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205955B - 一种拍打门复位装置及拍打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拍打门复位装置及拍打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5955B
CN110205955B CN201910486394.9A CN201910486394A CN110205955B CN 110205955 B CN110205955 B CN 110205955B CN 201910486394 A CN201910486394 A CN 201910486394A CN 110205955 B CN110205955 B CN 110205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door body
rotating shaft
suction
suc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63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5955A (zh
Inventor
郭志俭
周志远
雷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olution Co ltd
GRG Bank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olution Co ltd
GRG Ban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olution Co ltd, GRG Bank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olu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863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59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5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5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5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5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E01F13/04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movable to allow or prevent passage
    • E01F13/06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movable to allow or prevent passage by swinging into open position about a vertical or horizontal axis parallel to the road direction, i.e. swinging g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拍打门复位装置及拍打门,拍打门复位装置套设在门体转轴上,拍打门复位装置包括转动座、机架、吸合部件和弹性件,门体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机架,转动座可转动地套设于门体转轴上,吸合部件包括连接在机架上的第一吸合部、与第一吸合部位置对应且与转动座相连接的第二吸合部;当吸合部件工作时,第一吸合部与第二吸合部吸合靠近,弹性件阻碍第一吸合部与第二吸合部吸合靠近。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拍打门复位装置及拍打门,拍打门正常工作时,弹性件不随驱动结构转动,门体转动时无需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从而减少拍打门机芯电机负载,且避免了弹性件长期反复形变导致疲劳断裂,减少人员维护成本,提高拍打门的安全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拍打门复位装置及拍打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拍打门复位装置及拍打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轨道交通建设高速发展,选择轨道交通出行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管理人流并规范通行,在检票口处一般会配置闸机进行自动检票。拍打门是闸机的一种,因通行范围宽、噪音小、外观形态的可塑性强而被广泛应用。
对于轨道交通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当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情况时,需要具备紧急疏散人流的能力,因此运营商往往要求拍打门在断电后能快速形成打开通行状态,方便人流疏散。为满足以上实际使用需求,现有技术的拍打门,一般在门体转轴上设置有拉簧等弹性器件,当设备断电时,拉簧等弹性器件对门体转轴提供一个拉簧拉力,使拍打门转动至打开通行状态。应该说明的是,该拉簧等弹性器件一端固定在门体转轴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固定不动,拍打门正常工作时,拉簧等弹性器件随着门体转轴的转动而不断拉长、缩短,不断反复形变动作。随着轨道交通人流量的日益增加,拍打门的工作频次越来越高,这对拍打门的机械零件的寿命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的拍打门,由于拉簧等弹性器件常常是与门体一起转动的,拍打门转动时需要克服拉簧等弹性器件的拉力,这样一方面会增加电机负载,耗费能量,另一方面,拉簧等弹性器件不断拉长、缩短,不断进行反复形变动作,拉簧等弹性器件容易出现疲劳断裂,如果没有及时更换,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拍打门将无法自动打开为通行状态,形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拍打门复位装置及拍打门,拍打门正常工作时,弹性件不随驱动结构转动,门体转动时无需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从而减少拍打门机芯电机负载,且避免了所述弹性件长期反复形变导致疲劳断裂,减少人员维护成本,提高拍打门的安全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拍打门复位装置,所述拍打门复位装置套设在门体转轴上,所述拍打门复位装置包括转动座、机架、吸合部件、弹性件、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门体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转动座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门体转轴上,所述吸合部件包括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一吸合部位置对应且与所述转动座相连接的第二吸合部;
