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89700B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89700B CN110189700B CN201910557827.5A CN201910557827A CN110189700B CN 110189700 B CN110189700 B CN 110189700B CN 201910557827 A CN201910557827 A CN 201910557827A CN 110189700 B CN110189700 B CN 1101897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pixel
- driving
- array
- driving arr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包括:阶梯状区域,所述阶梯状区域包括多个台阶和设置于相邻所述台阶之间的台阶间隔;第一边缘像素组,所述第一边缘像素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台阶的顶角的n个颜色的子像素,和与所述n各子像素一一对应电连接的n个驱动阵列;所述n个驱动阵列中包括第一驱动阵列和至少一个第二驱动阵列;所述第一驱动阵列设置于所述台阶的顶角,所述第二驱动阵列设置于所述台阶间隔;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本申请通过在阶梯状的受空间限制不能放置完整的像素电路的区域,通过合理调配借用空间,保证像素电路的完整性和发光层的完整性,达到优化锯齿的效果,提升显示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显示面板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矩形的规则形状的显示面板。圆形等异形显示面板成为主流显示设备。异形显示面板的缺口(notch)或者圆角等区域由于弧边的存在,导致像素不能规则的阵列,而发光层必须与像素电路一一对应。当受空间限制,放不下像素电路时,相应的发光层也会被拿掉。点亮显示纯白色画面的时候,边缘会显现明显的锯齿现象,显示质量低,需要算法特殊处理才能弱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阶梯状区域,所述阶梯状区域包括多个台阶和设置于相邻所述台阶之间的台阶间隔;第一边缘像素组,所述第一边缘像素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台阶的顶角的n个颜色的子像素,和与所述n各子像素一一对应电连接的n个驱动阵列;所述n个驱动阵列中包括第一驱动阵列和至少一个第二驱动阵列;所述第一驱动阵列设置于所述台阶的顶角,所述第二驱动阵列设置于所述台阶间隔;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显示面板。
按照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本申请通过在阶梯状的受空间限制不能放置完整的像素电路的区域,通过合理调配借用空间,保证像素电路的完整性和发光层的完整性,达到优化锯齿的效果,提升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B区域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在B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在B区域的又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在C区域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在B区域的又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1在B区域的又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1在B区域的又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1在B区域的又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驱动阵列,但这些驱动阵列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驱动阵列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驱动阵列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驱动阵列,类似地,第二驱动阵列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驱动阵列。
如背景技术所述,异形显示面板的缺口(notch)或者圆角等区域由于弧边的存在,导致像素不能规则的阵列,而发光层必须与像素电路一一对应。当受空间限制,放不下像素电路时,相应的发光层也会被拿掉。点亮显示纯白色画面的时候,边缘由于缺失部分子像素会显现明显的锯齿现象,显示质量低,需要算法特殊处理才能弱化。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图1在B区域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在B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NA。图1以圆形显示面板为例,显示面板包括异形区域,这里的异形区域是指显示面板的边缘既不平行于也不垂直于行方向的区域。因此,在异形区域的边缘就会出现阶梯状区域。在图1中B区域局部放大图中,阶梯状区域1,该阶梯状区域1包括多个台阶11和设置于相邻的台阶11之间的台阶间隔12;这里的台阶是指在异形区域的边缘驱动阵列形成的类似阶梯的形状。台阶间隔是指相邻的两个台阶的侧边以及台阶11的顶点连线之间组成的三角形区域。
