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8329B - 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08329B CN110208329B CN201910547715.1A CN201910547715A CN110208329B CN 110208329 B CN110208329 B CN 110208329B CN 201910547715 A CN201910547715 A CN 201910547715A CN 110208329 B CN110208329 B CN 1102083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grouting
- compactness
- detection
- steel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 G01N27/0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a liqui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包括五个步骤,其针对套筒灌浆的密实度尚无方便快捷的便于现场实施的无损检测方法而提出,步骤简单,方便快捷,容易实现,尤其可以满足现场即可实施的无损检测,对于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不合格的可进行现场实施补救措施,可向套筒内部继续灌浆,直至灌浆密实度检测合格,不仅可节约施工成本,还能保证现场的施工质量,为装配式建筑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装配式建筑更好的发展更是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操控显示部、母连接头、八根金属线以及三个定位环,可以帮助检测人员准确判定套筒内部的灌浆密实度是否合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
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是最主要的装配式构件连接方式(套筒预埋在预制构件内,连接钢筋预埋在现浇混凝土基面内,连接时将钢筋插入套筒,并对套筒内及空隙注浆形成稳固的连接体),套筒灌浆的密实度直接影响连接体的结构性能,目前针对套筒灌浆的密实度尚无方便快捷的便于现场实施的无损检测方法,为此提出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及装置,其针对套筒灌浆的密实度尚无方便快捷的便于现场实施的无损检测方法而提出,为装配式建筑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八根金属线的上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母连接头内部的八个金属插管相串联连接,再将三个定位环等距离套装在第一钢筋的外部,再将八根金属线环向等角度安装在三个定位环的内部;
步骤二、将三个定位环连同第一钢筋安装在套筒的底端内部,且保证第一钢筋的底端裸露在套筒的底端外部,同时将母连接头穿过出浆口裸露在套筒的外部;
步骤三、将第一端盖套装在第一钢筋的外部,并固定安装在套筒的底端外部,再将第二钢筋通过第二端盖固定安装在套筒的上端内部,且保证第二钢筋的上端裸露在套筒的上端外部;
步骤四、将套筒水平放置,同时保持注浆口和出浆口处于竖直方向,将母连接头放置在高于出浆口的位置,然后通过注浆口向套筒的内部灌浆,灌浆的同时利用震动设备对套筒进行震动,直至灌浆液从出浆口均匀的冒出即可停止灌浆;
步骤五、将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操控显示部开机,并将公连接头上的八个金属插针插入母连接头内部的八个金属插管中,然后通过操作触控显示屏对套筒内部的灌浆密实度进行检测,检测操控显示部将检测的八个相邻两根金属线之间的电学参数通过触控显示屏显示出来用于供检测人员判定套筒内部的灌浆密实度是否合格,在检测完毕后,将公连接头拔掉,将检测操控显示部关机,最后将母连接头放入出浆口的内部即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针对套筒灌浆的密实度尚无方便快捷的便于现场实施的无损检测方法而提出,步骤简单,方便快捷,容易实现,不需要对套筒进行切割破坏即可对其内部的灌浆密实度进行检测,尤其可以满足现场即可实施的无损检测,对于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不合格的可进行现场实施补救措施,可向套筒内部继续灌浆,直至灌浆密实度检测合格,不仅可节约施工成本,还能保证现场的施工质量,为装配式建筑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装配式建筑更好的发展更是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进一步的,在步骤五中所述的电学参数为电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相邻两根金属线之间的电流的差异更能体现出套筒内部灌浆密实度的好坏,在套筒内部灌浆密实度比较均匀,灌浆密实无孔隙、气泡的情况下,相邻两根金属线之间的电阻会比较接近,在其外部施加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根金属线之间的电流就会比较接近,一旦在套筒内部灌浆存在孔隙、气泡的情况下,相邻两根金属线之间的电阻差异会比较大,相邻两根金属线之间的电流差异就会比较大,采用电流参数进行判定套筒内部灌浆密实度的好坏比较科学合理。
进一步的,在步骤四中所述的震动设备为震动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套筒内部灌浆的同时利用震动泵为套筒提供震动,可有效避免套筒内部的灌浆中出现孔隙、气泡,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二钢筋均为螺纹钢筋,且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二钢筋的长度均不小于1.5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均采用螺纹钢筋,这样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配合套筒灌浆会连接的更加牢固,上述提出的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中的施工方式也是针对于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的长度均不小于1.5米的情况进行提出的,这样可以降低施工难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操控显示部、母连接头、八根金属线以及三个定位环;