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机架或所述第一吸合部相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转动座或所述第二吸合部相连接;
当所述吸合部件工作时,所述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二吸合部吸合靠近,所述弹性件阻碍所述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二吸合部吸合靠近。
所述转动座上设有可随转动座转动的第一柱体,所述门体转轴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一柱体的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交叉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柱体为安装于所述转动座上的第一螺钉,所述第二柱体为沿所述门体转轴向外延伸设置的第二螺钉;
所述转动座绕所述门体转轴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螺钉跟随所述转动座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螺钉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架包括安装板,所述转动座位于所述安装板上方并与所述安装板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吸合部和所述第二吸合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一吸合部和所述第二吸合部之间通过电磁铁和磁性体相吸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吸合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吸合部安装于所述转动座,且所述电磁铁和所述磁性体位于同一圆柱面上。
作为优选方案,当所述吸合部件不工作时,所述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二吸合部相分离,所述弹性件恢复形变带动所述门体转轴由关闭状态切换至通行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为拉簧或橡皮筋,当所述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二吸合部吸合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机架相连接,所述转动座的外侧壁设有呈环形的凹槽,所述弹性件绕包于所述凹槽内;
当所述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二吸合部完全分离时,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为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套设于所述门体转轴或所述转动座上,所述扭转弹簧的一个扭臂与所述机架或所述第一吸合部相连接,所述扭转弹簧的另一扭臂和所述转动座或所述第二吸合部相连接;
或者,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装设在所述第一吸合部与第二吸合部之间,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吸合部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吸合部连接;
当所述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二吸合部吸合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为实现上述相同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拍打门,包括门体、驱动结构和所述的拍打门复位装置,所述门体与所述门体转轴连接并可随所述门体转轴转动,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门体转轴连接并可带动门体转轴正反转、以开启或关闭所述门体,且所述门体转轴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设置。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拍打门复位装置及拍打门,当拍打门正常工作时,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二吸合部吸合,弹性件不随驱动结构转动且始终处于拉伸或压缩状态,门体转动时无需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一方面减少拍打门机芯电机负载,提高所述拍打门机芯电机的使用寿命及稳定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所述弹性件长期反复形变导致疲劳断裂,减少人员维护成本,提高拍打门的安全可靠性。当所述驱动结构和吸合部件均断电时,所述驱动结构停止工作,所述第一吸合部与第二吸合部间的磁力消失,所述弹性件复位并带动所述转动座绕所述门体转轴转动,所述驱动部跟随所述转动座转动并带动所述从动部转动,所述门体转轴跟随所述从动部转动并带动所述门体转动,当所述弹性件恢复自然状态时,所述门体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实现拍打门的断电复位,确保拍打门在断电后能有效形成打开通行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拍打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转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第二吸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通电前,门体与拍打门复位装置的位置关系图;
