进行实时的自动检测,需要移动到专门的检测工序,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及方法自动化装配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包括:
主控模块,用于通过主控计算机对装配生产线的多个设备进行整体协调控制;
分控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主控计算机的指令,通过多个处理器对不同设备进行单独控制;
供料模块,与分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传送带为装配设备进行供料,方便对产品进行装配组装;
检测模块,与分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多个传感器对物料的位置和状态进行检测;
装配模块,与分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处理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对各个驱动组件进行控制,实现对产品的装配;
外观检测模块,与分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图像识别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
进一步,所述主控模块包括:
预设单元,用于通过触摸操作屏或控制键盘对主控计算机的控制参数进行设置;
调控单元,用于根据控制参数,将不同功能的控制指令传送到不同的控制端。
进一步,所述分控模块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的主控计算机的控制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并根据控制信号生成控制指令;
输出单元,用于将控制指令传输到对应的受控部件,实现对不同受控部件的控制。
进一步,所述外观检测模块包括:
图像存储单元,用于通过存储器对合格产品的图像进行预存;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通过摄像头对装配完成的产品的图像进行采集;
图像对比单元,用于通过处理器利用预设的图像识别算法对采集的图像数据与预存的合格产品图像进行对比,得到最终的图像识别结果。
进一步,所述外观检测模块连接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
本发明的另一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装配控制方法,所述自动化装配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一,通过触摸操作屏或控制键盘对主控计算机的控制参数进行设置,将不同功能的控制指令传送到不同的受控部件的控制端;
步骤二,各个受控部件的控制处理器根据主控计算机发送的控制参数对各个受控部件的运行进行控制;
步骤三,通过传送带为装配设备进行供料,通过传送带侧面设置的位置传感器对物料的传送位置进行检测,并根据产品装配组装的进程对传送带的运转进行控制;
步骤四,通过处理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对各个驱动组件进行控制,实现对产品的装配;
步骤五,通过摄像头对装配完成的产品的图像进行采集,并利用预设的图像识别算法对采集的图像数据与预存的合格产品图像进行对比,得到最终的图像识别结果;
步骤六,当组装完成的产品外观检测合格时,直接通过传送带传送到收纳盒中进行收集,当检测不合格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剔除。
本发明的另一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自动化装配控制方法的自动化装配装置,所述自动化装配装置设置有传送带、收纳盒、驱动电机、底座、左侧支架、右侧支架、左侧固定滚轮和右侧固定滚轮;所述传送带被左侧固定滚轮、右侧固定滚轮、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固定成梯形;所述收纳盒为亚克力材质的矩形容器;
进一步,所述自动化装配装置在传送带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自动装配设备,所述传送带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与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末端上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部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摄像头,摄像头侧面设置有补光灯,所述检测箱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检测箱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声光传感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增加的与主控计算机连接的多个分控模块,可以分别对不同的受控部件进行单独控制,减轻了主控模块的负担,提高了主控计算机的协调处理能力,提高了容错率,降低了发生影响整体生产的故障的几率;而且通过增设的外观检测模块可以在产品装配完成后实时的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并可进行及时报警,提高了质检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装配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装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左侧固定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送带;2、收纳盒;3、驱动电机;4、底座;5、左侧支架;6右侧支架;7、左侧固定滚轮;8、右侧固定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包括:
主控模块101,用于通过主控计算机对装配生产线的多个设备进行整体协调控制。
分控模块102,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主控计算机的指令,通过多个处理器对不同设备进行单独控制。
供料模块103,与分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传送带为装配设备进行供料,方便对产品进行装配组装。
检测模块104,与分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多个传感器对物料的位置和状态进行检测。
装配模块105,与分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处理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对各个驱动组件进行控制,实现对产品的装配。
外观检测模块106,与分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图像识别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
进一步,所述主控模块101包括:
预设单元,用于通过触摸操作屏或控制键盘对主控计算机的控制参数进行设置。
调控单元,用于根据控制参数,将不同功能的控制指令传送到不同的控制端。
进一步,所述分控模块102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的主控计算机的控制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并根据控制信号生成控制指令。
输出单元,用于将控制指令传输到对应的受控部件,实现对不同受控部件的控制。
进一步,所述外观检测模块106包括:
图像存储单元,用于通过存储器对合格产品的图像进行预存。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通过摄像头对装配完成的产品的图像进行采集。
图像对比单元,用于通过处理器利用预设的图像识别算法对采集的图像数据与预存的合格产品图像进行对比,得到最终的图像识别结果。