所述检测操控显示部包括外壳、后盖、蓄电池、安装板、八个传感器、控制器、触控显示屏、电源开关、复位按钮、传输线以及公连接头,所述后盖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后部,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安装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八个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触控显示屏和所述电源开关以及所述复位按钮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前部,所述传输线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一侧面上,所述公连接头电连接在所述传输线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线与八个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控制器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还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串联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串联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蓄电池之间,所述复位按钮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传输线由八根铜线制成,且八根所述铜线分别与八个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公连接头上固定安装有八个分别与八根所述铜线相连接的金属插针,所述母连接头的内部设有八个金属插管,且八个所述金属插管分别通过导线与八根所述金属线电连接,八根所述金属线环向等角度安装在三个所述定位环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装置,其检测操控显示部可重复使用,且操作比较简单,通过八个传感器和控制器可方便地精确检测出八根相邻两根金属线之间的电阻,并且可通过触控显示屏显示出八根相邻两根金属线之间的电阻数值,便于检测人员根据显示的电阻数值判定套筒内部的灌浆密实度是否合格,其次,三个定位环不仅可防止第一钢筋在套筒的内部倾斜,同时可保证八根金属线能够均匀分布,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前部还嵌入式安装有喇叭,所述喇叭的电控端通过串口线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且所述喇叭的接线端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串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喇叭用于报警使用,在数据异常时可发出报警声用于提示检测人员检测结果不合格,同时喇叭也可用于语音播报,可方便的通过语音播报通知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是否合格。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定位环的内部均开设有八个用于安装所述金属线的安装孔,且每个所述定位环的内部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穿过灌浆的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的开设,使得金属线安装比较方便,通槽的开设可保证灌浆能够顺利通过定位环。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以及所述后盖的表面上均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20-30份、碳酸钙粉末8-12份、二氧化钛粉末10-12份、丙烯酸乳液18-25份、云母粉8-10份、聚氨酯8-12份、醇酯十二2-4份、三乙醇胺2-4份、乳化硅油2-4份和乙醇30-50份;
S1、将称量好的丙烯酸乳液、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15-20min,搅拌速度为500-600r/min,制得混合溶液;
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二氧化钛粉末、云母粉和聚氨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n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18-25min,将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600-800r/min,温度设置为60-80℃,在搅拌停止后冷却至25-30℃,采用100目的不锈钢钢丝过滤网进行过滤,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S4、将外壳以及后盖的表面利用无尘布蘸取酒精擦拭干净并晾干;
S5、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地喷涂在晾干后的外壳以及后盖的表面;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外壳以及后盖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0-100℃,干燥时间为20-40min,即在外壳以及后盖的表面制得防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防水、防滑、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外壳以及后盖的防腐、防水、防滑、抗老化的性能,从而增加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出的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针对套筒灌浆的密实度尚无方便快捷的便于现场实施的无损检测方法而提出,步骤简单,方便快捷,容易实现,不需要对套筒进行切割破坏即可对其内部的灌浆密实度进行检测,尤其可以满足现场即可实施的无损检测,对于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不合格的可进行现场实施补救措施,可向套筒内部继续灌浆,直至灌浆密实度检测合格,不仅可节约施工成本,还能保证现场的施工质量,为装配式建筑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装配式建筑更好的发展更是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本发明,提出的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装置,其检测操控显示部可重复使用,且操作比较简单,通过八个传感器和控制器可方便地精确检测出八根相邻两根金属线之间的电阻,并且可通过触控显示屏显示出八根相邻两根金属线之间的电阻数值,便于检测人员根据显示的电阻数值判定套筒内部的灌浆密实度是否合格;