图7为初始化过程后,门体与拍打门复位装置的位置关系图;
图8为正常工作时,门体与拍打门复位装置的位置关系图;
图9为断电后,门体与拍打门复位装置的位置关系图。
其中:1、门体;2、驱动结构;3、机架;31、安装孔;32、安装板;4、拍打门复位装置;41、转动座;42、吸合部件;43、弹性件;44、第二柱体;411、轴承;412、第一柱体;413、转盘;421、第一吸合部;422、第二吸合部;4211、第一支架;4212、电磁体;4221、磁性体;4222、橡胶垫圈;4223、第二支架;4224、外伸板;5、门体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打门复位装置4,拍打门复位装置4套设在门体转轴5上,拍打门复位装置4包转动座41、机架3、吸合部件42、弹性件43、第一柱体412和第二柱体44,门体转轴5可转动地穿设于机架3,转动座41可转动地套设于门体转轴5上,吸合部件42包括连接在机架3上的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一吸合部421位置对应且与转动座41相连接的第二吸合部422;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优选吸和部件42为电磁吸合部件42,但其也可以为纯电动的电动吸合部件42,在此不予以限定。
弹性件43的第一端与机架3或第一吸合部421相连接,弹性件43的第二端与转动座41或第二吸合部422相连接,而弹性件43的第一端为朝向机架3或第一吸合部421设置的一端,相应的,弹性件43的第二端为朝向转动座41或第二吸合部422设置的一端,需要指出的是,基于上述弹性件43的连接结构,弹性件43有以下4种连接形式:弹性件43的第一端与机架3连接,弹性件43的第二端与转动座41相连接;弹性件43的第一端与机架3连接,弹性件43的第二端与第二吸合部422相连接;弹性件43的第一端与第一吸合部421连接,弹性件43的第二端与转动座41相连接;弹性件43的第一端与第一吸合部421连接,弹性件43的第二端与第二吸合部422相连接。基于上述结构,弹性件43能够实现带动转动座41绕门体转轴5发生转动,而弹性件43两端的具体连接结构并不能以本实施作为限制,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将弹性件43的第一端与机架3连接,弹性件43的第二端与转动座41相连接;当吸合部件42工作时,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吸合靠近,弹性件43阻碍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吸合靠近,即吸合部件42工作时,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逐渐靠近并最终吸合,而此时弹性件43具有弹性力对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的靠近进行阻碍,具体地,当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吸合时,弹性件43处于弹性形变状态(弹性件43具体可以为拉伸或压缩状态)并具有使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分离的弹性力;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门体转轴5上连接有驱动结构2,由此控制门体转轴5的正反转,而上述结构使得门体转动时无需克服弹性件43的弹性力,一方面减少拍打门机芯电机负载,提高拍打门机芯电机的使用寿命及稳定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弹性件43长期反复形变导致疲劳断裂,减少人员维护成本,提高拍打门的安全可靠性。
转动座41上设有可随转动座41转动的第一柱体412,门体转轴5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抵接第一柱体412的第二柱体44,第一柱体412和第二柱体44交叉设置,从而使得第一柱体412和第二柱体44之间能够相互抵接。当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之间的吸合力消失时(如停电或断电时候),弹性件43复位并带动转动座41绕门体转轴5转动,第一柱体412跟随转动座41转动并带动第二柱体44转动,门体转轴5跟随第二柱体44转动、以开启拍打门,此时拍打门处于通行状态。门体转轴5的转动与拍打门的转动相一致,即拍打门处于通行状态可表示门体转轴5也处于通行状态,拍打门处于关闭状态可表示门体转轴5也处于关闭状态。
其中,机架包括安装板32,转动座41位于安装板32上方并与安装板32形成容纳空间,第一吸合部421和第二吸合部422设置于容纳空间内。该容纳空间使得第一吸合部421和第二吸合部422稳定设置,且上述结构使得安装板32和转动座41之间形成间隔,便于整体结构的安装,且第一吸合部421和第二吸合部422之间可通过电磁铁和磁性体相吸合,电磁铁和磁性体的设置位置并不限制,即电磁体可以设置在第一吸合部421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吸合部422上,只要有电磁铁和磁性体配套设置即可。安装板32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梯形等形状,安装板32摆放的姿态可以为水平也可以倾斜,优选为水平状态,对于安装板32的形状及姿态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门体转轴5可以垂直穿设于安装板32内,也可以呈一定角度从穿设于安装板32内,优选为垂直穿设于安装板32内。其中,门体转轴5与安装板32可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为通过轴承411与安装板32可转动连接,也可以是将门体转轴5与安装板32上对应的轴孔(图中未示出)间隙配合,使得门体转轴5可以相对于安装板32转动即可,对于门体转轴5与安装板32可转动连接的方式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此外,转动座41可通过轴承411与门体转轴5可转动连接。
