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7844B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97844B CN110197844B CN201910534540.0A CN201910534540A CN110197844B CN 110197844 B CN110197844 B CN 110197844B CN 201910534540 A CN201910534540 A CN 201910534540A CN 110197844 B CN110197844 B CN 1101978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electrode
- display
- light
- emitting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B06B1/064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using a single piezoelectric el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B06B1/068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with foil-type piezoelectric elements, e.g. PVDF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8—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two independent displays, e.g. for emitting information from two major sides of the display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2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input and mechanical output, e.g. functioning as actuators or vibrator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3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with mechanical input and electrical output, e.g. functioning as generators or sensors
- H10N30/302—Sensor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iezoelectric, electrostrictive or magnetostrictive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s H10N30/00 – H10N35/00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基板包括:基板,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发送器,发送器设置在第一表面上,用于将第一显示电信号转换为传导信号;第一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发送器的一侧,并在第一显示电信号的驱动作用下发光;接收器,接收器设置在第二表面上,用于接收传导信号,并将传导信号转换为第二显示电信号;第二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接收器的一侧,并在第二显示电信号的驱动作用下发光。该显示基板可以实现双面显示,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占用体积较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性、广视角、高对比、低耗电、高反应速率、全彩化及制程简单等优点,但一般的OLED显示面板只能实现单面显示的功能,对于一些要求双面显示的使用环境下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目前,通常是设置两个显示面板来实现双面显示,但这种方式需要两个独立的显示面板,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
因而,关于双面显示相关技术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不需要两个显示面板即可实现双面显示的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基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发送器,所述发送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用于将第一显示电信号转换为传导信号;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在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发送器的一侧,并在所述第一显示电信号的驱动作用下发光;接收器,所述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用于接收所述传导信号,并将所述传导信号转换为第二显示电信号;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接收器的一侧,并在所述第二显示电信号的驱动作用下发光。该显示基板中,发送器可以将驱动第一发光元件发光的第一显示电信号传导给接收器,并将其转换为驱动第二发光元件发光的第二显示电信号,可以使得含有该显示基板的显示面板的正反两面均可实现显示功能,且显示基板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占用体积较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传导信号为超声波信号或光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传导信号为超声波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发送器具有第一发送电极和第二发送电极,所述第一发送电极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中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发送电极与第一参考电位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基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发送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均与所述薄膜晶体管中的源极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发送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均与所述薄膜晶体管中的漏极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接收器具有第一接收电极和第二接收电极,所述第一接收电极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中的第三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接收电极与第二参考电位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发送器为压电发送器,所述接收器为压电接收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发送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发送电极和第二发送电极;第一压电材料层,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具有逆压电效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发送电极和所述第二发送电极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接收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接收电极和第二接收电极;第二压电材料层,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具有正压电效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和所述第二接收电极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前面所述的显示基板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发送器;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接收器;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发送器的一侧形成第一发光元件;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接收器的一侧形成第二发光元件。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对技术人员和设备没有苛刻的要求,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且得到的显示基板可使得含有该显示基板的一个显示面板实现双面显示,相对于采用两个显示面板的方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体积小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发送器;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发送器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中的第一电极;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接收器;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接收器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中的第三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中的第一发光层;在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中的第二发光层;在所述第一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中的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二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中的第四电极。