3、本发明,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防水、防滑、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外壳以及后盖的防腐、防水、防滑、抗老化的性能,从而增加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时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时的拆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套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实施方式的金属线与定位环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定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定位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定位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操控显示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操控显示部的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检测操控显示部;2、套筒;3、第二钢筋;4、第一钢筋;5、第二端盖;6、第一端盖;7、注浆口;8、出浆口;9、公连接头;10、传输线;11、母连接头;12、定位环;13、金属线;14、安装孔;15、通槽;16、外壳;17、后盖;18、安装板;19、蓄电池;20、传感器;21、控制器;22、喇叭;23、触控显示屏;24、电源开关;25、复位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八根金属线13的上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母连接头11内部的八个金属插管相串联连接,再将三个定位环12等距离套装在第一钢筋4的外部,再将八根金属线13环向等角度安装在三个定位环12的内部;
步骤二、将三个定位环12连同第一钢筋4安装在套筒2的底端内部,且保证第一钢筋4的底端裸露在套筒2的底端外部,同时将母连接头11穿过出浆口8裸露在套筒2的外部;
步骤三、将第一端盖6套装在第一钢筋4的外部,并固定安装在套筒2的底端外部,再将第二钢筋3通过第二端盖5固定安装在套筒2的上端内部,且保证第二钢筋3的上端裸露在套筒2的上端外部;
步骤四、将套筒2水平放置,同时保持注浆口7和出浆口8处于竖直方向,将母连接头11放置在高于出浆口8的位置,然后通过注浆口7向套筒2的内部灌浆,灌浆的同时利用震动设备对套筒2进行震动,直至灌浆液从出浆口8均匀的冒出即可停止灌浆;
步骤五、将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操控显示部1开机,并将公连接头9上的八个金属插针插入母连接头11内部的八个金属插管中,然后通过操作触控显示屏23对套筒2内部的灌浆密实度进行检测,检测操控显示部1将检测的八个相邻两根金属线13之间的电学参数通过触控显示屏23显示出来用于供检测人员判定套筒2内部的灌浆密实度是否合格,在检测完毕后,将公连接头9拔掉,将检测操控显示部1关机,最后将母连接头11放入出浆口8的内部即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针对套筒灌浆的密实度尚无方便快捷的便于现场实施的无损检测方法而提出,步骤简单,方便快捷,容易实现,不需要对套筒2进行切割破坏即可对其内部的灌浆密实度进行检测,尤其可以满足现场即可实施的无损检测,对于套筒2灌浆密实度检测不合格的可进行现场实施补救措施,可向套筒2内部继续灌浆,直至灌浆密实度检测合格,不仅可节约施工成本,还能保证现场的施工质量,为装配式建筑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装配式建筑更好的发展更是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较佳地,在步骤五中所述的电学参数为电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相邻两根金属线13之间的电流的差异更能体现出套筒2内部灌浆密实度的好坏,在套筒2内部灌浆密实度比较均匀,灌浆密实无孔隙、气泡的情况下,相邻两根金属线13之间的电阻会比较接近,在其外部施加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根金属线13之间的电流就会比较接近,一旦在套筒2内部灌浆有孔隙、气泡的情况下,相邻两根金属线13之间的电阻差异会比较大,相邻两根金属线之间的电流差异就会比较大,采用电阻参数进行判定套筒2内部灌浆密实度的好坏比较科学合理。
较佳地,在步骤四中所述的震动设备为震动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套筒2内部灌浆的同时利用震动泵为套筒2提供震动,可有效避免套筒2内部的灌浆中出现孔隙、气泡,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较佳地,所述第一钢筋4与所述第二钢筋3均为螺纹钢筋,且所述第一钢筋4与所述第二钢筋3的长度均不小于1.5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钢筋4与第二钢筋3均采用螺纹钢筋,这样第一钢筋4与第二钢筋3配合套筒2灌浆会连接的更加牢固,上述提出的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中的施工方式也是针对于第一钢筋4与第二钢筋3的长度均不小于1.5米的情况进行提出的,这样可以降低施工难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检测操控显示部1、母连接头11、八根金属线13以及三个定位环12;