具体地,拍打门可由门体1和门体转轴5连接组成,拍打门正常工作时,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吸合,弹性件43不随驱动结构2转动且始终处于拉伸或压缩状态,门体1转动时无需克服弹性件43弹性力,从而减少拍打门机芯电机负载,提高拍打门机芯电机的使用寿命及稳定性。此外,拍打门正常工作时,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吸合,转动座41的位置被吸合部件42锁定,弹性件43不随驱动结构2转动且始终处于拉伸状态,避免了拉簧长期反复形变导致疲劳断裂,减少人员维护成本,提高拍打门的安全可靠性。当驱动结构2和吸合部件42均断电时,驱动结构2停止工作,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间的磁力消失,弹性件43复位并带动转动座41绕门体转轴5转动,第一柱体412跟随转动座41转动并带动第二柱体44转动,门体转轴5跟随第二柱体44转动并带动门体1转动,当弹性件43恢复自然状态时,门体1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实现拍打门的断电复位,确保拍打门在断电后能有效形成打开并处于通行状态,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当门体1和门体转轴5设置于行进通道之间时,即此时门体1阻挡人流前行,该拍打门处于关闭状态,而当门体1和门体转轴5转动至其他区域,例如门体1与行进通道的流动方向相平行,此时使得行进通道畅通,则该拍打门处于通行状态。相应地,本实施例中附图6、附图7和附图9中拍打门处于通行状态,附图8中的拍打门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当吸合部件42不工作时,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相分离,弹性件43由形变状态恢复至自然状态带动拍打门(门体1和门体转轴5)由关闭状态切换至通行状态,由此在断电的情况下,吸合部件42停止工作,此时弹性件43由形变状态逐渐恢复至自然状态,相应地其带动拍打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通行状态,由此当断电时,门体1开启,人流能够沿着行进通道顺利通行,从而确保该拍打门复位装置4运行正常。
可选地,转动座41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轴孔(图中未示出),轴孔内安装有轴承411,门体转轴5穿设于轴孔内并通过轴承411与转动座41可转动连接。
其中,轴承411可以是贯穿轴孔设置的一个单个的轴承411,也可以是采用两个轴承411分别设置于轴孔的两端,还可以是多个轴承411沿轴孔的轴向间隔设置,对此不作限制。如此设置,驱动结构2通电时,门体转轴5正反转的过程中,转动座41不会随之转动,进而保证弹性件43不随之转动,避免了弹性件43长期反复形变导致疲劳断裂。
可选地,第一吸合部421安装于安装板32上,第二吸合部422安装于转动座41,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吸合部421通过第一支架4211安装于安装板32上,第二吸合部422通过第二支架4223安装于转动座41,由此使得第一吸合部421以及第二吸合部422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稳定,且电磁铁和磁性体位于同一平面上,转动座41的上部设有截面呈圆环形的转盘413,第一吸合部421包括电磁体4212,电磁体4212由安装板32的表面朝向转盘413的下端面延伸设置;第二吸合部422包括磁性体4221,磁性体4221由转盘413的下端面朝向安装板32延伸设置;第一吸合部421和第二吸合部422位于同一平面上。
其中,电磁体4212可采用常用的电磁铁,磁性体4221可采用导磁块,转盘413与门体转轴5同轴设置,其中第一吸合部421可通过螺钉等连接件直接与安装板32连接或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安装板32的表面;同理,第二吸合部422也可直接与转盘413连接或通过支架安装于转盘413上,也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对此不作限制。通过将第一吸合部421和第二吸合部422设置为位于同一柱面上,从而使得在转动座41相对于门体转轴5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吸合部422和可转动至与第一吸合部421相接触。
可选地,第一柱体412为安装于转动座41上的第一螺钉,第二柱体44为沿门体转轴5外表面向外延伸设置的第二螺钉;转动座41绕门体转轴5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螺钉跟随转动座41转动并带动第二螺钉转动,此时第一螺钉作为驱动螺钉,而第二螺钉为从动螺钉,但断电恢复时第二螺钉带动第一螺钉转动,此时第二螺钉作为驱动螺钉,而第一螺钉为从动螺钉。
其中,第一柱体412和第二柱体44不限于采用螺钉,还可以采用直杆或其他结构,此外,第一螺钉可以为垂直于门体转轴5外表面设置,也可以与转盘413的外表面呈一定角度设置,且第一螺钉连接于转盘413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均可,第二螺钉可以沿门体转轴5的径向设置,也可以与门体转轴5的侧壁呈一定角度设置,只要能满足在转盘413绕门体转轴5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柱体412能与第二柱体44交叉并带动第二柱体44转动即可,对于其结构及安装形式,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可选地,弹性件43为拉簧或橡皮筋等,当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吸合时,弹性件43处于拉伸状态,即其具有使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分离的弹性力。优选地,弹性件43的第一端与机架3相连接,转动座41的外侧壁设有呈环形的凹槽,弹性件43绕包于凹槽内,上述结构使得弹性件43的连接结构稳定,且连接方便;当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完全分离时,弹性件43处于自然状态,由此在断电情况下,第一吸合部421和第二吸合部422完全分离,此时由于弹性件43处于自然状态下,则门体1处于通行状态,从而确保该拍打门复位装置4运行正常。
为更好地解释本实施例,以下将以一具体的实例对弹性件43的结构及工作过程进行介绍,请参见图2-4,弹性件43采用拉簧,安装板32上设有用于安装拉簧的一端的安装孔31,第二吸合部422还包括用于将磁性体4221安装于转盘413上的第二支架4223,第二支架4223与转盘413连接并包括由转盘413的下端面朝向安装板32延伸的第二连接板,其中,第二连接板的端面上设有用于悬挂拉簧的另一端的外伸板4224,外伸板4224上可以通孔,拉簧的连接于外伸板4224上的通孔内,当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吸合时,拉簧的绕包段绕设于转动座41的凹槽内,如图2所示。当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之间的吸合力消失时,即电磁体4212断电,第一吸合部421的磁场消失时,拉簧在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并沿凹槽的周向带动转动座41绕门体转轴5转动,第一柱体412跟随转动座41转动并带动第二柱体44转动,门体转轴5跟随第二柱体44转动、以开启拍打门,从而实现拍打门断电时的自动复位,此时拍打门处于通行状态。