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面板包括前面所述的显示基板。该显示面板具有前面所述的显示基板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包括前面所述的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具有前面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1,该显示基板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发送器2,所述发送器2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11上,用于将第一显示电信号转换为传导信号;第一发光元件3,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设置在所述基板1朝向所述发送器2的一侧,并在所述第一显示电信号的驱动作用下发光;接收器4,所述接收器4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12上,用于接收所述传导信号,并将所述传导信号转换为第二显示电信号;第二发光元件5,所述第二发光元件5设置在所述基板1朝向所述接收器4的一侧,并在所述第二显示电信号的驱动作用下发光。该显示基板中,发送器可以将驱动第一发光元件发光的第一显示电信号转换并传导给接收器,接收器可以将其接收的传导信号转换为驱动第二发光元件发光的第二显示电信号,由此仅需在基板的一侧施加第一显示电信号,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均可发光,显示基板的双面均可实现显示功能,且显示基板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占用体积较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板的具体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包括但不限于刚性基板或柔性基板,具体可以为玻璃基板、聚合物基板等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发光元件的具体种类和结构也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可以在第一显示电信号的驱动下发光以显示画面即可,具体可以为OLED发光元件,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极和设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具体的,参照图2,第一发光元件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3,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3之间的第一发光层32。其中,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3可以按照常规显示基板的电连接关系进行连接,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传导信号的具体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有效转换和传导即可,例如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波信号或光信号。由此,可以方便的发送、转换和接收,保真效果好。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导信号为超声波信号。由此,在转换和传导过程中能量几乎不会损失,信号保真效果更佳,进而使得具有该显示基板的显示面板双面显示画面一致性高,显示效果更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发送器只要能够有效将驱动第一发光元件发光的第一显示电信号转换为传导信号并发送给接收器即可,具体的设置方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给发送器单独连接信号线输送第一显示电信号,也可以将发送器与显示基板的现有结构连接,利用固有结构为发送器输送第一显示电信号。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述发送器具有第一发送电极21和第二发送电极23,所述第一发送电极21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中的第一电极31电连接,所述第二发送电极23与第一参考电位电连接。由此,第一发光元件中的第一电极可以将第一显示电信号输送至发送器,不需要额外设置单独的输送信号线,从而简化显示基板的结构,节约制作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参照图3,该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第一发送电极21和所述第一电极31均与所述薄膜晶体管中的源极61电连接;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电极21和所述第一电极31均与所述薄膜晶体管中的漏极62电连接。由此,可以利用显示基板的现有结构给发送器输送第一显示电信号和参考电位,使得显示基板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便于制作,成本较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2,所述接收器具有第一接收电极41和第二接收电极43,所述第一接收电极41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中的第三电极51电连接,所述第二接收电极43与第二参考电位电连接。由此,接收器可以有效将第二显示电信号传导给第二发光元件,显示背板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发光元件的具体种类和结构也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可以在第二显示电信号的驱动下发光以显示画面即可,具体可以为OLED发光元件,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极和设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具体的,参照图2,第二发光元件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电极51和第四电极53,以及设置在第三电极51和第四电极53之间的第二发光层52。如前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在第二显示电信号的驱动作用下发光,因此,第三电极51可以与接收器电连接,以将第二显示电信号传输至第二发光元件,而第四电极53以与参考电位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发送器和接收器的具体种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器可以为压电发送器,所述接收器可以为压电接收器。由此,发送器和接收器具有频带宽、灵敏度高、信噪比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且重量轻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3,所述发送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发送电极21和第二发送电极23;第一压电材料层22,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具有逆压电效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发送电极21和所述第二发送电极23之间。具体的,逆压电效应是指当在第一压电材料层的极化方向施加电场,第一压电材料层就在一定方向上产生机械变形或机械压力,当外加电场撤去时,这些变形或应力也随之消失。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压电材料层可以为压电晶体或压电高分子膜材,在第一发送电极和第二发送电极施加的电压下第一压电材料层变形而发生机械振动,通过调整电压使得振动频率达到20kHZ以上,即可发出超声波信号;而第一发送电极21和第二发送电极23可以根据器件效率灵活选择,具体可以为常规导电材料,例如可以为金属电极、透明导电氧化物电极等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3,所述接收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接收电极41和第二接收电极43;第二压电材料层42,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42具有正压电效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收电极41和所述第二接收电极43之间。具体的,正压电效应是指由于形变而产生电极化的现象,当对第二压电材料层施以物理压力时,第二压电材料层内的电偶极矩会因压缩而变短,此时第二压电材料层为抵抗这变化会在第二压电材料层相对的表面上产生等量正负电荷,以保持原状,这种由于形变而产生电极化的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正压电效应实质上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压电材料层可以为压电晶体或压电高分子膜材,在超声波信号的作用下可以产生第二显示电信号;而第一接收电极41和第二接收电极43可以根据器件效率灵活选择,具体可以为常规导电材料,例如可以为金属电极、透明导电氧化物电极等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3,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22在所述基板1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42在所述基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由此,可以提高传导信号的传递效果,传输过程中损耗较小,信号保真效果好,进而使得双面显示的一致性高。