如图1、9和10所示,所述检测操控显示部1包括外壳16、后盖17、蓄电池19、安装板18、八个传感器20、控制器21、触控显示屏23、电源开关24、复位按钮25、传输线10以及公连接头9,所述后盖17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6的后部,所述蓄电池19和所述安装板18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6的内部,八个所述传感器20和所述控制器21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8上,所述触控显示屏23和所述电源开关24以及所述复位按钮25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6的前部,所述传输线10固定在所述外壳16的一侧面上,所述公连接头9电连接在所述传输线10远离所述外壳16的一端,所述控制器21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线与八个所述传感器20的信号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23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控制器21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1还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19串联连接,所述电源开关24串联在所述控制器21与所述蓄电池19之间,所述复位按钮25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21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如图1-3、5和10-11所示,所述传输线10由八根铜线制成,且八根所述铜线分别与八个所述传感器20电连接,所述公连接头9上固定安装有八个分别与八根所述铜线相连接的金属插针,所述母连接头11的内部设有八个金属插管,且八个所述金属插管分别通过导线与八根所述金属线13电连接,八根所述金属线13环向等角度安装在三个所述定位环12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装置,其检测操控显示部1可重复使用,且操作比较简单,通过八个传感器20和控制器21可方便地精确检测出八根相邻两根金属线13之间的电阻,并且可通过触控显示屏23显示出八根相邻两根金属线13之间的电阻数值,便于检测人员根据显示的电阻数值判定套筒2内部的灌浆密实度是否合格,其次,三个定位环12不仅可防止第一钢筋4在套筒2的内部倾斜,同时可保证八根金属线13能够均匀分布,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较佳地,如图9所示,所述外壳16的前部还嵌入式安装有喇叭22,所述喇叭22的电控端通过串口线与所述控制器21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且所述喇叭22的接线端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19串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喇叭22用于报警使用,在数据异常时可发出报警声用于提示检测人员检测结果不合格,同时喇叭22也可用于语音播报,可方便的通过语音播报通知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是否合格。
较佳地,如图6-8所示,每个所述定位环12的内部均开设有八个用于安装所述金属线13的安装孔14,且每个所述定位环12的内部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穿过灌浆的通槽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14的开设,使得金属线13安装比较方便,通槽15的开设可保证灌浆能够顺利通过定位环12。
制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21可选用型号为TMS320F2812的DSP控制器,八个所述传感器20均可选用安科瑞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销售的型号为ACTDS-DV的霍尔电流传感器,所述震动泵可选用带有震动头的混凝土震动泵。
本实施例还提供两组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组检测数据:
第二组检测数据:
从上述两组检测数据可知,第一组测试结果表明套筒内部灌浆密实度比较均匀,无孔隙、气泡的情况出现;第二组测试结果表明套筒内部灌浆密实度差异较大,存在孔隙、气泡的情况出现,需要进行采取补救措施。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外壳16以及所述后盖17的表面上均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20份、碳酸钙粉末8份、二氧化钛粉末10份、丙烯酸乳液18份、云母粉8份、聚氨酯8份、醇酯十二2份、三乙醇胺2份、乳化硅油2份和乙醇30份;
S1、将称量好的丙烯酸乳液、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15min,搅拌速度为500r/min,制得混合溶液;
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二氧化钛粉末、云母粉和聚氨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n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18min,将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600r/min,温度设置为60℃,在搅拌停止后冷却至25-30℃,采用100目的不锈钢钢丝过滤网进行过滤,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S4、将外壳16以及后盖17的表面利用无尘布蘸取酒精擦拭干净并晾干;
S5、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地喷涂在晾干后的外壳16以及后盖17的表面;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外壳16以及后盖17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20min,即在外壳16以及后盖17的表面制得防护层。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护层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25份、碳酸钙粉末10份、二氧化钛粉末11份、丙烯酸乳液22份、云母粉9份、聚氨酯10份、醇酯十二3份、三乙醇胺3份、乳化硅油3份和乙醇40份;
S1、将称量好的丙烯酸乳液、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18min,搅拌速度为550r/min,制得混合溶液;
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二氧化钛粉末、云母粉和聚氨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n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2min,将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00r/min,温度设置为70℃,在搅拌停止后冷却至25-30℃,采用100目的不锈钢钢丝过滤网进行过滤,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S4、将外壳16以及后盖17的表面利用无尘布蘸取酒精擦拭干净并晾干;
