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7179A - 电磁灶 - Google Patents
电磁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07179A CN110207179A CN201810542999.0A CN201810542999A CN110207179A CN 110207179 A CN110207179 A CN 110207179A CN 201810542999 A CN201810542999 A CN 201810542999A CN 110207179 A CN110207179 A CN 1102071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heating wire
- panel
- aluminium foil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34—Elements and arrangements for heat storage or insu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F24C7/06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on r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灶,该电磁灶包括底壳、面板、电磁炉盘、加热丝加热模板和隔热组件,所述面板与所述底壳连接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电磁炉盘设置于所述空腔的一侧,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设置于所述空腔另一侧的面板的上表面,所述隔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位于所述电磁炉盘和加热丝加热模块之间。本发明能够通过电磁炉盘进行高功率加热,通过加热丝加热模板进行低功率加热,由于采用加热丝加热模板进行低功率加热,成本低,且加热过程不产生明显噪声,提高烹饪体验及加热效果更均匀,且隔热组件的设置有效减少内部相互间的温升干扰,解决了温升过高影响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厨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有低功率加热方式的电磁灶。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电磁灶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低功率加热:
1.调功加热方式实现低功率加热,即加热特定时间,停止加热特定时间;然而此种加热方式由于功率管的突然通断,导致在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低功率的加热效果差,且噪声大。
2.通过控制可控硅通断时间比来控制实现连续较低的加热功率,此种加热方式成本高,且可控硅斩波对电网造成干扰,噪声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率加热效果好、成本低且噪声小的电磁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灶,该电磁灶包括底壳、面板、电磁炉盘和加热丝加热模板,所述面板与所述底壳连接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电磁炉盘设置于所述空腔的一侧,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设置于所述空腔另一侧的面板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通过粘贴方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包括第一铝箔片、发热丝和第二铝箔片,所述第一铝箔片通过粘贴方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上表面,所述发热丝设置于所述第一铝箔片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铝箔片通过粘贴方式或压接方式固定于所述发热丝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包括铝箔片和发热丝,所述铝箔片通过粘贴方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上表面,所述发热丝通过粘贴方式固定于所述铝箔片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通过压接方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包括第一铝箔片、发热丝和第二铝箔片,所述第一铝箔片通过压接方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上表面,所述发热丝设置于所述第一铝箔片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铝箔片通过粘贴方式或压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发热丝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包括铝箔片和发热丝,所述铝箔片通过压接方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上表面,所述发热丝通过贴粘方式固定于所述铝箔片的上表面。
优选地,还包括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位于所述电磁炉盘和加热丝加热模块之间。
优选地,所述隔热组件包括隔热板和隔热棉,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隔热板的底部及侧部分别与所述底壳的内表面连接,所述隔热棉固定于所述隔热板的上部,并且所述隔热棉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的内表面紧密接触。
优选地,所述底壳对应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散热窗。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电磁灶包括底壳、面板、电磁炉盘和加热丝加热模板,所述面板与所述底壳连接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电磁炉盘设置于所述空腔的一侧,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设置于所述空腔另一侧的面板的上表面;从而能够通过电磁炉盘进行高功率加热,通过加热丝加热模板进行低功率加热,由于采用加热丝加热模板进行低功率加热,成本低,且加热过程不产生明显噪声,提高了烹饪体验及加热效果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磁灶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磁灶立体组装图;