可选地,第一吸合部421还包括用于将电磁体4212安装于安装板32的表面的第一支架4211,第一支架4211与安装板32的表面连接并包括由安装板32的表面朝向转盘413的下端面延伸的第一连接板,电磁体4212安装于第一连接板上;磁性体4221安装于第二连接板上;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位于同一圆柱面上;磁性体4221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橡胶垫圈4222。
其中,第一支架4211可以为图5所示的截面呈L形的板状结构,第一支架4211的下表面通过螺栓或其他连接件与安装板32相对固定连接,电磁体4212可通过螺钉连接于第一连接板上,从而实现对电磁体4212的安装;第二支架4223可以为图4所示的截面呈L形的板状结构,第二支架4223的上端面通过螺栓或其他连接件与转盘413相对固定连接,磁性体4221可通过螺钉连接于第二连接板上,从而实现对磁性体4221的安装。本实施例中,磁性体4221、橡胶垫圈4222和第一连接板依次叠放设置并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如此设置,在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吸合的过程中,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吸合部件42的使用寿命。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拍打门,包括门体1、驱动结构2和拍打门复位装置4,门体1与门体转轴5连接并可随门体转轴5转动,驱动结构2与门体转轴5连接并可带动门体转轴5正反转,且门体转轴5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设置,驱动结构2与门体转轴5连接并可带动门体转轴5正反转以开启或关闭门体1,本实施例中示例性门体转轴5沿竖直方向设置,此时门体1沿水平方向实现开启与关闭;同样地,当门体转轴5沿水平方向设置时,则门体1能够沿竖直方向实现开启与关闭。优选地,驱动结构2可采用电机或旋转电磁铁,驱动结构2包括正反转输出轴,驱动结构2的正反转输出轴与门体转轴5连接并可带动门体转轴5正反转。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图6至图9以“离站”指向“出站”的方向为标准(正方向),即当门体1从出站一端转向离站一端可表示逆时针转动(反转),当门体1从离站一端指向出站一端可表示顺时针转动(正转),门体1可与门体转轴5一体成型并位于门体转轴5的上部,门体1与门体转轴5也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对此不作限制,门体转轴5的下部与机架3可转动连接,拍打门复位装置4设于机架3内并与门体转轴5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2可采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可直接与门体转轴5连接或通过传动结构(如齿轮传动结构、链传动结构等)与门体转轴5连接,以带动门体转轴5正反转,完成门体1的开启和关闭动作。通过设置拍打门复位装置4,当驱动结构2和吸合部件42均断电时,本实施例中吸合部件42为电磁吸合部件42,驱动结构2停止工作,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间的磁力消失,弹性件43复位并带动转动座41绕门体转轴5转动,第一柱体412跟随转动座41转动并带动第二柱体44转动,门体转轴5跟随第二柱体44转动并带动门体1转动,当弹性件43恢复自然状态时,门体1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实现拍打门的断电复位,确保拍打门在断电后能有效形成打开并处于通行状态。
此外,本实施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拍打门的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说明,具体包括如下过程:
初始化过程:分别对驱动结构2和吸合部件42通电,驱动结构2通电后带动门体转轴5转动,门体转轴5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柱体412跟随第二柱体44转动,转动座41跟随第一柱体412绕门体转轴5转动,同时,弹性件43被压缩或拉伸,当门体转轴5转动至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相接触时,驱动结构2停止工作,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吸合,转动座41的位置被吸合部件42锁定,弹性件43处于压缩或拉伸状态并具有使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分离的弹性力,初始化完成。
正常工作过程:分别对驱动结构2和吸合部件42通电,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吸合,弹性件43处于拉伸或压缩状态并具有使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分离的弹性力;驱动结构2带动门体转轴5正反转,以开启或关闭门体1,完成拍打门的正常工作,此时拍打门处于关闭状态;
断电复位过程:当驱动结构2和吸合部件42均断电时,驱动结构2停止工作,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间的磁力消失,弹性件43复位并带动转动座41绕门体转轴5转动,第一柱体412跟随转动座41转动并带动第二柱体44转动,门体转轴5跟随第二柱体44转动并带动门体1转动,当弹性件43恢复自然状态时,门体1处于开启状态,此时拍打门处于通行状态。