本申请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边缘像素组2,第一边缘像素组2设置于于台阶11最靠近最顶角的区域,该第一边缘像素组2包括设置于台阶11的顶角的n个颜色的子像素20,和与所述n各子像素20一一对应电连接的n个驱动阵列30;n个驱动阵列30中包括第一驱动阵列31和至少一个第二驱动阵列32;所述第一驱动阵列31设置于所述台阶11的顶角,所述第二驱动阵列32设置于所述台阶间隔12;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阶梯状边缘区域位置由于弧边的存在,导致像素不能规则的阵列,而发光层必须与驱动阵列一一对应。当受空间限制,显示面板的版图布局放不下驱动阵列时,相应的子像素的发光层也会被排除,边缘就会出现明显的锯齿或者色偏。例如图2和图3中所示,在正常台阶11的边缘包括3个子像素和与3个子像素一一对应的驱动阵列。弧线边缘(以点划线表示)设置于最靠近台阶11顶角的驱动阵列远离显示区的一侧。因此,此处的像素组是正常显示的像素组。而在第一边缘像素组2的位置,由于弧线边缘穿过最靠近台阶11顶角的驱动阵列(以虚线框表示),并且此驱动阵列超出弧线边缘的距离几乎等于驱动阵列的宽度。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此处无法设置驱动阵列,其对应驱动的子像素也会取消,这样就会导致此处的像素组缺少一个颜色,出现色偏。而为了避免出现这种色偏,现有技术就将此处的3个驱动阵列和像素组全部取消。但是这样就会引起明显的锯齿现象,降低边缘的显示质量。而这需要特殊的边缘补偿算法进行优化,并且优化之后的效果也仅是弥补缺陷,未从根本解决边缘锯齿的问题。
而本申请将驱动第一边缘像素组2中子像素的的驱动阵列分为第一驱动阵列和第二驱动阵列。第一驱动阵列31由于未被弧线边缘穿过,因此还设置在对应的台阶11;由于相邻的台阶11之间的台阶间隔12未设置驱动阵列或者其他晶体管元件,同时其也位于弧线边缘靠近显示区的一例,因此本申请将第二驱动阵列32设置于台阶间隔12,通过合理调配借用空间,保证驱动阵列的完整性和子像素及其发光层的完整性,达到优化锯齿的效果,提升显示质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阵列31或者第二驱动阵列32可以略微的超出弧线边缘一些,例如是2μm以内,这样不影响对应第一驱动阵列31和第二驱动阵列32的版图布局。
请继续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子像素20包括第一电极951、设置于像素定义层945开口AR中的发光材料952以及覆盖发光材料952的第二电极953;所述第一电极951覆盖像素定义层开口AR;而驱动子像素20的驱动阵列包括晶体管和电容。在基板910上依次形成半导体有源层920、栅极绝缘层941、栅极金属层931、第一层间绝缘层942、电容金属层932、第二层间绝缘层943、源漏金属层933、平坦化层944。通过平坦化层944开口将第一电极951与晶体管的源漏极连接,由驱动阵列提供驱动电流,驱动子像素20发光。
请继续参考图3,附图3以n=3为例。第一边缘像素组2包括第一子像素21、第二子像素22和第三子像素23。与第一子像素21和第二子像素22分别对应电连接的两个第一驱动阵列31和与第三子像素23对应电连接的一个第二驱动阵列32;其中第一子像素21和第二子像素22的像素定义层开口AR与对应电连接的第一驱动阵列31至少部分交叠;第三子像素23的所述像素定义层开口AR与第二驱动阵列32不交叠。图3中黑色圆点为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与驱动阵列的连接点。在台阶边缘第三子像素23对应的驱动阵列由于空间不足无法正常设置,本实施例将第三子像素23对应的第二驱动阵列32设置在与第三子像素23像素定义层开口AR不交叠的位置,通过合理调配借用空间,保证驱动阵列的完整性和子像素及其发光层的完整性,达到优化锯齿的效果,提升显示质量。
具体的,请进一步的参考图3,包括:第一台阶111和第二台阶112;第一边缘像素组2位于该第一台阶111;第二台阶112与第一台阶111相邻,且第二台阶112的台阶边缘位于第一台阶111靠近显示区的一侧;也就是在台阶边缘第二台阶的子像素数量更少。台阶间隔12包括第一台阶间隔121和第二台阶间隔122;第一台阶间隔121位于所述第一台阶111和所述第二台阶112之间;第二台阶间隔122与第一台阶间隔121相邻,且设置于第一台阶间隔121远离第一台阶111的一侧;第二驱动阵列32设置于第二台阶间隔122。
进一步的,第二台阶112包括第二边缘像素组5和与所述第二边缘像素组中子像素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三驱动阵列33;第三驱动阵列33设置于第二台阶112的顶角;第二驱动阵列32与所述第三驱动阵列33中驱动相同颜色子像素的驱动阵列共用同一数据线。示例性的,驱动第二边缘像素组5中的第三子像素23的第三驱动阵列33由数据线D2传输数据信号;驱动第一边缘像素组2中的第三子像素23的第二驱动阵列32由数据线D1传输数据信号;数据线D1通过连接线L1连接数据线D2,及共用同一数据线。数据线D2沿列方向延伸用于向位于同一列的子像素传输数据信号。由于不同颜色子像素的在同一灰阶下的数据信号值并不相同,导致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数据信号值的范围不相同。而数据线在驱动阵列中存在寄生电容,导致数据信号写入存储电容的同时还需要向寄生电容充电。而数据信号前后两帧的差值越大,充电时间越长,越容易出现充电不足的情况。由于不同颜色子像素的数据信号范围相差更大,因此,同一数据线对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对应的驱动阵列进行充电时会容易造成充电不足。本实施例中,将第二驱动阵列与第三驱动阵列33中驱动相同颜色子像素的第三驱动阵列33共用同一数据线,使得数据信号的范围不会发生变化,避免充电第二驱动阵列32充电时间过长导致的充电不足。另一方面,相对于与第二驱动阵列同一行的子像素,第二台阶112的子像素和驱动阵列数量更多,与第三驱动阵列33对应的数据线在第二驱动阵列对应的行无需驱动对应的子像素,因此可以用于驱动第二驱动阵列32。而位于第二驱动阵列32远离第一台阶111一侧的台阶对应的驱动阵列的个数要少于第三驱动阵列所在行的台阶对应的子像素个数,导致其在第二驱动阵列32所在的行具有与其数据线对应连接的驱动阵列和子像素。如果,第二驱动阵列32与之共用数据线则会造成两者发生短路,无法正常驱动。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二驱动阵列32与列数更多、台阶更远离显示区位置的驱动阵列共用数据线,避免发生短路现象。