图3为图1中的加热丝加热模板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加热丝加热模板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热丝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热丝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壳;10、空腔;11、散热窗;2、面板;3、电磁炉盘;4、加热丝加热模板;41、第一铝箔片;42、发热丝;43、第二铝箔片;44、铝箔片;5、隔热组件;51、隔热板;52、隔热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磁灶,该电磁灶包括底壳1、面板2、电磁炉盘3和加热丝加热模板4。其中,底壳1和面板2连接形成一个空腔10,电磁炉盘3设置于该空腔10的一侧,加热丝加热模板4设置于该空腔10另一侧的面板2的上表面。从而即能够通过该电磁炉盘3进行高功率加热,也能够通过该加热丝加热模板4进行持续地低功率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2采用玻璃面板,加热丝加热模板4通过粘贴方式固定于面板2的上表面。具体地,加热丝加热模板4包括第一铝箔片41、发热丝42和第二铝箔片43,第一铝箔片41通过粘贴方式固定于面板2的上表面,发热丝42直接放置于第一铝箔片41的上表面或者通过粘贴方式固定于第一铝箔片41的上表面,第二铝箔片43通过粘贴方式或压接方式固定于发热丝42的上表面。而在其他实施例中,面板2采用陶瓷面板,第一铝箔片41通过压接方式固定于面板2的上表面,发热丝42直接放置于第一铝箔片41的上表面或者通过粘贴方式固定于第一铝箔片41的上表面,第二铝箔片43通过压接方式或粘贴方式固定于发热丝42的上表面。该第一铝箔片41和第二铝箔片43的表面均设置有绝缘层,通过该第一铝箔片41的设置既能够隔热、也能够绝缘,防止面板2过烫或者发热丝42漏电而产生危险,而通过第二铝箔片43的设置能够绝缘,进一步防止发热丝42漏电而产生危险。
为了减少电磁灶内部相互间的温升干扰,还设置有隔热组件5,隔热组件5设置于底壳1和面板2组成的空腔10内并位于电磁炉盘3和加热丝加热模板4之间。隔热组件5包括隔热板51和隔热棉52。隔热板51的底部及侧部分别与底壳1的内表面连接,隔热棉52固定于隔热板51的上部,并且隔热棉52的上表面与面板2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从而当电磁炉盘3与加热丝加热模板4同时工作时,产生的热传递被隔热组件5完全隔离,有效减少内部相互间的温升干扰,解决了温升过高影响使用的问题。
同时,为了更好地对加热丝加热模板4进行散热,在底壳1对应加热丝加热模板4的一侧的底部还设置有散热窗11,通过该散热窗11能够及时地将加热丝加热模板4在加热这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避免面板2或底壳1过烫。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电磁灶结构与实施例1的电磁灶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热丝加热模板4包括铝箔片44和发热丝42,铝箔片44通过粘贴方式固定于面板2的上表面,发热丝42通过粘贴方式固定于铝箔片44的上表面。而在其他实施例中,铝箔片44通过压接方式固定于面板2的上表面,发热丝42通过粘贴方式固定于铝箔片44的上表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发热丝42的结构为由单根发热丝的一端绕其另一端卷绕形成。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发热丝42的结构也可以由两根发热丝叠加设置后卷绕形成,如图5所示。或者该发热丝42的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如图6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面板(2)、电磁炉盘(3)和加热丝加热模板(4),所述面板(2)与所述底壳(1)连接形成一个空腔(10),所述电磁炉盘(3)设置于所述空腔(10)的一侧,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4)设置于所述空腔(10)另一侧的面板(2)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4)通过粘贴方式固定于所述面板(2)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包括第一铝箔片(41)、发热丝(42)和第二铝箔片(43),所述第一铝箔片(41)通过粘贴方式固定于所述面板(2)的上表面,所述发热丝(42)设置于所述第一铝箔片(4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铝箔片(43)通过粘贴方式或压接方式固定于所述发热丝(42)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4)包括铝箔片(44)和发热丝(42),所述铝箔片(44)通过粘贴方式固定于所述面板(2)的上表面,所述发热丝(42)通过粘贴方式固定于所述铝箔片(44)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4)通过压接方式固定于所述面板(2)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4)包括第一铝箔片(41)、发热丝(42)和第二铝箔片(43),所述第一铝箔片(41)通过压接方式固定于所述面板(2)的上表面,所述发热丝(42)设置于所述第一铝箔片(4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铝箔片(43)通过粘贴方式或压接方式固定于所述发热丝(42)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4)包括铝箔片(44)和发热丝(42),所述铝箔片(44)通过压接方式固定于所述面板(2)的上表面,所述发热丝(42)通过贴粘方式固定于所述铝箔片(44)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组件(5),所述隔热组件(5)设置于所述空腔(10)内并位于所述电磁炉盘(3)和加热丝加热模块(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5)包括隔热板(51)和隔热棉(52),所述隔热板(51)设置于所述空腔(10)内,所述隔热板(51)的底部及侧部分别与所述底壳(1)的内表面连接,所述隔热棉(52)固定于所述隔热板(51)的上部,并且所述隔热棉(52)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2)的内表面紧密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对应所述加热丝加热模板(4)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散热窗(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42999.0A