请参见图6-9,为更好地解释本实施例,以下将以一具体的实例对拍打门的控制方法进行介绍,当拍打门未通电时,拉簧处于自然状态,通过在安装拍打门时人为调试,使得在门体1在此时处于离站方向的开启状态,如此设置,可确保当拍打门未处于工作状态时,人员可顺利通过拍打门,此时,拍打门若需改变所处位置,需要克服拉簧的弹力作用,故而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未通电时,门体1处于离站方向的开启状态。在对拍打门通电后,驱动结构2首先进行初始化,使得拍打门复位装置4处于预备工作状态,其中,初始化的过程为,驱动结构2带动门体1朝进站方向转动,即由图6所示位置转动至图7所示位置的过程,在初始化过程中,门体转轴5转动的同时,门体转轴5上的第二柱体44跟随门体转轴5同步转动,第二柱体44转动的过程中,由于与第一柱体412接触,将带动第一柱体412转动,由于第一柱体412固定于转动座41上,转动座41将跟随第一柱体412转动,当门体1转动至图7所示位置时,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相接触,由于第一吸合部421的电磁体4212通电并在其周围产生磁场,当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相接触时,第一吸合部421的电磁体4212将与第二吸合部422的磁性体4221吸合,转动座41的位置被吸合部件42锁定,同时拉簧被拉伸并具有使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分离的弹性力,初始化完成。
在正常工作过程中,驱动结构2带动门体1正反转,完成门体1的开启和关闭动作,以实现拍打门的启闭功能。当驱动结构2和吸合部件42均断电时,驱动结构2停止工作,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间的磁力消失,拉簧复位并带动转动座41绕门体转轴5转动,第一柱体412跟随转动座41转动并带动第二柱体44转动,门体转轴5跟随第二柱体44转动并带动门体1转动,当拉簧恢复自然状态时,门体1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实现拍打门的断电复位,确保拍打门在断电后能有效形成打开通行状态,即使得拍打门回复到上述未通电的状态。
此外,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拍打门控制方法,拍打门正常工作时,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吸合,拉簧不随驱动结构2转动且始终处于拉伸或压缩状态,门体1转动时无需克服拉簧拉力,从而减少拍打门机芯电机负载,提高拍打门机芯电机的使用寿命及稳定性。此外,拍打门正常工作时,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吸合,转动座41的位置被吸合部件42锁定,拉簧不随驱动结构2转动且始终处于拉伸状态,避免了拉簧长期反复形变导致疲劳断裂,减少人员维护成本,提高拍打门的安全可靠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弹性件43采用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套设于门体转轴5或转动座41上,扭转弹簧的一个扭臂与机架3或第一吸合部421相连接,扭转弹簧的另一扭臂和转动座41或第二吸合部422相连接,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扭转弹簧的两个扭臂分别与机架3和第二吸合部422连接,但不局限与此,具体地,有以下4中连接形式:扭转弹簧的一个扭臂与机架3连接,扭转弹簧的另一扭臂与转动座41相连接;扭转弹簧的一个扭臂与机架3连接,扭转弹簧的另一扭臂与第二吸合部422相连接;扭转弹簧的一个扭臂与第一吸合部421连接,扭转弹簧的另一扭臂与转动座41相连接;扭转弹簧的一个扭臂与第一吸合部421连接,扭转弹簧的另一扭臂与第二吸合部422相连接。
或者,弹性件43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装设在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之间,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吸合部421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吸合部422连接;
当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吸合时,弹性件43处于压缩状态并具有使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分离的弹性力。
其中,扭转弹簧的一端可与机架3通过焊接的方式直接连接,扭转弹簧也可以通过第一支架与机架3连接(即第一支架421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机架3上,然后将扭转弹簧的一端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第一支架4211固定连接);扭转弹簧的另一端可抵接于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之间或插接于外伸板4224的通孔内。
当拍打门未通电时,扭转弹簧处于自然状态,通过在安装拍打门时人为调试,使得在门体1在此时处于离站方向的开启状态,即拍打门处于通行状态,如此设置,可确保当拍打门未处于工作状态时,人员可顺利通过拍打门,此时,拍打门若需改变所处位置,需要克服扭转弹簧的弹力作用,故而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未通电时,门体1处于离站方向的开启状态。在对拍打门通电后,驱动结构2首先进行初始化,使得拍打门复位装置4处于预备工作状态,其中,初始化的过程为,驱动结构2带动门体1朝进站方向转动,即由图6所示位置转动至图7所示位置的过程,在初始化过程中,门体转轴5转动的同时,门体转轴5上的第二柱体44跟随门体转轴5同步转动,第二柱体44转动的过程中,由于与第一柱体412接触,将带动第一柱体412转动,由于第一柱体412固定于转动座41上,转动座41将跟随第一柱体412转动,当门体1转动至图7所示位置时,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相接触,由于第一吸合部421的电磁体4212通电并在其周围产生磁场,当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相接触时,第一吸合部421的电磁体4212将与第二吸合部422的磁性体4221吸合,转动座41的位置被吸合部件42锁定,同时扭转弹簧被压缩并具有使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分离的弹性力,初始化完成。
在正常工作过程中,驱动结构2带动门体1正反转,完成门体1的开启和关闭动作,以实现拍打门通行状态和关闭状态的切换作业。当驱动结构2和吸合部件42均断电时,驱动结构2停止工作,第一吸合部421与第二吸合部422间的磁力消失,扭转弹簧复位并带动转动座41绕门体转轴5转动,第一柱体412跟随转动座41转动并带动第二柱体44转动,门体转轴5跟随第二柱体44转动并带动门体1转动,当扭转弹簧恢复自然状态时,门体1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实现拍打门的断电复位,确保拍打门在断电后能有效形成打开通行状态,即使得拍打门回复到上述未通电的状态。