此外,本实施例将第二驱动阵列32设置于第二台阶间隔122而非第一台阶间隔121。理论上,第一台阶间隔121距离第一边缘像素组2中的第三子像素23更近,但是如果将第二驱动阵列设置于第一台阶间隔121,则第二驱动阵列32需要与第二台阶112的驱动阵列位于同一行,也就是其需要与第二台阶112的驱动阵列同时接受扫描信号,写入数据信号。此时,若第二驱动阵列32与第三驱动阵列33中驱动相同颜色的子像素共用同一数据线则会造成两者共用扫描线和数据线,相当于两者发生短路。而本申请将第二驱动阵列设置于第二台阶间隔122,使得其与第三驱动阵列位于不同的行,避免共用扫描线,从而可以共用数据线。
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图5为图1在B区域的又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第三子像素23的第一电极951与第二驱动阵列32通过第一连接线40电连接;第一连接线40与所述第一电极951同层同材料设置。
由于驱动阵列在驱动的过程中需要扫描信号,而扫描信号由驱动单元60产生并传输到驱动阵列30。因此,通常情况向,在台阶远离显示区的一侧设置有驱动单元,并且驱动单元输出的信号经过连接线与扫描线连接。驱动单元可以是移位寄存器单元,用于顺序的输出扫描信号。驱动单元60包括与第二台阶112所在的像素行通过第二连接线42电连接的第一驱动单元61;由于第一连接线40跨过了至少两级台阶因此,会与第二连接线42交叠。由于相较于第一台阶111,第三台阶间隔123位于更加靠近驱动芯片IC的一侧。因此在顺序输出扫描信号时,扫描信号跳变的时候其信号会耦合到第一连接线40,从而影响第一边缘像素组2的第三子像素23发射的光线。本申请将第一连接线40设置于与第一电极951同层,可以增加第一连接线40与第二连接线42之间的间距,减小两者之间的耦合电容,从而尽量减小扫描信号跳变对于第一边缘像素组2中的第三子像素23发光的影响。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线40和第二连接线42存在第一交叠区域S1,在第一交叠区域S1,第一连接线40与第二连接线42交叠;
在第一交叠区域S1设置有信号屏蔽单元43,该信号屏蔽单元43设置于第一连接线40和第二连接线42所在的膜层之间,且信号屏蔽单元43连接固定电位。例如,第一连接线40与第一电极951同层设置,第二连接线42位于栅极金属层,信号屏蔽单元43位于第二金属层,并且连接电源信号PVDD、阴极电位PVEE或者是参考电压信号Vref。此时固定电位信号可以屏蔽第一连接线40和第二连接线42交叠处所产生的耦合,避免扫描信号跳变时对第一边缘像素组2中的第三子像素也23发光造成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台阶的驱动阵列和与之对应的驱动单元之间的连接线与第一连接线40交叠时,同样可以设置屏蔽单元屏蔽交叠出产生的耦合。
上述实施例以附图3和图5为例,说明了在图1中B区域,在沿着指向驱动IC的方向,台阶原来越远离显示区的区域中第二驱动阵列32的设置方式。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图6为图1在C区域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在C区域中,沿着指向驱动IC的方向,台阶原来靠近离显示区。其设置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类似,
第一边缘像素组2包括第一子像素21、第二子像素22和第三子像素23。与第一子像素21和第二子像素22分别对应电连接的两个第一驱动阵列31和与第三子像素23对应电连接的一个第二驱动阵列32;其中第一子像素21和第二子像素22的像素定义层开口AR与对应电连接的第一驱动阵列31至少部分交叠;第三子像素23的所述像素定义层开口AR与第二驱动阵列32不交叠。图6中黑色圆点为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与驱动阵列的连接点。在台阶边缘第三子像素23对应的驱动阵列由于空间不足无法正常设置,本实施例将第三子像素23对应的第二驱动阵列32设置在与第三子像素23像素定义层开口AR不交叠的位置;
具体的,请进一步的参考图6,包括:第一台阶111和第二台阶112;第一边缘像素组2位于该第一台阶111;第二台阶112与第一台阶111相邻,且第二台阶112的台阶边缘位于第一台阶111靠近显示区的一侧;也就是在台阶边缘第二台阶的子像素数量更少。台阶间隔12包括第一台阶间隔121和第二台阶间隔122;第一台阶间隔121位于所述第一台阶111和所述第二台阶112之间;第二台阶间隔122与第一台阶间隔121相邻,且设置于第一台阶间隔121远离第一台阶111的一侧;第二驱动阵列32设置于第二台阶间隔122。
进一步的,第二台阶112包括第二边缘像素组5和与所述第二边缘像素组中子像素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三驱动阵列33;第三驱动阵列33设置于第二台阶112的顶角;第二驱动阵列32与所述第三驱动阵列33中驱动相同颜色子像素的驱动阵列共用同一数据线。
本实施例通过合理调配借用空间,保证驱动阵列的完整性和子像素及其发光层的完整性,达到优化锯齿的效果,提升显示质量。并且,第二驱动阵列32与列数更多、台阶更远离显示区位置的驱动阵列共用数据线,避免发生短路现象。同时,而本申请将第二驱动阵列设置于第二台阶间隔122,使得其与第三驱动阵列位于不同的行,避免共用扫描线,从而可以共用数据线。