S5、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地喷涂在晾干后的外壳16以及后盖17的表面;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外壳16以及后盖17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90℃,干燥时间为30min,即在外壳16以及后盖17的表面制得防护层。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护层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30份、碳酸钙粉末12份、二氧化钛粉末12份、丙烯酸乳液25份、云母粉10份、聚氨酯12份、醇酯十二4份、三乙醇胺4份、乳化硅油4份和乙醇50份;
S1、将称量好的丙烯酸乳液、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0min,搅拌速度为600r/min,制得混合溶液;
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二氧化钛粉末、云母粉和聚氨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n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5min,将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800r/min,温度设置为80℃,在搅拌停止后冷却至25-30℃,采用100目的不锈钢钢丝过滤网进行过滤,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S4、将外壳16以及后盖17的表面利用无尘布蘸取酒精擦拭干净并晾干;
S5、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地喷涂在晾干后的外壳16以及后盖17的表面;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外壳16以及后盖17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40min,即在外壳16以及后盖17的表面制得防护层。
将实施例1-4中的外壳16以及后盖17组装后的组装体完全没入水中测试50小时结果如下表:
实施例 | 测试结果 |
实施例1 | 组装体的内部进满了水 |
实施例2 | 组装体的内部有轻微进水现象 |
实施例3 | 组装体的内部有轻微进水现象 |
实施例4 | 组装体的内部没有进水现象 |
从上表测试结果比较分析可知实施例4为最优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防水、防滑、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外壳16以及后盖17的防腐、防水、防滑、抗老化的性能,从而增加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该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机装置,在套筒2内部灌浆密实度比较均匀,灌浆密实无孔隙、气泡的情况下,相邻两根金属线13之间的电阻会比较接近,在其外部施加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根金属线13之间的电流就会比较接近,一旦在套筒2内部灌浆有孔隙、气泡的情况下,相邻两根金属线13之间的电阻差异会比较大,因此可以采用相邻两根金属线13之间的电流参数进行判定套筒2内部灌浆密实度的好坏。
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八根金属线(13)的上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母连接头(11)内部的八个金属插管相串联连接,再将三个定位环(12)等距离套装在第一钢筋(4)的外部,再将八根金属线(13)环向等角度安装在三个定位环(12)的内部;
步骤二、将三个定位环(12)连同第一钢筋(4)安装在套筒(2)的底端内部,且保证第一钢筋(4)的底端裸露在套筒(2)的底端外部,同时将母连接头(11)穿过出浆口(8)裸露在套筒(2)的外部;
步骤三、将第一端盖(6)套装在第一钢筋(4)的外部,并固定安装在套筒(2)的底端外部,再将第二钢筋(3)通过第二端盖(5)固定安装在套筒(2)的上端内部,且保证第二钢筋(3)的上端裸露在套筒(2)的上端外部;
步骤四、将套筒(2)水平放置,同时保持注浆口(7)和出浆口(8)处于竖直方向,将母连接头(11)放置在高于出浆口(8)的位置,然后通过注浆口(7)向套筒(2)的内部灌浆,灌浆的同时利用震动设备对套筒(2)进行震动,直至灌浆液从出浆口(8)均匀的冒出即可停止灌浆;
步骤五、将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操控显示部(1)开机,并将公连接头(9)上的八个金属插针插入母连接头(11)内部的八个金属插管中,然后通过操作触控显示屏(23)对套筒(2)内部的灌浆密实度进行检测,检测操控显示部(1)将检测的八个相邻两根金属线(13)之间的电学参数通过触控显示屏(23)显示出来用于供检测人员判定套筒(2)内部的灌浆密实度是否合格,在检测完毕后,将公连接头(9)拔掉,将检测操控显示部(1)关机,最后将母连接头(11)放入出浆口(8)的内部即可;
在步骤五中所述的电学参数为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所述的震动设备为震动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4)与所述第二钢筋(3)均为螺纹钢筋,且所述第一钢筋(4)与所述第二钢筋(3)的长度均不小于1.5米。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操控显示部(1)、母连接头(11)、八根金属线(13)以及三个定位环(12);