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实现显示功能,在基板设置有发送器的一侧,除了前面所述的结构之外,该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常规显示基板的结构和部件,具体的,可以参照图3,其还可以包括柔性基板7、缓冲层8、有源层63、第一栅绝缘层64、栅极65、第二栅绝缘层66、层间绝缘层67、平坦化层68。而通过前面描述可知,第二发光元件通过接收器转换的信号即可实现显示功能,因此基板设置接收器的一侧仅需要设置接收器和第二发光元件即可,不需要其他的驱动电路等结构,使得该显示基板结构简单,易于制备,且厚度较薄,体积小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该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补偿电路,补偿电路使得第二显示电信号与第一显示电信号基本一致。由此,可以使得双面显示的一致性好。具体的,补偿电路的结构、设置位置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在发送器或者接收器进行补偿,补偿电路可以设置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由此可以利用的空间更大,电路的设计所受的制约条件更少,设计灵活度更高,而具体的电路结构等可以根据实际的电压或电流要求灵活设计,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前面所述的显示基板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发送器;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接收器;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发送器的一侧形成第一发光元件;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接收器的一侧形成第二发光元件。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对技术人员和设备没有苛刻的要求,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且得到的显示基板可使得含有该显示基板的一个显示面板实现双面显示,相对于采用两个显示面板的方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体积小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各个步骤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工艺条件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发送器;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发送器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中的第一电极;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接收器;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接收器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中的第三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中的第一发光层;在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中的第二发光层;在所述第一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中的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二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中的第四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利用常规半导体工艺形成发送器、发光元件和接收器。具体的,可以采用沉积和光刻的工艺进行,例如形成发送器,可以先在基板上沉积形成整层的电极层,然后在电极层上涂覆光刻胶,并依次对光刻胶进行曝光和显影,得到图案化的光刻胶,再对未被光刻胶覆盖的电极层进行刻蚀并剥离图案化的光刻胶,得到第二发送电极,然后采用同样的工艺步骤,依次在第二发送电极远离基板的表面上依次形成第一压电材料层和第一发送电极。发光元件和接收器可以参照该步骤进行。由此,步骤简单,和现有设备和技术兼容性高,易于实现。
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面板包括前面所述的显示基板。该显示面板仅需要一面驱动即可以实现双面显示,且厚度较薄、体积较小,显示效果较佳。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前面所述的显示基板之外,该显示面板还包括常规显示面板必备的结构和部件,例如还可以包括彩膜基板、封装结构等等,具体可参照常规显示面板设置,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包括前面所述的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仅需要一面驱动即可以实现双面显示,且厚度较薄、体积较小,显示效果较佳。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显示装置的具体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视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游戏机、可穿戴设备等等。且除了前面所述的显示面板之外,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常规显示装置必备的结构和部件,具体可参照常规显示面板设置,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发送器,所述发送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用于将第一显示电信号转换为传导信号;
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发送器的一侧,并在所述第一显示电信号的驱动作用下发光;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用于接收所述传导信号,并将所述传导信号转换为第二显示电信号;
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接收器的一侧,并在所述第二显示电信号的驱动作用下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信号为超声波信号或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具有第一发送电极和第二发送电极,所述第一发送电极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中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发送电极与第一参考电位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发送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均与所述薄膜晶体管中的源极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发送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均与所述薄膜晶体管中的漏极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具有第一接收电极和第二接收电极,所述第一接收电极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中的第三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接收电极与第二参考电位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为压电发送器,所述接收器为压电接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发送电极和第二发送电极;
第一压电材料层,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具有逆压电效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发送电极和所述第二发送电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接收电极和第二接收电极;
第二压电材料层,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具有正压电效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和所述第二接收电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发送器;
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接收器;
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发送器的一侧形成第一发光元件;
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接收器的一侧形成第二发光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发送器;
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发送器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中的第一电极;
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接收器;
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接收器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中的第三电极;
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中的第一发光层;