本实施例的其他设置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和图8,图7为图1在B区域的又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1在B区域的又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台阶113,第三台阶113与第一台阶111相邻,且第三台阶113的台阶边缘位于第一台阶111远离显示区的一侧;包括台阶间隔12包括第三台阶间隔123;第三台阶间123隔位于第一台阶111和所述第三台阶113之间;第二驱动阵列32设置于第三台阶间隔123。
在图3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二驱动阵列32位于第二台阶112和第一台阶111远离驱动芯片IC的一侧,在驱动电路60扫描的过程中,第二驱动阵列32首先扫描并且写入数据信号使得第一边缘像素组2中的第三子像素23发光;然后第三驱动阵列33扫描,写入数据信号;然后是第一驱动阵列31扫描,写入数据信号。由于第一连接线40与第一驱动阵列31和第三驱动阵列33对应连接的驱动电路之间的连接线都交叠,而这两者的扫描(扫描信号的跳变)发生在第二驱动阵列写入数据信号并且第一边缘像素组2的第三子像素发光之后,因此,此时的扫描信号的跳变会影响第一边缘像素组2的第三子像素的发光。而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由于第二驱动阵列32位于第三台阶间隔123。扫描的顺序是第二台阶112对应的驱动阵列、第一台阶区111对应的驱动阵列最后是第二驱动阵列32。因此,当第二驱动阵列32将数据线号写入第一边缘像素组2对应的第三子像素23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与第一连接线40交叠部分的扫描信号的跳变。因此,按照本实施例的设置方式,驱动电路60与第一台阶111和第三台阶113的驱动阵列30的连接线即使与第一连接线40由交叠也不会因为扫描信号的跳变而影响第一边缘像素组2的第三子像素23的发光。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巧妙布局设置避免了交叠处所产生的信号干扰,提升了边缘的显示效果,降低了边缘版图布局的难度。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弧线边缘穿过两个驱动阵列30时,请参考图9和图4,图9为图1在B区域的又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子像素20包括第一电极951、设置于像素定义层开口AR中的发光材料952以及覆盖发光材料的第二电极953;第一电极951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开口AR;第一边缘像素组2包括第四子像素24、第五子像素25和第六子像素26,其中第四子像素24的所述像素定义层开口AR与第一驱动阵列31至少部分交叠;第五子像素25和第六子像素26的像素定义层开口AR和与之对应连接的第二驱动阵列32不交叠。
显示面板还包括:第四台阶114、第五台阶115和第六台阶116;第一边缘像素组位于所述第四台阶114;第五台阶115与第四台阶相邻,且第五台阶115的台阶边缘位于所述第四台阶114靠近显示区的一侧;第六台阶116与第四台阶114相邻,且第六台阶115的台阶边缘位于第四台阶114远离显示区的一侧。台阶间隔12包括第四台阶间隔124、第五台阶间隔125和第六台阶间隔126;第四台阶间隔124位于第四台阶114和第五台阶115之间;第五台阶间隔115与第四台阶间隔114相邻,且设置于第四台阶间隔124远离第四台阶的114一侧;第六台阶间隔126位于第四台阶114和第六台阶116之间;
与第五子像素25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驱动阵列32设置于所述第六台阶间隔126;与第六子像素26对应连接的第二驱动阵列32设置于所述第五台阶间隔125。
本实施例通过合理调配借用空间,保证驱动阵列的完整性和子像素及其发光层的完整性,达到优化锯齿的效果,提升显示质量。并且,第二驱动阵列32与列数更多、台阶更远离显示区位置的驱动阵列共用数据线,避免发生短路现象。同时,而本申请将第二驱动阵列32分别设置于第五台阶间隔125和第六台阶间隔126,使得位于第五台阶间隔125的第二驱动阵列32与第五台阶115的驱动阵列位于不同的行,避免共用扫描线,从而可以共用数据线;使得位于第六台阶间隔126的第二驱动阵列32与其下一行的台阶不同行,避免共用扫描线,从而可以共用数据线。本申请分别通过第四台阶114的两侧设置第二驱动阵列32,使得分别在两侧将第二驱动阵列32与第五子像素25和第六子像素26连线,降低了显示面板版图布局的难度。
进一步的,第五子像素25为红色子像素;第六子像素26为绿色。第四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由于蓝色子像素发光效率的原因,蓝色子像素的驱动电流要大于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根据驱动晶体管工作的曲线,电流比较高的区域其斜率大。也就是相同的电压差的情况会产生更大的电流差。由于本申请将第五子像素和第六子像素对应的第二驱动阵列32远离第五子像素和第六子像素的开口,因此其必然会造成电压差。因此,本申请将第五子像素设置为红色子像素、第六子像素设置为绿色子像素可以产生较小的电流差,从而使得发光亮度的变化量尽可能减小。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和图5的实施例中,第三子像素可以是红色或者绿色子像素,避免是蓝色子像素。理由如上所述,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线40上存在电阻损耗,对于传输到对应的子像素的电流信号造成的损耗。为了弥补这种损耗,第一驱动阵列31包括第一驱动晶体管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栅极的第一存储电容;第二驱动阵列32包括第二驱动晶体管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栅极的第二存储电容;第二存储电容的容值大于第一存储电容的容值。由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电流和电源信号PVDD与数据信号data的差值成正比,当数据信号越小时,其亮度越高。基于上述原因,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连接线40上存在电阻造成电流降低,对应的子像素亮度下降。本实施例中,将第二驱动阵列32的第二存储电容的容值设置的更大,导致第二驱动阵列32数据线充电过程中数据信号充电相较于与第一驱动阵列31会显得充电不足。充电不足导致数据信号偏低,此时第二驱动阵列32产生的驱动电流偏大,其正好与第一连接线40上的电阻造成的电流降低相互抵消,使得第二驱动阵列32驱动的子像素亮度与第一驱动阵列31以相同的数据电压驱动相同颜色子像素的亮度相同。