CN110207179A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电磁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42999.0A CN110207179A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电磁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07179A true CN110207179A (zh) | 2019-09-06 |
Family
ID=67778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42999.0A Pending CN110207179A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电磁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07179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00674A (ja) * | 1998-12-28 | 2000-07-18 | Fujisawa Denko Kk | 面状発熱体 |
KR20110070844A (ko) * | 2011-06-02 | 2011-06-24 | 이상숙 | 히터일체형 쿡 탑과 이의 제조방법 |
CN203421741U (zh) * | 2013-07-25 | 2014-02-05 | 米技电子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辐热、电磁混合灶的炉座 |
CN204358794U (zh) * | 2014-12-18 | 2015-05-27 | 黄国保 | 一种磁电双功能电磁灶 |
CN206380103U (zh) * | 2017-01-19 | 2017-08-04 | 常熟鹏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电加热保温器 |
CN107028361A (zh) * | 2017-04-17 | 2017-08-11 | 安徽庆睿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保温饭桌 |
CN208687803U (zh) * | 2018-05-30 | 2019-04-02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电磁灶 |
-
2018
- 2018-05-30 CN CN201810542999.0A patent/CN11020717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00674A (ja) * | 1998-12-28 | 2000-07-18 | Fujisawa Denko Kk | 面状発熱体 |
KR20110070844A (ko) * | 2011-06-02 | 2011-06-24 | 이상숙 | 히터일체형 쿡 탑과 이의 제조방법 |
CN203421741U (zh) * | 2013-07-25 | 2014-02-05 | 米技电子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辐热、电磁混合灶的炉座 |
CN204358794U (zh) * | 2014-12-18 | 2015-05-27 | 黄国保 | 一种磁电双功能电磁灶 |
CN206380103U (zh) * | 2017-01-19 | 2017-08-04 | 常熟鹏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电加热保温器 |
CN107028361A (zh) * | 2017-04-17 | 2017-08-11 | 安徽庆睿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保温饭桌 |
CN208687803U (zh) * | 2018-05-30 | 2019-04-02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电磁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95955B (zh) | 电热烹饪器具 | |
CN205866645U (zh) | 烤盘组件和电热烹饪器具 | |
CN110207179A (zh) | 电磁灶 | |
CN208687803U (zh) | 电磁灶 | |
CN215773613U (zh) | 一种面状发热体加热电烤箱 | |
CN215773612U (zh) | 一种面状发热膜加热烤盘 | |
CN201081280Y (zh) | 改进的电磁炉 | |
CN203893260U (zh) | 测温准确的电磁炉 | |
CN206018735U (zh) | 一种炉具 | |
JP3931821B2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208192764U (zh) | 一种改善热量分布的电烹饪锅具 | |
CN201302200Y (zh) | 单向热辐射节能电炉 | |
CN206094194U (zh) | 带超薄控制器的电磁炉 | |
CN213746884U (zh) | 一种节能耐用的电陶炉 | |
CN208192817U (zh) | 一种改善加热效果的电烹饪锅具 | |
CN204561882U (zh) | 电饼铛 | |
CN204063173U (zh) | 一种提高电磁炉加热效率的装置 | |
CN107238119A (zh) | 烹饪器具和加热盘 | |
CN202048602U (zh) | 一种电磁炉 | |
CN207214156U (zh) | 一种具有高热效率的电陶炉发热盘 | |
CN209819606U (zh) | 复合加热方式的电炉 | |
CN106264185B (zh) | 一种导风散热式电烤炉 | |
CN20802913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7802438U (zh) | 线圈盘及加热平台 | |
CN208186443U (zh) | 加热组件及加热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