此外,实施例的其他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拍打门复位装置,所述拍打门复位装置套设在门体转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打门复位装置包括机架、转动座、吸合部件、弹性件、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转动座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门体转轴上,所述门体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吸合部件包括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一吸合部位置对应且与所述转动座相连接的第二吸合部;
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机架或所述第一吸合部相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转动座或所述第二吸合部相连接;
当所述吸合部件工作时,所述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二吸合部吸合靠近,所述弹性件阻碍所述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二吸合部吸合靠近;
所述转动座上设有可随转动座转动的第一柱体,所述门体转轴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一柱体的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交叉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打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为安装于所述转动座上的第一螺钉,所述第二柱体为沿所述门体转轴向外延伸设置的第二螺钉;
所述转动座绕所述门体转轴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螺钉跟随所述转动座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螺钉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打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安装板,所述转动座位于所述安装板上方并与所述安装板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吸合部和所述第二吸合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一吸合部和所述第二吸合部之间通过电磁铁和磁性体相吸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拍打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合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吸合部安装于所述转动座,所述电磁铁和所述磁性体位于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打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吸合部件不工作时,所述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二吸合部相分离,所述弹性件由形变状态恢复至自然状态带动所述门体转轴由关闭状态切换至通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拍打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拉簧或橡皮筋,当所述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二吸合部吸合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拍打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机架相连接,所述转动座的外侧壁设有呈环形的凹槽,所述弹性件绕包于所述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拍打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套设于所述门体转轴或所述转动座上,所述扭转弹簧的一个扭臂与所述机架或所述第一吸合部相连接,所述扭转弹簧的另一扭臂和所述转动座或所述第二吸合部相连接;
或者,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装设在所述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二吸合部之间,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吸合部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吸合部连接;
当所述第一吸合部与所述第二吸合部吸合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9.一种拍打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驱动结构和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拍打门复位装置,所述门体与所述门体转轴连接并可随所述门体转轴转动,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门体转轴连接并可带动门体转轴正反转,且所述门体转轴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设置。
CN201910486394.9A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拍打门复位装置及拍打门 Active CN110205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6394.9A CN110205955B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拍打门复位装置及拍打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6394.9A CN110205955B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拍打门复位装置及拍打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5955A CN110205955A (zh) 2019-09-06