进一步的,第二驱动阵列包括补偿电容,该补偿电容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一电源信号端,补偿电容的第二极电通过发光控制晶体管连接与第二驱动阵列对应连接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这里第一电源信号端可以是为驱动晶体管提供电源的信号端PVDD,补偿电容的第一极连接固定电位信号用于存储第二极的信号。补偿电容的第二极通过发光控制晶体管连接预支对应子像素的第一极,用于稳定第一电极的电位,存储更多的电荷,弥补电荷在第一连接线40传输过程的损耗,从而避免于第二驱动阵列32连接的子像素亮度降低。
请参考图10,图10为图1在B区域的又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下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列的扫描线S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排列的数据线D;沿第一方向,第二驱动阵列32的宽度L2大于第一驱动阵列的宽度L1;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驱动阵列的长度H2小于所述第一驱动阵列的长度H1。由于台阶间隙并非规则的矩形,台阶间隙在第一方向的长度最长可达3倍的驱动阵列的宽度L1,台阶间隙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1倍的驱动阵列的长度H1,因此,本实施例中将第二驱动阵列32设置成“矮胖型”增加其在第一方向的宽度,减小其在第二方向的长度,从而契合台阶间隙的形状,使其完全设置于弧线边缘以内。
请参考图11,图1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示意图。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显示装置。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但不限于手表1000、蜂窝式移动电话、平板电脑、计算机的显示器、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上的显示器、应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上的显示装置等等。只要显示装置包含了本申请公开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显示面板,便视为落入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阶梯状区域,所述阶梯状区域包括多个台阶和设置于相邻所述台阶之间的台阶间隔;
第一边缘像素组,所述第一边缘像素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台阶的顶角的n个颜色的子像素,和与所述n个子像素一一对应电连接的n个驱动阵列;
所述n个驱动阵列中包括第一驱动阵列和至少一个第二驱动阵列;所述第一驱动阵列设置于所述台阶的顶角,所述第二驱动阵列设置于所述台阶间隔;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驱动阵列包括第一驱动晶体管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栅极的第一存储电容;所述第二驱动阵列包括第二驱动晶体管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栅极的第二存储电容;
所述第二存储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一存储电容的容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像素包括第一电极、设置于像素定义层开口中的发光材料以及覆盖所述发光材料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开口;
所述第一边缘像素组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和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分别对应电连接的两个第一驱动阵列和与所述第三子像素对应电连接的一个第二驱动阵列;
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所述像素定义层开口与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第一驱动阵列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三子像素的所述像素定义层开口与所述第二驱动阵列不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
所述第一边缘像素组位于所述第一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第一台阶相邻,且所述第二台阶的台阶边缘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靠近显示区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间隔包括第一台阶间隔和第二台阶间隔;