所述检测操控显示部(1)包括外壳(16)、后盖(17)、蓄电池(19)、安装板(18)、八个传感器(20)、控制器(21)、触控显示屏(23)、电源开关(24)、复位按钮(25)、传输线(10)以及公连接头(9),所述后盖(17)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6)的后部,所述蓄电池(19)和所述安装板(18)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6)的内部,八个所述传感器(20)和所述控制器(21)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8)上,所述触控显示屏(23)和所述电源开关(24)以及所述复位按钮(25)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6)的前部,所述传输线(10)固定在所述外壳(16)的一侧面上,所述公连接头(9)电连接在所述传输线(10)远离所述外壳(16)的一端,所述控制器(21)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线与八个所述传感器(20)的信号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23)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控制器(21)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1)还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19)串联连接,所述电源开关(24)串联在所述控制器(21)与所述蓄电池(19)之间,所述复位按钮(25)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21)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传输线(10)由八根铜线制成,且八根所述铜线分别与八个所述传感器(20)电连接,所述公连接头(9)上固定安装有八个分别与八根所述铜线相连接的金属插针,所述母连接头(11)的内部设有八个金属插管,且八个所述金属插管分别通过导线与八根所述金属线(13)电连接,八根所述金属线(13)环向等角度安装在三个所述定位环(1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6)的前部还嵌入式安装有喇叭(22),所述喇叭(22)的电控端通过串口线与所述控制器(21)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且所述喇叭(22)的接线端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19)串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环(12)的内部均开设有八个用于安装所述金属线(13)的安装孔(14),且每个所述定位环(12)的内部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穿过灌浆的通槽(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47715.1A CN110208329B (zh) | 2019-06-24 | 2019-06-24 | 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47715.1A CN110208329B (zh) | 2019-06-24 | 2019-06-24 | 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08329A CN110208329A (zh) | 2019-09-06 |
CN110208329B true CN110208329B (zh) | 2021-07-20 |
Family
ID=67794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47715.1A Active CN110208329B (zh) | 2019-06-24 | 2019-06-24 | 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0832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87165A (zh) * | 2019-10-15 | 2020-01-14 | 中北大学 | 一种同条件灌浆套筒试件装置及饱满度检测方法 |
CN110988133A (zh) * | 2019-12-23 | 2020-04-10 | 成都工业学院 | 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 |
CN111012974A (zh) * | 2020-01-06 | 2020-04-17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智能化静脉输液监控系统 |
CN113702278B (zh) * | 2021-09-15 | 2023-09-15 | 杨元奎 | 一种混凝土保护层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密实度检测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90066A (en) * | 1974-10-25 | 1976-11-02 | Malmgren Arthur L | Water quality monitor |
US4035719A (en) * | 1975-07-28 | 1977-07-12 | Halbert Fischel | Conductivity cell |
US4769607A (en) * | 1986-09-24 | 1988-09-06 | Auto-Flush Systems, Ltd. | Caustic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and probe |
US7138088B2 (en) * | 2002-04-10 | 2006-11-21 |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 Access dis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s |
CN1837802A (zh) * | 2005-03-21 | 2006-09-27 | 陈彦平 | 电探法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监控的技术 |
CN101851884A (zh) * | 2010-03-23 | 2010-10-06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严寒地区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板铺设工法 |
CN103154712B (zh) * | 2010-09-30 | 2015-11-25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传感器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包括所述传感器元件的传感器装置 |
CN102890117A (zh) * | 2012-02-15 | 2013-01-23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一种长锚索锚固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3808765B (zh) * | 2014-02-14 | 2016-03-16 | 盐城工学院 | 一种自监测智能织物增强混凝土及其制作方法 |