CN110205955B true CN110205955B (zh) 2021-06-22

Family

ID=67790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6394.9A Active CN110205955B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拍打门复位装置及拍打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59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5411A (zh) * 2019-11-15 2020-01-31 深圳晟道科技有限公司 通道闸机门的驱动结构
CN110926262B (zh) * 2019-11-18 2022-08-23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无人机的气动网枪触发装置、触发系统及触发方法
CN111021281B (zh) * 2019-11-26 2022-09-16 广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 拍打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5345A (zh) * 2012-12-17 2013-04-03 高新现代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摆闸
CN205243265U (zh) * 2015-12-25 2016-05-18 苏州雷格特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拍打门机芯断电复位机构
KR20160069686A (ko) * 2014-12-09 2016-06-17 시흥시시설관리공단 주차차단기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938540A (zh) * 2017-12-29 2018-04-20 普天轨道交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旋转门闸机机芯模块
CN207775773U (zh) * 2017-12-29 2018-08-28 普天轨道交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旋转门闸机机芯模块
CN109440685A (zh) * 2018-11-26 2019-03-08 深圳市嘉昱机电有限公司 防锁死拍打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5345A (zh) * 2012-12-17 2013-04-03 高新现代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摆闸
KR20160069686A (ko) * 2014-12-09 2016-06-17 시흥시시설관리공단 주차차단기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5243265U (zh) * 2015-12-25 2016-05-18 苏州雷格特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拍打门机芯断电复位机构
CN107938540A (zh) * 2017-12-29 2018-04-20 普天轨道交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旋转门闸机机芯模块
CN207775773U (zh) * 2017-12-29 2018-08-28 普天轨道交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旋转门闸机机芯模块
CN109440685A (zh) * 2018-11-26 2019-03-08 深圳市嘉昱机电有限公司 防锁死拍打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5955A (zh) 2019-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5955B (zh) 一种拍打门复位装置及拍打门
US11078712B2 (en) Automatic fire door closing device and system
US10370887B2 (en) Hidden motorized system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a window
CN205715348U (zh) 传动轴上齿轮传动机构的制动装置
CN109166741A (zh) 一种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及其锁闩组件
CN102061842A (zh) 带双机电转换装置的防盗防暴电子锁
CN111392365B (zh)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抱闸式拉绳开关装置
CN210460244U (zh) 一种用于机柜的门锁装置
CN206570724U (zh) 快速翼闸机芯
CN105781313A (zh) 一种门禁系统中旋转式门的机芯装置
CN204457242U (zh) 门禁系统中旋转式门的机芯装置
KR100785761B1 (ko) 주차장용 차단장치
CN110735582B (zh)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安防装置
CN111361999B (zh) 一种电磁吸附装置、电磁吸附系统及电磁吸附控制系统
CN202220489U (zh) 电子锁离合机构
CN113898617A (zh) 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智能制造吊扇固定装置
CN103337136B (zh) 基于弹力产生条件的未关门报警装置
CN219045373U (zh) 一种自动门断电提示装置
CN221167586U (zh) 一种摆闸机芯
CN113685112A (zh) 一种能够监测强风袭来并自动关窗降噪的装置
CN204224055U (zh) 电梯门锁
CN101148954A (zh) 电动门锁
CN214255187U (zh) 一种照明配电柜
CN213303260U (zh) 一种矿井主通风机停机自动警铃报警装置
CN211818811U (zh) 一种摆动式电磁门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