进一步,所述外观检测模块106连接有报警模块107,所述报警模块107用于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另一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装配控制方法,所述自动化装配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S201,通过触摸操作屏或控制键盘对主控计算机的控制参数进行设置,将不同功能的控制指令传送到不同的受控部件的控制端。
S202,各个受控部件的控制处理器根据主控计算机发送的控制参数对各个受控部件的运行进行控制。
S203,通过传送带为装配设备进行供料,通过传送带侧面设置的位置传感器对物料的传送位置进行检测,并根据产品装配组装的进程对传送带的运转进行控制。
S204,通过处理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对各个驱动组件进行控制,实现对产品的装配。
S205,通过摄像头对装配完成的产品的图像进行采集,并利用预设的图像识别算法对采集的图像数据与预存的合格产品图像进行对比,得到最终的图像识别结果。
S206,当组装完成的产品外观检测合格时,直接通过传送带传送到收纳盒中进行收集,当检测不合格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剔除。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另一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自动化装配控制方法的自动化装配装置,所述自动化装配装置包括:
传送带1、收纳盒2、驱动电机3、底座4、左侧支架5、右侧支架6、左侧固定滚轮7、右侧固定滚轮8。
传送带1被左侧固定滚轮7、右侧固定滚轮8、左侧支架5和右侧支架6固定成梯形。收纳盒2为亚克力材质的矩形容器。
进一步,自动化装配装置在传送带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自动装配设备,传送带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与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传送带末端上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部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摄像头,摄像头侧面设置有补光灯,所述检测箱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检测箱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声光传感器。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包括:
主控模块,用于通过主控计算机对装配生产线的多个设备进行整体协调控制;
分控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主控计算机的指令,通过多个处理器对不同设备进行单独控制;
供料模块,与分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传送带为装配设备进行供料,方便对产品进行装配组装;
检测模块,与分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多个传感器对物料的位置和状态进行检测;
装配模块,与分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处理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对各个驱动组件进行控制,实现对产品的装配;
外观检测模块,与分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图像识别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
预设单元,用于通过触摸操作屏或控制键盘对主控计算机的控制参数进行设置;
调控单元,用于根据控制参数,将不同功能的控制指令传送到不同的控制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控模块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的主控计算机的控制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并根据控制信号生成控制指令;
输出单元,用于将控制指令传输到对应的受控部件,实现对不同受控部件的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检测模块包括:
图像存储单元,用于通过存储器对合格产品的图像进行预存;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通过摄像头对装配完成的产品的图像进行采集;
图像对比单元,用于通过处理器利用预设的图像识别算法对采集的图像数据与预存的合格产品图像进行对比,得到最终的图像识别结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检测模块连接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装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装配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一,通过触摸操作屏或控制键盘对主控计算机的控制参数进行设置,将不同功能的控制指令传送到不同的受控部件的控制端;
步骤二,各个受控部件的控制处理器根据主控计算机发送的控制参数对各个受控部件的运行进行控制;
步骤三,通过传送带为装配设备进行供料,通过传送带侧面设置的位置传感器对物料的传送位置进行检测,并根据产品装配组装的进程对传送带的运转进行控制;
步骤四,通过处理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对各个驱动组件进行控制,实现对产品的装配;
步骤五,通过摄像头对装配完成的产品的图像进行采集,并利用预设的图像识别算法对采集的图像数据与预存的合格产品图像进行对比,得到最终的图像识别结果;
步骤六,当组装完成的产品外观检测合格时,直接通过传送带传送到收纳盒中进行收集,当检测不合格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剔除。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装配装置设置有传送带、收纳盒、驱动电机、底座、左侧支架、右侧支架、左侧固定滚轮和右侧固定滚轮;所述传送带被左侧固定滚轮、右侧固定滚轮、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固定成梯形;所述收纳盒为亚克力材质的矩形容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化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装配装置在传送带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自动装配设备,所述传送带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与处理器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化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末端上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部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摄像头,摄像头侧面设置有补光灯,所述检测箱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检测箱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声光传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31447.4A CN110221586A (zh) | 2019-06-19 | 2019-06-19 | 一种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及方法、自动化装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31447.4A CN110221586A (zh) | 2019-06-19 | 2019-06-19 | 一种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及方法、自动化装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21586A true CN110221586A (zh) | 2019-09-10 |