所述第一台阶间隔位于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第二台阶之间;所述第二台阶间隔与所述第一台阶间隔相邻,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间隔远离所述第一台阶的一侧;
所述第二驱动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台阶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三台阶,第三台阶与所述第一台阶相邻,且所述第三台阶的台阶边缘位于所述第一台阶远离显示区的一侧;
所述台阶间隔包括第三台阶间隔;
所述第三台阶间隔位于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第三台阶之间;
所述第二驱动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三台阶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驱动阵列通过第一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二台阶所在的像素行通过第二连接线电连接的第一驱动单元;
在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交叠;
所述第一交叠区域设置有信号屏蔽单元,所述信号屏蔽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所在的膜层之间,且所述信号屏蔽单元连接固定电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台阶包括第二边缘像素组和与所述第二边缘像素组中子像素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三驱动阵列;所述第三驱动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台阶的顶角;
所述第二驱动阵列与所述第三驱动阵列中驱动相同颜色子像素的驱动阵列共用同一数据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像素包括第一电极、设置于像素定义层开口中的发光材料以及覆盖所述发光材料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开口;
所述第一边缘像素组包括第四子像素、第五子像素和第六子像素,其中所述第四子像素的所述像素定义层开口与第一驱动阵列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五子像素和所述第六子像素的所述像素定义层开口和与之对应连接的第二驱动阵列不交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四台阶、第五台阶和第六台阶;
所述第一边缘像素组位于所述第四台阶;所述第五台阶与所述第四台阶相邻,且所述第五台阶的台阶边缘位于所述第四台阶靠近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六台阶与所述第四台阶相邻,且所述第六台阶的台阶边缘位于所述第四台阶远离显示区的一侧;
所述台阶间隔包括第四台阶间隔、第五台阶间隔和第六台阶间隔;
所述第四台阶间隔位于所述第四台阶和所述第五台阶之间;所述第五台阶间隔与所述第四台阶间隔相邻,且设置于所述第四台阶间隔远离所述第四台阶的一侧;所述第六台阶间隔位于所述第四台阶和所述第六台阶之间;
与所述第五子像素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驱动阵列设置于所述第六台阶间隔;与所述第六子像素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驱动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五台阶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所述第六子像素为绿色。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列的扫描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排列的数据线;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驱动阵列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驱动阵列的宽度;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驱动阵列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驱动阵列的长度。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57827.5A CN110189700B (zh) | 2019-06-25 | 2019-06-25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57827.5A CN110189700B (zh) | 2019-06-25 | 2019-06-25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89700A CN110189700A (zh) | 2019-08-30 |
CN110189700B true CN110189700B (zh) | 2020-10-02 |
Family
ID=67723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57827.5A Active CN110189700B (zh) | 2019-06-25 | 2019-06-25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8970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63241B (zh) * | 2020-03-23 | 2022-05-31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和异形显示装置 |