在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中的第二发光层;
在所述第一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中的第二电极;
在所述第二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中的第四电极。
12.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34540.0A CN110197844B (zh) | 2019-06-20 | 2019-06-20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US17/287,064 US11910661B2 (en) | 2019-06-20 | 2020-05-26 | Display substrate for double-sided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PCT/CN2020/092349 WO2020253479A1 (zh) | 2019-06-20 | 2020-05-26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34540.0A CN110197844B (zh) | 2019-06-20 | 2019-06-20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97844A CN110197844A (zh) | 2019-09-03 |
CN110197844B true CN110197844B (zh) | 2021-01-12 |
Family
ID=67754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34540.0A Active CN110197844B (zh) | 2019-06-20 | 2019-06-20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10661B2 (zh) |
CN (1) | CN110197844B (zh) |
WO (1) | WO202025347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7844B (zh) | 2019-06-20 | 2021-01-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3725250B (zh) * | 2021-08-30 | 2023-08-08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具有双面成像的薄膜显示器结构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52612A (ja) * | 2002-10-30 | 2004-05-27 | Shoen Kagi Kofun Yugenkoshi | 両面表示画面装置 |
CN101373576A (zh) * | 2007-08-24 | 2009-02-25 |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显示系统 |
CN104409473A (zh) * | 2014-11-25 | 2015-03-11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压电触控式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制造方法、有机发光显示器 |
CN106463082A (zh) * | 2014-06-23 | 2017-02-22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9244108A (zh) * | 2018-08-29 | 2019-01-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oled显示装置 |
CN109492467A (zh) * | 2017-09-12 | 2019-03-19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53426B2 (en) * | 2004-01-14 | 2008-11-18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KR102205868B1 (ko) | 2014-07-14 | 2021-01-2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양방향 표시 장치 |
CN106951130B (zh) * | 2017-03-28 | 2019-09-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及阵列基板制备方法 |
CN107657922A (zh) | 2017-10-27 | 2018-02-02 | 朱秋华 | 一种双面oled显示面板及装置 |
CN108365118B (zh) | 2018-02-07 | 2019-12-03 | 昆山梦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 |
CN108899353B (zh) | 2018-07-26 | 2021-0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197844B (zh) | 2019-06-20 | 2021-01-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824120B (zh) * | 2021-01-28 | 2025-02-25 | 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2019
- 2019-06-20 CN CN201910534540.0A patent/CN110197844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5-26 US US17/287,064 patent/US11910661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5-26 WO PCT/CN2020/092349 patent/WO202025347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52612A (ja) * | 2002-10-30 | 2004-05-27 | Shoen Kagi Kofun Yugenkoshi | 両面表示画面装置 |
CN101373576A (zh) * | 2007-08-24 | 2009-02-25 |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显示系统 |
CN106463082A (zh) * | 2014-06-23 | 2017-02-22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4409473A (zh) * | 2014-11-25 | 2015-03-11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压电触控式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制造方法、有机发光显示器 |
CN109492467A (zh) * | 2017-09-12 | 2019-03-19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装置 |
CN109244108A (zh) * | 2018-08-29 | 2019-01-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oled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97844A (zh) | 2019-09-03 |
US20210359060A1 (en) | 2021-11-18 |
US11910661B2 (en) | 2024-02-20 |
WO2020253479A1 (zh) | 2020-1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047742B2 (en) | Vibration generating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9585462A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面板、拼接屏 | |
CN110276325B (zh) | 超声波指纹识别组件、超声波指纹识别器件和显示装置 | |
WO2020024815A1 (zh) | 超声波发生器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屏幕发声系统 | |
CN114101017B (zh) | 振动产生设备和振动设备 | |
CN110197844B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0839197B (zh) | 扬声器和包括该扬声器的显示设备 | |
TW202347117A (zh) | 顯示裝置 | |
CN110534545A (zh) | 显示装置 | |
CN114023257B (zh)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09492456A (zh) | 超声波传感器及电子装置 | |
EP2205004B1 (en) | Flexible luminescent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10244823A (zh)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WO2021159590A1 (zh) |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TWI852030B (zh) | 振動設備以及包括其的振動儀器 | |
TW200906209A (en) | System for displaying imag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 |
CN109492481A (zh) | 超声波传感器及电子装置 | |
CN109920928A (zh)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17809519A (zh) |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15172404A (zh) | 一种发光基板、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