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这个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一般概要,而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全部特征的全面披露。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密信息传输方法,具体包括:
第一步、智能卡A将安全密钥拆分为子密钥一和子密钥二,拆分后生成密钥一和密钥二的格式信息;
第二步、智能卡A将封装的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以及加密信息使用第一协议发送到智能卡B中;
第三步、智能卡A将封装的子密钥二和格式信息使用第二协议发送到远程安全服务器中;
第四步、智能卡B接收到封装的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以及加密信息后将响应信息使用第二协议发送到远程安全服务器;
第五步、远程安全服务器接收到响应信息后,将其中的格式信息与接收到的智能卡A发送的格式信息进行比较,如果匹配成功,则发送子密钥二到智能卡B中;其中,远程安全服务器接收到响应信息后,提取其中的格式信息和请求信息,并根据请求信息读取智能卡A发送的格式信息,随后将读取的智能卡A发送的格式信息和智能卡B发送的格式信息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将子密钥二使用相同的第二协议发送到智能卡B;如果不相同,则发送给智能卡A警示信息;
第六步、智能卡B将子密钥一和二进行组合,形成原始密钥,并利用原始密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
一种加密信息传输系统,用于智能卡A中信息传输给智能卡B,该系统包括:
智能卡A,其中具体包含:
将安全密钥拆分为子密钥一和子密钥二的装置;
将封装的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以及加密信息使用第一协议发送到智能卡B中的装置;
将封装的子密钥二和格式信息使用第二协议发送到远程安全服务器中的装置;
智能卡B,其中具体包含:
接收到封装的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以及加密信息后将响应信息使用第二协议发送到远程安全服务器的装置;
还包括安全服务器,其中,
远程安全服务器接收到响应信息后,将其中的格式信息与接收到的智能卡A发送的格式信息进行比较,如果匹配成功,则发送子密钥二到智能卡B中;
智能卡B还包含:
将子密钥一和二进行组合,形成原始密钥,并利用原始密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的装置。
有益效果:利用两个交互路径分别传输部分密钥信息,在智能卡之间的路径中内容被窃取或者有较大风险时,也不会丢失全部密钥信息,这样就增强了加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从在此提供的描述中,进一步的适用性区域将会变得明显。这个概要中的描述和特定例子只是为了示意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来更加充分地描述本公开的例子。以下描述实质上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
提供了示例实施例,以便本公开将会变得详尽,并且将会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其范围。阐述了众多的特定细节如特定部件、装置和方法的例子,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尽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不需要使用特定的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它们都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某些示例实施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众所周知的过程、众所周知的结构和众所周知的技术。
下面将对本公开内容所提出的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注意的,该技术问题仅是示例性的,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的应用。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密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用于智能卡A,当智能卡A中信息传输给智能卡B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步、将安全密钥拆分为子密钥一和子密钥二,拆分后生成密钥一和密钥二的格式信息。
信息传输之前,智能卡A生成安全密钥,并利用该安全密钥将信息加密,随后,将安全密钥拆分为子密钥一和子密钥二,并提取子密钥一和子密钥二在原始安全密钥中的位置信息。拆分后,根据上述位置信息生成格式信息。该格式信息中至少包括子密钥一的位置信息。随后,将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进行封装,将子密钥二和格式信息进行封装。
第二步、将封装的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以及加密信息使用第一协议发送到智能卡B中。
将封装的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率先使用第一协议发送到智能卡B,在完成传输且没有出现错误后,再利用第一协议将加密信息发送到智能卡B。如果在上述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则停止加密信息的发送。
第三步、将封装的子密钥二和格式信息使用第二协议发送到远程安全服务器中。
远程安全服务器接收到封装的子密钥二和格式信息后,解封装得到子密钥二和格式信息,并将上述子密钥二和格式信息进行缓存。
第四步、接收到封装的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以及加密信息后将响应信息使用第二协议发送到远程安全服务器。
智能卡B接收到封装的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以及加密信息后,解封装得到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并将子密钥一和加密信息进行缓存。随后生成响应信息,该响应信息包括子密钥二请求信息和格式信息,并将该响应信息使用第二协议发送到安全服务器。其中,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不同。
第五步、接收到响应信息后,将其中的格式信息与接收到的智能卡A发送的格式信息进行比较,如果匹配成功,则发送子密钥二到智能卡B中。
远程安全服务器接收到响应信息后,提取其中的格式信息和请求信息,并根据请求信息读取智能卡A发送的格式信息,随后将读取的智能卡A发送的格式信息和智能卡B发送的格式信息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将子密钥二使用相同的第二协议发送到智能卡B;如果不相同,则发送给智能卡A警示信息。
第六步、将子密钥一和二进行组合,形成原始密钥,并利用原始密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
智能卡B接收到远程服务器发送的子密钥二后,读取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并按照格式信息中对应的子密钥的位置信息将子密钥一和子密钥二组合为原始的安全密钥,并随后利用该安全密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其中,格式信息中至少包括子密钥一的位置信息,所以,根据格式信息组合子密钥一和子密钥二,具体为:仅利用子密钥一的位置信息来首先将子密钥一添加到安全密钥格式中的各个位置中,再将其余位置按照顺序添加子密钥二,来完成子密钥的组合。