CN115188314B (zh) | 2022-09-08 | 2023-01-31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异形屏的显示电路及显示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78729B2 (ja) * | 2007-04-27 | 2013-09-04 |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非矩形表示装置 |
US10139663B2 (en) * | 2015-05-29 | 2018-11-27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Input/out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KR102430821B1 (ko) * | 2015-12-04 | 2022-08-1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JP6804256B2 (ja) * | 2016-10-13 | 2020-12-2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CN107179636B (zh) * | 2017-05-26 | 2020-09-0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878489B (zh) * | 2018-06-27 | 2020-10-30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TWI674572B (zh) * | 2018-10-12 | 2019-10-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非矩形顯示裝置 |
-
2019
- 2019-06-25 CN CN201910557827.5A patent/CN11018970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89700A (zh) | 2019-08-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62518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RU2765235C1 (ru) | Подложка диспле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 |
CN110767097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20336550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0518037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9285493B (zh) | 显示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 |
US11968870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KR100908964B1 (ko) | 컬러 표시 장치 | |
CN110620135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20230078648A (ko) |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10690360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JP2018063427A (ja) | 表示装置 | |
CN114679914B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US11910678B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KR20200049336A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CN113870713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20170023300A (ko) | 투명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표시장치 | |
CN114937684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189700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20100119653A (ko) |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와 그 구동방법 및 제조방법 | |
CN115148089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2020636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0703526A (zh) |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
JP2019020705A (ja)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 |
CN114512097A (zh) | 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