Family
ID=67817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31447.4A Pending CN110221586A (zh) | 2019-06-19 | 2019-06-19 | 一种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及方法、自动化装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2158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07588A1 (zh) * | 2020-07-08 | 2022-0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装配设备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
CN115273643A (zh) * | 2022-07-29 | 2022-11-01 | 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制造演示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3867A (zh) * | 2013-03-22 | 2013-06-19 | 长兴精盛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蓄电池极群自动装配控制系统 |
US20160151916A1 (en) * | 2014-12-02 | 2016-06-02 | Fanu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articles by using robot |
CN107992032A (zh) * | 2017-12-27 | 2018-05-04 | 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身控制器在线式全自动装配检测设备 |
CN109445387A (zh) * | 2018-10-29 | 2019-03-08 |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计算平台自动生产线以及计算平台自动生产方法 |
CN109877061A (zh) * | 2019-03-28 | 2019-06-14 | 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 | 一种产品检测分拣控制系统和方法 |
-
2019
- 2019-06-19 CN CN201910531447.4A patent/CN11022158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3867A (zh) * | 2013-03-22 | 2013-06-19 | 长兴精盛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蓄电池极群自动装配控制系统 |
US20160151916A1 (en) * | 2014-12-02 | 2016-06-02 | Fanu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articles by using robot |
CN107992032A (zh) * | 2017-12-27 | 2018-05-04 | 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身控制器在线式全自动装配检测设备 |
CN109445387A (zh) * | 2018-10-29 | 2019-03-08 |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计算平台自动生产线以及计算平台自动生产方法 |
CN109877061A (zh) * | 2019-03-28 | 2019-06-14 | 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 | 一种产品检测分拣控制系统和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07588A1 (zh) * | 2020-07-08 | 2022-0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装配设备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
US11890707B2 (en) * | 2020-07-08 | 2024-02-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evice assembling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15273643A (zh) * | 2022-07-29 | 2022-11-01 | 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制造演示方法 |
CN115273643B (zh) * | 2022-07-29 | 2024-04-30 | 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制造演示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72724B (zh) | 一种铸件重点表面及内部缺陷的柔性检测分析系统 | |
CN102353683B (zh)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纸书外观及装配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
CN108465648A (zh)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磁芯自动分拣系统 | |
CN103406286B (zh) | 一种基于LabVIEW的水果外部品质在线分级方法 | |
CN103230875A (zh) | 薄型片材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
CN110221586A (zh) | 一种自动化装配控制系统及方法、自动化装配装置 | |
CN102749881A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气门组装配过程的防错监控系统及方法 | |
CN203648860U (zh) | 一种ccd自动检测机 | |
CN204255878U (zh) | 软袋非接触式在线灯检机 | |
CN105510805A (zh) | 芯片自动检测装置 | |
CN1959767B (zh) | 基于网络控制的柔性自动生产线的实践教学系统 | |
CN204465732U (zh) | 一种在线式视觉质量检测机 | |
CN118305101A (zh) | 一种自动化轴承缺陷检测系统及方法 | |
WO2023045037A1 (zh) | 自动化分拣系统和方法 | |
CN203380121U (zh) | 一种遥控器检测装置 | |
CN204631601U (zh) | 智能空间堆叠式装配机器人生产线 | |
CN104820417B (zh) | 智能空间堆叠式装配机器人生产线 | |
CN103170460B (zh) | 一种自动检测机 | |
CN205262985U (zh) | 一种硅片破损检测设备 | |
CN209334507U (zh) | 一种自动滚圆机 | |
CN202632063U (zh) | 一种aoi控制系统 | |
CN109254009B (zh) | 一种钉卷工段压花实时检测处理系统 | |
CN205881927U (zh) | 一种明场光线下高精度硅片检测系统 | |
CN208912581U (zh) | 一种智能机器人分拣工作站 | |
CN206631958U (zh) | 光伏组件铝边框全自动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