CN103852492B (zh) * | 2014-03-24 | 2016-05-04 | 长沙理工大学 | 基于压电陶瓷的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性监测方法 |
CN104020179A (zh) * | 2014-06-05 | 2014-09-03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波纹管注浆密实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
CN106596298A (zh) * | 2015-11-10 | 2017-04-26 | 安徽建筑大学 | 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CN205804976U (zh) * | 2016-07-12 | 2016-12-14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插入式振捣器的新型插入棒 |
CN206281814U (zh) * | 2016-08-30 | 2017-06-27 | 北京智博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测量钢筋套筒灌浆饱满度的探头 |
CN106124569A (zh) * | 2016-08-30 | 2016-11-16 | 北京智博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测量钢筋套筒灌浆饱满度的探头及方法 |
CN106198641A (zh) * | 2016-08-30 | 2016-12-07 | 北京智博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测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套筒内介质电阻率的探头 |
CN107389791B (zh) * | 2017-06-27 | 2023-04-07 | 浙江大学 | 外置振动测试法检测后注浆套筒式钢筋接头的结构及方法 |
CN108051351B (zh) * | 2017-11-24 | 2019-06-07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松散体渗透注浆模拟试验方法 |
CN107782641B (zh) * | 2017-11-24 | 2019-06-07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松散体渗透注浆模拟试验装置 |
CN108037158A (zh) * | 2017-12-29 | 2018-05-15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金属探测线对灌浆料饱满度进行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956371A (zh) * | 2018-07-25 | 2018-12-07 | 宁波联城住工科技有限公司 | 灌浆料密实度的检测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840228A (zh) * | 2018-08-28 | 2018-11-20 | 钱野 | 一种带自动启闭安全锁的吊钩结构 |
-
2019
- 2019-06-24 CN CN201910547715.1A patent/CN11020832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08329A (zh) | 2019-09-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08329B (zh) | 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 |
EP3001176A1 (en) | Sensor for monitoring corros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9506620A (zh) | 一种模板支撑架沉降报警装置及安装方法 | |
CN201796097U (zh) | 单板产品综合测试设备 | |
CN213181938U (zh) | 一种铅酸蓄电池参数监测装置及系统 | |
CN212321384U (zh) | 自动调压混凝土抗渗仪 | |
CN214470698U (zh) | 一种大坝环境监测装置 | |
CN210572818U (zh) | 一种气象观测设备 | |
CN107870020B (zh) | 一种三同轴电缆电容式水位测量装置 | |
CN210072433U (zh) | 一种多点式温湿度监控仪 | |
CN209495990U (zh) | 矿用本安型水质传感器及系统 | |
CN220820144U (zh) | 一种爬架机电缆缺陷检测装置 | |
CN215061353U (zh) | 一种用于油气集输的管道接口泄漏报警装置 | |
CN205562715U (zh) | 水泵绕组耐压泄露试验装置 | |
CN221631303U (zh) | 一种防爆视觉检测仪 | |
CN215005682U (zh) | 便携式10kV电力线缆相位快速核对报警装置 | |
CN205665312U (zh) | 一种电能控制与计量装置 | |
CN207851199U (zh) | 一种机电气试验测试控制装置 | |
CN221765594U (zh) | 多支路绝缘电阻自动测试仪 | |
CN216954833U (zh) | 用于检测水机性能的测试设备 | |
CN205015402U (zh) | 潜油电泵电缆绝缘阻值测量仪 | |
CN217954972U (zh) | 一种控制器测试装置 | |
CN221550756U (zh) | 一种电线电缆绝缘测试装置 | |
CN216526212U (zh) | 一种光伏电池发电量测试设备 | |
CN2670950Y (zh) | 高压电力计量箱遥控抄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9 Address after: No. 13, Zhongxiu East Road,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after: NANTONG TONGJIA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50, Gongnong South Road, Chongchua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before: Xu Yuqing Patentee before: Qian 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