下面利用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上述方法。
用户终端一中设置有智能卡A,用户终端二中设置有智能卡B,并且智能卡A通过第一协议,如HTTP协议等,与智能卡B进行数据传输。智能卡A与远程安全服务器之间以及智能卡B与远程安全服务器之间通过第二协议通信,如TCP/IP协议等。
当智能卡A需要将信息传输到智能卡B时,首先生成安全密钥,可以是数字序列的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以数字序列为例:
利用上述安全密钥将需要传输的信息加密,随后将上述数字序列形式的安全密钥进行拆分,例如规则为按照奇偶位进行拆分。假设安全密钥为326758,则拆分为365和278。具体拆分方式不作限定。因此,拆分后子密钥一的各个数字的位置为奇数位,如1 3 5;而子密钥二的各个数字的位置为偶数位,如2 4 6。
将上述子密钥一和子密钥二的位置信息序列、安全密钥整体格式进行整理,形成格式信息,如安全密钥整体格式为数字序列,标识为dq1,所以按照上述假设,格式信息可以记为(135246dq1)。随后将子密钥一(365)和格式信息(135246dq1)进行封装形成信息a1,同时将子密钥二(278)和格式信息(135246dq1)进行封装形成信息a2。
上述处理完毕后,将a1和加密信息使用HTTP协议发送到智能卡B中;将a2使用TCP/IP协议发送到远程安全服务器中。
智能卡B接收到a1和加密信息后,首先解析a1得到子密钥一(365)和格式信息,随后缓存加密信息和子密钥一,并生成子密钥二的请求信息和格式信息一起作为响应信息使用TCP/IP协议发送到远程安全服务器。
与此同时,远程安全服务器接收到a2后,也进行解析,得到子密钥二(278)和格式信息,并将上述信息缓存。当远程服务器接收到智能卡B发送的响应信息后,提取其中的格式信息(135246dq1)和请求信息,并根据请求信息读取缓存的对应的智能卡A发送的格式信息(135246dq1)。随后,将智能卡B响应信息中的格式信息和智能卡A发送的格式信息进行比较,结果相同,则认为智能卡B是智能卡A正确的数据传输对象。
根据请求信息读取缓存的子密钥一,并使用相同的TCP/IP协议将子密钥一(365)发送到智能卡B。
智能卡B接收到子密钥一后,读取缓存的子密钥二和格式信息,按照其中的安全密钥格式标识dq1,创建序列模型(数字序列形式),随后,按照其中的子密钥一的位置信息(135)对子密钥一(365)进行位置的添加,首先形成(3 6 5)的形式,其次将子密钥二(278)的各个数字添加到其余空位上,形成(326758)的完整的原始安全密钥。
最后,智能卡B利用上述安全密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来获得信息。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密信息传输系统,用于智能卡A中信息传输给智能卡B,该系统具体包括:
智能卡A,其中具体包含:
将安全密钥拆分为子密钥一和子密钥二的装置。
拆分后生成密钥一和密钥二的格式信息。
信息传输之前,智能卡A生成安全密钥,并利用该安全密钥将信息加密,随后,该装置将安全密钥拆分为子密钥一和子密钥二,并提取子密钥一和子密钥二在原始安全密钥中的位置信息。拆分后,根据上述位置信息生成格式信息。该格式信息中至少包括子密钥一的位置信息。随后,智能卡A将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进行封装,将子密钥二和格式信息进行封装。
将封装的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以及加密信息使用第一协议发送到智能卡B中的装置。
该装置将封装的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率先使用第一协议发送到智能卡B,在完成传输且没有出现错误后,再利用第一协议将加密信息发送到智能卡B。如果在上述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则停止加密信息的发送。
将封装的子密钥二和格式信息使用第二协议发送到远程安全服务器中的装置。
远程安全服务器接收到封装的子密钥二和格式信息后,解封装得到子密钥二和格式信息,并将上述子密钥二和格式信息进行缓存。
智能卡B,其中具体包含:
接收到封装的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以及加密信息后将响应信息使用第二协议发送到远程安全服务器的装置。
智能卡B接收到封装的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以及加密信息后,解封装得到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并将子密钥一和加密信息进行缓存。随后生成响应信息,该响应信息包括子密钥二请求信息和格式信息,该装置将该响应信息使用第二协议发送到安全服务器。其中,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不同。
还包括安全服务器,其中,
远程安全服务器接收到响应信息后,将其中的格式信息与接收到的智能卡A发送的格式信息进行比较,如果匹配成功,则发送子密钥二到智能卡B中。
远程安全服务器接收到响应信息后,提取其中的格式信息和请求信息,并根据请求信息读取智能卡A发送的格式信息,随后将读取的智能卡A发送的格式信息和智能卡B发送的格式信息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将子密钥二使用相同的第二协议发送到智能卡B;如果不相同,则发送给智能卡A警示信息。
智能卡B还包含:
将子密钥一和二进行组合,形成原始密钥,并利用原始密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的装置。
智能卡B接收到远程服务器发送的子密钥二后,读取子密钥一和格式信息,该装置按照格式信息中对应的子密钥的位置信息将子密钥一和子密钥二组合为原始的安全密钥,并随后利用该安全密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其中,格式信息中至少包括子密钥一的位置信息,所以,根据格式信息组合子密钥一和子密钥二,具体为:仅利用子密钥一的位置信息来首先将子密钥一添加到安全密钥格式中的各个位置中,再将其余位置按照顺序添加子密钥二,来完成子密钥的组合。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当然不限于以上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得到各种变更和修改,并且应理解这些变更和修改自然将落入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包括在一个单元中的多个功能可以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替选地,在以上实施例中由多个单元实现的多个功能可分别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另外,以上功能之一可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无需说,这样的配置包括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在该说明书中,流程图中所描述的步骤不仅包括以所述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地或单独地而不是必须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此外,甚至在按时间序列处理的步骤中,无需说,也可以适当地改变该顺序。
以上虽然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当明白,上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只是用于说明本公开,而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更而没有背离本公开的实质和范围。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含义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